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上《相互信任》word教案1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1
《相互信任》教学设计——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课北羊街小学李燕理论分析: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
针对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可能存在和出现的各种心理困扰或问题,团体辅导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推动小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发展,有效地预防因缺少关注、引导而可能发生的心理困扰,使小学生可以在团体生活中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和感受团队队员之间相互的信任。
辅导目的:1、认识到我们需要信任他人,也知道做到相互信任的四点要求。
2、学生要能够信任诚实可靠的人;防范不诚实可靠的人;能够努力把他人托付的事情办法,并不断提高自己在德才两个方面做个值得信任的人。
3、学生应当具有信任最珍贵,要珍视信任,努力做一个值得信任的人的意识;以及我们也需要信任他人,并且是信任诚实可靠的人,信任而不轻信的意识。
辅导重点:使学生掌握如何做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辅导难点:信任不等于轻信。
辅导准备:PPT辅导方法: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归纳法、情感共鸣法。
辅导步骤:三、信任之旅(8对~10对)(约20分钟)目的: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助人与受助的感受,增加对别人的信任与接纳;同时培养乐于助人和接受帮助的意识。
师:为了加深朋友之间的友谊,我们大家做—个游戏,好吗?师:游戏的要求:两人一组,不准说话,只能用动作去帮助别人和接受别人帮助,按照规定的路线走,大家都要体验当时各种感受。
其他同学在一旁观看,也要谈体会,看哪组配合最好,方法最好。
步骤:⒈邀8~10位同学参加游戏扮“盲人”。
(可选几位最不守纪律的、作业常不做的学生在其中,男生、女生数不均等),排到走廊里(这些人不要让其他同学看到,或集中到高一层楼的走廊蒙上他们的眼睛(以上请助手完成,然后让他们原地转3圈(目的:失去方向感)。
第4课(2)《相互信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任他人”和“获得他人信任”的基本意思;了解信任他人应当注
意的一些事项;认识对待他人的信任正确态度以及获得他人信任的正确方法。
运用所学习基础知识分析有关道德品格方面的事例。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关于信任的实例,指导他们
正确归纳和记忆相关要点。
以合作与探究的方式分析相关案例提升认识。
学生完成辅导书相关题目进一步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诚实做人,遵纪守法;相信他人,信任他人;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二、教学重点:
1、重点:信任他人的注意事项;对待他人信任的正确态度。
2、难点:怎样获得他人的信任。
三、教学方法:
1、教法:学习指导、讲解点拨、问题设置、组织活动、学习评价
2、学法:自主阅读、探讨问题、听课、笔记、发言、做练习题
五、板书
第4课(2)相互信任
1、信任他人应当注意的事项
2、对待他人信任的正确态度
3、怎样获得他人的信任。
《相互信任》本课的教学设计为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信任无价》第二站相互信任。
本课内容主要从消除多疑,敢于信任他人、信任不等于轻信、要珍视他人对自己的信任,做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三方面讲述的。
通过本站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信任,还要理解信任的价值、意义,更要落实到行动中去,为让学生学会相互信任特别是掌握如何才能做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打好基础。
【知识与能力目标】过本课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信任,还要理解信任的价值、意义,更要落实到行动中去,为让学生学会相互信任特别是掌握如何才能做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打好基础。
【过程与方法目标】信任他人的问题。
我们要信任那些值得信任的人,也就是言行一致、诚实待人的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相互信任,培养学生的信任意识和能力,增强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信任的渴望。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写。
”(《论语》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就离不开相互的支持、相互的信任。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信任不等于轻信”。
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材料及课件。
学生准备:课下搜集关于信任和不轻信的小故事,课上和同学老师分享讨论。
一、情境导入(思想驿站)1、最近各大媒体沸沸扬扬报道了在街上、路上经常出现有人摔倒后,观望的人很多但是却没人扶起被摔倒的人,特别是老年人。
上图就是在10月12日新闻中的照片就生动反映了这一现象,请同学们想一想。
1)为什么会没人把摔倒的老人扶起?如果“我”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怎么想怎么做?2)以上图片中反映出了现在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什么问题?2、看一看教材53页思想驿站,然后思考问题:一部微电影《钥匙阿姨》在互联网上热播,引起了巨大轰动。
该片改编自常州市戚墅堰区花苑社区徐琴秀的真实故事。
邻居把自家钥匙交给徐琴秀,让她帮忙照顾家中的独居老人。
徐琴秀用悉心的照料回馈邻居的信赖。
此后,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把自家钥匙寄存在徐琴秀那里,托她定期去看护家中老人、帮工救急。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5课第2站《相互信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相互信任》这一课旨在让学生理解信任的重要性,认识到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相互信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懂得信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学会如何建立和维护信任关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于信任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但如何将信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遇到不信任的情况如何处理,可能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信任的定义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建立和维护信任关系的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到不信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信任的定义和重要性。
2.如何建立和维护信任关系。
3.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悟信任的价值。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道具,用于实践操作。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信任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信任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准备好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分析案例中信任的具体表现,以及信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建立和维护信任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操练中的体会和收获,讨论如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不信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讨论遇到不信任情况时如何处理。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信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和维护信任关系。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思考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信任。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板书关键词,方便学生记忆和回顾。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5课第2站《相互信任》教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会相互信任,培养学生的信任意识。
弥补精神上的信任缺失,传递正能量。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活动建构与导行,培养学生认知、实践能力以及情感、行为上的重生。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会信任他人。
2.学会获得他人信任。
3.学会辨识信任不等于轻信
2学时重点
怎样赢得他人对自己的信任?
3学时难点
1.信任不等于轻信,二者度的把握。
2.对信任意识情感上的转变与践行。
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相互信任
课堂导入
1.歌曲《信任都去哪儿了》
2.教师承转:信任之旅。
活动2【讲授】相互信任
第一站:英雄殿——感受信任
第二站:信任树——感知信任
第三站:倡议吧——感悟信任
活动3【活动】相互信任
标识身份:
柴稷:失斧疑邻
仲炎:忠言逆耳—忠
黄颜:张眼露睛
冯瑛:阿谀奉承
徐嘉:口蜜腹剑
晏汝行:言行信果—忠
活动Ⅰ:摘苹果——身体力行
活动Ⅱ:连连看——集思广益
活动Ⅲ:找不同——慧眼识珠
活动Ⅳ:潜伏之谍战2014 ——听言观行发出信任倡议
活动4【讲授】相互信任
信任都去哪儿了?!
信己信他信国信家
任劳任贤任重任达
就事就正就伴就绪
在心在身在勤在理
心安心得心胸心地
中看中用中情中意
活动5【活动】相互信任
广告:三只老鼠偷油
——留守一份信任,就是留守一份希望!广告:狼的疑惑——信任≠轻信。
第2站彼此信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彼此信赖;掌握如何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能力目标:明白信赖不等于轻信,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彼此信赖,培育学生的信赖意识和能力,增强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一、学会彼此信赖。
二、如何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教学方式】“导—学—探—练—清”教学法【教学进程】一、目标导学一、温习提问,导入新课:上一站咱们学习了“信赖最珍贵”,大家了解诚实与信赖的关系,知道了信赖他人重要意义,那么信赖在交往中包括哪两个方面呢?(信赖他人,取得他人信赖)即彼此信赖。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或指定学生读(1)彼此信赖包括哪两个方面?(2)说说在成长进程中,为何要信赖他人?反之就会出现什么结果?(3)如何的人材是值得自己信赖的人?(4)如何才能取得他人信赖?(5)取得他人信赖,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6)自己如何做才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二、自主学习一、教师出示自学提纲:(1)彼此信赖包括那两个方面?(2)试探并回答讲义39页思想驿站中的问题。
(3)说说在成长进程中,为何要信赖他人?反之就会出现什么结果?(4)如何的人材是值得自己信赖的人?(5)如何才能取得他人信赖?(6)取得他人信赖,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7)自己如何做才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二、学生按照自学提纲,阅读教材39—41页,一一找出自学提纲问题的答案;做好查、画、写、记、思,作好回答问题的预备三、合作探讨一、对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小组之间合作交流,一路解决二、学生展示、纠错、补充、互评,老师点评3、教师点拨拓展,总结提升4、“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提示咱们什么问题?轻信有什么后果?生活中咱们要防哪些人?四、达标训练:(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展示、纠错,教师点评)一、做《基础训练》18—19页:独立完成选择五、六、八、九、10、11题。
二、探讨训练:(1)辨析信赖不等于轻信,所以防人之心不可无。
《信任最宝贵》本课的教学设计为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信任无价》第一站信任最宝贵。
本课内容要紧从人无信不立、咱们需要信任他人、信任能够使交往更为顺畅三方面讲解的。
通过本站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和感受信任,正确看待信任及其价值、意义,树立信任理念。
【知识与能力目标】一、熟悉老实与信任的关系。
二、了解和体验信任的意义。
【进程与方式目标】感受信任的含义,明白得信任的价值和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和感受信任,正确看待信任及其价值、意义,树立信任理念。
【教学重点】熟悉信任的踊跃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信任及其价值、意义,树立信任理念。
教师预备:预备好相关材料及课件。
学生预备:课下搜集关于信任他人及不被他人信任的事例,课上探讨。
一、思想驿站一、看一看教材50页的情景图,然后回答下列问题:想一想:若是碰到他人不信任你的情形,你会有什么感受二、信任的含义所谓信任,确实是相信而勇于拜托,是对一个人品质和能力的确信,也是一种重要的交往道德。
3、人与人彼此信任的社会才是和谐的。
信任他人,能够使咱们取得一种平安感;取得他人的信任,能够使咱们取得心理的知足。
彼此信任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际关系也变得融洽。
二、人无信不立。
一、要想取得他人的信任,需要内心坦荡,真实无妄,成实无欺。
那种长期以诚待人、言行一致、信守许诺的人,往往会博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
相反,那种弄虚作假、隐瞒欺骗的人,能够欺骗一时,但不可能欺骗一世,一旦被识破,会被人们唾弃,在社会中步履维艰。
二、名言试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怎么明白得3、社会观看:江西省德兴市大山深处的一名一般农村妇女陈漂亮,她的丈夫王云林在一次救火中不幸身亡。
王云林生前曾跑运输业务,时常因资金周转不灵向乡亲们借钱,但每次跑运输回来,总要还掉部份债务。
丈夫的猝然离世,让他复杂的债务成了一笔“糊涂账”。
2017秋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5课第1站《信任最珍贵》word教案1教材分析诚实与信任是不可分的,诚实关于自己、他人和社会的意义专门多要通过信任来实现。
一个人能够在社会中有安全感也是因为对他人的信任,而一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专门大程度体现在他对他人的信任上;一个社会能够存在进展,其基础确实是人与人的相互信任。
因此,信任是一种重要的交往品德然而,目前由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不符合道德、法律的行为大量滋生,其中最常见的确实是欺诈行为。
这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的降低,从而信任咨询题造成社会各种秩序的失落,以及各种交往障碍的产生。
因此信任在现在的人际交往中就显得更为突出。
本课确实是要让学生从体会信任、明白得信任走向学会相互信任,教育学生正确看待何为信任以及信任的价值,从而让学生学会相互信任,专门是努力做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2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学生特点:八年级学生具有叛逆﹑盲目追求自由平等﹑易受外界阻碍﹑情绪情感偏激﹑易兴奋急躁﹑情绪两极波动﹑凭感情行事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可塑性大﹑主动尝试﹑追求独立等特点。
有利因素:那个年龄的学生差不多进入青春期,好奇心和探究欲强、可塑性大﹑敢于主动尝试。
因此家长和老师要加大正确引导不利因素:那个时期的学生专门向往和迷恋不处的世界,轻信于人,常常会被一些社会不良青年利用,或是沉溺于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
他们的情感、情绪,易兴奋急躁并向两极波动,容易凭感情行事;认识能力明显落后于独立意向和行动能力,相互喜爱心理增强,自我操纵能力相对落后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什么是信任?信任确实是相信而敢于托付,是对一个运气质和能力的确信,也是一种重要的交往品(2)明白得:信任的价值和意义。
得到不人的信任,心理有一种满足感。
信任是人们感情的重要纽带,能够使交往更为顺畅。
(增进感情、减少猜忌、排除疑虑、降低交往成本、提升交往效率(3)认识到诚实与信任是不可分的,只有诚实的人才能获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