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电泳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4
毛细管电泳分离蛋白质研究蛋白质是生命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维持生命机能和完成生命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对蛋白质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
而毛细管电泳作为一种高效、高灵敏、高分辨的方法,已成为蛋白质分离和分析的常用手段之一。
什么是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泳是一种基于蛋白质电荷和大小的分离方法。
它利用毛细管内充满缓冲液,通过在毛细管中施加电场,将不同电荷和大小的蛋白质分离开来。
毛细管电泳和传统的凝胶电泳相比,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样品需求量也更小。
毛细管电泳的优势毛细管电泳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 高分辨率:毛细管电泳可以分离出大小相差1-3%的蛋白质,而传统的凝胶电泳只能分离出10%以上的蛋白质。
2. 高灵敏度:毛细管电泳可以检测到微量蛋白质,而凝胶电泳的灵敏度较低。
3. 快速:毛细管电泳的分离速度快,比手性高效液相色谱要快10倍以上。
4. 自动化:毛细管电泳可以与多种检测方法结合使用,实现自动化检测。
毛细管电泳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毛细管电泳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基于电荷和大小的差异。
蛋白质在毛细管中的运动速度与电场强度、离子缓冲液等多个因素有关。
在电场作用下,带有正电荷的蛋白质会向负电极移动,带有负电荷的蛋白质则向正电极移动。
而整体电荷为中性或近中性的蛋白质则不运动或运动极慢。
此外,蛋白质的大小也会影响其在毛细管中的运动速度。
较小的蛋白质分子可以通过毛细管的孔径,运动速度相对较快;而较大的蛋白质分子则相对较慢。
毛细管电泳分析的步骤毛细管电泳分析一般分为以下步骤:1. 样品预处理:将样品通过离心、过滤、去除盐等方法处理干净,以获得高质量的分离结果。
2. 毛细管填充:将毛细管填充缓冲液,以避免产生电荷扰动和样品游离。
3. 样品注入:将样品加载到毛细管中,一般通过注射器或电动势力注射等方法。
4. 施加电场:毛细管内施加电场,使电荷带正的蛋白质向负电极移动,电荷带负的蛋白质向正电极移动,而中性或近中性的蛋白质分子则不运动或运动极慢。
毛细管电泳实验1实验目的:1理解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 2 熟悉毛细管电泳仪器的构成;3 了解影响毛细管电泳分离的主要操作参数并计算有效淌度。
2实验原理:实验中采用一种中性化合物苯甲醇来单独测定电渗流淌度,然后求得被分析物的有效淌度μe 。
根据下述公式tV lL tE l a ==μ, 其中l 和L 毛细管有效长度和总长度,t 迁移时间,V 为分离电压,μa 为表观淌度。
EOF e a μμμ+= EOF a μμμ-=e先计算出电渗淌度以及不同离子的表观淌度,再求出有效淌度。
注意,阴离子的有效淌度为负值,因为其电泳淌度与电渗淌度的方向相反。
3实验设备:一台Beckman 毛细管电泳仪,实验用毛细管总长度为48.5cm ,有效长度(从进样口到检测点的距离)为40cm ,分离电压为20kV 。
4仪器及试剂:5 mL 移液管2只,1mL 移液管共2支,分别标上四种标样的标签,两组公用。
每组10 mL 容量瓶2个,滴管2支,分别标上标准、未知的标签。
塑料样品管共16个,每组8个,分别用于标准样品、未知样品、三种缓冲溶液、NaOH 、水和废液,做好标号。
滴瓶一共5个,分别装三种缓冲液(buffer)、1mol/L的NaOH和乙醇。
镊子、洗瓶、吸耳球、试管架、塑料样品管架、废液烧杯每组一个。
剪刀一把,记号笔一支,滤纸。
标样:苯甲醇、苯甲酸、水杨酸、对氨基水杨酸,均溶于二次水中,浓度1.00 mg/mL,作为标准品。
缓冲溶液(buffer):10 mmol/L NaH2PO4-Na2HPO4 1:1缓冲溶液(NaH2PO4和Na2HPO4 各5mMol/L);20 mmol/L NaH2PO4-Na2HPO41:1缓冲溶液(NaH2PO4和Na2HPO4 各10mMol/L),。
1mol/L NaOH溶液,二次去离子水。
5实验步骤:1.仪器的预热和毛细管的冲洗: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打开仪器和配套的工作站。
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水杨酸、苯甲酸及阿司匹林中的含量测定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水杨酸、苯甲酸及阿司匹林中的含量测定毛细管电泳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 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HPCE) 是一种仪器分析方法。
通过施加10-40kV 的高电压于充有缓冲液的极细毛细管,对液体中离子或荷电粒子进行高效、快速的分离。
现在,HPCE 已广泛应用于氨基酸、蛋白质、多肽、低聚核苷酸、DNA 等生物分子分离分析,药物分析,临床分析,无机离子分析,有机分子分析,糖和低聚糖分析及高聚物和粒子的分离分析。
人类基因组工程中DNA 的分离是用毛细管电泳仪进行的。
毛细管电泳较高效液相色谱有较多的优点。
其中之一是仪器结构 简单(见图1)。
它包括一个高电压源,一根毛细管,紫外检测器及计算机处理数据装置。
另有两个供毛细管两端插入而又可和电源相连的缓冲液池。
high-v oltagepower supply BufferV ialBuffer V ial Detector Recording dev icecapillaryElectrode Electrode图1 CE 仪器组成示意图毛细管中的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一方面发生定向移动的电泳迁移,另一方面,由于电泳过程伴随电渗现象,粒子的运动速度还明显受到溶液电渗流速度的影响。
粒子的实际流速 V 是电泳流速度 Vep 和渗流速度 Veo 的矢量和。
即:V = Vep + Veo (1)电渗流是一种液体相对于带电的管壁移动的现象。
溶液的这一运动是由硅/水表面的Zeta 势引起的。
CE 通常采用的石英毛细管柱表面一般情况下(pH>3)带负电。
当它和溶液接触时,双电层中产生了过剩的阳离子。
高电压下这些水合阳离子向阴极迁移形成一个扁平的塞子流,如图2。
毛细管管壁的带电状态可以进行修饰,管壁吸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增加电渗流, 管壁吸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减少电渗流甚至改变电渗流的方向。
毛细管电泳实验报告
高乃群S0
实验目的
1.了解毛细管电泳实验的原理
2.掌握毛细管电泳仪的操作方法,并设计样品组分的分析过程.
3.学会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原理C E所用的石英毛细管柱, 在pH>3情况下, 其内表面带负电, 和溶液接触时形成了一双电层。
在高电压作用下, 双电层中的水合阳离子引起流体整体地朝负极方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渗, 粒子在毛细管内电解质中的迁移速度等于电泳和电渗流(EOF)两种速度的矢量和, 正离子的运动方向和电渗流一致, 故最先流出;中性粒子的电泳流速度为“零”,故其迁移速度相当于电渗流速度;负离子的运动方向和电渗流方向相反, 但因电渗流速度一般都大于电泳流速度, 故它将在中性粒子之后流出, 从而因各种粒子迁移速度不同而实现分离。
电渗是CE中推动流体前进的驱动力, 它使整个流体像一个塞子一样以均匀速度向前运动, 使整个流型呈近似扁平型的“塞式流”。
它使溶质区带在毛细管内原则上不会扩张。
一般来说温度每提高1℃, 将使淌度增加2% (所谓淌度, 即指溶质在单位时间间隔内和单位电场上移动的距离)。
降低缓冲液浓度可降低电流强度, 使温差变化减小。
高离子强度缓冲液可阻止蛋白质吸附于管壁, 并可产生柱上浓度聚焦效应, 防止峰扩张, 改善峰形。
减小管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高电场引起的热量积聚, 但细管径使进样量减少, 造成进样、检测等技术上的困难。
因此, 加快散热是减小自热引起的温差的重要途径。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实验设备:电泳仪。
仪器及试剂:
缓冲溶液(buffer):20 mmol/L Na
2B
4
O
7
缓冲溶液。
1mol/L NaOH溶液,二次
去离子水。
未知样饮料(雪碧和醒目)
1.实验步骤仪器的预热和毛细管的冲洗:打开仪器和配套的工作站。
工作温度设置为30℃,不加电压,冲洗毛细管,顺序依次是:1 mol/L NaOH溶液5 min,
二次水5 min,10 mmol/L NaH
2PO
4
-Na
2
HPO
4
1:1缓冲溶液5 min,冲洗过程中出
口(outlet)对准废液的位置,并不要升高托架。
2.混合标样的配制:毛细管冲洗的同时,配制标样苯甲酸浓度依次为、、、、1 mg/ml。
3.做标准曲线:待毛细管冲洗完毕,取1 ml混合标样,置于塑料样品管,放在电泳仪进口(Inlet)托架上sample的位置,然后调整出口(outlet)对准缓冲溶液(buffer),升高托架并固定,然后开始进样。
进样压力30 mbar,进样时间5 s。
进样后将进口(Inlet)托架的位置换回缓冲溶液(buffer),切记换回buffer 的位置!选择方法,修改合适的文件说明,然后开始分析,电压25 kV,时间约10 min。
4.未知浓度混合样品的测定:方法与条件同上,测试未知浓度混合样品,分析时间约25min,据苯甲酸钠标准曲线测雪碧与醒目这两种饮料中的苯甲酸钠的
含量。
5.不同缓冲溶液下迁移时间的变化:未知浓度混合样品的测定完毕后,冲洗毛细管,顺序依次是:1 mol/L NaOH溶液5 min,二次水5 min,然后更换进出
口两端的缓冲溶液为20 mmol/L Na
2B
4
O
7
,冲洗5 min;并在此条件下测试未知浓
度混合样品,电压25 kV,时间约10 min。
按照前面的顺序再次冲洗毛细管,再
次更换进出口两端的缓冲溶液为10 mmol/L NaH
2PO
4
-Na
2
HPO
4
pH为6,冲洗5 min;
并在此条件下测试未知浓度混合样品,电压25 kV,时间约15 min。
数据处理: 1.下图为苯甲酸钠的标准曲线:
浓度(mg/ml)峰面积
1
按照已知浓度峰的积分面积之比折算未知浓度混合样品中各个组分的浓度(外标定量法)。
实验测得:醒目:雪碧:
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醒目中苯甲酸钠为: mg/ml;雪碧中苯甲酸钠为mg/ml
注意事项:
1.冲洗毛细管时禁止在毛细管上加电压;不允许更改讲义上给定的工作电压,也不建议改变进样时间。
2.样品和缓冲溶液之间的切换是手动的,在实验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是不是放在正确位置;如果在分析时将样品或者洗涤液当作缓冲溶液,请停止分析并重新用对应缓冲溶液冲洗管路10 min。
冲洗毛细管对于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重现性至关重要,务必认真完成每一次冲洗,不允许缩短冲洗时间或者不冲洗。
3.做完实验以后一定要用水冲洗毛细管,一天做完以后要用空气吹干,否则可能会导致毛细管堵塞,严重影响后面组的同学实验。
4.塑料样品管的里面容易产生气泡,轻敲管壁排出气泡以后方可放入托管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