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3.38 MB
- 文档页数:30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概念
1. 地球与地球运动
地球是我们居住的行星,它有自己的形状、大小和运动规律。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自转导致地球的昼夜变化,公转则引起季节的改变。
2. 地球的层次结构
地球由不同的层次组成,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地幔是地壳下面的固体和半固体层,地核则是地球的中心部分。
3. 地球的气候和气象
气候是指地球某一地区长期气候条件的总体表现,而气象则研究短期气候现象。
气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纬度、海洋、地形等。
4. 地理信息科技
地理信息科技利用卫星和计算机技术,收集、处理和分析地理信息,为我们提供地图、卫星图像和地理数据等。
5. 人口与城市
人口是指某一地区内居住的人的总数。
城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其发展受到经济、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6. 农业与农村
农业是农民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来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家畜
的活动,而农村是农民居住和生产的地方。
以上是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概念的主要内容介绍。
通过
学习这些概念,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地理环境与人
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2章第1节地形地势特征核心知识梳理【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一、主要山脉及地形区1.主要山脉(山脉构成地形“骨架”)东西向山脉北列①—②。
中列③—④。
南列⑤。
东北—西南向山脉西列⑥—⑦—⑧—⑨。
中列⑩—⑪。
东列⑫。
2.主要地形区类 型 名 称 特 征高原① 。
面积最大;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地势高峻,世界屋脊;远看是山,近看是川② 。
第二大高原;辽阔坦荡、草场广布③ 。
沟壑纵横,黄土广布④ 。
地形崎岖, 广布盆地⑤ 。
面积最大;油气资源丰富;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沙漠⑥ 。
纬度最高;受西风湿润气流的影响⑦ 。
地势最高;有“ ”之称⑧ 。
多低山、丘陵;气候湿润;“紫色盆地”;西部的 被誉为“天府之国”平原⑨ 。
面积最大;三面环山; 广布⑩ 。
面积第二;又称黄淮海平原南北向山脉 ⑬ 、⑱ 。
西北——东南向山脉 ⑭ 。
⑮ 。
⑯ 。
弧形山脉 ⑰ ,海拔最高的山脉,位于中国和 交界处的 峰,海拔8848.86米,是世界最高峰,有世界“第三极”之称⑪。
河湖密布,“鱼米之乡”丘陵⑫(最大);⑬;⑭。
3.山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①天山:盆地和盆地;②昆仑山:第、级阶梯,盆地和高原,自治区和自治区;③祁连山:第、级阶梯,省和省;④大兴安岭:第、级阶梯,平原和高原;⑤太行山:第、级阶梯,平原和高原,省和省;⑥巫山:第、级阶梯,平原和盆地,省和市;⑦雪峰山:第、级,高原和丘陵;⑧武夷山:省和福建省。
二、地势阶梯上的主要地形区1.读36°N和32°N地形剖面图,写出地形区及分界线名称:①、②、③;④、⑤、⑥。
M 、N 。
2.读阶梯分布及地形图,完成表格内容的填充:阶梯名称主要地形区平均海拔第一级阶梯①高原;②盆地米以上分界线西起A ,向东经B ,东南到C 东部边缘③④。
⑤⑥。
第二级阶梯~米⑦⑧。
分界线从东北向西南依次是D 、E 、F 、G 。
⑨⑩。
⑪⑫。
米以下第三级阶梯⑬⑭。
二、地形地势特征1.地形特征地形,、面积广大。
八年级上册复习知识要点归纳第一章知识点1、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东半球。
从南北关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很广。
大局部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小局部在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濒临的海洋,由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我国与14个国家接壤,与我国隔海想望的国家有6个。
我国领土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省。
既临海又临国家的是辽宁〔渤海和朝鲜〕、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海和越南〕。
5、北回归线经过的省区: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 23 个省, 5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6、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
7、我国疆域辽阔,全国行政区域根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8、远看是山、近看成川———青藏高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内蒙古高原黄土窑洞。
千沟万壑------黄土高原;山峰、溶洞、岩浆、民族村寨------云贵高原9、2021年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0、我国的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政策的根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根本国策:方案生育;人口政策的根本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如果晚婚5年100年少生一代人〕11、中国的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到云南省腾冲,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东南多、西北少。
12、为了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开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方案生育作为一项根本国策。
13、我国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我国的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4、汉族分布普及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全国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国土与居民【第1课中国的疆域】01 地理位置:①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②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③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02 疆域辽阔:①南北跨纬度近50 度,长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度,长约5000千米;②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陆上疆界22000多千米。
03 濒临海洋:①四海一洋:从北向南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濒临太平洋;②内海:渤海、琼州海峡;③海岸线及岛屿:海岸线长约18000多千米,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
04 领土四至:①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②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③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④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05 邻国:①陆上临国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②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06 位置的优越性:①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一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南北跨纬度很广,气候差异大、类型多,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②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东部沿海多优良海港,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众多临国发展边境贸易。
【第2课行政区划】01 三级行政区划:基本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02 省级行政区:①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②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区是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第3课众多的人口】01 人口分布:①东部多,西部少;②人口地理界线:黑龙江省的黑河到云南省的腾冲一线;③原因:东部地区多平原和丘陵,气密。
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干旱少雨,交通不便,生产力低,所以人口稀少。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地理位置优越1、地理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纬度位置: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南部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
2、位置的优越性:p33、扩展,地理位置的不足二、疆域辽阔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三2、领土四至:东:乌苏里江西:帕米尔高原北:漠河以北黑龙江(53°N南:曾母暗沙3、陆地大国p5:国界线2.2万多千米,14个陆上邻国4、海洋大国p6:临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渤海,琼州海峡6个隔海相望国三、行政区域1、行政级别我国实行三级分区制度:(1).省级行政区(2).县级行政区(3).乡级行政区2、省级行政区的构成和数量首都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23个省,共34个首都北京3、省级行政区域P9表格(1)名称(2)、位置(3)、轮廓(4)、简称(5)、行政中心记忆口诀:东北三省黑吉辽,北部边疆内蒙古。
黄河中下六省市,晋冀豫鲁和京津长江中下七省市,鄂湘赣皖苏浙沪。
南部沿海七省区,琼台港澳桂粤闽。
西南云贵川渝藏,西北陕甘青宁新。
4、省区之最①纬度最高的省:黑龙江省②纬度最低的省:海南省③跨经度最广的省:内蒙古自治区④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⑤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云南省(云或滇)、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广东省(粤)、台湾省(台)第二节众多的人口一、人口最大的国家1、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总计约14亿2、人口增长特点:p11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3、人口政策:我国人口基本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
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4、人口问题:p13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破坏严重;住房困难;交通拥挤;失业人口增多等二、人口分布东多西少:1、人口分布p14①人口东多西少:东部人口占94%;西部人口仅占6%。
原因:东部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湿润多雨,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而西部高原、山地多,干旱少雨,交通不便,生产力低。
2022年中考地理复习知识要点提纲(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1.中国的地理位置①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②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③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陆地国界线长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接壤。
(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P5找出来并识记)。
3.我国大陆海岸线长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P5图中找出来并识记)。
由北向南有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两个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
4.行政区划: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记忆P9中国省级行政区域简表)。
5.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16年底,总人口约为亿。
6.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基本内容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7.人口过快增长会带来的影响:①住房紧张②交通拥挤③就业困难④环境污染;人口过慢增长会带来的影响:①劳动力不足②老龄化严重③社会养老负担加重④国防兵源不足。
8.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黑龙江省的黑河到云南省的腾冲一线。
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9.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分布最广的是回族。
云南省是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
10.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汉族遍布全国各地,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分布范围也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
第二章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地势三级阶梯的概况:3.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水能的影响。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考点1:地理位置优越(重点)1、地理位置2、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考点2:中国的疆域1、疆域数据:2、领土四至点:3、辽阔的海域:4、中国的邻国:考点3:行政区划(重点)1、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2、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分布、简称及行政中心:海南省琼海口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重庆市渝重庆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四川省川或蜀成都台湾省台台北3、我国5个自治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名称简称行政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西藏自治区藏拉萨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4、巧记省名(1)名称: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云贵福吉安,川西二宁青甘陕,内海台重北上天,还有港澳好河山。
(2)简称:七区(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四市(直辖市)省二三,辽吉黑渝京沪天,晋鲁冀豫陕宁甘,苏浙皖赣湘鄂|川,台闽粤桂琼滇黔,蒙新青藏港澳还。
(3)轮廓:第二节众多的人口考点1:人口最多的国家1、人口数量:截至2020年底,我国人口总数为14.1178亿(不包括港、澳、台人口数),约占世界人口的1/5。
注意:根据联合国发布的最新2023年全球人口报告,印度已经超越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2、我国人口突出的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
3、建国初期,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①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事业的发展,人口出生率上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
②没有及时地控制人口。
4、人口的迅速增长给我国带来了交通拥挤、就业压力大、住房条件差、生活垃圾成堆等一系列问题。
5、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快慢的标志是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一年内出生人数-一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6、人口国策(1)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综合措施,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八年级上商务版地理知识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种现象和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八年级上商务版地理课程,主要涉及世界自然和人文环境及其对当代经济与社会的影响,内容丰富。
下面分章节介绍该课程的知识点。
第一章:自然环境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略呈球形的椭圆体,北南半球接近球形、东西半球呈短轴椭圆形,地球赤道和两极之间的半径长度不同,周长也不同。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以自己的轴线为中心,每天绕自己的轴线一周运动一次。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以太阳为中心,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一周。
3. 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受到纬度、地形、气候区划、海洋和气候系统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气候可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第二章:人文环境1. 人口和城市化人口是指在某一时刻或一定时间内,居住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的人口总数。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2. 城市和乡村城市是以城市建设用地为核心的人类聚居区域,人口密度高。
乡村是以农村耕地和湖泊河流为主的人类聚居区域,人口密度低。
3. 区域文化区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内的文化现象与价值观念,如语言、宗教、节庆、风俗等。
第三章:当代世界1.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全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由国家经济走向全球化的过程。
2. 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自然资源是指在地球表层和海洋中,人们能够利用的矿产、水资源、土地、森林等各种资源。
由于人类活动和污染,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3. 国际合作和机构国际合作和机构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组织,包括联合国、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
总结八年级上商务版地理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环保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关注现代世界的发展与变革。
通过学习地质的物理环境和区域特征等知识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完善地理常识,提高学生对环保措施的认识和环保意识。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1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地理位置优越1. 优越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无寒带;(3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2.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1临海: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2内海:我国的两个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
(3隔海相望 6国: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 14个陆上邻国(逆时针 :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3.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的体现: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很广,气候差异大、类型多,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濒临太平洋,多优良海港,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有众多的路上邻国,便于与众多临国发展边境贸易。
二、疆域辽阔(p5中国的疆域与邻国图1. 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最北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 ; 最南是曾母暗沙 (4°N (南北纬度相差 49度, 距离相离 5500千米,因而生生了季节差异 ; 最东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 (135°E ; 最西是帕米尔高原 (73°E (东西经度相差 60度, 距离相距 5000千米,因而产生了晨昏差异 ;2. 陆地大国: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 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陆地国界线长达 2.2万多千米, 与 14个国家接壤。
(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丹, 南部缅、老、越。
3. 海洋大国:(1海洋: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考点总结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和人类在地球上生活的科学。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课程涵盖了许多重要的地理考点。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对这些考点进行总结,以便学生能够全面复和准备考试。
第一章:地球的特征-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形的球体,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组成。
- 地球的运动:地球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和自转,公转造成了四季的变化,自转引起了昼夜交替。
- 地球的纬度和经度:地球表面划分为纬度和经度,纬度衡量南北方向,经度衡量东西方向。
- 地球的气候:气候受纬度、高度、海洋和陆地分布等因素影响。
第二章:大洲与国家- 大洲的分布:地球表面划分为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 商务星球的大洲:商务星球的大洲包括东洋洲、阿非利加洲、北方洲、南方洲、美利哥洲和欧治洲。
- 国家与首都:各大洲上有许多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首都。
第三章: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分类: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包括阳光、水和风力等,不可再生资源包括石油和煤炭等。
- 资源利用与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举措,我们应当减少浪费和环保意识。
- 商务星球的自然资源:商务星球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
第四章:区域经济- 农业与工业:农业和工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农业可以提供食物和原材料,工业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 商务星球的经济特色:商务星球的经济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农产品和旅游资源是商务星球的主要收入来源。
- 区域发展差异: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一些地区发展较快,一些地区发展缓慢。
以上是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课程的主要考点总结。
通过复习这些内容,学生们将对地理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国土与居民第1课中国的疆域1、地理位置:①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②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③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疆域:①疆域辽阔:南北跨纬度近50 度,长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度,长约5200千米;②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陆上疆界线2.2万多千米。
3、濒临海洋:①四海一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②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③海岸线及岛屿:海岸线长约1.8万多千米,我国第一大岛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4、领土四至: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5、邻国:陆上临国共有14个: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6.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为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7、位置的优越性:①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一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南北跨纬度很广,气候差异大、类型多,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东部沿海多优良海港,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众多临国发展边境贸易。
第2课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基本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2、省级行政区: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是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4、我国面积最大省级行政区、也是临国最多、位置最西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省6、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省7、我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是:澳门特别行政区8、我国跨纬度最广、也是位置最南的省级行政区是:海南省9、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是:内蒙古自治区10、我国位置最东、最北的省级行政区:黑龙江省第3课众多的人口1、我国人口总数12、95亿。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要点(有答案)初2017级八年级上册地理学习要点初2017级班姓名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地理位置优越1、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东、西半球)和北(南、北半球)。
2、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广,陆地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3、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的腹地;东临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海湾,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疆域辽阔1、陆地面积:约 960 万Km2,.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陆界:长 2.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有俄罗斯、印度、蒙古等 14 个。
3、四至点: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4. 濒临的临海:从北到南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主要岛屿:舟山群岛、台湾岛及附属岛屿、海南岛、南海诸岛等。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 6 个国家。
海岸线相邻的国家:有朝鲜、越南。
大陆海岸线:长 2.2万多千米。
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三、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级:县、自治县、市乡级:乡、民族乡、镇注:“市”有:直辖市、地级市(自治州)、县级市之分,地级市相当于我国的第二级行政区。
2、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共有 34个,其中有 23 个省、 5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和2 个特别行政区。
3、熟记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省区轮郭及位置。
(P8-9页图表)第二节众多的人口一、人口众多的国家1、人口数量:世界第 1 位,总人口约 13.4 亿(2010年),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
2、人口增长: 1949年后,特别是1964-1982 人口增长迅速.主要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条件不断改善。
整理文本 .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要点归纳1、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中纬度中纬度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地区,大部分在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北温带北温带,少部分在,少部分在,少部分在热带热带热带,没有,没有,没有寒寒带。
2、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北半球和东半球北半球和东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太平洋的西岸。
3、我国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三位,陆上邻国14个,其中与云南接壤的有云南接壤的有越南越南越南、、老挝老挝、、缅甸。
与我国甸。
与我国隔海相望隔海相望隔海相望的国家有的国家有6个。
我国陆界线有2万多千米,海岸线有18000多千米。
4、我国最、我国最北北端在端在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最,最,最东东端在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中心线的相交处,最,最,最南南端在端在曾母暗沙曾母暗沙曾母暗沙,最,最,最西西端在端在帕米尔高原帕米尔高原帕米尔高原。
5、我国的边缘海自北向南依次为:、我国的边缘海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渤海渤海、、黄海黄海、、东海东海、、南海南海。
我国领海及内水。
我国领海及内水面积为37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6、我国最大的盐场、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长芦盐场长芦盐场位于位于位于渤海渤海渤海,最大的渔场,最大的渔场,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舟山渔场舟山渔场位于位于位于东海东海东海。
7、由于、由于南北跨纬度广南北跨纬度广南北跨纬度广造成了造成了造成了季节差异季节差异季节差异(海南岛进入春耕,而黑龙江还在是冰天(海南岛进入春耕,而黑龙江还在是冰天雪地),由于雪地),由于东西跨经度广东西跨经度广东西跨经度广造成了造成了造成了时间差异时间差异时间差异(新疆还在是满天星斗,乌苏里江已(新疆还在是满天星斗,乌苏里江已撒满了阳光)。
八年级上册(商务星球版)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1、地理位置: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2、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3、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与我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4个,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4、四至点:最北: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最南:海南省曾母暗沙(4°N)最东: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交汇处(135°E)最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73°E)5、临海: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内海:渤海、琼州海峡;岛屿: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6、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7、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8、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版面有限南海区域不在此图显示9、我国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10、为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1、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2、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黑河——腾冲(胡焕庸线)13、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积最大的新疆省。
14、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1500多万),人口超500万的民族还有: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等。
15、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1.1 辽阔的疆域1、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2、中国四至点: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135°E);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73°E);最南:曾母暗沙(4°N);最北: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处(53°N)。
3、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众多的邻国:共有14个(顺口溜):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顺口溜):印尼马文菲日韩。
4、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轮廓§1.2 众多的人口1、中国的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2、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东南多西北少)。
人口划分线:黑河(黑龙江省)——腾冲(云南省),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稀疏。
3、我国的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1.3 多民族的大家庭1、民族: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最少是珞巴族。
2、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3、民族风情: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泼水节;中华民族——端午节等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2.1 中国的地势地形1、地势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分三级阶梯分界线:第一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山脉、雪峰山脉)第三阶梯。
山势走向: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地理位置优越1.优越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无寒带;(3)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2.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1)临海: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2)内海:我国的两个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
(3)隔海相望6国: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14个陆上邻国(逆时针):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3.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的体现: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很广,气候差异大、类型多,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濒临太平洋,多优良海港,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有众多的路上邻国,便于与众多临国发展边境贸易。
二、疆域辽阔(p5中国的疆域与邻国图)1.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最北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最南是曾母暗沙(4°N)(南北纬度相差49度,距离相离5500千米,因而生生了季节差异);最东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135°E);最西是帕米尔高原(73°E)(东西经度相差60度,距离相距5000千米,因而产生了晨昏差异);|2.陆地大国: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陆地国界线长达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接壤。
(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丹,南部缅、老、越。
)3.海洋大国:(1)海洋: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2)岛屿:海上分布着舟山群岛、台湾岛及其周围的钓鱼岛和赤尾屿等附属岛屿、海南岛和南海诸岛等众多岛屿。
我国第一大岛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我国的三大半岛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雷州半岛。
(3)海岸线:我国大陆海岸线长万多千米,有2个国家海岸相邻(朝鲜、越南)。
(4)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5)我国的内海: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的渤海、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之间的琼州海峡;三、行政区划·1.行政区域的划分:(1)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为三级:省级(包括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县级(包括县、县级市、自治县、旗、市辖区)、乡级(包括乡、镇、民族乡、街道)。
(2)我国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我国的首都是北京,大致位于116°E、40°N的交点上。
2.中国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p8中国的行政区划图)(1)中国省级行政区域简表23个省陕西省]陕或秦西安名称简称行政中甘肃省甘或陇兰州(2)巧记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两湖两广两河山(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港澳台藏云贵川(香港、澳门、台湾、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四市二宁青陕甘(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辽宁、宁夏、青海、陕西、甘肃)(海内五江福吉安(海南、内蒙古、江苏、江西、浙江、黑龙江、新疆[谐音]、福建、吉林、安徽)。
(3)34省地理方位口诀记忆东北三省黑吉辽,北部边疆内蒙古。
黄河中下六省市,晋冀豫鲁和京津长江中下七省市,鄂湘赣皖浙苏沪。
南部沿海七省区,琼台港澳桂粤闽。
西南云贵川渝藏,西北陕甘青宁新。
3.省区之最(1)我国面积最大的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我国面积最小的省级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人口密度最高)。
*(3)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广东省。
(4)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内蒙古自治区。
(5)我国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全位于热带)(6)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云南省(云或滇)、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广东省(粤)、台湾省(台)。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一、人口最多的国家1.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人口增长较快。
2.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3.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①资源短缺;②环境污染、破坏严重;③住房困难;④交通拥挤;⑤失业人口增多等。
4.计划生育(1)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2)我国人口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
该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二、人口东多西少1.人口分布极不均衡: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统计,我国平均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143人。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面积占43%,人口占94%;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面积57%,人口仅占6%。
原因:东部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湿润多雨,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而西部高原、山地多,干旱少雨,交通不便,生产力低。
2.东西人口地理分界线:黑龙江省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县。
该线东南部人口多,人口密度大;该线西北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3.人口总数前四位的省级行政单位:河南(豫)、山东(鲁)、四川(川或蜀)、广东(粤)(2010年数据)。
4.面积前三位的省级行政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5.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西藏自治区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一、56个民族1.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数的%,其它55个民族占总人口的%,所以称为少数民族。
2.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500多万,人口500万以上的民族有9个。
(壮满回苗蒙,维彝土家藏,壮族人最多,珞巴族人口最少)3. 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传统的体育活动。
(比如:藏族的集体舞(锅庄舞)、藏历年、藏药、藏医;傣族的泼水节、孔雀舞、竹楼;朝鲜族的长鼓舞、跳板;壮族的三月三(歌节)、干栏式木楼;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摔跤和乐器马头琴;哈萨克族的冬不拉;黎族的竹竿舞;维吾尔族的叼羊;苗族的芦笙节;彝族的火把节。
);二、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1.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2.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
3.少数民族中回族分布最广泛,云南是少数民族种类分布最多的省区。
4. 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的好处:(1)大散居、交错杂居便于促进各民族相互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
(2)小聚居有利于保护少数名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等。
5.民族政策: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一、地势西高东低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西高东低,大致可分为三级阶梯。
2.地势对我国的影响::(1)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充沛降水;(2)我国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沟通东西水上交通。
(3)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二、地形复杂多样1.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面积广大。
(p24中国地形图)2.我国五种地形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山地33%,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3.山区是指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占全国总面积的2/3。
三、主要地形区@1.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
2.我国的主要山脉分布如下:(p26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1)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
(2)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等。
(3)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4)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5)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3.主要地形区【(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高:地势高峻,雪山连绵)、内蒙古高原(平:地形平坦,草场广布)、黄土高原(破:千沟万壑,黄土广布)、云贵高原(崎: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准噶尔盆地(位置最北)、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聚宝盆)、四川盆地(自然条件最好、紫色盆地)(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面积最大、黑土广布)、华北平原(也叫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水乡、鱼米之乡)(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5)引申:塔里木盆地内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4.把课本24页图2—1—3,结合26页图2—1—4及29页第1、2题重点记忆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一、季风气候显着1.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季风气候显着,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季风是指一年内盛行风向随着季节变换而显着变化的风;季风气候则是指一年内因盛行不同风向的季风而形成的气候类型。
(1)我国季风气候的一个显着特点是: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
特点:夏季降水丰富非季风区——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
特点:降水稀少,全年干旱(3)季风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霜冻3.冬季风和夏季风比较表(识记P30 图2—2—1)季风区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秋两季;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二、气候复杂多样1.气温分布:冬季,我国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别大,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
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和南京。
2.人们把≥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叫做活动积温。
3.根据各地的活动积温情况,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可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高原气候区。
(p35中国温度带分布图)4.根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p35中国干湿地区图)5.气候类型(p36中国气候类型图)6.影响: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各种动植物的生长和发展多种农业生产;季风气候提供了较好的水热条件,但也常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
★7.秦岭——淮河一线是:①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②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③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④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⑥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⑦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⑧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