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2010-2011统计学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95.00 KB
- 文档页数:5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试卷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统计学》系别:班级:姓名:学号:每小题1分,本题总计12分)1.研究某城市工业企业生产时,某工业企业生产工人人数这个概念是()A、数量指标B、数量标志C、变量D、标志总量2.对全国货币发行量中占较大比重的几个大地区进行货币发行量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3.某同学的统计学考试成绩为90分,则90分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数量标志值4.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5.将20个企业按增加值分组而编制的变量数列中,变量值是()A.增加值B.企业数C. 各组增加值D.各组企业数6、某企业2008年完成利润100万元,2009年计划比2008年增长5%,实际完成110万元,2004年超额完成计划()A.104.76%B.4.76%C.110%D.10%7.统计表的构成,从内容上看,包括()A.总标题和指标数值B.主词和宾词C.总标题、横行和纵栏标题三部分D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8.在变量数列中,如果变量值较小的一组权数较大,则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A. 接近于变量值大的一方B.接近于变量值小的一方C.不受权数的影响D.无法判断9..某广告制作商称有30%以上的,看过此广告的电视观众喜欢此广告。
为了证明这一声明是否属实,对抽样调查结果进行检验。
这一检验应采用()A . 双侧检验B .单侧检验C . 左侧检验D 右侧检验10..时间数列两个基本要素()A主词和宾词B变量和次数C组的名称和各组单位数D统计指标数值和这些数值所属的时间11..若价格上涨2%,销售量增加5%,则商品销售额增长()A.10%B.7%C.3%D.7.1%12..相关系数等于零,表明两变量之间()A.是严格的函数关系B存在直线相关C.存在曲线相关D不存在相关关系二、多项选择(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确的,将它们全部选出并把它们的英文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该题选对一个得1分,全部选对得4分,错选、多选不得分,请将正确答案写进下列答题卡中,本题总计20分)1.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工资总额B、商业网点密度C、商品库存量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E、进出口总额2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企业数B、在册职工人数C、某种商品的销售量D、某地区2004年人口数E、某种产品的产量3.根据广义指数的定义,下面()属于指数。
《经济统计学原理》考试题库及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设某地区有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每一家工业企业家工业企业.每一件产品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有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些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家公司的全部职工家公司的每一位职工家公司所有职工的全部工资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一个统计总体()。
.只能有一个指标.可以有多个指标.只能有一个标志.可以有多个标志.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数量标志.品质标志.数量指标.质量指标.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变量值.变量.指标值.指标.年龄是()。
.变量值.连续型变量.离散型变量.连续型变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常按离散型处理.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登记的方便.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确定调查的范围.确定调查的单位.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职工调查.工业普查.工业设备调查.未安装设备调查.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方式是()。
.典型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普查.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月日至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调查时间.登记期限.调查期限.标准时间.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确定组距和组中值.确定组距和组数.确定全距和组距.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最小组为开口组,组限为,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则下开口组的组中值为()。
.统计表的主词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一般排在统计表的()。
.左方.右方.上端中部.下方.某大学个分院共有学生人、教师人、设置专业个。
若每个分院为调查单位,则总体单位总数是()。
.分院数.教师数.学生数.专业数.数值可以直接相加总的指标是()。
.绝对数.时期数.相对数.时点数.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有()。
《经济统计学原理》考试题库及带答案统计学原理试题(A)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标志按其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品质标志与________。
2.统计指标由指标名称和________。
3.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________。
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进一步细分为标志总量和________。
5.平均指标反映了总体分布的________。
6.测定循环变动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___。
7.如果用的是各年份季度资料,应采取________移动平均。
8.三个或三个以上在经济上有联系,数量上保持一定对等关系的指数形成的一个整体,称为________。
9.就方法来说,参数估计的基础是概率论中的大数法则和________。
10.估计标准误差愈小,根据回归直线方程式计算的估计值就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社会经济统计学属于社会科学的()A.实验论和理论性的学科B.方法论和应用性的学科C.系统论和全面性的学科D.信息论和社会性的学科12.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职工的工龄B.职工的性别C.职工的政治面貌D.职工的籍贯13.某人的民族是汉族,则汉族是()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统计总体D.总体单位14.统计设计的中心内容是()A.确定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B确定统计分析的方法 C.确定统计分析的内容D明确统计研究的目的15.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A.调查对象B.调查项目C.调查单位D.填报单位16.对连续型组距数列,凡是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或下限所在组D.另立一组17.某校2001年在校学生人数6000人,毕业生人数1400人,上述两个指标是()A.均为时期指标B.均为时点指标C.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D.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18.第一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6年,第二组为8年,第三组为10年,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的30%,第二组占50%,则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A.8年B.7.55年C.32.5年D.7.8年19.某企业有三个流水连续作业车间,某月份间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5%,90%,85,全厂平均合格率要采用的算式是()A.B.C.D.20.如果某商店销售额的环比增长量每年都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是()A.年年增长B.年年下降C.年年不变D.无法确定21.在长期趋势分析中,如果被研究现象的各年二次差或二次增长量接近于一个常数,则该现象应拟合()A.直线B.二次抛物线C.指数曲线D.双曲线22.某企业2001年产量比2000年增长了13.6%,生产费用增加了12.9%,则该厂年产品成本()A.减少了0.62%B.增加了0.62%C.减少了0.7%D.增加了0.7%23.有效性是指优良估计量的方差与其它估计量的方差相比()A.优良估计量方差小B.优良估计量方差大C.两者相等D.两者不等24.在同样的条件下,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相比()A.两者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后者D.两者大小无法确定25.进行相关分析,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A.都是随机的B.一个是随着机的,一个不是随机的C.随机和不随机都可以D.都不是随机的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统计学期末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它是( )。
A 一种纯数量的研究B 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C 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D 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2、欲使数量指标算术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数量指标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 )。
A 00p qB 11p qC 01p qD 10p q3、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 )。
A 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四分位数4、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标准差为8.4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标准差为11.6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 )。
A 乡村较大B 城市较大C 城市和乡村一样D 不能比较5、某厂某种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各月计划任务有很大差异,今年1月超额完成计划3%,2月刚好完成计划,3月超额完成12%,则该厂该年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
A 3%B 4%C 5%D 无法计算6、基期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70件和50件,若报告期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乙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报告期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7、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
A 上涨10.0%B 上涨11.1%C 下跌11.1%D 下跌10.0%8、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标为( )。
A 环比发展速度B 年距发展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D 平均发展速度9、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 )。
A 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B 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C 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D 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10、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 )为主体。
A 抽样调查B 普查C 统计报表D 重点调查11、设总体分布形式和总体方差都未知,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时,若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则可采用( )。
中央财经大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统计学》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最为恰当的一项。
每题1分,共20分)。
1A6B11B16D2C7A12B17C3D8B13B18B4C9D14C19C5D10D15B20D 二、多项选择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每题2分,共10分)。
1BDE2AD3ABD4ACE5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2×3×4√5√6√7×8×9×10√四、计算与案例分析题(共60分)。
1.此次调查的目标总体为全国大学生。
在问卷调查法中仅仅针对部分南方高校进行了调查,显然缺乏代表性。
网络问卷调查部分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未看到问卷和看到但不想答问卷的学生不在调查范围内,显然会降低样本的代表性。
访谈的方式中未说明“随机选择”是如何实现的,很可能是任意选择的,并且只对愿意接受访问人员进行访问,也不能保证调查结果的代表性。
总体来说,本次调查的结果可能是一次成功的案例研究,其调查结果也有一定意义,但如将样本的特征简单扩展到总体则是错误的。
评分标准:能够说明调查属于非概率抽样,抽样方法是非随机的即可得分。
共5分。
83978/1921×100%2.(1)平均增长速度=-1=9.53%。
(3分)(2)2008和2007年相比,价值指数=22698/19524=116.26%,数量指数=3978/3670=108.39%,因此价格指数=116.26%/108.39%=107.26%。
价格上涨了7.26%。
本题可以有不同的计算思路,结果正确即可(3分)3. (1)原假设为总体(高速路或市区)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备择假设为不服从正态分布。
两个总体K-S检验的p值均为0.200,大于0.05,因此结论为不能拒绝零假设。
(3分)(2)可以认为两个总体的方差相等,因为在相应的F检验中的p值为0.105大于0.05,说明不能拒绝方差相等的原假设。
2011年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文化程度B、职业C、月工资D、行业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A、国民收入B、人均国民收入C、国内生产净值D、设备台数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个变量?A、0个B、两个C、1个D、3个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身高B、产品件数C、企业人数D、产品品种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库存额B、总收入C、平均收入D、人均收入6.典型调查是()确定调查单位的A、随机B、主观C、随意D盲目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A、Z统计量B、t统计量C、统计量D、X统计量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A、样本B、小总体C、样本容量D、总体容量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A、大于1B、大于-1C、小于1D、在0与1之间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零B、1C、-1D、211.统计有三种含义,即统计活动、统计学和()A、统计数据B、人口统计C、外贸统计D、数理统计12.()尺度只能区分事物的类别,但无法比较类别间的大小。
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13.时间数列包括绝对数数列、相对数数列和()A、时期数列B、平均数数列C、时点数列D、属性数列14.下列变量中不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企业产值B、毕业生人数C、生产工人数D、工资额15.对种子的发芽率进行质量检验,需要采用下列那种方法取得数据()A、全面调查B、普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16.分配数列由统计分组和()两个要素组成A、频数或频率B、观察值C、随机变量 D标准差17.在假设检验中,如果希望所考察的数值越小越好,一般要进行():A、左单侧检验B、右单侧检验C、双测检验D、单侧检验18.序时平均数是一种()A、中位数B、众数C、动态平均数D、静态平均数19.频率的取值范围是()A、大于1B、大于-1C、小于1D、在0与1之间20.指数按其研究现象的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生2010-2011学年第2学期《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学号:姓名:专业:年级: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共计10分,将答案写在表格内)1. 对某地区商业网点的从业人员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A.商业网点的所有从业人员B.每一个商业网点C.所有商业网点D.每一个从业人员2. 下列分组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B.学生按成绩分组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D.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3. 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 )A.意义不同B.计算条件不同C.计算结果不同D.数学处理方法不同4. 某种产品产量1995年比1994年增长了10%,1996年比1994年增长了15%,1996年与1995年相比增长了( )A.(115%÷110%)-1 B.115%÷110%C.(115%×110%)-1 D.15%÷10%5. 工人的平均工龄第一组为6年,第二组为8年,第三组为10年,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的30%,第二组占50%,则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 )A.8年B.7.55年C.32.5年D.7.8年6. 某企业2001年产量比2000年增长了13.6%,生产费用增加了12.9%,则该厂年产品成本( )A.减少了B.增加了C.不变D.同比7. 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甲车间:件件,.65 70==σx,乙车间:件件,6.3 90==σx,请问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比较大?()A.甲车间B.乙车间C.两个车间一样大D.无法做比较8. 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 A.(102%×105%×108%×107%)—100%B.102%×105%×108%×107%C. 2%×5%×8%×7%D.(2%×5%×8%×7%)—100%9. 在一次假设检验当中,当显著水平α=0.01时H0 会被拒绝,则给定检验水平α=0.05,()A.H0也一定会被拒绝B.H0一定不会被拒绝C.H0一定会或不会被拒绝D.需要重新检验10. 用简单重复随机抽样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要扩大到原来的()A.2倍B.3倍C.4倍D.5倍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共计20分,将答案写在表格内)1. 下列关于数据的概括性度量,说法正确的是()A.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B.中位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C.数据分布偏斜程度较大时,不宜使用均值D.两组数据的均值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均值小的,离散程度大E.对某班级学生的生源地调查表明,来自东部地区的有30名学生,来自中部的有22名学生,来自西部的有8名学生,则众数为302. 下列对图形的描述,正确的是()A.饼图最适合于描述结构性问题B.与直方图相比,茎叶图更合适描述分类数据C.环形图适合于比较研究两个或多个样本或总体的结构性问题D.为描述学生学习时间和考试成绩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适合采用的图形是对比条形图E.箱线图可以展示数据的集中水平、离散程度、偏斜和离群值3. 关于抽样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已知总体均值为50,标准差为8,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64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抽样分布的标准误差分别为:50,8B.假设总体服从均匀分布,从此总体中抽取容量为36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C.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一定服从卡方分布D.样本比例之差的抽样分布在小样本下为二项分布E.抽样分布理论是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基础4. 影响区间估计宽度的因素有()A. 置信度B. 样本平均数C. 总体变异程度D. 抽样分布形式E. 样本容量5. 假设某班统计学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分是75分,标准差10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成绩在65-75分的学生比例大约为34%B.取得100分的学生人数不超过2.5%C.不及格的人数不超过2.5%D.65-85分之间的学生比例至少为75%E.55-95分之间的学生比例大约为95%6. 下列关于假设检验的相关理论,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一类错误是指当备则假设正确时拒绝备则假设B. 第二类错误是指当原假设不正确时未拒绝原假设C. 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因为β=1-αD. α是理论的显著性水平,P是实际的显著性水平。
《经济统计学》复习题一、简答题1.统计学是怎样一门学科?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各有什么特点?举出常用的三种统计分析方法和统计学在工商管理领域的两种应用。
2. 简要说明的标准差S与离散系数的作用和适用场合3. 设计一份大学毕业生求职的调查问卷。
要求包含以下方面的信息:个人信息(至少应包括毕业学校、所学专业、家庭所在地省份),求职意向(就职单位的性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合资企业、外企、民营企业、基层单位等)、适合的岗位(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普通员工、其他),个人特点:兴趣爱好、特长、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等,对收入的最低要求、单位所在地区(就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而言:发达地区、一般地区、相对落后地区),最注重的条件(如薪酬、福利、企业发展空间、个人晋升机会等),你希望了解的就业指导信息还有那些?4. 试就大学生创业问题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要求至少包括:调查目的,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创业意向,创业项目的领域,创业资金来源,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的可行性,最大的困难,对大学生创业所持的态度和建议等等)。
5. 试就统计数据的三种类型给出统计整理与展示的方法(统计图要求划出示意图)。
6. 什么是个体指数? 什么是总指数?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7. 统计数据分为哪两种类型?品质数据是指哪两种类型的数据?其特点是什么?8. 某学院2年级300名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来源,其中60%全部来源于家庭收入,10%来源于银行提供的教育贷款,25%依靠自己勤工俭学和获得奖学金,其余5%是一小部分来自家庭收入,主要靠亲友或慈善人士资助。
请用这个实例中的数据,画出统计条形图和饼图的示意图,并回答这组数据的类型。
9. 某高校2008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情况如下:考研:26%,出国:4%, 国企:20%,政府机关及金融机构:20%,高校及科研机构:12% ,外企及合资企业:8%,自主创业、民营企业:5%,其他:5%,请根据这些数据,画出两种统计图形的示意图,并给出其它三种常用的统计图形的名称。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1、某森林公园的一项研究试图确定哪些因素有利于成年松树长到60英尺以上的高度。
经估计,森林公园生长着25 000棵成年松树,该研究需要从中随机抽取250棵成年松树并丈量它们的高度后进行分析。
该研究的总体是(B )。
A. 250棵成年松树 B.公园中25 000棵成年松树C.所有高于60英尺的成年松树 D.森林公园中所有年龄的松树2、推断统计的主要功能是(D )。
A.应用总体的信息描述样本 B.描述样本中包含的信息C.描述总体中包含的信息 D.应用样本信息描述总体3、对高中生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85%的高中生愿意接受大学教育,这一叙述是(D )的结果。
A.定性变量 B.试验 C.描述统计 D.推断统计4、某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一年级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为此他观察了200名新生,发现他们每个学期平均在教科书上的花费是250元。
该研究人员感兴趣的总体是( C )。
A.该大学的所有学生 B.所有的大学生C.该大学所有的一年级新生 D.样本中的200名新生5、在下列叙述中,关于推断统计的描述是( B )。
A.一个饼图描述了某医院治疗过的癌症类型,其中2%是肾癌,19%是乳腺癌B.从一个果园中抽取36个橘子的样本,用该样本的平均重量估计果园中橘子的平均重量C.一个大型城市在元月份的平均汽油价格D.反映大学生统计学成绩的直方图6、你询问了你们班8位同学的经济学成绩,这些成绩的平均数是65分。
基于这种信息,你认为全班的经济学平均成绩不超过70分。
这个例子属于统计学的哪个分支( C )?A.参数统计 B.描述统计 C.推断统计 D.理论统计7、某手机厂商认为,如果流水线上组装的手机出现故障的比率每天不超过3%,则认为组装过程是令人满意的。
为了检验某天生产的手机质量,厂商从当天生产的手机中随机抽取了30部进行检测。
手机厂商感兴趣的总体是( A )。
A.当天生产的全部手机 B.抽取的30部手机C. 3%有故障的手机 D.30部手机的检测结果8、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称,“由150部新车组成的一个样本表明,外国新车的价格明显高于本国生产的新车”。
吉大11春学期《经济统计学》期末作业考核要求一、综合论述题(分值45%)1.统计学是怎样一门学科?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各有什么特点?举出常用的三种统计分析方法和统计学在工商管理领域的两种应用。
答: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科学,它所提供的是一套有关数据收集、处理、分析、解释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方法,统计研究的是来自各领域的数据。
数据收集也就是取得统计数据;数据处理是将数据用图表等形式展示出来;数据分析则是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研究数据,并从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而得出结论。
描述统计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人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常用的三种统计分析方法:列联分析、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统计学在工商管理领域的两种应用:企业发展战略,产品质量管理2. 从统计调查组织形式的角度,谈谈人口普查与某种抽样调查(如,居民消费意向调查)的主要区别。
收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有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并选其中的三项进行统计学意义上的解读。
答: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建立专门的普查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普查人员,对调查单位进行直接登记,适用于经常性调查未取得或无法取得全面资料时,比如人口普查。
另一种是颁发一定的调查表格,由调查单位根据原始记录进行填报,上报资料以电讯方式(网络传输),如我国历次的物资库存普查。
人口普查工作量大,涉及面广,进行一次普查需要动员许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花费较多的时间,组织工作也比较繁重。
某种抽样调查适用于对一些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的社会经济现象,一些不必要或难于进行全面调查而又必须取得总体数量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调查。
因为可以从样本资料推算取得反映全面情况的统计资料。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数据:(1)城乡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9]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2010 —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考试 试题纸(第1页 共3页)知行学院课程考试试题纸……………………………………………………………………………………………………1 2 3 4 5 6 7 8 9 10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选出填写在题前的答题卡内,写在括号内的一律无效 )1、 对数据实行标准化之后得到的z 分数 ( )。
A .没有计量单位 B .服从正态分布 C .取值在0-1之间 D .取值在-1到1之间。
2、一个对称分布的峰度系数等于2.0,则该数据的统计分布( )。
A.为尖峰分布 B.为扁平分布 C.为左偏分布 D.为右偏分布3、在回归分析中可能存在异方差问题。
异方差指的是( )。
A.各个自变量的方差不相等B.各个自变量的方差不等于因变量的方差C.总体回归模型中随机误差项的方差不相等D.各个因变量的方差不相等 A.进行修正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多重共线性B.目的是为了修正自变量个数对判定系数的影响C.修正的判定系数取值在0-1之间。
D.以上都不对5、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有( )。
A.消费者价格指数B.总成本指数C.GDP 增长率D. 销售额指数6、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采用( )计算的。
A.拉氏价格指数公式 B.帕氏价格指数公式 C.固定加权指数公式 D.简单指数公式7、在问卷设计中,以下哪个问题设计的最为合理?( )。
A.国家认为H1N1病毒是可防可治的,你认为呢? B.你喜欢足球和篮球运动吗? C.你经常上网吗?D.你上个月的总支出是多少?8、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表达式为y ˆ=100+6.8x ,判定系数等于0.81,则x 与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
A.0.81B.0.9C.-0.9D.0.9或者-0.9 9、 帕氏价格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
A.001q p q p ∑∑ B.011q p q p ∑∑ C.010q p q p ∑∑ D.1011q p q p ∑∑10、某商场2008年12月的商品销售额为100万元,该月的季节指数等于125%(乘法模型),在消除季节因素后该月的销售额为( )。
《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考核方式:考试日期:年月日适用专业、班级:一、判断题(下列各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1、统计学是研究总体数量方面的规律的,所以就不需要做定性研究。
()2、重点调查的误差是可以事先计算和控制的。
()3、计算比较相对指标时,通常采用总量指标。
()4、众数和中位数均易受极端值影响,不具有稳健性。
()5、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的连加。
()6、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各环比增长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7、因为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所以实际计算总指数时通常运用综合指数。
()8、样本指标的方差称为抽样平均误差。
()9、若其他条件固定,则总体变量的变动程度与抽样极限误差呈正比。
()10、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同号。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凯特勒B、威廉·配第C、康令D、阿亨瓦尔2、对某社区8000名居民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其总体是()A、8000名居民B、每一名居民C、8000名居民的收入D、8000名居民的生活支出3、某国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8532亿元,这是()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4、制定统计调查方案,首先要明确()A、统计调查对象B、统计调查单位C、统计调查项目D、统计调查目的5、下列调查属于全面调查的是()A、1%人口抽样调查B、经济普查C、家庭生活水平抽样调查D、农产品重点调查6、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影响各组次数多少的主要因素是()A、组距和组数B、组数C、组距D、组中值7、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统计指标是()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8、某企业按照计划规定单位成本应比上年下降1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5%,则同上年相比单位成本()A、下降14.5%B、下降5.5%C、提高14.5%D、提高5%9、关于发展水平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展水平又称为动态数列水平B、发展水平实际就是动态数列中的各项具体的指标值C、发展水平往往表现为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一般用a表示i10、以1972年为基期,2004年为报告期,计算某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应开()A、30次方B、31次方C、32次方D、33次方11、按指数的性质不同,指数可分为()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12、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A、居民消费价格指数B、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C、股票价格指数D、农产品产量总指数13、某商品价格发生变动,现在的100元只值原来的90元,则价格指数为()A、10%B、90%C、110%D、111%14、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A、随着抽样数目的增加而加大B、随着抽样数目的增加而减少C、随着抽样数目的减少而减少D、不会随着抽样数目的改变而改变15、当变量x按一定数值变化时,变量y也近似地按固定数值变化,这表明变量x和变量y之间存在着()A、完全相关关系B、复相关关系C、直线相关关系D、函数关系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石家庄经济学院试卷(A 卷)2010 /2011 学年第 一 学期课程名称 统计学 年级 专业 共 7页 考试形式: 闭 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报告期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只能购买到基期相同商品的80%,则物价增长了_______25%___。
2. 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规定1990年7月1日0时为标准时点,要求在7月1日-7月31日完成普查登记,则调查期限为 ,调查时间为 。
3. 对某企业全部产品进行简单随机重复抽样,该企业去年合格率为90%,产品耐用时间的标准差为20天,如合格率的极限误差为4%,耐用时间的极限误差为2天,若以95.45%(z=2)的概率估计,要满足两方面共同要求, 应至少调 查 件产品。
4.某层楼有七户居民。
家庭人口数分别为4,3,3,2,2,2,1;人均居住面积为6,10,10,12,12,12,18。
据此计算:家庭人口数的众数为 人,中位数为 人,七户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为 米。
一个时间数列有24年的数据,若采用7年移动平均修匀,则修匀后的数列有 18 年的数据。
6.如果协方差小于0,说明两变量之间是_fu____相关。
7. 零件的尺寸经测量大小不一,这在统计学上称为。
二、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某厂2002年完成产值200万元,2003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万元,则超额完成计划( d )。
A.15.5% B.5.5% C.115.5% D.5%2、某储蓄所2006年9-12月月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为480、460、520、560万元,则第四季度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平均余额为( a )万元。
A.500B.513.3C.515D.5203. 在进行组距分组时,以组中值作为该组数据的代表值的前提是( b )。
A. 各组变量值都相等B. 各组数据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C. 各组组距均相等D. 各组频数均相等4.第一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5年,第二组为7年,第三组为10年。
石家庄经济学院试卷2010 /2011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 统计学 共 6 页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如果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性别构成情况,则调查单位是_____ _____,填报单位是 。
2.已知变量x 和y 的协方差为150,x 的标准差为18,y 的标准差为15,则变量x 和y 的相关系数r 等于 。
3.在总产值指数=产量指数*价格指数体系中,编制总产量指数时,指数化指标是 ,同度量因素是 。
4.某市场某种商品一个月的价格资料如下: 则该商品价格的算术平均数为 ,中位数为 ,众数为 。
5.对某企业全部产品进行简单随机重复抽样,该企业去年合格率为90%,产品耐用时间的标准差为20天,如合格率的极限误差为4%,耐用时间的极限误差为2天,若以95.45%(z=2)的概率估计,要满足两方面共同要求,应至少调查 件产品。
6.某商店计划1995年上半年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70%,执行结果只增长了30%,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统计分析中,需要已婚人口数和未婚人口数指标,则相应的调查标志是()。
A.婚姻状况 B.已婚人口数 C.未婚人口数 D.已婚及未婚人口数2.∑(x-x)f=A,则A()。
A.可以是任意常数B.为正数 C.等于0 D.为负数3.为研究某地质队青年业余时间的活动,某地矿局有10个机台班组被抽样,并询问在那里工作的所有青年人,则抽样的组织形式属于()。
A.机械抽样 B.类型抽样 C.整群抽样 D.纯随机抽样4.某地质队1986年台月效率为284米/台月,1985年为300米/台月,根据计划1986年台月效率规定增长4%。
试确定该地质队提高台月效率计划完成程度为()。
A.91% B.104% C.94.7% D.109.9%5.已知今年增长1%的绝对值为0.54,去年比前年增长的绝对值为5,则去年比前年的增长率为()。
A.9.3% B.8.7% C.10.2% D.无法计算6.已知变量x与y存在负相关,指出下列回归方程哪一个肯定是错误的()。
浙江财经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密封线《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日期:2012年1月12日适用专业、班级:09统计学、09信息与计算科学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评卷人(共三大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职工人数B、机器台数C、工业总产值D、车间数、人口密度、平均寿命、人口净增数,这四个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3、杭州市工商银行要了解2011年第一季度全市储蓄额的基本情况,调查了储蓄额最高的几个储蓄所,这种调查属于()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4、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500元;2500元以上。
则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A、750和2750B、500和2750C、800和2800D、750和30005、按照计划规定,工业总产值与上年对比需增长30%,实际却比计划少完成了10%,同上年相比,今年产值的实际增长率为()A、60%B、120%C、40%D、17%6、已知某企业总产值2010年比2007年增长187.5%,2009年比2007年增长150%,则2010年比2009年增长()A、37.5%B、125%C、115%D、15%7、有一批灯泡共1000箱,每箱200个,现随机抽取20箱并检查这些箱中全部灯泡,此种抽样属于()A、纯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整群抽样 D、等距抽样8、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A、只能是绝对数B、只能是相对数C、只能是平均数D、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9、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A、某厂各年工业产值B、某厂各年劳动生产率C、某厂各年生产工人占全部职工的比重D、某厂各年年初职工人数10、某厂有两个车间,2009年甲车间工人平均工资为2200元,乙车间为2300元;2010年,甲车间工人在全厂工人中的比重提高,乙车间的比重下降。
解: 工资额(元)800~1000 1000~1200 1200~1400 1400~1600 1600~1800教师人数(人) 25 46 104 45 30 组中值 9001100130015001700-x =30451044625170030150045130010411004690025++++⨯+⨯+⨯+⨯+⨯=250326800=1307.2S=24912427040=223.4离散系数:νs=-xs =-2.13074.223=0.1714. (10分)某电视台想了解观众对某电视剧的喜欢程度,选取了500个观众作样本(重复抽样),结果发现喜欢该电视剧的有175人。
试以95%的置信水平估计观众喜欢这个电视剧的置信区间。
概率度t1.962.58概率F(t) 0.95 0.99 解:由题意的:n=175, Z 2α=1.96, 根据抽样结果计算的样本比例为:P=500175=35%根据公式的p ±αZ ±1.96⨯500%)351(%35-⨯ =35%±4.18%=(30.82%,39.18%)所以95%的置信水平估计观众喜欢这个电视剧的置信区间为(30.82%,39.18%)5.(10分)某厂生产的某产品包装上注明每包重量为1000克,监督部门为检验该产品重量是否合格,某日随机抽查9包该产品,测得样本平均每包重量为986克,标准差是24克。
假定每包产品的重量服从正态分布,试问在0.05α=的显著性水平下,能否认为该产品重量合格? 解:由题意得:本题用右单侧检验。
μ=1000,n=9, s=24,α=0.05,-x =986H 0:μ=1000 H 1:μ≠1000t=NsX --μ=9241000986-= -47 当α=0.05,自由度n-1=8,查表的()82t α=2.3060 因为t <t 2α,接受6.(10分)某社区共有500户居民,社区管理者想了解居民对某项改革的意见。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A卷)命题人:王志标考试时间:120分钟1、一个统计总体()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 、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调查C、职工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C、标准时间D、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时间序列B、时期数列C、间断时点数列D、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A、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B、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C、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D、各期同比增长量的大体相12、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A、B、C、D、13、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产量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A、1.8%B、2%C、20%D、18%14、在不重复抽样中,抽样单位数从5%增加到25%,抽样平均误差()。
A、增加39.7%B、增加约3/5C、减少约3/5D、没有什么变化15、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
A、> >B、<<C、>>D、以上都不对1、ACD2、ACDE3、BC4、ABCDE5、ADE6、ABD7、CD8、AC9、ABC10、ACE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项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
A、性别B、年龄C、职务D、民族E、工资2、从表式上看,统计表由哪些部分构成( )。
A、总标题B、主词C、纵栏标题D、横行标题E、指标数值3、在相对数中,子项和母项可以互换位置的有()。
A.结构相对数 B.比例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 D.动态相对数E.计划完成相对数4、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工资总额B、商业网点密度C、商品库存量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E、进出口总额5、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A.定基发展速度-1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C.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D.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E.定基增长量除以最初水平6、某企业为了分析本厂生产的两种产品产量的变动情况,已计算出产量指数为118.6% ,这一指数是()。
A.综合指数 B.总指数 C.个体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 E.质量指标指数7、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A、是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B、是平均数还是成数C、是重复抽样还是不重复抽样D、总体标志变异程度大小E、以上答案都对8、下列正确的说法有()。
A、类型抽样只存在组内抽样误差,不存在组间抽样误差。
B、类型抽样只存在组间抽样误差,不存在组内抽样误差。
C、整群抽样只存在群间抽样误差,不存在群内抽样误差。
D、整群抽样只存在群内抽样误差,不存在群间抽样误差。
E、类型抽样既存在组内抽样误差,又存在组间抽样误差。
9、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中()。
A、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概念B、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概念C、可变的数量标志是变量D、指标和标志都是变量E、质量指标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10、对某市工业企业状况进行调查,得到下面资料,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A、该市工业企业实际产值为110亿元B、某企业为亏损企业C、该市工业企业职工人数80万人D、某企业资金利润率为30%E、该市工业企业机器台数为7500台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总是固定不变的。
()2、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
()3、所选择单位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例,这些单位就是重点单位()4、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都是总指数。
()5、在简单随机抽样时,当总体单位数较多时,若抽样比例为64%,则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比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大约减少40%()。
6、对于同一变量分布,其标准差永远小于平均差。
( )。
7、在抽样调查中,系统性误差是由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因此应当尽量克服。
()8、以1949年a0为最初水平,1997年a n为最末水平,计算钢铁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时,应当开48次方。
()9、各个变量值与它们的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等于最小值。
()10、某城市有200万人,有商业零售机构10000个,商业网点密度的逆指标=5(个/千人)。
()四、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第二季度的平均商品库存额为万元。
2、若时间序列有18年的数据,采用3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序列中剩下的数据有个。
3、将所研究对象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个部分,并给每一类别定名,所形成的度量尺度是。
4、,其中是的平均数,是权数。
5、某银行想知道平均每户活期存款余额和估计其总量,根据存折账号的顺序,每50本存折抽出一本登记其余额。
这样的抽样组织形式是。
6、一家公司在招收职员时,首先要通过两项能力测试。
在A项测试中,其平均分数是100分,标准差是15分;在B项测试中,其平均分数是400分,标准差是50分。
一位应试者在A项测试中的了115分,在B向测试中得了425分。
与平均分数比,这位应试者项成绩更为理想。
7、六个工人的日产量分别为:32、20、23、29、26、30,这六个工人日产量的中位数是。
8、某县1995—2000年期间粮食产量(万吨)配合的直线趋势方程y=800+5.5t,式中时间变量t=-5、-3、-1、1、3、5,根据上面的直线趋势方程,预测2001年的粮食产量应为万吨。
9、给定一组样本观测值,经计算得,,则样本方差 .五、计算题(共37分,其中第1小题9分,第2小题10分,第3小题10分,第4小题8分)要求:①计算全厂平均工资指数;②用相对数和绝对数说明平均工资变动中两个因素的影响,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2、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想了解观众对某个电视专题的喜欢程度,他选取了500个观众作样本(重复抽样),结果发现喜欢该节目的有175人。
(1)试以95%的概率估计观众喜欢这一专题节目的区间范围。
(2)若该节目主持人希望估计的极限误差不超过5.5%,问有多大把握程度?(3、某市某产品连续四年各季度的出口额资料如下(单位:万元):要求计算该市该产品出口额的季节指数(用同期平均法中的直接平均法),并对其季节变动情况做简要分析。
4、甲乙两班同时参加统计学课程的测试,甲班的平均成绩为70分,标准差为9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 要求: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D2、C3、B4、C5、B6、B7、A8、B9、B10、B11、B12、C13、A14、C15、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ACD2、ACDE3、BC4、ABCDE5、ADE6、ABD7、CD8、AC9、ABC10、ACE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 四、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1、992、163、定类尺度4、05、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或等距抽样6、A7、 27.58、838.59、30五、计算题(共37分,其中第1小题9分,第2小题10分,第3小题10分,第4小题8分)①全厂平均工资指数=(可变构成指数)(3分)由于全厂平均工资上升而增加的平均工资额=823.20―693.24=129.96(元) ②全厂工资水平指数=(结构固定指数)(2分)由于各级别工资水平上升而增加的平均工资额=823.20―769.94=53.26(元)(1分)工人人数结构指数=(结构变动影响指数)(2分)由于工人人数结构变化而增加的平均工资额=769.94-693.24=76.70(元)(1分)2、(1),(2分),由于z=1.96,抽样平均误差为(2分)抽样极限误差=0.042(2分),经计算得概率保证程度为95%时,观众喜欢这一专题节目的置信区间为[30.8%,39.2%]。
(1分)(2)若极限误差不超过5.5%,则z=,(2分)F(z)=0.99。
(1分)3、产品合格率区间估计某市某产品连续四年各季度的出口额资料及季节比率计算表单位:万元第一季度的季节指数为11.70%(2分)第二季度的季节指数为13.54%(2分)第三季度的季节指数为30.51%(2分)第四季度的季节指数为254.25%(2分)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该市该产品的出口额变动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季节波动。
在一年当中,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是出口旺季,特别是第四季度达到全年最高点,季节指数为254.25%,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是出口淡季,第二季度是全年最低点,季节指数为13.54%。
企业应根据该产品的出口季节变动组织生产,特别是要注意为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的出口准备好货源。
(2分)4、乙班平均成绩(2分)乙班成绩的标准差==9.29。
(1分)乙班成绩的标准差标准差系数为(2分)甲班成绩的标准差标准差系数为(1分),因为0.1286>0.12,所以乙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