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穴位及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眼睛疲劳按目窗
我们今天来讲目窗穴。
穴位主治
远视、近视、眼睛酸痛
古代医书记载,这个穴位能够治疗头痛、头旋、目痛、远视不明、等疾患。
在现代中医临床中,常利用这个穴位治疗近视。
眼睛近视的学生,平常只要多按按这个穴位,对视力的保健就极有好处。
此外,经常按压这个穴位,还能够缓解眼睛的疲劳、酸涩,使眼睛变得炯炯有神。
穴位命名
目,肝之所主,这里指穴内物质为肝木之性的风气;窗,气体交换的通道。
“
目窗”的意思是指胆经气血在穴位这里吸热后化为阳热风气。
祛病疗疾
头疼、目眩、目赤肿痛、远视、近视、面部浮肿、上齿龋肿、小儿惊风。
部位
这个穴位在人体的头部,前发际上1.5寸,头正中线旁开2.5寸处。
自我按摩
用食指和中指轻按于目窗穴,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左右各(或双侧同时)按1~3分钟。
治疗功用:明目开窍,补气壮阳。
文章与图片来源: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删除)。
眼部穴位按摩:消除眼周黑色素沉淀
中医的穴位按摩法可将常见的眼部问题全部解决掉,胜过化妆品,从内而外解决。
按摩承泣穴:消除眼周黑色素沉淀
电脑、光线的刺激,加上经常熬夜,导致眼周肌肤黑色素沉淀严重。
按摩承泣穴,可以活血化淤,促进黑色素分子之间相互撞击,并迅速代谢出体外。
按摩方法
食指用按揉方式按摩下眼睑,因在瞳孔的正下方,眼球与眼眶下缘之间,便是承泣穴位置,按摩此处30次。
按摩太阳穴:消眼袋
眼袋,说明眼周肌肤松弛,肌肤代谢出现问题。
按摩太阳穴,可以促进肌肤新陈代谢。
按摩方法
双目轻闭,双手大拇指按太阳穴,反覆10次,每次停留3-5秒钟。
按摩瞳子髎穴:消眼尾纹
眼周肌肤缺少水营养的滋润,眼周长期处在疲劳状态,眼尾细纹便会出现。
按瞳子髎穴,可增强眼周肌肤的锁水能力,抚平眼尾纹。
按摩方法
瞳子髎穴,在眼角外侧约一指腹凹陷处,用食指在眼尾处,以轻揉提拉方式按摩15次,可有效预防细纹生成。
按摩鱼腰穴:消眼部水肿
当饮水量过多,肾脏代谢增大,或者睡眠品质不好时,易出现眼部浮肿。
按摩鱼腰穴,可加速眼部排毒排水能力,让眼部肌肤尽快消除水肿。
按摩方法
鱼腰穴就处在瞳孔直上、眉毛中间的位置,用食指在眉毛处以画圈的方式,进行轻揉按摩,直至眉毛处感觉到热为止。
以上提到的四大养生穴位,都在眼周围,中医提醒,按摩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千万别马虎大意,以防伤到眼睛。
常按摩以上穴位,可解决眼部问题,但需长期坚持。
调理眼睛的六个穴位令狐采学1、攒竹穴:“消除眼睛疲劳”命名:攒、聚集的意思;竹,指山林的意思。
“攒竹”的意思是指膀胱经湿冷水由此吸热上升。
因为此处的穴位的物质是晴明穴上传而来的水湿之气,因其性寒吸热上行,与晴明穴内提供的水湿之气相比,有本穴上行的水湿之气量小,如同捆扎聚集的竹竿小头一样,所以名“攒竹”。
攒竹穴有很多别名,如眉本、眉头、员在、始光、夜光、明光、光明穴、员柱、矢光、眉柱、始元、小竹、眉中。
“眉本”的意思是指此处穴位气血的强弱关系,到眉发的荣枯。
“始光”的意思是说膀胱经气血在此处由寒湿之状变为阳热之状。
部位:属足膀胱经经脉的穴道,在眉毛内侧端,眼腚骨上凹陷处。
主治:此穴对急慢性结膜炎泪液过多,眼睑寒颤,眼睛疼痛等症状都有明显的疗效;按摩此穴,能够缓解视力不清,眼睛红肿等症状;③长期按摩此穴位,对风热,痰湿引起的脑袋头痛、眉棱骨痛等具有明显的调理和改善作用。
自我取穴按摩:正坐、轻闭双眼,两手肘支撑在桌面上;双手的手指交叉,指尖向上,两个大拇指的指腹向上,由下往上向眉棱骨按压,轻按由痛、酸、胀的感觉;③每次左右两穴位各按揉1—3分钟,也可以两侧穴位同时按压。
注意:一般人取穴,是由面部直接按压,在眉棱骨上,正确的应该是由下往上按。
2、晴明穴“眼睛明亮”命名:晴,指穴位所在的部位及穴内气血的主要作用对象为眼晴;明,光明的意思。
“晴明”的意思是指眼睛接受膀胱经的气血而变的光明。
此穴是太阳膀胱经上的第一个穴位,气血来自体内膀胱经的上行气血,是体内膀胱经吸热上行的气态物所化之液,即血。
此穴将膀胱经之血提供给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视,变得明亮清澈,所以名“晴明”“晴明穴”也被称为“目内”“泪孔穴”“泪空穴”“泪腔穴”“泪外”。
部位:属于足膀胱经经脉的穴道,在目内眼角外一分处,鼻梁旁的凹陷处。
主治:此穴是主治所有眼病的关键穴位,对眼睛具有去眼翳,镇痛、消肿、止泪、止痒的作用,能令眼睛明亮;按摩此处穴位,能使急慢性眼结膜炎,眼睛充血红肿的症状有所缓解;③长期按摩这处穴位,对假性近视、散光、老花眼、夜盲症、早起轻度白内障、迎风流泪等眼疾、具有非常明显的条例,改善和保障作用。
人们常做的眼保健操按的四个穴位是什么?
做眼保健操的时候,常按的四个穴位分别是天应穴、精明穴、四白穴和太阳穴。
第一节:揉天阴穴
动作:位置在两眼眉毛正中,用大拇指按压;
第二节:挤按睛明
动作:右手揉捻鼻梁上部,确切的位置在眼角再稍偏上一点。
按睛明穴的好处在于:1:可以治疗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2:可以消除黑眼圈、为眼部解压;3:可以舒缓肩颈肌肉僵硬,提神醒脑,预防头痛;4:可以治疗眼睛疲劳,近视,夜盲,色盲,迎风流泪等症状。
第三节:揉四白穴
动作:食中二指合并,贴到鼻子两侧的凹部,然后放开中指,食指所在的位置就是四白穴,按揉的顺序是:正一圈,反一圈。
揉四白穴的好处在于:可以缓解眼部肌肉疲劳,缓解面部痉挛的。
第四节:按太阳穴轮刮眼眶
动作:双手大拇指按住两侧太阳穴不松,另外四指后弯曲,从两侧眉毛中间开始,向两侧刮到太阳穴,再从眼睛下面,鼻翼两侧刮到太阳穴,一上一下为一个完整的动作。
按太阳穴轮刮眼眶的好处在于:可以缓解眼部黑眼圈,缓解眼疲劳,清肝明目,通络止痛。
一、睛明穴睛,指穴位所在部位及穴内气血的主要作用对象为眼睛,明,光明穴之意。
睛明意指眼睛接受膀胱经的气血而变得光明。
本穴位为太阳穴膀胱经之第一穴,其气血来源为体内膀胱经的上行气血,乃体内膀胱经吸热上行的气态物所化之液,亦即是血。
膀胱经之血由本穴提供于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视,变得明亮清澈,故名睛明。
1、位置:睛明穴位于眼部内侧,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位于人体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2、取穴方法:仰卧位, 此穴位于眼部内侧, 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
3、按揉睛明穴的作用及功效:a、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b、缓解、治疗迎风流泪、结膜炎、目赤肿痛、睑缘炎、眼睛疲劳、眼部疾病、近视、夜盲,色盲等。
C、舒缓急性腰痛。
d、治疗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注意事项:如有血肿、皮损、怀疑骨折的病人不能按摩。
另外,有骨质疏松的病人按摩时用力不可过大。
二、攒(cuán)竹穴攒竹别名眉头、眉本、始光,员在,光明,属足太阳膀胱经。
攒竹,攒,聚集也竹,山林之竹也。
攒竹又名眉本,眉,穴所在的部位也,本,根本也。
眉本名意指本穴气血为眉发的根本。
眉发与人的头发须发一样,皆为血气之余物,由人的肾之所生、血之所养。
攒竹也名始光,始,开始也,光,光明也。
1、位置: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
2、取穴方法:仰卧位,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
3、按揉攒竹穴的作用及功效:按揉攒竹穴可有效治疗近视,泪囊炎,现代临床医学多用按压或灸刺攒竹穴来治疗近视、泪囊炎、视力减退、急性结膜炎,眼肌痉挛。
注意事项:如有血肿、皮损、敏感肌肤按揉力度不可过大。
三、太阳穴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达摩秘方》中将按揉此穴列为“回春法”认为常用此法可保持大脑的青春常在。
1、位置:位于头部侧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
2、取穴方法:仰卧位,此穴位于头部侧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
【每日一穴】睛明穴:明目疏风,泄热明目,祛风通络睛明为经穴名。
出《针灸甲乙经》。
属足太阳膀胱经。
睛明穴是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阳蹻脉、阴蹻脉的交会穴。
睛即眼睛,明即明亮,此穴在眼区,有明目之功,故名睛明。
【腧穴释义】别名:目内眦,泪孔穴,泪空穴,泪腔穴,目眦外。
睛明。
睛,指穴所在部位及穴内气血的主要作用对象为眼睛也。
明,光明穴之意。
睛明名意指眼睛接受膀胱经的气血而变得光明穴。
本穴为太阳穴膀胱经之第一穴,其气血来源为体内膀胱经的上行气血,乃体内膀胱经吸热上行的气态物所化之液,亦即是血。
膀胱经之血由本穴提供于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视,变得明亮清澈,故名睛明。
目内眦。
目内眦,乃言本穴所在的部位为目内框也,无它意。
泪孔、泪空、泪腔。
泪,泪水也。
孔,孔隙也。
空、腔,空腔也。
穴名之意指本穴外输的膀胱经气血为湿润眼睛液体的重要来源。
本穴属于膀胱经,气血特性与上行头面的它经气血相比皆要寒冷,为促成气态物向液态物转化的重要根源,眼睛受之以液而能湿润并转动自如,故名泪孔、泪空、泪腔。
目眦外。
目眦,指穴所在的部位为目框内角。
外,指本穴气血作用于眼睛之外。
目眦外名意指本穴的寒冷之气使眼睛外部的阳气冷降为液。
理同泪孔名解。
手足太阳足阳明阴阳跷脉督脉之会。
其一,本穴气血为膀胱经经气的冷降之液,性温热,且与太阳穴小肠经气血处于同一层次,故为手足太阳之会。
其二,本穴的冷降之液有部分下走足阳明承泣穴,故为足太阳阳明之会。
其三,本穴的冷降之液(即血)还不断地气化上走督脉,故为足太阳督脉之会。
其四,本穴的气血物质中既有地部之液又有天部之气,气血特性同于阴阳跷脉之性,故为阴阳跷脉足太阳之会。
附注: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阳跷五脉交会穴。
《素问·气府论·注》,睛明穴:手足太阳足阳明阴阳跷脉督脉之会。
【取穴位置】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穴位解剖】在眶内缘睑内侧韧带中,深部为眼内直肌;有内眦动、静脉和滑车上下动、静脉,深层上方有眼动、静脉本干;布有滑车上、下神经,深层为眼神经,上方为鼻睫神经。
视力恢复奇穴——明眼穴
一老伯老花及近视,做这个穴道按压半年后去验视力已达1.2,现在他已不带眼镜。
有空就按压明眼穴。
工作离不开电脑的人更需要这个妙方!祝您健康!
舒缓眼睛疲劳的妙方:按摩明眼穴
上了年纪。
容易老花眼,试试看明眼穴的按摩,保证您会耳聪目明。
工作离不开电脑的人,需要这个妙方!假如我们常常感到眼睛疲劳,但又不是睡眠的时间,这时我们可以利用穴道按摩法,来舒缓眼睛疲劳的症状。
在我们的拇指上有三个相邻接的穴道,分别是明眼、凤眼、大空骨(如上图)。
明眼、凤眼能够改善眼睛疲劳和急性结膜炎,大空骨则可改善一切有关眼睛的症状。
平时眼睛容易疲劳的人,每天要刺激这三个穴道两次。
刺激的方法是,用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别对着三个穴道施予刺激,只要以稍微感觉到疼痛程度的力气来指压即可。
这是项简单的按摩方法,当工作的休息时间,或是等车的空档,任何时间均可自行操作。
眼睛疲劳往往不容易入睡的人,如果施予上述的刺激来消除眼睛的疲劳,便可轻易入睡,以上的方法还可以抑制老人性的白内障。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眼部穴位图?1、阳白穴〖取穴方法〗该穴位于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
〖主治疾病〗头痛,目眩,目痛,外眦疼痛,雀目。
2、丝竹空穴〖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当眉梢凹陷处。
〖主治疾病〗头痛,目眩,目赤痛,眼睑跳动,齿痛,癫痫。
3、瞳子髎穴〖取穴方法〗取穴时可以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面部,眼睛外侧一厘米处(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
〖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治疗常见的眼部疾病,并可以去除眼角皱纹。
?4、承泣穴〖取穴方法〗定位此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承泣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方,眼球与眼眶边缘之间。
〖主治疾病〗承泣穴的主治疾病为:近视、夜盲、眼颤动、眼睛痉挛、角膜炎、视神经萎缩、眼睛疲劳、迎风流泪、老花眼、白内障等常见的多种眼部疾病,当然需要采用其他相关穴道一同治疗才能取得显着的效果。
此穴道疗法中治疗眼疾非常重要的穴道之一。
5、四白穴〖取穴方法〗四白穴位于人体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主治疾病〗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
6、上关穴〖取穴方法〗上关穴位于人体的耳前,下关直下,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
〖主治疾病〗头痛,耳鸣,耳聋,聤耳,口眼歪斜,面痛,齿痛,惊痫,瘛疭。
7、攒竹穴〖取穴方法〗该穴位于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主治疾病〗头痛,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眼睑(目闰)动,眉棱骨痛,眼睑下垂。
IT一族眼部保健按摩穴位详细图解第一个穴位:攒竹穴定位:在面部,当眉头陷中,即眶上切迹处。
操作方法:取仰靠坐或仰卧,在两眉毛内侧端,当目内眦直上处取穴。
主治:目视不明,目赤肿痛,眼睑瞤动,眼睑下垂,迎风流泪(俗称漏风眼),眼睛充血、眼睛疲劳、眼部常见疾病、假性近视。
攒竹穴按摩方法:按摩方法:双手搓热,以双手食指轻轻按压于攒竹穴,稍稍用力,顺时针转揉10—20次,逆时针再转相同的次数。
1、穴位及功效攒竹穴:主治长时间用眼产生的头痛,三叉神经痛,睫状肌、晶状体调节紧张。
睛明穴:明目益脑,疏通睑络和泪道。
主治眼睛发干、发涩。
承泣穴:矫正近视、散光、远视、弱视、斜视,减轻头晕眼花。
四白穴:打通眼部周围细胞组织的通透性,增加血氧流量,消除眼袋及黑眼圈,润泽面部肌肤鱼腰穴:主治眼睑下垂,眼肌和面神经麻痹,提高眼肌张力。
丝竹空:有效消除额纹,健眉秀目,养颜美容。
瞳子:增强眼肌张力,主治头昏眼胀,迎风流泪。
太阳穴:提高视觉神经、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度,有醒脑明目之功效。
2、按摩步骤及手法1)洁面:清除面部毛孔污垢。
2)睛明穴:拇指并列放在额头,小指和无名指自然放在面庞两侧,食指和中指腹由鼻翼两侧向上经睛明穴交替刮10次,顺时针在睛明处打小圈十次,然后按压睛明穴5秒钟,再逆时针在睛明处打小圈十次,然后按压睛明穴5秒钟,一正一反一正一反共4次。
3)太阳穴:食指睛明穴经过下眼皮滑到太阳穴,拇指由眉头刮到太阳穴接替食指,先顺时针在穴位打圈10下,然后按压太阳穴5秒钟,一正一反一正一反共4次。
(拇指接替食指后,其他四指顺势自然放在面庞两侧)4)刮眉:食指回到太阳穴,拇指返回眉头刮眉10次。
5)攒竹:刮眉完毕,拇指回到额头,取攒竹穴,先顺时针在穴位打圈10下,然后按压攒竹穴5秒钟,一正一反一正一反共4次。
(辅助刮眉4次)6)鱼中:取鱼中穴,先顺时针在穴位打圈10下,然后按压鱼中穴5秒钟,一正一反一正一反共4次。
(辅助刮眉4次)7)鱼腰:鱼中穴旁边是鱼腰穴,先顺时针在穴位打圈10下,然后按压鱼腰穴5秒钟,一正一反一正一反共4次。
(辅助刮眉4次)8)丝竹空:眉峰处上外侧是丝竹空,先顺时针在穴位打圈10下,然后按压穴位5秒钟,一正一反一正一反共4次。
(辅助刮眉4次)9)瞳子:拇指顺势滑到眼角3MM处即为瞳子,先顺时针在穴位打圈10下,然后按压穴位5秒钟,一正一反一正一反共4次。
(辅助刮眉4次)10)挤眉:食指收到太阳,拇指收到眉头,食指经过下眼皮、睛明到眉头与拇指会合,由内到外,由外到内挤捏眉毛,共40次。
提升视力的穴位
提升视力的穴位有:
1.睛明穴:位于眼睛内角与眼眶之间凹陷处,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按摩睛明穴。
2.攒竹穴:位于眼睛外眼角与眉梢连线中点处,可以消除眼部水肿,改善头痛、头晕、眼睑跳动不适感。
3.鱼腰穴:位于眼睛中瞳孔正中央的直上方,可以改善眼睛疲劳、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4.丝竹空穴:位于眼睛外眼角下方,可以用食指与拇指的指腹按揉丝竹空穴。
5.太阳穴:位于眼睛外眼角与眉梢连线中点后方的凹陷处,可以改善头晕目眩、视力下降。
6.瞳子髎穴:位于眼睛外眼角外侧1cm处,可以改善眼周循环,消除疲劳,延缓眼睑皮肤下垂。
7.承泣穴:位于眼睛正前方,眼球与下眼眶边缘之间,可以散风清热,有效改善结膜炎、眼睛红痛、视力疲劳。
8.四白穴:位于眼睛正前方,下眼眶边缘上方,可以用食指与拇指的指腹按揉四白穴。
9.风池穴:又称为腧穴,位于人体枕后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间,入发剂约1.5寸的凹陷处,可以使用食指和中指按摩局部。
10.合谷穴:为全身反应较大的刺激点,位与手部食指与拇指之间。
以上穴位可以帮助缓解视力问题,但请注意按摩时要轻柔,避免过度用力。
另外,如果存在视力问题,建议及时就医。
中医养生保护眼睛预防近视近年来,近视人群逐渐增多,尤其是在青少年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人日常生活中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加之环境污染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眼睛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保护眼睛健康,并预防近视,中医养生方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中医通过对人体特定穴位的按摩、中药材的应用以及合理膳食等方法,为眼睛提供细致的保养。
以下是一些中医养生方法,可以帮助您保护眼睛健康、预防近视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一、穴位按摩法中医认为,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增强眼睛的营养供给,从而减轻眼疲劳和改善视力。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穴位按摩方法:1. 睛明穴(位于眉梢与太阳穴之间,两眉之间的凹陷处):用无名指指腹轻轻按揉此穴位,每天早晚各按摩数分钟,有助于舒缓眼疲劳,改善视力。
2. 睛窝穴(位于眼睑下方凹陷处,离内眦1横指宽):用食指指腹轻轻旋转按摩此穴位,放松眼部肌肉,舒缓眼睛疲劳。
3. 曲差穴(位于眼眶上方凹陷处,离外眦1横指宽):用中指指腹按压此穴位,有助于缓解眼部酸涩和疲劳感。
二、中药保眼中医药认为,通过草药的应用可以促进眼睛血液循环,改善眼睛疲劳和近视情况。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中药保眼方法:1. 菊花茶:将新鲜或干燥的菊花用开水冲泡,每日饮用。
菊花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维生素C等成分,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预防近视。
2. 枸杞子粥:将适量的枸杞子加入米粉中煮成粥,每日食用。
枸杞子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和纳豆素等成分,可以促进眼睛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有助于改善视力。
3. 黄芪煲鸽蛋汤:将适量的黄芪和鸽蛋一同煮熟,食用汤汁。
黄芪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种氨基酸,可以帮助抵抗眼睛疲劳,预防近视。
三、合理膳食中医强调食物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合理膳食也对眼睛的保护有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几种有益眼睛健康的食物:1. 鱼类: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鱼类(如鲑鱼、沙丁鱼等)对眼睛健康有益,可以预防眼睛干燥和视网膜病变。
• [定位]
在面部,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中。
• [功效]
散风清热,明目退翳。
• [主治]
1.眼科病症:目赤痛、目眩、迎风流泪、内眦痒痛、胬肉攀睛、目翳、目视不明、近视、夜盲、色盲、小儿疳眼。
2.其他病症:憎寒头痛,腰痛。
• [解释]
1.穴在眼部,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故治疗诸目疾。
2.足太阳膀胱经循腰部,经脉所过,主治所在,故治疗腰痛每获良效。
• [操作]
嘱患者闭目,左手将眼球推向外侧固定,针沿眼眶边缘缓缓刺入0.3~0.5寸,不宜作大幅度提插,捻转;(出针后按压3~5分钟,防止出血。
若皮下出血,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热敷。
)禁灸。
• [取穴]
正坐或仰卧,于目内眦向内0.1寸,再向上0.1寸处,近目眶骨内缘处取穴。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眼睛下是什么穴位及保健
导语:我们都知道眼睛周围的穴位是非常复杂的,如果我们平时不注意对身体进行保养就容易导致眼睛周围出现鱼尾纹和眼袋的现象,这样看上去就非常的
我们都知道眼睛周围的穴位是非常复杂的,如果我们平时不注意对身体进行保养就容易导致眼睛周围出现鱼尾纹和眼袋的现象,这样看上去就非常的显老,对自身的形象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眼睛下面的穴位的保养一定要特别的注意才能让自己更加的漂亮,下面一起了解下眼睛下是什么穴位及保健.
眼睛下是什么穴位及保健
眼睛下是承泣穴
中医认为,承泣穴是眼睛的保健要穴。
经常按摩承泣穴,可使气血旺盛,能够供应眼睛足够的血液,进而缓解眼疲劳、视力模糊等症状,还可防治近视。
若能配上四白穴一起按摩,则效果更好。
脾胃与眼睛在经络上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目为肝之窍,肝受血而能视,而肝血禀受于脾胃。
脾胃所化生的气血,散精于肝,通过经脉上荣于目,眼睛因为得到这些营养而变得明亮。
由此可见,我们的眼睛之所以能看东西,除了与肝有关外,还与脾胃有关。
按摩承泣穴可保护眼睛
无论是因为脾胃失调所致的眼病,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眼病,或是日常对眼的保养,我们都可以通过按摩承泣穴来解决。
承泣穴在哪呢?目视正前方,在瞳孔的直下方,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即是。
“承”有承受的意思,“泣”有眼泪、水液的意思。
它是胃经上比较重要的穴位。
胃经多气多血,而承泣穴是胃经最靠近眼睛的穴位。
中医里讲“穴位所在,主治所及”,所以经常按摩承泣穴,会使眼部。
1、睛明穴:眼头掉下眼泪处,铁杆往鼻梁内侧。
【取穴方法】睛明穴位于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目内眦旁0.1寸。
【主治】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
迎风流泪、偏头痛、降低眼压、消除疲劳。
2、承泣穴:瞳孔正下方,眼窝骨缘处,往下挑。
【取穴方法】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定位此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
【主治】散风清热,改善眼睛红痛,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
此穴是穴道疗法中治疗眼疾非常重要的穴道之一。
3、四白穴:鼻翼上方与瞳孔垂直处,针头往上挑。
【取穴方法】双眼平视时,瞳孔正中央下约二厘米处,眼眶下缘正中直下一横指;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
【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
指压该穴道,能提高眼睛机能,对于近视、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疗效。
4、瞳子胶穴:鱼尾纹处对至眼窝骨缘外处。
【取穴方法】瞳子胶穴在眼角外侧约一指幅的凹陷处。
【主治】改善眼周循环,消除疲劳,延缓眼睑皮肤下垂。
5、天应一穴:眼头平行对至鼻梁底部,往鼻梁内侧成45度角。
6、天应二穴:鼻梁与眉骨交叉成直角处,往内侧成45度角。
【取穴方法】天应穴(眉头下面、眼眶外上角处)。
在左右眉头下面的上眼眶角处) 此穴在攒竹穴下三分,攒竹穴在眉头, 压下有小凹陷处,天应穴即在此下一点, 也就眉头下面的上眶角处。
7、攒竹穴:鼻孔正中间对上至眉头骨。
【取穴方法】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主治】头痛,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眼睑(目闰)动,眉棱骨痛,眼睑下垂。
迎风流泪(俗称漏风眼)、眼睛充血、眼睛疲劳、眼部常见疾病、假性近视等。
8、阿是穴:眼头对上至眉头骨缘下方,往上挑。
9、鱼腰穴:瞳孔对上至眉中骨缘下方,往上挑。
【取穴方法】正坐位或仰卧位,穴在瞳孔直上,眉毛中。
【主治】镇惊安神,疏风通络,改善疲劳与头痛。
眼部穴位位置描述
眼部穴位分布在眼周的多个位置,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功能。
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眼部穴位的位置描述:
睛明穴:位于目内眦角稍上方的凹陷处,目内眦是眼睛内眼角的位置。
这个穴位在眶内缘睑内侧韧带中,深部为眼内直肌。
睛明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也被称为“光明穴”或“泪孔穴”。
按摩这个穴位能够缓解眼部疲劳、肿痛,降低眼压,对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等眼疾有治疗效果。
攒竹穴:位于眉头凹陷中,具体位置在眶上切迹处。
这个穴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也被称为“眉头”、“眉本”、“员在”、“始光”、“夜光”、“明光”、“光明”、“员柱”。
按摩攒竹穴能够消除眼部水肿,改善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
长期坚持按摩此穴位,还能获得不一般的保健效果。
承泣穴:位于瞳孔下方,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这个穴位是足阳明胃经的腧穴,按摩承泣穴能够治疗迎风流泪、夜盲等眼部疾病。
此外,还有鱼腰穴、丝竹空穴、太阳穴等眼部穴位,每个穴位都有其独特的位置和功能。
了解这些穴位的位置和功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眼部保健和按摩,缓解眼部疲劳和不适,保护眼睛健康。
从初学者到高手:掌握视力保护穴位按摩的关键视力健康对于现代人来说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不可避免地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这给我们的眼睛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为了保护视力,视力保护穴位按摩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本文将介绍如何从初学者逐步成为视力保护按摩的高手。
一、了解视力保护穴位按摩的基本原理视力保护穴位按摩是基于中医经络学说的一种保健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舒缓眼疲劳、改善视力等。
要成为视力保护按摩的高手,首先要了解基本的穴位和按摩原理。
1. 太阳穴穴位太阳穴位于眉骨高点下方约1.5厘米处。
按摩太阳穴有助于舒缓眼部疲劳和头痛。
可以用指尖轻轻按压太阳穴,每次持续1-2分钟。
2. 放松穴位太阳穴下方约0.5厘米处有一处凹陷的穴位,被称为放松穴。
按摩放松穴可舒缓眼压、缓解视疲劳。
用无名指横向轻轻按压这一穴位,每次按摩1-2分钟。
3. 睛明穴位睛明穴位于内眼角凹陷处。
按摩睛明穴可改善眼部循环、缓解眼干涩。
用大拇指指腹轻轻按摩睛明穴,每次按摩1-2分钟。
二、培养正确的按摩习惯要成为视力保护按摩的高手,养成正确的按摩习惯至关重要。
以下几点是需要注意的:1. 坚持每天按摩视力保护按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每天进行。
最好确定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每天早上起床或睡前进行按摩。
2. 控制按摩力度按摩力度应适中,不宜过轻或过重。
用指尖或指腹进行按摩,适当用力但不要过于用力,以免引起不适。
3. 均匀按摩各个穴位应该均匀按摩太阳穴、放松穴和睛明穴,以确保全面的眼部保护。
每个穴位按摩1-2分钟,可以根据自身感觉适当延长按摩时间。
三、加强眼部保养,辅助视力保护按摩视力保护按摩可以起到辅助保护眼睛的作用,但还需要配合一些眼部保养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1. 控制用眼时间长时间盯着电子产品对眼睛极为不利。
要养成定时休息眼睛的习惯,每隔一段时间远眺一下远处景物,或闭目休息片刻。
2. 多吃眼保健食物一些富含抗氧化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对眼睛健康有益,如胡萝卜、菠菜、核桃等,可以多加摄入。
针灸临证常用治疗眼病穴位总结:(1)上星穴:常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可治疗各种眼疾,如眼底疾病、外眼疾病、眼周疾病、眼肌麻痹、眼睑闭合不全、近视、角膜炎、弱视等。
(2)臂臑穴:此穴有明目作用,是临证治疗各种眼疾的经验穴。
实践证明,此穴能有效地消除眼畏光、烧灼感、重感、红肿、疼痛、视力减弱、辨色模糊等症状。
故常用于治疗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及视神经萎缩等。
操作时,针刺得气后,针尖可向前上方及后下方作适当捻转即可。
一般留针20~30分钟。
(3)光明穴:临证时常酌配合谷穴。
此穴为足少阳胆经之络穴,与肝经相连。
而胆经起于目外眦,肝经亦起于目系,为临证治疗眼疾之效穴,常用于治疗近视、复视、暴盲、电光性眼炎等。
(4)肝俞:此穴虽属足太阳膀胱经,然背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肝开窍于目,此一理由就足以说明肝俞穴在治疗各种眼疾方面的功用了。
(5)耳尖:其作为经外奇穴用途广泛,很值得业针者重视。
临证除常于治疗高血压、小儿热性疾病、醉酒、过敏性鼻炎、痄腮、口唇疱疹、牛皮癣、痤疮外,其放血法,还可治疗诸如麦粒肿、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霰粒肿、胬肉攀睛等眼疾。
(6)睛明穴:此穴属足太阳经,位于其起始部。
同时,此穴又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穴,有针一穴而调多经之功,是治疗眼病的局部穴位的主穴。
(7)养老穴:此穴属手太阳小肠经。
或针或灸,老年人用之常有明目作用,其穴位命名即有此意。
(8)眼炎穴:位置:位于小指末端关节横纹尺侧尽端处。
主治:各种外眼炎症、麦粒肿、结膜炎、角膜炎等。
操作方法:①循患者手部小鱼际至小指指尖,反复揉按推数次,以局部微微发红为度;②用三棱针针剌“眼炎穴”,放血数滴,直至血色由黯红变为浅红或红色为止;③一般左眼炎症针刺右手,右眼炎症针刺左手。
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两眼就同刺。
曾经临床统计:230例(282眼),治愈221例(272眼),好转9例(10眼)。
总有效率100%。
体会:中医学认为,眼部炎症多为外感风热之邪,经气阻滞,火郁不宣,热毒壅阻于眼睑皮肤经络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