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6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保温练10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六)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8
专题组合(三)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三)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尽管市面上销售的上海文艺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的两套莫言作品集的销售形势已成强.弩之末...,但百花文艺出版社还将在订货会上推出《莫言诺贝尔奖典藏文集》(全二十卷)。
②入夏以来,天气异常,五风十雨....,致使城市内涝、市民受灾的情况不断发生,有的人甚至因雨水过大而付出生命的惨重代价。
③陶渊明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从此无意于仕途,转而求田问舍....,过上寄情山水、恬然自适的隐居生活。
④当今时代,许多人学艺不精,缺少刻苦钻研、务实上进的精神,以浮躁的心态对待工作,鲁鱼亥豕....的低级失误经常发生。
⑤公平分享发展成果,改革的动力就能充分释放,改革的活力就能极大迸发,共同富裕就能计日程功....。
⑥美国卫星追踪网站声称,美国一卫星曾拍到马航客机失联海域附近的照片,并以“可能为马航坠机地点”为题发布消息,这令此事件更加扑朔迷离....。
A.①⑤⑥B.③⑤⑥C.②④⑥D.①③④解析①强弩之末: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弱,起不了什么作用。
②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此处望文生义。
③求田问舍: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
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此处望文生义。
④鲁鱼亥豕:指书籍在传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此处不合语境。
⑤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⑥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答案 A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上海世博园,最前沿的技术、最经典的文化、最时尚的设计以童趣盎然的形式和孩子们相会,启迪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为他们打开通往未来的窗户。
B.由于一些人或热衷于捕风捉影、夸大事实,或热衷于断章取义、歪曲事实,并通过微信杜撰一个个耸人听闻的谣言,让不明真相的人信以为真。
C.从国外的一些经验来看,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增长,引发社会矛盾,已经从人口问题演变为重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
专题专项增分练(十)名篇名句默写(时间:40分钟满分:1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叙写了割麦者的辛苦劳碌和拾麦者的辛酸苦楚,而作为朝中官员的自己却“,”。
两相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和自身的愧疚。
(2)李白的《蜀道难》写出了山势的高峻和蜀道的艰险,其中有两句表现了善于飞腾攀登的鸟兽面对蜀道的无可奈何,这两句诗是“,”。
(3)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提出,对于老师的选择,无关年龄长幼和身份贵贱,择师的标准应该是“,”。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
《琵琶行》中的“?”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虞美人》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排偶句“,”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是:乱石穿空,,。
(3)岑参作为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其诗作中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尤为精到。
其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咏雪名句更是千古传诵。
它们是:,。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氓》中女主人公追叙自己早起晚睡、每日操劳的婚后生活的句子是“,”。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昼夜和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成都杜甫草堂有副对联:“诗歌百姓,常泪湿单衣,杜老永难老;己住草堂,愿民栖广厦,甫心乃赤心。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成语:①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②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③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④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⑤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名句: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夏季减肥食谱中,有四种食物位于爱美女士们的黑名单,被排除在减肥食物之外,千万碰不得,否则会让你的努力____________!②可下半场的最后5分钟内,我们差点将全场的努力____________,所以说我们要拿下一场比赛还是要在5分钟之后才能确保,在最后5分钟内,对手有3次很好的机会,如果我们想要成为“英东杯”冠军,就要避免这些状况。
③这90户业主不肯退铺,让大华公司以回购商铺的方式解决大润发购物中心困境的努力____________。
A.毁于一旦功亏一篑前功尽弃B.前功尽弃功亏一篑毁于一旦C.功亏一篑前功尽弃毁于一旦D.前功尽弃毁于一旦功亏一篑解析:毁于一旦:于,在;一旦,一天。
在一天的工夫全被毁掉。
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一下子被毁掉。
适合②空;功亏一篑: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
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适合③空;前功尽弃:功,功劳;尽,完全;弃,丢失。
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
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适合①空。
答案:D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这一APEC北京会议鲜明的主题,体现出中国对亚太持久发展繁荣所作的深入思考和安排。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名句名篇情景默写》课时练习题(含答案)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中“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同过往行人的情景。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利用远古传说中的古蜀国,来表明蜀道开辟之久远。
(3)《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很形象地描绘了鹏迁徙到南海,飞翔时壮观的景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出男女主人公少年时代一起玩耍快乐的样子。
(3)在《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剑阁在军事上的重要性。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解释自己不肯答应婚嫁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3)《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共享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__,_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螃蟹虽有六跪和二螯,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反例,来阐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获得成功。
(2)《赤壁赋》中,苏轼以“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以“__________________”强调外物和个体生命也可以长久存在,阐明了万物“变”与“不变”是相对的。
(3)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第10练★句子默写★臣闻吏议逐客,___________________。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__________________,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______________,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___________________,割膏腴之壤,___________________,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___________________,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___________________,树灵鼍之鼓。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___________________,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___________________,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___________________,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___________________。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保温练11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诗歌鉴赏+论述类文本阅读(一)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十年前,他还是远近乡人口中的“二流子”,整天游手好闲,坑蒙拐骗,可如今他竟________,不仅有不错的工作,还是邻居们公认的好丈夫、好父亲。
②发现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则是关键,我们都要拿出刮骨疗毒、________的决心和勇气来“洗洗澡”,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更不能敷衍塞责混过关。
③四川的“田婆婆洗灸堂”因为伤害幼儿,早在2011年“3·15”晚会上就已经被曝光了。
然而今天,“田婆婆洗灸堂”________,继续用“三无”药水毒害婴幼儿。
A.脱胎换骨改头换面洗心革面B.洗心革面改头换面脱胎换骨C.改头换面脱胎换骨洗心革面D.脱胎换骨洗心革面改头换面解析脱胎换骨: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脱凡胎而成圣胎,换凡骨而为仙骨。
现比喻彻底改变立场观点。
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含贬义)。
这三个词,“脱胎换骨”侧重于改后的好结果,“洗心革面”侧重于改的行动和决心,“改头换面”侧重于不是真改。
①句中的“他”,已由游手好闲、坑蒙拐骗的人变成好丈夫、好父亲,得到了彻底的改造,故用“脱胎换骨”。
②句讲的是要有决心和行动,所以用“洗心革面”。
③句中“田婆婆洗灸堂”害人的本质未变,所以用“改头换面”。
答案 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兴国家群体崛起,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美国如果不能改变高高在上的霸主心态,不能转变传统对抗的零和思维,发展空间就会受限。
B.我们的大学是以培养艺术家为宗旨来教育学生的,却忽视了培养学生老老实实“打铁”的能力与态度,轻视了专业人才的“工匠精神”。
C.虽然耐克公司设计总监非常重视NBA球星杜兰特设计的新球鞋,但认为就鞋底颜色、鞋带材料等细节方面依然有很大的修改空间。
D.为让市民更多地呼吸到新鲜空气,我市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限行机动车、管控扬尘、禁止露天烧烤等强制性措施,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名句名篇情景默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氓》中叙写女子一旦沉溺爱情就很难脱身的二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表明了作者即使遭受分解肢体的酷刑也不改心志的决心。
(3)《短歌行》中有二句话表明:曹操希望自己像周公一样殷勤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自己。
这二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是进亦忧,退亦忧”两句,“进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退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
(2)在《琵琶行》中,“____________”是白居易听到浔阳当地音乐时的感受;而“____________”一句,则写出了他当夜听到琵琶声时的感受。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空明”一词语意丰富,在《记承天寺夜游》“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是空旷澄澈之意,而在《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特指月光下的清波。
(2)《琵琶行》中因为岁月流逝年长色衰的琵琶女,只能“________________”,回想昔日“五陵年少争缠头”的时光,也只能“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自己一生所追求的最高理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1)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总为浮云能蔽日,______________。
保温练5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一)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小错误不省思就可能铸成大错,小腐败积累起来就会形成大腐败,必须明白________的道理,防微杜渐。
②网络时代舆论的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简直难以想象,那些不实言辞所形成的言论力量堪称________。
③巨富在最初积累的时候,正如________,往往是从很小的数量开始的,但持之以恒,终会有非常可观的成绩。
A.积毁销骨 群轻折轴 集腋成裘B.群轻折轴积毁销骨集腋成裘C.集腋成裘群轻折轴积毁销骨D.积毁销骨集腋成裘群轻折轴解析 群轻折轴:比喻听任小的坏事发展下去,也能造成严重后果。
积毁销骨:指不断的诽谤能使人毁灭。
集腋成裘:比喻积少成多。
答案 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11月1日起,广大集邮爱好者登录集邮网上营业厅,通过实名注册成为会员用户,就可以快捷地享受到新邮票预订和零售、集邮品销售、原地邮品实寄等。
B.“炫通水诗赋朗诵会”在散文诗朗诵《水水水》中拉开了序幕,一首声情并茂的《难离故土》表达了南阳人为南水北调无私奉献、背井离乡的壮举,感人泣下。
C.这次军演集中了陆军、空军、武警以及民兵、预备役等战时参战力量,涉及步兵、坦克兵、炮兵、防空兵、陆航、电子对抗、防化兵等十多个军兵种组成。
D.公安部于去年7月启动“猎狐2014”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专项行动,日前,该行动领导小组负责人及部分组员接受采访,透露了行动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
解析 A项,成分残缺。
“享受”没有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多方面优惠服务”。
B项,搭配不当,“表达……壮举”不搭配,把“表达”改为“歌颂”。
C项,句式杂糅。
“涉及……组成”杂糅,可去掉“组成”。
答案 D3.在文中的①②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是到断桥去寻残雪的,可寻到的只是满地的泥泞。
然而我敏感的心却突然震颤,仿佛感觉到背后有轻盈的脚步在向我走来。
专题10 名篇名句默写一.常考真题(共10小题)1.(2022•长沙)古诗文默写。
(1)面对死亡,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慷慨赴死的大无畏精神。
(2)说到奉献,人们常常借用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表达对奉献精神的赞美。
【答案】:(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注意“青”的书写)(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注意“蜡”的书写)2.(2022•达州)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的三句作答,若四句皆答,按前三句判分))①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②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③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其五)(2)请从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任选一首,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全诗。
(不写题目与作者)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答案】:(1)①会挽雕弓如满月(重点字:雕)②山雨欲来风满楼③零落成泥碾作尘(重点字:碾)④飞鸟相与还(2)《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重点字: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重点字:遮)3.(2022•阜新)古诗文默写。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精忠报国,建功立业”这一爱国情怀,在时间的长河中历久弥新。
专题组合(二)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二)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遂.意(suì)中.听(zhōnɡ)孺.子牛(rú) 高屋建瓴.(línɡ)B.骠.勇(piào) 渐.染(jiān)空落.落(lào) 潜.移默化(qián)C.摒.弃(bìnɡ) 摭.拾(zhí)应.届生(yīnɡ) 靡.靡之音(mí)D.拥趸.(dǔn) 烘焙.(bèi)阿.堵物(ē) 罄.竹难书(qìn)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B项,空落(luò)落;C项,靡(mǐ)靡之音;D项,罄(qìnɡ)竹难书。
答案 A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为推动京津冀谐同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我们要遴选优秀人才参与冬奥会筹办,加快培养一支专业化、国际化的人才队伍。
B.在创造现代的白话语体方面,朱自清走过了“欧化”“口语化”“现代化”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有着内在的矛盾、承续与圆熔,体现其逻辑思维的盘旋上升而非故步自封。
C.《疯狂动物城》的导演选择用文化性歌手作为消弥裂痕的最终手段,片尾一曲《尝试一切》恰到好处地揭示了电影主题:每种动物都有缺陷,交流可以跨越物种间的鸿沟。
D.新发现的天一阁所藏抄本《琅嬛文集》,收录了张岱佚文二十余篇,即使相同篇目者也多有异文,可以订正今本的很多讹误。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项,谐同—协同;B项,圆熔—圆融;C项,消弥—消弭。
答案 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是各.有千秋...。
B.我们不应该将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视为洪水猛兽....。
特色专项训练十八语用+诗歌+名句默写(时间:45分钟分数:45分)一、语言文字应用(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12月13日,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的、以讲述“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为原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正式在锦城艺术宫公演。
舞台上,演员们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饱满的情绪叙述着村寨近年来发生的“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变化。
外出打工的尔呷在脱贫攻坚战打响时回到家乡,()。
舞台背景上,山民世代攀爬的藤梯被安全、耐用的钢梯代替,这象征着“悬崖村”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演员通过舞蹈塑造出了一个个饱满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用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大凉山的人们走出贫穷、奔向未来的心路历程。
舞剧《大凉山的回响》独辟蹊径,以写意的手法,充分运用舞台的空间延伸力、民族音乐的穿透力,让脱贫攻坚的故事活灵活现展现在舞台之上,带着观众走进那遥远却又温暖的大山深处,走进那遥远而又温情的故乡深处。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的、以讲述“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为原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在锦城艺术宫正式公演。
B.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的、以“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为原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正式在锦城艺术宫公演。
C.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的、讲述“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在锦城艺术宫正式公演。
D.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讲述“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正式在锦城艺术宫公演。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它们依仗长尾巴出色的平衡功能,在树枝上玩着“走钢丝”和“倒立”的把戏。
B.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C.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保温练2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诗歌鉴赏(二)不分版本保温练2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诗歌鉴赏(二)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一个企业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克服________的保守思想。
②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________的行为,公安部门更应该加大惩办的力度。
③报载,最近某贪官在法庭上受审时,竟然要求法官放他一马,情愿不做官,回家去种田。
这种________真是可笑之至。
A.举棋不定违法乱纪不情之请B.畏首畏尾违法乱纪厚颜无耻C.畏首畏尾铤而走险厚颜无耻D.举棋不定铤而走险不情之请解析举棋不定:比喻做事犹豫不决。
畏首畏尾:怕这怕那,形容疑虑过多。
违法乱纪:违犯法律,破坏纪律。
铤而走险: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
厚颜无耻:脸皮厚,不知羞耻。
不情之请:谦词,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答案 B2.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境内在建的厦蓉高速(厦门至成都)赤石大桥一个正在施工的索塔因为内部起火的原因,导致9根拉绳被烧断,桥面一侧至少下沉了两米。
B.XXXX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有美国、新西兰、智利、秘鲁、印度尼西亚、越南、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多个经济体领导人出席。
C.目前,中国、韩国、俄罗斯与日本等多个周边国家存在着领土的争端,但日本近日在修订的国家地图中,将争议领土全部包含在内,其中“包括〞中国的钓鱼岛。
D.中华文化是世界共有的财富,希望各国汉学家传播好、研究好中华文化,让国际社会理解中国、了解中国,让中华优秀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
解析A项,“因为……原因〞,杂糅,保存“因为……〞或“……的原因〞其中一个。
C 项,“与〞可以理解为连词,也可以用作介词,造成歧义。
D项,“传播好、研究好〞“理解中国、了解中国〞,并列词语不合逻辑,应该是“研究好、传播好〞“了解中国、理解中国〞。
基础滚动练2 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基础双练+名篇名句默写(时间:30分钟分值:32分)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据权威机构调查,46%~59%的高三学生会在高考前出现中等以上程度的考前焦虑。
过度的考前焦虑会造成学习效率降低、思路不畅、神经衰弱、自我封闭等。
那么,如何缓解高考前焦虑呢?A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理学的“三脚凳模型”来源于几何学中稳定、坚固、耐压的三角形,由身体冷静、思维自信、精神专注共同构建。
有学生考前紧张,手足抖动,不过是身体冷静这一凳子腿较弱的体现;有学生自认能力不足,易气馁放弃,这就是思维自信方面较弱;还有学生在考试时无法集中或容易分散注意力,担心考差,则是精神不专注。
学生可从自身最弱处入手,B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化“三脚凳模型”,积极应对高考。
《战胜考试焦虑》一书提到,①我们可先从“觉察”中把握“三脚凳模型”。
②再将功效犹如灭火器的“三种工具”付诸于行动。
③使自己保持冷静、自信和专注。
具体而言,④如果想提升身体冷静,考生要从身体迹象中觉察自身状态。
⑤特别是呼吸紊乱、内心不踏实、感官关闭等迹象都会影响处事状态。
⑥培养对自身敏锐的觉察力有助于控制应激水平,⑦所以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救火”三工具:一是进行腹式呼吸,用鼻子吸气,感受空气下沉到腹部,再用嘴呼气,感受气体自然释放,重复三次调整呼吸;二是使用着陆技术,感受双脚踩在地面的真实感,以地面为双脚的支撑,或者抓握一个物品,再张开手指,感受其温度与触感;三是充分调动感官,如环顾四周,快速地默念出所见事物,以便全身心地投入当下,远离焦虑。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4分)2.文中第三段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名句名篇情景默写》练习题(含答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名句名篇情景默写》练习题(含答案)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铠甲和兵器,共同奔赴战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死别,苦苦思念,一旦相见,纵有千言万语也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视无言,默默凝噎,此情此景正应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用夸张手法写出蜀道高与天齐,陡险异常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写屈原担心时光易逝,国君易老,无法实现美政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去来兮辞》中表明自己出仕为官乃是“误落尘网”,而今归隐田园才是正确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杜甫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仙人盛会异彩纷呈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忧愁不断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蜀后主刘禅提出,对作恶违法或行为忠善的人,“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的奖惩方法不同。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名句名篇情景默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内容虽然寻常但意旨博大,所举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志向远大、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写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相思之情。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两句,把秋天之景和疾病缠身的悲愁紧密结合,概括了诗人漂泊流离的人生境遇。
(2)荀子在《劝学》中认为,“_______,_______”,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以此论证学习要善于凭借外物。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是对前面所描写的赤壁景物的总结,而“_______”则引出对历史人物周瑜的描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宏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洵在《六国论》中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他开门见山就提出了六国破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的精辟观点;而贾谊在《过秦论》上篇结尾指出,秦国以很小的地盘而“致万乘之势”,最后却因为一个人发动叛乱而导致彻底灭亡,根本原因就是“_______________”。
(3)在《蜀相》中,杜甫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保温练1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诗歌鉴赏(一)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年来,虽然国产吹瓶机技术发展迅猛,但是并不能说技术已经达到________的水平,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不断改进。
②只有靠制度和机制才能使腐败分子________,才能长期稳定发挥网络反腐的作用;网络反腐“正规军”的到来,彰显了党中央反腐的决心和信心。
③印度演员阿米尔在所有开车的动作戏中与车配合得简直是________,完全到了“人车合一”的地步,而且在戏中,他还融合了马戏、魔术、武术甚至舞蹈等元素。
A.无懈可击无隙可乘天衣无缝B.天衣无缝无懈可击无隙可乘C.无隙可乘天衣无缝无懈可击D.无懈可击天衣无缝无隙可乘解析无懈可击:没有漏洞可以被攻击或挑剔,形容十分严密。
无隙可乘:没有空子可钻。
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答案 A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来,由于受到国际原油持续走低的影响,我国将迎来原油价格调整的“窗口期”,全国大部分省市93号汽油每升零售价格将进入“五元时代”。
B.直至2015年,欧洲奶农们的倒奶行动仍在进行。
多方人士尽管提出了很多建议,但是这一行业将被市场化的结局仍然没法改变。
C.社会诚信缺失目前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政府担负着引导、示范、管理社会和谐的职责,政府信用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D.不管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还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都要依靠大数据,因此政府掌握的数据除依法保密外,都要最大限度地公开。
解析A项,成分残缺,“国际原油”后加上“价格”即可。
B项,语序不当,关联词“尽管”应提到“多方人士”之前。
C项,搭配不当,“示范、管理”与“社会和谐”不搭配。
答案 D3.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据史料介绍,唐武宗跟前的名相李德裕,著有《柳次旧闻》《会昌一品集》等,________,但对他的一句颇富哲理的名言“正人如松柏,特立不倚,邪人如藤萝,非附他物不能自起”却早有所闻。
保温练10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六)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________的天职。
②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________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
③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________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
A.当仁不让责无旁贷义不容辞B.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当仁不让C.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当仁不让D.义不容辞当仁不让责无旁贷解析“当仁不让”指遇到应当做的事情就主动去做,不必退让,侧重于“主动承担”;“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表示理应承担,侧重于“理应担当”;“责无旁贷”属于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侧重“不能推卸”。
答案 C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台湾影星柯震东日前因为吸毒被北京警方拘留,网友表示,让柯震东在拘留所里安静几天也未尝不是坏事,会让他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言行。
B.目前,移动网络通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加强监管,杜绝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
C.从乒乓球名将到少帅,再到中国国家体育总局领导,蔡振华的角色总是在不断转变,现在他又挑起了振兴中国足球的重担。
D.由于老师耐心的讲解、发自内心的微笑像缕缕柔和的春风拂过我沉闷的心,使我在枯燥的学习中感受到了温暖并且以更大的干劲前行。
解析A项,不合逻辑,应为“未尝不是好事”。
B项,“提高”与“专业技术人员”搭配不当,应把“提高”改成“培养”。
D项,主语残缺,可删掉“使我……”中的“使”。
答案 C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事实上,凡优秀的文艺作品,________因此它们才能成为生活的教科书,成为生活的良师益友。
A.皆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既现实地反映作家个人的心理,又浓缩和折射社会、时代、民族的心理。
B.皆是既现实地反映作家个人的心理,又浓缩和折射着社会、时代、民族的心理,即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C.皆是既现实地反映作家个人的心理,又浓缩和折射着社会、时代、民族的心理,既高于生活又源于生活。
D.皆是既高于生活又源于生活的,既现实地反映作家个人的心理,又浓缩和折射着社会、时代、民族的心理。
解析作品的来源→作家加工后反映的思想。
答案 A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我们在欣赏古代诗歌的诗情美时,要尽量利用现存的史传材料和后人的评述,____①____。
比如,我们读杜甫的《蜀相》时,除了对作品中所写的诸葛亮的功绩有所了解外,还要对杜甫一生的遭际、其政治理想,以及他写作这首诗时的心境做全面、深入的探究,才能充分理解杜甫作此诗的用意。
但是,____②____,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____③____。
所以,弄清作品的具体创作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回答此题,一要把握全段的核心内容,即欣赏诗歌的诗情美时,要注意诗人本身的思想情感及其变化;二要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填写出恰当的语句,如对于①处,就要充分考虑到下文中说的“还要对杜甫一生的遭际、其政治理想,以及他写作这首诗时的心境做全面、深入的探究”等内容。
答案①把握诗人的心理历程和精神世界②诗人的思想情感不是一成不变的③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旨趣(意思相近即可)5.把下面的长句变为几个短句,使句意明确,可适当增删个别字词。
致力于让科技兴趣成为人们文化生活和娱乐生活的重要元素的果壳网是一个提供负责任、有智趣、贴近生活的内容的面向都市科技青年的泛科技主题网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认清长句的特点,即修饰语多,并列成分多,结构复杂,那么,解题的方法就是:提取修饰、并列成分,变复杂结构为简单结构。
对于题目中的句子,首先可提取一个主干“果壳网是一个……网站”,然后可提取修饰成分“致力于……”“提供……”“面向……”,由此即可写出答案。
答案果壳网是一个泛科技主题网站。
它面向都市科技青年,提供负责任、有智趣、贴近生活的内容,致力于让科技兴趣成为人们文化生活和娱乐生活的重要元素。
6.近来网络上流行将不同的年龄段群体称为“××后”,下表是某娱乐论坛上对“70后”“80后”“90后”不同特点的总结,请你概括出该表所反映出的“90后”这一特定群体的特征,要求准确客观,形象合理,语言不可太偏激,60字以内。
“90后”这一特定群体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作答本题,需要将描述性话语转化为评述性话语,从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展开评述。
如可从“结交满身文身的帅哥靓妹”“不只会唱,还会跳”“话题是QQ、微信”“我就是老板”等描述性语言里归纳出“追求时尚个性”“热衷网络生活”“爱好广泛”“注重自我”等肯定性评价;可从“拒绝上班”“我们有老爸”“厌倦读书”等描述性语言里归纳出“经济上不够独立”“学习焦虑”“好逸恶劳”等不足。
答案充分追求时尚个性,热衷于网络生活,聪慧多才,爱好广泛,比较注重自我,同时也存在经济上不够独立、学习焦虑、好逸恶劳等不足。
二、名句默写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从“入”与“出”的角度,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这样的国家终会灭亡。
(2)《念奴娇》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慨人生的短暂,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
(3)《爱莲说》中,周敦颐运用正衬的手法塑造莲花的形象,评价菊花是“________________”,莲花是“________________”,更突出了对莲花的喜爱。
答案(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花之隐逸者也花之君子者也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偶成[宋]萧立之雨妒游人故作难,禁持闲了下湖船。
城中岂识农耕好?却恨悭①晴放纸鸢②。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①悭:缺少,没有。
②纸鸢:风筝。
8.理解《偶成》这首诗的关键是哪一句?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此类试题,难点是给出理由。
一般来说,应先分析关键句的意思,然后指出这句在结构上、意境营造上、主旨表达上的作用。
答案第三句。
这一句是反问句,在前两句委婉的讽刺之后突然直接表明态度:城里人怎么知道雨对农耕的好处?这一句引出下面对“却恨悭晴放纸鸢”的斥责,表明了诗人对朱门大族只知享乐、不顾民生疾苦的批判。
9.两首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各是什么?中心思想有何异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第一首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城中人与农人对雨的态度进行对比,表现诗人的情感。
第二首主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用“萧萧”竹声比喻百姓的“疾苦声”,来表达诗人对大中丞的劝谏。
(2)相同点:都表现了对底层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同情。
不同点:第一首谴责了城中那些只知玩乐、不知农时的人,第二首表达了做好父母官的心声。
【诗歌鉴赏】 萧诗:这是宋代诗人萧立之写的怜悯农民的诗歌,通过对阴雨连绵的两种不同态度的对比,深刻揭露了贫富矛盾。
首句别出心裁,不写游人厌雨,却写雨妒游人,所以连绵不休。
“故作难”三字,说似乎雨故意与游人作对。
天公不作美,即便是城中富贵人家也无可奈何。
“禁持闲了下湖船”,意思是说,天公禁止游湖,游船只得闲却。
后两句写城里富贵人家不知农家盼雨耕种的心情,只恨没有晴天,不能去放风筝。
在艺术上使用对比手法,将农人盼雨耕作与城里富贵人家盼天晴玩乐两种态度进行对比,谴责了城中那些只知玩乐、不知农时的人。
全诗以议论为主,但即事见理,不流于枯燥,分析透辟。
郑诗:是清代郑板桥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
第一句是说,诗人在衙署书房里躺卧休息,这时窗外阵阵清风吹动着竹子,萧萧丛竹,声音呜咽,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
第二句是说诗人由凄寒的竹子的响声产生了联想,由竹声呜咽想到老百姓的疾苦,充分体现了诗人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
第三句既是写自己,又是写包括,可见为民解忧的应该是所有的“父母官”,这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
第四句既照应了诗题,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艺术上托物取喻,由风吹竹摇之声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把竹之“萧萧”声比喻为百姓的“疾苦声”;用“一枝一叶”比喻百姓生活中的琐细小事,有形有神,比较形象。
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郑覃,郑州荥泽人,故相珣瑜之子,以父荫补..弘文校书郎,擢累谏议大夫。
穆宗立,不恤国事,数荒昵。
吐蕃方强。
覃与崔郾等廷对曰:“陛下新即位,宜侧身勤政,而内耽宴嬉,外盘游畋。
今吐蕃在边,狙候中国..,假令缓急,臣下乃不知陛下所在,不败事乎?臣等忝备谏官,不胜忧惕,伏愿稍减游纵,留心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