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92.00 KB
- 文档页数:22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试题分析高三语文组王巍2015年高考结束,在对高考试卷认真仔细地研究后,做些许梳理和分析,纵观2015年的高考课标二试卷,在命题形式上继续沿承了以往的命题顺序和结构模式,即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词鉴赏,名句默写,小说阅读,传记阅读,语言文字应用,作文等,分值上继续保持了150分的总分值。
在稳定形式的基础上做了适度调整,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和基本应试能力。
全卷分第Ⅰ、Ⅱ两卷,六道大题,18道小题,总分150分,题型和分值分配和2014年保持一致,呈现出平稳的态势,在此基础上做出适当调整。
一、2015年高考语文课标二卷的基本特征。
(一)现代文阅读社科文阅读摘选了陈望衡教授的《艺术是什么》一文,与去年的所选的《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相比,社科文章的考查更具备人文性与文学性,明显表现语文教学的特征要求。
2014年社科文章考查借用历史文章,多多少少有点勉强,毕竟政史类文章中的语文元素偏少。
然而今年的社科文选材明显有提升:首先,从艺术性的方向展开文本,所选的文本也是现代文艺美学的内容再现,具有一定的高度;其次,文章的思想与学生日常所接触的艺术表现有所不同,具有一定的落差。
因此从文本的角度看,今年的社科文考查应该是非常成功的。
但是当我们关注题目之际不难发现,三个问题,大的方面,由简到难,由点到面,层层递进,设计合理,辨析及还原都较为明显。
可是,三个题型无一丝的变化,都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如此千篇一律的考查,角度单一,形式死板,不如往年的试题,有变化,有特征,有层递性,有目的性等。
总而言之,社科文的选材及题设近乎完美但不够严密。
(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是本卷乃至本年高考语文的一大变化。
总结来看:“一个尝试、一个继承”。
一是取消传统的实词意思的理解考查,转向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二是继承了去年考查的断句,不得不说这两点考查的改变有些出人意料但又并非无迹可寻。
近两年对经典文化的社会重视和社会呼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因而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回归在高考中也将成为一个热门。
2015年高考语文质量分析纵观2015年的高考课标Ⅱ卷,在命题形式上继续沿承了以往的命题顺序和结构模式,即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词鉴赏,名句默写,小说阅读,传记阅读,语言文字应用,作文等,分值上继续保持了150分的总分值。
在稳定形式的基础上做了适度调整,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和基本应试能力。
全卷分第Ⅰ、Ⅱ两卷,六道大题,18道小题,总分150分,题型和分值分配和2013年保持一致,呈现出平稳的态势,在此基础上做出适当调整。
具备了“刺猬”的特征试卷试题(每点3分化学教案共6分试卷试题)18试卷试题从19世纪中叶、一、2014年高考语文课标一卷的基本特征。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的第一题以往是以考查概念为主,2015年变成了“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是在暗含着考查概念,呈现出理论在文内,选项在文外的特征,有效地让试卷向学生的思维和平时知识积累延伸。
B试卷试题得归省视省:问候C试卷试题会合不可以期期:期待D试卷试题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选取(《北史•来护儿传》,文章在字词上基本不存在难度,第四题由以往的实词变成了断句题,学生必须正确理解此句话的意思,还是有点难度;第五题由以往的考查人物性格特征或文言断句变成了文言常识题,这里历年来从没有考过的题型,考到了古代男子有名有字、谥号、嗣位、阙这四个概念。
这属于陌生题型,目的在于告诉广大师生要全面备考。
诗歌鉴赏题。
诗歌鉴赏选取了一首韩偓的“残春旅舍”,在理解诗歌内容上应该不算太难,从题型来看,第八题问道“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是典型的炼字型的题,第九题“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是一道考查情感的题,难度不大。
12试卷试题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 Si(s)+4H名篇名句默写。
这道题在往年试卷中变化不大,侧重了考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题目给出语境,要求考生结合平日对诗词的理解来填充语句。
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备考反思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整体稳健,题目选材与问题设置基本沿用了去年的思路。
整体框架亲和,对考生来说,没有突兀感,这样较有利于考生在考场上的正常发挥,也能体现出高考改苹的连续性,这种稳健的方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比较容易适应的。
因此,整体上來讲,去年的亮点在2015年依然保留,但是今年在某些试题上的求新求变仍然值得我们关注。
一、试卷整体保持平稳15年高考语文课标卷的总体特征是:形式稳定,适当微调,回归传统,考查素养。
试卷总体与去年保持一致,保持了其多年来的固有特征。
同时,该试卷也进行了适度的求变。
如,现代文阅读的三道选择题均是考查考住的信息筛选比较能力;文言文阅读新增加了对文化常识的考查:诗歌鉴赏考查了岑参的诗歌,在命题上注重和课本的结合,采用了比较鉴赏的试题类型,着重考查來了写景角度、思想悄感、表达作用等几个知识点,冇综合考查的趋势;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川类文本阅读适度做出了调整;语言文字运用在设题上和2014年保持一致,15年全国新课标I卷作文题目是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这种类型的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作文的一个热点题型。
二、试卷稳中求变,全国卷今年虽整体看似平稳,但其中变化Z处不容小觑,以下几处尤其值得注意。
(1)社科类文章阅读选取了反映宋代金融领域的一篇文章,着重考查学牛理解文本及筛选信息的能力。
和历年的考题相比较,相对稳定,难度适中,有效考查了考牛•深入理解文本的能力。
如第3小题。
不再局限于对文木内容的梳理,而是进一步向外延展,与口常阅读相关联,去进一步思考阅读屮会遇到的某些问题。
(2)文言阅读遵循从正史中选材的命题思路,2015年的文言文选材于《宋史》中的《孙傅传》,但问题设置略有变化,取消了实词的考查,新增文化常识考查这一题型(考纲中已有提及)。
以往学习屮,教师认为文化常识是学习屮可以一带而过的内容,有些学生也没有认真学习了解,这次考试预示着今后这部分知识教师需要认真讲解,学生也需要仔细了解体会。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卷点评2015年高考语文考试落下帷幕。
全国卷有如下特点:一、试卷整体保持平稳试卷整体稳健,题目选材与问题设置都基本沿用了去年高考的套路。
对考生来讲,整体框架亲和,没有突兀违和的感觉。
无论是阅读、表达运用还是写作等版块的设置,还是具体题目的设问形式,基本符合考生日常的复习备考思路,这样做较有利于考生在考场上的正常发挥,也能体现出高考改革的连续性,这种稳步的方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相较于2014年的考题,当时的一些亮点在2015年仍然保留。
(1)现代文阅读中继续考查学生运用文中阅读得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第3小题。
不再局限于对文本内容的梳理,而是进一步向外延展,与日常阅读相关联,去进一步思考阅读中会遇到的某些问题。
(2)在背诵默写版块继续沿用去年强调考生“理解性记忆”的考查方式。
从去年开始,背诵默写一改以往“机械记忆”的考查方式,采用了根据理解提示进行默写的考查方式,这种考查更能检验出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所背内容。
这对于那些只凭机械记忆期望得分的学生来说,就需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了,不要再以为语文学习就是“死记硬背”。
(3)在语言运用版块中继续保留“读图”题。
各种图形在现代生活中十分常见,读懂图案,能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述,应是现代学生的基本能力,这也是实际生活必需的一种能力。
在考题中有对此能力的考查,说明考试对社会生活实际的密切关注,也是今后备考要加强的一点。
(4)写作命题素材继续贴近生活,举出与现实生活关联紧密的平常人与平常事,没有使用带有寓言色彩的小故事,降低了考生审题的难度,让考生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写好作文上,而不是过多纠缠于是否审题准确上。
这对于学生在考场上更好地发挥写作水平是有帮助的。
这就像是《600分考点700分考法》一书所提示的写作备考方法,作文题目多围绕某一主题出现,只要能把握主题,剩下就看谁更会用语言准确传达出自己的思想了。
二、试卷稳中有变。
2015年广东高考试卷分析一、卷面分析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分为六大题型,其中,第一大题是基础题,共4道,每题3分,共12分;第二大题是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及默写,其中,文言文默写主要有选择和翻译理解题,共22分,诗歌鉴赏7分,默写6分,共35分;第三道题是社科类文体阅读,单选、多选以及理解题,共16分;第四大题是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答题,共15分;第五大题是语言运用题,每题6分,共12分;第六大题就是作文。
试卷内容、题量、分值、分值比例和题型见下表:题型试卷内容题量分值分值比例(一)语文基础 4 12 约8%选择7 35 约23%选择、简答(二)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三)社科类文体阅读 4 16 约11%选择、简答3 15 约10%简答(四)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五)语言运用 2 12 约8%简答(六)作文 1 60 约40%写作二、试卷考点领域变化与难度分析表如下:题号20151 字音识记,能力层级A2 词语使用,能力层级E3 病句辨析,能力层级E4 语言连贯,能力层级E6 文言虚词,能力层级B7 文言断句,能力层级B8 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层级C9 (1)(2)文言翻译,能力层级B (2)筛选文中信息,能力层级C10 鉴赏内容及表现手法,能力层级D11 名篇名句识记, 33篇能力层级A12 文意理解,能力层级B13 文意理解,能力层级B14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C15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C16 赏析句子,能力层级C17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层级D18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层级F19 分析重要语句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C20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层级C21 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F22 根据文意补充句子,能力层级E23 图表转化,能力层级E三、试卷详细情况分析第一大题前4道是基础题,难度较低,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
2015年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暂时zàn 埋怨mái 谆谆告诫zhūn引吭高歌hángB.豆豉chǐ踝骨huái 踉踉跄跄cāng按图索骥jìC.梗概gěn删改shān炊烟袅袅niǎo明眸皓齿móuD.搁浅gē解剖pōu鬼鬼祟崇suì 不屑一顾xiè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妨碍功夫片钟灵毓秀管中窥豹,可见一斑B.梳妆吊胃口瞠目结舌文武之道,一张一驰C.辐射入场券循章摘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D.蜚然直辖市秘而不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2015年度中国文化跨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企业家和媒体人围绕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热点进行了交流B.对于那些熟稔互联网的人来说,进行“互联网+”创业,最难的可能并不是“互联网”这一部分,而是“+”什么以及怎么“+”的问题C.这家民用小型无人机公司一年前还寂寂无闻,一年后却声名鹊起,其系列产品先后被评为“十大科技产品“2014年杰出高科技产品”D.近年来,广袤蜀地的新村建设全面推进,大巴山区漂亮民居星罗棋布,大凉山上彝家新寨鳞次栉比,西部高原羌寨碉楼拔地而起.4.(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B.专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形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C.市旅游局要求各风景区进一步加强对景区厕所、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整治和引导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习,有效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D.《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是首次四川针对贫困人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将精准扶贫确定为重要原则,从最贫困村户人手,让老乡过上好日子.二、(9分,每小题9分)5.(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每小题3分)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
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在光耀在我们的眼前……1.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答案】B2.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比喻排比B.对偶比喻C.排比夸张D.夸张对偶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皆隐于山坳.树影之间。
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为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比喻“一带清流”,对偶“佳木茏葱,奇花熌灼”“清溪泻雪,石磴穿云”。
3.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熌灼.shuò曲.折qŭ 山坳ào 石磴chéngB.熌灼.shuò曲.折qū 山坳yòu 石磴děngC.熌灼.zhuó曲.折qŭ 山坳yòu 石磴chéngD.熌灼.zhuó曲.折qū 山坳ào 石磴děng【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多音字和形声字测读音。
4.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B.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C.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D.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前后句的照应和句式的选择。
2015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湖北卷)一.语文基础知识1.(2015·湖北)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缜(shèn)密感喟(kuì)紫蔷微(wēi)暗香盈(yínɡ)袖B. 镶(xiānɡ)嵌驰骋(chěnɡ)栀(zhī)子花逸兴遄(chuán)飞C. 热忱(chén)别(bié)扭康乃馨(xīn)积微成著(zhù)D. 菜肴(yáo)酣(hān)畅蒲(pú)公英春风佛(fó)面【答案】B【考点】多音字的分辨,习惯性误读字【解析】【分析】本题选B答案.A项中,“缜(shèn)密”应为“缜(zhěn)密”,声母虫和小没有分清.C 项中,“别(bié)扭”应为“别(biè)扭”.D项中,“春风拂(fó)面”应为“春风拂(fú)面”。
复习时要注意平时的认读习惯,关注多音字。
对于一些特殊的读音的字可以采取强记的方法。
【点评】本题考查的都是平时生活中常见的字音,没有生偏字,没有难为学生,本题采用直接判断读音的形式,难度不大,也在平时的训练范围内,16个词语中的三个错误设置比较容易发现,只要平时复习中稍加注意都不会出错。
本题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字的读音,克服地方口音造成的困难,养成准确识读的习惯。
2.(2015·湖北)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商埠绰约扣人心弦扶老携幼B. 博奕翘楚以逸待劳固若金汤C. 笃信聪慧日臻成熟灸手可热D. 溃乏矫情所向披靡汗流浃背【答案】A【考点】同音字的分辨,形似字的分辨【解析】【分析】本题选A项,B项中,“博奕”错误,本意是下棋的意思。
所以应为“博弈”。
C项中,“灸手可热”错误,应为“炙手可热”。
炙手可热,成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没有区分“灸”和“炙”这两个形似字。
2015年高考试题评析张录生今年的语文试卷结构、考点、题量、难度等均与往年(尤其是去年)相似,而不乏亮点。
一、重变化。
要说变化,今年的变化最大的还是在写作上,今年的作文,属于“命意作文”,是通过材料引出写作要求的“新材料作文”。
表面看好似考查书信写作,其实考查的还是考生的个人情感体验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还是让考生通过关注社会,关注身边事物后去思考。
比较来说,今年的材料更“接地气”,更接近现代中学生成长体验,更有利于让考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文言文也是有变化,放弃了对原实词的考查,取而代之的是对句读和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更加“国学化”,这一点应该说更加回归原本了。
诗歌鉴赏更加侧重“能力运用”,通过对诗歌情感内蕴的体悟、感知,结合初中学过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来体会感知,同时要求学生要细加辨别两首诗的内容不同,通过内容推知创作时间和背景,并与课内所学的诗歌联系,从而能够顺利抵解答本体,比较而言,难度与去年相比表面看起来略有提升,实则有所下降,只是更注重理解、辨析和推导能力的考查。
大阅读则注重对考生阅读、理解、概括、提炼文本信息能力的考核。
题型设置变化不大,试题都是模考中反复出现过的类型,考生较为做起来较为顺手。
而所谓的答案好像更注重要点的明确、准确,毫不拖泥带水,考生无法浑水摸鱼,设题思路较明确,文本中相关信息指向明确,考神必须进行提炼概括,这一点较前几年难度有所增加。
小说选取了中国小说(与碑林区高三研讨交流会铁一中王满利专家分析的一致),小说生活气息浓郁,第(2)小题考查“明、暗双线”,充分体现了稳中有变,让人眼前一亮。
人物传记类文本也由他转向自传,更是让人耳目一新,难度没有加大,文本还更有“情味”,实际上增加了难度(这是新课改以来命题者多次考虑文学类和实用类得分平衡的结果),并增加了文本设题主观性和学术性。
二、重实际、今年的作文题材是社会现象类材料。
这种类型的作文既是近几年高考作文的一个热点话题,又是一种直击社会生活的新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充分体现了社会公民意识、时代责任感。
2015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1.(24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曾被誉为“文明之母”。
毕昇的活字印刷,更是领先了西方数百年,揭开了世界印刷史的辉煌一页。
然而,时至20世纪,中国印刷业遇到了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20世纪40年代,美国发明了第一代打字机加照相机的手动式照排机,但该照排机效率不高,一旦按错键,改版很麻烦。
1958年美国发明了光机式西文照相排字机,在计算机控制下依靠光学和机械方法选取字模,逐字照相形成版面,称为第二代排字机。
1969年,日本也研制成功第二代汉字排字机。
1965年西德成功研制出阴极射线管输出的第三代排字机。
三代机的速度可以比二代机快10倍,适用范围也广。
日本引进西德和美国的技术,于1975年也初步研制成第三代汉字排字机。
1976年英国研制出第四代排字机,它采用激光技术,用激光束在底片上扫描打点形成版面。
日本也正在研制第四代汉字排字机,但尚未成功。
此时此刻,中国的印刷业却仍在沿用古代的技术,在汉字的“丛林里”艰难跋涉。
从美国的第一代手动照排机,到英国的第四代激光排字机,世界照排技术的发展进步大大依赖于不同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实力。
就拿阴极射线管输出的第三代排字机来说,该类排字机对底片要求高,对所使用的阴极射线管分辨率也要求很高。
这些困难,在中国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难以克服。
汉字相比表音体系的文字,数量巨大。
从印刷的基本需求看,排字机的字库通常要收7000多字。
而从一般书报的需求来说,字体就有书版宋、报版宋、标题宋、仿宋、楷体、黑体、长宋、扁宋、长黑、扁黑等10多种;字号还有小六号、六号直到初号,共15种。
如此一来,字库的收字就会成倍增长。
汉字的巨大数量,为排字机字库的存贮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再加上文字印刷质量上的需求,要保证字形美观、笔锋明晰,汉字带给排字机的技术困难就会更大。
20世纪已进入信息时代,只有几十年历史的计算机,向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汉字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015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卷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缜.(shèn)密感喟.(kuì)紫蔷薇.(wēi)暗香盈.(yínɡ)袖)嵌驰骋.(chěnɡ)栀.(zhī)子花逸兴遄.(chuán)飞B.镶.(xiānɡ)积微成著.(zhù)C.热忱.(chén)别.(bié)扭康乃馨.(xīnD.菜肴.(yáo)酣.(hān)畅蒲.(pú)公英春风拂.(fó)面2.(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商埠绰约扣人心弦扶老携幼B.博奕翘楚以逸待劳固若金汤C.笃信聪慧日臻成熟灸手可热D.溃乏矫情所向披靡汗流浃背3.(3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从营养成分、、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
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鉴别色泽终于适量B.鉴别色彩终于适当C.甄别色泽最终适当D.甄别色彩最终适量4.(3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C.2014年底,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成功,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D.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通过采血与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5.(3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代表了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多表现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绪,士人的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还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叹B.哈姆莱特得知他的父亲被谋杀的真相,悲愤难抑,在发出“人类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赞叹后,明确表示不再对人类发生兴趣.这说明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彻底绝望C.“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回中,月圆之夜,湘云、黛玉相约联诗.二人越联越妙,渐入佳境,湘云出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出了“冷月葬花魂”.这两句诗正是湘云、黛玉各自悲剧人生的写照与象征D.《论语?里仁》:“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意思是说不愁没有职位,只愁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应该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这说明了自身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1小题,每小题9分)6.(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2015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精华学校语文教研组张智钦在语文高考改革大背景下,北京2015年语文高考试卷与去年相比,又进一步突出了以“考生为本”的理念,着重铺设“平台”,让学生有真正自我展示空间。
同时,坚持“能力、文化”双重立意,对试卷进行科学设计,让试卷各模块命制呈现连贯性、整体性,也着意培养、建立学生的学科思维,考查内容更为全面、宽广、灵活,凸显出了学科地位。
一、语基部分开篇三个非连续性文本分别围绕“中国印刷术”展开。
题目考查综合性很强,将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双重考查。
考查的能力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
这样的文本,既扩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增加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二、古诗文部分1、古诗词:选择苏轼的《醉翁操》。
是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进一步的拓宽延伸,是现今北京卷的一大特色。
亮点是除了将背诵有机融入诗歌内容外,19题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对比考查,很好的展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态度的认知。
2、文言文:选自《吕氏春秋?去私》和教材课文《论语?侍座》。
文本的选择体现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依法治国”的理念,这对学生也是一次很好的“价值观”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后一篇文章加注两种不同的标点,让学生选择其一谈自己的思考理解,标点与断句考查方式灵活、开放、有效。
三、现代文阅读部分材料是《说起梅花》,将中华文化特有的文化意象与置于“世间普遍情感”中理解,三道选择题加三道主观题,从不同层面,考查了学生对文本、作者情感和“民族精神”的理解。
从身心两方面,引领学生建立“民族自信心”,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四、作文部分1、微写作:谈“不文明”现象等,与大作文一起,让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试题兼俱“开放”与“务实”。
2、大作文:。
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卷)语文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缜.(shèn)密感喟.(kuì)紫蔷薇.(wēi)暗香盈.(yínɡ)袖B.镶.(xiānɡ)嵌驰骋.(chěnɡ)栀.(zhī)子花逸兴遄.(chuán)飞C.热忱.(chén)别.(bié)扭康乃馨.(xīn)积微成著.(zhù)D.菜肴.(yáo)酣.(hān)畅蒲.(pú)公英春风拂.(fó)面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商埠绰约扣人心弦扶老携幼B.博奕翘楚以逸待劳固若金汤C.笃信聪慧日臻成熟灸手可热D.溃乏矫情所向披靡汗流浃背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从营养成分、、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
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 鉴别色泽终于适量B. 鉴别色彩终于适当C. 甄别色泽最终适当D. 甄别色彩最终适量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一、题型:总分150分。
单项选择题8道,每道题占3分,共24分;文言文阅读共5题,前4道每道占3分,第5道占8分,共20分;诗歌鉴赏题共3道,所占分值分别为2、4、3,共9分;诗句默写题共5题,每题1分,共5分;现代文阅读共4道,前3道是所占分值分别是4、6、6,第4道占4分,共20分;语言积累共2道,分别占7分、5分,共12分;作文共60分。
二、各题型所考考点分值分布: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的题型、考查重点与2014年基本相同,但也有极少形式新颖的题型。
总体来讲今年试题难度有所下降,但无论是未来的天津高考语文题目在变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还是稳扎稳打、在现有试题面貌上提升难度,2016届高三考生所面对的形势,都不能算是轻松。
三、2015年试题考点分布:(一)、基础知识积累(15分)第1题,考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历年必考)第2题,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历年必考)第3题,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历年必考)第4题,辨析并修改病句。
(历年必考)第5题,今年题型有所变化,考的是一个西方故事和中国诗词对应的“跨文化题”。
(必考,11、12、13、14年考的是“文学常识”)(二)、社科文阅读(小阅读,9分)社科文惯称“小阅读”,出现在试卷的第6—8题,这部分从题型到难度与往年保持一致,考查得是迅速整合文章信息并捕捉关键词的能力,选项中出现了强加因果、主宾不搭、片面绝对等明显错误的情况。
(历年必考)第6题,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第7题,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第8题,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三)、文言文阅读(20分)文言文阅读采取了对比阅读的考法,而且是三段材料放在一起,彼此补充互见,这已经不是单纯地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而是朝着大学学术论文综合研究的方向加以引导了。
第9题,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历年必考)第10题,考查对虚词的理解判断能力。
2015年陕西高考语文试卷分析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在命题的思路和题目的设置上都体现了陕西省高考考试说明的范围和要求 , 在重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考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思维品质的考查。
试卷的结构和内容稳中有变 , 个别题目难度稍有增加。
一、高考试卷结构、内容分布全卷共 18小题,满分为 150分。
①现代文阅读共 6小题,计 9分。
②古诗文阅读部分分别为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 共 7道题, 36分。
③选做题,分别是小说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二选一,共 4小题,计 25分。
④语言文字运用,共 5小题, 20分⑤作文部分共 1小题,计 60分。
试题结构由以上五大板块构成, 和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结构一致。
内容上在总体保持平稳的基础上,题型和考点稍有变化,难度适中,题量适中。
二 . 语文学业考试试卷的结构和分值试卷模块分值比例全卷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部分选做题语言文字运用作文部分分值 120分 9分36分 25分 20分 60分比例 100% 6% 24% 16.6% 13.3% 40% 说明 :阅读共计为 70分,约占全卷总分的 46.7%; 写作为 60分,约占全卷总分的 40%。
阅读和写作分数合计为 130分,约占全卷的 86.7%。
三、具体分析(一现代文阅读形式不变,内容方面注重对学生阅读及理解、概括等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
试题设问都是日常考试中出现过的类型,考生较为熟悉。
试题更加注重答案的规范性和逻辑的严谨性。
设题思路较明确, 只要根据题目指向筛选相关信息, 并进行提炼概括, 并不难取得满意的分数。
我认为材料偏重于社会科学,与去年的“悲剧的产生、内涵”比较,难度有所降低。
第 1小题混淆视听,属于“无中生有” 于文无据 (D 原文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 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 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 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 题干意为:赊买赊卖有效的解决了通货紧缩现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Ⅱ卷)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主考正好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
卸载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