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第731部队遗址保护与利用规划
- 格式:ppt
- 大小:14.71 MB
- 文档页数:17
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遗址公园景观规划与设计摘要: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遗址是二战期间日本军帝国主义残害中国民众的重要历史罪证,属于哈尔滨近现代战争遗址之一。
由于历史的变迁,遗址的完整性与原真性在不同程度上遭到了破坏,为其保护带来许多困难。
此次景观设计与改造,秉承“谨记历史,展望和平”的设计理念,借助分解,重叠,拼凑等解构主义手法对基地进行整合,致力塑造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而又体现生态意境的战争遗址公园,实现城市历史记忆与当代生态美景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731部队遗址;解构主义;历史与记忆;和平与生态侵华日军731部队是1931年日本军团侵占中国东北后组建的一支特种部队,该部队以“防疫”名义为掩护,利用健康中国劳工作为活体实验材料进行大规模细菌武器研制,使得它的罪恶与奥斯维辛集中营和南京大屠杀同样骇人听闻。
1945年抗战胜利后,日军投降撤离时,为了销毁罪证,对其部队设施进行了破坏性的炸毁,其中尚存部分形成了今天的战争遗址。
1985哈尔滨市政府与平房区政府筹资资金250万元,建成了总面积1800平方米的“731部队”罪证陈列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如图1-2)2010年哈尔滨市政府提出规划与设计战争遗址公园的计划,重新划分遗址保护控制区范围,新增和平园区与生态园区两部分。
遗址公园的重新规划和设计,旨在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记残酷战争给无辜同胞所带来的苦难,与此同时,在这个安宁祥和的年代,激励我们更需要怀着一颗渴望和平的心来建设当代城市生态美景。
1、环境现状分析731部队遗址坐落于哈尔滨市平房区,主入口位于城市主干道新疆大街,辅助入口位于双拥路,虽远离市中心但交通便利。
基地周边自然环境质量优良,植被绿化率高,树种以松树为主。
但由于历史原因,遗址区内各类型建筑混杂,如有三栋住宅楼紧邻四方楼遗址,将其分隔成两部分,破坏了基地的完整性。
再如遗址北岗焚尸炉现属于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周围就是工厂的“煤山”,给遗址保护带来极大不便。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拥有浓烈的地方特色。
而博物馆的建筑造型也是当地文化的极致体现,反映了当地独特的风俗文化。
以下是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全国博物馆的详细介绍。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是一所遗址型博物馆,建筑面积9997平方米,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大街47号。
建设历史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始建于1933年,曾以石井部队、东乡部队、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等名义活动,犯下了细菌战、人体实验等战争罪行。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灭亡。
七三一部队败逃之际炸毁了大部分建筑,形成了遗址的整体格局。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武器研究、实验及制造的基地,是日本侵华期间留存的近现代重要历史遗迹,现有重点遗存27处,其中23 处遗址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12月,被黑龙江省全民国防教育领导小组授予国防教育基地;1997年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2012年9月12日,被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授予第二批国家国防教育基地;2012年9月26日,获得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2年11月17日,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4年9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组织编制完成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调查与勘测报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推动通过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条例》,公布实施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规划》,使七三一旧址保护利用工作具备法律依据和学术依据,在完成以上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七三一旧址保护工作。
林口县北山侵华日军遗址调查研究发布时间:2021-11-12T06:02:53.934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3期作者:张松林[导读] 林口县北山侵华日军遗址位于林口县林口镇北山,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
2005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林口县博物馆黑龙江林口 157699摘要:林口县北山侵华日军遗址属长白山系老爷岭东部支脉。
地貌山高谷深,悬崖、凸石林立,山下是鲶鱼河,河水清澈。
北山侵华日军遗址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日军侵略和掠夺的历史真相,是日军侵略中国的铁证。
做好侵华日军罪证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能更好地教育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牢记中华民族抵御侵略、奋勇抗争的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北山侵华日军遗址;兵营;军火库;碉堡;调查林口县北山侵华日军遗址位于林口县林口镇北山,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
2005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林口县是牡佳线铁路和林密线铁路的交通枢纽,是东北地区东部的边防要塞。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不断扩大侵略战争,1933年日本侵略军将魔爪伸向林口地区。
不愿做奴隶的林口人,自发的组织了抗日武装,先后成立了红枪会、大排队、救世军、义勇军等抗日武装,与日寇展开了殊死的抗争。
侵华日军在林口北山建立了北山侵华日军兵营、北山侵华日军军火库和北山侵华日军碉堡。
一、林口县北山侵华日军遗址概况1.林口县北山侵华日军兵营林口县北山侵华日军兵营位于林口县林口镇北山南山坡上。
1936年侵华日军为了大量掠夺林口的煤炭和木材资源,并控制林口交通要冲,在此修建兵营一座。
兵营南北长200米、东西宽65米,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
现只残存3栋营房。
营房为平房,形制相同,坐北朝南,门朝南开,砖混结构。
东西长45米、南北宽5.5米,占地面积247.5平方米。
1945年苏军解放林口,在此与日军发生激战,营房大部被毁,一直废弃至今。
据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行实录之《日本细菌战》(上)记载,林口162支队组建于1940年12月2日,隶属于731部队。
参观731遗址活动策划书
活动目的:
追忆革命历史,通过参观侵华日军731部队遗址,帮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历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鼓励同学们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更好的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主办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理学院团委(核价会)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
活动对象:理学院共青团员、党员
线路:乘坐郊6或36过松浦大桥至道外二十道街坐206到抚顺街站下车,乘坐348到双拥路站下车,步行至七三一部队遗址(70米)
流程安排:
1、确定参加活动的人数,并通知时间及具体事项。
2、活动当日在导办旁边集合,出发前清点人数。
上车前下车后清
点人数。
3、在731部队遗址门口集合,清点人数,由解说员带领参观,了
解731部队的历史。
4、在合适的地方鲜花、拍照等。
5、参观完毕后在门口拍照留念。
6、清点人数,按原路返回。
活动经费预算:
1、乘车路费:
2、门票:
3、买花:
所需器材:
鲜花、院旗、相机等
注意事项:
1、开放时间:8:30~11:00;13:00~16:00。
每周一闭馆。
2、路上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听从老师及负责人员安排。
3、鲜花拍照及参观的时候注意保持安静,不能大声喧哗。
4、注意保护环境。
5、穿戴整洁,行为大方,不带食品进入。
关于参观731遗址的活动策划方案xxxxxxx大学xxx院目录:一、活动主题:了解历史,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爱国之志。
二、活动目的:通过观看731影片、参观731遗址,增强学生们对历史的了解,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引导学生们树立积极向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党员们的政治觉悟,树立良好党风党纪。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时间:2018年XX月XX日活动地点:侵华日军第七一三部队遗址四、活动对象:xxxxxxxx大学xx院大二、大三年级全体和大四年级部分及研究生全体党员、预备党员五、活动程序:活动准备活动宣传活动承办活动流程1.活动准备:活动前要求学生提前观看731相关的影视资料,写感想。
学生会组织部开会,分配并协调好相关工作,并规划和计算相关路线路程及费用,然后确定参与活动的人数,通知时间和具体事项。
2.活动宣传:活动宣传时间为一周,针对2015级、2016级2017级xxxxx专业学生及研究生入党情况,xxx院学生会相关部门拟好相关通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时间以及完成相关准备工作,并收录关于731影片的感想。
3.活动承办:此活动承办单位为xxxxxx大学xxx院学生会组织部,活动开始前征集731相关影视资料的感想,相关部员提前协调和组织好相关组织的引导工作,参观活动期间相关人员负责相关组织工作,活动结束后打扫相关场地,收录相关参与人员观后感,开会总结。
此活动最终解释权归xxxxx大学xxx院学生会组织部所有。
4.活动流程:(1)XX日中午参与人员在人文楼集合(2)XX日XX点XX分组织参与人员乘车出发至哈尔滨侵华日军七一三部队遗址。
到达七一三部队遗址后集合,点名记录人数,而后有序组织队伍入场参观,遵守场内秩序。
(3)详细听遗址的工作人员进行解说,简单介绍相关历史背景,有序组织队伍按照顺序跟随工作人员依次参观。
参观期间自愿放置鲜花等物品,参观后听从安排自愿合影拍照留念。
哈尔滨“七三一”遗址行纪今天,我们班一行几人参观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大街25号。
始建于1982年, 1985年8月15日在原731部队本部大楼的东侧正式对外开放。
1990年,国家及省,市政府相继投资230万元建设新馆,此间还得到日本友人损资1000多万日元。
新馆于 1995年正式建成,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五十周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对外开放。
七三一陈列馆自建馆前后不断征集和收集各种侵华日军罪证物品,尤其2001年后,在制定的《侵华日军罪证物品征集计划》的指导下,征集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填补了许多侵华日军罪证征集工作的空白,目前馆藏罪证物品达6000余件,主要包括金属、纸木竹布、玻璃陶瓷、自然标本等类别。
基本陈列为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包括1500平方米的室内展区和104000平方米的室外遗址参观区。
其影响涉及东亚乃至全世界,与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一样,记载着日本军国主义和德国法西斯反人类的共同罪恶。
这里以大量的图证、物证、实证,并辅以场景再现及多媒体演示等现代化手段,揭露了侵华日军的反人类罪行。
展出藏品100余件,重要的具有七三一部队鲜明特色的细菌培养箱、溶解釜、金属瓶、吊挂人体脏器的解剖挂架、注射器及各种手术器械等展品,充分揭露了侵华日军从事细菌武器研究和实验的罪行。
七三一部队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最高统治着敕令组建的一支特种部队。
从1935年开始,此部队在哈尔滨平房区秘密进行各种生物武器实验,并成为日本在东南亚战场进行生物战的研究中心。
就其规模来说,实属世界上最大的细菌工厂。
就其地位来说,它归属日本陆军省、日军参谋本部和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双重领导。
人事配备是很强的。
拥有从事细菌战研究工作人员二千六百余人,其中将级军官五名,校级军官三十余名,尉级军官三百余名。
从一九三六年到一九四二年七月由石井四郎中将为部队长,一九四二年八月到一九四五年二月北野政次少将接任部队长,一九四五年三月到同年八月石井四郎又重任部队长。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新馆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盖章)编制日期:2014年07月哈尔滨铁路环境保护公司目录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工程内容及规模 (2)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4)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5)环境质量状况 (9)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10)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 (11)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2)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13)环境影响分析 (14)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4)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15)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21)结论与建议 (22)附件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图1 施工期工艺流程框图二、运营期图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mg/m3m 图2 施工现场大气中TSP浓度变化趋势由上表及图可见:建筑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在施工场地下风向200m范围内,受影响地区的TSP浓度平均值为491 g/m3,为上风向对照点的1.5倍,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结论与建议附图6 项目保护范围、控制地带示意图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填表单位(盖章):哈尔滨铁路局环境保护公司填表人(签字):项目经办人(签字):(11)+(9)4.计量单位:废水排放量—万吨/年;废气排放量—万标立方米/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年;水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升;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立方米;水污染物排放量-吨/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5.()内为分担量。
731部队遗址讲解(5)七三一旧址保护历程731部队是侵华日军“满洲第731部队”的简称。
1933年起,731部队即在今我省五常市秘密建立了细菌实验基地。
1936年开始在平房营建基地,1938年6月,731部队正式移驻平房地区,直到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
为掩盖其准备和发动细菌战的罪证,731部队炸毁大部分建筑设施。
731旧址保护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45~1981年)1945年,二战结束以后,731旧址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一些国营工厂、民众借助731部队原有设施开始建厂房和住宅,一些单位直接在旧址上建办公楼。
直到1952年,中央领导胡乔木同志就日军细菌战遗留问题及旧址保护问题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东北局要保护好日军细菌工厂旧址。
由于历史原因,731旧址保护工作没有全面开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731旧址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
(二)第二阶段(1982~1998年)1982年10月,文化部发出《做好保护日本侵华罪行遗址工作的通知》,再一次对旧址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12月,哈尔滨市正式成立平房区文物管理所,主要负责731旧址的清理、勘察、挖掘、保护和管理工作,自此地方政府开始全面保护731旧址。
哈尔滨市政府发出《关于保护原日本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行遗址的通告》,731旧址开始纳入规范化保护轨道。
据统计,1978年7月到1983年10月,来旧址参观的外国友人共54批,有日本、美国、英国、意大利、苏联、德国等共11个国家。
1983年3月7日,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哈尔滨日本细菌工厂罪证展览馆”,同时撤销“哈尔滨市平房区文物管理所”,并将731旧址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拨付10万元经费进行旧址保护、调查资料、举办展览、树立保护标识等工作。
1984年7月,卫生部移交了部分细菌战实物档案,以充实陈列展览内容。
1984年8月底,建立了110平方米的两个陈列室,10平方米的文物库房。
关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体制改革的调查与思考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王鹏现在全国各地的博物馆都面临着改革创新,“731”陈列馆也逐渐认识到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实地调研、电话咨询、上网查询等方式对同类博物馆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仅对“731”陈列馆的体制改革做如下分析与思考:一、同类馆的基本情况我国拥有博物馆2000所以上,通过调研分析,绝大多数博物馆还没有进行机构改革。
与我们类似的博物馆现在还都隶属于当地党委、政府所属的事业单位,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隶属南京市委宣传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隶属沈阳文化局,北京抗战馆隶属北京丰台区政府。
财政来源上,这些博物馆是由地方政府直接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而馆内参观门票收入是用来维持馆里的日常管理。
专项拨款不同地区有所差异,如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每年拨款240万元;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每年由南京市政府拨款210万;伪满皇宫博物院每年由长春市政府拨款270余万,长春市政府在近三年内准备投入3.4亿,现已投入2.7亿用于故宫博物院的开发;而2002年北京市政府给北京抗战馆拨款7000万。
在管理体制上,目前只有北京抗战馆、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实行馆长、院长聘任制的机构改革形式,其它馆仍沿用原有的管理体制。
此外,我们还了解了国外一些著名的、性质与我们类似的博物馆,主要是波兰奥斯威辛-比克瑙集中营纪念馆、美国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
它们分别是由波兰政府和美国政府建立的组织机构,由政府预算资助。
现在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仍由政府预算资助基础上,成立委员会,该委员会为博物馆提供管理经验,并在对外开放、联络方式上为博物馆提供合理化建议。
财政来源除了政府预算资金外,还由各种基金会资助,这些基金会除了致力于为博物馆提供额外资金外,还采取多种援助方式,如为遗址的技术状况做出报告,针对保护程度、保护方法及费用提出合理建议。
如奥斯威辛-比克瑙国家博物馆由波兰政府预算资助,波兰政府财政预算对博物馆整个财政负担资助了40多年,主要进行集中营的维修和保护。
哈尔滨七三一遗址见证历史悲剧的残酷现实二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哈尔滨设立了秘密的第731部队,这一部队的存在揭示了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人类曾经违背道德和人道,进行过残酷无比的实验。
哈尔滨七三一遗址成为了见证这一历史悲剧的地方,它不仅向世人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性,更是警示我们珍惜和平、呼吁保护人权的重要象征。
一、太平洋战争背景下的七三一部队在20世纪30年代末,日本侵略者为了争夺亚洲的霸权,在哈尔滨建立了一个秘密的部队,即七三一部队。
这个部队由日本医学家和科学家领导,他们以所谓的“医学研究”为名,实施了一系列残酷的人体实验,包括活体解剖、感染疾病、毒气试验等。
二、七三一部队的罪行七三一部队的罪行令人发指,他们对中国等被占领国家的数以万计的无辜人民进行了野蛮的实验。
在这些实验过程中,人们被活生生地剖开,身体器官被拆解,毒气被注入,妇女和儿童也成为了这些残忍实验的受害者。
部队成员完全无视受害者的生命和尊严,将他们当作无价值的实验品。
三、哈尔滨七三一遗址的发现与意义长期以来,七三一部队的存在被日本政府封锁和否认。
直到苏联红军解放哈尔滨后,人们才真正揭开了这个黑暗的面纱。
哈尔滨七三一遗址就是在解放后的调查和发掘中被发现的,它以其残酷和血腥的历史,成为了提醒人们战争罪行的重要地方。
哈尔滨七三一遗址的发现对于揭示战争罪行、维护人权和珍惜和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个遗址见证了人类在战争时期所犯下的罪行,提醒我们要时刻警惕和拒绝任何违背人道的行为。
它教育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与友谊,共同努力维护人权。
四、呼吁保护人权与珍惜和平哈尔滨七三一遗址的存在不仅是对历史的警示,更是一个呼吁保护人权和珍惜和平的声音。
通过了解七三一部队的罪行和受害者的遭遇,我们意识到战争对人类造成的痛苦和伤害。
只有通过珍惜和平,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利,我们才能真正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总结:哈尔滨七三一遗址见证了历史悲剧的残酷现实,它告诉我们战争和违背人道的行为所带来的巨大伤害和痛苦。
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哈尔滨,中国佚名【期刊名称】《世界建筑》【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2页(P40-41)【正文语种】中文见证之地侵华日军第731部队始建于1933年,他们犯下了细菌战、人体实验等战争罪行。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731部队败逃之际炸毁了大部分建筑,形成了现在遗址的整体格局。
设计任务包含遗址场地设计和罪证陈列馆设计两大部分。
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现在遗址周围已经是哈尔滨平房中心区域,如何界定陈列馆范围与城市的关系就成为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首先,我们用绿地公园将遗址与周边的城市分离,缩小周围的空间形态与其形成的巨大反差,以期形成良好的过渡环境。
其次,在场地内以保护原有遗迹为原则,设计专用导游线路,同时恢复731部队时期原有路网及周边的围墙作为场地设计的记忆框架,有选择性地还原已有的历史场景。
罪证陈列馆选址于现存日军本部大楼遗址东南,铁路专用线以东。
为了降低其高度及减少体量感,我们把建筑体块斜插入基地之中。
下沉的入口场地过滤了城市街道的影响,让广场成为一个可供集会的纪念性场地。
建筑以消隐、低调而有力的方式介入到场地之中,最终与场所及周边城市形成一个新的整体氛围,试图用一种平静的态度表达对这段反人类历史的反思。
□The witness of land.Unit 731 of the Japanese Imperial Army that invaded China was established in 1933, and committed crimes such as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warfare and human experimentation. In August of 1945, on the eve of Japanese's surrender, the 731 Unit bombed and destroyed a large portion of buildings before fleeing, forming the overall configuration of the current ruins. The site design of the ruins and the design of the Unit 731 Museum are the two main design tasks.Due to rapid urbanisation, the surrounding area around the ruins have became a central region for houses, hence, de fi 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eum and the city is the major issue we need to solve. Firstly, we formed a better transition of the environment by separating the ruins and surrounding city context with the use of greenbelt park, reducing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Museum and surrounding spatial conditions. Secondly, we design guided route for the visitors to explore the ruin. Our principle is to preserve the ruin as is while restoring particular sections to recreate the historical scenes of the period.The Exhibition Hall is located at the south east of the Japanese Imperial Army Headquarter. In order to reduce its height and the sense of existence, we sink the main building into the ground with submerged entrance to fi lter out the city. With this move, the square becomes a memorial site for the public to assemble.The building intervenes with the site quietly yet powerfully, creating a newatmosphere with the city.It is expressing the history of humanity with a quiet attitude.□项目信息/Credits and Data业主/Client: 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The Exhibition Hall of Evidences of Crime committed by Unit 731 of the Japanese Imperial Army设计团队/Design Team: 何镜堂,倪阳,何炽立,何小欣,刘涛,罗梦豪,骆婉君,卢志伟,苏皓,晏忠,伍朝晖,王明洁,朱元正,陈梦君/HE Jingtang, Ni Yang,HE Chili, HE Xiaoxin, LIU Tao, LUO Menghao, LUO Wanjun,LU Zhiwei, SU Hao, YAN Zhong, WU Zhaohui, WANG Mingjie, ZHU Yuanzheng, CHEN Mengjun建筑面积/Building Area: 9997m²设计时间/Design: 2014.03 -2015.03摄影/Photos: 姚力/YAO li1 城市人行道旁的陈列馆/View of the museum beside the sidewalk2 “黑匣”鸟瞰/Aerial view of the "black box"3 悬挑的入口空间往回看/View back from overhanging entrance4 悬挑的入口空间/View of overhanging entrance5 冥思中庭/Meditation atrium6 冥思中庭的天花/Meditation atrium ceiling7 地下一层平面/Floor B1 plan8 首层平面/Ground fl oor plan9 二层平面/1st floor plan10 南北向剖面/North-south section11 东西向剖面/East-west section。
关于征集整理侵华日军遗物的思考侵华日军遗物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有力罪证,是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再现”。
通过侵华日军遗物的收集和展示,可以深刻揭露日本的本质与暴行,以及非正义的战争必败的永恒真理。
侵华日军遗物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是最具有说服力感染力的爱国主义教材,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对基本陈列进行改造,展示了大量侵华日军的遗物。
本人在参与征集和整理日军遗物的过程中,有一些体会和认识,提出来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
一、侵华日军遗物收集现状分析日本侵扰中国的时间大抵可以追溯至明朝,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开始其侵华扩张的战略,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在如此之长的侵略时间中,侵华日军在中华大地留下许多历史遗存。
这些历史遗存可以分为不可移动与可移动两大类。
不可移动的文物如:碉堡、坟墓、万人坑及房屋等建筑等。
可移动文物为武器装备、交通工具、通讯探测器材、照明设备、医疗用具、服装鞋帽、照片图册、报刊杂志、日记手札、地图书籍等用于战争与生存的一切可携带的实物与文献。
本文中着重所指可移动的侵华日军遗物。
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军遗物没有被足够重视。
日军投降时,日本为了逃脱国际社会的舆论谴责及国际法庭的审判,许多罪证的文献资料都秘密销毁,如细菌部队销毁了杀人器具和档案资料。
解放后,在多次的政治运动中留在国内的很多日军遗物被毁坏,特别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些文物被当作反革命文物,遭到严重破坏。
近现以来中国敌我友战场的遗存物,具体为缴获物、日军带回物和大陆存留物。
随着人们对文物保护和收藏的认识逐步提高,以及考古挖掘水平的逐步发展,更多的日军侵华遗物得以公知天下。
如2015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考古完成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锅炉房、回水池、动物焚烧炉及部分细菌弹壳厂的调查勘探与发掘,并出土战争遗物1000多件。
哈尔滨七三一遗址纪念馆介绍
哈尔滨七三一遗址纪念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乘坐地铁1号线到新疆大街3号口下车即可到达。
该纪念馆进门处有“反人类暴行”五个大字。
以下是该纪念馆部分参观内容:
复原的全景图:展示了当年731部队的场景。
马路大:日本人对中国同胞的称呼。
实验:包括野外实验、冻伤实验、毒气实验等,展示了日本人的残暴行径。
南门卫兵所旧址:位于正门附近的二层小楼,是当年石井四郎办公的地方。
供暖供电设施:是整个731部队的重要设施,日本人在逃走之前曾利用它烧毁了大量证据。
毒气实验楼:旁边的圆形建筑是地下毒气储藏室,当年曾用铁路为其运送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