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声环境基本知识资料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5.31 MB
- 文档页数:42
建筑声环境概述建筑声环境是指在建筑内部和外部空间的声学环境,涉及到声音的传播、衰减、反射、折射等现象。
建筑声环境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室内空间的听闻质量,降低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提高人们的舒适度和生活品质。
建筑声环境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音频范围: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一般在 20~20000Hz,高于 20000Hz 的声音称为超声,低于 20Hz 的声音称为次声。
在声频范围内,将频率低于 300Hz 的声音称作低频声;300-1000Hz 的声音称作中频声,1000Hz 以上的声音称作高频声。
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通常在20~20000Hz。
超过这个范围的,就分别被称为超声波和次声波。
在人类听觉所能感知的声频范围内,按照频率的不同,我们又分别称之为低频声、中频声和高频声。
其中,低频声是指频率低于300Hz的声音,中频声则是指频率在300~1000Hz之间的声音,高频声则是指频率高于1000Hz的声音。
这些分类构成了声音的不同频段,并在许多领域都有各自独特的应用。
听阈和痛阈:人耳刚能感觉到声音的声压称为听阈,不同频率的声波的听阈不同。
使人产生疼痛感的上限声压称为痛阈,对 1000Hz 的声音为 20Pa。
听阈和痛阈是描述声音引起人类感知和疼痛阈值的术语。
听阈是指人耳刚能感觉到声音的声压,而痛阈则是指使人产生疼痛感的上限声压。
不同频率的声波的听阈和痛阈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1000Hz的声音,其听阈为20Pa,而痛阈则高于该值。
这些术语在声音研究、听力保健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声压级:声压级是表示声音强弱的指标,通常用分贝(dB)表示。
人耳对声音大小的感觉近似地与声压呈对数关系。
声压级是衡量声音强弱的标准,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
在人类听觉系统中,人耳对声音大小的感知与声压级之间呈现出近似对数关系。
这种关系意味着,当声压级增加一倍时,人耳感受到的声音强度也会相应地增加一倍。
因此,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声压级的测量对于评估声音的质量和强度非常重要。
建筑声学处理基本知识在建筑声学处理中,了解基本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建筑声学处理是指通过改善建筑物内部环境的声学特性,以提供舒适的听觉体验。
本文将介绍建筑声学处理的基本概念、技术和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提升建筑空间的音质。
一、声学基础知识1. 声波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空气中分子的振动而产生的波动,通过空气传播。
了解声波的传播特性对建筑声学处理至关重要。
2. 声音的特性:声音可以通过频率、振幅和声音的质量进行描述。
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振幅决定声音的音量,而声音的质量则决定了声音的清晰度和丰富度。
3. 声学参数:声学参数是用来描述声学特性的定量指标。
常用的声学参数包括声压级、声衰减、回声时间等。
通过测量这些参数,可以评估建筑空间的声学性能,从而进行声学处理。
二、建筑声学处理的目标1. 噪音控制:建筑空间中的噪音来自于外界环境和内部设备的声音。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可以减少噪音的传播和反射,提供一个安静的工作或生活环境。
2. 音质改善:建筑声学处理还旨在改善音质,使声音更加清晰、自然和适宜。
通过控制回声时间、声波传播方向等,可以提高音质,并营造出符合特定需求的声学环境。
三、建筑声学处理的方法1. 吸声材料:吸声材料可以有效地吸收声音,减少声波的反射和传播。
常见的吸声材料包括吸音板、吸音砖等。
这些材料具有孔隙结构,可将声波能量转化为热能,降低噪音水平。
2. 隔声材料:隔声材料用于隔离建筑空间与外界环境的声音。
常见的隔声材料包括隔音墙、隔音窗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隔声系数,能有效地阻止噪音的传播。
3. 悬挂吊顶:悬挂吊顶是一种常用的声学处理方法,可用于减少回声和提高音质。
通过在建筑物顶部悬挂吸声材料,可以降低声音的反射,改善声学环境。
4. 音频系统优化:对于特定用途的建筑空间,如剧院或音乐厅,音频系统优化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合理设计音箱、扬声器位置和音频处理设备,可以使音乐或演讲效果更加出色。
四、建筑声学处理的实际应用1. 剧院和音乐厅:剧院和音乐厅是需要优质声学环境的场所。
1、 第一章中基本概念的理解。
声波:声源振动引起弹性媒质的压力变化,并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的机械波。
声源:振动的固体、液体、气体。
声压:空气质点由于声波作用而产生振动时所引起的大气压力起伏。
(空气压强的变化量,10-5~10 Pa 量级)特性:波长λ、频率 f 、声速 c声源:通常把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振动的物体称为声源。
原理:声源在空气中振动,使邻近的空气振动并以波动的方式向四周传播开来,传入人耳,引起耳膜振动,通过听觉神经产生声音的感觉。
振动的产生:这里只介绍最简单的振动——简谐振动。
物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称为振幅,记作A ,单位米(m)或者厘米(cm );完成一次振动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周期,记作T, [单位秒(s )]。
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记作f ,[单位赫兹(Hz )]。
它们之间的关系 f = 1/T 。
如果系统不受其它外力,没有能量损耗的振动,称为“自由振动”,其振动频率叫做该系统的“固有频率”记作f0 。
振动在空气中的传播──声波:分为横波和纵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相垂直,称为横波。
如果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相平行,则称为纵波。
在空气中传播声波就属纵波。
声波的传播是能量的传递,而非质点的转移。
空气质点总是在其平衡点附近来回振动而不传向远处。
声速与媒质的弹性、密度和温度有关空气中的声速:理想气体中空气中声速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在建筑环境领域中变化范围很小,近似:340 m/s固液体中的声速❑ 钢 5000 m/s❑ 松木 3320 m/s❑ 水 1450 m/s❑ 软木 500 m/s波阵面:声波从声源发出,在同一介质中按一定方向传播,在某一时刻,波动所到达的各点的包迹面称为波阵面。
波阵面为平面的称为平面波,波阵面为球面的称为球面波。
次声波和超声波:人耳能感受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大约在20-20000Hz 之间。
低于20Hz 声波成为次声波,高于20000Hz 称为超声波。
建筑声学基本知识建筑声学第二章声环境设计的基本知识2.1 声音的基本性质声音产生于振动;如人的讲话有声带振动引起,扬声器发声是由扬声器膜片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的物体是声源。
声源在空气中振动时,使邻近的空气随之产生振动并以波动的方式向四周传播开来,当传到人耳时,引起耳膜产生振动,最后通过听觉神经产生声音感觉。
“声”由声源发出,“音”在传播介质中向外传播。
2.1.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在空气中,声源的振动引起空气质点间压力的变化,密集(正压)稀疏(负压)交替变化传播开去,形成波动即声波。
(如图)2.1.2 频率、波长与声速描述声音的基本物理量f: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Hz(赫兹):波长,在传播途径上,两相邻同相位质点距离。
单位没m(米)声波完成一次振动所走的距离。
C:声速,声波在某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单位m/s。
在空气中声速:在0℃时,C钢=5000m/s, C水=1450m/s在15C时,C空气=340m/s参数间存在如下关系:c=f* 或 =c/f人耳可听频率范围为20Hz~20KHz, <20Hz为次声,>20KHz为超声其中,人耳感觉最重要的部分约在100Hz~4000Hz,相应的波长约3.4m~8.5cm2.1.3 声波的绕射、反射和散射波阵面:声波从声源发出,在某一介质内按一定方向传播,在某一时间到达空间各点的包络面称为波阵面。
球面波:波阵面为球面的点声源发出的波,声线与波阵面垂直。
如人、乐器。
平面波:波阵面为平面的波,声源互相平行,如线声源,多个点声源叠排。
如马路上并排行驶的汽车。
平面波的声能在传播过程中不聚集、不离散,声强不变点声源发出的球面波,距离每增加一倍,声压级衰减6dB。
声波的绕射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孔洞时将发生绕射。
绕射的情况与声波的波长和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有关。
与原来的波形无关。
能绕到障碍物的背后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继续传播。
如古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隔墙有耳”声波的反射当声波遇到一块尺寸比波长大得多的障碍时,声波将被反射。
第一章1.声音本身的传播方式:声音来源于振动的物体(声源),通过介质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声波是靠质点的震动向外传播声能,质点只振动不移动,声音是一种能量波动。
2.声音三要素:声音的强弱,音调的高低,音色的好坏3.声音既是一种波又是一种能量4.绕射反射:当声波遇到有孔的障板发生绕射,遇到一块尺度远大于波长的障板发生反射。
5.驻波:当两列相同的波在同一直线上相向传播时,叠加后产生的波称之为驻波。
5声波的散射: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的起伏尺寸与波长大小接近或更小时,将不会形成定向反射,而是声能散播在空间中,称为散射声音的计量1)声强I=dW/dS (W/㎡)dW—(单位时间内通过Ds的声能)WdS—(声能通过的面积)㎡自由声场中球面波,球面声强I=W/4π·r²2)声压P=Pmax/根号2 (N/㎡)自由场,I=P²/空气密度·c(空气密度·c)是空气的介质特性阻抗,在20℃时,其值为415N·s/m³3)声能密度D=I/cc—空气中的声速c=波长*频率=波长比周期Lw 声功率级Li 声强级Lp 声压级6.声级的叠加(公式不用背特例要有;两个相同的叠加(特例要记得))总声能密度E=各个声能密度代数和(W/㎡)总声压=各声压的均方根值(方根和开方)(N/㎡)叠加公式两个数值相等的声压级叠加式,只比原来增加3dB,3 4.8,4 6,5 7,10 10由于对数预算原因,两个声压级差超过10dB,附加值将不超过大的声压级1dB,小声压级略去不计7.频谱:频率为横坐标,声压级为纵坐标的频谱图。
一个单一频率的简谐声信号,又称纯音。
其频谱图是一根在其频率标度处的竖线,竖线的高度表示其强度的声压级值。
由频率离散的若干个简谐分量复合而成的声音成为复音,如管弦乐器发出的声音。
其频谱图中,每个简谐分量对应着一条竖线,构成线状谱。
复音音调的高低取决于频率最低的那个分量,称为“基音”,其频率为“基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