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1)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34
七年级下册历史书三四课书页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1、使唐朝步入鼎盛的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则天以及唐玄宗。
2、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国号为“周”。
3、武则天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
4、史称武则天有“贞观遗风”。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是武则天。
5、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6、唐朝时期,在农业生产方面,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
(筒车是一种可以解放人力的灌溉工具)
7、唐朝最盛时,疆域东至安东,西迄安西,北达蒙古高原,南抵南海。
8、以黄、绿、蓝等为基本颜色的彩陶制品叫唐三彩。
9、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1、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了科举制度。
2、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拨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3、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
人们普遍推重进士科。
4、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5、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饮茶风俗风靡全国是在唐代。
(我国是茶的故乡)
6、唐代,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
7、盛唐时期,科举选官等一系列制度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
8、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2、了解唐代社会经济繁荣的表现能力目标:1、通过对基本事实的了解,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摄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实物图片的观察,培养学生辩证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和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唐朝气度恢弘的盛世风采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学生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学习的决心,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重点: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的基本史实教学难点:理解武则天和唐玄宗有效统治与唐代社会经济繁荣的相互关系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播放视频,引出课题)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1、〔谈一谈〕你眼里的武则天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武则天的资料,结合对教材的预习,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武则天的认识。
2、〔写一写〕给武则天无字碑补写碑文展示视频,在前面认识武则天功过是非的基础上,分小组给无字碑补写碑文,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议一议〕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教师阐释《唐语林》中有关史料内容,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4、〔想一想〕唐代社会经济繁荣的表现①提问: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②课件展示唐代农业、手工业、疆域和人口的相关图片,让学生感知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
三、畅谈收获,归纳小结①〔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②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四、课外延伸,思维拓展以撰写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评价唐玄宗。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政史科组主备人:欧阳波审核人:王春华【教学目标】1.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唐朝衰亡的表现2.培养学生图说历史、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教学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农业工具的改进【教法学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知识链接】唐玄宗在中国历史上是这样一位帝王,他稳定社稷、励精图治,开创太平盛世。
杜甫曾写《忆昔》,歌颂他为政时国家的繁荣昌盛。
他贪图享乐,疏于政事,断送大好河山。
白居易曾作《长恨歌》,感叹他揪人心痛、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
人们为什么对他如此褒贬不一呢?今天让我们一起群求答案吧?【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12页-13页,第一标题“开元之治”,完成练习:“开元之治”:唐玄宗采取的一系列改革,任用_______为相,使_______年间的_______为之一新,史称“___________”。
二、阅读教材13页-15页,第二标题“盛世经济的繁荣”,完成练习:1、农业方面:(1)_______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_____________在全国范围盛行。
(2)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_______》,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_______”(3)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________,还创制了新的_____工具_______。
2、手工业方面:(1)丝织业: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________。
(2)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最为著名。
3、商业方面:(1)唐朝的大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长安城宏伟富丽。
城内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住宅区,________为繁华的商业区。
________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唐________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一、教材分析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的阶段,并且隋唐时期的中国,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中心,世界学者们公认的“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本课介绍的是唐朝继“贞观之治”以后的又一盛世局面,这一时期唐朝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达,而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充分反映出封建社会前期我国居于世界前列地位的史实,有益于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历史,增强历史理解能力。
二、学情分析1.学生大都看过关于武则天和唐玄宗的影视作品或书籍,对两人的故事都较熟悉,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但初二学生的认知能力还不高,评价人物、事件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这就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学生通过一个学期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些学习经济史的规律,如:一提到经济就能想到需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大方面入手研究探讨,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本课涉及的“社会经济繁荣”就容易多了。
三、设计思路本课共分为三目:“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社会经济繁荣”。
第一目和第二目是第三目的原因,而社会经济的繁荣又促进了社会的安定。
本节课力求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主体、互动、实践”。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知道武则天与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并通过对以上史实的了解,学习搜集课本中有关说明“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这一观点的材料的方法,培养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课前查找与本课相关的历史资料,学会收集有效信息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体验,实施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思想意识,通过编演历史剧让学生了解唐玄宗统治措施的基本史实,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历史,体验历史。
第3课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教学目标
1.道德目标:培养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的品质。
2.情智目标:
①感情目标: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学习的决心。
②认识目标:掌握武则天与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知道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的措施。
教学时间 ( 2学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一)感情调节
(二)自学
1.自学内容1:理清本课知识体系。
自学方法:认真阅读教材,完成历史创造性练习P11 “课前思考”。
2.自学内容2:女皇帝武则天。
自学方法:阅读教材P13—14 “女皇帝武则天”一目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武则天在改国号为 。
她是我国历史上 的女皇帝。
(2)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武则天采取了哪些措施?
3.自学内容3:唐玄宗和开元盛世。
自学方法:认真阅读教材15“开元盛世”一目的的内容,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什么是“开元盛世”?
(2)唐玄宗统治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开元盛世”的局面?
4.自学内容4:社会经济繁荣。
自学方法:认真阅读教材P15—17“社会经济繁荣“一目的的内容,思考完成以下图表:
(1)唐朝的社会经济简表
(2)唐朝疆域示意图
内容 表现 农业 ① ② 手工业 人口 南
西
北 东
(三)练习(解题、互阅或自阅)
完成创造性练习P11—14
(四)反思小结
加速一探究
统治措施统治效果
唐太宗①②③
武则天①②③④
唐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