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监测沉降系统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99.27 KB
- 文档页数:2
巷坑大桥沉降自动化监测方案(2015 年)2015年3月1. 工程概况2. 监测需求及目的高速列车运行速度快,对桥梁及轨道平整度要求极高,巷坑大桥地处*** 部位,桥梁的沉降事关列车运行安全,因此原先在各桥墩设置了人工观测水准点。
为不影响列车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快速、精确掌握大桥沉降变形,实时监控桥梁安全运行,在原人工测点附近安装自动化沉降监测仪器设备,并配置自动化采集装置,通过通信网络连接至管理中心的监控计算机,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存储、计算和图表处理。
同时为了监测现场环境温度,可在现场布置温度计。
本次可采用南瑞公司RJ-20型智能型精力水准仪用来监测大桥沉降,采用南瑞公司生辰的NZWI型温度计监测现场环境温度,所有传感器均接入DAMS-IV型分布式监测系统实现自动化监测。
3. 自动化监测方案3. 1系统原理整个系统采用了南瑞公司的DAM—IV型分布式监测系统。
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DAU)、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及通讯网络构成。
各测量控制单元(DAU)对所辖的仪器按照监控主机的命令或设定的时间自动测量,并转换为数字量,暂存于DAU中,并根据系统监控主机的命令向主机传送所测数据(可远程无线传输)。
监控主机根据一定的判据对实测数据进行检查和在线监控。
监控主机主要是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向各级主管部门发送有关安全方面的信息。
3.2仪器选型及技术指标(1)静力水准仪智能型静力水准仪广泛应用于桥梁、大坝、船闸、边坡及地下洞室、地铁、隧洞、矿山、高层建筑、地基、核电站等不同部位、块体的相对垂直位移变化进行精密自动化测量。
仪器结构简单、适应环境能力强、测量精度高、长期稳定可靠主要技术指标:量程:20mm 或50mm;灵敏度:0.01mm;精度:0.1mm;环境温度:—307C〜+ 60E;相对湿度:w 100%(2)温度计选用南瑞集团公司研制生产的NZWD型铜电阻式温度计,可接入自动化系统进行自动化测量,技术指标如下:测量范围:-30 C〜+70 C测温精度:±3C。
房屋地基沉降监测方案位移传感器与沉降分析房屋地基沉降监测方案:位移传感器与沉降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大量的建筑物不断拔地而起。
然而,在城市建设中,地基沉降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房屋地基沉降进行实时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位移传感器的地基沉降监测方案,并结合沉降分析方法,为房屋地基沉降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一、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位移的设备。
在房屋地基沉降监测中,位移传感器起着关键作用。
它能够准确地测量地基沉降带来的位移变化,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测系统中。
1. 传感器选择根据监测需求,我们选择了xxx型号的位移传感器。
该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长寿命、抗干扰和易于安装等特点,可以满足地基沉降监测的需求。
2. 传感器安装为保证位移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将其安装在房屋结构的关键位置,例如主体结构支撑点或关键承重墙体上。
安装时,应避免传感器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或受到外力干扰,确保传感器能够稳定记录地基沉降的位移数据。
二、沉降分析地基沉降分析是利用位移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的,旨在评估房屋地基沉降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运行安全。
1. 数据采集位移传感器通过与数据采集系统的连接,将实时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或监测设备。
监测设备将自动记录并保存测量值,并可以进行远程监控和数据备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数据分析通过对连续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对地基沉降进行准确的评估。
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建立沉降曲线并计算沉降速率、沉降量等指标。
同时,还可以对不同时间段的数据进行比较,以了解沉降的趋势和变化。
3. 报警与处理当地基沉降超过预定的阈值时,监测系统将发出报警信号。
及时采取措施,如加固地基或进行房屋结构调整,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方案优势位移传感器与沉降分析结合的房屋地基沉降监测方案具有以下优势:1. 准确性高:位移传感器可以实时、准确地测量地基沉降的位移变化,为沉降分析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垂直位移量是直接反应工程结构物及其基础的是否稳定的关键指标,垂直位移是大部分工程安全监控的重要内容。
在工程测量中,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是一种精密的水准测量方法,静力水准仪是用于测量多点相对沉降的系统。
在使用中,一系列的传感器容器均采用液管联接,每一容器的液位由一精密振弦式力传感器测出,该传感器内有一个自由悬重,一旦液位发生变化,悬重的悬浮力即被传感器感应,精确测出小至0.025mm的垂直变化。
在多点系统中,所有传感器的垂直位移均是相对于其中的一点,该点的垂直位移是相对恒定的或者可用其它人工观测手段准确确定。
静力水准测量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电感调频原理设计制造,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高稳定性、温度影响小的优点,适用于长期观测。
(2)静力水准仪内置存贮芯片,具有智能记忆功能,出厂时已将传感器型号、编号、标定系数等参数永久存贮在传感器内,并可保存600次您所需要的测量结果,如测量时间、测点温度(温度型)、绝对位移值、相对位移值、零点值等。
(3)静力水准仪是有多个精密液位计组成,通过连通管将所有液位计的液面连通,测量各液位计相对基点的垂直向变形情况。
内置智能检测电路,由485总线直接输出数字测值,可远距离传输,不失真,适应长时间观测和自动化测量。
(4)测试时间短,数据同时性佳,测量结果受人员影响很小。
静力水准自动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该系统主要有测量、数据发射和数据采集及分析三个部分组成.通过连通器的原理得出基准点及各监测点上静力水准仪的压力值,集成后通过光钎、gprs或无线电台发射出去,在能够接收的范围内通过数据采集装置采集测得的压力值,之后通过数据处理及分析软件得出监测点相对基准点的沉降变化量及变化速率,之后绘出累计变沉降量—时间曲线和变化速率-时间曲线,进而分析建筑物的变化情况.点位布置:静力水准仪的现场安装要求:(1)根据测点布置要求选定测试点及基准点,安装在测点柱距底板面300mm~500mm位置处,选用点作为基准点,安装时需在墙柱混凝土表面钻孔打锚栓或在钢结构表面焊接固定支架,然后在支架上安装底座和仪器,再在仪器外部装保护罩。
大桥沉降自动化监测方案近几十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的迅速建设,大跨度桥梁的建设越来越多。
大桥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对于大桥的沉降进行监测和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大桥沉降的自动化监测方案主要包括传感器选择、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监测控制系统等几个关键环节。
第一,传感器选择。
在大桥沉降的自动化监测中,传感器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应变计、位移传感器等来监测大桥的沉降情况。
应变计可以通过测量变形量来判断大桥的沉降情况,而位移传感器则可以实时测量桥墩的位移变化。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水准仪等仪器来进行高程的测量,以更全面地了解大桥的沉降情况。
第二,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实时采集传感器所得到的数据,并进行存储和处理。
该系统通常包括数据采集仪、数据传输模块等。
数据采集仪的选择应考虑到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实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数据分析系统则主要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得出准确的沉降情况。
第三,监测控制系统。
监测控制系统是大桥沉降自动化监测方案中的核心部分,用于实时监测大桥的沉降情况,并对其进行实时控制。
该系统通常包括监测软件、监测设备等。
监测软件负责处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并进行实时显示和报警。
监测设备则用于实时监测大桥的沉降情况,并根据监测数据来进行控制。
在大桥沉降的自动化监测方案中,还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需要选择高品质的传感器和设备,并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监测报警系统应设置合理的警戒值。
对于大桥的沉降监测,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合理的警戒值,一旦超过预定的警戒值,及时进行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最后,定期对监测系统进行维护和检修。
监测系统作为一个长期应用的系统,其设备和传感器可能会出现故障或老化的情况,因此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全自动血沉分析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是一种衡量炎症反应程度的指标,常用于临床诊断和监测疾病的进展。
全自动血沉分析仪是一种专用设备,能够全自动化地进行血沉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和减少操作误差。
本文将介绍全自动血沉分析仪的主要功能和优势。
1.快速测量全自动血沉分析仪能够快速测量血样的沉降速度,实现快速获得血沉结果。
相比手工操作,全自动血沉分析仪能够减少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及时的指导。
2.高精度分析全自动血沉分析仪的内部系统采用先进的光电测量技术,能够精确地检测血样的沉降速度。
它能够排除外界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高精度的分析结果有助于医生判断炎症程度和监测疾病治疗的效果。
3.自动化操作全自动血沉分析仪具有自动化的操作特点,只需要将血样放入仪器,设置相应的参数,仪器即可完成整个分析过程,无需人工干预。
这种自动化操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人为误差的可能性。
4.多功能分析全自动血沉分析仪不仅可以进行常规的血沉检测,还可以进行其他相关指标的分析。
例如,它可以测量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等指标,帮助医生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炎症状态。
同时,一些高级全自动血沉分析仪还可以进行血样的稀释、标准化等操作,扩展了其应用范围。
5.数据管理与报告全自动血沉分析仪具有数据管理和报告生成的功能。
它能够自动保存每次分析的数据,并生成相应的报告,方便医生进行后续的病情分析和诊断。
此外,一些全自动血沉分析仪还支持数据的导出和打印,便于病历档案的管理和共享。
6.灵活性和便捷性全自动血沉分析仪不占用大量的空间,体积小巧,易于安装和移动。
它可应用于各类医疗机构,包括医院、诊所、实验室等。
同时,全自动血沉分析仪还可以被连接到医院的信息系统中,实现数据的自动传输和共享,提高工作的便捷性和协作效率。
总结起来,全自动血沉分析仪的主要功能包括快速测量、高精度分析、自动化操作、多功能分析、数据管理与报告、灵活性和便捷性等。
沉降监测方案引言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土地的特性以及地基处理等原因,建筑物的沉降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进行沉降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种沉降监测方案,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监测目标本沉降监测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对建筑物的沉降进行实时监测,以及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沉降问题。
具体监测目标如下:1.监测建筑物的整体沉降情况。
2.监测建筑物各个部位的局部沉降情况。
3.监测沉降速率和沉降趋势。
监测方法采用传感器进行监测首先,我们需要在建筑物的相关部位安装沉降监测传感器,以实时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传感器可以采集到与沉降相关的数据,如位移、变形等,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系统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采集系统在沉降监测方案中,数据采集系统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数据采集系统负责接收传感器传输过来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具体而言,数据采集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能够实时接收来自传感器的数据。
2.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
3.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沉降的相关指标和趋势。
4.提供数据可视化的功能,以便用户能够直观地了解沉降情况。
数据分析与报告通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到的数据,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
数据分析的目标是从采集到的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形成可视化的报告。
报告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建筑物整体的沉降情况分析。
2.不同部位的局部沉降情况分析。
3.沉降速率和趋势分析。
监测周期与频率沉降监测的周期和频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一般来说,建筑物在施工初期以及土地特殊情况下,沉降会较为明显,因此需要较短的监测周期和较高的监测频率。
而建筑物使用后的沉降相对稳定,监测周期相对可以放宽。
监测结果的处理与应对措施根据沉降监测的结果,如果发现建筑物的沉降超过设定的安全范围,则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可能的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进一步调查分析引起沉降的原因,并对原因进行处理。
水下沉降监测方案1. 引言水下沉降是指土地或建筑物由于地基不稳定、地震或其他因素而发生的下沉现象。
水下沉降对于基础设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水下沉降进行监测是必要且关键的。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种水下沉降监测方案,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对水下沉降的精确监测和及时预警,为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 监测目标水下沉降监测方案的主要监测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或建筑物的水平位移。
2.土地或建筑物的垂直位移。
3.沉降速率的变化。
4.基础设施的安全性评估。
3. 监测方法为了实现对水下沉降的准确监测,可以采用以下监测方法:3.1 全站仪监测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可以测量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移。
通过将全站仪放置在测点上,可以实时记录水下沉降的位移数据。
这种方法具有精度高、数据准确可靠的优点,适用于大范围的水下沉降监测。
3.2 压力传感器监测压力传感器可用于测量土壤或水体的压力变化,从而判断水下沉降的情况。
通过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监测点位的周围,可以实时监测水下沉降引起的压力变化。
该方法具有实时性强、操作简便的特点,适用于对小尺度水下沉降的监测。
3.3 激光雷达监测激光雷达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可以实现对水下沉降的三维测量。
通过将激光雷达放置在固定位置,测量激光波束与水下目标的反射关系,可以获得水下沉降的三维位移数据。
该方法具有非接触式、高精度的特点,适用于对水下沉降的精确监测。
4. 数据处理与分析监测到的水下沉降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有关土地或建筑物状况的信息。
数据处理与分析的主要步骤包括:1.数据收集与存储:通过监测设备收集的水下沉降数据需要进行及时的存储和备份,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数据校正与去噪: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校正和去噪处理,消除外界干扰和仪器误差,提高数据质量。
3.数据分析与建模:利用统计学方法和数学建模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得出水下沉降的趋势和变化规律。
沉降观测方法沉降观测是指用各种方法和仪器对地基或建筑物的沉降进行监测和测量的过程。
沉降观测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测量法、全站仪法、GPS法、遥感法等。
本文将对这些方法进行介绍和比较,以便读者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传统测量法是最早应用的沉降观测方法之一。
它主要依靠水准仪、测距仪、测量棒等简单仪器进行测量,通过测量点的相对高程变化来判断沉降情况。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精度较低,且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适用范围有限。
全站仪法是一种利用全站仪进行测量的方法。
全站仪具有高精度、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能够实现快速、精确的沉降观测。
它适用于各种地形和建筑物的沉降监测,并且可以实现远距离观测,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GPS法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沉降观测的方法。
它通过在地面设置GPS接收器,利用卫星信号进行位置测量,从而实现对地面沉降的监测。
GPS法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范围的监测能力,适用于大范围的沉降监测。
遥感法是一种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沉降观测的方法。
它通过卫星遥感影像或航空遥感影像,对地表特征进行监测和分析,从而获取地面沉降的信息。
遥感法具有广覆盖、高效率的特点,适用于大范围、多时相的沉降监测。
综合比较以上几种沉降观测方法,可以看出它们各具特点,适用范围不同。
传统测量法简单易行,但精度较低;全站仪法精度高,适用范围广;GPS法全天候监测,适用于大范围监测;遥感法广覆盖、高效率。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沉降观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监测对象、监测要求和实际条件来确定。
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传统测量法、全站仪法、GPS法或遥感法进行沉降观测,以实现对地基或建筑物沉降情况的准确监测和及时预警。
工程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6DOI:10.16660/ki.1674-098X.2018.33.016浅谈采空区智能化沉降观测系统①任洪文 韩智尧 刘兆富(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焦家金矿 山东莱州 261441)摘 要:矿山在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地表沉降情况,其开采塌陷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为了矿山安全生产,保护地表工作人员及设备、建筑的安全,必须对地表区域进行沉降及位移观测工作。
由于地表塌陷的突发性,利用水准仪及全站仪等常规仪器进行观测的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实时预警的要求。
采用现代实时变形监测技术,开展“沉降区GPS智能监测系统研究”迫在眉睫。
关键词:岩移监测 GPS 智能监测系统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11(c)-0016-02①作者简介:任洪文(1986—),男,汉族,山东莱州人,本科,测量工程师,焦家金矿测量技术主管,主要从事工程测量 及采空区变形监测研究工作。
矿山由于采矿方法的不同,造成井下采空区的大量存在,加上浅部民采矿井滥采乱挖区域,空区状况不祥,潜在隐患巨大。
不可避免的造成地表出现沉降情况,对矿区内的建、构筑物及人员设备都造成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研究结果显示表明,地表的沉陷变形是必然的,并且可能随时发生塌陷灾害。
几年来我矿投入较大资金进行科学研究及治理。
特别沉降监测方面采用常规沉降监测手段坚持观测十几年,我矿建立了地表岩移观测站,共形成4条观测线,76个测点,十多年来共进行上百次的高程测量,获得了较全面的地表沉降数据,经对大量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塌陷区域基本锁定。
所测数据为危险区域内的搬迁及采空区治理决策提供了依据。
但是目前的监测手段十分传统落后,70多个点采用水准仪观测。
每观测一次至少2d时间,因平面位移观测精度要求较高,采用传统的观测手段难于进行,因此,多年来平面位移监测没有开展,使该监测站不科学、不规范。
路基沉降自动化监测技术及沉降监测系统的应用研究摘要:软基处理是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为了把控路基填筑进度、保障路基处理质量、精准预测工后沉降,实现安全运营,软基的沉降监测必不可少,几何水准测量、光纤光栅传感监测和静力水准测量等均为目前较为常见的监测方法。
光纤光栅传感监测在与土体的协调变形及安装等方面尚未形成高效、高精度的解决方案。
对系统监测数据与现场施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沉降监测系统监测结果与实际相符,监测成果可行、实时、准确。
关键词:路基沉降智能监测系统;传感器;模块;液位差;沉降量引言近十几年来,在公路建设中,各地相继开展了规模较大的沉降观测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现场实测数据资料。
这些宝贵的现场资料是实际沉降发展过程的直接反映,通过对现场实测数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可及时修改、调整施工方案,保证路堤填筑施工中的安全及施工速率和施工质量。
但目前的研究方法以传统的人工采集整理分析为主,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特别是遇到大量数据信息的时候,处理十分困难,不利于数据的管理和查询以及反映路基的整体变形及沉降随时间和空间的发展状况。
1路基沉降控制要求路基沉降是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如果路基沉降超标,将给之后的路面施工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沉降在路面施工完成或开始通车后大量产生,还会造成路面破坏,严重威胁行车安全。
因此,必须在施工中对沉降控制足够重视。
导致路基沉降的原因有很多,除外界因素外,施工也是沉降控制的关键环节,所以施工中应明确路基沉降控制要求,将路基沉降控制在最小程度。
该段路基施工沉降控制要求如下。
(1)为最大程度减小沉降,路基填筑时需对基底分布的覆盖层予以全面换填处理,同时加强观测和施工控制。
在填筑完成的路基达到稳定状态以后再继续铺筑。
另外,在路基碾压时宜采用强夯法及冲击碾压法。
(2)路基施工中应严格按照现行规范提出的各项要求对路基施工与运营时产生的变形进行观测,通过施工过程动态观测,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导致路基沉降的因素,进而排除所有路基沉降隐患,使工后路基始终保持稳定。
隧道自动化监控量测系统1 项目实施动因由于传统高速公路隧道人工监测已无法满足建设期内的监测要求,且对于形变数据无法实时获取并告知预警,所以,对隧道信息自动监测的需求迫在眉睫。
因此,在信息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将信息传递与智能化设备应用相结合,提出了能够实时掌握高速公路隧道变形情况的自动监测预警系统。
隧道收敛沉降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及其沉降计算方法, 实现了自动监测隧道的沉降和收敛, 4G传输方式实现了数据的无线传输,在提高监测效率的同时减少了人工作业的不确定性。
2 拱顶沉降监测四五级围岩:拱顶沉降监测采用带角度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放置于前一断面已经设置好激光角度的拱腰外置,测下一断面拱顶前后所得距离差,即沉降。
工作原理图三级围岩:拱顶沉降监测采用无线倾角仪,设备通过倾斜率换算得出沉降值。
安装示意图3 周边收敛监测周边收敛监测采用激光测距仪,根据根据测距仪信号发射与接收的时间计算距离,当距离发生变化后,根据时间差计算距离变化量。
设备大样图4 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创新点(1)解决隧道爆破对自动化监测的影响(2)弥补人工监测的不足(3)全时段的监测频率来分析安全问题(4)监测数据更为精准(5)隧道围岩安全状况自动预警与报警(6)具备在线监测系统自诊断功能(7)可循环使用,大大降低监测成本6 隧道自动化监测平台隧道自动化监测与安全评估系统平台集监测、检测、测量业务涵盖工程施工全流程的工程化信息平台,面向不同职能单位,为不同组织在施工的全流程作业中提供各级常规检测、日常监测与应急处置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在提供运行检测/监测、报警和处置等功能的基础上,为施工项目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具备工程安全数据自动化采集、工程安全分析、预警、辅助决策、信息服务功能一体化的综合安全监测体系。
平台主要特点:(1)项目数据均可生成可视化图表(2)分级预警:报警通过短信将不同级别报警信息发送至相关人员,责任到人。
(3)权限分配模块:根据不同企业管理架构,设置职位相应的平台职责与权限。
1简介地基沉降是指地基土层在附加应力作用下压密而引起的地基表面下沉。
幅度过大的沉降,特别是不均匀沉降,会使地基之上的建筑物发生倾斜、开裂、甚至倾覆,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J-100型沉降在线监测系统,融合了最新的MEMS传感器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大量程,精度高、安装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等优点。
可对建筑、铁塔、地铁、桥梁、隧道、铁路、水利、大坝以及采空区沉降实现自动化实时监测。
本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电力铁塔、通信铁塔、桥梁等设施的健康监测。
图1.J-100型沉降在线监测系统2工作原理在使用中,若干沉降传感器分别部署在被测对象和基准点上,并通过通液管串联联接至液位容器,沉降传感器内置高精度硅晶芯体传感器,可实时测量压力变化,并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发送至监测中心,通过监控程序的分析计算比较,得到地基的相对沉降高度。
3产品特性●沉降传感器数控机床加工铝镁合金外壳,结构坚固,体积精巧;●内置嵌入式航空高精度硅压传感芯片和24位采集芯片,测量精度高;●●可随时查看当前的液体的位置及有无液态气泡;●操作简单快捷人性化设计,接线口采用航空插头;●具有非常高的防水特性整体防护等级IP67;●连通管接口采用标准的连接件连接,抗压等级达到2Mpa;●传感器采用防水防震设计,可在特种条件下使用;●使用寿命高达5年以上,并且可以重复使用,一致性高;4技术指标●测量范围:0.2-2000mm;●测量精度:±0.2mm;●分辨率:0.001mm;●通信距离:RS485/232;●可靠性MTBF:5000h,WDT看门狗设计,保证系统稳定,内置15KVESD保护;●工作环境温度:-35~+85℃;●MTBF:>5000h;●防护等级:IP67;5.系统组成合众微程沉降在线监测系统由硬件和软件共两大部分组成。
5.1硬件组成沉降系统硬件部分由监控服务器、数据采集管理主机和和沉降传感器等组成。
沉降传感器具体数量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和使用现场环境自由裁减。
沉降控制技术规范一、引言沉降控制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要求之一,其目的是确保建筑物或结构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统一沉降控制的标准和要求,本文将介绍沉降控制技术规范,包括沉降控制的定义、沉降监测方法、沉降控制指标等内容。
二、沉降控制的定义沉降控制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使建筑物或结构物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沉降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沉降控制需要结合地质勘探、土壤力学和结构工程等知识,制定合理的控制标准和方法。
三、沉降监测方法1. 自动监测系统自动监测系统是一种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实时监测建筑物沉降情况的方法。
它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并能及时发出警报,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常用的自动监测系统包括位移测量仪器、应变计和水准仪等。
2. 手工监测方法手工监测方法是指人工定期进行测量和观测的方法。
这种方法相对于自动监测系统来说,成本较低,但精度稍低。
手工监测常用的仪器包括水准仪、经纬仪和测距仪等。
四、沉降控制指标1. 总体沉降总体沉降是指建筑物或结构物在其使用寿命内的沉降量。
通常将总体沉降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功能不受影响。
总体沉降的标准应根据具体工程的情况进行制定。
2. 差异沉降差异沉降是指建筑物或结构物的不同位置在沉降过程中产生的高差。
差异沉降的值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建筑物的平稳和均衡。
3. 周边影响周边影响是指建筑物或结构物施工对周边地区可能产生的沉降影响。
为了保护周边环境安全,需要采取相应的沉降控制措施,如加固周边土体、控制施工速度等。
五、沉降控制措施1. 土体加固土体加固是指通过改良和巩固土壤,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减小建筑物的沉降量。
常用的土体加固方法包括灌浆、土钉墙和钢筋混凝土桩等。
2. 结构调整当建筑物的沉降已经超过允许范围时,可以考虑采取结构调整的方法。
结构调整可以通过改变建筑物的荷载分布或调整支座位置等方式来实现。
3. 控制施工速度在施工过程中,合理控制施工速度也是一种有效的沉降控制措施。
监测路面沉降的自动化方法说实话监测路面沉降自动化这事儿,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最开始想到的就是用那种普通水准测量仪,但是这玩意完全不是自动化的啊,每次都得有人在那儿操作,读数记录啥的,累得要死不说,还慢得很。
这哪能行呢,就开始找能自动化的东西。
后来我就打听,听说可以用一种激光测距的装置。
我就赶紧买了一些设备来试。
我寻思着这就像我们拿尺子量东西一样,只不过这个尺子是激光的。
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发现大问题了。
那外面的环境啊,阳光太强烈的时候,激光就不准了;还有那些灰尘大的时候,也是各种干扰。
我就想这可咋整,这失败的经历让我明白呢,环境因素必须得考虑进去。
我又四处打听啊,有人跟我说可以用传感器网络。
我就开始研究这个传感器网络是啥玩意儿。
我就像个没头苍蝇似的,在各种资料里扒拉。
我研究半天才明白,这传感器就像小士兵似的,可以分散在路面的不同地方,它们时刻盯着路面的变化。
我把传感器设置好在一些测试路段上。
可开始用的时候又出问题了。
比如说,如何保证这些传感器一直稳定地工作,这又让我焦头烂额了一把。
有时候传感器的线路出问题了,你还得一个个排查,就跟大海捞针似的。
我意识到这得好好规划线路布置,而且得做备份啥的,这都是我吃过亏总结出来的。
还有啊,这些传感器的数据咋处理呢也很关键。
我当时不确定怎么搞,就随便找了个很简单的算法来分析数据,结果发现那数据乱得一塌糊涂。
后来跟几个朋友一起研究,才知道得用更精确复杂一点的算法,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路面材料的弹性啥的。
我的想法是,这个路面就像一个有弹性的床垫,不同的压力下它沉降也不一样。
按照这个思路来处理数据,总算有点样子了。
不确定还有没有其他的妙方,反正目前我就靠着传感器网络加适合的算法,暂时把这个路面沉降自动化监测搞得有点眉目了。
不过我还会继续探索改进的,说不定还能发掘更多好用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