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训练:长江三角洲地区江海交汇之地
- 格式:docx
- 大小:603.65 KB
- 文档页数:9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知识梳理与配套练习:“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知识梳理1.江海交汇之地(1)位置和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__黄海__和__东海__,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__上海__市、__江苏__省南部和__浙江__省北部地区。
(2)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地处江海交汇之地,__沿江沿海港口__众多。
①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区,有利于与我国内陆地区联系。
②位于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与世界主要的港口联系。
(3)“鱼米之乡”①自然条件:属于__亚热带季风__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以__平原__为主,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__密布__,湖泊星罗,水源充足。
②农业特点: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淡水鱼产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__鱼米之乡__”。
(4)河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为例)①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②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③河流冲积形成河口三角洲,为工农业发展提供平坦的地形和肥沃的土壤。
④提供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水产品。
⑤丰水期易发生洪涝灾害,影响沿岸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特点: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__长江三角洲__城市群。
(2)主要城市①__上海__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②著名古都——__南京__、杭州。
③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等。
(3)城镇发展对生活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借助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不同城市之间产生了“__同城效应__”,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3.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1)旅游景点及文化特色①世界遗产:__苏州古典园林__和杭州西湖。
专题07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江海交汇之地1、位置和范围: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
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处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区。
自古即为:“鱼米之乡”。
2、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对内: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2)对外: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3、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网密布。
4、气候:(1)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长三角有“鱼米之乡”“丝绸之乡”之称。
(2)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4、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①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②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③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水产品,有利于渔业的发展;④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充足的生产和生活用水;⑤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2)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①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利:带来了肥沃的土壤;提供灌溉水源弊:水量不稳定,易造成洪涝灾害②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雨季蓄存雨水,全年提供便利且稳定的灌溉水源,同时也使成都平原免受旱涝灾害。
(3)长江上游和下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①上游:水量较小、河道狭窄,河流落差大,可以为上游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发展;还可以利用丰富的谁能发电;以及提供城市用水。
②下游:地势地平,水流平缓,江阔水深,可以为下游地区提供便利的通航条件,有利于区域的交通发展和对外联系。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2020届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训练:中东“三洲五海之地”世界石油宝库一、选择题1.从波斯湾出发运往欧洲和北美洲的石油,其海上运输最短路线是( )A.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和北美洲B.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和北美洲C.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欧洲和北美洲D.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非洲好望角→太平洋→欧洲和北美洲2.若一批救灾物资采用海运的方式,由波斯湾运送到中国,必须经过的海上交通要道是( )A.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B.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C.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D.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3.读中东简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岛①是中南半岛B.海域②是红海C.海峡③是土耳其海峡D.国家④是伊朗4.下列关于中东主要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沙特阿拉伯占据了整个阿拉伯半岛B.伊朗和伊拉克扼守着波斯湾的唯一出口——霍尔木兹海峡C.土耳其的领土全部位于欧洲D.伊朗不与我国相邻5.下列词语经常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提到:波斯湾、耶路撒冷、巴以冲突、石油资源、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等.和这些报道所提到的词语都有关的地区是()A.拉丁美洲 B.欧洲西部C.中东地区 D.西伯利亚6.读西亚简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岛A是中南半岛 B.海域B是红海C.海峡C是土耳其海峡 D.国家D是伊朗7.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西亚石油主要分别状况的是()A. B.C. D.8.读图中东地区石油外运航线示意图,中东是世界上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石油主要输往()A.东亚、南美洲 B.东亚、中亚、北美洲C.东亚、欧洲西部、北美洲 D.南亚、大洋洲、北美洲9.图中B石油输出线路是()A.波斯湾﹣地中海﹣大西洋﹣西欧B.波斯湾﹣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北美C.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日本D.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澳大利亚10.中国从沙特进口石油,海上运输线最近的是()A.波斯湾-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中国B.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中国C.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中国D.波斯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中国11.以下关于“中东”和“西亚”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东”就是“西亚”B.“中东”包括“西亚”的大部分和非洲的埃及C.“西亚”包括“中东”的大部分和埃及D.“中东”联系亚、非、大洋洲12.中东联系了三大洲,这三大洲分别是()A.亚洲、欧洲、北美洲 B.欧洲、非洲、大洋洲C.亚洲、欧洲、非洲 D.亚洲、非洲、大洋洲13.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A.黑海 B.阿拉伯海 C.苏伊士运河 D.白令海峡14.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A.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B.红海及其沿岸地区C.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 D.黑海及其沿岸地区15.波斯湾沿岸的石油运往西欧地区,最近的海上航线是()A.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阿拉伯海—波斯湾B.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C.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D.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黑海16.下列国家中,地跨亚、欧两大洲的是( )A.土耳其B.伊拉克C.伊朗D.叙利亚读中东示意图,完成第17~19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江海交汇之地〕一课三练达标闯关1.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的北部及的东北部B.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南部和北部C.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中部与南部及东北部D.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湾、群岛及东部【解析】选B。
此题考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
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南部和北部地区。
2.图中景观常见于我国的()A.东北平原B.黄土高原C.长江三角洲地区D.东南丘陵【解析】选C。
此题考察不同地区景观的识别。
图中景观为油菜田,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盆地。
3.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网稠密,自古水运兴旺。
其中一条重要的人工运河是()A.苏伊士运河B.京杭运河C.巴拿马运河D.威尼斯运河【解析】选B。
此题考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工运河。
京杭运河在历史上不仅沟通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经济联络,而且促进了、、等沿岸城的开展。
如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京杭运河段运输仍然繁忙。
读我国某地区图,答复4~6题。
4.图中所示地区是我国的()A.辽中南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C.京唐地区D.珠江三角洲地区5.图中的河流是()A.黄河B.长江C.淮河D.珠江6.图中B所指代的海域是()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解析】4选B,5选B,6选C。
此题组考察读图分析才能。
读图可知,图中所示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图中的河流是长江;B 指东海。
【知识拓展】黄金水道——长江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干流全长6300多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流域总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唯一贯穿东、中、西部的水路交通大通道。
“十五〞以来,长江航运持续快速开展,货运量、周转量以及港口吞吐量保持了两位数的年均增长率,目前已超过密西西比河和莱茵河,成为目前世界上内河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
7.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B.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C.临近海洋,海水鱼产量大D.淡水鱼种类繁多,水稻产量大【解析】选C。
初中地理考点-长江三角洲地区-填图记忆与测试-含答案1、从上图可看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这里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长江三角洲地区位置的重要性: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这里依托长江(箭)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沿海与内陆地区;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通过东部沿海(弓)联系北方与南方各港,联系京津唐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那么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
3、上图说明了上海与杭州的"同城效应",是建立在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便利的交通基础上的。
4、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主要有:著名的旅游景点:苏州园林和杭州西湖;水乡风貌: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_乌镇、西塘等;除此之外,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
5、长江三角洲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便捷的交通,完善的服务设施。
填图测试——长江三角洲地区(总分360分,错一空扣10分)1、从上图可看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部和____________北部地区。
这里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
2、长江三角洲地区位置的重要性:濒临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地处____________之地。
这里依托长江(____________)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____________地区;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____________,通过东部沿海(弓)联系____________各港,联系____________工业基地和____________工业基地。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1课时江海交汇之地知识梳理江海交汇之地1.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__________市、____________省南部和__________省北部地区。
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地势______________,河网__________,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之乡”。
3.位置的优越性(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__________游地区,濒临__________海和__________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2)这里依托_________________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_______________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__________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基础通关图1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气温和降水量分布。
读图,完成1~3题。
1.长江三角洲位于()A.长江上游B.渤海和黄海西侧C.江海交汇之地D.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长江三角洲农业发达,被誉为“鱼米之乡”,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有()①人民勤劳、精耕细作②科技兴农、优质高效③河湖密布、水源充足④平原广阔、土地肥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长江对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贡献在于()①便利的航运②旅游资源③丰富的水能④充足的水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2023年11月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读下图,回答4~5题。
4.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A.上海市、江苏省中部、浙江省北部B.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C.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安徽省北部D.杭州湾、浙江省北部、江苏省南部5.图中的河流A是()A.长江B.钱塘江C.淮河D.黄河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
长江三角洲一、综合题()1.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长三角”是“长三角都市经济圈”的简称,成为继纽约经济圈、北美五大湖经济圈、东京经济圈、巴黎经济圈、伦敦经济圈之后的第六大经济圈,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引擎。
材料三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示意图和长江三角洲气候资料图。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示意图长江三角洲气候资料图(1)读长江三角洲气候资料图可知,长江三角洲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请写出两个著名的景点。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
(4)图中宁波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省,该省级行政区的省会城市是_________。
(5)下列关于长三角经济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矿产、水能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B.科技力量雄厚,创新产业发展迅速C.河湖密布,以水乡为特色发展旅游业D.河海陆联运,经济腹地广,发展水平高(6)此区域河流对区域发展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家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
读“长江经济带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①是,它的主要作用有、。
(2)长江三角洲乃至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是上海,其所在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3)说出两条长江中下游适合发展航运的有利自然条件。
(4)请你写出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5)图示流域主要的经济作物是()A.水稻B.油菜C.甜菜D.大豆3.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展示的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_____________城市群。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一、典题示例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自古以来是我国的“鱼米之乡”B. 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C. 有许多景点,如杭州西湖、秦陵兵马俑D. 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茶等等【答案】C【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茶等,而秦陵兵马俑位于北方地区的黄土高原地区。
故选:C。
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的位置和特点,理解答题即可。
【分析】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的鱼米之乡,位于长江的入海处,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心。
一、知识要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1.成因: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
2.发展农业的条件: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河网纵横。
3.位置: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4.交通: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和众多的铁路、公路干线,以及现代化的港口群、航空港,形成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5.地位: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6.上海港: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前沿,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中国沿海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处,是中国沿海主要的枢纽港口。
目前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各港口第一位。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1.上海: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
同时,上海也是中国举足轻重的教育、科研和文化产业基地。
2.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江海交汇之地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这块富庶(shu)之地。
又称长江三角洲为“鱼米之乡”,漫步这里,即可以欣赏到秀美的水乡景色,又可以体会到江南古镇的静谧和古朴,这是一幅怎样的人间仙境?让我们一同走进长江三角洲吧。
中新网绍兴2013年7月18日电:浙江嘉绍大桥暨南北接线通车,历经四年多建设的嘉绍跨江大桥正式建成。
【老师:请问浙江嘉绍大桥通车有什么意义?】【学生:缩短两座城市距离、促进两地经济的发展】回答的很好,嘉绍大桥建成通车,不仅缩短上海前往绍兴以及浙江南部和中部地区等地的车程,减轻浙江交通要道——杭甬高速的车流压力,同时将大大缩短杭州湾两岸的时空距离,充分发挥上海龙头辐射作用,推进环杭州湾产业带建设,增强区域竞争力,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老师:思考讨论:长江三角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其核心城市是哪个?两分钟】【学生: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规模总量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核心城市是上海。
】不错,长江三角洲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
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大地区,该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商品经济发达,水陆交通方便,是全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基地,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的经济开放区之一。
要详细了解长江三角地区,需要我们从江河交汇之地、城市群以及水乡文化特色的形成三个方面来认识长三角,今天我带领大家重点学习江河交汇之地。
首先:要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地理位置:位于是长江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是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沿江沿海港口众多,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有的条件。
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以及邻近海域。
第1课时江海交汇之地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江海交汇之地1.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
2.区域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3.地理位置: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
4.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鱼米之乡”的原因:这里以平原(地形)为主,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热,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这里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5.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江海交汇之地1.下列语句中,最能体现长江三角洲地区优越地理位置的是(C)A.十字路口B.三洲五海之地C.江海交汇之地D.海上生命线轩轩陪妈妈去超市购物,走到粮食区选购大米时,轩轩看到包装上标示的产地后说:“原来这是来自‘鱼米之乡’的大米啊。
”据此完成2~3题。
2.“鱼米之乡”是指(D)A.华北平原B.东南丘陵C.黄土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3.该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A)①这里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②这里的人们喜食米饭③这里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④这里的人们喜欢捕鱼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4.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
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B)A.水网稠密,水运发达B.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C.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D.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又是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课后巩固提升1.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东临黄海和东海B.地处江海交汇之地C.位于长江的中游地区D.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2.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水网密布,城市密集。
2020年中考地理读图综合训练:长江三角洲1.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我国最大的城市A是_____________,其简称是_____________。
(2)B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_____________。
(3)A与C之间为我国重要铁路_____________线。
(4)本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_”(美称)。
2.读沪宁杭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沪宁杭地区主要的工业城市有、南京、。
(2)其中最重要的城市是,该中心拥有的工业部门包括机械工业、石化工业、钢铁工业、电子工业、纺织工业等;经过不断的调整与发展,该基地已演变成为以信息、现代生物与医药、新材料三大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
(3)列举该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至少两条)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雪乡·双峰林场,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这里有最密的林海,每年10月开始降雪至次年4月,积雪厚度可达2米,雪量堪称中国之最,素有中国“雪乡”的美誉。
图a为东北地区简图。
材料二中国水乡——周庄,位于江苏省昆山市,是一座有900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保存着传统的水乡风貌和较为完整的古建筑。
图b为长江三角洲简图。
图a 图b(1)图a中的“雪乡”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__ __,东北地区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主要原因是__ __,东北地区地表形态结构是__ _,该区域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__ __地区。
(2)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度__ __(选填“大”或“小”),城市数量多,经济发展水平高,借助高速公路和高速__ _,长江三角洲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3)“水乡”周庄所在地的耕地类型以__ __为主,水乡地区农村或乡镇传统运输工具是__ __。
图b所在区域位于我国的__ __(地形区)。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促进“雪乡”“水乡”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请你献计献策。
2020届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训练:长江三角洲地区江海交汇之地一、选择题1.“蟹舍渔村两岸平,菱花十里棹歌声”“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
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这主要得益于( )。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③竹青茶绿的丘陵地形④河湖密布的平原地形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中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已经正式运营。
结合下图,完成第2~3题。
2.京沪高铁经过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两大区域,这两大区域的分界线是( )。
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B.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3.该铁路的运行对以下哪两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①珠江三角洲②长江三角洲③环渤海地区④四川盆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读图,完成第4~5题。
4.图中“弦”①指( )。
A.京沪铁路B.京广铁路C.陇海铁路D.沪昆铁路5.有关丙、丁之间经贸往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为丁提供资金、技术B.丁为丙提供能源C.“黄金水道”促进两地商贸流通D.丁为丙提供大量的劳动力6.读图,图中湖泊星罗棋布,人口密集,有“鱼米之乡”之称的区域是()A.① B.② C.③ D.④7.国务院就建设长江经济带做出了重要部署。
要发挥黄金水道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缩小东西差距,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长江经济带,最有利的条件是()长江经济带示意图A.长江巨大的航运价值B.长江丰富廉价的水能C.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D.长江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8.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符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9.以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为例,关于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B.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C.河流冲积形成河流三角洲,为工农业发展提供平坦的地形和肥沃的土壤D.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只有“利”没有“弊”10.对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B.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C.地处长江下游,临东海和南海 D.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1.下列省区中,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是()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12.图中景观常见于我国的()A.东南丘陵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黄土高原 D.东北平原13.对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B.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C.地处长江下游,临东海和南海 D.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4.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A.长江水的灌溉 B.雨热同期且地势平坦C.纬度位置好 D.地势平坦读“某区域景观图”,完成第15~16题。
2020届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训练:长江三角洲地区江海交汇之地
一、选择题
1.“蟹舍渔村两岸平,菱花十里棹歌声”“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
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这主要得益于( )。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③竹青茶绿的丘陵地形④河湖密布的平原地形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中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已经正式运营。
结合下图,完成第2~3题。
2.京沪高铁经过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两大区域,这两大区域的分界线是( )。
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B.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3.该铁路的运行对以下哪两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
①珠江三角洲②长江三角洲③环渤海地区④四川盆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读图,完成第4~5题。
4.图中“弦”①指( )。
A.京沪铁路
B.京广铁路
C.陇海铁路
D.沪昆铁路
5.有关丙、丁之间经贸往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为丁提供资金、技术
B.丁为丙提供能源
C.“黄金水道”促进两地商贸流通
D.丁为丙提供大量的劳动力
6.读图,图中湖泊星罗棋布,人口密集,有“鱼米之乡”之称的区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国务院就建设长江经济带做出了重要部署。
要发挥黄金水道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缩小东西差距,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长江经济带,最有利的条件是()
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A.长江巨大的航运价值
B.长江丰富廉价的水能
C.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
D.长江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
8.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符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9.以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为例,关于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B.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C.河流冲积形成河流三角洲,为工农业发展提供平坦的地形和肥沃的土壤
D.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只有“利”没有“弊”
10.对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B.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C.地处长江下游,临东海和南海 D.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1.下列省区中,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是()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2.图中景观常见于我国的()
A.东南丘陵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黄土高原 D.东北平原13.对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B.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C.地处长江下游,临东海和南海 D.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4.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
A.长江水的灌溉 B.雨热同期且地势平坦
C.纬度位置好 D.地势平坦
读“某区域景观图”,完成第15~16题。
15.图中油菜田景观常见于以下地区中的( )。
A.云贵高原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黄土高原
D.东北平原
16.该区域被称为“鱼米之乡”,其发展农业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
A.夏季温和少雨
B.终年高温多雨
C.全年温和湿润
D.夏季高温多雨
小华的家乡冬季温暖,夏季炎热,1月平均气温在3 ℃左右。
1998年,小华的爸爸承包了5公顷耕地,到2019年,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第17~18题。
17.小华爸爸承包的土地可能位于( )。
A.黄河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18.导致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地形因素
C.气候条件
D.人口增长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完成第19~20题。
19.下列有关甲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濒临渤海与黄海
B.有京杭运河、京沪铁路穿过
C.沿海工业发展水平高于内陆地区
D.广泛种植的农作物有春小麦、甘蔗、玉米、花生等
20.有关乙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工业历史悠久,基础好②技术力量强,市场广阔③石油、煤炭、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④水、陆、空交通运输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是区域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材料三某年5月26日至6月4日的10天中,南京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5天为轻度污染,4天为良,1天为优。
(1)长江和黄河的上游落差大,水流湍急,均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2)黄河中游流经A所在的(地形区)。
该地形区地表千沟万壑,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3)长江沿岸地区工业高度发达, 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列举一条造成南京空气污染的原因: ;提出一条改善南京空气质量的建议: 。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略图。
材料二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都江堰灌区图。
(1)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简要说明其成为“龙头”的位置优势。
(2)江西省、湖南省是我国重要的有色冶金基地,据图说明该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条件。
西电东送可将长江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
(3)结合材料二及相关知识,说明长江上游地区水能丰富的原因。
(4)简述西电东送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积极意义。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5)结合材料三,简要说明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生产的作用。
1.D 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充足;地势平坦、河湖密布。
2.A
3.B
4.B
5.C
6.答案:D
解析: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海陆空运输便利,工业发达,历史悠久,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商业中心,故本题选D。
7.答案:A
解析:长江的水能、水资源丰富,航运价值巨大,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
其中干支流发达的航运对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长江经济带,有最重要的作用,所以选A 。
8.答案:B
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份气温大于O℃,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9.答案:D
解析: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冲积形成河流三角洲,为工农业发展提供平坦的地形和肥沃的土壤;丰水期易发生洪涝灾害,影响沿岸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10.答案:C
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长江下游,临东海和黄海,这里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所以C错误。
11.答案:D
解析:图中省区分别代表的是①江苏省②安徽省③福建省④浙江省。
江苏省、浙江省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此,答案为①④。
12.答案:B
解析:图中景观为油菜田,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
13.答案:A
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有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14.答案:C
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长江下游,临东海和黄海,这里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所以C错误。
15.B 16.D
17.B 18.A 第17题,“冬季温暖,夏季炎热,1月平均气温在3 ℃左右”符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特征。
第18题,市场需求是导致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19.D 20.B 第19题,甲省是山东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广泛种植冬小麦、玉米和花生等。
第20题,乙工业基地是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矿产资源缺乏。
21.答案 (1)水能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3)长江三角洲
(4)机动车尾气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建筑工地扬尘、秸秆燃烧(任答一点即可) 废气达标排放、使用清洁能源、洒水降尘、植树造林、健全法规和加强监管(任答一点即可) 22.答案 (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港口众多。
这里依托长江干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也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主要港口。
(2)江西、湖南有丰富的钨矿、锑矿等有色金属矿产。
(3)长江上游地区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4)西电东送缓解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改善了当地的能源结构和环境质量。
(5)都江堰为成都平原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水源,减少了水患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