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地区)经济社会概况
- 格式:pdf
- 大小:719.52 KB
- 文档页数:7
案例22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域的市场经济模式1、案例内容:在人类经济开展的进程中,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布景的差别,其社会制度也不同。
但是,综不雅世界各国经济,可以发现它们还是有许多共性,此中,市场经济就是迄今为止世界大大都国家所采用的经济机制,不同的是,市场经济在不同的制度布景下的国家却显现出不同的特征1.“野生植物〞——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此种市场经济又称“个人本钱主义〞经济。
它强调市场经济主体间按市场规律开展相对完全的自由竞争,通过优胜劣汰配置社会资源。
当局主要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经济政策的法律,包管竞争秩序和市场活动的运行。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1)国有经济的比重较低,一般在10 %以下。
美国国有经济仅占国有经济比重的2 % ,国家所有制企业在全国本钱构成中的比重仅为10 %;(2)当局对经济的办理突出显现为间接办理,主要通过调整市场参数来间接引导企业的经营活动,很少干预微不雅经济活动。
美国是典型的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出产、畅通、分配、消费等经济环节以市场调节为主,当局干预居次要地位。
美国没有专门从事综合经济规划的机构,也从不制定任何财产政策,其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分散进行,经济活动中,有75~85 %的行业依赖市场竞争的力量保存和开展。
美国当局对经济的宏不雅调控相对其它国家是弱的。
因为对市场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这样的渠道实现的:一是相当市场活动的“裁判员〞,维护市场机制正常运转,包管竞争的公安然平静秩序。
二是运用财务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整经济活动。
财务政策是美国经济体系的“内在不变器〞。
三是为企业的经营活动缔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培养科技人才,注入巨额科研经费。
2.“人工培育的植物〞——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亦称“莱茵模式〞的互助本钱主义。
社会市场经济从50年代以来被德国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当作社会保障网与自由竞争相辅相成的经济制度。
其特点是: (1)认为市场的灵魂是竞争,但竞争不克不及采纳自由的形式,而要公平竞争;(2)对峙社会的整体性原则,注重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3)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宏不雅办理,但干预和导引的倾向点在于维护社会平衡。
国名:日本国(Japan)国名释义:日出之国;誉称:樱花之国国旗:太阳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
旗面为白色,正中有一轮红日。
白色象征正直和纯洁,红色象征真诚和热忱。
日本国一词意即“日出之国”,传说日本是太阳神所创造,天皇是太阳神的儿子,太阳旗来源于此。
国徽:圆形,绘有16瓣黄色的菊花瓣图案。
菊花图案也是皇室御纹章上的图案(下图)国歌:《君之代》国花:樱花国鸟:绿雉国石:小晶主要节日:天皇诞辰日:12月23日(明仁天皇生于1933年12月23日),更多请点击>>自然地理:日本是一个岛国,面积37.78万平方公里,位于太平洋西侧,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和俄罗斯相望。
全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约3900多个小岛组成。
海岸线长3万多公里,多海湾和良港。
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
全国有16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区。
富士山是全国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
温泉遍布全国各地。
境内河流流程短,最长的信浓川长约367公里。
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平方公里。
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
北部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为-10℃,九州岛南部为10℃;7月份北部气温为18℃,南部为26℃。
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达4000毫米以上。
首都东京1月平均气温3℃,8月气温为25℃。
东京繁华街头上的行人人口:1.2692亿(2000年10月)。
主要民族为大和族,北海道地区约有2.5万阿伊努族人。
通用日语。
神道和佛教较盛行。
民族与宗教:主要为大和族,北海道约有2万阿伊努族人。
通用日语。
神道和佛道较盛行。
首都:东京(Tokyo),人口约1195万(2000年1月)。
国家政要:天皇明仁(Akihito),1989年1月即位,年号“平成”;首相小泉纯一郎(Junichiro Koizumi),2001年4月任职;外务大臣川口顺子(Yoriko Kawaguchi),2002年2月任职。
世界经济概论导论一、世界经济的定义世界经济是各国(地区)经济走向市场化、国际化和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体系。
或者说,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在国际分工、世界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而互相联结、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是超越于民族国家界限的全球经济体系。
二、当代世界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特征基本矛盾:各国经济走向国际化、融合化和一体化的客观历史趋势与各国经济独立自主、维护民族权力和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可以说是以市场经济制度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世界经济领域的扩展和体现。
基本特征:多种经济体系并存;科技作用加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发展不平衡性加剧;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协调机制加强。
第一篇世界经济成长的基础和历程第一章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与历史沿革一、国际分工的含义及基本条件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级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社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
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决定因素:自然条件:自然条件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的基础,同时也对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影响更大。
自然条件的差别会造成不同国家生产产品和生产领域的差别。
社会经济条件:特别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产生国际分工的决定性因素。
联系: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的必要条件,但自然条件只有同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社会生产力联系起来,才有可能形成生产的国际分工。
二、世界市场的含义从广义上说,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
三、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统一性,这是指世界市场是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包容世界上一切经济制度和发展层次国家的生产要素的相互流动;竞争性,世界市场为各国经济提供了全球性的竞争舞台;扩展性,世界市场的扩展性,源于工业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扩张性。
世界各国的经济体系经济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实施经济活动时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体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取决于其政治制度、社会文化、资源配置和发展需求等因素。
本文将探讨世界各国的经济体系,并对其主要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第一部分:市场经济体系市场经济体系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体系下,企业和个人基本上自由决定生产、消费和投资,政府的作用相对较小。
美国是典型的市场经济体系国家,其经济活动主要由市场和竞争所驱动。
市场经济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 自由选择:市场经济体系支持个人和企业自由选择生产和消费,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和交易。
2. 利润驱动:市场经济体系强调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经济活动,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3. 私有财产权:市场经济体系鼓励私有财产的保护和支持,个人和企业的财产权利得到法律保障。
第二部分:计划经济体系计划经济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通过计划和指令来进行资源配置和经济管理的一种经济制度。
在计划经济体系下,政府制定经济计划,对生产、投资和消费进行统一安排。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属于计划经济体系。
计划经济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 经济计划:计划经济体系以经济计划为核心,政府通过计划来决定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方向。
2. 国有企业:计划经济体系中,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和管理。
3. 社会福利保障:计划经济体系下,政府提供全民福利和社会保障,强调社会公平和公共利益。
第三部分:混合经济体系混合经济体系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制度。
在混合经济体系中,市场和政府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欧洲国家多采取混合经济体系,既鼓励市场竞争,同时也通过政府干预来实现公共利益。
混合经济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 政府干预:混合经济体系下,政府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来引导市场活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2. 公共财政:混合经济体系注重公共财政和社会保障,通过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来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