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监控系统传感器误报警原因及防治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280.98 KB
- 文档页数:2
浅析煤矿监测监控传感器误报警原因及对策煤矿粉尘传感器报警值随着国家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各大、中、小煤矿装备矿井监测监控系统。
煤矿监测监控系统主要由井下监测分站、电源箱、各类型传感器、执行器、监测中心站、监测软件组成。
我矿选用了由常州三恒开发的KJ70监测监控系统。
一、应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应用一项新的技术监测手段,我们可以有效的利用其客观成熟的优点,但我们又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它所带来的问题。
其中监测系统在运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误报警就给我们的工作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例如在我矿403工作面同时出现的甲烷、一氧化碳传感器误报警就对领导的决策产生影响、对工作人员造成了紧张情绪,给诸多工作带来不便。
工作面投入生产后,甲烷、一氧化碳传感器在中心站出现报警,峰值一度达到甲烷2.8%,一氧化碳达到500ppm以上。
随后我矿派出瓦斯检查员到现场用光瓦检测仪进行检测但未发现有异常。
经过多天的跟踪发现只要皮带运输机运行就会出现类似的报警状况。
后经过部门综合研究判断可能是监测系统出现了误报警情况。
为判断和解决误报警情况我们通过系统软件分析和现场跟踪总结出会造成误报警的几点条件:1、用示波仪的交流档查看甲烷传感器接入分站端的供电电源纹波,当纹波大于200mv时,传感器有时会出现误报警。
2、用示波仪直流档查看分站接口端子传感器回传信号波形,发现波形有畸变,检测到频率有瞬间偏高时,传感器会出现误报警。
发生畸变的波形为, 在高电平上叠加有杂波。
3、当传感器运用共地传输时,传输距离过大时造成信号线的地线电压抬高,造成波形畸变。
测量传感器端的输出频率,再至分站端子经光耦隔离后的频率不稳定,这样的情况有时也会出现误报警。
4、检查交流供电电源,当供电电压值偏高,而接地线接地不可靠,分站供电电源箱内的内外接地不良好时,主传输电缆屏蔽层接地达不到单独接地或接地电阻值过大,同样会造成误报警现象。
5、根据查阅资料变频器在运作时,以高速PWM开关的模式运行,从而模拟出正弦波交流模式,但是这个高速度的开关过程使到介于接到马达的电缆和大地之间的“悬浮”电容不停地充放电,这个“悬浮”电容电流就是产生干扰的源头,它根据电缆或接地线扩散形成传导性干扰或由于我们的传输电缆安装在变频器的电源电缆旁边产生感应性干扰,这样也会使传感器出现误报警。
可能造成监测监控系统误报警的风险进行辨识可能造成监测监控系统误报警的风险进行辨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监测监控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并解决各种问题,例如安全问题、环境问题和健康问题等。
然而,这些系统也存在误报警的风险,这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恐慌和浪费资源。
因此,我们需要对可能造成误报警的风险进行辨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这种风险。
一、设备故障监测监控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可能会出现故障,例如传感器失灵、摄像头损坏或存储设备故障等。
这些故障可能导致系统错误地检测到异常情况,并触发误报警。
因此,在安装和维护监测监控设备时,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二、环境影响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监测监控系统的准确性。
例如,在气象条件恶劣时,传感器可能会受到干扰或损坏,导致误报警。
另外,环境中的动物或植物也可能误触摄像头,导致误报警。
因此,在安装监测监控设备时,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其影响。
三、操作错误操作错误也可能导致监测监控系统误报警。
例如,操作员可能会误解传感器数据或摄像头图像,并错误地将其解释为异常情况。
此外,如果操作员没有接受足够的培训或经验不足,则可能会无意中触发误报警。
因此,在使用监测监控系统时,需要确保操作员接受了足够的培训,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
四、数据处理错误数据处理错误也可能导致监测监控系统误报警。
例如,在分析传感器数据时,算法可能出现错误,并将正常情况识别为异常情况。
此外,在存储和管理数据时,也可能出现错误,并导致误报警。
因此,在使用监测监控系统时,需要确保数据处理过程精确无误,并采用适当的算法来分析数据。
五、人为破坏最后,人为破坏也可能导致监测监控系统误报警。
例如,在一些恶意攻击中,攻击者可能会试图干扰监测监控设备,以达到其目的。
此外,在一些破坏行为中,人们可能会故意触发误报警,并导致不必要的恐慌和浪费资源。
因此,在使用监测监控系统时,需要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来保护设备免受攻击,并加强对设备周围环境的监管。
矿井监测监控系统报警原因分析及现场管理的措施1 葛店矿监测监控系统基本情况葛店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为KJ95N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
系统由地面中心站、地面及井下分站、不间断电源、断电控制器以及各种传感器、信号电缆等组成。
系统所用传输网络为10台KJJ31环网交换机组成的百兆以太工业环网。
地面中心站设置在调度室,该系统具有瓦斯电闭锁、故障闭锁、超限断电等功能。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各类传感器齐全、可靠,对重要场所和井下各监控地点的实时状态实现不间断监控。
2 监测监控系统中各类传感器报警原因分析与现场处置2.1 瓦斯传感器的报警原因分析与处置2.1.1 采掘工作面爆破(割煤)、采面放顶作业、出煤、煤仓放煤等扰动煤体的作业造成的瓦斯报警。
要首先查看报警的瓦斯传感器和其下风侧邻近的1~2台传感器的瓦斯曲线变化规律。
若瓦斯曲线均有上升趋势,可初步确定为瓦斯超限引起的瓦斯报警;在查看瓦斯曲线变化的同时,要立即通知调度室和相关人员,并向井下瓦检员询问、检查现场瓦斯情况,采取相应的瓦斯防治措施。
2.1.2 由于瓦斯传感器的接线不良、淋水、大的震动等造成的误报警;报警瓦斯传感器的瓦斯曲线会呈突然的直线上升和下降趋势,而其下风侧邻近的1~2台传感器瓦斯曲线就没有变化。
可基本判断为瓦斯传感器的误报警;然后通知附近的瓦检员和专业监测人员进行现场检查,找出误报警的原因并处理。
2.2 风门开关传感器的报警原因分析与处理2.2.1 两道风门同时打开、风门关闭不严等造成的传感器报警;通过查看主扇负压变化情况,若负压在传感器报警的时间段降低明显或该组风门下风侧风速传感器的风速降低明显;可初步判断该组风门没有关闭或关闭不严,造成了风流短路。
要立即通知就近人员关闭风门进行处理,处理未完成前,禁止作业。
2.2.2 由于风门受压变形,风门开关传感器错位等其他故障造成的误报警;其主扇负压和该风门下风侧风速均不会有变化,此种情况要通知就近人员查看确认后有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探讨煤矿监控系统瓦斯传感器误报警情况及对策众所周知,监控系统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然而,由于矿井下的环境较为复杂和特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监控系统常常会出现瓦斯误报警的现象。
这对矿井下瓦斯变化情况的分析和判断造成直接影响,阻碍煤矿的安全生产。
标签:煤矿监控系统;瓦斯传感器;误报警;原因;对策1、煤矿监控系统瓦斯传感器误报警情况原因分析1.1系统本身技术原因导致的误报警(1)电源故障。
为监测分站或瓦斯传感器供电的电源发生故障,使甲烷传感器供电状态时好时坏出现误报警。
(2)传感器故障。
内部器件损坏,航空插头连接不牢固,转换电路运行故障,电桥电阻无故断开。
(3)线路故障。
①当传感器的信号线和电源短路;②主传输线路接线盒接触不好,震动出现200~1000Hz频率;③监测接线盒进水或发生故障、监测分站通信模块发生故障、设备老化等,也会影响数据传输。
(4)传感器设置与中心站不一致。
①传感器类型和中心站设置不一致,监控系统传感器与各自对应的信号线缆错接而发生误报警。
如风速传感器和瓦斯信号线缆错接发生误报警。
②传感器量程与中心站上设置不一致。
如井下温度传感器是0~50,中心站设置成0~100。
③接入没有联检报告并且与现有运行监控系统不配套的传感器。
1.2人为操作原因人为操作原因也是造成瓦斯传感器误报警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对瓦斯传感器的线路进行检修时,现场电工有可能会不小心与监测接头或者电缆发生撞击,引发接线震动,当该频率与瓦斯值频率一致时,就会引发瓦斯传感器误报警J。
1.3电磁场干扰导致的误报警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各种大功率设备、变频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由此而引起的强电场、强磁场会对传输线路产生干扰。
(1)当监控系统线路受到外界强电磁场干扰的频率或次频率为200~1000Hz时,出现误报警、误动作:①监控系统的电源箱的供电电源不得和变频设备取自同一台开关、同一台移动变压器;②电源箱安装在变频装置附近而未采用屏蔽电缆给分站供电,屏蔽电缆两端无可靠接地。
如何应对监控系统中的虚假报警问题近年来,随着监控技术的快速发展,监控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安全防范和管理水平。
然而,监控系统中虚假报警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其实际效果和可靠性,给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探讨如何应对监控系统中的虚假报警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了解虚假报警问题的成因在应对虚假报警问题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虚假报警问题的成因。
常见的虚假报警成因包括:1. 系统设计不合理:监控系统的设置可能存在缺陷,例如信号过滤不当、报警阈值设置不合理等。
2. 硬件故障或损坏:监控设备的故障或损坏可能导致虚假报警的出现。
3. 外部干扰:外部环境因素,如动物、植物、风等,可能会误触发监控系统的报警。
4. 操作错误:操作人员对监控系统的误操作也会导致虚假报警的发生。
二、优化监控系统设置针对虚假报警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优化监控系统的设置,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1. 合理设置报警阈值: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设置监控系统的报警阈值。
阈值设置过高会导致漏报,设置过低则容易产生虚假报警。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试,找到最佳阈值。
2. 严格信号过滤:对监控信号进行严格过滤,将无关信号排除。
可以通过软件、硬件等方式进行信号处理,减少虚假报警的出现。
3. 定期检查设备状态:定期对监控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状态良好。
及时修复或更换故障设备,以减少虚假报警的发生。
三、减少外部干扰外部干扰是导致虚假报警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减少外部干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增加防护措施:对设备周围环境进行合理的防护措施,如增加隔离带、栅栏等,避免外部因素干扰监控设备。
2. 优化摄像头位置:合理摆放监控摄像头,避开可能引起虚假报警的干扰源,例如避免安装在风口处、树叶密集的地方等。
四、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操作人员的错误操作是导致虚假报警的原因之一,加强操作人员培训能有效降低虚假报警的发生。
1. 培训操作技术:提供专业的监控系统操作培训,包括系统的启停、参数设置、报警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监测监控系统传感器误报警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煤矿监测监控系统传感器出现故障后,会引起系统出现误报警,导致瓦斯电闭锁的发生和监控动作不准确等问题。
文章分析了监测监控系统传感器误报警产生的原因,并结合现场工作要求,提出了防治传感器发生误报警的措施。
关键词:监测监控;误报警;原因;防治引言煤矿监测监控系统,担负着对井下的瓦斯、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等工况参数和矿井各个环节在用机电设备工作状态的监测和控制,系统由系统数据库、中心站、环网交换机、分站、电源箱、各种工况参数传感器及执行器等设备组成,可实现对甲烷超限报警、故障报警和断电及甲烷风电闭锁控制。
其中在系统实时监测过程中,由于传感器出现故障,会不定时地出现一个或几个峰值数据,因持续时间极短,造成系统出现误报警,导致执行装置动作、瓦斯电闭锁,影响对采掘面实际瓦斯涌出情况的正常判断及瓦斯隐患的正确处理。
1概述2303工作面设计可采走向长度1554m,倾斜长度240m,开采为3-2#煤层。
回采面积372960㎡,煤层容重1.445吨/m3,厚度3.6~5.0m,平均厚度4.5m,净厚度4.2m。
煤层倾角1°~9°,一般5°左右。
工作面面内动用地质储量226.5万吨,可采储量210.7万吨,按矿井核定生产能力185万吨/年计算(掘进煤10万吨/年),可采期约为1.2年。
2303工作面地面位于断头川新民村南西部,2#风井工业广场的东侧。
断头川河流经新民村,该河属季节性河流,除雨季水量较大外,其他季节水量较小。
井下位于950m水平下阶段,2#风井广场压覆煤柱西部。
工作面开采为3-2#煤层,下部4-2#煤层及深部为未准备区,下距4-2#煤层间距21~36.06m,平均30m左右。
工作面面内及附近有5个地质钻孔、7个瓦斯抽采孔及2个水平瓦斯抽采井,即8946、补803、8940、8935孔(面内)、和803孔(工作面附近);瓦斯抽采孔JPC01~JPC07和水平瓦斯抽采井XSJ01和XSJ02。
防止传感器误报警10大方法
1甲烷传感器的引出线必须与传感器固定一起,避免插头受力造成接触不良。
2 .甲烷传感器的挪移必须指定专人,其他人不得私自移动传感器。
在挪移传感器时必须轻挪轻放,严禁碰撞传感器或手拽传感器电缆。
3 .瓦斯监控系统的电源箱必须安装在设备托架上,内、外接地可靠,并确保电池组铅板垂直放置,严禁吊装电源箱。
4 .受到高浓度(⅛4%)瓦斯气体冲击的低浓度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仪,必须立即调校或更换。
5 .爆破掘进工作面爆破前,在不影响传感器正常监测的条件下应采取有效防振、防崩措施,防止传感器被崩坏。
6 .甲烷传感器应按规定定期升井检测。
处于潮湿环境中的甲烷传感器应经常与光学鉴定器进行比对,发现异常及时检修。
7 .电源箱的供电电源不得和变频装置、被控设备取自同一台开关。
8 .甲烷传感器应避免安装在发热量大的机电设备上方。
9 .采掘工作面监控电缆与动力电缆必须同侧吊挂时,间距必须大于Ioomnb且监控电缆必须位于动力电缆上方。
10 .矿井有计划停电检修或延长、回收、调整线路等情况需要断电时,必须制定断电计划和安全措施,并由值班矿长批准;同一地点需要接线、延线、调整线路、传感器校验等工作,应尽量安排在同一计划断电时间段内完成,减少断电次数;在有计划断电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减少断电时间。
监测监控系统误报警的风险进行辨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监测监控系统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系统可以帮助我们监测和保护我们的财产和人员安全。
然而,这些系统也存在着误报警的风险,这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辨识和管理。
误报警是指监测监控系统错误地将正常的事件或行为识别为异常事件或行为,并发出警报。
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在各种不同的监测监控系统中,例如入侵检测系统、火灾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等。
误报警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1.浪费时间和资源:当监测监控系统发出误报警时,安全人员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以确保没有真正的安全威胁。
这可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特别是在大型组织或公共场所。
2.降低安全性:如果监测监控系统频繁发出误报警,安全人员可能会开始忽略这些警报,这可能会导致真正的安全威胁被忽略。
3.造成恐慌:误报警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恐慌和不必要的紧张情绪,这可能会导致人员的伤害或其他不良后果。
为了减少误报警的风险,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维护和更新监测监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这包括检查传感器、摄像头、报警器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以及更新软件和固件。
2.优化监测监控系统设置:监测监控系统的设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例如,在入侵检测系统中,可以设置不同的警戒区域和警戒级别,以减少误报警的风险。
3.提供培训和教育:安全人员需要接受培训和教育,以了解监测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如何处理误报警。
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不同的情况,并减少误报警的风险。
4.使用多种监测监控系统:使用多种监测监控系统可以减少误报警的风险。
例如,在火灾报警系统中,可以同时使用烟雾探测器和温度探测器,以减少误报警的风险。
误报警是监测监控系统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为了减少误报警的风险,我们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新监测监控系统,优化系统设置,提供培训和教育,以及使用多种监测监控系统。
监测监控系统传感器误报警原因及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19-01-15T09:22:25.14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作者:王波
[导读] 文章分析了监测监控系统传感器误报警产生的原因,并结合现场工作要求,提出了防治传感器发生误报警的措施。
陕西铜川耀州区瑶曲镇下石节煤矿监测监控中心陕西铜川 727101
摘要: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煤矿监测监控系统传感器出现故障后,会引起系统出现误报警,导致瓦斯电闭锁的发生和监控动作不准确等问题。
文章分析了监测监控系统传感器误报警产生的原因,并结合现场工作要求,提出了防治传感器发生误报警的措施。
关键词:监测监控;误报警;原因;防治
引言
煤矿监测监控系统,担负着对井下的瓦斯、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等工况参数和矿井各个环节在用机电设备工作状态的监测和控制,系统由系统数据库、中心站、环网交换机、分站、电源箱、各种工况参数传感器及执行器等设备组成,可实现对甲烷超限报警、故障报警和断电及甲烷风电闭锁控制。
其中在系统实时监测过程中,由于传感器出现故障,会不定时地出现一个或几个峰值数据,因持续时间极短,造成系统出现误报警,导致执行装置动作、瓦斯电闭锁,影响对采掘面实际瓦斯涌出情况的正常判断及瓦斯隐患的正确处理。
1概述
2303工作面设计可采走向长度1554m,倾斜长度240m,开采为3-2#煤层。
回采面积372960㎡,煤层容重1.445吨/m3,厚度3.6~5.0m,平均厚度4.5m,净厚度4.2m。
煤层倾角1°~9°,一般5°左右。
工作面面内动用地质储量226.5万吨,可采储量210.7万吨,按矿井核定生产能力185万吨/年计算(掘进煤10万吨/年),可采期约为1.2年。
2303工作面地面位于断头川新民村南西部,2#风井工业广场的东侧。
断头川河流经新民村,该河属季节性河流,除雨季水量较大外,其他季节水量较小。
井下位于950m水平下阶段,2#风井广场压覆煤柱西部。
工作面开采为3-2#煤层,下部4-2#煤层及深部为未准备区,下距4-2#煤层间距21~36.06m,平均30m左右。
工作面面内及附近有5个地质钻孔、7个瓦斯抽采孔及2个水平瓦斯抽采井,即8946、补803、8940、8935孔(面内)、和803孔(工作面附近);瓦斯抽采孔JPC01~JPC07和水平瓦斯抽采井XSJ01和XSJ02。
以上钻孔均布置在断头川河周边,距河流30~50m,钻孔周围无积水现象。
工作面地面标高1413~1489m,相对高差76m。
煤层埋深490~562m,平均526m。
在开采前已经对草滩村村民进行搬迁,严禁开采2#风井工业广场压覆煤柱。
2传感器误报警原因
2.1自身技术原因造成的误报警
1)传感器自身故障或质量问题,感应元件损坏引起误报警。
例如瓦斯值突然升高,然后瞬间又恢复到原来的近似值,一次瓦斯报警超限的时间一般在几秒到十几秒左右。
2)传感器自身电源产生故障,造成传感器供电不稳,出现误报警。
例如传感器本安电源的输出电压低、电流小,造成传感器供电不足,引起传感器电桥平衡被破坏,将异常数据传输给分站,导致误报警。
3)传输距离长、侧点多且分布广是我国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主要特点,分站到主站的距离从几千米到二、三十千米长短不等,而分站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从几十米到几千米长短不等。
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这种特点,再加上煤矿工作容易受到具体环境的影响,就造成系统线路在铺设过程中,容易形成一个耦合回路。
如此一来,当启动变频器或者开停一些大型机电设备时,由于部分线路距离变频器较近,从而使系统受到强大电磁脉冲的影响和干扰。
这种影响和干扰会与正常信号进行叠加,然后产生变数或者“大数”,进而监测值在系统软件上的显示就会出现异常,不是没反应就是会突然变大,从而最终产生无信号或误报警。
?4)监控系统分站是采集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并分析处理,执行动作。
分站判断出现问题,接收出现故障,使各测点传感器的数据信息不能到达中央处理器,造成采集的数据信息处理混乱,误报警。
2.2人为操作因素造成的误报警
1) 井下环境湿度较大,使得传感器电路板或元件受潮,从而产生氧化现象,导致传感器性能不稳。
尤其是受到湿度的影响,在更换传感器时接头容易因氧化而变得接触不良,从而造成无信号或者误报警现象。
当煤矿井下洒水时,传感器会因进水产生线路破损情况,如果这种情况没有得到很好处理,传感器的运行就不稳,从而造成无信号、误报警的情况发生。
2) 意外将监测线路拉断、线缆损伤或操作失误,造成线路中的信号线和电源线短路,引起误报警。
表现为中心站显示曲线直上直下,冒大数,没有时间停顿。
3) 监测电缆或接头长时间未处理造成氧化或者受到撞击,接线震动频率与瓦斯值频率相同,造成误报警。
4) 传感器受到摔、碰撞等强烈震动后,气敏元件受强烈震动变形或损坏,出现误报外界干扰因素
1)监控电源箱的供电电源线和传感器信号电缆挂在一起,监控系统受干扰引起误报警。
2)当传输距离较远,当传感器的电压不能满足正常运行需求时,内部芯片供电不足,路桥平衡遭到破坏,放大器输出异常,处理器工作异常等这些问题出现一个都可以导致传感器输出信号异常,误报警。
3监测监控系统传感器误报警防治措施
1)加强监测监控系统作业人员相关业务知识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其自身操作能力素质,规范操作程序,提高施工质量,熟练操作监测监控系统各类设备软件,避免出现接线不牢,虚接短路现象,传感器移动过程中做到轻挪轻放,避免碰撞。
地面中心站值班人员与井下监测电工加强沟通,避免出现定义错误。
2)严格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技术及管理标准要求进行监测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
3)对传感器进行断电测试、标校时,应测试瓦斯电闭锁功能,对数据显示误差较大的传感器进行原因分析检修,不合格的及时更换。
4)监测监控系统缆线铺设尽量使用整段线缆,减少线缆接头和接线盒的使用,不合格的线缆接头及时处理,接线盒及时更换,连接监测分站和传感器的接线盒,线缆接头,航母插头确保完好结实,线缆悬挂避免淋水,人为破坏。
5)对于安装在湿度较大环境下的传感器,必须加强检修,升井检修时进行干燥处理,经检修完好后测试其各项性能符合标准时方可
继续使用,安全监控设备运行6-12个月要及时安排升井检修。
6)传感器禁止安装在发热量较大的机电设备上方,禁止安装在变频设备附近。
结语
消除监测监控系统传感器误报警,是一项细致的技术工作,必须坚持装备、管理、培训并重的安全管理原则,一是要选用合格的传感器设备,二是要加强现场安全技术管理,以及监控软件系统和井下监控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三是要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的技术培训,只有这样才能降低传感器误报警事件的发生,保证传感器数据传输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王雯.矿井安全生产中监测监控系统的应用和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6(25):140-141.
[2]冯应.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J].科技尚品,2016,11(08):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