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及国产CAD发展历史.ppt
- 格式:ppt
- 大小:3.72 MB
- 文档页数:17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历史演变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历史演变是一个技术进步和创新不断推动的过程。
从最初的手工绘图到现代的数字化设计,CAD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代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起源与早期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计算机技术刚刚起步。
最早的CAD系统是为大型企业和研究机构设计的,主要用于复杂的工程计算和模拟。
这一时期的CAD系统功能有限,主要依赖于批处理方式运行,用户需要编写程序来描述设计意图。
1.1 早期的CAD系统最早的CAD系统包括MIT的"SAGE"项目和通用汽车的"DASH"系统。
这些系统主要用于飞机和汽车的设计,它们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了设计效率和精度。
然而,由于硬件成本高昂和操作复杂,这些系统并未得到广泛普及。
1.2 图形显示技术的发展60年代,随着图形显示技术的发展,CAD系统开始支持图形界面,使得设计师能够直观地看到设计结果。
这一时期,出现了如"Auto-Sketch"和"CADAM"等早期的交互式CAD系统,它们允许用户通过光笔或键盘输入来创建和修改设计。
二、交互式CAD系统的兴起与成熟70年代至80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图形处理技术的进步,交互式CAD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
这一时期的CAD系统不仅功能更加强大,而且操作更加友好,使得更多的设计师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工作。
2.1 交互式CAD系统的普及70年代末,随着苹果II和IBM PC等个人计算机的推出,CAD软件开始向个人用户转移。
这一时期,Autodesk公司的"AutoCAD"软件的问世,标志着CAD软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AutoCAD以其易用性和强大的功能迅速占领市场,成为行业标准。
2.2 三维CAD的发展80年代,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增强,三维CAD系统开始出现。
CAD发展历程精品课件(一)
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的缩写,它是一种
使用计算机软件来协助设计、绘制和分析各种物品的技术。
下面我们
一起回顾一下CAD的发展历程。
一、手绘阶段
在计算机尚未普及的时代,设计师只能通过手绘的方式完成设计工作,这个阶段持续了很长时间。
二、自动绘图仪阶段
20世纪50年代,自动绘图仪被广泛应用于CAD领域。
设计师首先将设计图纸输入到计算机中,再将计算机输出的图形通过自动绘图机绘制
到图纸上。
三、交互式设计阶段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第一代CAD软件,设计师可以用光笔或鼠标等设备直接操作计算机,完成设计工作。
四、三维CAD阶段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大幅提高,CAD软件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扩展,首先出现的是三维CAD软件,使得设计师可以在电脑屏
幕上呈现3D模型,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
五、云CAD阶段
21世纪初,随着云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云CAD应运而生。
云CAD是一种实现在线访问、互动和协作的CAD软件,设计师和客户可以在任何地点,只要有网络连接,就可以互相交流、讨论设计方案,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六、智能CAD阶段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让CAD软件更加智能化。
智能CAD软件能够自动分析设计数据,为设计师提供更好的建议和引导,使得设计更加准确、高效。
总之,CAD软件的不断发展,为设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效益。
CAD的发展CAD(Computer Aided Drafting)诞生于60年代,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提出了交互式图形学的研究计划,由于当时硬件设施的昂贵,只有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美国波音航空公司使用自行开发的交互式绘图系统。
70年代,小型计算机费用下降,美国工业界才开始广泛使用交互式绘图系统。
80年代,由于PC机的应用,CAD得以迅速发展,出现了专门从事CAD系统开发的公司。
当时VersaCAD 是专业的CAD制作公司,所开发的CAD软件功能强大,但由于其价格昂贵,故不能普遍应用。
而当时的Autodesk公司是一个仅有员工数人的小公司,其开发的CAD系统虽然功能有限,但因其可免费拷贝,故在社会得以广泛应用。
同时,由于该系统的开放性。
因此,该CAD软件升级迅速。
AutoCAD的发展1. AutoCADV(ersion)1.0:1982.11正式出版,容量为一张360Kb的软盘,无菜单,命令需要背,其执行方式类似DOS命令。
2. AutoCAD V1.2:1983.4出版,具备尺寸标注功能。
3. AutoCADV1.3:1983.8,具备文字对齐及颜色定义功能,图形输出功能。
4. AutoCADV1.4:1983.10,图形编辑功能加强。
5. AutoCADV2.0:1984.10,图形绘制及编辑功能增加,如:MSLIDE VSLIDE DXFIN DXFOUT VIEWSCRIPT等等.至此,在美国许多工厂和学校都有AutoCAD拷贝。
6. AutoCADV2.17- V2.18:1985年出版,出现了ScreenMenu,命令不需要背,Autolisp初具雏形,二张360K软盘。
7. AutoCADV2.5:1986.7, Autolisp有了系统化语法,使用者可改进和推广,出现了第三开发商的新兴行业,五张360K软盘。
8. AutoCADV2.6:1986.11,新增3D功能, AutoCAD 已成为美国高校的inquired course。
CAD技术发展历史960年代-1970年代:2D C A D时代这个时期的C A D主要用于制图,设计师使用计算机来创建二维图形和图纸。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A u t o C A D,它于1982年推出,至今仍然是最流行的2D C A D软件之一。
1980年代-1990年代:3D C A D时代在这个时期,C A D技术开始向三维发展,设计师可以使用计算机来创建立体模型,从而更好地模拟真实的物体。
一些典型的3D C A D软件包括S o l i d Wo r k s、C AT I A和P r o/E N G I N E E R等。
2000年代-至今:云C A D时代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兴起,C A D软件开始转向云端,这使得设计师可以在任何地方访问C A D 软件并与团队成员协作。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O n s h a p e,这是一个基于云计算的C A D软件,它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访问和编辑一个设计。
未来:A I C A D时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C A D 软件将会更加智能化,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来提高设计效率和精度。
例如,A u t o d e s k正在研发一种名为D r e a m c a t c h e r的A I— 1 —C A D软件,它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设计要求自动生成多种设计方案,并根据反馈逐步优化方案。
C A D与其他技术的融合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C A D软件开始与其他技术融合,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物联网等。
这种融合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比如设计师可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产品的使用场景,从而更好地评估设计的效果。
同时,C A D软件还可以与物联网技术结合,实现智能化控制和远程监测,使得产品设计更加人性化和便利。
C A D应用领域的拓展随着C A D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已经不仅仅应用于传统的机械设计和工业设计领域,还涉及到建筑设计、电子设计、汽车设计、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AutoCAD发展历史■AutoCAD 2011主要功能概述1.1 AutoCAD发展历史AutoCAD是由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的通用计算机辅助绘图与设计软件包,具有易于掌握、使用方便、体系结构开放等特点,深受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欢迎。
AutoCAD自1982年问世以来,已经进行了近20次的升级,从而使其功能逐渐强大,且日趋完善。
如今,AutoCAD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电子、航天、造船、石油化工、土木工程、冶金、农业、气象、纺织、轻工业等领域。
在中国,AutoCAD已成为工程设计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之一。
1982年12月,美国Autodesk公司首先推出AutoCAD的第一个版本,AutoCAD 1.0版。
1983年4月——1.2版1983年8月——1.3版1983年10月——1.4版1984年10月——2.0版1985年5月——2.1版1986年6月——2.5版1987年4月——2.6版1987年9月—— 9.0版1988年10月——10.0版1990年——11.0版1992年——12.0版1994年——13.0版1997年6月——R14版1999年3月——2000版2000年7月——2000i版2001年5月——2002版2003年——2004版2004年——AutoCAD 2005版2005年——AutoCAD 2006版2006年——AutoCAD 2007版2007年——AutoCAD 2008版2008年——AutoCAD 2009版2009年——AutoCAD 2010版2010年——AutoCAD 2011版AutoCAD 2011除在图形处理等方面的功能有所增强外,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增加了参数化绘图功能。
用户可以对图形对象建立几何约束,以保证图形对象之间有准确的位置关系,如平行、垂直、相切、同心、对称等关系;可以建立尺寸约束,通过该约束,既可以锁定对象,使其大小保持固定,也可以通过修改尺寸值来改变所约束对象的大小。
说说国产cad软件的发展历程CAD技术的发展至今已有40余年,从1965年Lockheed飞机公司研制CAD/CAM系统开始,CAD技术在机械、电子、航空航天、船舶、轻工、纺织和建筑乃至冶金、煤炭、水电等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CAD技术使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组织生产的传统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成为产品更新换代的关键,被人们称为产业革命的发动机。
我国自60年代开始研究开发CAD软件,经过“六五”、“七五”、“八五”的成果积累,CAD软件产业在建筑、石化、轻工、造船、机械、航空、航天、电子等行业,以及二维参数化绘图、有限元分析、曲面造型和数控加工编程等方面都已经初具规模,成绩显著。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国产CAD软件曾经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具有代表性的有最早推出的中科院凯思PICAD,后来有高华CAD、开目CAD等国产自主品牌,打破了国外软件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
然而,国产自主CAD品牌的推出激发了国外厂商大量培养国内二次开发商,并因此占领了中国CAD的大部分市场。
之后十年我们发现,二次开发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曾经“百花齐放”的国产品牌大多以“烟消云散”收场。
长期以来,我国的CAD软件行业在国外盗版软件低价倾销的环境中求生。
此次浪潮中仅CAXA依靠低价策略和教育市场得以生存。
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家对保护知识产权更加重视,国外软件厂商开始以打击“盗版”名义向一些企业递送律师函,由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转向了性价比相对较好的国产软件上。
2001年以后中望、浩辰陆续推出了自己的二维CAD平台,到2006年,国内更是推出了十余种二维国产CAD。
这些产品中大多数是以加盟IntelliCAD 获取其内核起步的,但由于开发和市场投入不同,大浪淘沙,几年后,一些厂商不再更新版本,有些厂商则已退出了这个市场。
现在仍在持续开发和更新版本的只有三家,分别是浩辰、中望、CAXA。
虽说现在国产CAD跟国外CAD从性能和稳定性还有一定差距,但较高的性价比还是让国产CAD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对国际巨头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CAD技术发展过程 CAD技术发展史 auto cad的发展历史2009-09-23 19:24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
简称cad。
在工程和产品设计中,计算机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担负计算、信息存储和制图等项工作。
在设计中通常要用计算机对不同方案进行大量的计算、分析和比较,以决定最优方案;各种设计信息,不论是数字的、文字的或图形的,都能存放在计算机的内存或外存里,并能快速地检索;设计人员通常用草图开始设计,将草图变为工作图的繁重工作可以交给计算机完成;由计算机自动产生的设计结果,可以快速作出图形显示出来,使设计人员及时对设计作出判断和修改;利用计算机可以进行与图形的编辑、放大、缩小、平移和旋转等有关的图形数据加工工作。
cad 能够减轻设计人员的计算画图等重复性劳动,专注于设计本身,缩短设计周期和提高设计质量。
AutoCAD是由美国Autodesk公司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为微机上应用CAD技术而开发的绘图程序软件包,经过不断的完美,现已经成为国际上广为流行的绘图工具。
AutoCAD可以绘制任意二维和三维图形,并且同传统的手工绘图相比,用AutoCAD 绘图速度更快、精度更高、而且便于个性,它已经在航空航天、造船、建筑、机械、电子、化工、美工、轻纺等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AutoCAD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通过交互菜单或命令行方式便可以进行各种操作。
它的多文档设计环境,让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也能很快地学会使用。
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它的各种应用和开发技巧,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AutoCAD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它可以在各种操作系统支持的微型计算机和工作站上运行,并支持分辨率由320×200到2048×1024的各种图形显示设备40多种,以及数字仪和鼠标器30多种,绘图仪和打印机数十种,这就为AutoCAD的普及创造了条件。
CAD及国产CAD发展历史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简称CAD)的领域中,国产CAD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
本文将回顾CAD的起源以及中国国产CAD的发展历史,并探讨国产CAD所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前景。
一、CAD的起源CAD最早起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的工程设计。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CAD迅速成为工程设计领域的重要工具,为设计师们的创造提供了更高的效率和精确性。
二、国产CAD的发展历程1. 20世纪8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于CAD技术的引进主要依赖于进口设备和软件。
由于依赖进口和技术壁垒的限制,国内CAD技术的研发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2.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国内开始加大CAD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创新。
一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始开展CAD系统的研制工作,并逐渐取得了一些突破。
3. 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国内CAD软件市场的不断扩大,一批国内软件企业开始崭露头角。
比如,格致软件公司的“ZWCAD”和中望CAD公司的“中望CAD”等,逐渐走出了一条国产CAD软件研发和运营的道路。
同时,国内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也积极开展CAD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国产CAD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国产CAD面临的挑战1. 技术创新国产CAD软件在技术创新方面与国外巨头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进行自主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
2. 市场竞争国外CAD软件在中国市场占据了较大份额,国产CAD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技术支持,争取更多用户认可。
3. 应用领域拓展目前国产CAD主要在建筑设计、制造业和电子设计等领域得到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覆盖更多行业和领域,提高CAD技术的综合实用性。
四、国产CAD未来的前景1. 技术提升国产CAD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提升软件的性能、稳定性和用户体验,以满足用户对于CAD设计的更高要求。
CAD技术发展历程溫故知新更上層樓(一)(中国商务资料库) ──CAD技術發展歷程概覽源清肖文摘要:本文共由三部分組成。
(一)以近30年的CAD技術發展史為主線,概述了各個階段CAD技術的重大進展以及技術特點。
(二)介紹當前主流的CAD基礎技術理論,並對不同流派的造型技術進行簡析及比較。
(三)就用戶共同關注的CAD/CAM/CAE系統建設問題,介紹汽車工業近年來的選型趨向。
關鍵字:線框,曲面,實體,約束,尺寸驅動,約束驅動,參數化,變數化,造型CAD技術起步於50年代後期。
進入60年代,隨著在電腦螢幕上繪圖變為可行而開始迅速發展。
人們希望借助此項技術來擺脫繁瑣、費時、繪製精度低的傳統手工繪圖。
此時CAD技術的出發點是用傳統的三視圖方法來表達零件,以圖紙為媒介進行技術交流,這就是二維電腦繪圖技術。
在CAD軟體發展初期,CAD 的含義僅僅是圖板的替代品,即:意指Computer Aided Drawing(or Drafting)而非現在我們經常討論的CAD(Compter Aided Design)所包含的全部內容。
CAD技術以二維繪圖為主要目標的演算法一直持續到70年代末期,以後作為CAD技術的一個分支而相對單獨、平穩地發展。
早期應用較為廣泛的是CADAM軟體,近十年來佔據繪圖市場主導地位的是Autodesk公司的AutoCAD軟體。
在今天中國的CAD用戶特別是初期CAD用戶中,二維繪圖仍然佔有相當大的比重。
1. 第一次CAD技術革命──貴族化的曲面造型系統60年代出現的三維CAD系統只是極為簡單的線框式系統。
這種初期的線框造型系統只能表達基本的幾何資訊,不能有效表達幾何資料間的拓撲關係。
由於缺乏形體的表面資訊,CAM及CAE均無法實現。
進入70年代,正值飛機和汽車工業的蓬勃發展時期。
此間飛機及汽車製造中遇到了大量的自由曲面問題,當時只能採用多截面視圖、特徵緯線的方式來近似表達所設計的自由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