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味丹生态肥试验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2
本品是以甘蔗糖蜜、甜菜抽出物、淀粉糖浆及菌种等为主要原料,依靠现代先进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利用德国先进的三效TVR浓缩设备进行浓缩、水解,同时采用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获得的专利产品--聚谷氨酸(γ-PGA)作为肥料增效剂,再以先进的喷浆造粒技术制成速效性(水溶性)颗粒有机复合肥,颗粒光滑均匀,具有黑褐色香甜气味,富含腐熟型,有机质>45%,NPK>17%,腐殖酸>18%,氨基酸>14%,聚谷氨酸>2%,MGO>0.7%,此外还含有钙、镁、硫、铁、锌、铜、锰等多种微量元素,科学配方,营养均衡,极有利于作物的吸收利用,是生产绿色无公害产品,有机产品的首选。
台湾味丹速效生态肥适用于各种经济作物,可以作为优质基肥和生长中后期的追肥使用,既可在追肥中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常规的复合肥或者单质无机化肥混合使用,可以完全替代土家粪肥,降低了投入成本且效果更佳,大大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改善土壤根系的生长环境,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使作物根系发达,植株生长旺盛,增强作物抗病、抗逆性,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品质,作为有机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的首选,在各大农场、基地广泛使用。
小麦施肥一、小麦生长特点冬小麦营养生长阶段包括出苗、分蘖、越冬、拔节 生殖长阶段包括孕穗、抽穗、开花、灌桨、成熟。
春小麦产量偏低,生育期断,仅 天。
小麦从出苗到拔节,施肥主攻目标是加强根系生长、分孽和有机质合成 从拔节到抽枕 施肥是为了促进茎叶生长、有效分蘖和穗大 从抽穗到成熟期,则以增加粉数、粒重和蛋白质含量为主。
冬小麦返青以后吸收养分速度增加 从拔节到抽穗是吸收和积累干物质最快的时斯 氮素吸收的最高峰是从拔节到孕穗,开花以后对养分的吸收率逐渐下降。
冬小麦是越冬作物,苗期又是磷素营养的临界期 基肥施足磷肥尤其重要。
因为苗期根系弱,遇到干旱和严寒,土壤供磷和作物吸收能力大幅下降 影响麦苗返青和分蘖,再追施磷肥也很难补救。
二、小麦的需肥特点小麦吸收的氮、磷、钾养分数量和在植株内的分配,受品种、气候、土壤、耕作等条件影响。
一般每生产麦粒 公斤需吸收氮(☠) 公斤、磷☎ ) 公斤、钾☎ ) 公斤,☠平均为 ,则 。
如果亩产麦粒 公斤,需吸收☠平均为丁 ☎公斤)。
三、小麦施肥方法施足基肥 小麦施足基肥是提高麦用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底肥能保证小麦苗期对生长养分的需要。
促进其早生快发,使麦苗在冬前能长出足够的键壮分蘖和强大的根系,并为春后生长打下基础返青拔节期看苗追肥 看苗情施拔节肥,小麦分蘖多,苗情好、长势旺盛,应适当晚施,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长势弱,应适当早施。
轻施孕穗肥 对水肥充足,有倒伏倾向的麦田不宜施穗肥。
苗情长势好 可少施或不施穗肥,水肥不足,有早衰倾向的小麦应施穗肥,可施孕穗肥以快速补充养分,增加粒重,壮秆防倒伏。
四、施肥方案拌种 用台湾味丹拌种剂以 的比例浸种 分钟晾干。
基肥 每亩施用 昧丹掺混肥 ♑或者每亩施用味丹双鳌合生态肥 ♑复合肥 ♑ 。
策划方案求发酵终结时达到最大产量为目标的单因素试验方案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在于探究终结时如何达到最大产量,为此建立了单因素试验方案,研究不同因素对发酵终结时产量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材料:发酵菌:以放线菌属为例,选用JS1菌株为实验菌种。
培养基:选用液体发酵培养基。
试验设备:发酵罐、在线测量仪器、平衡器等。
实验条件:温度控制在28℃、pH值约为7.0左右,通气量为每分钟2L/min。
2.方法:(1)制备发酵菌接种物:从冰箱中取出菌种,加入20mL的液体发酵培养基中,经过前处理,接种于发酵罐中,培养24h,更换发酵营养液,继续进行预培养,使菌株达到指定状态。
(2)调整实验设备:将发酵罐放入平衡器中,测定实验初始质量,并通过在线测量仪器记录pH、DO、CO2等重要生化参量。
(3)单因素试验:调节不同因素的参数,如菌株浓度、酵母粉添加量、营养液浓度等进一步探究其对发酵终结时产量的影响。
每个因素进行3次实验并记录结果。
(4)收集数据并分析:将试验得到的数据整理,通过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验证,确定对发酵终结时产量影响较大的因素。
三、实验操作:1.制备发酵菌接种物。
2.调整实验设备,测定实验初始质量,并记录重要生化参量。
3.设置单因素实验,采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4.收集数据并进行验证,确定对发酵终结时产量影响较大的因素。
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不同因素对发酵终结时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所示:1.菌株浓度对产量的影响:随着菌株浓度的增加,终结时产量也随之增加,逐渐达到峰值,进一步增加菌株浓度会导致产量降低。
2.酵母粉添加量对产量的影响:随着酵母粉添加量的增加,终结时产量逐渐增加,但添加量过多反而会导致产量下降。
3.营养液浓度对产量的影响:随着营养液浓度的增加,终结时产量会逐渐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产量并不会再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综上所述,菌株浓度、酵母粉添加量和营养液浓度都对终结时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实验数据分析后得到这三个因素对终结时产量的影响大小分别是:菌株浓度>酵母粉添加量>营养液浓度。
缓释肥试验实施方案一、试验目的。
缓释肥是一种新型的肥料,通过特殊的包覆材料将肥料颗粒包裹起来,使其缓慢释放养分,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浪费。
本次试验旨在验证缓释肥在不同作物上的施用效果,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范围。
本次试验将选取小麦、水稻和玉米作为试验作物,分别设置缓释肥处理和常规肥料处理,比较两者在作物生长、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上的差异。
三、试验设计。
1. 试验地点,选择不同地理环境和土壤类型的试验田地进行试验,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2. 试验方案,将试验地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缓释肥处理组和常规肥料处理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
3. 施肥方案,按照作物的不同生长期,确定合理的施肥量和施肥时间,保证肥料的养分能够满足作物需求。
4. 试验指标,包括作物生长情况、产量、养分含量等指标,通过对比两组数据,评价缓释肥的施用效果。
四、试验步骤。
1. 土壤准备,在试验地进行土壤采样和分析,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pH值,为后续施肥提供依据。
2. 施肥操作,根据试验设计确定的施肥方案,进行缓释肥和常规肥料的施用,确保施肥均匀。
3. 生长管理,对试验作物进行定期的田间管理,包括杂草防治、病虫害防治等,保证作物生长的良好状态。
4. 数据采集,定期对试验地进行作物生长情况的观测和数据采集,记录作物高度、叶面积、产量等数据。
5. 数据分析,通过对比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得出缓释肥的施用效果。
五、试验结果评价。
根据试验数据的分析,评价缓释肥在不同作物上的施用效果,包括生长情况、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等指标,得出科学的结论。
六、结论与建议。
根据试验结果,总结缓释肥在不同作物上的施用效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建议,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七、实施计划。
根据试验结果和结论,制定缓释肥在不同作物上的实施计划,包括推广应用、技术培训等,促进缓释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八、风险预警。
在实施缓释肥试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前进行预警和应对措施,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可靠性。
味丹聚肽蛋白液肥在瓠瓜和四季豆上的肥效试验高安忠【摘要】台湾味丹“VEDAGRO”聚肽蛋白液肥(以下简称聚肽蛋白液肥)是2007年从台湾引进的一种以聚麸氨酸为核心的功能型生态肥料,辅以氨基酸、生化黄腐酸的双效螯合,增加作物对各种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适合于作物各个生长期的使用。
近年来,该肥在浦江县山地蔬菜上广泛应用。
为探明该液肥在瓠瓜和四季豆上的实际使用效果,2010年我们在浦江县仙华街道曙光村蔬菜基地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期刊名称】《上海蔬菜》【年(卷),期】2012(000)005【总页数】2页(P48-49)【关键词】肥效试验;四季豆;液肥;蛋白;聚肽;瓠瓜;蔬菜基地;生化黄腐酸【作者】高安忠【作者单位】浙江省浦江县蔬菜办公室,322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062台湾味丹“VEDAGRO”聚肽蛋白液肥(以下简称聚肽蛋白液肥)是2007年从台湾引进的一种以聚麸氨酸为核心的功能型生态肥料,辅以氨基酸、生化黄腐酸的双效螯合,增加作物对各种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适合于作物各个生长期的使用。
近年来,该肥在浦江县山地蔬菜上广泛应用。
为探明该液肥在瓠瓜和四季豆上的实际使用效果,2010年我们在浦江县仙华街道曙光村蔬菜基地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瓠瓜品种选用浙蒲2号,四季豆品种选用浙芸三号,这两个品种由浙江省农科院蔬菜所提供。
聚肽蛋白液肥由台湾味丹集团烟台盛源实业有限公司提供,产品形态为黑色液体,规格18kg/桶。
1.2 试验方法试验设在浦江县仙华街道曙光村陈兴盛户蔬菜基地,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等。
瓠瓜试验点有机质含量为35.3g/kg、速效磷为75mg/kg、速效钾为136.6mg/kg、全氮为1.72g/kg,pH值为5.13,前作为莴苣;四季豆试验点有机质含量为38.4g/kg、速效磷为78.6mg/kg、速效钾为179.1mg/kg、全氮为1.92g/kg,pH值5.41,前作为空闲地。
2.1病害调查
从表1中可以看出,施用圣丹生物肥的处理没有发生稻瘟病,对照发病程度很轻微,而在纹枯病、褐变穗和鞘腐病方面病情指数均高于对照,其中纹枯病属于轻度发生,褐
从表2中可以看出,施用圣丹生物肥的处理株高高于对照,根条数和茎基宽低于对照,两个处理叶龄相同,但是3叶和4叶叶长对照要大于处理;从表3中可以看出,施用圣丹生物肥的处理在干重和充实度方面均好于对照,综合表2、表3来看,施用圣丹生物肥的处理秧苗素质好于对照。
从表4中可以看出,施用圣丹生物肥的处理穗长比对照低0.6cm,总粒数比对照少8.9粒,结实率比对照高9.4%,千粒重比对照高0.3g,平方米穂数比对照大7.6穗,理论产量比对照大22.9kg,增产3.5%。
3结论
3.1施用圣丹生物肥的处理没有发生稻瘟病,对照发病程度很轻微,而在纹枯病、褐变穗和鞘腐病方面病情指数均高于对照,施用圣丹生物肥会影响水稻病害发生的程度,使病情指数略有升高。
3.2施用圣丹生物肥的处理株高高于对照,施用圣丹生物肥的处理在干重和充实度方面均好于对照,综合来看施。
苔干上施用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试验总结但是,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有机肥料的价格相对较高,部分农民因为节约成本而使用常规化肥进行施用,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尤为普遍。
然而,常规化肥的过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对土壤生态环境的破坏比较大,而且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益。
因此,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和增加生产效益,我们可以采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的方式,在保证土壤生态环境的同时,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为了进一步探究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可行性,我们在一片苔干田中进行了试验。
此试验主要分为三个组别,其中一组只施用化肥,在施肥前测定苔干土壤养分含量;第二组只施用有机肥,同样在施肥前测定苔干土壤养分含量;第三组则是有机肥和化肥混合施用,并记录施用量和施用时间,随后同样测定苔干土壤养分含量。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只施用化肥组:苔干土壤氮、磷、钾、有机质等养分含量较低。
这表明,长期使用化肥施肥会导致土壤养分的流失和土壤生物活性的降低,从而影响苔干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只施用有机肥组:苔干土壤中养分含量丰富,特别是有机质含量较高。
这表明,有机肥料是一种天然、不污染环境的肥料,能够为苔干农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苔干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3.有机肥和化肥混合施用组:苔干土壤养分含量较高,但比只施用有机肥组略低。
这说明,合理使用有机肥和化肥能够保证苔干土壤中养分平衡,既满足苔干农作物养分需要,又能减少生产成本。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苔干农业中,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是可行的。
通过适当调整有机肥和化肥的比例,不仅能够充分满足苔干农作物的养分需求,还能够减少生产成本,并保护苔干农村的生态环境。
因此,有机肥替代化肥可以成为苔干农业生产的一种新模式,有助于提升苔干农业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甘蔗施用生物肥肥效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肥士特”生物有机肥是根据甘蔗生长周期不同特点而专门设制的配方肥,是一种集肥、药、生长素三种功能为一体的新型高效的完全肥料。
为了解其在甘蔗上施用的实际效果,在新台糖22号上进行肥料效应试验,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材料与方法 1、供试肥料“肥士特”生物有机肥、丰岭复合肥(N:P:K=10:10:9) 2、供试地点渠西(地形:平地;地质:红壤土;水肥情况:旱地,前作为甘蔗)。
3、供试作物新台糖台22号,本地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
4、试验时间2009年2月到收获5、试验方式:试验采用合作方式,给予蔗农一定补贴,蔗农按照试验方案和技术要求进行农事活动,试验所得收益归蔗农所有。
6、试验处理与设计 小区试验(1)试验处理:设生物肥、复合肥(CK )2个处理,每个处理2次重复。
采用小区试验,试验小区行距1.0m ,每行长20m ,每小区5行,每个小区面积100㎡(5m ×20m ),试验总面积400㎡。
小区下种量相同,每亩(667㎡)下种量8000芽(12芽/米),试验区周边设保护行。
田间排列图如下:生物肥复合肥生物肥复合肥蔗区道路(2)施肥方法:试验用的肥料均作为基肥一次施入,各小区施肥量相同,每亩(667㎡)肥料施用量同为100Kg ,折小区施用量15Kg ,基肥不再施用其他肥料。
追肥每亩同施用复合肥50Kg ,尿素60Kg ,折小区施用量分别为7.5Kg 和9Kg 。
(3)田间管理:机耕开行,种植时覆盖地膜,下种时施用绿僵菌防治地下害虫(不使用化学农药)。
其它栽培管理措施按当地习惯水平进行,尽量做到一致,避免或减少试验误差。
示范试验示范试验设生物肥、复合肥(CK )2个处理,不设重复,每亩(667㎡)肥料施用量同为100Kg 作基肥,追肥每亩同施用复合肥50Kg ,尿素60Kg 。
施用生物肥面积3亩,对照面积2亩,各处理要在地形一致、土壤类型相同的同一地块进行。
台湾味丹—烟台泓源中国北方区新品交流峰会成功召开
王雅卉
【期刊名称】《中国农资》
【年(卷),期】2015(000)048
【总页数】1页(P12)
【作者】王雅卉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台湾味丹胶东峰会圆满成功 [J], 袁宏
2.烟台泓源为功能肥注入新理念特种功能性肥料发展论坛暨烟台泓源生物肥料有
限公司新产品发布会在山东烟台召开 [J], 崔海涛
3.测产现场味丹套餐肥受好评——烟台泓源“大姜高产观摩会”在潍坊成功举办[J], 徐骞
4.味丹套餐肥增产提质效果喜人烟台泓源“苹果高产观摩会”在蓬莱成功举行 [J], 郑亚楠
5.聚谷氨酸农业应用新模式受业界关注聚谷氨酸农业应用暨台湾味丹新品推介会
议在南京成功召开 [J], 师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0年新型肥料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通过田间试验,验证阿尔格澡类生物肥在作物减肥增效、活化土壤养分、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应用效果。
二、试验地点试验地点应选择具有代表性、交通便利、土地平整、基础设施齐全,种植水平与当地生产水平相当,具备灌溉能力(高垄滴灌、膜下滴灌、浅埋滴灌)的地块上进行。
试验播种施肥前要取耕层土样(0-20cm),测试分析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
三、试验设计试验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0.3-0.5亩,不设重复。
供试新型肥料为阿尔格藻类生物肥。
计算好马铃薯整个生育期氮肥施肥量,各处理基肥一致,氮肥减少追肥用量。
阿尔格藻类生物肥在苗期随水施用。
处理1:农户常规施肥处理2:农户常规施肥+阿尔格藻类生物肥600ml/亩处理3:减少10%氮肥总量+阿尔格藻类生物肥600ml/亩处理4:减少20%氮肥总量+阿尔格藻类生物肥600ml/亩各处理磷肥、钾肥施用量一致,田间管理一致。
试验测定指标:马铃薯生育期生长指标:株高、茎粗、复叶数、块茎数等;产量:单株结薯数、大小薯数、商品率;各处理植株和块茎氮素含量等。
四、试验要求1、试验地点尽量选择种植大户或科技示范户,土壤肥力水平具有代表性,交通便利,便于现场观摩,试验田每个小区树立标识牌。
2、田间管理按照当地常规方法进行,详细记录从整地到收获的田间管理情况,包括施肥(每个处理施肥量、施肥方法和肥料种类)、灌溉、病虫害防治、除草、中耕等管理情况。
建立展示牌,收集试验的影像资料,每个处理至少4张照片,即试验布置、前期、中期、后期作物的长势各一张。
观察记录试验过程田间管理情况、供试作物植物学和农学指标等,为统计汇总和报告撰写做准备。
3、测产之前采集植株样和块茎样烘干后备用,由市土肥站统一安排邮寄至指定地点进行氮素含量测定。
4、试验示范总结报告。
试验示范结束后要及时撰写总结报告,报告采用科技论文格式编写,并对相关数据作生物统计分析,同时计算经济效益。
味丹集团聚谷氨酸(PGA)螯合钙的试验一、实验目的:聚谷氨酸(γ-PGA)能够促进可溶性钙(Ca)的吸收和利用,有效的阻止钙(Ca)和土壤中的磷酸盐、硫酸盐的结合而产生的难溶性的沉淀。
二、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烧杯,放入等量的硫酸铵水溶液,其中一个烧杯加入适量的聚谷氨酸(PGA)。
2、再向两个烧杯中加入等量氯化钙硝酸钙,或者硝酸铵钙都可以,充分搅拌。
3 放置一段时间之后观察,加入聚谷氨酸(PGA)的烧杯没有沉淀发生,而没有添加聚谷氨酸(PGA)的烧杯会有难溶性的硫酸钙(CaSO4)沉淀发生。
三、实验证明:聚谷氨酸可以有效的阻止硫酸盐,磷酸盐等和钙,镁等中微量元素的结合生成难溶性的物质,促进土壤中金属盐类溶解,提高钙镁等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
四、聚谷氨酸在肥料上的作用:1超强亲水性与保水能力γ - PGA 分子含有 1,000 个以上的超强亲水性基团 (-COOH) ,能充份保持土壤中水份,改进黏重土壤的膨鬆度及空隙度、改善砂质土壤的保肥与保水能力。
用于漫淹土壤时,会在植株根毛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保护根毛,是土壤中养份、水份与根毛亲密接触的最佳输送平台,有效提高肥料的溶解、储存、输送与吸收。
2、促进土壤中磷肥与钙镁等中微量元素的吸收γ- PGA 具多阴电性,能有效阻止化肥中硫酸根、磷酸根、草酸根、碳酸根与钙、镁等微量元素的结合,避免产生低溶解性盐类与沉淀作用,使作物更能有效吸收土壤中微量元素,促进作物根系的发育、加强抗病性。
3、平衡土壤酸硷值对酸、硷具有绝佳缓冲能力,可有效平衡土壤酸硷值,避免因长期使用化学肥料所造成的酸性土质及土壤板块化。
4、螯合土壤中有毒重金属,缓解土壤毒害对于Pb+2,Cu+2,Cd+2,Cr+3,Al+3,As+4等重金属有极佳的螯合效果,可避免作物吸收过多土壤中有毒重金属。
5、其他作用:预防植物病害(白绢病、疫病、腐霉病等),植物营养的缓释载体,促进堆肥熟成,改良土壤与防治沙漠化,强化农田地力,维护生态环境,进而增加作物根系发育与收成。
苔干上施用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试验总结苔干上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生产面临着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苔干上农业科研人员开展了苔干上施用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的试验,试图通过有机肥料的施用,提升土壤生产力和农产品质量。
本文对苔干上施用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试验进行总结,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试验设计本次试验选取了苔干上当地典型的农业作物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水稻、小麦和玉米。
试验设计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化肥施用方式,实验组在化肥基础上,部分替代采用商品有机肥。
具体的施肥比例为化肥:有机肥 = 3:1。
试验过程中,对土壤养分、作物生长情况、农产品质量等进行了详细的观测和记录。
二、试验结果1. 土壤养分含量试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而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也有所增加。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土壤的肥力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为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更好的土壤环境。
2. 作物生长情况在作物生长方面,实验组的水稻、小麦和玉米生长势头更加旺盛,叶色更加翠绿。
在实验组田块上,农作物的根系生长状况也更好,根系更加发达。
这说明部分替代化肥施用有机肥料对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农产品质量通过对水稻、小麦和玉米的收成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实验组的农产品产量明显提高,品质也更加优良。
与此实验组农产品中的苯酚类化合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也相对较低,更加符合绿色有机农产品的标准。
三、分析和展望通过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苔干上施用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发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有机肥料比化肥更加环保、绿色,施用后不仅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还能够改善土壤质地,提升土壤肥力。
有机肥料施用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施用量难以把握、养分释放速度较慢、和土壤微生物的协同作用等。
在今后的试验中,需要进一步研究有机肥料的施用量和比例,探讨有机肥料与化肥的混施方式,同时关注有机肥料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期找到更好的有机肥料施用方式。
江苏滨淮肥料试验
台湾味丹集团生态有机肥实施方案
1 试验目的
通过田间试验,确定台湾味丹生态有机肥对水稻增产的效果。
2 试验条件
2.1 试验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试验作物和品种:徐稻3号水稻。
2.2 作物栽培及环境条件
选择土壤肥力条件一致的实验地块。
试验期间水稻的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土壤类型、肥力、耕作等)一致,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
3 试验设计和安排
3.1 肥料
3.1.1 试验肥料
台湾味丹生态肥(台湾味丹集团公司生产)
3.1.2 肥料用量试验设4个处理。
表1 供试肥料试验设计
3.2 小区面积
小区面积:每小区 30平方米,设保护行。
3.3 施肥方法
水稻移栽后,生态肥同磷二铵和尿素拌匀一起撒施于水稻田内。
3.3.1施肥时间和次数
水稻定植后使用,一次。
3.3.2使用量
按照表1执行。
4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4.1 气象及土壤资料
4.1.1 气象资料
4.1.2 土壤资料
4.2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4.2.1 调查时间和次数
定植后30天,调查一次肥效,主要查看根系,成熟期,测产量和千粒重。
4.2.2 调查方法
每小区调查10株,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固定10株水稻,调查水稻产量。
5.结果与分析:按统计方法进行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