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孩子诗歌的心弦_郭学萍
- 格式:pdf
- 大小:136.77 KB
- 文档页数:2
童诗的美学特质浅析作者:暂无来源:《教育家》 2016年第40期文/ 郭学萍郭学萍,网名“长辫子老师”,小学创意写作的领航者。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南京市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中国分级阅读研究院教育专家、小学部秘书长、中国修辞学会读写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市基础教育专家培养对象、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全国课题实验研究先进工作者。
曾荣获2013“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阅读改变中国·年度点灯人”、2015“年度星教师”。
《语文教学通讯》《当代教育家》《南京教育》《考试》《阅读与写作研究》《语文知识》等多家刊物的封面人物。
主编《苏派语文·名师伴读》《慢读古诗文》系列丛书20 本。
出版个人专著《诗意语文》《漫读古诗》《接手新班》《小学创意写作》等。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他们的诗歌灵性来自于春风吹开的花瓣、蝴蝶翅膀扇起的风、蛙声里清凉的月光,以及飞成一团小雾似的带着花香的蜜蜂。
在儿童的眼里,“萤火虫是一个不小心烧着了短尾巴的小马虎”“太阳是一个永远用不完的红线球”“云是会走动的鞋子”“风是树的梳子”“蘑菇是寂寞的小亭子”。
诗的世界多么神奇,它把许多平凡的事物,表现得那么活泼、那么鲜明、那么动人。
小学阶段学习儿童诗不仅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也一定能为孩子营造快乐的童年,诗意的人生。
辨体:童诗的概念界定所谓的儿童诗,广义的概念:就是适合儿童阅读的诗歌,可以是大人写的,也可以是儿童写的;可以是现代诗,也可以是古体诗。
狭义的概念:指现代诗的一个分支。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是写给儿童看和读给儿童听的,歌咏儿童的立场,书写儿童的心灵,表现儿童的生活,具有童真、童趣和童味的诗。
《天方夜谭》里,阿里巴巴进入宝山,对着山门大喊:“芝麻,开门!”门就开了,满坑满谷的金银,照得他眼睛发亮。
文学的世界也像一座宝山,儿童诗就是那个宝库。
金银照亮人的眼睛,儿童诗照亮孩子的心。
郭学萍教学案例季节在行进着,四季在瞬间转换。
当新课程走进你我生活的时候,平凡的日子便被抹上奇异的色彩。
咀嚼新课程,犹如咀嚼一枚青橄榄,淡淡的苦涩,却有更多的余味在心头。
语文教学该如何浸润人文的色彩?如何负载精神的使命?如何流溢生命的动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给出一个诗意的回答,那就是——当我们用心灵去撞击心灵的时候,语文教学原来可以如此美丽!——郭学萍江苏省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灰椋鸟》(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教学目标】学习和欣赏本课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归林后情景的优美句段;学习造较复杂的比喻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感受灰椋鸟归林时场面的壮观、喧闹。
体会作者对鸟类的热爱。
赏读课文,学习作者是如何有条理地将看到的和听到的写得具体生动的。
利用音乐创设氛围,引导学生说写结合,内化语言。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理解、积累、转化、运用”语言的实践过程,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空间和机会。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
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喜欢阅读,这样不仅能唤起学生全部的热情,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而且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教学预案】(课间:多媒体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上课铃声响,画面定格。
)一、谈话导入,揭示新课1、同学们,刚刚在课间,我们听到的是一首老歌,名字叫《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中那个为了救一只丹顶鹤,而不慎陷入沼泽地的女孩,名叫——徐秀娟(多媒体:出示徐秀娟的照片,照片旁有三个字:徐秀娟)徐秀娟一生爱鸟,不惜为鸟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她生前写过的一篇关于鸟的文章,题目就叫——(板书)灰椋鸟二、板书课题,学习生字1、注意,这里的“椋”是一个生字,不仅要注意它的读音(板书:liáng),还要注意它的书写。
春天的抒情诗郭学萍(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叙事作文、写景作文、抒情作文、游记作文、状物作文、观察日记、书信作文、观后感、申请书、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narrative compositions, landscape writing compositions, lyrical compositions, travel compositions, narrative compositions, observation diaries, letter compositions, observations, applicatio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春天的抒情诗郭学萍春天的抒情诗郭学萍一春天缓缓地来了带着凉爽和温柔花朵一瓣瓣地绽透艳红的腮上还挂着笑小草儿披上了青绿的霓裳一颗颗是原野上碧绿的波涛在春天的小路上徜徉有着春诉不尽的柔情道不尽的密语一缕缕含着惠风的颤动拨动着心的琴弦一支支古老的歌谣引来了孩童的欢笑……初春的脚步还很矜持是树枝上的一个嫩芽是花坛里的一颗花苞是旧燕归春一声清脆的啼响薄泥咄着人的鞋底鸟儿吟唱着春天的淡青色的微风从指间流过霏霏的柔雨从头上散落……小小的春雨在轻盈婉约地舞蹈春天的雨柔柔的透明的和谐的天空用这根像针般的东西织成了一块透明的布春天缓缓地来了带着凉爽和温柔花朵一瓣瓣地绽透艳红的腮上挂着缕缕微笑春天的抒情诗郭学萍二鞭炮的余音纷纷落地那些或多或少的喜悦像雪温暖着瘦劲的枝柯旧年从此一去不返新年也正悄悄开始白驹过隙的日子让青春一天天苍老童年一天天长大往事已随风远去希望已渐渐发芽天空中那究竟是谁的呼唤让你感到春天的温暖初春乍暖还寒但那毕竟不是严冬了七九河开八九雁来春天走进你家的'门春天的抒情诗郭学萍三春姑娘来了——你们谁知道,她是怎么来的?我知道!我知道!她是南方来的,前几天到这里,这个好消息,是燕子告诉我的。
好课每每是教师在诗意演绎——读特级教师郭学萍的《灰惊鸟》教学郭学萍老师教学的《灰椋鸟》展示了其深厚的语文教学功底,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一、情境创设显现大气象《灰椋鸟》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状物散文,作者是我国环保工作者徐秀娟。
在教学《灰椋鸟》时,郭学萍老师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这三个目标分别是“打破常规,长文短上,直奔重点,感受灰椋鸟归林时场面的壮观、喧闹,体会作者对鸟类的热爱”“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学习作者是如何有条理地将看到的和听到的写得具体、生动的”“指导方法,内化语言,学以致用,学习造较复杂的比喻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应该说,这样的教学目标紧紧抓住了《灰椋鸟》的主要教学内容,能够教给学生们“学以致用”的真正功夫,可以丰厚学生们良好的语言素养。
那么,郭老师《灰椋鸟》的教学目标是如何落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呢?教学《灰椋鸟》伊始,郭学萍老师以“歌曲导入,引出作者”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们没有进入《灰椋鸟》的课文情境,首先便被感人动听的音乐和郭老师的深情赞美陶醉了。
郭学萍老师在上课之前播放了一段音乐——《一个真实的故事》。
对于这个环节,郭教师还特意做了一个有心人:伴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多媒体的画面正好停留在这样的一段歌词上——“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
”徐秀娟是齐齐哈尔人,出生在满族渔民家庭,是我国第一位驯鹤姑娘。
当年,她在江苏盐城保护站为了救一只丹顶鹤而陷入沼泽地而牺牲,年仅23岁。
南京市课堂阅读教学竞赛课堂实录——郭学萍《爱如茉莉》南京市课堂阅读教学竞赛课堂实录——郭学萍《爱如茉莉》南京市课堂阅读教学竞赛课堂实录——郭学萍《爱如茉莉》爱如茉莉(五年级)下关郭学萍师:首先让我在黑板上写课题,一起读。
师:爱是如三月的春风温暖的春风,大声读深情读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关于爱的文章,齐读课题师:茉莉都是、生字,哪位同学通过预习已经会写了?生:生写师:你是怎么记住的?师:他是用形声字的构字方法记住的生:他写的不规范,上面长一点,下面短一点师:用形声字的够字方式集注下面的字就容易了师:出示:陶揉胳膊齐读一遍师:生字都掌握了,下面就欣赏茉莉花(放课件)师:喜欢这些话吗?生:喜欢师:打开课本,找出描写这些茉莉话的词句圈出来。
生:小声读(播放背景音乐)师:圈了哪些词语生:洁白纯净屡屡幽香师:张贴字词小黑板生:还有补充?生:平淡无奇生:静谧美好生:清香师:课文里说是“一古清香“课文里对比一下屡屡幽香,一股清香”一样吗?师:缕缕的意思是?生:一丝一丝的师:谁能完整的说说屡屡幽香的意思师:还找到那些词?师:爱如茉莉就是说爱像茉莉一样——一样——(学生跟读)师:文章比较长,能读通顺吗?考考大家,选一段比较长的段落生:生读“病房里……袅袅地钻到我们心中。
”师:生活如流水一般,波澜不惊,有一天妈妈病了,平静的水中爱的涟漪师: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个自然段是写了妈妈病中的事情?生“浏览”生:6到17小节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生:6到16小节师:16小节就是屏幕上显示的,他有没有离开病房?到底是到哪个小节?师:我知道了,标小节号的时候——没标错师:你读一读,有没有离开?师导语:患难见真请,正因为母亲生病了,(一段很优美的语言,可惜没有来及记全,等待郭老师原稿)爱流淌在每个细节中,大家知道什么叫细节?师:细小的清洁或环节,可以是感人的话语、温柔的动作、恬静的微笑、温馨的画面(出示课件)学生跟读师:默读6-17小节,找出令你感动的细节,用横线划出来(背景音乐)学生默读课文师:下面就请你们选择一个最感动的细节读给同座位听,读出你的感情,读出你的感动。
诗意•真情•童心オ读着郭学萍书稿《诗意语文博客春秋》,我满心是喜悦和振奋,恰如初秋清晨的天色,湛蓝、明净而又点缀着片片绚丽的彩霞。
第一次知道郭学萍是2003年一个闷热的下午。
那天上午,南京市举行了评选学科带头人的书面考核,她竟阴差阳错地在午后才赶到考场。
市教研室同志的那份焦急、痛惜和无奈告诉我,这一定是位勤奋向上、成绩喜人的好青年。
我分明听见了她委屈的抽泣,心头顿时聚起一片乌云。
第一次见到郭学萍是在重庆机场。
候机时,我与几位参加全国小语会活动的南京同行海阔天空地闲聊。
她上前来打了个招呼就站在一旁,个子不高,一副笑融融的娃娃脸,顶着短发浓黑的“童花头”。
她饶有兴致地听着,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
她就是郭学萍?就是那个错失评选考试机会的青年人?笑声清澈、目光坦荡,好阳光!第一次听她的课是参加“大家语文”博客网友会。
那次,她执教了一节《学写儿童诗》。
多媒体荧屏上,雪花飞舞,流光溢彩。
悠悠的乐曲声中,她且行且诵、婷婷款款、娓娓涓涓,十分潇洒。
天真的孩子们同她一齐走进梦中、走进诗里,走进了冬天的、春天的童话,一个个诗兴勃发,享受诗意的快乐。
乐语悄声告诉我:郭学萍的博客名就叫“诗意的语文”。
第一次同她交谈是在2006年的春天。
金陵二月乍暖还寒,南京市阅读教学大赛在小营小学举行。
我是评委,郭学萍被安排坐在我身边,记录我评课意见。
那次她是参赛者,―节《爱如茉莉》上下来,她自感不满,有些沮丧。
可三五句轻轻短语,她又是笑容灿烂、春意盎然了。
问你近况,问你问题,同你讨论教学的思路和细节,讲她的语文课、散文和童话、讲她的所思所感所为,还打开手机,让你欣赏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短信和她自己、她孩子的温馨照片……让你很快被一种诗意和青春热情浸漫。
我很欣赏她在语文教学中的诗意追求。
她说:“如果教师需要选择一种生存姿态,我选择――诗意的栖居。
”在她眼里,语文是一株美丽的树,树叶茂盛,鲜花盛开。
每一片绿叶,都闪着人性的光芒;每一朵鲜花,都绽放出诗意的笑靥;根,深深地扎入生活的土壤;果,是智慧与灵性的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