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电路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45
第八章 正弦波振荡电路分析振荡产生的机理和条件,讨论正弦波振荡电路的一般结构和分析方法,介绍常见的RC 、LC 和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第一节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一个放大电路通常在输入端外加信号时才有输出。
如果在它的输入端不外接信号的情况下,在输出端仍有一定频率和幅度的信号输出,这种现象就是放大电路的自激振荡。
自激振荡对于放大电路是有害的,它破坏了放大电路的正常工作状态,需要加以避免和消除。
但在振荡电路中,自激却是有益的。
对于自激振荡的频率和幅度加以选择和控制,就可构成正弦波振荡器。
振荡电路既然不需外接输入信号,那么它的输出信号从何而来?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振荡电路能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和条件。
一、振荡的条件在图6-1中,A是放大电路,F 是反馈网络。
当将开关S 接在端点1上时,就是一般的开环放大电路,其输入信号电压为i U ,输出信号电压为o U 。
如果将输出信号o U 通过反馈网络反馈到输入端,反馈电压为f U ,并设法使f U=i U ,即两者大小相等,相位相同。
那么,反馈电压f U就可以代替外加输入信号电压i U ,来维持输出o U 。
也就是说将开关S 接在端点2,除去外加信号而接上反馈信号,输出信号仍将保持不变,即不需输入而靠反馈来自动维持输出。
这时,放大器就变为自激振荡器了。
由以上的讨论可知,要维持自激振荡,必须满足f U=i U ,即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大小相等,相位相同。
由于放大电路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为i o A U U = o f F U U =若i f U U =,则F A=o fi oU U U U =1(F A称为环路增益)。
因此,振荡电路维持自激振荡的条件是:F A=1 即F A=1称为幅值平衡条件。
其物理意义为:信号经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构成的闭环回路后,幅值保持不变,既无增加也无衰减。
f a ϕϕ+=2n π(n =0,1,2……)称为相位平衡条件。
第八章相量图和相量法求解电路一、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阻抗的串、并联及相量图的画法。
2、了解正弦电流电路的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复功率的概念及表达形式。
3、熟练掌握正弦电流电路的稳态分析法。
4、了解正弦电流电路的串、并联谐振的概念,参数选定及应用情况。
5、掌握最大功率传输的概念,及在不同情况下的最大传输条件。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1).正弦量和相量之间的关系;(2). 正弦量的相量差和有效值的概念(3). R、L、C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4).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及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
2.教学难点:1. 正弦量与相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 元件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的关系。
三、本章与其它章节的联系:本章是学习第 9-12 章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相量法的解析运算。
§8.1 复数相量法是建立在用复数来表示正弦量的基础上的,因此,必须掌握复数的四种表示形式及运算规则。
1. 复数的四种表示形式代数形式A = a +j b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分别表示为: Re[A]=a Im[A]=b 。
图 8.1 为复数在复平面的表示。
图 8.1根据图 8.1 得复数的三角形式:两种表示法的关系:或根据欧拉公式可将复数的三角形式转换为指数表示形式:指数形式有时改写为极坐标形式:注意:要熟练掌握复数的四种表示形式及相互转换关系,这对复数的运算非常重要。
2. 复数的运算(1) 加减运算——采用代数形式比较方便。
若则即复数的加、减运算满足实部和实部相加减,虚部和虚部相加减。
复数的加、减运算也可以在复平面上按平行四边形法用向量的相加和相减求得,如图8.2所示。
图 8.2(2) 乘除运算——采用指数形式或极坐标形式比较方便。
若则即复数的乘法运算满足模相乘,辐角相加。
除法运算满足模相除,辐角相减,如图8.3示。
图 8.3 图 8.4(3) 旋转因子:由复数的乘除运算得任意复数A 乘或除复数,相当于A 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一个角度θ,而模不变,如图 8.4 所示。
第八章 直流电路一.电路的基本参量1.电流:通过导体横截面的 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 的比,叫 ⑴定义式:I=⑵物理意义:表示电流 的物理量。
⑶单位: ,符号⑷性质:电流是个 量,只有 没有 。
通常所说的电流方向实际是电荷的流向,一般规定 为电流的方向。
⑸产生电流的条件:①存在 ;②导体的两端 2.电压:U= 即在电路中电势差的绝对值叫电压。
3.电阻:⑴定义式:R=⑵物理意义:表示导体的电流 的物理量。
⑶单位: ⑷电阻定律:①在 不变时,金属导体的电阻与它的长度L 成 ,与它的横截面积s 成 ,这就是 。
②表达式: 其中ρ称为导体的电阻率,是由 决定。
③导体的电阻是由 决定,与I 、U 无关。
二.电动势1.电源电动势E :①电源具有把正电荷通过电源内部从负极移到正极的本领,这种本领用电动势表示,因此电源电动势是表示电源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 的物理量。
②电动势是标量,只有 没有 ,为了方便规定:由负极经过电源内部指向正极的方向作为电动势的正方向。
③单位: 符号④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即E= 2.电源的内阻r :电源本身所具有的电阻 三.欧姆定律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强度与它两端的电压成 ,与它的电阻成 ,这就是欧姆定律。
① 公式: ②适用条件: 。
③应用时注意同段同时性原则。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①电路:用导线把 、 和 等连接起来。
形成一个电流通路叫电路。
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的电流与电源的电动势成 ,与外电路电阻R 和内电阻r 之和成 ,这就是 。
③公式:I= ;此公式适用条件: 。
E=U 外 + U 内,此公式适用条件: 。
④路端电压(外电压)随外电路R 的增大而 。
断路时,R →∞,I= ,U 外= ;短路时,R=0,I= ,U 外= . ⑤U —I 图像:是一条向下倾斜的 ,直线斜率即表示电源的 ,r= 。
直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截距)表示 ,直线与横轴交点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