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结构植筋技术交底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2
平顶山市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工程名称分部工程砌体工程分项工程名称填充墙砌体植筋工程交底内容:2.3 钢筋处理,将锚固范围的尘土清理干净,用锤子进行变形(除去锈蚀层后适当用锤敲成扁状增加钢筋粘结性能)2.4 按照植筋胶说明书要求调制结构胶,专用器具放,配制一次使用完。
2.5 采用专用的打胶工具灌胶,打胶前进行二次清孔,将打胶管放入孔底,旋转退出,胶不少于满孔2/3,剂量多少以植筋时后胶微有溢出为准。
2.6 罐胶完成后迅速植入钢筋,钢筋采用边螺旋边插入的方式至孔底,钢筋的弯头朝向不能错。
构造柱上下错开接茬植筋完成后,不用在搭接(一根钢筋仅一个搭接头),钢筋校正后绑扎箍筋即可。
2.7 钢筋定位及保养钢筋在植入过程中位置有所偏转,胶液也会有所流淌,批量植筋后应检查,将流淌的胶重新填回(仅仅植筋孔附近且不污染的),对偏转的钢筋进行复位。
2.8 钢筋情况,200×200构造柱钢筋采用4C10,100×300构造柱钢筋2C10,锚拉筋2A6贯通设置。
大于200的墙,每宽多120mm,多加一道锚拉筋。
水平系梁墙宽×150,采用4C12。
洞口压顶墙宽≤250时,2C6,300时采用3C6,压顶厚100mm,植筋距压顶25mm,压顶进砌体墙150mm,窗台压顶首层顶层通长设置,过梁深入墙每侧300mm。
过梁配筋表: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人平顶山市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工程名称分部工程砌体工程分项工程名称填充墙砌体植筋工程交底内容:钢筋搭接50d且不小于400mm,门洞口、门口混凝土剁、窗剁等部分单独下料。
电梯井圈梁配筋墙宽×300,4C12。
小于等于200混凝土垛配筋电梯井道圈梁构造四、质量标准1、钢筋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植筋胶强度必须满足验收要求;3、钻孔的直径和深度符合要求,深度的允许偏差为+20mm,-0mm,垂直允许偏差为5°,钻孔应避免受力钢筋,对于废孔,应采用植筋胶或者等强度的树脂水泥砂浆填实。
技术交底记录基层处理→定位放线→按规定钻孔→清孔→钢筋处理→用专用工具将胶液注入孔中→将钢筋或螺杆旋转入孔中→固化→质量检验3.1基层处理:在需要植筋的混凝土结构原表面清理干净,表面须平整、干净无污染。
3.2定位放线:根据设计图的配筋位置及数量,错开原结构钢筋位置,标注出植筋位置。
请有关部门验线,合格后就可钻孔。
钢筋混凝土墙、柱竖向植筋间距3.3钻孔:在基材(如混凝土)中相应位置钻孔,孔径、孔深及钢筋直径应按照下表确定。
钢筋种类及直径(mm)钻孔直径(mm)钻孔深度(mm)A6 10 100A8 12 100C10 14 100C12 16 120C14 18 1403.4清孔:洗孔是植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孔钻完后内部会有很多灰粉、灰渣,直接影响植筋的质量,所以一定要把孔内杂物清理干净。
方法是:用专用气筒、毛刷或压缩空气机清理钻孔中的灰尘,建议重复进行不少于3次,孔内不应有灰尘与明水。
洗孔完成后需要经我质检部门验收,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注胶。
3.4钢筋处理:将钢筋表面进行除锈处理并用丙酮或酒精擦拭干净。
3.5注胶:锚固胶要选用合格的植筋专用胶水,要能够满足我项目植筋施工要求,并将产品合格证明、产品检测报告及厂家营业执照、资质,一式三份,报与我项目部。
注胶要从孔底开始,这样可以排出孔内的空气,为了使钢筋植入后孔内胶液饱满,又不能使胶液外流,孔内注胶达到孔深的2/3或计算孔内的用胶量,应扣除钢筋体积,孔内注完胶后应立即植筋。
3.6植筋:将结构胶灌入孔内,注入深度一般为孔深的 2/3,然后将钢筋插入孔内,按一定方向旋转钢筋十几圈插入,使钢筋与结构胶、混凝土孔壁粘接密实。
待结构胶完全固化将进行钢筋绑扎,清理干净经项目技术、质检验收合格后经甲方、监理认可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7固化:植入钢筋后留有足够的时间让结构胶固化,且在72h内不得对已植入钢筋造成扰动,现场设置勿扰动标识牌,待完全固化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一、施工准备1、材料要求(1)锚固胶:本工程使用JLD-J植筋胶,锚固胶的性能指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004的规定。
并且在有效日期内使用。
(2)钢筋:本工程钢筋种类有HPB235 6 、10,HRB335 12,钢筋应除锈,经过进场复试且达到合格要求方可使用。
2、作业条件:(1)一次结构完成,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2)建筑主体50线以明确弹出。
(3)技术准备已经做好,后砌墙位置线弹出,明确植筋需要植筋的部位。
(4)植筋用的钢筋按主体结构蓝图结构02页图11A标准下料,本工程抗震烈度7度,钢筋下料长度为大于砖墙长度1/5且大于700mm。
三、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弹线定位确定植筋点→钻孔→洗孔→钢筋处理→注胶→植筋→固化养护→一周后抗拔试验→砌体施工2、操作工艺(1)弹线定位根据设计图纸及变更的钢筋数量及位置,标注出植筋位置。
经质检员验收,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后才可以钻孔。
(2)钻孔用冲击钻钻孔,钻孔深度和孔径应根据钢筋直径确定,还应符合锚固胶说明书要求。
钻孔钻头直径一般比钢筋直径大两个钢筋规格,钻头选用合金钻头。
钻孔深度为墙体拉结筋不小于12d,梁及柱主筋为:10的钢筋为106mm,,12的钢筋为139mm(d为钢筋直径),钻头始终与承台保持垂直。
钻孔应尽量避开原有钢筋位置,打孔遇到原有钢筋应该立即停止,另行确定孔位。
(3)洗孔洗孔是植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孔钻完后内部会有很多灰粉、灰渣,直接影响植筋的质量,所以一定要把孔内杂物清理干净。
方法是:用不掉毛的毛刷,套上加长棒,伸至孔底,来回反复抽动,把灰尘和碎渣带出,再用空压机吹出浮沉。
吹完后再用脱脂棉沾酒精或丙酮擦洗孔壁。
但不能用水擦洗,因为用酒精或丙酮容易挥发,水不易挥发。
再者用水后孔内不会很快干燥。
洗孔完成后需要经质检员验收,合格后报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注胶。
(4)钢筋处理钢筋锚固部分要清除表面锈迹及其他污物,一般采用钢丝刷除锈,打磨至露出金属光泽为止。
二次结构植筋技术交底一、工作流程1.准备工作:包括开展施工前的检查与调整,确保施工现场、施工工具与设备符合规范要求,确保施工人员健康状况良好。
2.加工钢筋: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通过自动钢筋弯曲机、剪切机等设备进行钢筋的加工与整理。
3.检查验收:对加工好的钢筋进行数量、规格、质量等方面的检查与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4.运输与存放:将验收合格的钢筋进行整理、打捆,并采用合适的运输工具进行搬运与存放。
二、技术要求1.钢筋用材: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筋材料,在保护油漆涂层完好的前提下进行加工和安装。
2.钢筋加工: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加工,加工长度宜多余实际需要长度以确保实际安装时能够与母体钢筋连接牢固。
3.钢筋连接:钢筋搭接应符合规范要求,焊接点应焊透,焊接数量和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钢筋安装:钢筋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与模板的正确定位、协调施工,确保钢筋位置与设计图纸一致。
5.保护覆盖层:二次结构植筋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保护覆盖层的设置,确保植筋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三、施工注意事项1.安全施工:施工期间应设置警示标志,确保周围工作人员的安全,施工人员应按照相关安全规定进行作业,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
2.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及时的质量把关,对加工钢筋及时验收,并根据施工进度及时进行联合验收。
3.遵循程序:不得擅自加工或安装未经设计审查的钢筋,确保二次结构的安全与稳定。
4.交底记录:在交底过程中应严格履行记录和签字制度,记录施工人员的姓名、时间、地点以及主要内容,作为日后安全事故处理与进度追溯的重要依据。
5.施工环境: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施工现场整洁、无尘土、无积水等环境污染,确保工作区域的干净与整齐。
以上是关于二次结构植筋技术交底的内容。
通过对施工流程的规范控制、加工和安装的质量要求以及施工注意事项的严格遵守,可以确保二次结构植筋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证建筑的结构安全与稳定。
同时,也能提高施工质量,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二次结构施工、植筋技术交底本技术交底适用于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施工。
1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1)水泥:砌筑砂浆所用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或砌筑水泥,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和《砌筑水泥》GB/T3183的规定。
水泥强度等级应根据砂浆品种及强度等级的要求进行选择,Ml5及以下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宜选用32.5级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或砌筑水泥;M15以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宜选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受不利环境影晌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应按复验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水泥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应设防潮垫层,并应保持干燥。
(2)砂砌体结构工程使用的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2517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 52 和《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G]/T240的规定。
砌筑砂浆用砂宜选用过筛中砂,毛石砌体宜选用粗砂。
水泥砂浆和强度等级不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砂中含泥量不应超过5%;强度等级小于M5 的水泥棍合砂浆,砂中含泥量不应超过10%。
人工砂、山砂、海砂及特细砂,应经试配并满足砌筑砂浆技术条件要求。
砂子进场时应按不同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
(3)砌块砌体结构工程使用的小砌块,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棍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8239、《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T15229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11968的规定。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其产品龄期应大于28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宜小30%,加气混凝土砌块在运输、装卸及堆放过程中应防止雨淋。
采用薄层砂浆砌筑法施工的砌体结构块体材料,其外观几何尺寸允许偏差为 ±1mm。
(4)钢筋砌体结构工程使用的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士用钢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钢筋混凝土用钢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及《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JG]19的规定。
二次结构植筋技术交底1、本交底适用于8#楼二次结构砌体植筋2、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植筋胶:植筋胶的材质单和合格证应同时进场。
2.1.2钢筋:钢筋的规格、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无锈灼和损伤。
2.1.3电锤和钻头:电锤应选用合格产品,钻头的直径应比钢筋的直径大4mm。
2.1.4三级箱:三级箱的漏电开关应灵敏,所用电缆无破损和漏电现象。
2.2作业条件:2.2.1平面放线已完成,并办完预检手续。
2.2.2所用的电源已到位。
2.2.3 地面已清扫干净,墙面植筋位置线已标注完毕。
3、工艺流程标注植筋位置→电锤打眼→用专用钢丝刷清理孔壁→用清水浸泡植筋孔→进行植筋。
4、质量要求1)、在施工前应仔细核对图纸,构造柱纵向受力主筋为4Φ12,墙宽×250,植筋时应预留保护层,外露钢筋应满足搭接要求。
植筋位置在填充墙体的转角处、纵横墙交接处及墙体自由端、洞口宽度大于2m的洞口两侧、沿墙长小于4m(内隔墙遇门窗洞口可适当调整)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2)、门窗洞口与主体结构相连或洞口边填充墙长度小于250mm的,过梁需在主体结构进行植筋,过梁截面为墙宽×150mm,纵向受力主筋为4Φ12,植筋时应预留钢筋保护层,外露钢筋应满足搭接长度要求。
3)、填充墙拉接筋为2Φ6钢筋,从结构面算起,每500mm设置一道,两侧预留保护层。
4)、钢筋植筋的深度和孔径:植筋的孔洞深度应为钢筋直径的15d,孔洞直径为钢筋直径+4mm。
5、成品保护钢筋植筋完成后24小时内不得对其进行扰动,防止在植筋胶未固化之前扰动降低它的强度。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打眼完成后必须采用专用钢丝刷把孔壁的浮灰清理干净,使用清水对其进行浸泡,待水渗透完毕没有明水后方能进行植筋工作。
7、质量记录7.1植筋胶的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7.2植筋的拉拔试验报告。
7.3隐检、预检记录。
7.4其它技术文件。
二次结构植筋技术交底一、施工准备1.1材料准备:A6、C8、A10、C12钢筋、植筋胶。
1.2机具准备:钢卷尺、墨线盒、红蓝铅笔、冲击钻、专用毛刷、吹风机(橡皮气囊、手推式气筒、手动或电动吹风机)、铁桶或塑料桶(配胶容器),搅拌棒、手持式自动压力灌浆器、钢丝刷、脱籽棉球等。
1.3作业条件:1.3.1一次结构施工完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1.3.3钢筋按要求尺寸加工,现场码放整齐。
二、操作工艺2.1施工工艺流程:弹线定位—→钻孔—→清孔—→钢筋除锈—→配胶—→注胶—→植筋—→检查验收2.2施工操作工艺2.2.1弹线定位:对照施工图,弹出砌体边线、构造柱位置线、门窗洞口位置线、预留洞口位置线,在与填充墙相连接的结构表面,在设置构造柱筋、水平系梁钢筋、拉结筋的位置进行弹线,确定钻孔位置。
2.2.2钻孔:根据确定的钻孔位置,用冲击钻钻孔,孔径按d+4mm控制,钻孔深度如下表所示。
钢筋直径(mm)钻孔直径(mm)钻孔深度(mm)61010081210010141001216100钻孔时要使冲击钻垂直于结构表面均匀钻入,以便控制钻孔的垂直;如钻孔时遇到柱(墙)主筋,可把钻孔位置水平平移一个钢筋直径的位置,重新钻入,原钻出的未成型废孔用砂浆填塞补平,钻孔时如碰上箍筋或混凝土墙体水平筋,根据灰缝大小适当调整钻孔位置,废孔仍采用前面所述方法进行处理。
2.2.3清孔:钻孔完成一个结构面后,可进行清孔操作。
清孔的目的是要吹清孔内粉尘,采用专用毛刷和吹风机(橡皮气囊、手推式气筒或手动、电动吹风机)配合进行。
清孔时用“四吹三刷”法,即先吹清孔浮尘,然后用专用毛刷清刷孔壁,清刷时毛刷在孔内抽拉转动,如此反复吹刷,清理干净孔内粉尘。
清孔时严禁用水冲刷。
2.2.4钢筋除锈:对锚固筋端部用钢丝刷进行除锈,除锈的长度大于锚固件的锚固长度。
2.2.5配胶:将A、B组份按20:1比例,均匀搅拌,色泽完全一致方可使用。
2.2.6注胶:采用手持式自动压力灌浆器进行注胶操作。
二次结构植筋技术交底工程名称万科清水港湾项目工程施工单位湖北远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交底部位二次结构植筋日期交底内容: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二次结构墙体厚度为60mm、120mm、150mm、200mm、250mm等。
60mm、100mm厚墙体居中设置一道通长拉结筋,墙体≥120厚每道设置2φ6通长拉结筋,每根距离墙边大于30mm。
构造柱、过梁及抱框柱配筋详见二次结构技术交底。
二、施工准备:(一) 材料要求1、锚固胶:锚固胶的性能应通过专门的试验确定。
对现场使用的锚固胶,除说明书规定可以掺入定量的掺和剂外,现场施工中不宜随意添加掺料。
如使用环氧基锚固胶,锚固胶的性能指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004的规定,如是用其它品种的锚固胶,其性能应厂家通过专门的试验确定和认证。
植筋用锚固胶的粘结强度设计值fbd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的规定。
2、钢筋:2.1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标准规定,并有出厂质量证明,按规定做物理学性能复试。
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做化学成分检验。
2.2、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或片状老锈。
3、主要机具:3.1、机械:钢筋探测仪器、电锤、水钻、小型气泵、砂轮锯、磨光机。
3.2、工具:毛刷、钢丝刷、气管、胶枪三、操作工艺:植筋的施工流程:墙体定位、放线、——植筋定位、放线——验线——植筋的钻孔——钻孔的清理和处理——钻孔的验收——钢材除锈——配置锚固胶——钻孔注胶——植入钢筋并临时固定——固化、保护——植筋拉拨检验——植筋的保护与混凝土的浇注。
四、施工操作:1、测量人员在结构楼板上和结构柱或墙上放出轴线及水平建筑标高+1000线,砌筑施工人员根据图纸、依据轴线弹好墙体边线及门窗洞口位置。
2、依据构造柱、圈梁、过梁及墙拉筋的设计原则和弹好的墙体、门窗洞口及标高线标示出需种植钢筋的位置。
二次结构砌筑植筋技术交底1、编制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12G614-12、主要施工器具材料电锤、吹风机、角磨机、钢丝刷、毛刷、A6光圆钢筋、专用植筋胶等。
3、施工准备3.1、测量放线:根据施工图进行测量放线,在梁、柱上弹好轴线、墙线、门窗洞口线、构造柱位置线、过梁位置线、系梁位置线。
3.2、植筋部位原结构面的缺陷按相关要求进行补强或加固处理完成。
3.3、对植筋操作的工人进行技术工艺交底,熟悉操作流程,并经安全培训后方可进行操作施工。
4、施工工艺4.1、植筋工艺流程:定位放线钻孔吹孔注胶植筋拉拔试验4.2、施工方法4.2.1、现场清理与定位:将需要植筋的混凝土原结构面清理干净,对需要植筋的部位弹线定位,经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钻孔施工。
钻孔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明确孔洞位置、成孔直径及锚固深度。
烧结砖填充墙应沿框架高度每隔不超过500MM设2根拉结筋,混凝土空心砌块填充墙应沿框架高度每隔不超过600MM设2根拉结筋,施工时应考虑砌块和灰缝尺寸预留植筋位置,植筋间距不应小于5d。
4.2.2、钻孔:按已定好的孔位进行机械钻孔,钻孔深度不少于100MM,孔径宜比钢筋直径稍大,A6钢筋宜选用8mm直径钻头。
特别注意的是钻孔时应避开原有的结构钢筋,部分钻孔位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稍有移位。
如遇有钢筋应立即停止,重新更换孔位。
4.2.3、清孔:清孔时用“四吹三刷”法,第一步首先吹清孔内浮尘,然后用专用的毛刷清刷孔壁,清刷时毛刷应在孔内转动抽拉,如此反复吹刷,清理干净孔内粉尘。
注意严禁用水冲洗植筋孔,清理后的孔洞应干燥、无积水、无粉尘。
孔内如遇进水,应用棉纱吸干水份,并用加热管烘干,方可注胶胶植筋。
清理完成经施工队自检合格后报经项目技术、质检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2.4、钢筋处理:钢筋锚固部分要清除表面锈迹及其它污物,要求除锈长度大于锚固长度50MM左右,严重锈蚀的钢筋不能作为植筋使用。
交底内容: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项目(专业)技术 _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交底提要:基二垫层结构植筋交底 交底内容:4)洞口构造柱设置:7度抗震设防砌体填充墙洞口宽度>1.5m ≤2.1m 时,应在洞口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框,洞口宽度> 2.1m 时,应在洞口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8度抗震设防砌体填充墙洞口宽度≤1.2m 时,应在洞口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框,洞口宽度> 1.2m 时,应在洞口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5)窗台构造柱设置:洞口宽度> 3m 时窗裙墙中部应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中 距不宜大于2.5m 06) 女儿墙和阳台栏板构造柱设置:转角处应设构造柱。
女儿墙构造柱中距不应大于 2.5m ,阳台开间尺寸大于3.0m 时,应在中间加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7) 构造柱断面要求:不小于墙宽× 19Omm 纵向钢筋4φ 10,锚入梁或板内的长度应 符合有关规定。
箍筋φ 6@200,上下端600mm ⅛箍筋加密至10Omm 可距。
8) 拉结筋设置:填充墙应沿全高每隔 500m∩至600mn ⅛置2 φ 6拉筋。
9)腰带设置:墙高超过4m 时,墙体半高处应设置与主体结构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 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现浇带,水平系梁现浇带的截面不应小于墙宽× 120mm 钢筋不应小于 4 φ 8o另外还需符合标准图集西南 05G701(四)和西南03G301(—)(二)等图集和设计的相关规定。
3.3钻孔:使用配套冲击电钻进行钻孔。
钻孔时钻头对准已经标出的植筋位置钻孔。
植筋锚固深 度须按照设计要求或满足植筋胶材料要求。
钻孔前先用电锤试打眼,以防碰到原有钢筋, 如打到原有钢筋立即停止,在允许范围内调整孔位重新试打, 直到合格为止。
孔深必须达 到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规定。
3.4钢筋除锈: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孵化中心项目一期工程 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孵化中心项目一期工程 1#、2#、3#、4#楼分项工程 工名称北京城建亚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目一期工程限公司青岛分公司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孵化中心项 目一期工程 1#、2#、3#、4#楼项目(专业)技术 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交底提要:基二垫层结构植筋交底 交底内容:锚固用的钢筋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型号、规格选用,根据锚固长度及部位做好除 •锈处理,除锈长度大于锚固长度 50mn 左右。
二次结构植筋技术交底关键信息项:1、植筋材料的规格和质量要求2、植筋的位置和数量3、植筋的深度和孔径4、施工工艺流程5、质量检验标准和方法6、安全注意事项1、植筋材料11 植筋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胶粘剂和钢筋。
胶粘剂的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粘结强度、耐久性和耐腐蚀性。
12 钢筋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具有质量证明书和检验报告。
2、植筋位置和数量21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植筋的位置,位置偏差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2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数量进行植筋,不得随意增减。
3、植筋深度和孔径31 植筋深度应根据所植钢筋的直径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一般不应小于 10 倍钢筋直径。
32 孔径应根据钢筋直径和胶粘剂的要求确定,通常比钢筋直径大 4 6mm 。
4、施工工艺流程41 弹线定位根据设计图纸,在需要植筋的部位弹出控制线,确定植筋的位置。
42 钻孔使用电钻按照确定的位置和孔径进行钻孔,钻孔时应保持垂直,避免孔位偏差和孔径不均匀。
钻孔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钻孔完成后,用吹风机将孔内的灰尘清理干净。
43 清孔用毛刷和吹风机反复清理孔内的灰尘和碎屑,直至孔内干净无杂物。
清孔完成后,用丙酮或酒精擦拭孔壁,以去除油污和杂质。
44 注胶将胶粘剂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调配,搅拌均匀。
使用注胶枪将胶粘剂缓慢注入孔内,注胶量应保证孔内填满胶粘剂,且不得有气泡。
45 植筋将钢筋表面清理干净,去除锈迹和油污。
将钢筋缓慢插入孔内,直至钢筋底部与孔底接触,插入过程中应旋转钢筋,以保证胶粘剂均匀分布。
植筋完成后,用手或重物固定钢筋,防止其在胶粘剂固化前移动。
46 固化养护植筋完成后,根据胶粘剂的固化时间进行养护,养护期间不得扰动钢筋。
一般在常温下,胶粘剂的固化时间为 24 小时左右。
5、质量检验标准和方法51 外观检查植筋完成后,检查钢筋的位置、数量和外露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胶粘剂是否饱满,有无气泡和空洞。
52 拉拔试验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拉拔试验,检验植筋的锚固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