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村党建工作 引领新农村建设
- 格式:pdf
- 大小:298.83 KB
- 文档页数:3
党建工作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作用引言:乡村振兴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而党建工作作为党的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宏观角度分析党建工作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作用,并逐个小节阐述党建工作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及其具体措施。
主体:一、党建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党建工作在乡村振兴中的第一方面作用是为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乡村振兴需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通过农民党支部、村级党组织等形式,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引导到农村,并动员广大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形成了农村的共同意识和力量。
此外,党建工作还能够推动乡村振兴中的各项政策的顺利推行,确保政策的贯彻执行,提高政策的落地率和实效性。
二、党建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思想引领党建工作对于乡村振兴的推动还表现在为农村注入思想引领。
党的先进理论是乡村振兴的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通过党建工作,党组织能够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广大农民宣传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增强农民的振兴意识,激发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农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党建工作促进乡村产业升级乡村振兴过程中,产业升级是重要的方面之一。
而党建工作在农村产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党组织通过培训、引导等方式,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经营指导,推动农村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方向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党建工作还能够组织农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推动党的扶贫政策的落地和扶贫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农民从事新型农业经营。
四、党建工作推动农村环境改善农村环境改善是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党的基层组织通过党员志愿者行动,积极投身于农村环境治理,开展垃圾分类、废弃物回收利用等工作,促进农村环境整洁和生态环境保护。
党建工作还能够组织农村的环境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激发农民积极参与环境改善的热情,推动乡村环境的整体提升。
加强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作者:张群来源:《各界·下半月》2020年第04期摘要: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是各级组织需要解决的的重要课题。
乡村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工作开展难度大。
需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乡村振兴助力。
徐州市铜山区潘楼村的发展提供了成功样本,开启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之路,本文以此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探讨乡村工作千头万结果,核心工作在于经济落后,发展后边劲不足,农村收入增长乏力,从而带来系列问题。
因此,解决乡村问题的关键是振兴乡村经济,助力乡村发展。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责任十分重大,需要将党的政策在农村落实,组织发动群众投入到农村社会经济建设中,改变农村落后的社会经济面貌。
然而,由于农村区域辽阔,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很大,如何振兴乡村经济可选择的道路很多,没有固定的运行模式,这就给基层党组织做出决策增加了难度,特别是部分地方农村基层党组织职能弱化,党的凝聚作用不强,党组织在基层的影响力有限,难以起到引领作用。
徐州市场铜山区潘楼村的党建工作做得很好,党组织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村容村貌取得了巨变,应当引起社会深思。
一、潘楼村党建引领的启示过去的潘楼村贫穷落后,脏乱差是其真实写真,对外交通不畅,与外界连接的是一条泥土路,车开不进村,物资运输难。
村居破旧,建设无序,村民生活困难,村内矛盾重重。
而如今,在党建引领作用下,村级形象得到很大改观,村级街道坛花似锦,人如同进入画册中,村民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归结其原因是重视党建工作,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了乡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一)围绕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狠抓农村党建工作如何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光靠说教没有任何作用,必须带领群众实干,让农民得到实惠,提高生活水平。
从潘楼村的发展情况看,村民对村党组织的拥戴,主要是由于党组织带领群众志立于发展。
一是村党组织大兴调研之风,听取民意,征求老党员意见,搜集村民信息,制定了发展规划。
奋力打造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江阴样本”江阴市坚决扛起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强堡垒、育人才、聚合力,以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新理念培育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新势能,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全面振兴的“胜势”。
一、背景和起因江苏省江阴市地处苏锡常几何中心,总面积9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7万;辖10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家级高新区、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4580.3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72万元。
实现了全国县域经济和综合发展“十九连冠”、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十三连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江苏省同类城市“二十二连冠”。
面对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结构多元、组织形式多样、利益诉求多维的现状,江阴市聚焦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组织体系、精准赋能增能、统筹资源力量,推动重心下移、要素下沉,展开了“三生融合”的乡村振兴江阴实践。
二、主要做法(一)党建引领“起笔”,激活乡村善治“红色引擎”组织“领航”,集结硬核力量。
建强组织,完善“镇街党(工)委—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组织—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
凝聚党员合力,深入实施农村党员联户、企业党员联职、机关党员联群“党员三联”工程,通过组建“突击队”“攻坚组”等方式,发动1.1万余名党员在乡村振兴中听民声、察民意、解民忧。
积极推动在职党员到居住地“三报到三服务”,聚焦“推进乡村振兴办实事”,提供微服务、圆梦微心愿、打造微集市,目前已征集梳理微心愿260余个,实现微心愿220余个,发现问题5294个,办结事件5222个,事件办结率达98.64%。
内联外盟,聚合最强资源。
实施“盟红江阴”结盟行动,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与村党组织组建党建联盟,已推动59个机关部门、39家国企、56家骨干非公企业与村党组织结成党建联盟。
统筹联盟内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优势,与农村资产、资源精准结合,实现党建联盟在壮大村级经济、推动共建共治中优势互补、联合发展。
智库时代·29·党政智囊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战略蔡 燕(重庆市潼南区委党校,重庆 402660)摘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使得农业更强,把中国建设成为美丽的国家,就必须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重点。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把“三农”作为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振兴农村的伟大战略。
要坚持党领导工作,加强党的建设,以推动国家人民的富足,把农村建设作为考核工作绩效的手段,加强党建对“三农”工作的作用,促进人民富裕,构建促进乡村振兴的新战略。
关键词:加强党建;乡村振兴;战略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8)29-0029-002一、新时代振兴乡村建设关键方向(一)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牢牢把握富民强村的大方向坚持以促进人民群众致富为主要政治任务,把这个作为工作方向的考量,加强乡村基层的党员建设工作,强化给村民致富这一思想观念,保持我党的一贯执政,以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引导村民脱贫致富。
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大众服务为宗旨,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努力追求绿色革命。
以农村致富为主要紧抓和重点方向,把农村建设的重点强化到提高农民收入的目标。
在假设乡村的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生态资源,把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到新的层次,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种植养殖等待,使得生态资源转化为可持续的资产,能够带动乡村长足发展的高效资源,建设新农村能够更好的造福人民。
(二)坚持以规划领航为关键,用心走好富民强村的实践路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农业产业与农村治理的协调。
农村尤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土地广阔且不像城市那样寸土寸金,城市居民的不断富足不能把广大农村给丢下了,要结合农村的空间优势和区位优势,依托国家政策,紧跟国际市场需求,把科技运用到农业当中去,提高农村效率,就是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水平。
改变以前的对农业、农村、农民不重视的思想态度,把振兴乡村产业经济作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是乡村治理的前提条件,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有效地应用党组织建设活动可以进一步的引领农村的振兴发展。
基于此,本文就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及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的关系逻辑出发,对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振兴发展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党组织;乡村振兴;乡村治理前言:实现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
所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是十分必要,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进行全面分析,破解乡村治理工作中所面临的困境,引领农村的振兴发展,同时也可以为乡村振兴的实践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持。
1.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及乡村治理的关系逻辑1.1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国家的安全稳定有着直接的影响,实现乡村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趋势。
乡村治理工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要求,乡村社会自从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向着城市化进行建设发展,导致乡村传统与城市文化的断裂加深,城乡发展不平衡,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差距依然明显。
1.2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乡村治理的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是领导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力量。
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连接党和政府以及广大农民的沟通桥梁,为乡村治理工作提供思想保障。
1.3乡村治理是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变量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组织的权威性以及领导能力更显重要,现代化乡村治理工作可以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地对乡村治理工作的策略进行调整,充分地发挥出政治以及组织优势,将发挥出来的作用转化到乡村治理工作之中,同时巩固党组织的领导地位。
1.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治理、乡村振兴2.1以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乡村治理的领导力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也由单一结构转变为多元化结构。
159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报告中的亮点之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终是为了解决农村三农问题,这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求,也是长期以来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
而在新的时代发展环境中如何将党建工作优势转化成治理效能,引领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也是目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及乡村振兴的现实考量(1)政治保障。
党建工作是我党一直以来的优良政治传统,是社会各项事务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的重要政治基础和保障。
而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建工作的核心主体跟需要不断提升队伍素养、提高党建水平,从而巩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依托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将党的方针予以深入的宣传、贯彻,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2)经济保障。
基层党组织在人才、资源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党建引领作用的发挥,对土地、资金、人力等经济要素高效整合与分配,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村产业,能够进一步激发农民致富的热情和决心;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得到高效培育,有助于避免过度依赖外部资本要素。
通过村级集体经济、集体产业的壮大与发展,从物质、经济角度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基层党建“双引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1)从队伍建设分析。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人才流失严重,外出务工、经商或者高校毕业生不愿返乡参与农村事业等问题严重,这就导致党员队伍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所减少,再加上现有的农村党员队伍呈现老龄化发展,无法及时、有效的接触、学习、领会和贯彻新的方针与政策,不能更加全面、系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党的要求和部署,从而党建队伍活力不足、实践能力削弱。
久而久之会引起很多消极情绪、带来负面影响,进而阻碍乡村振兴的发展。
(2)从工作效果分析。
基层党建工作的形式、渠道以及开展的各项活动都较为单一,比如最常见的就是村里定期召开“主题党日”,会议内容千篇一律,无法真正的深入到实际情况解决农村实际问题;还有针对党和国家的各项要求,基层党组织的执行无法达到既定的标准,比如“两学一做”等教育活动,只是提交一些活动资料和成员照片及视频作为反馈,不明确活动开展的要点。
以高质量农村基层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研究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发展的根本,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政治保障。
因此必须进一步明确高质量党建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关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本文则主要基于澄城县寺前镇和家楼村的党建发展探究农村基层党建对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意义及途径。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发展引言在意识到党建重要性并提升党建工作工作质量后,和家楼村集体经济初具规模,一、二、三产业基本成型,村民从贫困逐步走向乡村振兴的富裕道路,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省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和“渭南市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
一、农村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概述(一)农村基层党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增强党的领导水平、促进农村基层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大唐集团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和改进,不仅是为了满足农村“四个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牢固树立和维护党的领导的根本保障,是和家楼村实现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乡村振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是推动农业发展、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不仅可以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美丽新中国的构建、现代社会治理模式的构建提供助力,还可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明的继承和实现全民小康目标提供有力保证。
(三)以高质量农村基层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必要性推进农村全面发展,就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首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主要因素。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能够使广大农民在党的带领下实现经济发展、文化进步。
同时,做好党建工作,也可以为政治、文化、教育、宣传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助力,为实现国家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证。
其次,党的核心领导作用需要借助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才能实现。
回顾党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可知,必须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各项基层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地开展并取得圆满的成果。
新农村建设是加快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而作为新农村建设发展中核心领导的党建组织,对其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它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成,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也受到了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
农村党建工作是推动农村建设发展的重点,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中坚力量。
1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村党建工作创新的现实意义1.1党建工作的创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发展,我国开始了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农村在经济上来说是相对落后的地区,运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对基础党组织工作进行创新,去强化农村市场改革,是促进农村发展的主要基础。
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农合发展、培训新型农业,把农村集体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从而激活农村内在动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
1.2党建工作的创新吸引外出农民工的回流农村有大部分劳动力,都逐渐走向外地打工路程,导致农村劳动力缺失、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流失,使基层党建工作的建设也受到了影响。
特别是建立一支能够扎根在农村的党支部班子模式当前党组织的重要任务,而大量人员的外出务工显然让这一工作更加艰巨。
因此,加强基层党组织创新工作,不但能够在村中建立良好的党风、民风,在互联网的形式下,还能把这种文明进行传播,让更多的人对价值观有更好的认识,让务工人员能够回到农村建设中来。
1.3提高基层党员工作效率1.4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经济发展一直占据第一要位。
党建工作也一直把经济发展放在了核心位置,调动基础党组织人员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农村经济发展。
在建设工作过程中,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协调各党员、组织间的工作,以服务为宗旨,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1.5解决老干部退休问题建立老年党支部,在解决老党员的生活问题的同时,还能调动闲置资源,为基层党建工作发挥余热。
对于较为困难和重点的退休党员,实行帮扶工作,健全帮扶机制,从社会各界各种渠道进行酬薪帮扶,实现党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