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第一课 认识美术工具
- 格式:ppt
- 大小:5.79 MB
- 文档页数:23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认识美术工具▏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本课旨在让学生初步认识美术工具,了解它们的基本用途,并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辨识和正确使用基本的美术工具,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观。
教学内容1. 美术工具的介绍: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2. 美术工具的使用方法。
3. 美术工具的基本维护与保管。
4. 美术工具在创作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美术工具的辨识与正确使用。
美术工具的基本维护与保管。
难点美术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美术工具在创作中的有效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美术工具(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剪刀、胶水等)的实物或图片,PPT课件。
学具:学生自备的美术工具(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美术作品,引起学生对美术工具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美术工具的种类、用途和使用方法。
3. 示范:演示如何正确使用美术工具。
4. 实践:学生亲自动手使用美术工具,进行简单的创作。
5. 讨论与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使用美术工具的心得。
板书设计课题:认识美术工具内容:美术工具的种类美术工具的用途美术工具的使用方法美术工具的维护与保管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学到的美术工具。
2. 家长协助孩子,用所学的美术工具进行一次简单的创作。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并正确使用美术工具,对美术活动产生了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实践,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术工具的使用方法。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审美观。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对美术工具的使用方法不够熟练,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来提高。
一些学生可能对美术工具的维护与保管不够重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一方面的教育。
总的来说,本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对美术工具的认识和使用能力有了提高。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美术《认识美术工具》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美术工具》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美术工具,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彩笔等基本美术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工具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大多数是初次接触美术课程,他们对美术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但同时,他们对于美术工具的认识和使用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来逐步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来加深对美术工具的理解和运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基本的美术工具,如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彩笔等。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美术工具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绘画实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基本的美术工具,掌握其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美术工具,培养他们的绘画创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美术工具的使用方法。
2.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美术工具的使用技巧。
3.交流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绘画心得和经验。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彩笔、画纸等美术工具。
2.课件:展示美术工具的图片和使用方法的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课题,引发学生对美术工具的好奇心。
例如,讲述一位画家如何通过绘画工具创作出美丽画面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美术工具,如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彩笔等,并简要介绍其特点和用途。
同时,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亲自尝试使用美术工具进行绘画。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姿势和用法,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使用美术工具。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运用所学的美术工具进行创作。
第1课认识美术工具【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目标】1. 了解、认识各种美术工具材料,认识教材中及教师准备的作品使用的是什么美术工具材料。
2. 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 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的形式,深入观察、欣赏美术作品,大胆尝试油画棒、彩色水笔等基本美术工具材料表达自己的想法。
4. 培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评价的情趣,养成爱护和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习惯,为今后美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课的学习内容和工具材料,了解一些美术作品是用什么工具材料完成的,为培养学生美术的兴趣打基础。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评价作品的习惯及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
学生:纸张、美术工具材料【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欣赏作品通过多媒体演示,或结合教材图片,欣赏各种绘画作品,如水彩笔画、油画棒画、纸版画、水粉画、水墨画、线描画和贴纸画等。
同时展示相应的绘画制作工具。
让学生猜猜、看看、说说和评评,自然生动地介绍小学一年级美术课学习内容。
二、名作欣赏展示名作:林凤眠《小鸟》中国画,让学生欣赏、讨论并回答:1.同学们看看,画中的小鸟在干什么?(引导学生以想象的方法来理解画中小鸟或许在耳语、或许在对视等情趣。
)2.想一想,画家是用什么工具和在什么材料上画的?(中国画工具)教师小结:林凤眠爷爷说:“画鸟就在于画鸟像人。
”先要“形似”,才能“神似”。
同学们看:画中粗细、浓淡变化的树枝中间,留了一块空间给两只小鸟,好像在说悄悄话,好像是在对视,给我们无限的遐想三、手工造型作品展示结合教材、课件图片,让学生欣赏更多的手工造型作品,如纸艺、泥工作品、陶艺、废旧物创意造型等。
教师可进行相关制作演示,让学生认识手工造型作品及相关材料。
使用图片进行作品展示。
四、使用“油水分离”画法进行创作油水分离画法是利用油性颜料(如油画棒、国画颜料、稀释的水粉画颜料等)不相溶的特点来作画的。
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课《认识美术工具》知识:了解、认识各种美术工具,能够认识经常使用的美术工具材料。
技能:能够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的形式欣赏美术作品,并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己的想法。
方法:大胆尝试使用油画棒、水彩笔等基本的美术工具材料表达自己的想法。
知识点:1、经常用到的美术工具有哪两大类?答:绘画工具和手工工具。
2、列举几种你经常用到的绘画工具?答:水彩笔、彩铅、油画棒、纸、橡皮、铅笔等。
3、列举几种你经常用到的手工工具?答:剪刀、彩色卡纸、胶棒、折纸、彩泥等。
4、通过名作《小鸟》初步认识中国画。
《小鸟》:中国画、现代、林风眠第二课《大家都来做》知识: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线,了解各种线的形态及在美术造型表现中的作用。
技能:能够运用生活中各种线材进行联想,拼摆组合成各种有趣的形象。
方法:小组合作,通过拼摆、组合的方式,创造出各种有趣的形象。
知识点:1、线的形态线包括:直线和曲线、软线和硬线。
2、能够运用生活中的各种线材,拼摆组合成各种有趣的形象。
第三课《彩线连彩点》知识:认识生活中的点和线,并了解点和线这些元素在绘画中的作用。
技能:掌握点、线的特征及组合规律.方法:运用绘画的形式,运用点、线表现各种美丽的画面。
知识点:1、了解各种各样的点和各种各样的线。
点:大点、小点、不同形状的点、空心的点等线:直线、曲线、粗线、细线3、通过欣赏名作,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点和线联系起来。
《春如线》:中国画、现代、吴冠中《春如线》的结构紧密,吴冠中洒上去的那些看似毫无意义的墨点,却不可思议地使整个画面充满流动的韵律。
在色彩的使用上,吴冠中同样做到了简约,画中色彩既少且淡,画中的几点红,山头的淡绿,使画面充满生气。
第四课《下雨啦》知识:了解雨中人物、事物的特征。
技能:能够用不同长短、粗细、疏密的线条及点来表现雨中场景。
方法:初步学会点、线、色在画面中的运用,表达出自己在下雨时的感受。
知识点:1、学会用不同长短、粗细、疏密的线条及点表现不同的下雨场景2、初步了解中国画中雨中场景的表现。
一年级美术《认识美术工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
2、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
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3、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二、教学重点: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三、教学准备: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回顾学前绘画经验引语:今天我们要在课堂上找朋友,这个朋友是谁,我先不告诉您们,上完课你们就知道了。
请大家想一想下列的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时要完整。
1、你在画画的时候用过那些工具,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样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吗?2、你见过那些绘画工具,请你介绍一下,你在那里见到的?你认为它们能用来干什么?3、你最想拥有的美术用品有那些?为什么?蜡笔小知识:1、是年幼儿童最常用的绘画工具2、同彩色铅笔相比,蜡笔的色彩比较鲜艳、笔芯也稍软,使用时不会因手在纸上摩擦而弄脏画面。
3、蜡笔即可以用来画线条,也可用于大面积的涂色。
油画棒小知识:1小朋友最喜欢使用的工具,色彩鲜艳、浓烈2油画棒比蜡笔要软得多,而且因为是油性的,颜色之间容易混合,色彩的变化,层次都比较丰富。
彩色铅笔小知识:1、最简单的色彩画工具,如同铅笔一样,比较适合年龄幼小的小朋友使用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来涂颜色,但涂色的时候不能用力过大,因为它的笔芯是硬性的,会在纸上留下痕迹。
3、比较适合于画轻柔、淡雅的画面。
师小结:在绘画过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个好助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绘画愿望。
(三)、引导观察思考发现新的工具和材料课件展示:1、欣赏中国画、书法作品。
2、欣赏油画作品。
3、欣赏水粉、水彩画作品。
4、欣赏版画作品。
5、欣赏儿童画作品。
师:欣赏了这些画,大家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来完成的吗?生自由议论。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认识美术工具▏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本课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美术的基本工具,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认识并说出基本的美术工具名称。
2. 了解美术工具的基本用途。
3. 培养学生爱护美术工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认识基本的美术工具,如铅笔、橡皮、彩笔、水粉等。
2. 了解美术工具的基本用途,如铅笔用于画画,彩笔用于上色等。
3. 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和保管美术工具。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认识和了解基本的美术工具。
2. 了解美术工具的基本用途。
3. 培养学生爱护美术工具的良好习惯。
难点1. 正确使用美术工具。
2. 培养学生爱护美术工具的良好习惯。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美术工具一套,包括铅笔、橡皮、彩笔、水粉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美术工具一套,包括铅笔、橡皮、彩笔、水粉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对美术工具的兴趣。
2. 新课:介绍基本的美术工具,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它们。
3. 活动一:让学生自己动手使用美术工具,体验它们的用途。
4. 活动二:进行美术工具使用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画,使用所学的美术工具。
板书设计1. 认识美术工具2. 内容:美术工具名称:铅笔、橡皮、彩笔、水粉等。
美术工具用途:铅笔用于画画,彩笔用于上色等。
爱护美术工具:正确使用,妥善保管。
作业设计1. 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画,使用所学的美术工具。
2. 家长签字确认孩子已经了解并能够正确使用美术工具。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自使用美术工具,体验它们的用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同时,通过板书设计和作业设计,加深了学生对美术工具的认识和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采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认识美术工具》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美术工具的种类和基本功能。
2. 学会选择适合的工具进行美术创作。
3. 培养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美术工具,掌握基本选择工具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不同的创作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类美术工具,如画笔、颜料、画纸、剪刀等。
2. 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工具的图片和功能介绍。
3. 准备教学场地,确保安全。
4. 引导学生准备适合美术创作的材料,如画纸、画笔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同砚们,你们喜欢画画吗?想一想,你们都用过哪些工具来画画呢?2.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些新的美术工具,并尝试应用它们来画画。
(二)认识工具1. 绘画工具:铅笔、炭笔、毛笔、马克笔、水彩笔等。
请同砚们尝试应用这些工具,感受不同的绘画效果。
2. 拓印工具:拓印板、纸张、橡皮筋等。
请同砚们了解拓印的基本原理,尝试制作简单的拓印作品。
3. 切割工具:刀具、剪刀、刻刀等。
请同砚们了解刀具的应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4. 拼贴工具:胶水、双面胶、剪刀、纸片等。
请同砚们尝试应用这些工具进行简单的拼贴制作。
(三)分组讨论1.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美术工具进行深入探究。
2. 讨论: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所选工具的特点、应用方法及创作案例。
其他同砚可提问、补充。
3. 分享:每组展示作品,全班投票选出最佳作品,给予奖励。
(四)教师总结1. 总结:教师对同砚们的表现进行总结,表扬优秀小组和个人。
2. 延伸:鼓励同砚们在今后的美术创作中,尝试应用更多的美术工具,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
(五)安置作业1. 课后拓展:请同砚们利用今天所学的美术工具,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创作,并上传作品至班级群相册。
2. 提醒:请同砚们注意安全应用美术工具,恪守学校规定。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美术工具的应用方法。
《认识美术工具》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与目标分析《认识美术工具》这一课属于美术课程中的基础知识部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美术工具的用途、特点和应用方法。
通过本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初步分辨不同美术工具的种类,并学会根据不同的创作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1. 了解常见美术工具的种类和特点;2. 掌握基本美术工具的应用方法;3. 能够根据创作需求选择合适的美术工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冲破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常见美术工具的种类和应用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根据创作需求选择合适的美术工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为了冲破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准备多种不同类型的美术工具,并在教室上进行示范和讲解。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帮助他们掌握各种工具的应用方法。
为了解决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多种不同的工具,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在本课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各种美术工具的应用方法,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工具的应用技巧。
2. 讨论法:鼓励学生针对不同的创作需求和工具特点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性教学:通过创作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美术工具的应用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认识。
四、教学过程分析本课教学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创作中需要应用哪些工具,激发他们的进修兴趣。
2. 新知讲解环节:教师详细介绍各种美术工具的种类、特点和应用方法。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3. 实践操作环节: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自主选择工具进行创作实践。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确保他们正确掌握各种工具的应用方法。
4. 评判总结环节:学生完成创作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帮助他们反思自己的作品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1课认识美术工具(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用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2. 通过观察、触摸、实践,让学生熟悉各种美术工具的特性,学会正确使用和保管美术工具。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学会正确使用和保管美术工具。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实践,深入了解各种美术工具的特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画作,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幅画是用什么工具画出来的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美术工具。
2. 认识美术工具(1)教师向学生介绍常用的美术工具,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画纸等。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美术工具的外形、颜色、质地等特点,让学生通过触摸、实践,感受各种美术工具的特性。
(3)教师讲解各种美术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保管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3. 实践环节(1)教师发放画纸和美术工具,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喜欢的工具进行绘画创作。
(2)教师在旁边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让学生相互欣赏、交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美术工具的正确使用和保管方法。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学到的美术工具,并尝试用所学工具进行绘画创作。
(3)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实践,发现更多有趣的美术工具,培养自己的美术兴趣。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美术工具,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各种美术工具的特性,学会正确使用和保管美术工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观察、触摸、实践中掌握知识。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认识美术工具|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美术的基本工具,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认识并说出基本的美术工具名称和功能。
2. 学会正确使用和保管美术工具。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1. 美术工具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常用美术工具的名称和功能。
3. 美术工具的正确使用和保管方法。
4. 美术工具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美术工具的名称和功能。
2. 美术工具的正确使用和保管方法。
教学难点:1. 美术工具的分类和理解。
2. 美术工具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 美术工具实物或图片。
2. 美术工具使用和保管的示范视频。
学具:1. 美术工具(如铅笔、橡皮、彩笔等)。
2. 美术本或白纸。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美术工具实物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美术工具的基本概念、分类、名称和功能,以及正确使用和保管方法。
3. 示范:通过示范视频或现场示范,展示美术工具的正确使用和保管方法。
4. 练习:学生跟随示范,亲自动手使用和保管美术工具,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美术工具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板书设计1. 美术工具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常用美术工具的名称和功能。
3. 美术工具的正确使用和保管方法。
作业设计1. 让学生自己动手使用和保管美术工具,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或作品。
2. 让学生写下自己对美术工具的认识和感受,以及美术工具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美术工具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亲自动手使用和保管美术工具,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第一课认识美术工具教学目标:认知:通过游戏活动初步认识常用色彩及形状,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并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情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造型表现活动及与人交往的乐趣,初步建立集体观念与大胆表现自我的自信心。
能力:通过对作品、媒材、工具、制作过程的体验及探索,培养初步的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表现能力及口头发表能力。
人美版第1册教案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感知并说出形、色、制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大胆自由地进行造型敢于大胆介绍自己、发表想法。
教学难点:感知体验剪贴艺术的美,学习以色彩、形状、线条的造型方法制作大树并介绍自己、发表想法。
自我介绍及感受的发表,人美版第1册教案树干的制作、树叶的粘贴布局。
课前准备:1、教师课前自行制作一棵与教材中“大树”图片不同的“大树”作品,供教学中学生进行欣赏。
2、教师及学生课前收集一些树木图片供教学中欣赏,增进学生的环保意识。
3、师生共同准备好纸材、剪刀、胶水或双面贴、彩色水笔等。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1、课件引入:介绍老师自己的名字,爱好,并且出示教师介绍自己的树叶卡片,你认识我了吗?2、本课为一年级新生入学后上的第一节美术课,同学之间彼此都有想相互认识一下的愿望。
你想认识你的新同学吗?让我们在一起制作大树的游戏中互相认识吧!二、感知引导:打开课本进行作品欣赏(让学生自己说说图片上的内容)。
第一组:学生制作的“大树”作品;第二组:学生自我介绍小卡片;第三组:自然景观中的树木图片;第四组:教材中的学生活动图片其他小朋友做的这棵大树好看吗?它的树叶有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叶子上有什么东西?树上除了叶子还有什么?你们喜欢这棵大树吗?为什么?大树是我们的班集体,每个小朋友都是大树上的叶子,让我们一起为我们班增添美丽的光彩。
向大家说一说,你叫什么名字,你的兴趣和爱好是什么,你有什么心愿,今天的课你上得开心吗?三、人美版第1册教案合作探索:小组讨论:本组想做一棵怎样的树,用什么材料、制作方法?分工是怎样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给予及时的肯定及建议。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认识美术工具▏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说出基本的美术工具名称,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画纸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美术工具,培养基本的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美术工具的爱护意识,增强审美感知能力。
教学内容- 基本美术工具的认识:介绍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画纸等常用美术工具及其基本用途。
- 工具的使用方法:示范如何正确握笔、使用画纸,以及基本的绘画技巧。
- 美术工具的保管与维护: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存放美术工具,保持工具的整洁和完好。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并正确使用基本的美术工具。
-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绘画技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对美术工具的爱护意识。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实物展示台。
- 学具:每位学生一套基本的美术工具,包括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和画纸。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美术作品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美术工具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课主题。
2. 新知识学习:利用PPT课件,介绍美术工具的名称、用途和基本使用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使用不同的美术工具进行绘画练习。
4. 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使用美术工具的感受,教师总结本课重点,强调工具的正确使用和保管方法。
板书设计- 认识美术工具- 提纲:- 美术工具的基本介绍- 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美术工具的保管与维护作业设计- 个人作业:学生使用所学的美术工具,绘制一幅简单的图画。
- 小组作业:学生分组,每组共同创作一幅图画,使用不同的美术工具。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的展示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并使用基本的美术工具。
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课后反思中,教师应考虑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