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
- 格式:pdf
- 大小:595.04 KB
- 文档页数:1
“十三五”各地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分析“十三五”已经过去,“十四五”迎来开局。
盘点“十三五”(2016-2020年)期间各地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情况,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整个行业的现状。
一、经营情况“十三五”期间勘察设计行业营业收入从2016年的33337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7249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4%;净利润从2016年的1617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51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6%。
不过,在行业经营体量增长的同时,行业净利润率从2016年的4.9%一路下降至2020年的3.5%。
从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勘察设计行业“十三五”期间营业收入情况来看,除了内蒙古、贵州以外,其余29个实现了正向增长。
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最高的前5个省份为广西(48.3%)、山东(47.2%)、陕西(45.3%)、安徽(36.5%)、甘肃(34.9%)。
净利润方面,广东、重庆、辽宁、黑龙江、内蒙古、海南等6个省份都出现了负增长,其中,海南2020年行业净利润为负;其余25个省份实现了正向增长。
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最高的前5个省份为江西(26.2%)、西藏(26.1%)、山东(25.0%)、云南(24.9%)、湖北(24.7%)。
从经营体量来看,2020年营业收入规模最大的前5个省份为北京(10743.1亿元)、上海(8711.8亿元)、广东(6723.0亿元)、江苏(6103.2亿元)、山东(5324.3亿元)。
2020年设计收入规模最大的前5个省份为北京(793.9亿元)、广东(597.1亿元)、上海(520.0亿元)、江苏(406.7亿元)、浙江(393.4亿元)。
就经营体量而言,全国31个省份差异巨大,最低的宁夏2020年营业收入为31.6亿元。
31个省份平均营业收入为2338.6亿元,有19个省份低于平均值。
31个省份营业收入的中位值为河北(1014.8亿元)。
2020年前5名省份营业收入已经占据全行业的51.9%。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推进标准改革,推动
标准走出去
李文娟
【期刊名称】《工程建设标准化》
【年(卷),期】2017(0)5
【摘要】近日,《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提出八大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其中包括推进标准改革,推动标准走出去。
要强化强制性标准,加大标准的市场供给,全面提升标准水平,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总页数】1页(P28-28)
【作者】李文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9
【相关文献】
1.关于印发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J],
2.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出台 [J],
3.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出台 [J],
4.《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 [J],
5.加快推动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高质量推进全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刘焕鑫副部长在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视频会上的讲话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华人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 ..目录序言 0一、发展回顾和面临形势 (1)(一)发展回顾 (1)(二)面临形势 (3)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4)(一)指导思想 (4)(二)基本原则 (5)(三)发展目标 (6)三、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7)(一)优化市场环境,规市场秩序 (7)(二)坚持建筑方针,加强建筑设计管理 (9)(三)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服务水平 (10)(四)推进管理创新,实现转型发展 (11)(五)加强工程监管,确保勘察设计质量 (13)(六)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互联网+融合 (14)(七)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15)(八)推进标准改革,推动标准走出去 (16)四、保障机制 (17)(一)完善机制,创新市场监管方式 (17)(二)创新发展,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17)(三)深化改革,增强协会服务能力 (18)序言“十二五”时期,我国勘察设计行业改革不断深化,市场法规制度不断完善,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勘察设计企业和人员数量、经营规模快速增长,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迅速提高,营业收入总额超过2万亿元,全面完成了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勘察设计任务,在工程建设产业链上落实了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要求,发挥了实施国家产业政策的先导和灵魂作用,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城乡面貌、生态环境、人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时期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推进完善市场机制,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保障勘察设计质量,引导企业转型发展,加强行业协会作用,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特编制本规划。
“十三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十二五”期间,广大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开展信息化工作成效显著,信息化建设为全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勘察设计任务,落实节能减排、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基本国策,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大型骨干勘察与设计企业基本建立了协同设计、三维设计系统和三维地层信息系统;推广应用企业综合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和文档管理系统,实现管理信息化;信息基础设施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多数中小型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模式建设初见成效。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信息化标准体系不完善,各专业软件集成化应用水平不高,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薄弱,各专业领域和地区之间发展不够平衡。
为在“十三五”期间搞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贯彻实施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推动信息化与勘察设计行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促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业态创新。
二、基本原则1、企业主导,行业推动。
充分发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行业协会要从行业发展战略高度,加强统筹协调,实施分类指导,促进交流学习,实现共同进步。
2、规划先行,循序渐进。
将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重点纳入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从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实施,使信息化投入充分发挥效益。
3、创新驱动,适用高效。
立足行业信息化应用需求,自主创新和引进集成创新并重,以适用、高效为基本要求,加大当代前沿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推进各专业应用软件研发和系统配套,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
4、集成协同,保障安全。
倡导集成性、共享性、协同性、实效性和安全性的融合统一,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工作模式,为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提供高效安全的信息化服务,提高综合效益。
山东省勘察设计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工程勘察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先导和灵魂,勘察设计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勘察设计行业围绕“建大院、出大师、创大作”的发展目标,锐意改革创新,着力推动科技进步,精心勘察设计,对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和提高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发挥了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对促进城乡科学发展、传承优秀文化、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三五”期间,勘察设计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为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全省勘察设计行业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编制本规划纲要。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一)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十二五”期间,全省勘察设计行业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着眼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法制建设、市场秩序、人才培养、企业发展、质量安全、科技进步、创新创优等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1.行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截至2015年底,全省有勘察设计单位1593家,比2010年增加33.5%;从业人员11.02万人,比2010年增加37.2%。
1人入选国家工程设计大师,25人被评为省级勘察设计大师。
全省勘察设计企业总营业收入1381.9亿元, 比2010年增长271.2%;利税14.2亿元,比2010年增长69.05%;人均营业收入125.36万元,比2010年增长170.5%。
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均高于全省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
2.企业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
截至2015年底,全省勘察设计单位改企率达到83%,比2010年增加了6%。
勘察设计企业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部分企业实现了跨行业发展。
部分大型勘察设计企业在工程全过程、全生命周期服务和“走出去”战略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2015年,全行业工程总承包完成合同额376.97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66%;全省勘察设计境外工程总承包收入23.5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39.05%。
“十三五”勘察设计行业工程总承包发展回顾与展望■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张宋“十三五”工程总承包业务经济总量再创新高。
国内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发端与奠基源于勘察设计行业,自上世纪80年代从化工行业开始,工程总承包业务经过了近4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2019年数据来看,全行业新签合同额为55194亿元,其中,工程总承包业务新签合同为46071亿元,占比为83.5%。
“十三五”期间,2016年到2019年工程总承包新签合同额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9.3%。
2019年全行业营收收入为64201亿元,其中,工程总承包业务营业收入为33639亿元,工程总承包业务占比为52.4%。
“十三五”期间工程总承包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6.1%,各项数据再创新高(图1、图2)。
工程总承包业务对勘察设计行业的贡献进一步增大。
“十三五”期间,勘察设计行业复合增长率为24.4%,其中,勘察业务复合增长率为5.8%、工程设计业务复合增长率为12.2%,而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复合增长率为46.1%,工程总承包业务带动行业增长效应显著(图3)。
工程总承包业务占比进一步增加。
“十三五”期间,工程总承包业务无论是从营业收入还是新签合同情况来看,在勘察设计行业的占比均进一步增加,其中,营业收入占比从2016年的32.4%扩大到2019年的52.4%,而新签合同额占比从2016年的68.5%扩大到2019年的83.5%(图4)。
工程总承包政策频出,力度空前。
据不完全统计,自198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文件以来,国家陆续发布关于工程总承包的政策文件约38个,平均每年发布1个;其中2016年(含)以后发布的文件约为16个,占比42%,平均每年发布4个;自2017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以来,各省市、主管部门也陆续发布了相关促进工程总承包业务发展的相关文件近150份,政策出台频次、力度堪称空前。
│2020 · 12本期话题19│营业收入规模稳步增长据目前最新统计数据,2019年,行业营业总收入达64200.9亿元,人均营业收入达138.6万元,年均分别增长24.1%和11.7%。
勘察设计业务稳步增长,营业收入达6081.8亿元,年均增长10.3%。
其他工程咨询业务,包括前期咨询、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增长较快,营业收入达796.0亿元,年均增长20.5%。
工程总承包业务快速增长,营业收入达33638.6亿元,年均增长37.2%。
行业企业数量和从业人数继续增长2019年,行业企业总数达23739家,“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3.8%,新增17家以勘察设计业务为主的勘察设计上市企业。
从业总人数达到463.1万人,年均增长11.1%,专业技术人员和注册执业人员分别达到219.2万人和53.87万人次,年均分别增长11.0%和12.4%,占从业人数的比例分别为47.3%和11.6%。
129名专家在两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中榜上有名,16位行业杰出专家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行业领军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 “十三五”发展回望■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侯丽娟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站在这个特殊的时点,回望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十三五”:中国尊、大兴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天眼,中马友谊大桥、中老铁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地下管廊、海绵城市、“新基建”,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建筑产业化,全过程工程咨询、建筑师负责制、工程总承包,“四库一平台”等一个又一个关键词串起了这五年的时光和历程。
为了更好地展开对下一个五年规划的畅想,本文在对行业代表性企业进行的有关问│20本期话题2020 · 12│业务模式不断创新一是行业工程咨询业务范围在传统勘察设计业务基础上不断扩大。
其包括投资决策阶段产业规划、项目策划、可研、专项评估等,工程建设阶段项目管理、造价咨询、招投标代理、代建等,运维阶段技术服务、远程诊断等。
工程测量专业十三五规划方案一、前言工程测量作为一门重要的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技术科学,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新时代下,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我国工程测量工作需进行深化改革、提高创新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因此,对工程测量专业的发展进行定位和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二、发展现状1. 工程测量的技术水平当前,我国工程测量技术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在测绘装备方面,尽管我们在高精度GNSS定位、全息激光扫描等领域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高端测绘仪器研发和生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瓶颈。
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我国在数字化测绘、大数据挖掘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还需要加强研究和应用。
2. 工程测量的服务水平目前我国工程测量服务以地图测绘、地质灾害监测、土地管理等领域为主,服务质量和水平还有提高的空间。
同时在地震灾害监测、城市规划、国土资源调查等领域的应用还需要加强。
3. 人才培养工程测量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是不容乐观的,目前国内工程测量专业人才缺口较大。
虽然高校和科研机构对测绘专业人才的培养有所关注,但在专业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三、总体目标工程测量专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提高技术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加快人才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四、规划重点1. 加强技术研发和装备建设加大对高精度定位技术、激光测绘技术、大型地面摄影测量技术等领域的研发力度。
促进国内高端测绘仪器研发与生产,提升测绘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
2. 提高工程测量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工程测量服务标准,加强对地震灾害监测、城市规划、国土资源调查等领域的服务质量。
推动测绘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自然资源管理、GIS应用等方面的应用。
3. 加强人才培养进行测绘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训基地建设的评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与测绘行业开展校企合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测绘专业人才的实际培养效果。
十三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十三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十二五”期间,广大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开展信息化工作成效显著,信息化建设为全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勘察设计任务,落实节能减排、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基本国策,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大型骨干勘察与设计企业基本建立了协同设计、三维设计系统和三维地层信息系统;推广应用企业综合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和文档管理系统,实现管理信息化;信息基础设施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多数中小型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模式建设初见成效。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信息化标准体系不完善,各专业软件集成化应用水平不高,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薄弱,各专业领域和地区之间发展不够平衡。
为在“十三五”期间搞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贯彻实施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推动信息化与勘察设计行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促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业态创新。
二、基本原则1、企业主导,行业推动。
充分发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行业协会要从行业发展战略高度,加强统筹协调,实施分类指导,促进交流学习,实现共同进步。
2、规划先行,循序渐进。
将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重点纳入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从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实施,使信息化投入充分发挥效益。
3、创新驱动,适用高效。
立足行业信息化应用需求,自主创新和引进集成创新并重,以适用、高效为基本要求,加大当代前沿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推进各专业应用软件研发和系统配套,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
4、集成协同,保障安全。
倡导集成性、共享性、协同性、实效性和安全性的融合统一,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工作模式,为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提供高效安全的信息化服务,提高综合效益。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十
三五”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7.05.02
•【文号】建市〔2017〕102号
•【施行日期】2017.05.0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勘察设计
正文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十三五”
规划的通知
建市[2017]102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规划国土委,天津、上海、重庆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局),有关行业协会:现将《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7年5月2日附件: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