回采工作面初采、末采、回收跟踪日报表(每班)新
- 格式:xls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1
煤矿“一通三防”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一通三防”工作管理,将我矿“一通三防”管理水平再推向一个新台阶,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杜绝瓦斯、煤尘、火灾等重大事故发生,使我矿“一通三防”系统向本质安全型迈进,确保我矿安全生产的稳定局面,促使我矿“一通三防”工作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现制定煤矿“一通三防”工作管理办法,请遵照执行。
一、总则1、矿成立“一通三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办公室设在生产科2、通风队负责全矿“一通三防”日常管理工作;生产科负责全矿“一通三防”各项技术管理工作,并负责落实通风队各项工作执行情况。
安检科负责全矿井“一通三防”安全监督工作。
3、其他业务科室及区队抓好本职责范围内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
4、各采掘队、机电队及运输队必须配6-8名兼职“一通三防”人员,有一名副队长负责。
5、通风队负责全矿“一通三防”日常管理工作,负责每月绘制“一通三防”方面的各种图纸及编写“一通三防”方面的技术措施,完善各种技术资料及管理牌板。
缺一项罚100元,发现一处不符合要求罚50元,迟一天整改加罚50元。
6、机电二队负责每月检查一次东、西风井主要通风机完好情况,并有记录可查,少一次罚100元,一次检查内容不符合有关规定罚50元。
7、对于各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中有关防火、防瓦斯措施及制订的“一通三防”专项措施不严格执行的单位,通风隐患整改力度小、矿安排的“一通三防”工作不及时落实的单位,视具体情况给予责任人500~1000元罚款或开除,并对队长、书记各处500元以上罚款或免职。
8、井下各生产地点设置的通风、防灭火、防治瓦斯、综合防尘、主辅隔爆等设施,本着“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加强管理。
严禁损坏,私自拆除和挪用“一通三防”设施。
因生产需要必须改变有关“一通三防”设施现状的,事先必须向有关领导、生产科、通风队汇报请示,经同意并制定必要措施处理后方可实施,否则对于擅自损坏、私自拆除和挪用“一通三防”设施的单位,无论是否造成事故,按破坏安全生产处理,罚单位5000-10000元、单位主管500元;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及矿有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追查处理。
***煤矿有限公司*****工作面采后总结二〇二一年十二月*****工作面采后总结*****综采工作面自2021年7月开始回采,于2021年11月回采结束。
现将工作面采后总结如下:-、工作面概括1、*****工作面位于*****盘区西翼辅助运输巷以南,工作面呈南-北方向布置,其北部为*****盘区西翼辅助运输、带式输送机巷、回风巷,南部为*****铁路保安煤柱(留设117m),北部为后塔煤矿井田边界保护煤柱,(留设20m),东部为*****工作面(已回采结束),西部为*****备采工作面和后塔煤矿井田边界。
工作面对应地表山峦起伏、植被发育,无自然保护区、水体,在工作面靠近切眼有阳崖煤矿筛分楼。
*****工作面走向长约*****m,Ⅰ段长:588.4m,宽:261m;Ⅱ段长:343.9m,宽:105m;Ⅲ段长:328.9m,宽:213m,回采面积*****m²。
2、煤层赋存情况:根据*****带式输送机巷、回风巷地质揭露,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陷落柱、岩浆岩入侵等构造发育。
工作面煤层赋存稳定,煤厚在1.7m--2.5m之间,平均2.1m,煤层内发育1—2层夹矸,厚度在0.1m—0.2m之间,平均厚度为0.15m。
3、煤层顶底板情况:伪顶为薄层状的泥岩或炭质泥岩,零星分布。
厚0.10m~0.30m。
直接顶:以灰~灰黑色粉砂岩为主,灰黑色泥岩次之,厚0.46~6.34m,基本顶:以厚层状灰白色细~中粗粒砂岩为主,其厚度分别为0.88~29.07m,0~10.36m不等,底板:以粉砂岩为主,细砂岩次之,厚度分别为0.62~7.32m、0.33~5.42m不等。
4、矿井为低瓦斯矿井,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较低,根据实测:*****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瓦斯涌出量约为0.25m³/min。
在推进过程中未出现瓦斯超限现象,监测监控管理到位。
自燃倾向性等级为I级,自燃倾向性为自燃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5、水文地质情况:*****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其充水水源主要为顶板砂岩裂隙水,主要表现为顶板滴、淋水。
朝矿字[2017]29号煤炭资源回采率考核管理办法为加强我矿煤炭资源回采率考核管理,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回采率,依据《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1.进一步规范我矿的资源开发秩序,真正实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2. 健全和完善煤炭资源管理工作,最大限度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提高经济效益。
3.更好地落实《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要求。
二、考核标准及要求工作面回采率:依据《山东省生产煤矿回采率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的要求,3下煤属厚煤层,本矿井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法,工作面回采率不低于85%。
采区回采率:依据《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3下煤不低于78%。
不丢顶、底煤。
一次采全高放顶煤工作面严格跟底板回采,如因构造影响,确需破顶底板或丢顶底煤时,须经各专业技术人员现场会研究,总工程师同意后方可执行。
不任意留煤柱。
留设煤柱必须有设计方案,特殊情况下需要增设煤柱时,须经专门研究。
放顶煤工作面放顶煤时应放至顶板岩石,在确保煤质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证顶煤回收,必要时有生产技术科批准,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调整。
三、组织领导为加强回采率的考核管理,矿成立回采率考核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王超副组长:范三阳、宋照海、曹勇成员:董文俊、孟祥辉、宋士成、董运伟、邵辉、钟加厚、杨运章、李桂林、高敬勇、吕高振、领导小组对回采率考核工作负监督管理责任,负责落实回采率考核日常工作。
四、储量管理办公室为了具体落实回采率考核工作,矿成立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范三阳副主任:董文俊、杨运章成员:高敬勇、吕高振、齐佩、陈双、张哲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数据收集整理、回采率计算、原煤产量核算、执行奖罚等具体工作,企管科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考评。
五、具体工作及职责(一)生产技术科1.优化设计方案,从源头为提高资源回采率创造条件。
机电办:85207-2综采工作面安装总结三道沟煤矿85207-1综采工作面自15日开始末采挂网,4月27日85207-2综采工作面安装完毕试生产正常。
此次末采及回撤安装期间机电办总体协调、每班安排专人现场盯靠,从机电设备稳定运转、材料配件节约使用、标准化现场提升方面为区队提供了技术及管理支持。
此次安装为三道沟煤矿第二次进行跳采工作面回撤安装工作,整体可借鉴经验少,现将在回撤及安装期间出现的问题和好的做法进行总结,为下次更好的进行搬家倒面工作提供可借鉴经验。
一、贯通前矿领导要求综采一队在机电设备检修上做了大量工作,有效的确保了末采期间机电设备的稳定运转:1、在距离贯通50米时,机电办要求综采一队加强了预防性检修和日常维护工作,对工作面所有设备实行安排动态检修,有效保证了工作面所有设备运行状态良好,确保了工作面末采期间快速推进。
2、4月15日早班,距离贯通5米时,根据推采进度矿领导安排综采一队进行了8小时的停机检修工作,充分确保了设备回撤贯通前的稳定运行。
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也出现了护帮板自降的问题,导致末采过程中绞盘与连接板处螺栓断裂或者绞盘钢丝绳被拉断情况。
整改方法:加强末采期间液压支架日常检修,提前做好末采期间检修准备工作,将支架所需配件准备到位,确保支架在挂网后不会出现自降。
准备好40T链条数根备用,末采期间确实出现不能处理的支架自降问题时,用链条将护帮板固定,防止出现自降导致的上述问题。
二、自行拉移设备列车及转载机,为安全快速回撤工作面提供可借鉴经验:85207-1回撤85207-2安装为跳采式安装,设备列车及转载机整体距新面安装点直线距离300米。
本着锻炼队伍、减少二次拆卸对设备损坏、减少安装后标准化工作量等原则,矿要求机电办配合综采一队自行拉移设备列车及转载机到新面安装点。
拉移期间机电办每班安排专人现场盯靠、积极配合综采一队从转载机超前架推力验算、拉移过程中单轨吊铺设、拉移过程中协调生产服务中心、拉移过程中人员及设备安全等方面为综采一队提供有效支持,用时3天圆满完成了设备列车及转载机拉移任务。
煤矿安全隐患跟踪调度日报表
顶、过空巷等;3、气体隐患包括:瓦斯超限或较大、均压工作面、串联通风等地点及采取措施;4、停采搬家包括:综采面停采撤设备进度、新面稳装进度;
漏顶、过空巷等;3、气体隐患包括:瓦斯较大、均压工作面、串联通风等地点及采取措施;4、贯通搬家包括:掘进巷道开口、贯通写清楚巷道位置主要用途及搬家情况。
行详细描述。
六、一通三防
1、均压工作面**个,其中:***工作面由于受***影响,目前采用***风机进行升压;***工作面由于受***影响,目前采用***风机进行升压;***工作面由于受***影响,目前采用***风机进行升压;
2、上隅角瓦斯较大的工作面***个,其中:***工作面瓦斯较大,上隅角斯浓度为***%,采用***的措施对瓦斯进行治理;***工作面瓦斯较大,上隅角斯浓度为***%,采用***的措施对瓦斯进行治理;***工作面瓦斯较大,上隅角斯浓度为***%,采用***的措施对瓦斯进行治理;当日出现瓦斯超限***次,超限瓦斯浓度***%,治理措施:*****。
3、正在治理的火区情况:(文字具体说明)。
4、、各采掘系统探头吊挂及串联通风作业点情况:(文字具体说明)。
5、**盘区专用回风巷断面变化、是否存在塌落区域及配风情况等:(文字具体说明)。
6、其它一通三防方面存在的隐患情况。
七、其它隐患。
山西阳城阳泰集团伏岩煤业有限公司3105综采工作面末采、搬家总结生产部:二〇一五年一月3105综采工作面末采、搬家总结3105工作面2014年8月开始初采,于2014年12月19日开始末采,2015年1月6日开始回撤设备,2015年1月26日设备回撤结束。
现将工作面末采及搬家工作总结如下:一、末采总结2014年12月19日二班,3105工作面距停采线剩余13.8米,工作面末采开始。
12月24日,40#-65#架遇构造,顶板冒落,冒落高度2-3米,落下大量矸石,(开始采取放炮处理),工作面铺网困难。
经矿领导研究决定采取用锚杆、锚索加强支护的方法,边割煤边维护先通过构造带。
12月27日顶板好转,转入正常割煤铺网,2015年1月5日末采结束。
存在的问题:1、末采期间要严格采高控制,采高要控制在3.2米左右,本次末采过程中采高忽高忽低,造成支架出现点头、倾斜。
2、要加强采煤机等设备的检修,本次末采中出现了采煤机漏油和离合器损坏的事情,影响了末采速度。
3、末采过程中出现了构造,造成了工作面冒落较高,直接影响末采进度,导致末采无法正常推进。
4、作业人员扛网进入工作面后,存在直接将网片竖放在支架操作手阀旁的现象,存在人员碰到网片导致支架误动作伤人的隐患,综采队已严格要求各班作业人员将网片横放在支架内。
末采积累了以下经验:1、3105综采工作面末采阶段各级领导始终坚持在一线组织、指挥作业,有效监督各措施、规程的现场落实,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及时对不合理之处进行指导修正,确保了3105综采工作面末采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能顺利进行。
2、加强劳动组织,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组织方案,提高每班割煤的积极性,加强职工联网日常训练,加快联网速度。
3、今后末采中要对构造带等地质构造要有预见性,提前制定措施,责任到人。
加强顶板管理,确保措施到位。
4、必须加强设备检修,末采前和末采期间要加强对支架立柱安全阀、单向阀的检修,对支架出现窜、漏液、自动下沉等情况时必须及时进行处理。
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提高回采率措施为提高保证煤炭资源的不流失,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特制订以下提高回采率的措施。
1、工作面采用综采放顶煤进行回采,采面回采率要达到90%以上。
2、各种支护必须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严格进行工程质量,防止因支护质量差出现采面冒顶。
3、加强观测掌握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规律,严格执行初采、末采安全措施,避免跨面。
4、尽量加大采区布置,加大工作面走向长度,减少工作面初、末采损失。
以及加大工作面倾斜长度,减少工作面两端头损失。
尽量对三角煤进行开采,以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
5、工作面回采期间,架间浮煤必须清理干净,浮煤平均厚度均不超过0.1m,确保工作面回收率达标,每次拉架后都必须把煤清净,后部刮板运输机前方的积煤必须清净,组织人员及时清理皮带下的浮煤,最大限度的回收煤炭资源。
6、工作面出现断层构造时要有合理的过断层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底煤损失。
过层滑构造及冲刷带时注意顶板维护,架后及时剪网放煤,同时加强地质构造观测与预报,以利指导工作面生产。
7、工作面设备维修必须及时。
进行现场检查及抽查,使设备完好率达到最高标准。
8、加强支架检修力度,确保支架放煤系统完好。
区队建立严格的支架检修制度,保证检修班检修时间,对损坏的尾梁、插板及千斤顶等大件及时更换,小件由当班放煤工更换。
9、按规定要求放煤。
煤层顶板压力小、煤体硬度大、冒落性差,导致顶煤放不下来时,采取煤层注水、架后放震动炮对煤层进行松动,同时加强矿压观测。
10、采用合理的放煤工序。
坚持多轮、顺序和均匀放煤,矸石含量超过1/3时停止放煤。
顶煤厚度较大时,垮落的顶煤分2~3次放完;工作面放煤顺序从一端或中部依次向另一端进行;在每一轮放煤工序中,控制各支架的一次放出量相近。
放煤工严格按照多轮间隔放煤,不能超放或少放,放煤后由放煤工负责拉后部输送机,支架工只能在非放煤位置拉后部输送机。
11、选择合理的放煤步距。
要提高回采率应尽量做到放煤步距与顶煤冒落步距一致,否则不利于顶煤回收率和降低矸石混入率。
中国华能铜川西川矿业有限公司陕西铜川西川矿业有限公司西川煤矿是中国华能能源交通产业控股有限公司和铜川市煤业集团公司合资开发建设,为在建的华能铜川电厂(2×60万千瓦)配套煤矿,矿井建设规模为120万吨/年。
铜川西川矿业有限公司位于铜川市耀州区庙湾镇、距耀州区约50Km,与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相邻,矿井开采侏罗纪4-2煤层,煤层厚度为1.5~10.47米,平均厚4.96米,煤层倾角1°~5°,煤层有自然发火倾向,属低瓦斯矿井,开采技术条件较好,煤质优良。
矿井采用一个水平开拓全井田,三斜井开拓方式,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均布臵在同一工业广场内,三条井筒掘至4-2煤层后,沿4-2煤层倾向布臵三条集中下山,在井田向斜轴部布臵三条大巷,矿井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法,“一井一面”模式,工作面沿集中下山(或大巷)两翼布臵,后退式回采。
铜川西川矿业有限公司西川煤矿2007年9月将建成投产,为了保证西川煤矿顺利的移交生产,实现煤矿生产达到“高产、高效、安全、经济”的目标,西川矿业公司根据西川煤矿的实际状况,建议煤矿投产后的生产方式按原煤生产过程,采取分专业承包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地面变电所、火药库等场所委托管理,铜川西川矿业有限公司仅设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对西川煤矿进行宏观上控制、监督、管理,而承包单位具体负责矿井的安全生产。
现具体说明生产经营方案如下:原煤生产要经过采煤、掘进等生产过程和通风、排水、运输等辅助生产过程,商品煤再经过地面筛选等生产过程完成。
煤炭各生产过程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公司设想将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面筛选、机修车间、锅炉车间等工作分别由有相应资质且从事过煤矿建设、生产工作多年,且现在矿建施工的华美煤业集团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铁法煤业集团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承包,变电所委托铜川市供电局管理,火药库及门卫委托铜川市公安局管理的生产经营方案。
公司设相关机构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全过程协调各环节生产,全方位监督安全生产,全面实行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生产经营体制,公司内部与承包单位及各承包单位工程队之间以公司内部银行的转帐支票结算。
.王村斜井“六必须”管理办法一、必须坚决杜绝的行为红线管理(说明:发现后进行责任追究,责任人处罚2000—5000元,停工学习,过“五关”直至待岗、辞退,干部予以免职):1、没有规程、措施(包括回采工作面初采、末采、回撤、安装等专项措施)就开始施工或遇地质构造无措施继续施工和擅自修改支护参数的。
2、架棚巷道不使用“十米连锁”和前探梁的。
3、工作面无基本支护空顶作业的。
4、小绞车运输时严重超挂车和不带电放飞车及小绞车基础、设施、钢丝绳不合格的,未停止运行立即整改而仍继续使用的。
5、小绞车坡挡设施不齐全、不完好、运输作业时人员配备不够(不少于4人)、责任不明确,未停止运行立即整改的。
6、严重违章放炮(放明炮、糊炮,不执行“一炮三检”,不按规定设臵警戒,不用放炮器放炮,违章处理瞎炮、残炮)的。
7、不安设或私自甩掉机电设备“三大保护“及接地极的。
8、擅自调整供电系统保护整定值,造成越级跳电的,或违反“谁停电、谁挂牌、谁摘牌、谁送电”停送电制度的。
9、带电检修电气设备的。
10、职工违章进行扒、蹬、跳的。
11、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其他有害气体超过《安全规程》规定,没有立即停产整改的。
12、掘进工作面局扇停电或风筒脱节造成工作面无风或微风,未采取措施立即整改强行进行生产的。
13、、采煤机更换截齿机组未停电闭锁的。
14、无措施用刮板输送机运输物料的。
15、运输“三超”物料及设备没有制定或不执行专项安全措施的。
16、采煤工作面初采未经公司“防治水工程验收合格”而进行生产的。
二、必须严格禁止的“三违”行为(说明:一经发现,进行责任追究,责任人处罚1000—2000元,停工学习,过“五关”):1、采煤工作面空顶作业,提前回柱的。
2、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支护不合要求及安全出口不畅未采取措施处理的。
3、工作面两端头有悬顶(面积超过2×5m2)未采取措施处理的。
4、现场隐患未处理,而强行开工作业的。
5、未按规程、措施要求施工,造成隐患的。
综采工作面工作面初采、初放及末采管理规定为规范末采期间作业人员操作行为,确保安全、合理回采。
特制定本规定:一、开采方案:工作面推进至距停采线10米时,拆除SGB620/40型后部煤溜,停止回收部分支架后部煤,采煤队先按照由外往里顺序加固3401运输顺槽2、3401运料绕道、3401运输顺槽3、3401运输顺槽4、3401回风顺槽1、3401回风顺槽2,然后,经安全科组织相关科室联合检查无安全隐患后开始回采作业,采高要控制在2.3-2.4m,回采过程铺金属顶网,网和网之间采用10号铁丝搭接10cm,环环相连,一扣三扭。
采至距运料绕道10米处停止回采。
二、安全技术措施:1、所有作业人员都要熟悉末采期间各种注意事项和避灾线路。
2、工作面必须设置专职的安全员、瓦斯员进行现场监管,安全员要把好当班的安全关,并负责观察顶板情况和严格监督措施的实施;瓦斯员必须严格按规定检测工作面及回风上隅角等各地点的瓦斯浓度和CO2浓度,一旦超限,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所有人员。
3、末采期间,必须加强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及现场管理,确保工作面“三直两平”,上下出口畅通,调整好工作面支架的支护状态,确保工作面支架初撑力不小于25.2MPa;压力大时,要在支架下增打液压柱加强支护。
提高支架的切顶支护效果和两顺槽的切顶支护质量,确保工作面采空区顶板充分垮落,减小工作面前方煤体的集中支承压力,采空区悬顶面积大于2m×5m时,必须强制放顶。
4、末采期间,现场必须严格执行“先支后回,先支后拆”的支护原则,严禁空顶作业。
严格执行现场安全确认制度(即每班作业前由跟班队长、班组长、安全员、瓦斯员和现场作业人员,进行集体安全确认,确认安全并签字后方可组织生产)和工作面支护质量四人联合鉴定制度。
5、联网工联网时必须站在支护齐全可靠的地点作业,割煤后及时移溜移架,并及时护帮。
6、末采期间,要合理组织进行生产,不得超强度作业。
7、采煤队生产每班必须指定人员按规定对3401运输顺槽2、3401运输顺槽3、3401运输顺槽4、3401回风顺槽1、3401回风顺槽2内矿压进行观测,并将观测记录上报技术科,及时进行分析、指导安全生产。
X煤公司安全管理红线条文解读(释义)一、采煤专业:1.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过地质构造带、过老巷、末采回撤未编制专项措施或不按措施执行的。
【条文解释】本条红线是关于采煤工作面过特殊条件下的管理规定;初采初放、过地质构造带、过老巷、末采均属于特殊条件下的回采阶段。
顶板管理是采煤工作面在特殊条件下的回采工作的重点,为防止顶板事故发生,必须制定专项措施并严格按照措施执行特殊地质条件下开采。
采煤工作面遇到特殊地质条件时,如顶底板松软或破碎、过断层、过老巷或冒顶区,这些条件下顶板大多数非常破碎,又处于构造应力和应力集中区,顶板压力非常大,是顶板管理的重点,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采煤工作面自切眼开始回采至推进一段距离后,直接顶悬露面积不断增大,在其自重和上覆岩层作用下,直接顶开始离层、下沉、断裂直至垮落,这就是直接顶初次垮落(初次放顶)。
垮落前直接顶承受很高的压力,当压力超过岩体强度时直接顶开始断裂,甚至出现工作面顶板台阶下沉,煤壁压碎,出现片帮,极易造成顶板事故。
因此,要求初次放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典型事例】某矿炮采工作面处于初采初放阶段,《初采初放措施》规定为“三四排”支护管理方式,炮采三队八点班当班布置的生产任务为:先回柱放顶,然后工作面下半部采煤。
10时左右,开始回柱放顶;15时左右,放顶工作接近尾声时,工作面机头以上25米~55米段老塘顶板零星冒落,距机头60米处有连续6根贴帮柱因为受力而倾倒。
经维护后四点班正常回采,现场实际采取的顶板支护方式为“二三排”管理。
23时35分,机头以上26米~40米处顶板大面积垮落,棚子被推,倒向老塘方向,将正在作业的王某某、蔡某某、孙某某三人埋住。
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未严格按照《初采初放措施》执行。
【典型事例】某矿炮采工作面为倾斜长壁仰采,坡度在14°左右。
工作面已接近停采线,遇地质构造带,造成顶板压力大、煤墙破碎,且无末采和过地质构造带专项措施。
某年2月4日四点班19时左右,当班放完第5茬炮后,由于泵站开关停电,无法继续挑棚认贴帮柱,炮采队职工于某从工作面机头往上行走到第39-40棚处,被煤墙侧顶部冒落的1米长、0.8米宽、0.4米厚煤块挤伤头部,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左权盘城岭煤业150103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150103综采工作面自2016年11月开始回采,于2018年4月19日回采结束。
现将工作面采后总结如下:一、工作面概况1、150103综采工作面布置在石炭系上统太原组15#煤层,15号煤层厚度为2.15-6.92m,平均5.66m,含0-2层夹矸,煤层结构较简单,属可采的稳定煤层。
工作面标高816~878m,对应地面标高为1167~1282m。
150103工作面位于井田南部,南部为滨河二级水源地保护区,北部为15#煤南回风下山,西部为设计150105工作面回风顺槽,东部为实煤区,工作面总体为南西走向,呈东高西低。
对应地面位于后峪沟以北方向的山梁上,于后峪沟起沟处横跨后峪沟。
距150103回采工作面201m,03运输顺槽往东17m,03回风顺槽往西116m处有一电视转播塔,11*11m,面积121m²。
工作面对应标高+835m,地面电视转播塔标高+1295m,盖山厚度平均460m。
2、150103工作面走向方位为186°16′37″,工作面走向可采长度684m,倾向长度150m,倾角15~23°左右。
在实际采掘过程中工作面0-20m段和465-531m段倾斜角度较大,平均22°左右,最大倾角达25°。
工作面共揭露有2条断层,分别为回风顺槽F4断层(落差5.2m、倾角80°)和运输顺槽F20断层(断距4.5m,倾角70°),断层走向分别为268°和324°,均与工作面斜交。
3、工作面局部有伪顶,伪顶为砂质泥岩,厚度为0.8m,主要成分为泥岩,次要成分为粉砂质和暗色矿物,泥质胶结块状结构;直接顶为细砂岩。
厚度为12.45m,中上部为灰白色,底部为灰黑色,中细粒,主要成分为长石,次要成分为石英和暗色矿物,钙质胶结,分选性好,磨圆度差;老顶为石灰岩,厚度为7.34m,灰黑色,结构致密,比重大,性硬且脆。
矿井回采工作面初采或末采管理制度
1、生产单位在工作面初采或末采前10天必须编制有针对性初采或末采措施,并贯彻履行签字手续。
2、初采或末采期间,工区领导必须跟班现场指挥,确保措施现场落实兑现。
3、生产管理部在工作面初采或末采期间,实行三班矿压监测监控,并建立矿压观测档案,统计分析总结资料上报总工程师和领导。
4、工作面初采或末采结束,由总工程师,采煤副总、生产管理部、机电工区、生产单位、通风工区、安检站等参加,对该阶段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分析,并建立档案资料。
回采工作面初采和结束的安全措施一、回采工作面的初采1、回采工作面的上下顺槽按设计要求掘进到位后,由矿技术负责人批准按要求开切眼.2、开切眼前必须由矿技术员现场确定开口位置、方位、坡度、挂中腰线并标明切眼临时支护形式,支架规格等。
3、开切眼由一头掘进时(由下顺槽向上顺槽掘进)上顺槽局扇不准时开时停,要正常运转,瓦检员要经常检查巷内瓦斯浓度。
4、切眼剩余15m将要贯通时,上顺槽必须设专人把守,需要进入上顺槽时,必须与切眼作业人员联系好方可进入。
5、切眼贯通后需要更换支架,重新安装回采支架,新支架安装顺序由下向上套在木支架间距内,全部套完后方可由下向上回撤木支架,每回撤一棚必须将帮顶护好。
6、更换支架期间按要求安装调试工作面所需的各种设备包括电话、甲烷断电仪、溜子信号等。
7、工作面全套设备全部安装到位后,必须由矿技术负责人、安全矿长组织矿有关人员对工作面进行验收检查,经验收合格后组织工作面所有人员贯彻学习,经审批后的作业规程达到应知应会后方可进行作业。
8、初采时当顶板破碎煤壁片帮时,严禁放炮回采。
且必须用长梁插入梁窝超前支护。
9、初采期间必须组织工作面人员贯彻学习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的安全措施。
10、初采期间及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期间,矿领导必须现场跟班八小时制。
二、回采工作面末采1、工作面末采时,煤壁要在停采线上采直,并留有支护良好的最小控顶空间。
2、贴帮柱的水平楔小头必须向外,便于回收。
3、所有设备都要处于支架的保护之内,不允许放在超出控顶范围以外的采空区里。
4、在上下出口处设置木垛加强维护,保证退路畅通。
5、回收顺序:清扫浮煤,运出积存的支架,拆运刮板机回清平巷支架。
6、回收支架应由采空区向煤壁方向,从下向上逐步进行。
7、回收支架时若采空区冒落不通风时,上下顺槽必须安装局扇进行通风。
8、回收支架时必须由有经验的掘进工观察,三人一组进行回收回撤,巷道内严禁有断梁折柱现象。
9、工作面结束后,要在两天内撤出所有设备及材料通风队必须在5天内对工作面的上下顺槽及其他通向采空区的巷道口全部用砖水泥进行密闭。
某矿煤业“三违”、失职、事故分类及其处罚标准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一条为了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保护矿山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保证全矿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根据《山煤集团建设矿井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山煤集团煤矿安全绩效考核细则(试行)》及其它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矿安全生产实际,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矿属各单位、各外来施工单位,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技术规范、《条例》。
第三条对于发生重大工伤及其以上人身事故或特别严重非伤亡及其以上事故、集团公司的各类检查发现的隐患、“三违”,首先执行《山煤集团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山煤集团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其次执行本《条例》,但不重复处罚。
第二节“三违”分类及处罚标准第四条“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犯劳动纪律。
第五条“三违”分严重“三违”和一般“三违”;严重“三违”分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第六条二级以上严重“三违”严格执行帮教转化程序。
第七条“三违”处罚标准:(一)有下列触犯岗位作业“安全红线”行为的,管理干部一律免职,职工一律解除劳动合同。
一、采掘方面:1、采掘工作面空顶作业的;2、回采工作面初采、末采,采掘工作面过地质构造、过空巷,巷道贯通未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或未严格执行的;二、防治水方面:1、未经批准在煤层内实施探放老空水作业的;2、探放老空水未安装孔口止水套管的;3、采掘工作面未按探放水设计进行探放水作业的;4、探水过程中出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钻孔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状时,未停止钻进、未汇报的;三、“一通三防”方面:1、井下在瓦斯超限、无风或微风区作业的;2、擅自调高安全监控系统断电值或缩小断电范围的;3、故意将瓦斯探头移至风筒口或用异物包裹封堵瓦斯探头的;4、擅自打开栅栏或密闭进入盲巷的;5、一风吹排放瓦斯的;6、瓦检员、防突员空班漏检、假检或弄虚作假的;7、擅自缩短放炮距离、不设警戒、未执行“三人联锁”或“一炮三检”放炮制度的;8、“三专两闭锁”不按规程规定安装或人为造成闭锁失效的;9、井下采用发爆器打火放电方法检测放炮母线导通情况的;10、井下违规采用明炮、糊炮裸露爆破的;11、同时打开两道风门造成风流短路的;12、地面瓦斯抽放房、风机房、井口房和井下无措施烧焊或使用明火的;四、提升运输方面:1、用矿车顶撞风门或故意破坏通风设施的;2、扒、蹬、跳矿车或箕斗、乘坐刮板输送机或非乘人皮带的;3、提升人员系统出现缺保护、制动系统不完好等重大隐患带病运行的;4、开车信号发出后进出罐笼的;5、绞车提升钢丝绳断丝或磨损超限继续使用的;6、提升运输超挂车辆或超载提升的;7、斜巷运输违反“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制度的;8、处理矿车掉道有下列危险行为的:斜巷摘钩处理、处理时下方有人、不设置可靠的挡车装置、用绞车硬拉;9、在变坡点松绳推车、斜巷放飞车或有如下可能引起跑车行为的:未挂钩就打开防跑车装置进行推车、绞车司机离开岗位协助推车;10、矿车运输使用不合格链环或连接销的;11、在矿车上沿放置长料运输的;五、机电方面:1、井下带电搬迁或检修电器设备的,井下流动电钳工不携带使用便携式瓦检仪的;2、不停电或不打开离合器检修采煤机、掘进机(包括更换截齿)的;3、井下电气开关甩掉漏电或过流保护继续运行的;4、供电系统检修时不执行停送电制度的;包括没有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工作时未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没有按规定填写工作票,约时停送电;5、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开盖明火操作的;6、井下违规使用非防爆电动工具或仪器仪表的;六、其它安全管理方面:1、煤仓或溜煤眼出现堵塞,未制定安全措施,冒险从下侧开口进入、疏通的;2、离地超过2m的登高作业不系保险带的;3、直接跨越运转的设备或不执行防护措施蹬跨运转设备作业的;4、戴手套或衣袖、衣襟散开情况下操作旋转部位与身体直接接触机器设备的;5、值班带班空岗、脱岗,值班饮酒或酒后入井的;6、重大隐患应报未报、整改假闭合的;7、无工程设计、作业规程及安全措施违规施工的;8、地面在二级及以上动火区域动火作业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发生燃爆事故的;9、偷盗安全生产器材或故意破坏生产设备、安全生产设施的;10、无特殊工种操作资格证,进行特殊工作操作的;11、安监员、专职瓦检员不蹲守作业地点和区域、有睡觉行为或工作严重失职造成事故的;12、违反《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规定的行为,造成他人重伤以上的;13、偷盗、私藏火工产品的;14、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下井的;(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一级严重“三违”,给予开除矿籍留矿察看、行政降级或罚款1500-2000元。
瓦斯治理心得体会在我矿通防系统以公司、矿两级安全会议精神为指导,树立“通防无小事”的工作理念,以提高通防管理内涵水平为宗旨,提高服务安全生产为目标,以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的方法进行瓦斯防治工作,在瓦斯防治方面有以下的心得体会:一、加强瓦斯治理基础管理1、结合矿井实际情况,通防系统对矿井的瓦斯管理制度进行了修编、完善,并按要求重点编制完成了各级领导及各管理人员的瓦斯治理责任制。
2、根据井下现场的情况变化,以瓦斯治理为重点,重新制定了采、掘、工作面及皮带、运输、通风队的质量标准化评分标准,使质量标准化的检查项目、考核尺度和评分办法更贴近于现场生产,为各队组的“一通三防”瓦斯治理方面提供了标准,执行由瓦检员对风筒工的工作进行验收的管理制度,在风筒工离开工作面后,瓦检员即为工作面风筒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出现的风筒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管理效果较好,工作面未发生过因风筒问题出现的停风造成的瓦斯超限事故。
二、从现场设施管理,确保系统可靠,进行瓦斯防治工作1、严格通风设施管理,提高通风设施质量。
做好组织协调和指导施工工作,保证通风设施一步到位,杜绝或减少临时设施施工。
对新施工的通风设施下达通知单,严格按标准施工,通风科组织验收,保证了施工质量。
并对矿井的通风设施进行了全面治理,将每道设施的治理标准和治理办法以成文的方式下发到通风队,使全体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有了明确的标准。
2、继续抓好局部通风管理,认真落实局扇的“双风机、双电源”和双风机的切换工作,并规定了每天四点班由队组机电工及瓦检员进行风机切换操作试验,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由通风调度、矿调度督促施工单位立即处理,保证了局扇自动切换时时完好、可靠。
局扇出现烧坏、单机运行时,对工作面立即停产,进行更换。
在风筒管理上,着重落实工作面风筒到位、破口的及时缝补、备用风筒的配置、风机处分风器的吊挂及管理,执行工作面瓦检员负责对当班的风筒进行验收,在风筒工离开工作面瓦检员即是工作面风筒管理的第一责任者,对出现的风筒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保证了工作面风量达到规定要求。
习水县天合煤矿采掘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二0一四年一、1802综采面作业方式及循环作业图表。
1)、采用三八作业制,一班准备,两班生产。
综采工作面作业循环图表2)、劳动组织表:各工种各班人员的配备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802工作面的主要经济技术参数见下表二、1803皮带下山循环作业表、劳动组织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循环作业图表﹝零点班(其它班与零点班相同)﹞2)、劳动组织图表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三、1803运输石门循环作业图表、劳动组织表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循环作业图表(1)循环作业方式:1803运输石门掘进施工实行二掘一支作业方式,班掘进进尺2.0×0.90=1.8m/班;日循环进尺3.6m。
(2)掘支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掘支正规循环作业图表工种时间(分钟)安全员(交接班)打眼工装药连线放炮通风出煤(岩)挂网支护清理2)、劳动组织图表说明:1、风水管路由早班人员配合机修工接好,由机修工负责。
2、生产班风筒具迎头超过规定距离时,由当班班长负责延风筒。
3、班长把各项工作分配详细,推车、运输等工种都需要做兼职工作。
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四、1802专用瓦斯排放巷循环作业图标、劳动组织图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循环作业图表工序名称完成工序所需时间(分钟)零点班(其他班与零点班相同)12345678交接班20掘进机割煤240运煤240支护200清理与钉道平行作业备注循环作业图表操作和说明:1、本循环为一刀一排,切割1.0m后一次锚一排,顶部锚杆锚完后再锚帮,打锚索。
如果顶板破碎,动压较大时应适当缩小锚固距离。
2、顶部锚杆(索)施工顺序:由中间向两帮施工,先锚杆后锚索;帮部锚杆施工顺序:先上帮后下帮,由上向下施工。
3、正规循环率为80%,20%为影响时间,可以钉道、补锚、搞文明生产等。
4、切割同出煤、运料同时进行,正规循环为:切割(出煤)、敲帮问顶、铺顶网、上钢带、临时支护、锚网、质量验收、然后再进行下一循环。
顶板管理制度(三项管理制度)一、目的(一)杜绝顶板事故和未遂事件。
(二)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达到一级。
(三)提升各类巷道和工作面矿压监测手段,抓好矿压监测、数据分析和应用。
(四)开展好掘进及回采巷道支护状况和顶板管理资料的建档工作。
(五)积极开展职工现场操作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顶板管理水平。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为确保本规定的严格执行,矿成立顶板管理领导组,负责组织、协调顶板管理的各项工作,检查、落实、考核本规定的执行情况。
组长:矿长副组长: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成员:各专业副总工程师生产技术科科长安全科科长通风科科长物资供应科科长机运科科长人力资源科科长矿调度室主任队长领导组下设日常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负责顶板管理的具体事宜。
2、生产技术科负责巷道支护设计及顶板支护管理工作,负责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的预测预报、探放水及顶板岩性鉴定工作。
3、生产技术科、安全科负责井下巷道支护及矿压的监督管理,同时,贯彻执行矿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巷道支护设计、规定,并结合矿实际,指导施工巷道各类作业规程、补充措施的编制工作,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协调解决执行中的支护问题。
4、安全科、通风科、队长负责无人区巷道的支护、变形等情况的检查汇报。
5、安全科负责监督检查顶板管理措施的贯彻执行,并组织各职能部门每月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对顶板事故进行分析和责任认定。
三、顶板管理一般规定1、生产技术科、安全科及队长在巷道支护设计时应采用工程类比法。
首先根据相邻巷道的情况、巷道的断面以及服务时间等进行设计,然后根据相关设计进行施工。
在施工中观测巷道的变形情况、进行巷道的围岩稳定性分类、探测巷道顶板的分层情况等,根据观测情况及时进行修改设计。
2、加强雨季期间和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期间构造带的顶板监测和管理。
队组要及时制定相关措施报矿审批,安全科负责监督落实。
3、安全科每月牵头组织一次对井下所有巷道、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对检查过程中查出的问题进行考核、通报,并监督队组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