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色度学-第四章 色适应变换

现代色度学-第四章 色适应变换

第五章光度学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光度学的基本术语及其单位、光传播过程中的光学量的变化规律及成像系统的像面照度。 [考试内容] 所有与光度学相关的定义、公式和单位,成像系统中光照度的分析和计算,余弦辐射体,光经界面反射和折射后的亮度。 [作业]1 第五章 光度学 光能是系统设计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任何一个接收器件,所能接收的光能都有一个最低阈值。以人眼为例,它所能感受到的最低照度为(勒克斯),相当于一支蜡在之外产生的光照度。 lx 910?km 30§5-1 光度学中的基本量及单位 一、辐射量 1、辐射能():指以电磁辐射形式发射、传输或接收的能量。单位:J (焦尔) e Q 2、 辐通量(e φ):单位时间内发射、传输、接收的辐射能叫辐通量。单位:W (瓦) 对某一辐射体而言,它发出的辐射能具有一定的光谱分布(即由各种不同的波长组成),而每种不同的波长其辐通量也不同。 总的辐通量=各个组成波长的辐通量总和。 若设在极窄的波段范围λd 内,所辐射出的辐通量为e d φ,则有: λλφφd d e )(= 式中)(λφ是辐通量随波长变化的函数; 则在整个波段内所辐射的总的能量为: λλφφd e ∫=)( 二、光学量 对于光辐射中的物理量是比较多的,其意义与辐射量的意义也基本相同,故为了区别起见,我们用符号进行区别,它们的主符号是相同的,但是下角标有区别:辐射量――下角标e ;光学量――下角标v 。 1、 接收器的光谱响应 物体经过系统进行成像,最终的像都是由接收器类进行接收的,接收器的不同,对光谱响应的范围也各不相同。 对于目视光学系统而言,人眼对不同的波长响应程度也相差非常大,在这里引入了光谱光视效率的概念加以理解。

第三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简介

()λe 第三章 光度学和色度学简介 §1 光度学基本概念 设光源表面S(图3-1)向所有方向辐射出各种波长的光。此光源表面一个面 积元dS 的辐射情况,可以用单位时间内该面积元dS 辐射 出来的所有波长的光能量(也就是通过该面积的辐射功率) 来表示,这就是面积元dS 的辐射通量。可用ε来表示, 单位为瓦特。 于光源上任一面积元的辐射通量,不同波长的光在其 中所占的相对数值是不同的。为了表示光源面积元所辐射 的不同波长的光的相对辐射通量,我们引入分布函数e(λ) 的概念。它就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源面λ积的某一波长 附近的单位波长间隔内的光能量。是波长`λ的函数, 它又称谱辐射通量密度。 从光源面积元dS 辐射出来的波长在λ到λ+d 间的光辐射通量为 于是,从面积元dS 发出的各种波长的光的总辐射通量为 辐射通量ε代表的是光源面积元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总能量的多少,而我们感兴趣的只是其中能够引起视觉的部分,相等的辐射通量,由于波长不同,人眼的感觉也不相同。为了研究客观的辐射通量与它们在人眼所引起的主观感觉强度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了解眼睛对各种不同波长的视觉灵敏度。人眼对黄绿色光最灵敏;对红色和紫色光较差;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则无视觉反应。在引起强度相等的视觉情况下,若所需的某一单色光的辐射通量愈小,则说明人眼对该单色光的视觉灵敏度愈高。设任一波长为λ的光和波长为5550的光,产生相同亮暗视觉所需的辐射通量分别为Δελ和Δε5550,则比值 称为视见函数。图3-2是明视觉和暗视觉的相对视见函数实验图线,其纵坐标为视见函数。 ()λ λελλλd e d d =+,()λλεd e ?∞ =0()λ εελν??= 5550

新任领导干部如何尽快适应角色转换

新任领导干部如何尽快适应角色转换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改善了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同时也为实现干部梯队培养夯实了基础。放眼观之,当前新任领导干部的整体状况较好,素质普遍较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适应新的工作要求,找准位置,奋发有为。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有少数同志不适应新工作、不胜任新岗位的情况。对此,我们结合本单位干部队伍状况,就新任领导干部心态进行探讨,对如何调适心态,尽快转换角色,提升履职能力,谈点粗浅看法,以求商榷。一、新任领导干部角色转换过程中的心理表现 新任领导干部在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方面提升很快,其学历高、知识储备量大是显著特点,干事创业激情高涨。但也容易产生“燥、虚、骄、满”的心理振荡(一)急功近利——易产生“燥”的心理。 走上领导岗位,绝大多数同志是欣喜的,可欣喜之余会发现,新的岗位要求变高了,有的可能还是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旋即会感受到压力。有的同志对于领导和群众的信任心怀感激,急于做出成绩来回报,可对于全新的工作领域,缺少专业素养以及驾驭能力,显得底气不足;有的同志对于竞争者的妒忌和旁人猜忌心存委屈,急于一展身手,可对于一些热

点难点问题却一筹莫展,存在这种心理,必然心急气燥,欲速而不达。 (二)眼高手低——易产生“虚”的心态。 在新的岗位上,有的同志对于新的人际关系不知深浅,难以把握,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和问题,有时会感到手足无措,难以招架,暴露出“新生一族”头重脚轻根底浅的弊病;部分领导干部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易接受新事物,尽量迎合大众心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敢出格,害怕成为另类。有这种心理的领导干部,畏手畏脚,贻误时机,必须影响工作。 (三)好高骛远——易产生“骄”的势头。 一些同志上任之初,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处处有优越感。走上领导岗位后,管辖的围更广了,手中的权力更大了,觉得自己是领导了,于是说话的口气变了,不再谦虚谨慎;做事的方式变了,不再脚踏实地;与同事拉开差距,不再打成一片。存此心理,则会脱离群众,独断专行,损害党的事业。 (四)自以为是——易产生“满”的情绪。 走上新的领导岗位后,个别同志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干劲、冲劲和闯劲;有的以自我为中心,自信心极度膨胀,总认为自己什么都行,别人什么都不行;有的同志取得些许成绩之后会有“飘飘然”的感觉,好大喜功,沾沾自喜,却

CIE基本色度学分析与计算

高工LED技术中心发布时间:2009-08-04 16:07:39设置字体:大中小 色度学是门研究彩色计量的科学,其任务在于研究人眼彩色视觉的定性和定量规律及应用。彩色视觉是人眼的种明视觉。彩色光的基本参数有:明亮度、色调和饱和度。明亮度是光作用于人眼时引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觉。一般来说,彩色光能量大则显得亮,反之则暗。色调反映颜色的类别,如红色、绿色、蓝色等。彩色物体的色调决定于在光照明下所反射光的光谱成分。例如,某物体在日光下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反射的光中绿色成分占有优势,而其它成分被吸收掉了。对于透射光,其色调则由透射光的波长分布或光谱所决定。饱和度是指彩色光所呈现颜色的深浅或纯洁程度。对于同一色调的彩色光,其饱和度越高,颜色就越深,或越纯;而饱和度越小,颜色就越浅,或纯度越低。高饱和度的彩色光可因掺入白光而降低纯度或变浅,变成低饱和度的色光。因而饱和度是色光纯度的反映。100%饱和度的色光就代表完全没有混入白光阴纯色光。色调与饱和度又合称为色度,它即说明彩色光的颜色类别,又说明颜色的深浅程度。 应强调指出,虽然不同波长的色光会引起不同的彩色感觉,但相同的彩色感觉却可来自不同的光谱成分组合。例如,适当比例的红光和绿光混合后,可产生与单色黄光相同的彩色视觉效果。事实上,自然界中所有彩色都可以由三种基本彩色混合而成,这就是三基色原理。 基于以上事实,有人提出了一种假设,认为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有三种类型,即红视谁细胞、绿视锥细胞和蓝视锥细胞。黄光既能激励红视锥细胞,又能激励绿视锥细胞。由此可推论,当红光和绿光同时到达视网膜时,这两种视锥细胞同时受到激励,所造成的视觉效果与单色黄光没有区别。 三基色是这样的三种颜色,它们相互独立,其中任一色均不能由其它二色混合产生。它们又是完备的,即所有其它颜色都可以由三基色按不同的比例组合而得到。有两种基色系统,一种是加色系统,其基色是红、绿、蓝;另一种是减色系统,其三基色是黄、青、紫(或品红)。不同比例的三基色光相加得到彩色称为相加混色,其规律为: 红+绿=黄 红+蓝=紫 蓝+绿=青

《色彩色度学》考研大纲和参考书目

《色彩色度学》考研大纲和参考书目 参考教材:《印刷色彩学》,刘武辉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年月第二版 第一章光与颜色视觉 颜色的基本概念和颜色视觉的形成。包括:颜色的基本概念;色与光的关系;颜色的分类;颜色的基本属性。 第二章颜色视觉形成 颜色视觉形成机理。包括:颜色视觉的生理基础;人眼的视觉功能;影响颜色视觉的因素;颜色视觉形成的理论;人眼视觉现象。本章的重点是颜色视觉形成的理论。 第三章颜色的基本性质 颜色的基本性质。包括:颜色的三属性,颜色的分类,色彩的调和。 第四章颜色混合规律 颜色混合的基本规律。包括:色光的加色法混合;色料的减色法混合,以及加色法和减色法的关系。 第五章色度学系统 本章是考试的重点之一。包括:颜色的匹配;色度系统;色度系统;色度计算方法;颜色色差计算与均匀色度空间;同色异谱现象,等等。 第六章颜色的显色表示法 本章的重点是孟塞尔颜色立体。包括:孟塞尔颜色立体表示颜色的方法和基本概念,孟塞尔新标系统,以及印刷及设计用色谱。 第七章光源的色度学 光源的色度学。包括:光源的色温;标准照明体与标准光源;光源的显色性,以及光源显色指数的定量评价。 第八章印刷色彩 印刷分色原理;网点呈色机理;调幅加网与调频加网的基本参数;聂格伯尔方程;彩色印刷与颜色密度。 第九章计算机颜色的表示方法 要求能够掌握参考书中阐述的主要颜色模式,例如:颜色模式、颜色模式、颜色模式等。 第十章颜色测量 本章是考试的重点之一。要求掌握基本测色仪器(如分光光度计和密度计)的基本测试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对测得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第十一章色彩管理

本章是考试的重点之一。包括:色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要素;色彩管理技术;常用的色彩管理软件以及色彩管理的基本流程。

第一章 光与色觉

教案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印刷色彩学 授课班级印刷0801 主讲教师******** 教研室(实验室) 印刷包装教研室 学院(系、部) 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使用教材刘浩学《印刷色彩学》

课程性质: 《印刷色彩学》是印刷技术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其任务是阐述光源的特性、色觉的形成、物体的光谱特性、CIE的颜色空间系统及均匀颜色空间、颜色的表达以及网点对彩色复制的影响等。 上课地点: 星期四(5,6)教实615 星期五(1,2)教实518。 教材: 刘浩学《印刷色彩学》 教学参考书: 杜功顺.《印刷色彩学》印刷工业出版社,1995.8 色彩编写组.《色彩学》科学出版社,2001.9 课程内容: 共68时(01~06,10~20) 第一章光与色觉(6学时) 第二章颜色视觉(14学时) 第三章CLE色度体系(16学时) 第四章光源的色度学6学时) 第五章色序系统(10学时) 第六章颜色测量(4学时) 第七章彩色印刷(8学时) 复习考试(4学时)

第一章光与色觉 授课学时:6学时 授课目的: 要求掌握颜色感觉形成的三大要素;可见光的定义及波长范围;及一些基本的概念;光源的光谱特性;物体的光谱特性。 熟悉视觉的感光系统;明视觉;暗视觉。 了解眼睛的生理基础;视角、视力与视场;照明条件与视觉功能的关系。 授课重点: 颜色感觉形成的三大要素;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光源的光谱特性;物体的光谱特性; 授课难点: 光源的光谱特性;物体的光谱特性。 授课内容: 第一节光与色觉 第二节物体的光谱特性 第三节视觉的生理基础 第一节光与色觉 一、可见光 1、定义 物理学角度: 光是一种电磁波,以波的形式在空气和其他物质中传播,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学角度: 光是指能引起人眼视觉明亮感觉的电磁辐射。 2、可见光的范围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约在380~780 nm(400-700)(1 nm=10-6 mm=10-9 m)在整个电磁波谱中,可见光辐射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3、可见光的划分(单色光的连续变化) 380~500nm为蓝光区 500~600nm为绿光区 600~780nm为红光区 4、单色光与复色光 不同的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颜色,且具有不同的折射系数和衍射系数。 色散:将白光分解为不同颜色排列而成的光谱,这种现象叫色散。 可见光谱:白光色散后按波长顺序排列而成的彩色光带。

新员工入职之如何适应角色转换-20200321

新员工入职之如何应对角色转换 威海xxxxx有限公司

新员工入职场,如何“应对”角色转变?

新员工进入职场,如何“应对”角色转变? 如何避开入职后的3个“雷” Definition of "professional" VUCA时代的职场要求 The demands of the VUCA workplace

避开入职后的3个“雷” 现状:在进入职场前,没有进行“角色转换”训练,没有打阳光心态的“预防针”,以至于进入工作一段时间后会感觉不适应。 所以,职场新人的“角色转换和阳光心态”非常必要。 理想与现实的脱离 The separation of ideal from reality 急于求成的心态 A rush to get things done “围城”的心态 "Siege" mentality

700 720740760780800820840860880765 795 820 860 应届毕业生人口趋势 汇总 理想与现实的脱离 择业困难:应届毕业生逐年上升,未就业群体扩大 就业期待高:公司规模大、行业知名度高、管理规范、成长空间大 工作现状又如何? 活动方式的改变 社会责任感的改变 要求:独立的成年人 现实:每一个个体都是团队存在的基础,基于个体差异等(性格/能力/特性),任何一个公司/团队都有需要解决和改善的问题,否则都不需要有管理人员存在。

急于求成的心态 未入职前:充满激情、雄心壮志、期待脱颖而出、早日走上管理岗位 入职后...... 短期的付出与回报的关系是? 现实:目前团队中的老员工是同样经过考核后加入团队,随着团队一起成长,他们并不比你逊色。谦虚谨慎是入职的第一堂课,切忌目中无人、轻视同事。 职业导向:放下个人英雄,寻求团队合作,在共赢中实现自己。

角色转换适应-社会工作小组活动策划

“从象牙塔到职场人生”—角色转换适应小组 小 组 活 动 策 划 书 -- 二〇一三年六月二十七日

一、背景资料 (一)小组名称 “从象牙塔到职场人生”----角色转换适应小组。 (二)组织与管理机构 --- (三)小组组长 --- 二、基本理念 岁月添痕,时光流转,每个大学生都将面临毕业走向社会,踏入职场的一天。他们在面对人生中又一次重要的角色转换之际,或多或少产生一些恐惧或认知偏差。对于大三或大四的本科生们来说,这种压力和紧迫之感尤为突出,那么如何能够让他们平顺度过这一角色转换期呢?其实在这样一个时期内保持一颗学习上进的心,完成角色的转变其实并不难。根据小组动力理论,小组工作时将有需要的对象组织起来,通过对小组的互动,借助小组的智慧和力量,可以增进组员进行自我探索,发掘他们潜能,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而我们开展“角色转换适应小组”恰好可以为大家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全面而准确的定位自身,充分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优势与劣势、所适与所不适;体验未来职场中可能出现的情境;学习未来职场上人际交往技巧;与组内成员相互交流心得体会;最终在小组中发展一条符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三、理论背景 (一)小组动力理论 小组工作是借助小组场工作的一种形式,小组一旦产生就会形成一个物理学所讲的场,当组员进入小组就进入了一个有自身和不同力量和变量组成的心理场中,个人行为会受到这些力量和变量组成的心理场的影响。民主型是小组工作的主要领导形态。我们此次开展的“角色转换适应小组”就是希望通过组员间相互沟通,表达真实的意愿并从小组中分享他人的经验。小组工作时将有需要的对象

组织起来,通过对小组的互动,借助小组的智慧和力量,增进成员自我洞察和自我接纳,从而增强其社会功能,为组员未来踏入职场后应对各种困难诸如新的环境之下如何为人处世如何交往沟通等做出很好的预见与示范。 (二)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思想、情感反应方式和行为受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影响,行为和环境具有交互作用,它强调观察与模仿、认知对学习的作用,并认为行为可以通过赞赏与惩罚得到强化。在小组中,组员交流过程也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组员与工作者通过自己的语言与行为,为别人树立一个观察模仿的榜样,同时,组员也通过对别人的观察与模仿,是自己发生一些改变。作为工作者,我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好组员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并要对组员及时做出回应,起到强化或替代强化的作用,对组员进行引导,在每组员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三)交流分析理论 1、交流分析理论解释和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因此非常适用于小组工作,尤其是治疗模式和发展模式的小组工人。 2、交流分析理论对人格的描述,尤其是强调个人的三种自我状态的自然出现,可以帮助我们在小组过程中分析和领悟自己的人格结构,学习顺畅地与他人沟通。 3、小组可以帮助当事人把焦点放在个人的早年生活,帮助组员了解自我的生活态度、沟通形态以及个人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与个人早年束缚的关系。 4、小组可以提供一个互动的环境,使成员可以尝试和练习新的沟通方式,增加他们的自我察觉,改变他们的生活态度,最终开始新的生活。 四、小组目的 此次小组的开展,我们旨在希望最终能够帮到那些即将融入社会、踏入职场的组员们尽快调整好心态,通过在小组这个集体中交流和探索,发展出一条能够从大学平稳融入社会的人生道路。梅花香自苦寒来当然,要走好这段历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希望通过一个个阶段性的小目标来逐步达成最终目的。

光度学与色度学复习内容.docx

名词解释: 1. 同色异谱色:对于特定标准观察者和特定照明体,具有不同光谱分布而有相同 三 刺激值的颜色。 2. 颜色校正:是把阶调层次偏差的原稿和扫描分色引起颜色偏差的图像校正过 来, 使其能得到反映原稿的正确色调、层次和灰平衡。 3. 大面积着色原理:假如传送细节的尺寸小于1 mm,那么人眼看到的各个细节部 分只 是在亮度方面存在着差别,而在颜色方面没有差别,都表现为灰色。所以, 当重现彩色图像时,只有大面积部分需要以三原色显示,其色彩可以丰富图像 内容。而对各种颜色的细节部分,彩色图像可不必显示出色度的差别。因为此 时,人眼已不能辨认它们的色度区别了,只能感觉到它们之间的亮度的不同, 可以用黑白来显示,这称为大面积着色原理。 4. 光度学就是根据人类视觉器官的生理特性和某些约定的规范来评价辐射所产生 的 视觉效应。 5. 分布温度:光源的分布温度是在一定谱段范围内,光源光谱辐射度曲线和黑体 的 光谱辐射度曲线成比例或近似成比例时的黑体温度,因而分布温度可描述光 源的光谱能量分布特性。 6, 照明体同色异谱指数:对于特定参照照明体和观察者具有相同的三刺激值的两 个同色异谱样品,用具有不同相对光谱功率分布的测试照明体所造成的两样品 间的色差0E )作为照明体同色异谱指数Mi 总光谱辐亮度因数:总光谱辐亮度因数是在多色光照明下,来自荧光物体表面 的反射和发射的辐亮度与在相同照明观测条件下非荧光参考样品的反射辐亮度 之比。 &朗伯定律:di / dx =?KI 式中,K 为薄膜的吸收系数,其值通常为正,采用 负号表示强度减小。对整个膜厚度进行积分得:I = Ioe-Kx 或 =e -Kx 此式即为朗伯定律的表达式,其中Ti 称为膜内部的透射率。 9.格拉斯曼色彩混合定律 10.减色原理 填空: 7. Ti = I / Io

角色转换适应大学生活第一讲(二)

第一讲(二)我的大学我做主 ——怎样完成角色转变和适应大学生活 一、导入: 1、学生讲述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环境变化,当时的感受,后来是怎么应对的, 或者自己进入大学这段时间的感受和准备怎么去适应大学生活(3人准备)。 加入适应过程(需要、阻挠、反应、适应) 2、活动:切苹果。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教具:2个苹果、小刀,) 3、案例分析: 新生入学了,校园里一片热闹,同学们朝气蓬勃。但时隔不久便会发现,一些同学的情绪出现了异常,有的懒散起来了,他们逛街、打牌、睡大觉。有的整天想心事,郁郁寡欢。一眨眼,一个学期、一个学年过去,他们的功课都在60分左右,甚至不及格,要补考。可以说这些现象是年复一年出现。 记得上小学时,老师就教育我们:长大要考大学。从小学到初中,再从初中到高中,考大学是我唯一的目标。今天,梦已圆,我终于跨进了高职学院的大门。然而,眼前的大学让我欣喜让我忧,我由此陷入迷茫与惆怅。美丽的校园、漂亮的教学楼、宁静的图书馆、明亮的教室,先进的实验仪器…… 这一切都让我这个只见过锄头和铁锹的农村娃感到无比兴奋:我真的走进了梦境中的知识海洋和科学殿堂吗?然而,曾记得中学的老师这样告诉我们:“你们现在要努力学习,刻苦刻苦再刻苦,中学是苦水里泡出来的,大学是在糖水里泡着的。”现在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们也以同样的口吻告诉我:“高职学习很轻松,混混就有60分。”,进入高职,我真的可以歇一歇了吗?我感到矛盾和困惑;雄心勃勃的我难道真过于天真了吗?我仿佛失去了自己的目标,如同一艘迷失了航向的小船,在茫茫的大海上飘荡。 —摘自一个高职新生的日记 高职新生朋友,你有过这样的心理体验吗,如果你遇到这样的矛盾与困惑,又如何面对呢? 请分析原因? 大学生活,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以学习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人际交往和日常生

角色转换与职业适应

角色转换与职业适应 人的一生有许多次角色的转换,比如;婴儿----幼儿园小朋友—学生----职业人;儿子(女儿)----父(母)。从学生角色到职业人角色的转换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一次转折,那么,怎样实现我们的靓丽转身呢? 一、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的转换 从大学生到职业人是一种社会角色的重要转换 (一)角色转换的准备过程:即:毕业前夕的“半职业化”角色转换,即完成毕业实习期的角色转换。一方面,为完成毕业论文做准备;另一方面,在实习单位积累工作经验。 如何做到? 首先,努力向单位同事学习,争取尽快工作上手; 其次,力争把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第三,从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提高工作能力,为今后就业做好准备。 第四,将实际工作中提炼的经验上升到理论,为完成毕业论文打好基础。 (二)角色转换的内容 主要表现为: 1、从“要”到“给”的转变,从“索取”到“贡献”的转变。

大学生因为父母的付出,可以从家里“要”到宠爱与照顾;因为老师的付出,校里“要’’到知识与技能;因为社会的付出、国家的付出,可在社会中“要”到社会的资助与培养。 大学生要转换成职业人,必须先“给”,否则你什么也“要”不到。将“索取”的心态变成“贡献”的心态,是成为职业人的关键。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对人的判断有两个要求,一个叫做潜力,看你未来成长的空间,一个叫做贡献,你的加入对这个团队能够产生什么样的价值。作为职业人,应考虑我能为单位带来什么?我能为企业创造什么?而不应首先去想单位、企业或老板应该给我什么样的回报?只有既能为我们的企业或老板带来实际的贡献,又能有可持续的发展,这样的员工才最受欢迎的。 2、“不再可以随便犯错”理念的树立 考试成绩不好不会给班级和学院造成经济损失,会有补考的机会;如果和同学不能相处融洽,仍然可以保持自己的个性,孤芳自赏;如果你不喜欢那个老师,你可以不去听他的课,可以期盼着下学期换另一个老师;如果迟到、旷课只是耽误你自己的学习,与其他同学没有多大的关系。 大学毕业生从校园走上社会成为职业人,如果工作失误,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没有挽回的机会;如果与同事关系不好,会被组织认为没有团队合作精神,将成为出局的人;如果迟到、旷工,耽误的是整个团队的业绩,你随时有被开除的可能;作为职业人,在单位里你必须成为社会、企业或老板财富的创造者。

色度学基本概念

色度學基本概念 5-1色覺的三種屬性(attribute) 光波進入人眼睛到達視網膜上時,引起的色覺具有三種屬性,即「色彩」、「飽和度」及「亮度」。 色彩(hue) 引起視覺的色光,可能是由數種波長的光波混合而成,但正常人眼均能感受出它最接近缸、橙、黃、綠、藍、紫等純光譜色中的那一種,這種屬性稱為「色彩」;而最接近的光譜色,一般也稱之為色光的「色彩」。太陽光譜中各色光的色彩,可以用其波長表示。因此單一波長的光,就稱為「單色光」。黑色與白色都沒有色彩,介於黑與白中間的灰色,也不具有色彩,或者說它們的色彩未定。 飽和度(saturation) 色彩與飽和度合稱為「色品」。「飽和度」指的是顏色偏離灰色、接近純光譜色的程度。黑、白、灰色的飽和度最低(0%),而純光譜色的飽和度最高(100%)。純光譜色與白光混合,可以產生各種混合色光,其中純光譜色所占的百分比,就是該色光的飽和度。 亮度(brightness) 「亮度」指的是光所產生的亮暗感覺。就白、黑、灰色而言,白色最亮,黑色則最不亮,灰色則居中。如果由明而暗,製作一系列代表不同等級亮度(稱為灰階)的灰色方塊(如下圖),則一有色方塊(下圖第二列為黃色)的亮度,可以在同一白光照射下,忽略其色彩與飽和度屬性,藉由視覺比較,找出亮暗感覺相近的灰色方塊,而以該灰色方塊的亮度為其亮度。 5-2色度學(colorimetry) (1)Luminous flux 光通量(與亮度對應) (2)Dominant wave length 主波長(與色彩對應) (3)Purity 純度(與飽和度對應)

(2)+(3)=chromaticity (色度) 一瓦特的任何色光,均可由任意選定的三種不同色彩(如紅、綠〃藍)的色光,以一定比例的光通量(R、G、B)混合,而引發相同的色覺: (R,G,B)3C V(λ)[lm/W/]=R+G+B R,G,B可能為負(負值表示是與待測定的色光混合)。以下為各單色光的R、G、B 值。

色彩视觉分析综述

得分:_______ 摘要:色彩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种物理现象,色彩视觉是受大脑支配的认识和辨别颜色的感觉机能。光源、呈现颜色的物体、正常视觉系统是产生色彩视觉的三要素。对于色彩视觉的分析与研究产生了许多理论和成果。 关键词:颜色;视觉;颜色模型 1 光与颜色 1.1 颜色物理基础 光是一种能在人眼的视觉系统上引起明亮感觉的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的波长范围很大。从最短的宇宙线(10-14-10-15m)到最长的交流电(数千千米)中,只有380-780nm波长范围内的那部分电磁辐射能引起视觉响应,这段波长叫做可见光谱。其他波长的电磁辐射,不管是与可见光谱短波段相邻的紫外线(具有强烈的光化学作用)、与可见光长波段相邻的红外线(具有很强的发热性能),还是宇宙线、交流电,人眼都是看不见的。 图 1 可见光谱 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能引起人的不同颜色感觉。色散实验表明白色阳光可分解成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光谱色组成的谱带;反之,这些单色光又可以合成原来的白光。每一种颜色只有一种波长。这种只含有一种波长而不能再分解的光称为单色光,也称为光谱色。真正的单色光并不存在。由于人眼的分辨能力,平时所谓的单色光就是指波长在一定范围内的光,其范围的大小决定了该色光的单纯性或单色性。试验指出,可见

光区除了572、503和478 nm这三个光谱点不受光强变化的影响外,其它各波长的单色光颜色感觉都会随光强度的不同而变化[1]。大自然中的太阳光、火光以及人造光源日光灯等发出的光都是复合光。这是由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组合而成的混色光。复色光的不同波长辐射的相对功率分布决定了人们对它的颜色感觉。所以,一定组分的复色光对应一种确定的颜色。 1.2 颜色名词 用语言描述一个颜色、在互联网上传递一个颜色、用数学方法换算一个颜色都涉及到颜色属性的应用,颜色属性是人眼对于视觉光谱响应的语言描述或量化的数据描述,定位一个具体的颜色需要三个属性:描述色相的属性、描述彩色强度的属性和描述颜色明暗的属性[2]。 一个颜色如果是在同一照明中与另外一个不同的颜色并排地进行观察,这两个颜色就称为相关色。如果一个颜色是在和其他任何颜色相隔离的情况下被观察的,这个被观察的颜色就是一个非相关色。颜色的基本视觉属性是指颜色的色相(Hue)、彩度(Colorfulness, )和亮度(Brightness),他们是为非相关色定义的3个基本颜色属性,那是人眼对于观测对象产生的直接颜色感觉。 色相:简单的说,色相就是人们为不同颜色所取的颜色名(如:红色、绿色、黄色、蓝色、紫色、米黄、深红…)或标志符号(用色相角表示的方法)。亮度:送给大脑的非彩色信号强度A为观察面上的颜色赋予了亮度属性,它是视觉对于一个颜色明亮或暗淡程度的感知效果,信号强度A大,则亮度高,反之,则亮度低。任何一个颜色、不管是黑白的还是彩色的,都具有自己的亮度属性,在照明固定的情况下,提高颜色的纯度,亮度随之增加。有色度:有色度体现了被观察面上彩色量的多少,对于某一个色相的颜色来说,有色度体现了展现该色相的能力。 上面所讲的色相、亮度和有色度都是指非相关色的颜色属性,它们是视觉色的最基本的属性,但是更多的情况是把一个颜色与另一个颜色关联起来进行观察或评价,特别是在颜色度量技术中,经常把一个颜色与一个参考白色并列在一起进行观察或评价,也就是说把一个颜色与另一个颜色放在同一视场内进行相关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白纸上印刷出来的彩色图像。两个相互关联起来观察的颜色就是相关色。人们把对于相关颜色相对于“参考白色”的亮度、有色度感知效果分别称之为明度、彩度。 明度:虽然亮度和明度都是描述颜色的明暗程度的术语,但亮度与明度的根本区别在于:明度是将被观察色在同一照明条件下、以参考白色为基准,将将两者的亮度进行比较,根据二者视觉亮度的差异,由大脑对该颜色的明暗程度做出判断,如果被观察色的亮度用A表示,“参考白色”的亮度用An表示,则明度的含义可简式A/An示意。彩度:对于相关色来说,被观察

上海理工大学2018年硕士初试《色彩色度学》考试大纲

上海理工大学2018年硕士初试《色彩色度学》考试大纲色彩色度学》考研大纲和参考书目 参考教材:《印刷色彩学》,刘武辉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二版 第一章光与颜色视觉 颜色的基本概念和颜色视觉的形成。包括:颜色的基本概念;色与光的关系;颜色的分类;颜色的基本属性。 第二章颜色视觉形成 颜色视觉形成机理。包括:颜色视觉的生理基础;人眼的视觉功能;影响颜色视觉的因素;颜色视觉形成的理论;人眼视觉现象。本章的重点是颜色视觉形成的理论。 第三章颜色的基本性质 颜色的基本性质。包括:颜色的三属性,颜色的分类,色彩的调和。 第四章颜色混合规律 颜色混合的基本规律。包括:色光的加色法混合;色料的减色法混合,以及加色法和减色法的关系。 第五章CIE色度学系统 本章是考试的重点之一。包括:颜色的匹配;CIE1931RGB色度系统;CIE1931XYZ色度系统;CIE色度计算方法;颜色色差计算与均匀色度空间;同色异谱现象,等等。 第六章颜色的显色表示法 本章的重点是孟塞尔颜色立体。包括:孟塞尔颜色立体表示颜色的方法和基本概念,孟塞尔新标系统,以及印刷及设计用色谱。 第七章光源的色度学 光源的色度学。包括:光源的色温;标准照明体与标准光源;光源的显色性,以及光源显色指数的定量评价。 第八章印刷色彩 印刷分色原理;网点呈色机理;调幅加网与调频加网的基本参数;聂格伯尔方程;彩色印刷与颜色密度。

第九章计算机颜色的表示方法 要求能够掌握参考书中阐述的主要颜色模式,例如:RGB颜色模式、CMYK颜色模式、Lab颜色模式等。 第十章颜色测量 本章是考试的重点之一。要求掌握基本测色仪器(如分光光度计和密度计)的基本测试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对测得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第十一章色彩管理 本章是考试的重点之一。包括:色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要素;ICC色彩管理技术;常用的色彩管理软件以及色彩管理的基本流程。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色度学基础

第一节色度学基础 色度学与人类工程学 色度学与物理光学等学科的基础不同, 物理光学可以认为是客观的科学, 是与人类无关的。而色度学却是一种主观的科学, 它以人类的平均感觉为基础, 因此它属于人类工程学范畴, 以对光强的度量来说, 物理光学以光的辐射能量这个客观单位来度量, 而色度学却以色光对人眼的刺激强度来度量。辐射能量很大的波长很长的红光对人来说却没有辐射能量很小的黄光亮, 人们就认为黄光的强度比红光大。色度学既然是建立在人眼的反应基础上, 对于别的动物就不适用了。好在人类的不同人种之间对光的感受没有太大的区别, 因此色度学是和人种无关的。 绝对亮度( Lv) 的定义是: ( 坎德拉/ 平米) 其中θ 是发光表面法线与给定方向夹角的余弦。由于多数情况下是垂直于发光表面观察的, 所以亮度可理解为单位面积的发光强度( di 为微发光强度, ds 为微发光面元) 。 1 坎德拉的发光强度是频率为540×1012赫兹的光源在每球面度中强度为1/683 瓦的光辐射。由此可见, 亮度与电磁波的辐射强度这个物理量成正比。又由于人眼的感色性的关系, 又与光的波长密切相关。 由于人眼在不同的亮度环境下会自动调节瞳孔的大小, 使进入眼睛的光强总在一个亮度范围之内。因此除了在超出人眼调节范围之外的极暗或极亮的环境之外, 使用相对亮度来表述图像或图片更为方便。例如, 尽管电视屏幕的白场、灯光下的白纸和阳光下的白纸的亮度很不一样, 但都将其定义为100% 的相对亮度。考虑到在电子出版领域的应用, 后面使用亮度这个术语时, 都是表示相对亮度。 亮度和明度 物体的亮度在计算机内都要以整数的方式表示, 例如最亮的为100, 最暗的就是0, 中间还有许多过渡亮度。为了计算方便, 计算机内通常都以 2 的多少次方来表示一个亮度范围。例如0~31、0~63、0~127、0~255。现在最常用的是0~255, 即256 级亮度, 但其他几种方式也常使用; 例如有许多彩色显示卡的32K 色显示方式, 它的亮度等级就是0~31, 共32 级。 由于亮度成了不连续的过渡, 就很有可能使人查觉出亮度的跳跃。32 级亮度就很容易查觉出跳跃, 256 级亮度则很难查觉出跳跃。如果将32 级亮度的灰色块连续显示在屏幕上, 会发现较暗的部分跳跃比较厉害, 较亮的部分则显得连续得多。这个现象很早就被人们发现了。测试人员用一组深浅不同的灰卡, 让被测试者选一张介于最深和最浅之间的灰卡, 结果大多数人选出的灰卡亮度只有18%! 继续这种测试, 在黑色和中间灰之中、中间灰和白色之中……, 直到人们无法区分两种灰卡的深浅为止。将选出的灰卡按由深到浅的顺序排好, 再实测它们的亮度, 发现它的编号(L) 与亮度(Y) 的关系为: L=116( Y )1/3 -16 100 其中L=0~100, Y=0~100。此近似关系经CIE( 国际照明工程师协会) 组织规范化为以上的明度公式。明度是一种心理亮度的度量单位, 同样一幅照片, 如果用32 级等差明度来表示质量要比32 级等差亮度好得多。要达到同等表现质量, 用亮度表示要比用明度多用150% 以上的数据量, 即255 级亮度约只相当于100 级的明度, 在实际使用中, 如果用明

职业适应与角色转换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备课专用纸P.001

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2、近年来,一些高校存在着部分毕业生聚众哄闹、酗酒、损坏宿舍公共财物、打架斗殴等较为严重的失范行为,给学生本人、学校、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具体表现在:(1)宿舍脏乱门后、阳台垃圾堆成山;只见这些宿舍的床上物品摆放无序,遍地垃圾,瓜子皮和烟头扔得到处都是,各种垃圾在门后堆积成山。阳台上堆满了饮料瓶子、袜子、破旧脸盆等杂物,像破烂市场,很难下脚。 (2)从楼上扔酒瓶子。扔啤酒瓶子,先是一个人扔了一个下去,之后其他同学响应,“啪啪”的声音此起彼伏,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一个小时。为防止此类情况再次发生,学校开始派人在男生公寓周围巡逻。 (3)熄灯后大喊大叫。有些大四同学晚上不断地喊叫,特别是临毕业几天,熄灯之后楼道里便开始沸腾,奔跑声、叫喊声、泼水声,此起彼伏,还有同学声嘶力竭地唱歌,严重影响了他人休息。 2、毕业生离校期间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 (1)大学期间的各种人生挫折造成的心理压抑,在离校前伴随着复杂的情感通过不文明行为发泄出来。大学期间,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学生要独立地思考和处理各种人生问题,但由于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的欠缺,必然会遇到一些挫折,如学业不如意、人际关系紧张、感情失落和矛盾、受过违纪处分等。这些挫折所造成的心理压抑,在平时因为要应付紧张的学习任务而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毕业前夕,伴随着离校前的空虚与失落,这种长期以来的心理压抑通过聚众闹事,与同学、老乡酗酒,破坏学校公物等不文明行为发泄

出来。 (2)在就业问题上,由于现实和理想发生冲突导致不满情绪的产生和行为变形。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学生通过“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模式实现就业,必然会优胜劣汰,其人生层次也随工作单位暂时的好坏豁然拉开差距。加上部分毕业生对一些新的人事关系、行业认识不够,择业时忧心忡忡,患得患失,从而错过不少就业机会。结果找到好单位的毕业生踌躇满志,去相对较差单位的毕业生则唉声叹气,还有许多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更是牢骚满腹。同时就业机制的不完善和就业过程中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更加剧了部分毕业生的不满情绪。这些不满情绪在离校前容易借机发泄,导致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3)毕业阶段相对整个大学生活来说是一个精神状态的松驰期,容易产生不规范行为。这一阶段对多数毕业生而言,紧张的学习和考试没有了,就业去向已落实,他们的情感是兴奋而复杂的,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这时极可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此时他们正处于社会管不着,学校的规章制度又不好管的境地,平时学校的严格管理到了这时变得难以操作,部分毕业生抱有“反正马上要毕业了,管不着了”、“就是会管,也不会太严,毕竟要离开了”的心态,学校的一些老师也有不用管了的想法。正是这样一种管理上的缺位,加上毕业生思想的松懈,使他们处于一种半失控的状态,从而容易产生违纪行为。 (4)现在许多高校的教学计划最后一年的课程都不多,特别到最后一学期课程更少,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骨干课”,考虑到学生快毕业了,有的老师担心出现不及格而使学生无法正常毕业,要求也相应放松,这样的教学安排让毕业生在

色彩适应、色彩恒常性和条件等色

专注合肥酒店装修设的合肥装修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007552344.html,/ 色彩适应、色彩恒常性和条件等色 我们之所以能够判断”物体”的形状和色彩,是因为存在着“物体”、“光源”和“人”。我们周围有具有各种各样色彩的“物体”和“光”。 假设正在观察在时刻变化的自然光照射下的彩色图表,则根据自然光的光谱组成的变化,彩色图表的色彩组成亦发生变化。如果大脑视觉系统不能发挥作用,对每一个色彩变化、光信息原样接收并反应敏感,我们大概会淹没在色彩信息和光信息的洪水中。在酒店装修中色彩适应和色彩恒常的现象是大脑作用之一。 1.色彩适应 所谓色彩适应,在酒店装修中是指根据射入眼睛的光的光谱分布,眼睛对于色彩的感度发生变化。自然光的色彩温度的变化范围较大,但除黎明和傍晚的较短时间以外,我们通常感觉不到这种变化。而且,从色彩温度较高的昼间的自然光的照明光下向色彩温度较低的室内的白炽灯的照明光下移动时,短时间内会感觉到整体呈黄色或略带泛红色,但这种带有色彩的感觉不久就会淡薄,重新感觉到白色。在色彩温度相反的情形,短时间内会感觉到泛蓝色,不久即感觉到白色。这种现象是由色彩适应导致的。例如,由于自然光的光谱分布和白炽灯的光谱分布不同,射入眼睛的光的光谱组成亦不同,使人的眼睛至色彩的感度产生变化。色彩适应的作用就在于消除照明光的光谱分布的偏移,使之接近于光谱分布恰好相同的光进行照明的状态。 2.色彩恒常性 相对于照明的变化,物体呈现出色彩未发生较大变化而为人们知觉的现象称为色彩恒常性。例如,无论是在自然光下观察白纸还是在电灯照明的室内观察白纸,看到的都是白纸。但是,在酒店装修中自然光的光谱组成和白炽灯的光谱组成差异较大,白纸上的反射光的色度当然存在差异。如果在自然光下呈现白色,则可判断其在白炽灯照射下呈黄色,但无论是何种照明光,视觉系统均让我们看到白色的纸。这种现象是由色彩的恒常性引起的。 3.条件等色 通常,如果光源的光谱分布不同,则光源呈现出的光色亦不同。但是,在某些时候,在存在2种不同的色彩刺激的特定条件下,人们感觉到的是相同的色彩,这种现象称为条件等色(位变异构)。 在酒店装修过程中条件等色有两种,一种是在光源问的条件等色,另一种是物体色彩间的条件等色。物体色彩间的条件等色是指即便在同一光源照明下的2个物体色彩各自的光谱反射特性不同,仍呈现出相同的色彩。视野标准观测者,具有同一色度的光源的光谱分布。另外,视野标准观测者,成为条件等色的光谱反射率分布。 索伦装饰是一家专业的从事合肥酒店装修的合肥装修公司。提供合肥酒店装修,合肥酒店装修公司等最新信息,服务于合肥酒店装修设计业主。更多合肥酒店装修案例https://www.doczj.com/doc/007552344.html,/hskjzs/

Chapter1视觉生理学和色度学.

第一诛觇觉/理凿和兑炭包*修 第一章视觉生理学和光度色度学 -人眼的生理特征?光度学?色度学扌2014-2-20 第一章视觉生理学和光度色度学 1.1.1眼睛的构造及功能 人眼的外形接近于球形,是一 个直径为24mm的球状依,又称为 眼球眼球璧由巩濮.脉络膜和視阿 膜纽成(见图27)? 巩膜在眼球璧谯外一层,呈白色 是眼球的保护层;巩膜前面1/6妁透 明部分叫角膜、光线从角膜射入眼 ■III L■■丈■ 內. 2014-2-20

第一章视觉生理学和光度色度学脉络朕紧贴巩臃.它含冇丰富的血管虹气和色素,起着输送养料、滋养眼睛的作用.脉络膜最前而的环形部分为虹旗r眼的“履色”由虹膜中的色素决定.虹膜中央有一 个小圆孔叫作It孔"睦孔能握制逬入人眼 内的光莹,可以随着光线的強弱而扩大 或缩小,起着像照相机的光圏一样的作 用. 眼球的第三层为视网膜,约占眼 球内表面的2/3,它含有感光细胞(杆体 细胞和伟体细胞)、双极细胞和神经节 细胞. 2014-2-20 ?光谱光效率函数:达到同样亮度时9 不同波长所需要能董的倒数,即V仏戶1/E”式中v(入)是光谱光效率函数值,E是单色光能量。 明视觉:亮度>3cd/W?锥体细胞起主要作用,V(1)A- 0.554).56 屮m 暗视觉:亮度vO,O3cd/m2,杆体细胞起主要作用,V仏)向短波方向移动,相当于0.50-0.5hun 的蓝绿色部位. 2014-2-20

2014-2-20 6 波 l< (nm) 第一章袒觉/理脣和宛炭色*摩 ?明适应与暗适应 喑适应:人眼从光亮中进入到暗室时,在最初的 瞬间什么都看不见,逐渐地才适应了黑喑,从而 区分出周围物体的轮 廊。 包括两种基本过程:睦孔大小的变化和视网膜感 光化学物质的变化。主要机制是视觉的双重作用, 即在黑暗中由中央视网膜转化为边缘视网膜的作 用,视觉的暗适应程度是与视紫红质的合成程度 相对应。 0.0 800 400 500 600 700 0 8 6 4 2 ? ? ?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