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条件对黑木耳液体深层发酵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01.34 KB
- 文档页数:5
预实验:黑木耳液体发酵培养黑色素培养基优化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1.1.1 菌种:黑木耳1.1.2 主要试剂土豆KH2PO4 MgSO4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胨酵母膏硫酸铵尿素盐酸1.1.3 主要仪器摇瓶培养箱分析天平150r/min 摇床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水浴锅真空冷冻机1.2 培养基的制备1.2.1 PDA培养基土豆汁20%+葡萄糖2%+琼脂2%,pH值自然。
1.2.2 发酵液液体种子培养基PDB土豆汁20%+葡萄糖2%,pH值自然。
1.2.3 摇瓶发酵实验培养基1)碳源筛选试验培养基:土豆汁20%+KH2PO4 0.3%+MgSO4 0.15%+蛋白胨0.15%+碳源2%2)氮源筛选试验培养基:土豆汁20%+KH2PO4 0.3%+MgSO4 0.15%+葡萄糖2%+氮源2%3)无机盐试验培养基:土豆汁20%+葡萄糖2%+蛋白胨0.15%+不同配比的微量元素4)pH试验培养基:土豆汁20%+KH2PO4 0.3%+MgSO4 0.15%+蛋白胨0.15%+葡萄糖2%+不同pH条件5)转速:土豆汁20%+KH2PO4 0.3%+MgSO4 0.15%+蛋白胨0.15%+葡萄糖2%+不同转速6)正交试验培养基:设计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表1.3 实验方法1.3.1 黑木耳菌丝发酵培养1) 菌种培养(活化菌种):从母种试管中取菌丝块接种于PDA平板中,于25℃培养7d2) 液体种子培养(扩大并制备液体菌种):将活化的菌种切割成黄豆大小的菌丝块,接种入装有100mL液体培养的250mL三角瓶中,30℃,150r/min培养7d,备用。
3) 发酵培养(单因素实验):摇瓶中装入不同的摇瓶发酵实验培养基100mL,接种量为10%,于30℃,150r/min培养4d。
1.3.2 黑色素的分离与提纯①将培养一段时间的发酵液取出,过滤除菌体;②用1moL/L的HCl调节滤液的pH为2,10000r/min离心15min;③去上清,取沉淀,在沉淀物中加蒸馏水震荡混匀,用1mol/L的HCl调节pH为2,10000r/min离心10min;④反复三次后,去上清,沉淀用蒸馏水洗离心3次;⑤取沉淀冷冻干燥,即为黑色素纯品。
发菌温度对黑木耳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初步研究发菌温度(15、20、25、30和35 ℃)对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 judae)菌丝生长、耳芽发生及耳片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20 ℃发菌处理的菌丝长势好,出芽率高,耳质好,产量高,相对于常规发菌(25 ℃)产量提高37.9%。
适当低温发菌有利于黑木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黑木耳;发菌温度;菌丝;子实体环境温度是影响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 judae)菌丝生长和出耳表现的重要因素。
黑木耳是中温型菌,生长发育温度适应范围广,一般在5~35 ℃都可生长,22~28 ℃为适宜温度[1]。
有报道表明,黑木耳在生长发育温度范围内的低温环境下,菌丝发育慢,但健壮旺盛,子实体色深肉厚[2]。
温度对部分食用菌结实的影响已有报道[3,4],而黑木耳发菌温度对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影响还鲜有报道[5]。
笔者对不同温度发菌的栽培袋进行菌料失重、含水量和脱壁情况以及菌丝生长、子实体发生和生长等情况进行考察。
为黑木耳精准化栽培提供菌丝培养管理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黑木耳(A. auricula judae)菌株黑耳2号(国认品种)由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提供。
1.2培养基(料)母种培养基:200 g土豆(煮汁1000 mL水),14 g琼脂粉,20 g葡萄糖,3 g磷酸二氢钾,1.5 g硫酸镁,0.5 g蛋白胨,10 mg维生素B1,pH自然。
原种及栽培种培养料:硬杂木屑78%,麦麸20% ,石膏1%,石灰1%,含水量60%。
1.3菌种制作原种:500 mL葡萄糖玻璃瓶装料500 g(折合干料200 g);栽培种:16.5 cm×35 cm聚乙烯折角袋装料1000 g(折合干料400 g)。
原种培养料121 ℃高压蒸汽灭菌120 min,接种3 cm2的母种2块,25 ℃培养至菌丝发满。
栽培种培养料常压灭菌8 h,接种量5%,分别在15、20、25、30和35 ℃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至满袋。
液体深层发酵的原理和方法
液体深层发酵是一种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的发酵过程,适用于生产大量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工业生产。
液体深层发酵的原理和方法如下:
原理:
1. 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种,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微生物菌种应具有产生目标代谢产物的能力,培养基应提供菌种所需的营养物质,培养条件应满足微生物的生长需求,如温度、pH值、搅拌速率等。
方法:
1. 制备液体培养基。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配方,将所需的成分按一定比例混合和溶解。
常用的液体培养基包括复合培养基、大豆蛋白培养基和玉米汁培养基等。
2. 菌种接种和预培养。
将培养基接种适量的菌种,并在预培养条件下使菌种适应培养基中的环境。
3. 液体深层发酵。
将预培养好的菌种转入大型发酵罐中,设置适当的培养条件,如温度、搅拌速率、氧气供应等。
随着发酵的进行,菌种会在培养基中生长和代谢,产生目标代谢产物。
4. 收获代谢产物。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点对发酵液进行收获。
常用的方法包括离心、过滤和浓缩等。
总之,液体深层发酵通过提供合适的培养条件,使微生物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生长和代谢,从而产生所需的代谢产物。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环保等领域。
黑木耳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优化摘要:黑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作为担子菌门中重要的药食同源真菌,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多糖、黑色素和维生素等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补血、补脑、抗衰老、抗凝血和抑制肿瘤生长等保健效果和药用功效,是维持人体健康的绝佳食材。
近年来,随着“菌粮”等新名词的出现,黑木耳在人类健康重要性中的体现越为明显。
关键词:黑木耳;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培养条件;优化引言木耳属(Auricularia)真菌是我国常见的野生食用菌,常生长于林间阔叶树倒木及枯死木桩,由于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木耳属真菌能够分解多种材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
木耳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从初期的椴木“砍花”栽培到如今的袋料菌棒培育已有1000多年历史,经过食用菌工作者的努力和研究,木耳人工栽培技术目前已经趋于成熟,多篇文献报道了菌种驯化、栽培种生产、替代基质筛选等方面的内容,为食用菌产业生产提供了较好的指导和借鉴。
1.菌丝培养将退化的黑木耳菌种接种到相应的母种培养基中(以ADA培养基为对照,不同浓度的麦麸、木屑、稻杆ADA培养基为实验组),每个培养基接种直径3mm的黑木耳菌块,接种后置于26℃恒温箱中避光培养9d,期间注意观察菌丝的生长情况。
2.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1)培养时间、温度、pH值、碳源、氮源、无机盐的筛选:无菌条件下分别将2种野生木耳菌种打孔为大小相同的“菌饼”(直径0.5cm),接种至不同pH值(pH值为5、6、7、8、9)、不同碳源(蔗糖、麦芽糖、果糖、淀粉、葡萄糖)、不同氮源(蛋白胨、牛肉膏、尿素、(NH4)2SO4、酵母膏)、不同无机盐(MgSO4、CaCl2、CuSO4、NaCl、KH2PO4)的基础培养基中,于25℃,160r/min条件下摇床培养10d;培养时间及温度实验将菌种接种至基础培养基中,分别于25℃,160r/min条件下培养不同天数(2、4、6、8、10d)、以及不同温度(20、25、30、35、40℃)条件下,160r/min摇床培养10天。
第34卷第1期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〇l.34N〇.l 2021 年3 月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Mar.2021Doi : 10.12051/j.issn. 1674-4942.2021.01.010黑木耳黑色素的研究综述陈雅,徐苗,王欣宜,单欣荷,季琳凯,张拥军*(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黑木耳是中国一种分布极为广泛且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的食用菌,含有多 种生物活性化合物,其中黑色素是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且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可进一步开发具 备保健作用的功能色素,该方面的研究已初见成效且应用前景广阔。
文章综述了黑木耳黑色素的 理化性质、分子组成与结构表征、分离制备手段以及其清除自由基、抑菌抗病毒、抗辐射、改善肝损 伤、保护D N A等生物活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限制黑木耳黑色素开发应用的实际问题并提 出展望,并为今后黑木耳黑色素生物活性作用机制的研究及其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 提供参考。
关键词:黑木耳;黑色素;分离提取;生物合成;分子结构;生物活性中图分类号:062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4942(2021)01-0063-07Summary of Melanin of A u ricu la ria au ricu laCHEN Ya, XU Miao, WANG Xinyi, SHAN Xinhe, Jl Linkai, ZHANG Yongjun' (College of L ife Science,China Jil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Auricularia auricula is an edible fungus with a unique nutritional value and healthy function and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China. It contains a variety of bioactive compounds. Melanin is one of the main bioactive components with high safety. It can be further developed into func tional pigments with health care function.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this paper,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molecular composition,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separation and prej)aration methods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melanin, as well as its biological activities such as scavenging free radicals, antibacterial and antiviral, antiradiation, improving liver injury, protecting DNA and so on, were reviewed. The problems limi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melanin were analyzed, and the prospects were put forward, which would be helpful for the study of the biological mechanism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melani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medicine, cosmetics and other fields.K ey w〇r d s:/lz/m*z//rtrirt ai/rzcw/a;melanin;separation and extraction;biosynthesis;molecular stnicture;biological activity黑木耳(4w r/c a/a r i Y/aur/cu/fl)隶属担子菌亚门(Basi(l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木耳目(Auricu- I a r i a les)木耳科(A u r i c u1a riaceae)木耳属(yWfcw/rmVz ),为中国珍贵的药用和食用菌,早在19世纪,黑木耳就被 用于民间医药,用于治疗咽喉痛、眼痛、黄疸等病症,并作为收敛剂"_21。
酶解与发酵联合处理黑木耳对还原糖含量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布时间:2022-11-29T05:48:39.569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15期作者:周升妹王倩孙丽娜[导读] 以黑木耳作为主要材料开展酶解与发酵实验周升妹王倩孙丽娜青岛谱尼测试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摘要】以黑木耳作为主要材料开展酶解与发酵实验,分析黑木耳中还原糖含量和抗氧化能力,能够对黑木耳这一农作物产品价值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
本文中通过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在黑木耳酶解液中的作用观察,分析了单一酶与复合酶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对黑木耳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并运用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完成了温度、时间、接菌量等因素对黑木耳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酶解;发酵;黑木耳;还原糖含量;抗氧化性能因黑木耳的营养价值极高且具有独特的口感,因此在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尤其是在我国得到了大量的栽培。
而黑木耳这一食药用菌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并含有少量的氨基酸以及矿质元素,再加上黑木耳中的多糖成分能够对人体起到抗氧化、抗肿瘤、抗凝血以及抗衰老的作用,在食药市场中占据很高的地位。
但是当前黑木耳产品链却较为单一,就此而言,木耳深加工产品在未来市场中必然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
因此,分析酶解与发酵联合处理对黑木耳还原糖含量以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是促进木耳活性成分充分利用的重要途径。
一、实验方法1.黑木耳酶解单因素试验将黑木耳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制成酶解液,并将还原糖含量的变化作为实验结果的主要参考指标,在实验过程中总结并分析果胶酶或者纤维素酶等单一酶对还原糖含量的影响,以及两种酶按照4:1、3:2、2:3与1:4等的比例同时作用于酶解液的过程中,黑木耳还原糖含量的变化[1]。
在实验过程中,除去上述变量考查因素,其他外界因素皆为统一且固定的值,其中料液比的值为1:60,酶解实验的持续时间为4个小时,除温度测试实验外,固定温度为31℃,在单一酶实验中的添加量为3.2%,酶解pH值为5.0。
黑木耳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的筛选于海洋;王延锋;史磊;潘春磊;盛春鸽;王金贺;刘姿彤;张鹏;董雪梅【摘要】为了得到更多的发酵产物,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研究黑木耳在发酵过程中营养成分对菌丝体形态、生物量及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浸膏;添加无机盐效果更佳.在以上条件下进行黑木耳液体深层发酵,所获得的生物量和多糖含量最高.【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9(047)008【总页数】3页(P46-48)【关键词】黑木耳;发酵;营养条件;培养基【作者】于海洋;王延锋;史磊;潘春磊;盛春鸽;王金贺;刘姿彤;张鹏;董雪梅【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4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4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4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4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4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4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4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4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6.6黑木耳[1](Auricularia heimuer F,Wu,B.K.Cui &Y.C.Dai)又名木耳、云耳、树耳、树蕈、黑耳等,属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我国大多生长在北方,子实体呈褐色,光滑或略有褶皱,通过固体栽培得到的子实体或液体发酵所获得的菌丝体中均含有蛋白质、多糖等大量活性物质,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补血、补脑、抗衰老、抗凝血和抑制肿瘤生长等保健效果和药用功效[2-3],也因此获得“素中之荤”的美誉[4-5]。
笔者利用 100 L生物反应器(发酵罐)进行黑木耳液体种深层发酵培养试验,选取影响液体发酵的生长营养因子,研究不同因子对黑木耳液体发酵培养的菌丝体生物量及胞外粗多糖含量的影响,筛选确定黑木耳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黑木耳液体发酵的研究及液体菌种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黑木耳液体菌种标准================本标准规定了黑木耳液体菌种的质量要求、培养基选择、培养条件、发酵工艺、菌种鉴定、安全性评估、标签和记录等方面的内容。
1. 菌种质量-------黑木耳液体菌种应具备以下质量要求:1.1 菌种纯度高,无杂菌污染;1.2 菌丝体生长旺盛,颜色鲜艳,无老化现象;1.3 液体培养时,菌丝体生物量大,且无异常气味;1.4 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相关规定。
2. 培养基------黑木耳液体菌种的培养基应选择适宜于黑木耳菌丝体生长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麦芽糖、蛋白胨等,并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培养基配方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筛选和优化。
3. 培养条件------黑木耳液体菌种的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pH值和通气量等。
培养温度一般控制在25℃-30℃之间,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pH 值控制在4.0-6.0之间,通气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 发酵工艺------黑木耳液体菌种的发酵工艺包括种子制备、发酵罐接种、发酵控制和菌丝体收集等步骤。
种子制备应选择优良的固体菌种进行扩大培养;发酵罐接种后,应控制好温度、湿度、pH值和通气量等参数;发酵控制应根据菌丝体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培养条件;菌丝体收集时应进行过滤、洗涤和干燥等处理。
5. 菌种鉴定------黑木耳液体菌种鉴定应采用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包括菌落形态、菌丝体显微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观察和测定。
同时,也可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DNA指纹图谱分析等辅助鉴定。
鉴定结果应符合黑木耳的生物学特征和分类学依据。
6. 安全性评估-------黑木耳液体菌种的安全性评估应包括急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和遗传毒性试验等。
急性毒性试验应观察动物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液体菌种后的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亚慢性毒性试验应观察动物在长期摄入液体菌种后的中毒症状和生理生化变化;遗传毒性试验应检测液体菌种的致突变性和致畸变性等。
安全性评估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l(42!应用技术—92-DOI:10.12161/j.issn.l005-6521.2021.02.015黑木耳养麦复合乳酸发酵饮料发酵条件的优化周琦,任天琦,汪琢1(沈阳工学院生命工程学院,辽宁抚顺113122)摘要:以养麦和黑木耳为主要原料,预处理后添加草莓汁为发酵供糖,通过乳酸菌发酵制成发酵饮品。
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分析法,对发酵饮料的工艺进行优化。
结果表明,当乳酸菌粉添加量为0.3%,养麦与黑木耳质量比为发酵时间为36h,草莓添加量25%时该发酵饮料感官评分最高,饮料均匀细腻,无分层,无沉淀,具有天然黑木耳和养麦发酵出的特殊香气。
关键词:黑木耳;养麦;复合发酵;响应面法;感官评分Optimization of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for Fermented Beverage of Black Fungus Buckwheat withLactic AcidZHOU Qi,RENTian-qi,WANGZhuo'(College of Life Engineering,Shenyang Inst i t ute of Technology,Fushun113122,Liaoning,China) Abstract:Buckwheat and black fungus were used to ferment for developing a fluit drink.Following the pretreatment,strawberry juice was added to provide sugar and Lactobacillus was used as the strain for fermenting.The fermentation condition has the impact on fermentation process,and it was also analyzed by using 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method and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based on the sensory scores.The result showed that,when thelactic acid bacteria inoculum0.3%,the mass ratio of buckwheat to black fungus5, fermentation time36h and strawberries25%,the sensory score could be elevated obviously.Under these conditions,the drink was even delicate,hierarchy-free and generated the special aroma of natural black fungus and buckwheat.Key words:black fungus;buckwheat;compound fermentation;response surface method;sensory score引文格式:周琦,任天琦,汪琢•黑木耳养麦复合乳酸发酵饮料发酵条件的优化[几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2):92-97.ZHOU Qi,REN Tianqi,WANG Zhuo.Optimization of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for Fermented Beverage of Black Fungus Buckwheat with Lactic Acid[J].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21,42(2):92-97.黑木耳是一种食用性真菌,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纤维素,脂肪含,蛋白质含是牛6,、、、纤维素含,外,还含有甘露聚糖、萄糖、木糖,及脂、和维生素C等,有,并且在黑木耳中含有一种纤维素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913201093)作者简介:周琦(1999—),女(汉),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微生物发酵。
环境因素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及对策环境因素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及对策在发酵过程中,环境因素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不恰当的环境条件可能会影响到发酵过程的效果和质量。
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发酵结果,我们必须了解环境因素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首先,温度是影响发酵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发酵产生负面影响。
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酵母菌或其他微生物可能会被杀死,从而导致发酵失败。
相反,温度过低则会抑制微生物的活动,使发酵过程变得缓慢。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发酵物质的特性选择适宜的温度,并确保温度的稳定性。
可以使用恒温器或者保温设备来控制发酵容器的温度,确保其在适宜的范围内。
其次,pH值是另一个影响发酵过程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微生物在不同的pH条件下才能进行正常的发酵。
如果pH值偏离了微生物所需的范围,它们可能会受到抑制或杀死。
因此,在进行发酵过程之前,我们需要测试并调整发酵物质的pH值,使其适应微生物的需求。
如果pH值过高或过低,可以使用一些pH调节剂,如酸或碱性物质,来进行调整。
此外,氧气含量也会对发酵过程产生影响。
有些微生物是厌氧菌,它们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发酵;而另一些微生物是好氧菌,它们需要充足的氧气才能进行发酵。
因此,在进行发酵过程时,需要根据微生物的需求提供适当的氧气含量。
可以通过控制发酵容器的通风或使用搅拌设备来调节氧气的供应。
最后,发酵过程中的其他环境因素,如湿度、营养物质的含量和微生物的种类等,也会对发酵过程产生影响。
适当的湿度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而过高或过低的湿度则可能导致微生物受到压抑或死亡。
此外,发酵物质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也应根据微生物的需求进行调整,以确保它们有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来进行发酵。
同时,选择适合的微生物种类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微生物对环境因素的要求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环境因素对发酵过程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获得理想的发酵结果,我们需要了解并控制温度、pH值、氧气含量以及其他环境因素。
黑木耳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发酵物的降血脂功能摘要:研究了营养因子对黑木耳液体发酵的影响,优化了黑木耳液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研究了黑木耳液体发酵物的降血脂作用。
结果表明,黑木耳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5%蔗糖、5%麸皮煮汁、0.5%酵母膏、0.2%KH2PO4、0.1%MgSO4、pH自然。
动物试验结果表明,黑木耳液体发酵物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关键词:黑木耳,液体发酵,降血脂文献标识码:S646.6;R285.5A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rw.]是一种食药两用的胶质真菌,具有降低血脂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1,2]。
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黑木耳液体培养及其发酵物降脂作用的研究报道不多。
因此,我们进行了黑木耳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实验,并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通过脂代谢紊乱模型-预防性给受试样品法研究了黑木耳液体发酵物的降血脂功能,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菌种黑木耳菌株Au-5由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食用菌研究发展中心提供。
1.2发酵培养1.2.1培养基液体菌种培养基:麦芽汁(Bx3)[3]1000 mL、蛋白胨2.0 g、KH2PO4 2.0 g、MgSO4 1.0 g,pH自然。
基础培养基:5%麸皮煮汁[3]、0.2% KH2PO4、0.1% MgSO4,pH自然。
深层发酵培养基:8%麸皮煮汁、5%蔗糖、0.5%酵母膏、0.2% KH2PO4、0.1% MgSO4、0.05%泡敌,pH自然。
1.2.2液体菌种制备在含100 mL液体菌种培养基的500 mL三角瓶中接入5~6块0.5 cm 2大小的菌种块,28~30 ℃、100 r/m培养5 d,摇匀作为液体菌种用于液体培养实验。
1.2.3液体发酵条件试验1.2.3.1 辅助氮源筛选试验基础培养基中按5 g/L分别加入蛋白胨、酵母粉、牛肉膏、硫酸铵、尿素、酵母膏等辅助氮源,采用500 mL三角瓶进行摇床试验,装液量100 mL,接种量5%,于28~30 ℃、100 r/m培养3 d后于3500 r/m离心20 min,去掉上清液,菌丝体在105 ℃烘干至恒重,天平称重,考察各种辅助氮源对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
刺五加对黑木耳菌胞外多糖发酵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近年研究发现刺五加在栽培基质中的添加会影响黑木耳子实体多糖的产量与功效。
然而,目前尚未有刺五加对黑木耳菌液体发酵影响的报道。
本文针对刺五加水提物对黑木耳菌HA-1深层发酵胞外多糖含量、构效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相关研究。
主要内容如下:(1)考察刺五加水提物及发酵时间对黑木耳菌HA-1胞外多糖生产的影响:发现添加0~3 g/L刺五加水提物,胞外多糖含量达到最高值7.60g/L,在单糖组成上的半乳糖和甘露糖摩尔含量也分别达到最高值15.34%和15.21%。
同时,胞外多糖具有最强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27.79μmol Trolox/g。
随着发酵时间(0~9d)延长,胞外多糖分子量分布趋于均一,单糖组成上的半乳糖和甘露糖含量逐渐增加。
(2)添加2.5 g/L刺五加水提物下发酵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解析:使用DEAE-650离子交换色谱和Sephacryl 300凝胶色谱纯化,获得两种胞外多糖CEPSN-1和CEPSN-2;其分子量分别为4.6 kD和6.7 kD。
除均含有大量葡萄糖(摩尔含量>97%)外,CEPSN-1含有0.4%的半乳糖,CEPSN-2含有1%半乳糖和0.4%的岩藻糖。
红外光谱、甲基化和气质联用色谱分析显示两种多糖的葡萄糖残基为吡喃糖环构型,主链结构单元为 1,4,6-Glcp。
(3) CEPSN-1和CEPSN-2的细胞毒性和免疫活性考察:在50-250μg/mL下,CEPSN-1和CEPSN-2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未产生明显毒性,可促进NO合成和细胞因子(IL-6、IL-10和TNF-a)分泌,而且对IL-6和IL-]0细胞因子生成的促进作用类似。
IL-6和IL-10的释放量在多糖浓度200 μg/mL与50μg/mL下分别达到最高值(IL6: CEPSN-1 : 192.97 pg/mL, CEPSN-2: 226.96 pg/mL; IL10: CEPSN-1 : 192.51 pg/mL,CEPSN-2: 172.14 pg/mL)(4)探讨刺五加水提物对黑木耳菌胞外多糖生物合成的影响机理:运用Real-time PCR技术,考察了添加2.5g/L刺五加水提物下黑木耳菌HA-1胞外多糖生物合成途径中三个关键酶基因(UDP-葡萄糖-4-差向异构酶基因uge、己糖激酶基因hk与葡萄糖磷酸变位酶基因pgm)的表达情况。
食用菌的液体深层发酵技术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技术属于现代生物技术之一。
深层发酵技术直接生产食用菌菌体,同时获得富含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发酵液。
一、深层发酵培养基的选择1、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研究的关键是培养基。
不同食用菌要用不同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因此,培养基的选择与配制是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的关键。
食用菌的深层液体发酵生产主要是采用了抗生素生产的工艺和设备,其工艺大致是:母种一级种子二级种发酵罐深层发酵根据培养基组成的不同,可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
天然培养基的组成均为天然有机物,合成培养基则是采用一些已知化合成分的营养物质作为培养基,无论哪一种培养基,其组成都离不开碳源、氮源、无机盐、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生长素等。
2、选择培养基时应注意的问题(1) 氮源过多会引起菌丝生长过于旺盛,不利于代谢产物的积累。
碳源不足,又容易引起菌体衰老和自溶,碳、氮比不当,会影响菌丝按比例地吸收营养物质。
(2) 同一种原料因产地不同其营养成分有差异,这在氮源表现得较明显,如大豆、玉米浆、蛋白陈等,必须记下每一种原料的产地、批号、生产厂等,并对原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3) 水质对发酵生产的影响也很大,自来水、地表水、河水、并水、雪水等,其中所含溶解氧、金属离子及酸碱度等均有差异。
另外,有的水中还含有较多的氯离了。
因此应对水质进行化学分析。
(4) 高温(或高压)灭菌会引起某些营养成分的破坏,特别是还原糖、氨基酸和肽类等共同加热时,会形成与羟甲基糠醛及类黑精等物质。
赖氨酸最容易与糖发生反应,形成棕色物。
这些在选择培养基及灭菌时都应预先想到。
二、食用菌的摇瓶培养将食用菌的试管母种接人已灭菌的三角瓶培养液中,然后置于摇床上振荡培养,这种培养方式即为摇瓶培养。
经过摇瓶培养的菌丝体呈球状、絮状等多种形态。
培养液可呈糊状,消液状等状态,有或无清香味及其他异味。
菌液中有菌株发酵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可呈不同的颜色。
在进行菌株的初期培养或生理生代研究时,一般皆采用摇瓶培养法。
黑木耳菌丝体液体发酵富硒条件优化及其多糖抗氧化活性柴新义;倪瓒鹏;于士军;张微微;殷培峰【期刊名称】《浙江农业学报》【年(卷),期】2017(029)011【摘要】对黑木耳菌丝体液体发酵富硒条件及菌丝体多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旨在寻找新型富硒抗氧化物质并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资料.以黑木耳菌丝体的富硒量为测定指标,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黑木耳菌丝体液体发酵富硒条件进行优化,以DPPH(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清除率为测定指标,采用DPPH还原法对黑木耳液体发酵菌丝体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黑木耳菌丝体液体发酵的最适富硒条件为:葡萄糖20 g·L-1,酵母膏2.5 g·L-1,硒浓度7.5μg·mL-1,pH 6.5,温度28℃,转速140 r·min-1,培养时间5 d.该条件下黑木耳液体发酵的菌丝体富硒量可达853.16μg·g-1,较优化前提高了66%.黑木耳菌丝体多糖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率达76.12%.优化后的培养条件较好地提升了黑木耳菌丝体液体发酵的富硒效果.【总页数】9页(P1903-1911)【作者】柴新义;倪瓒鹏;于士军;张微微;殷培峰【作者单位】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滁州239000;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滁州239000;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滁州239000;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滁州239000;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滁州23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6.6;Q939.97【相关文献】1.羊肚菌菌丝体富硒条件优化及其硒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J], 江洁;麦海美;解彬;韩琳;冀春阳;曹蕾2.黑木耳菌丝体发酵条件优化和发酵罐生产多糖的试验 [J], 王国良;王志江;蔡景顺;胡绍琪;钱宇3.探析羊肚菌菌丝体富硒培养条件优化及其菌丝体硒多糖抗氧化活性 [J], 张跃非4.液体发酵培养富硒蛹虫草菌丝体优化条件的试验 [J], 龙思颖;康德灿;柯江;刘曌;罗宇霞5.灵芝菌丝体富硒条件优化及其硒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J], 金鑫; 熊川; 黄文丽; 陈祖琴; 李萍; 张利; 朱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黑木耳质地肥嫩、味道鲜美,有山珍之称。
黑木耳是典型的食药兼用苗,有滋润强壮、补血活血之功效,治疗产后虚弱、手足抽筋、手足麻木等症。
对消化系统具有良好的洗涤作用,可以清除肠胃中积败食物和难消化的含纤维性食物,其有效物质被人体吸收后,能起清肺和润肺作用,因而它也是轻纺、理发和采矿工人的保健食品。
试验以优质花生乳为黑木耳的培养基进行液体发酵。
利用液体发酵技术,从黑木耳发醉滤液和菌丝中获取有效成分,具有周期短、操作方便、成本低和产量大的特点,并通过黑木耳的生物转化开发一种含有黑木耳和花生有效成分的保健饮料。
产品分析:黑木耳多糖测定采用苯酚一硫酸法叭总糖含量采用手持糖度仪测定rn.酸度采用酸碱滴定法侧定0发酵条件:黑木耳多糖是影响黑木耳液体发酵花生乳饮料功能性的主要因家指标,其产量受发酵工艺条件的影响,因此以黑木耳多糖含盘为参照指标,分别对影响黑木耳多糖产盆的各因素做单因家(发酵时间、发酵沮度、装液量、接种盘)试验,再根据单因素试验做正交试验,以确定最佳发酵工艺条件。
发酵时间的确定:采用70 mL的装液最,8%接种里,170 r/min,25℃条件下分别发醉24 h,48 h,72 h,96 h,120 h,144 h,然后分别测定发酵液中黑木耳多糖的含量。
发酵温度的确定:采用70 mL装液盘,接种量8%,170 r/min,分别在21℃,23℃,25℃,27℃,29℃,31℃的发酵温度下发酵120 h后测定发醉液中黑木耳多糖的含量。
装液量的确定按30 mL,40 mL,50 mL,60 mL,70 mL,80 mL不同装液量分别装人300 mL三角瓶中发醉,接种量为8%,170 r/min,发酵温度25℃,发酵120 h后侧定发酵液中灵芝多糖的含量。
发酵接种量的确定:采用2%,4%,6%,8%,10%,12%的不同接种量进行发酵,发酵温度25℃,170 r/min。
发酵120 h后测定发酵液中灵芝多糖的含量。
各工艺条件对发酵的影响发酵条件控制的目的就是要为生产菌创造一个最适的环境,使我们所需要的代谢活动得以最充分的表达,积累更多的代谢产物。
影响L-苏氨酸产量的因素有很多,如培养基、温度、pH、溶氧等。
1、培养基对发酵的影响:发酵培养基必需满足微生物的能量、元素及特殊养分的需求:碳源、氮源、无机盐类、生长因子等。
(1)碳、氮、磷的平衡:C/N直接影响菌体的生长和代谢,如果C/N偏小(氮源丰富),会导致菌体生长过剩,易造成菌体提前衰老自溶;C/N过大,菌体繁殖数量少,发酵密度低,细菌代谢不平衡,不利于产物的积累。
磷是核酸与磷脂的成分,组成高能磷酸化合物及许多酶的活性基,磷不足影响菌体生长。
在代谢方面,适量磷有利于糖代谢的进行;磷酸根在能量代谢中起调节作用。
另外,在一定范围内,磷酸盐对培养基pH值的变化起缓冲作用。
(2)基质浓度对发酵的影响:低浓度有诱导作用(迟滞期产生各种酶),高浓度会起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培养基过于丰富,会使菌体生长过盛,发酵液黏稠,影响传质。
(3)碳源的种类和浓度对发酵的影响:碳源的种类对发酵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其性质,即快速利用的碳源(速效碳源)和缓慢利用的碳源(迟效碳源)。
速效碳源(如葡萄糖)能较快地参与微生物的代谢,合成菌体、产生能量、合成代谢产物等;迟效碳源(如蔗糖)不能被微生物直接吸收利用,需要微生物分泌胞外酶先将其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因此菌体利用缓慢。
速效碳源(葡萄糖)的特点:优点:吸收快,利用快,能迅速参加代谢合成菌体和产生能量。
缺点:有的分解代谢产物对产物的合成会产生阻遏作用。
碳源的浓度对菌体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有着明显的影响。
以葡糖糖为例,它对糖代谢中的一个关键酶——葡糖糖氧化酶(GOD)的形成具有双重效应,即低浓度下有诱导作用,而高浓度下有分解代谢产物阻遏效应。
为避免初始培养基中渗透压过高,一般采用中间补糖的方法控制碳源浓度。
发酵过程中补糖过量,碳代谢流在糖酵解途径中过量,必须分解部分氧化副产物(如乙酸、乳酸、其它氨基酸等)来维持碳代谢流平衡,易造成碳源浪费,糖酸转化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