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70 MB
- 文档页数:14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一、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术前护理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肢疼痛的部位搏动及肢体感觉等,并每日进行测量、记录、比较。
2、体位与活动(1)卧床休息1~2周,禁止热敷、按摩,避免活动幅度过大,避免用力排便。
(2)休息时患肢高于心脏平面20~30cm。
(3)下床活动时,穿医用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使用时间因栓塞部位而异。
3、饮食护理:宜进食低脂、高纤维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引起腹内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4、缓解疼痛:采用各种非药物手段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5、用药护理:遵医嘱应用抗凝、溶栓、祛聚等药物。
用药期间避免碰撞及跌倒,用软毛牙刷刷牙。
6、并发症的护理:(1)出血: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创口渗血或血肿,有无牙龈、消化道或泌尿道出血等情况,监测凝血功能的变化,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师处理。
(2)肺栓塞:注意患者有无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血压下降甚至晕厥等表现,如出现肺栓塞,立即嘱患者平卧,避免深呼吸、咳嗽及剧烈翻动,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并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二、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皮温、皮肤颜色、动脉搏动、肢体感觉等。
2、体位:休息时抬高患肢至高于心脏平面20~30cm,膝关节微屈,适当进行足背屈伸运动,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屈膝、屈髋或穿过紧衣物影响静脉回流。
3、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同术前护理。
参考文献:《青年护士在职培训实践指引》2019年11月第1版拟定人:方**萍审核人:xxx 修订日期:2020年x月拟定日期:2020年x月。
DVT的预防与护理
深静脉血栓(DVT)预防和护理
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是由诱发血管闭塞损伤导致的,可能会引发血栓在深静脉内形成,并可能潜在地引发严重的后果,包括肺栓塞,下肢缺血和死亡。
要有效预防DVT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尽早识别风险因素
DVT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首先要尽早识别患者的发病风险因素。
这些风险因素可能与患者的生理变化、职业活动、生活习惯、慢性疾病及其他疾病等特征有关。
二、提高客观性的随访与就诊
客观性的随访和就诊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血液病变,同时,诊断患者深静脉血栓病变的早期阶段,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此外,还可以通过血液流变学检测、血液性及免疫学检测等,提高对深静脉血栓的诊断能力。
三、采取药物治疗措施
采用药物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有heparin,warfarin,fondaparinux,antithrombin等,其中heparin和warfarin是最常用的。
在选择抗凝药物之前,医生需要仔细确认患者的风险因素,以便采取最有效的抗凝剂治疗。
四、采取物理治疗措施
临床上采用物理治疗措施也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