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19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类型判断1、反馈是指将放大电路的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反馈网络以一定的方式,反送到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中去,并影响输入量(电压或电流。
2、分类:反馈信号本身交、直流性质:交流反馈和直流反馈。
输入回路中求和形式: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输出回路中采样方式: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反馈极性:正反馈和负反馈3、反馈信号中只含有交流成分,则为交流反馈。
反馈信号中只含有直流成分,则为直流反馈。
4、反馈网络中没有电容,则为交、直流反馈;如果有电容,若电容与电阻并联,则为直流反馈,若电容与电阻串联,则为交流反馈。
5、直流反馈的作用是稳定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而交流负反馈主要用于改善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
6、输入回路中以电压形式求和,则为串联反馈;输入回路中以电流形式求和,则为并联反馈。
7、如果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称为电压反馈;如果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流,称为电流反馈。
①输出短路法。
将输出端交流短路,若反馈信号随之消失,则为电压反馈,否则为电流反馈。
②电路结构判定法。
若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和反馈网络的取样端处在同一放大电路的同一个电极上,则为电压反馈,否则为电流反馈。
8、使净输入信号增加,称为正反馈;使净输入信号减小,称为负反馈。
瞬时极性法:假定输入信号瞬时增加,沿输入→基本放大电路→输出→反馈网络→输入的路径,推演出反馈信号的变化极性,进而得到净输入信号的变化极性。
若反馈信号增加,则净输入信号就会减小,为负反馈;反之为正反馈。
9、负反馈的四种组态: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和电流并联负反馈。
10、电压负反馈的重要特点是能维持电路的输出电压恒定。
11、电流负反馈的重要特点是能维持电路的输出电流恒定。
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反馈的一般表达式闭环放大倍数反馈深度负反馈深度负反馈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闭环放大倍数f A 的相对变化量下降为开环放大倍数A 的相对变化量的AF+11,稳定性提高了。
反馈的基本概念!反馈的分类、判断知识分析!
一、反馈的基本概念
1.1 什么是反馈?
反馈,就是把放大电路的输出量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反馈网络以一定的方式又引回到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中去,以影响电路的输入信号作用的过程。
1.2 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的作用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会随温度的变化而上下波动,其放大倍数不稳定,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可采用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在电路中引入一个直流电流负反馈。
为了提高输入电阻,降低输出电阻,可采用射极输出器,在射极输出器电路中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
二、反馈的分类、判断
2.1 反馈的分类
(1)正反馈与负反馈
根据反馈的极性分类,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使放大电路净输入量增大的反馈称为正反馈,使放大电路净输入量减小的反馈称为负反馈。
正反馈虽然能够提高放大倍数,但会使电路工作变得不稳定。
实际工作中正反馈常用于产生正弦波振荡。
负反馈虽然降低了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但是能够改善放大电路的各项性能。
(2)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
根据反馈的交直流性质,可分为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
如果反馈信号中只含直流成分,则称为直流反馈,直流负反馈用于稳定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没有影响。
如果反馈信号中只含交流成分,则称为交流反馈。
交流负反馈用于改善放大电路的各项动态性能。
(3)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根据反馈的极性,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使放大电路净输入量增大的反馈称为正反馈,使放大电路净输入量减小的反馈称为负反馈。
正反馈虽然能够。
反馈的基本概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各种领域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并运用反馈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反馈在提高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方面作用的认知。
二、教学内容1. 反馈的定义与分类1.1 什么是反馈?1.2 反馈的分类:正反馈与负反馈2. 反馈的作用与意义2.1 反馈在各个领域的应用2.2 反馈对提高质量与效率的作用3. 反馈的获取与运用3.1 如何获取有效的反馈?3.2 如何运用反馈改进工作、学习和生活?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反馈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反馈的定义与分类,让学生理解反馈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反馈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反馈的作用与意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获取有效的反馈以及如何运用反馈改进工作、学习和生活。
5. 总结与反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与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理解程度与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案例材料:收集各个领域的反馈案例,用于课堂分析与讨论。
2. 小组讨论工具:准备足够的小组讨论模板与记录工具,方便学生进行讨论。
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
六、教学活动1.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反馈实例,让学生了解正反馈与负反馈的区别和应用。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反馈在个人成长、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应用,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3. 角色扮演:设置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反馈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反馈能力。
七、教学策略1. 讲授法:讲解反馈的定义、分类和作用,让学生掌握反馈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反馈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反馈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