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课件创作说明
- 格式:docx
- 大小:61.24 KB
- 文档页数:3
《坐井观天》优秀课件第一部分:引入1.幻灯片标题:坐井观天——开阔视野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思考坐井观天的含义,并提出问题:你认为坐井观天有什么可能的弊端?第二部分:了解坐井观天的起源与意义1.幻灯片标题:坐井观天的起源与意义2.介绍坐井观天这一成语的来源和背后的寓意,引导学生理解其意义。
3.提供相关的故事或典故,加深学生对坐井观天的印象。
第三部分:坐井观天的局限性与弊端1.幻灯片标题:坐井观天的局限性2.分析坐井观天的局限性,如无法全面了解事物、产生偏见、视野狭窄等,并列举具体例子。
3.引导学生思考坐井观天对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发展的负面影响。
第四部分:开阔视野的重要性1.幻灯片标题:开阔视野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认识到开阔视野的重要性,包括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全球意识等。
3.通过事例和名人的经历,展示开阔视野对个人成长和成功的积极影响。
第五部分:拓展视野的方法和途径1.幻灯片标题:拓展视野的方法和途径2.提供多种拓展视野的方法,如阅读、旅行、社交交流、互联网资源等,并分别介绍其优势和应用场景。
3.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制定计划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第六部分:名人故事与开拓视野的案例1.幻灯片标题:名人故事与开拓视野的案例2.选取几位具有开拓视野精神的名人,介绍他们的成就和影响,并强调他们通过开阔视野获得成功的经历。
3.鼓励学生从这些案例中汲取启示,积极践行开拓视野的精神。
第七部分:开展视野拓展活动1.幻灯片标题:开展视野拓展活动2.设计学生参与的视野拓展活动,如组织阅读分享会、安排社区参观活动、开展跨文化交流等。
3.提供具体活动细节,包括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分享自己的体验。
第八部分:开放讨论与思考1.幻灯片标题:开放讨论与思考2.引导学生进行开放讨论,就坐井观天和拓展视野的重要性进行思考和交流。
3.提出一些问题,如你认为拓展视野可以给个人带来哪些好处?你打算如何拓展自己的视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坐井观天课件一、引言“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寓意着视野狭窄、见识浅薄。
在当今社会,这个成语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以“坐井观天课件”为主题,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件设计理念1.融合多元文化:课件设计应充分挖掘和整合各类优秀文化资源,包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世界各国的经典文化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多元化的文化内容,拓宽视野。
2.注重实践操作:课件设计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创新思维:课件设计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提出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4.促进师生互动:课件设计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件内容安排1.故事导入:通过讲述“坐井观天”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对视野狭窄、见识浅薄的反思,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详细介绍“坐井观天”成语的来源、演变及其寓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这个成语。
3.视野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坐井观天”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提出解决办法。
4.实践操作: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坐井观天”的局限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5.总结提升:通过总结,强调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努力,跳出“井口”,追求更高的目标。
四、课件实施策略1.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互动交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坐井观天》课件创作说明
作者简介:
胡韶倩,女,1999年7月毕业于永城师范学校,现建设办事处邢庄小学任教,中小学一级教师。
本人长期从事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对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对新课程教学潜心钻研,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
作品名称:课件《少年闰土》
学习内容: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适用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
创作思路:
本课件创设了井底之蛙和小鸟的对话的情境,好奇心油然而生,求知欲在这种引发的过程中转向于课文内容的学习。
音像图画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在制作课件时,采用了恰当的音像材料、色彩鲜艳的精美的图片,形象生动的动作设计,以及优美动听的音乐,在感官上感染学生,让学生如身临其境。
从而,对不熟悉的情境有较深的了解,同时激发学生充满学习的激情。
课件把《坐井观天》这节教学内容共分成故事导入、识字教学、游戏练习3个部分。
可根据教学要求及教学流程进行各部分之间的切换,在每部分里可以按相应按键进入教学,按返回键返回主界面。
课程结束后点击退出系统按钮就可以退出本课件。
素材选用:
*网上下载相关精美图片,音像材料,音乐等。
*技术动作、动画设计由胡韶倩独立创意完成。
技术应用:
本课件使用多媒体动画制作软件2016版wps制作完成。
《坐井观天》课件说明
城关小学邢锋艳[ 设计理念 ]
紧密联系教材内容,根据二年级小学生的特点,重点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特制作了以下几环节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1、背景音乐,《几只小青蛙》。
利用学生喜欢的儿歌,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2、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考虑到低年级孩子认知比较直观的特点,上课伊始,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一幅画,让学生观察画面,说说画上画了什么?并启发学生猜猜两个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在交流中对《坐井观天》这个故事产生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自然的进入到学习中来。
3、配乐朗读,文字动画。
在学生兴趣盎然时,我播放“配乐朗读”,声情并茂的朗读深深的吸引了学生,他们不由自主的读了起来。
同时也突破了本课的难点──读好对话语句。
初读感知完课文,一群淘气的字词宝宝跳了出来,学生们兴趣盎然地读字词,复习巩固了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4、演读入境,悟情明理。
将文中青蛙与小鸟的对话提取出来,让学生演读自己感兴趣的角色。
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
5、理解寓意,开拓延伸。
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小鸟漫游,体会小鸟见多识广;设计“跳出井口”,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坐井观天课件创作说明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坐井观天》课件创作说明
作者简介:
胡韶倩,女,1999年7月毕业于永城师范学校,现建设办事处邢庄小学任教,中小学一级教师。
本人长期从事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对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对新课程教学潜心钻研,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
作品名称:课件《少年闰土》
学习内容: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适用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
创作思路:
本课件创设了井底之蛙和小鸟的对话的情境,好奇心油然而生,求知欲在这种引发的过程中转向于课文内容的学习。
音像图画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在制作课件时,采用了恰当的音像材料、色彩鲜艳的精美的图片,形象生动的动作设计,以及优美动听的音乐,在感官上感染学生,让学生如身临其境。
从而,对不熟悉的情境有较深的了解,同时激发学生充满学习的激情。
课件把《坐井观天》这节教学内容共分成故事导入、识字教学、游戏练习3个部分。
可根据教学要求及教学流程进行各部分之间的切换,在每部分里可以按相应按键进入教学,按返回键返回主界面。
课程结束后点击退出系统按钮就可以退出本课件。
素材选用:
*网上下载相关精美图片,音像材料,音乐等。
*技术动作、动画设计由胡韶倩独立创意完成。
技术应用:
本课件使用多媒体动画制作软件2016版wps制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