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国网络银行的个人金融服务发展制约因素
- 格式:pdf
- 大小:235.30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监管所面临的困境互联网金融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平台的金融服务,包括互联网支付、P2P网络借贷、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等。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同时监管部门也面临不少困境。
本文将从发展问题和监管困境两个方面深入探讨。
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监管不完善互联网金融发展较快,相关监管法规落后于技术发展。
由于互联网金融形式多样,监管难度大,监管制度滞后,导致一些互联网金融公司存在违规操作,风险管理不当等问题,给消费者带来潜在风险。
2.风险管控不足互联网金融在吸纳资金、风险分散、融资渠道等方面有很多优势。
一些互联网金融机构因管理体系不完善、风控措施不足,使得风险控制不到位,容易导致资金安全问题。
3.信息不对称由于互联网金融平台存在信息不对称,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以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高收益来吸引投资者,甚至编造虚假信息吸引投资者参与。
这种信息不对称给投资者造成了严重的误导,增加了投资风险。
4.资金流转透明度不高互联网金融的资金流转相对繁杂,不同于传统金融的直接交易,资金的运作流程相对复杂。
而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对资金流转的透明度不高,许多投资者无从得知资金具体去向,增加了投资者的不确定性。
5.行业乱象近年来,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以“高收益、低风险”为诱饵,不断招揽资金,而后引发资金链断裂或者跑路事件。
这些行业乱象严重损害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合法性和稳定性,也影响了整个金融市场的信誉。
二、监管所面临的困境1.监管法规滞后互联网金融业务形式多样,传统的金融监管模式难以满足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要求。
当前监管法规滞后,对于一些新型金融业务的监管模式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导致监管难度加大。
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监管需要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监控和监管。
而目前监管机构的科技手段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速度不匹配,监管手段不足。
3.监管监督不到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主体复杂,监管监督不到位导致一些金融机构难以受到有效监督,存在违规操作甚至发生风险事件。
网上银行的发展背景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Internet Banking)、电子银行(E-Banking)或在线银行,是以互联网为渠道,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银行。
网络银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网络银行( Netbank of Internet Bank)又可称为纯网络银行(Internet一Only Bank)是指没有分支银行或自己的自动柜员机(ATM),仅以网络作为交易媒介,提供以上五种服务中至少一种的金融机构。
广义网络银行则包括纯网络银行、电子分行(E一Branch)和远程银行(Remote一Bank) 。
电子分行是指在同时拥有“实体”分支机构的银行中仅从事网络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
远程银行是指同时拥有ATM、电话、专有的家用计算机软件和纯网络银行的金融机构。
美联储对网络银行的定义是:利用互联网作为其产品、服务和信息的业务渠道,向其零售和公司客户提供服务的银行。
网上银行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包括:存贷、帐户管理、金融顾问、电子帐务支付、以及其他一些诸如网络货币等电子支付的产品和服务。
从理论上说,网络银行将提供全功能的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超越时空的“AAA”式服务,即在任何时候(Anytime)——为客户提供每年365天,每天24小时;任何地方(Anywhere)——家里、办公室、旅途中……;以任何方式(Anyhow)——电话、互联网、手机、传真、电子邮件、短消息……,提供全天候金融服务。
就成本而言,假如因特网上的每笔交易的费用为1美分;与之对应的,通过分支机构、邮件、电话和A TM进行的每笔交易费用分别为1.07美分、73美分、54美分和27美分。
可见网上银行较之传统银行的其它存在方式更能灵活适应金融全球化的内在要求。
一、发展网上银行的背景1.网上银行不仅是金融业务创新的需要,而且是以高科技支持金融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银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在实体银行阶段,银行有经营业务的营业场所和人员,办理业务是面对面的,业务处理主要以手工为主,兼以部分电子化;在电子银行阶段,经营实体仍然存在,但电子化应用程度大大提高,银行业务辅以电话银行、无人自助银行等形式,自动柜员机、自动存款机、自动发卡机、夜间金库等电子金融产品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银行客户;虚拟银行阶段是银行发展的较高层次,在这个阶段中,银行经营实体将不复存在,业务交易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运行来实现。
网络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1.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银行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传统银行在网络银行领域逐渐布局,并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网络银行产品。
此外,像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互联网巨头也开始涉足网络银行领域,挑战传统银行。
市场竞争激烈使得网络银行在发展中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
对策:网络银行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和产品创新能力,增强自己抵御市场冲击的能力。
对于传统银行和互联网巨头的竞争,网络银行需要通过锻炼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调整策略,加快转型升级,打造自己的独特品牌形象。
2. 资金安全风险网络银行的金融交易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网络银行面临的资金安全风险也相对较高。
在进行网银交易的时候,如果系统或者网络出现了问题,用户的资金会受到影响。
而网络上的黑客攻击、木马病毒等恶意程序的攻击也可能导致用户信息和资金的泄露。
资金安全问题不仅会影响到用户的账户余额,还会对整个网络银行的信誉和形象产生不良的影响。
对策:网络银行需要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能力,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障体系。
同时,还需要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此外,加强用户的安全意识和教育,让更多的用户了解网络银行的安全性和操作方式。
3. 缺乏互联网营销经验传统银行在进行互联网金融业务时,缺乏互联网营销经验,很难找到适合其产品和服务的营销策略。
网络银行需要寻找一种与传统银行截然不同的营销方式,来吸引更多的用户。
对策:网络银行需要借助互联网的特点,注重网络营销和社交媒体营销,开展定制化的服务,提升用户的粘性。
此外,网络银行还需要与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市场,不断拓展渠道,提高市场影响力。
4. 用户体验差一些网络银行对于用户体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用户很难快速、方便地完成自己的交易。
网络银行需要把用户体验放在首位,不断改进交易体验,提高交易效率。
对策:网络银行需要优化自己的交易流程和界面设计,让用户操作更加便捷、简单。
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浅析中国银行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学系财经系班级 12金融保险姓名指导教师2015 年 6 月摘要仅仅在几年前,人们对银行的理财产品还相当陌生,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今天在中国的大小城市里,它几乎是家喻户晓。
短短的几年中,国内商业银行在国内市场上推出人民币和外汇理财产品已达上百个品种,个人金融理财资金已有千亿元的规模。
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的迅速崛起,是随着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倒计时的情况下产生的,是国内商业银行加快推进战略性转型的生动写照,而从过去主要面向企业,转道积极发展个人金融理财业务是国内商业银行从战略型转变中所发生的最值得关注的一个变化。
目前,中国国内个人金融理财业务正处于起飞阶段,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刚刚起步,目前主要致力于营销、产品销售、客户关怀服务,还并未展开真正意义上的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同时随着各家银行对此项业务的重要性的逐渐认识,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对我国的个人金融理财业务进行分析和研究就是显得十分迫切且意义重大。
本论文以中国银行为例分析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并探讨我国个人金融理财业务未来发展之路。
关键词:金融理财商业银行理财营销客户经理制AbstractIn just a few years ago, people's bank financial product is quite strange,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economy the size of the cities in China today, it is almost a household name. A few short years, the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to launch RMB and foreign exchange financial products in the domestic market has reached hundreds of varieties, the size of the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capital of one hundred billion yuan. Is the rapid rise of the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business, as the financial industry comprehensive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countdown is a vivid reflection of the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to speeding up its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and the main enterprise from the past, diverting a positiv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business is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from the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of one of the most notable changes. At present, China's domestic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business is at the take-off stage, the market prospect is very broad. But because of personal financial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has just started, is currently marketing, product sales and customer care services, also did not expand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business, in the true sense of the said business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Banks gradually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business will enter an unprecedented big development. In this context,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business in China is analyzed and the research is very urgent and significant. In bank of China, for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sis of pers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business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discuss the way of the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business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Key word: financial services commercial bank financial marketing customer manager system目录1.导论-我国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1)1.1我国个人金融理财业务整体处于起步阶段 (1)1.2我国国内各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理财服务特色 (1)2.我国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个人金融业务范围比较狭窄 (2)2.2个人金融理财产品缺乏特色 (2)2.3个人金融理财营销观念相对滞后 (3)2.4缺乏专业的理财人才 (3)2.5科技支持落后,系统安全问题突出 (4)2.6经营政策层面的限制 (4)2.7缺乏规范的个人信用制度 (5)3.我国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 (6)3.1拓宽个人金融业务范围 (6)3.2借鉴外资银行的经验,加大金融理财产品的创新力度,丰富银行个人金融理财内容 (7)3.3积极培育理财意识和理财市场 (8)3.4建立健全合理的用人机制,培养和选拔专业理财经理,提高理财人员的素质83.5加大科技含量,加强系统安全 (9)3.6我国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发展的相关配套措施 (9)3.7调整相关限制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政策规定 (10)4.结论—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10)4.1个人金融理财的发展机遇 (10)4.2个人金融理财业务面临的挑战 (11)浅析中国银行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我国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1.1我国个人金融理财业务整体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近年来,个人金融业务成为银行经营的重点业务,而个人理财业务更成为银行吸引优质高端客户,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加利润核心业务之一,已逐渐成为商业银行新的、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电子银行业务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内容提要:电子银行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新型分销方式和渠道,是商业银行未来生存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竞争手段,已经成为各大商业银行和中小银行的效益增长点和服务利器,也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方式、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电子银行制约因素发展对策一、电子银行业务概述电子银行是一种新型的银行服务方式或渠道,客户不需要到银行网点,只要通过电脑、电话、手机、ATM、POS等电子终端,就可以方便地获得账户查询、转账汇款、缴费、网上购物、外汇买卖、国债、基金、保险、股票等等多方位的金融服务一般来讲,电子银行家族成员包括自助银行、家庭银行、企业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自助银行以ATM、CRS、DCD及POS机为主,体现在客户可以自行选择和操作机器设备进行自我服务这种服务方式1972年3月起源于美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顾客已经可以在自助银行的各种终端设备上,享受到几乎与柜台业务完全一样的一整套银行服务家庭银行以电话银行为主体基于设施的不同,家庭银行可大体分为电话银行、视频终端家庭银行等形式,目前以电话银行(TelephoneBanking)为主家庭银行(HomeBanking)服务使得客户在家里便能办理各种业务,其服务大都具有灵活方便、反应快捷等优点,因而吸引了大量顾客,提高了银行服务效益企业银行企业银行(CorporationBank)服务,使得银行的企业客户可以利用位于企业办公室的计算机(主要是PC,PC银行故此得名)、电话等处理终端,通过专用网络连接到银行业务处理系统,客户可以通过操作设备发出各种指令但从未来趋势看,PC银行将被Internet银行取代网上银行以Internet为基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Internet逐渐普及以Internet为服务发送渠道,用户通过访问银行网站,就可获得各种银行产品与服务1995年10月18日,世界上第一个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FirstNetworkBank)出现之后,网络银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手机银行以手机为基础,也称移动银行它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使用以手机为主的各种移动设备,使客户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获得银行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近年来,我国各大银行基本上都提供了手机银行服务电子银行业务具有如下特点:(1)“3A”式服务(3A=Anytime+Anywhere+Anyway)全天候(Anytime)电子银行全天候24小时连续运行,对其使用可以不分昼夜,摆脱了传统银行上下班时间的限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电子银行的使用同样可以不受全球时区的限制在任意地方获得(Anywhere)只要拥有合适的工具(电话、电脑、手机、ATM等),客户所处的地域就无关紧要,随时随地都能获得银行的服务,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访问自己的开户银行多种方式提供(Anyway)客户将不仅仅通过银行柜台才能办理银行业务,而是可以通过电脑终端、手机、ATM、电话等多种方式享受各种银行产品和服务(2)以人为本的服务电子银行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尤其体现在网上银行它不仅可以同传统银行一样提供各种服务,还可以推出一些人性化的新产品和服务,这些业务以客户为中心,根据客户个人情况单独设计比如网上银行可以实现服务使用界面的个性化,根据个人喜好定制页面内容和色彩等等通过电子银行,银行还可以以各种方式积极与客户联系并获取反馈意见,如通过电子邮件、自动电话调查、ATM提示等,按照客户的要求及时增进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3)综合性的服务客户通过电子银行提供的服务,除了全面了解自己的账户信息,还可以了解银行提供的相关信息,如证券信息、保险信息等等随着银行业分业经营界限的慢慢打破,这种综合性服务功能将越来越强大,银行客户通过电子银行享受"一站式"金融服务不再是梦想(4)高度程序化的服务与传统银行提供的面对面客户服务相比,电子银行能应对的业务复杂程度显然有限一般而言,电子银行常常充分发挥信息技术高效处理的优势,低成本地提供程序化的、可以自动完成的常规业务,如信息查询、转账服务、修改密码等而高附加值的、非程序化的企业客户服务往往需要在网下通过客户经理开展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及前景“竞争激烈,新品迭出,效益显著,前景喜人”是电子银行业务目前发展的现状随着电子商务浪潮的兴起和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国外商业银行的主营收入已开始转向网上支付和电子转账等方面的中间业务及其他金融服务,国内商业银行也正在改变传统的柜台业务模式和业务结构90年代起,银行卡、ATM、POS在我国的逐步推广应用,国内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开始萌芽交通银行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组建以来,以电子科技手段为先导,进行品牌塑造,赢得了消费者,业务迅速发展特别是率先推出的自助银行,在国内商业银行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之后,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以及各种电子理财产品的推出,使电子银行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以交通银行郑州分行为例,在隆重推出神通卡、神通网后,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提供的代收话费、电费、收视费等收付功能,以及提醒服务业务,得到了业界同行的肯定工商银行于1997年12月在互联网上开办了自己的网站,是最早推出网上服务的国内银行之一,并率先在国内同业中把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诸多产品、服务归为一类,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电子银行的概念,打造了"金融e通道"这个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电子银行整体品牌该行2004年底已拥有1000万户的个人网上银行客户和11万余户企业网上银行客户,在线支付交易额累计突破50亿元中国建设银行2004年底网上银行个人客户达到389万户,交易额1019亿元;网上银行企业客户达到68705户,交易额32937亿元有关人士分析,到2005年底,我国网上银行用户数将飙升到1.4亿户与此同时,各商业银行都把电子银行业务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制定市场策略,推出理财新品如招商银行,2005年初推出了理财新品“财富账户”,随后在今年的4月,同广东TCL集团签订了“票据通”全面业务合作协议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以及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商业银行都以创新姿态加入金融产品的市场大战之中中国工商银行继“电子银行”、“金融e通道”后,又推出个人网银业务金融@家,为客户提供帐户管理、转账汇款、缴费、网上汇市等12大类60余项服务功能到目前为止,有关资料显示,工商银行电子银行的业务指数已占到整个业务量的25%,就是说,100笔业务中有25笔是通过电子银行的渠道进行交易的起步更晚的招商银行,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企业网银、个人网银、网上支付、网上商城、网上证券五大产品系列为主的网上银行服务体系,在国内商业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三、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美洲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对于一家商业银行而言,只拥有活期存款账户的客户,50%会在1~2年内离开;只拥有定期存款账户的企业,30%会离开;而同时拥有定期、活期、网上银行账户的客户,最终选择离开的比率只有1%~2%这项数据揭示了电子银行和传统银行共存的价值所在,显示出电子银行业务在现代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各商业银行纷纷利用电子银行业务对金融市场重新瓜分,但是到目前为止电子银行的发展还没有达到各商业银行所预计的目标和效果,电子银行的客户占总客户的比例较小、客户使用的满意度不高、实际使用率偏低等等,而制约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主要以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细分不够严谨、营销机制不够健全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高、低端客户资源相差悬殊,低端客户占比过大,客户资源不容乐观面对低端客户占比较大的现实,市场细分工作不足,客户结构调整不力,流于一概而论的认识,存在畏难情绪另外,电子银行业务的营销宣传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坚持不懈,相形之下,目前电子银行的宣传更偏重于短期行为商业银行在产品宣传上的投入乏力也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深层次推广,如在街头难见宣传电子银行业务的广告,产品的市场认知度不高对于客户而言,没有对产品的深入了解,何谈"认购"热情2、系统性能尚待优化,产品功能尚待完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大都表现为将一部分传统的柜台业务电子化,所推出的电子银行产品也大多限于对银行现有业务的电子化改造真正的产品创新远未涉及,创新特色不明显,没有体现网络的根本属性--靠变化和新颖吸引客户产品功能还不能满足客户除现金业务外的全部需要例如有的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不能办理分行的一些特色业务(代缴费、外汇宝等);同时,比之于网上银行来讲,电话银行业务由于缺乏可视性,所以操作起来相对繁琐,表现为语音报读菜单冗长,16~19位的账号输入时间过长,造成客户不必要的话费浪费,影响了客户使用该产品的热情而网上银行虽具直观性,但操作计算机本身就要求客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Internet知识,由于天津地区电脑的普及程度不是很高,熟练使电脑的客户人数亦相对较少,加上认识不足、收入偏低等客观因素,也影响电子银行业务的普及与推广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因操作过程中需客户输入的内容偏多,客户感觉不方便,自然就降低了使用热情,致使部分客户与电话银行渐行渐远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重性,对于系统升级来讲,一方面可以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另一方面,过于频繁的改版升级,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并使客户产生陌生感对于可以任意选择服务银行的企业来讲,其稍感不便或使用中一旦出现异常,就会转投他行,这样极易导致客户流失3、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措施不足目前,电子银行业务尚属传统业务的补充手段,所以产生的效益不明显,直接创收能力仍然显得薄弱,造成了在重视直接效益指标考核的情况下,支行对难见直接效益的电子银行业务乏力可推领导层对该业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该业务的发展事实上,电子银行业务的开展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分流柜台压力,缓解柜员劳动强度,并为我们带来直接的业务收入和高附加值的潜在效益但由于认识上的问题,柜员在全力忙于传统柜面业务的时候,面对排队拥阻和嘈杂人流并无主动推介离柜业务的意识,导致"越来越忙"的"马太效应"频出,电子银行的潜能优势无从发挥4、产品售后服务不到位,市场培育力度差客户使用电子银行所反馈的意见得不到及时解决虽然网络银行业务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但相对于客户来说,我们产品中的部分功能仍有待改进比如,企业网银中一个客户号下面仅允许一个账号进行交易,这对于拥有多个账户的企业来说,使用网银进行交易是很麻烦的对电子银行客户缺乏有效的跟踪和售后服务相当一部分客户在初次使用电子银行产品的时候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或存在疑惑,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往往不得其门而入,这会极大地挫伤客户的使用热情而开户以后再放弃使用网络银行,不是一个简单增加睡眠户的问题在越来越强调量本利分析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这不仅造成银行系统资源的无端浪费,更为银行激活和催醒这些客户带来更大的成本负担从另一个角度讲,由于来自客户的声音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或及时收到效果,也使得产品调整因缺少市场依据而失去针对性长此以往,必然制约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四、发展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对策1、转变思想观念,高度重视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必将是未来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之一商业银行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努力转变经营方式、增强盈利能力、实现战略转型要在营销网络加强电子银行业务的组织机构建设,并在加强规章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开展联动营销、全员营销,提高电子银行业务特别是网络银行的客户数、交易量、提升人工网点替代率,加快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步伐2、加强领导管理,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商业银行各级经营管理者要把电子银行业务作为加强客户服务手段、丰富产品功能、拓展市场的有力武器要充分利用电子银行业务,建立多元化的业务分销渠道和新的效益增长空间同时在物质、人员、技术、业绩考核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但在加快业务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加强管理,防范风险,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形成统一的电子银行业务规范、业务流程和业务标准,保证电子银行业务的稳定健康发展3、优化系统结构,完善产品功能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经营效益普遍不甚明显,创新特色不显著,与国内先进行相比,不能靠变化和新颖吸引客户,产品功能老化,不能满足客户除现金外的全部需要因此,商业银行要注重科技投入,大胆引入电子新科技,积极培育推出新产品,有效疏通营销渠道,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创造最佳效益4、加大宣传力度统一宣传口径商业银行在电子银行产品宣传中,应以网上银行为宣传重心,采取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站等多渠道的交叉宣传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多产品的集中宣传等手段,形成本行电子银行产品广告系列,不断扩大本行电子银行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形成本行的品牌产品5、健全营销机制,构建立体营销格局一是建立专业营销队伍,丰富营销手段对不同的客户实施不同的营销策略,确立以差别化产品和差异化服务为高端客户提供贵宾化服务,为中端客户提供特色服务,为低端客户提供便民服务的营销策略二是以阵地营销、媒体营销、交互式营销、户外营销、广告招贴等方式,构成立体营销格局,以不断丰实的营销手段,使电子银行产品深入人心三是完善售后服务,做好市场培育首先把服务放在第一位,通过多种形式的优质服务,唤醒睡眠客户,激活盲点客户,努力减少客户流失四是对客户指定专人负责,提供客户随叫随到的跟进式服务,妥善解决客户在使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通过与客户的紧密接触,贴近用户,查找问题,改进产品,完善功能,树立品牌,培育市场6、重视队伍建设,强化员工培训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要靠一支高素质、高科技的专业人才队伍支撑商业银行在营销活动开始前,就要提前开始着手对客户经理、理财经理和员工进行培训培训要更加贴近于市场实战,要纠正过去台上台下的教学方式,采用电子银行产品营销成功案例讨论、讲解互动的方式授课,并突出培训效果同时,还要准备电子银行手册、电子银行演示程序、相关介绍幻灯片、申办手续文档,存放在内部网FTP服务器文件夹内或共享,方便深入学习,强化教育培训效果,真正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不少于1000字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银行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然而,随着网络银行业务的发展,它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针对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1. 安全性问题网络银行的最大风险是网络安全问题,包括黑客攻击、诈骗、密码泄露、病毒感染等问题。
这些问题容易导致客户的账户信息泄露以及财产损失,大大降低了用户对网络银行的信任度。
2. 用户体验问题网络银行应该为客户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但是,在某些时候,用户在使用网络银行服务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例如,整个过程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服务不够顺畅等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用户流失,降低客户对网络银行的满意度。
3. 诈骗问题诈骗是网络银行交易中的常见问题。
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可能会暴露用户的银行帐户或电子支付帐户,从而使用户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4. 数据管理问题网络银行吸引了大量客户,涉及的数据量也非常庞大。
管理这些数据是网络银行的一个挑战,一旦数据管理出现问题,会导致用户数据泄露、数据损坏等问题,进一步降低用户的信任度。
二、改进措施1. 强化安全性网络银行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客户的信息和账户安全。
银行应该将客户信息分开存储,加强密码保护,增强防火墙,加密用户数据等措施,从而使数据更加安全。
另外,对于不合法行为,银行也应该采取更严格的处罚措施。
2. 提升用户体验银行应该增加客户的服务效率。
银行可以在多个渠道上定义和发布的邮件或信息通知,以提高服务速度和效率。
并且,银行应该开发客户端,更好地显示新功能、提供更好的用户指导和客户支持。
3. 预防网络欺诈银行应该加强监管,建立完善的防欺诈机制,在网上银行交易之前建立更多确认步骤,并要求客户进行任意两种不同形式的身份验证,以防止诈骗活动。
此外,应该建立更多反欺诈措施,以预防网络欺诈。
发展网上银行的难点及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上银行成为了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比传统的银行业务,网上银行具有开放性、普及性和便捷性等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欢迎。
然而,发展网上银行也面临着许多难点和挑战,这些难点与挑战需要得到有效的对策解决。
本文将对发展网上银行的难点及对策研究进行探讨。
一、网络安全问题对于网上银行来说,网络安全问题是其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难题。
网络空间的攻击手段层出不穷,而网上银行的交易流程大大提高了金融犯罪的利润,使得其成为网络黑客的攻击目标。
与传统的银行业务相比,网上银行需要使用网络在线进行交易和处理,这种在线的方式让交易信息容易被窃取,而且网上银行使用的安全技术对于高级黑客已经不再是问题。
因此,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了网上银行发展的主要瓶颈。
为了保证用户账户信息的安全,银行机构需要采取更为严格和先进的安全技术,在传输和存储数据时应遵守妥善的操作规范。
例如,建立完善的安全认证系统,采取多项身份认证技术,增加审核流程等措施来维持交易信息的安全性。
此外,银行机构需要与国内外的安全技术厂商密切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保护技术,加强对安全事件和威胁的监测和处理,实现快速应对网络攻击的防范体系。
二、用户教育问题网上银行的普及和发展离不开用户的接受和使用。
然而,许多人对于网上银行的使用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安全意识,这就带来了用户在使用网上银行时安全风险的增加。
加之许多年长用户对于网络技术的陌生,同时也缺乏网上银行的知识和想法,这将成为推进网上银行向广大群体推广的主要障碍。
银行机构需要在向客户推荐网上银行服务时,提供足够的安全信息和常用的操作知识,并针对不同的客户开展相应的培训和指导,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对于年长客户以及对于技术陌生的客户,可以采取专门的机构,如社区团体、老年俱乐部等组织定期开展网上银行知识普及和操作指导活动,减少用户对于网上银行的顾虑和不安。
三、系统和技术问题随着用户规模的增加,网上银行的交易量也相应增加,届时金融系统就会遭受很大的压力。
中国网络银行发展分析报告中国网络银行发展分析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便利,高效的金融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中国的网络银行业务快速崛起。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二、发展现状网络银行是指银行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手段,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形式。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网络银行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中国拥有超过500家网络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数万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的网络银行用户数量也不断攀升,达到数亿人。
三、问题与挑战虽然中国的网络银行业务发展迅速,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网络银行存在着网络安全风险。
互联网环境下,网络银行客户的个人信息、资金等面临着被黑客攻击、盗窃的风险,这给用户的资产和隐私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其次,网络银行技术设施的安全性亟待加强。
网络银行需要具备强大的技术设施来支撑其运营,包括高性能的服务器、稳定的网络等,但目前很多网络银行在技术设施上还存在不足,容易遭受网络攻击,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再次,网络银行的服务品质和效率有待提升。
由于客户数惊人的增长和业务规模的扩大,部分网络银行在服务品质和效率上面临困境,包括办理时间长、系统故障频发等问题,给用户带来一定的不便。
最后,网络银行的监管体系尚不完善。
随着网络银行的崛起,监管机构对其合规性与风险控制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力度,以提高网络银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对策与建议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首先,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网络银行应加强自身的安全技术防护能力,加大投入,建设强大的安全系统,确保客户的信息不被泄露和攻击,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打击网络犯罪行为。
其次,加强网络银行技术设施的建设。
网络银行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设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缩短办理时间,减少故障发生。
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共五则)第一篇: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信息技术在金融业中的广泛应用,网上银行凭借其服务便捷、成本低廉等优势,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
网络的无界特点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内在要求,为网上银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发展网上银行,已成为提高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本文以网上银行业务发展为切入点,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探析,并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有效提升银行的服务能力和效率。
关键词:网上银行网络安全法律体系金融服务引言:网上银行又称电子银行,网络银行等,是银行利用Internet技术,通过Internet向客户提供开户、销户、查询、对账、行内转账、跨行转账、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传统服务项目,使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的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
随着网上银行的业务量持续的加大,快捷方便带来了巨大的效率,于此同时,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客户与银行,尤其是在出现网上银行盗窃侵权行为发生后,银行与客户的责任认定成为了法律纠纷的焦点,同时在没有完善的法律监管制度下,不利于网上银行的整体发展。
一、网上银行的特点与传统银行相比较,网上银行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以客户为中心,以技术为基础,创建独特品牌。
网上银行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不是面对面的与客户接触,一切交易和沟通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
这就要求网上银行的营销理念从过去的注重一般性金融产品的开发和管理,转移到以客户为核心,根据每个客户不同的金融和财务要求,量身定做个人的金融产品并提供银行业务服务[1]。
网上银行的具体特点还有如下几点:(一)网上银行组建成本低。
网上银行采用开放的技术和软件,其客户端采用公共浏览器软件,不需要银行去维护、升级,银行可以专心于服务产品的开发。
网上银行只需要一些高级银行业务管理人员和网络技术人员,创立安全的网上银行的全部费用为100万美元左右,只相当于传统银行业开办一个小分支机构的花费。
结合自身实践,谈谈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银行利用Internet技术,通过Internet向客户提供开户、查询、对帐、行内转帐、跨行转账、信贷、网上证劵、投资理财等传统服务项目,使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
可以说,网上银行是在Internet上的虚拟银行柜台。
网上银行又被称为“3A银行”,因为它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way)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成为电子商务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而电子商务活动必然涉及资金流,资金流体现为商务伙伴之间的支付与结算活动,支付与结算服务是由作为中介的银行来提供的,银行提供的服务决定了电子商务活动能否顺利进行。
由于中国现阶段网络银行发展中遇到安全问题,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因此分析网络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发展中国网络银行,推动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网络银行即时新型银行机构也是崭新的网上金融服务系统。
它借助于互联网遍布全球、不间断运行,突破传统银行实物为媒介的局限性,为客户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实时便捷的金融服务,辅助企业强化金融管理、科学决策、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可以说网络银行就是在互联网上的虚拟银行柜台,它直接把金融服务延伸到客户的桌面,直接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资金流服务。
由于网络银行立足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摆脱不了信息网络技术固有的缺陷和风险。
(一)网络银行信息安全性问题网络银行信息安全性问题是网络银行运行中的核心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信息的保密性信息的保密性,即只有合法的信息接收者才能解读信息。
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的双方并不想让无关的第三方知道他们之间的进行交易的具体情况,特别是一些隐私信息,如银行账号、账户密码、金额等信息。
国内网上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 网上银行是21世纪新兴的金融业,由于其拥有服务便捷,成本低的优势又加之与互联网联合,使得网上银行的发展有了较大的市场空间。
本篇论文从列举真实数据来反映我国网上银行目前发展的状态,分别从外部和内部分析网上银行存在的问题,并应用理论与事实相结合的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网上银行现状对策一、网上银行的界定及特征(一)网上银行的界定目前网上银行可划分为两种:一种是“虚拟银行”,没有实际的物理柜台作为支持,完全依赖于互联网的无形的电子银行。
此种网上银行采用国际互联网等高科技服务手段与客户建立密切的联系,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例如美国安全第一网。
另一种是传统银行利用互联网为客户提供在线服务,即传统银行服务在互联网上的延伸,这是目前网上银行存在的主要形式,也是绝大多数商业银行采取的网上银行发展模式。
(二)中国网上银行的特征事实上,我国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网上银行,也就是“虚拟银行”,国内现在的网上银行基本都属于第二种模式。
针对网上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国内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靳凤鸣(2007)认为网上银行业务作为现代银行发展的高级形式,代表着银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但目前我国网上建设还不够完善,对于网上银行的理解不够深入,仅仅是照搬了柜台业务,缺乏创新和特色,提供的服务也只是作为低值业务的分流渠道,相关的法规也有待完善,网上银行安全可靠问题也有待加强。
薛岷(2006)则主要从风险的角度来分析了网上银行的现状,提出中国网上银行的发展要符合中国的国情,既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又要借鉴全球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经验。
运用网上银行的各种服务手段,提高运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从而实现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和行为模式的发展和创新。
大多数学者从法律,技术,操作,网络安全等方面对网络银行进行研究,认为应该加强金融监管的电子化步伐,逐步实现银行的全能化,制定网络银行业务运作的统一法律法规,加强安全防范,共同打击网络金融犯罪,营造一个可以信赖的网络金融环境。
银行业金融服务不足的原因分析与改进方案引言:银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承载着金融服务、资金流通与风险管理等重要职能。
然而,当前我国银行业金融服务仍存在不足之处。
本文将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以期提升我国银行业金融服务水平。
一级标题:原因分析1.1 消费者需求多元化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消费者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目前大部分银行并未充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能力和水平。
方便、快捷、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渐成要求,而传统银行机构在这一方面表现明显短板。
1.2 技术应用落后与其他领域相比,银行业对于技术创新应用较为保守。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和充分发挥。
此外,在科技创新推动下涌现的虚拟货币、区块链等新型金融产品与服务也未能被传统银行充分发展起来。
因此,技术应用的落后是导致银行业金融服务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1.3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员工素质和服务水平。
然而,由于相关培训和教育体系不完善,银行从业人员普遍面临着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职业道德意识淡漠等问题。
这些都导致了银行金融服务质量低下和客户满意度不高。
一级标题:改进方案2.1 推动创新科技应用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银行业应积极推动创新科技的应用。
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能够帮助银行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另外,银行还应加强对虚拟货币、区块链等新兴金融产品的研究与应用,以满足当前数字时代对金融服务多样性的要求。
2.2 完善培训与教育体系改进银行金融服务还需加强员工的培训与教育。
银行业应提高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加强岗前和在职培训,更新员工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
此外,通过举办座谈会、论坛等交流活动,可以增加交流机会并加强行业之间的互动与协作。
2.3 加强合作与互联互通多个银行之间的合作与互联互通也非常重要。
银行应加强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合作,推动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
同时,建立跨区域的风险分担机制,促进各地金融机构相互协作,在共同应对风险挑战的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