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十二五规划及国家公路网规划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33
一览路桥英才网提供24日上午,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在“十二五”期基本可建成8.6万公里的国家高速公路网。
何建中透露,“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执行一年多来,实现了良好开局。
“十二五”期,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快结构调整,投资建设重点将偏重推进国省道建设和加快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运输发展。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共安排国省道改造18万公里,其中新改建8万公里,重点建设15条国道、1.7万公里,经过全国25个省、5600个县市,覆盖3亿多人口。
到“十二五”末,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本形成干线公路框架,提高县城通二级及以上公路的比例,除西藏外,具备条件的乡镇和80%以上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
同时,稳步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十二五”期基本可建成8.6万公里的国家高速公路网。
相关链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是国内第一个最高层次的高速公路骨架布局。
国家高速公路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7918网”。
此外,规划还包括了辽中、杭州湾、成渝、珠江三角洲和海南共5条地区环线,2段并行线和30余段联络线,总规模约8.5万公里。
国家高速公路网覆盖10多亿人口,其直接服务范围,东部地区超过90%、中部地区达83%、西部地区近70%,覆盖地区的GDP将占到全国总量的85%以上;实现东部地区平均30分钟上高速,中部地区平均1小时上高速,西部地区平均2小时上高速。
国家高速公路网将连接全国所有的省会城市、83%的50万以上人口的大型城市和74%的20万以上人口的中型城市;连接全国所有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其中包括铁路枢纽50个、航空枢纽67个、公路枢纽140多个和水路枢纽50个,形成较为完善的集疏运系统和综合运输大通道。
此外将连接主要的国家一类公路口岸,加强对外联系通道;连接国内主要的4A级著名旅游城市。
公路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公路交通要坚持建、养、运、管并重,完善国家公路网规划,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加大国道改造力度,加强公路科学养护,优化营运车辆结构,创新运输组织模式,规范建设和运输市场管理,全面提升公路运输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十二五期间,公路网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技术质量将明显提升。
公路总里程达到450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8万公里,覆盖90%以上的2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65万公里,国省道总体技术状况达到良等水平,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90万公里。
一、完善公路网规划根据“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级负责、联合建设”的公路建设原则,按照现行管理体制,并从事权管理的角度,全面完善公路网规划,推进国家公路网规划建设,形成层次清晰、功能完善、权责分明的干线公路网络系统,重点建设国家高速公路,实施国省道改造,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快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等专项建设。
贯彻落实新一轮区域发展规划,重点扶持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特别是西藏、新疆等重点区域公路交通建设。
到2015年,基本形成适应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要求的公路交通网络,公路网结构明显趋于合理,区域公路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城乡之间路网衔接更加顺畅。
积极探索建立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统筹发展的新机制,逐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收费体系和普通公路为主体的不收费体系。
二、加快形成高速公路网推进国家高速公路建设,加快高速公路网剩余路段、瓶颈路段的建设,基本完成2004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建成比例超过90%,通车里程达到8.3万公里。
积极推进国家公路网规划中的国家高速公路新增路线建设;支持纳入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对加强省际、区域和城际联系具有重要意义的高速公路建设,提高主要通道的通行能力;继续完善疏港高速公路和大中城市绕城高速公路等建设;全国高速公路的网络化程度和可靠性显著提高,有力促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协调发展。
浙江省农村公路“ 十二五” 发展规划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二○一二年二月目录前言 (1)一、“十一五”农村公路发展回顾 (3)(一)“十一五”农村公路发展主要成效 (3)(二)“十一五”农村公路发展实践经验 (6)(三)“十一五”农村公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0)二、“十二五”农村公路发展形势特征 (11)(一)“十二五”形势对农村公路的发展要求 (11)(二)“十二五”农村公路发展特征 (12)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14)(一)指导思想 (14)(二)基本原则 (14)(三)发展目标 (15)四、“十二五”农村公路发展主要任务 (18)(一)实施“四大推进工程” (18)(二)实施“八项具体行动” (18)五、保障措施 (23)附表1:全省农村公路“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性目标表附表2:全省农村公路“十二五”发展规划投资规模估算表附表3:全省各市农村公路“十二五”发展规划投资规模估算表附表4:全省农村公路“十二五”发展规划主要县道项目表浙江省农村公路“十二五”发展规划(2012年2月20日)前言农村公路是保障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设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公路经历了由少到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2003年开始实施“乡村康庄工程”以来,我省农村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更是发展迅猛,我省农村地区基本出行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农村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十一五”期间是我省农村公路发展史上投资最多、建设最快、变化最大、质量最好、受益面最广、反响最好的时期,为促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交通运输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我省同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农村公路发展理念、发展阶段、发展任务和发展内涵将发生根本转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民生和和谐发展。
山东省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山东省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序言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是实现交通运输发展转型的客观要求,是推进交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是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借助信息化手段可实现交通运输快速、高效、集约发展,促进形成资源管理最优化和公共服务规范化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十一五”期间,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水平稳步提高,信息化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信息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信息化对交通运输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
“十二五”是交通运输行业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构建“五大体系”,加快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信息化作为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核心内涵之一,在“十二五”期间必须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为更好地指导“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特编制《山东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同时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现状评价(一) 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厅党组高度重视交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确定了“整合、应用、服务、效益”的发展思路,交通行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发展,电子政务应用进一步深化,行业主要业务系统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信息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有效提高了行业整体运行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为“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信息化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 交通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信息化政务内网、政务外网以及行业专网的架构基本形成,交通信息资源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得到全面提升,推动了公路路政、道路运政和港航航政的信息化建设,公路水路建设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建设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政务办公和信息交换基本实现数字化,行政办公效率、行业管理和业务监管水平明显提高。
临沂市干线公路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敲定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特别报道】我市干线公路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敲定高速公路网:“三纵三横贯鲁南”普通干线公路网:“六带五纵四横,三环畅绕沂蒙”我市干线公路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敲定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公路交通之间的协调发展近日,市政府研究通过了市公路局编制的《临沂市干线公路网“十二五”发展规划》。
该规划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鲁南苏北中心城市宏伟目标,适应“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对公路交通的需求,结合山东省综合运输网的长远发展战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临沂市未来干线公路网布局方案。
规划体现了五个基本原则:一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构筑现代化的公路网络。
二是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国省道干线公路网布局规划,改造升级部分重要县乡公路,注重衔接周边地区尤其半岛经济区、鲁南经济区城市群的路网,共同组建鲁南经济区区域性公路网络,发挥临沂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凝聚力和辐射作用。
三是突出重点,适度超前。
突出抓好一批重大项目,着力解决“瓶颈”问题,使公路建设适应公路运输增长的需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超前,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坚持区域交通一体化。
充分考虑与市内其他特殊运输的交通需求相衔接,如集装箱运输、大件运输、战备公路、旅游公路等。
五是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满足或超前于经济发展的同时,公路网规划必须注重与周围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引导公路建设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十二五”期间干线公路发展的目标是:形成“三纵三横贯鲁南”的高速公路网和“六带五纵四横,三环畅绕沂蒙”的普通干线公路网。
全市每个县区通高速公路,市区至各县都有一条便捷的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相连,县与县之间均由高标准的二级以上公路相接,实现市与县、相邻县与县之间“一小时生活圈”。
【特别报道】我市干线公路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敲定高速公路网:“三纵三横贯鲁南”普通干线公路网:“六带五纵四横,三环畅绕沂蒙”我市干线公路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敲定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公路交通之间的协调发展近日,市政府研究通过了市公路局编制的《临沂市干线公路网“十二五”发展规划》。
该规划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鲁南苏北中心城市宏伟目标,适应“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对公路交通的需求,结合山东省综合运输网的长远发展战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临沂市未来干线公路网布局方案。
规划体现了五个基本原则:一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构筑现代化的公路网络。
二是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国省道干线公路网布局规划,改造升级部分重要县乡公路,注重衔接周边地区尤其半岛经济区、鲁南经济区城市群的路网,共同组建鲁南经济区区域性公路网络,发挥临沂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凝聚力和辐射作用。
三是突出重点,适度超前。
突出抓好一批重大项目,着力解决“瓶颈”问题,使公路建设适应公路运输增长的需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超前,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坚持区域交通一体化。
充分考虑与市内其他特殊运输的交通需求相衔接,如集装箱运输、大件运输、战备公路、旅游公路等。
五是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满足或超前于经济发展的同时,公路网规划必须注重与周围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引导公路建设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十二五”期间干线公路发展的目标是:形成“三纵三横贯鲁南”的高速公路网和“六带五纵四横,三环畅绕沂蒙”的普通干线公路网。
全市每个县区通高速公路,市区至各县都有一条便捷的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相连,县与县之间均由高标准的二级以上公路相接,实现市与县、相邻县与县之间“一小时生活圈”。
规划布局本次干线公路网布局结果分为高速公路网和普通干线公路网两个层次以及公路出入口规划(1)建设“三纵三横贯鲁南”的高速公路网,形成绕临沂市区的高速公路外环结合国家、山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在我市现有高速公路网基础上添加规划建设新高速公路,形成临沂市高速公路网“三纵、三横、十二大出口”骨架系统。
(发展战略)临沂市干线公路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敲定【特别报道】我市干线公路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敲定高速公路网:“三纵三横贯鲁南”普通干线公路网:“六带五纵四横,三环畅绕沂蒙”我市干线公路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敲定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公路交通之间的协调发展近日,市政府研究通过了市公路局编制的《临沂市干线公路网“十二五”发展规划》。
该规划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鲁南苏北中心城市宏伟目标,适应“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对公路交通的需求,结合山东省综合运输网的长远发展战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临沂市未来干线公路网布局方案。
规划体现了五个基本原则:壹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构筑现代化的公路网络。
二是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国省道干线公路网布局规划,改造升级部分重要县乡公路,注重衔接周边地区尤其半岛经济区、鲁南经济区城市群的路网,共同组建鲁南经济区区域性公路网络,发挥临沂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凝聚力和辐射作用。
三是突出重点,适度超前。
突出抓好壹批重大项目,着力解决“瓶颈”问题,使公路建设适应公路运输增长的需要,于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超前,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坚持区域交通壹体化。
充分考虑和市内其他特殊运输的交通需求相衔接,如集装箱运输、大件运输、战备公路、旅游公路等。
五是坚持可持续发展。
于满足或超前于经济发展的同时,公路网规划必须注重和周围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引导公路建设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十二五”期间干线公路发展的目标是:形成“三纵三横贯鲁南”的高速公路网和“六带五纵四横,三环畅绕沂蒙”的普通干线公路网。
全市每个县区通高速公路,市区至各县均有壹条便捷的壹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相连,县和县之间均由高标准的二级之上公路相接,实现市和县、相邻县和县之间“壹小时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