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提取与概括
- 格式:doc
- 大小:278.00 KB
- 文档页数:11
中考复习专题:信息提取与概括和图文转换(一)中考复习专题:信息提取与概括和图文转换在中考语文考试中,信息提取、概括和图文转换是比较重要的考查内容。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内容。
一、信息提取信息提取是指从复杂文字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这是一种思维、语言和阅读交互作用的能力,也是理解文章、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中考中,考生要通过阅读完篇文章,根据文章中的信息回答问题,需要准确、迅速地从大量的文字中获得重要信息。
为了提高信息提取能力,考生可以从以下方面训练:1.提高语言素材和语感。
语言素材、语感的积累是信息提取的基础,需要从平时的阅读和写作中去积累。
2.注重文章的整体把握。
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先阅读全文,了解其大意和主旨,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以便更好地理解各个部分。
3.注重字句的理解。
在读懂文章大意的基础上,需要把握文章的重点细节,理解文章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结构,提取出文章的关键信息。
二、概括概括是通过对文章主旨、内涵和信息的总结表达出来的简明扼要的表达形式。
在中考中,概括往往是以一到两句话表达出文章的主要思想和中心思想。
概括需要考生具备强大的语言表达和信息提取能力。
为了提高概括能力,考生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阅读全文,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了解文章的结构和脉络。
2.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快速总结出文章的主要观点。
3.注意语言的简练、准确,精炼出有力的概括语句。
三、图文转换图文转换是指把文字信息转化为图形或者表格的形式,更好地展现出文章的意思和观点。
在中考中,图文转换通常会要求学生把课文的某些内容转化为表格或图表的形式,以展现出更为直观、图像化的信息。
为了提高图文转换能力,考生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1.理解文章的重点内容,并把其转化为表格或图表的形式。
2.注意表格和图表的设计,清晰明了,要求准确、规范、好看。
3.进行多练,多看,多思考,提高概念抽象和图形思维的能力。
总之,信息提取、概括和图文转换是中考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考生认真学习和练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和阅读能力。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考点一:信息提取与概括一、概括文章内容答题方法:①抓关键段。
(总括段,总结段,承上启下段)②抓关键句。
(中心句,段首总起句,段尾总结句,段中过渡句,设问句)③组织语言表达,抓规范答题。
(逐段概括,合并归纳)二、概括段落内容答题方法:①抓中心句,直接概括。
(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②分析文段层次,抓语言标志。
(关联词,指代词,顺序词,特殊标点符号)③组织语言表达,抓规范答题。
(准确,全面,简洁)三、筛选提炼信息答题方法:①审题干要求,锁定有效文段。
②根据疑问词,锁定有效词句。
③组织语言表达。
(准确,全面)四、辨析信息正误(选择题)常见设错类型:①偷换概念。
②表述夸大或缩小。
③混淆或然、必然。
④混淆已然、未然。
⑤以偏概全。
⑥因果颠倒。
⑦张冠李戴。
⑧误划类别。
⑨无中生有。
答题步骤:①对照选项,寻找相关语句。
②比较选项与原文意思是否一致。
③判断选择。
例题:1、(统编八上《苏州园林》“思考探究一”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的?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课文主体部分先从亭台轩谢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主要方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又补充说明了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这些都与前边的总括句密切相关。
2、(统编八下《大自然的语言》“思考探究一”)本文题为《大自然的语言》,主要是讲物候现象,你能概括一下“物候”是什么吗?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文本信息的提取与概括,呈现在各类文体的现代文阅读习题中,是体现考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指征。
所谓的“提取”,就是直接从本文中寻找重要信息,这些信息不需要进行加工、归纳,只需要原样呈现即可。
而“概括”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对原文信息进行筛选、抽象、转化、归纳、概括。
提取和概括作为考生语文阅读的基本能力,但是在具体阅读实践中,情况不容乐观。
考生在提取时,常常不由自主地对筛选的信息进行二次加工,或者是提取不完整、或者是提取偏差。
在对文本信息概括时,常出现直接摘录原文,不加以整合处理;概括语序混乱;概括选词不够恰当,概括缺乏精准性……文本信息提取及概括的基本方法1.直接摘录法直接摘录法,就是从文本中直接寻找重要的信息词,这些信息词能够符合信息摄取的基本要求,反映特定对象或事件的重要特征、主要过程、关键价值等。
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要对文章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有一个宏观、全面的把握,知晓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内容的重点,然后圈画出最能表现原文信息的内容。
在这些信息中作进一步筛选,提取出最能反映材料重点内容的关键词。
一般而言,文章的重要信息可能集中在中心句中,也可能分散在各个语段中,甚至是以比较隐秘的方式存在于语段之间。
我们要快速找到中心句,去掉枝叶(修饰语),保留枝干,然后在枝干的基础上进行最终的确定。
文本信息的提取与概括赵 亮管价格低于正常水平,决定对多家中国公司征收36.53%~99.14%的反倾销税。
该案是迄今外国对中国反倾销反补贴最大案值的案件,涉案中国钢企达90余家。
(二)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当进口国因外国倾销某种产品,国内产业受到损害时,往往征收相当于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与倾销价格之间差额的进口税,这就是反倾销税。
它通常由受损害产业有关当事人提出出口国进行倾销的事实,请求本国政府机构对该项产品价格状况及产业受损害的事实与程度进行调查。
参考答案:提出事实、请求调查、调查证实、征收反倾销税。
2.改写拼接法改写拼接法,就是在信息加工时,对原文中重要的信息词予以保留,对原文描述性的信息或者概括不到位的信息进行二次加工。
03 信息提取与概括【复习目标】:(1)了解掌握信息提取与概括类的基本题型。
(2)掌握这类题的基本解题技巧。
【复习重点】:运用解题技巧解答这类题型。
【复习难点】:运用解题技巧解答这类题型。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复习方法与步骤】:信息的提取与概括是语文阅读能力、思维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在考查时,以主观题为主,要求考生在理解所给文字材料的基础上根据要求提取、筛选相关信息,并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归纳要点。
【方法指导】一、信息提取题1.摘录法。
不少选段的主要内容往往是比较概括的,有的甚至以中心句的形式出现。
如果遇上这种情况,只要把其中概括性的语句摘录出来,并适当加以组织就能得到答案。
2.删除法。
即删除与语段的中心关系不大或比较具体的内容。
这就需要对语段的信息进行辨别、筛选、提取,最后确定应该删除的内容。
3.概括法。
所给材料如果是记叙性材料,可抓住“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进行概括;如果所给材料是说明性材料,那就找出说明对象,概括其主要特征;如果所给材料是议论性材料,可概括其中心论点。
4.合并法。
对于一则材料而言,可以先划分层次,然后再把层次的内容概括、组合;对于多则材料而言,先概括每则材料的信息,然后进行归纳合并。
5.替换法。
在读懂语段之后,设法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语段内容,如果觉得这个概括恰当,就把它作为备选答案。
二、如何拟定新闻标题新闻标题的基本要求是必须醒目、概括。
在具体拟写的时候,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抓住关键句、特征句。
即抓住新闻中概括性。
判断性较强的句子,这样的句子一般分布在新闻的导语中,有时出现在中间小结的开头或结尾部分。
如果这种句子比较多,就找其中最具有判断性、概括性的句子。
2.注意限制条件。
拟题往往有一些限制条件,如不要超过规定的字数,其他限制条件,也要审清题目,按要求去落笔。
信息提取与概括的“五步骤”1.阅读材料,明确题意。
2.抓住重点,品味分析。
3.概括内容,提取信息。
专项八信息提取与概括知识梳理◆【考试题型】1、阅读全文,用简洁语言概括写了一件什么事?2、请用简洁语言概括第×段——第××段的内容。
(或写了几件事)3、内容理解。
如:2023年湖北武汉中考:读第三段,说说“原始的生命状态”指的是什么?◆【答题模式】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事件)『解题方法』:在文章中圈画出的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在圈画过程中注意将具体人物细节转化为概括事件。
温馨提示:将在文章中圈画出的要素进行组合,注意在组合的过程中注意逻辑性、简洁性。
尽量不带有具体人物细节,尽量不要使用修饰语,尽量使用材料中出现过的词语。
『答题模式』:①“(何时、何地)谁+干什么+结果怎样②“什么+怎么样”2、概括文章的多件事『解题方法』①确定答题范围(是全文还是某几段)②理清文章层次(讲了几件事)③简洁作答(谁+干什么)3、给范例进行概括该类题型是题型2的变式,解决的关键是仿照范例进行概括。
『解题方法』分析范例有什么特点,然后仿照例子进行概括结构+内容。
例子: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儿子得知真相很愧疚。
分析:时间+人物+事件+心理模仿:步入社会,儿子找到工作很高兴。
4、内容理解『解题方法』(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哪个人物,哪件事或哪个时间段)(2)信息定位:通读文章,浏览大致内容,圈出重点,找出答题区域。
(3)抓关键词:紧抓题干关键词,分析题意和文意。
(4)总结概括:解答原因类题时,信息要点要回答全面,语言要流畅,要条理清晰,因果有序。
针对训练一、阅读《花香中的外婆》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花香中的外婆①还未踏进小院,就嗅到了温暖空气里淡淡的花香。
循着花香走进院子,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忙碌的外婆。
②清晨柔和的阳光穿过斑驳的树叶,稀稀疏疏地落在外婆身上,只见她那一头银白色的发丝泛着粼粼的光,被暖风撩起又落下。
这位眼角溢满笑意的老人,正幸福地侍弄着她那些宝贝花。
见我走来,她才缓慢地放下手中的浇水壶,笑着对我说:“今年的花开得真好。
语言实际运用之——信息的提取及概括方法一:提取中心句法例1: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4个字。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的汪松教授上月在英国爱丁堡接受了世界著名的爱丁堡科学奖。
1998年起设立的爱丁堡科学奖,每年颁发给一位世界上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汪松教授是中国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人。
方法二:整合法: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进行再概括形成答案。
例2:完整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内容。
小型蚁筑巢,将湿润的土粒吐在巢口,垒成酒盅状、灶台状、坟冢状、城堡状或松疏的蜂房状,高耸在地面;中型蚁的巢口,土粒散得均匀美观,围成喇叭口或泉心的形状,仿佛大地开放的一只黑色花朵;大型蚁筑巢像北方人的举止,随便、粗略、不拘细节,它们将颗粒远远地衔到什么地方,任意一丢,就像大步奔走撒种的农夫。
方法三:分层归并法。
先划分层次,然后再把层次的内容概括组合。
例3:试概括下段文字的大意。
阴霾弥漫的冬天是毫无生气的季节,是自然界的休眠和沉睡时期:昆虫停止了生命,游蛇停止了运动,植物终止了生长,失去了绿色,所有的空中居民都被抛弃流放,水族生命被关在冰冻的牢狱中,大部分陆地动物被囚禁在山洞、岩洞、地洞内,这一切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萧条冷落的景象。
鸟类的回归带来了初春第一个信息,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焕发了新的活力与生命,树木吐出了新芽,小树林披上了新装,引来了新主人在此嬉笑打闹,唱歌传情,到处生机勃勃。
方法四:点示要素法。
是用最简洁的文字,用近乎一个词加上一个词再加上一个词的形式来点示。
例4:说说文段中介绍了麦考利夫哪些方面的情况。
“挑战者”号上的七名宇航员中,有一名来自新罕布什尔州中学的女教师麦考利夫。
她是一名来自民间的航天飞机乘员,是从l万l千名报名应征的教师中选出来的。
她为参加这次飞行接受了120个小时的宇航训练。
她准备在轨道上向她的学生讲授“太空课”。
方法五:整体归纳法。
理解材料,抓住关键词句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例5:概括下面文段的基本信息。
信息提取与概括的技巧信息提取与概括的技巧【篇一:信息提取与概括的技巧】《语文课程标准》:“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的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学生要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因此,新闻信息的筛选与提炼题应运而生。
近几年来,这类试题频繁出现于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中。
考查方式:处理新闻、概括内容、提炼观点、图表表述、给事物下定义……涉及记叙性语段信息提取、说明性语段信息提取、议论性语段信息提取、图表信息提取。
例题解析记叙性语段信息提取:人(物)+地点+时间+事件中考试卷中信息提取类试题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题型二:新闻内容的概括【例1】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限15字以内)今年是建国60周年,也是《湖北日报》创刊60周年。
在2月6日至3月15日《湖北日报》开展的形象人物评选活动中,聂海胜当选《湖北日报》形象人物。
这次旨在以人物彰显媒体品质的评选活动,得到广大读者的积极支持。
经热心读者手机短信、网络投票等方式推荐,襄樊籍航天英雄聂海胜以其责任、理性、坚毅的品质以及巨大影响力最终脱颖而出。
参考答案:聂胜海当选《湖北日报》形象人物【例2】请自己组织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限15字以内)欧盟健康风险科学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如果5年内每周使用随身听5天,且每天以高音量收听音乐平均超过一个小时的话,那么5%至10%的使用者将面临永久性失聪的危险。
最近几年,欧盟的随身听特别是mp3的销售数量猛增,约有5000万到1亿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使用随身听,因此有必要对人体的危害进行调查并采取措施,以保护青少年不受随身听和其他类似装置的损害。
参考答案:随身听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或:常用随身听可能导致永久性失聪。
)题型三:给新闻拟标题【例1】给下列这则新闻加上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12个字)据介绍,世界数字图书馆包罗万象,从图书到各种档案都有,资料质量非常高。
它按时间、地点、主题和捐助机构等内容提供搜索和浏览服务。
现代文信息提取与概括的方法近年来,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让我们受益匪浅。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量急剧增加,信息的抽取、提取和概括均成为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
信息抽取技术指的是从文本中抽取有用的信息,而信息提取技术指的是分析文本,抽取文本内部的相关信息,获取文本中的语义。
信息概括技术旨在分析文本的内容,综合分析后,进行总结,以更加清晰的文字形式表达出更多的信息。
传统的信息抽取技术大多基于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如从文本中抽取实体技术(named entity recognition,NER)、关系抽取技术(relationship extraction,RE)等,它们主要依赖于语言模型。
此外,近年来还有许多基于深度学习的新技术,如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自动编码器(Autoencoder)等,它们可以从文本中抽取有用的信息,进行文本聚类,以及寻找文本中的特征。
信息提取技术是一种分析文本内容,提取相关信息和挖掘文本中的潜在信息的技术。
特别是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使我们可以设计出更为精细化的深层结构,从而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信息抽取结果。
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可以分为模型驱动的方法和模型无关的方法。
模型驱动的方法根据文本的语义,从而设计出一个模型,分析文本的意义,挖掘文本内容的关键信息。
而模型无关的方法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的方法,通过聚类算法,从文本内容中抽取信息,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信息概括技术是一种将多个源文本进行总结,以清晰的文字形式表达出更多信息的技术。
信息概括技术主要分为文摘技术和摘要技术。
文摘技术旨在提取文本中的关键句和段落,消除冗余信息,实现信息提炼;而摘要技术旨在自动生成文档的摘要,从而实现信息概括。
基于深度学习的文本摘要技术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它使用一个简单的网络结构,但具有非常强大的表达能力,通过学习,可以从源文本中自动提取重要信息,从而实现自动文摘。
初中中考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信息提取与概括课标目标: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能力目标:能阅读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文字材料或图表、漫画等材料中捕捉信息,读懂信息,得出结论。
(《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语文》)过程和方法:1、对于文字类的文本,要引导学生关注标题、中心句、结构等,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本内容,探究文本所持的态度、观点或揭示的主要问题。
2、对于图画类的文本,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客观地说明其构图要素,或准确描述漫画、图标等画面的内容,指出这类文本的含义,要特别关注徽标的变形,领会其寓意,要找准漫画讽刺颂扬的对象。
3、对于表格类的文本,要引导学生分析图表数据,抓住变化规律,比较概括图表反映的主要信息,指导学生谈看法和建议。
4、对于图示类的文本,要引导学生根据地图、示意图说明方位和路线。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关注热点新闻的意识,使之对热点新闻能持有自己的评价态度。
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用材料里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复习重点: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课时安排:1课时复习过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信息提取与概括一、解答思路1、细致审题标示关键词语,切忌遗漏要点2、确定区间找准信息区间,锁定信息来源3、筛选整合直接摘录语句,提取关键词语,利用全文结构(总分结构:抓中心句;并列关系:关键信息会分散在各个层次中,要整合归纳;递进关系:重要信息主要在最后的层次中),重视归纳整合二、归纳概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提取中心句法。
注意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关键句。
2、整体归纳法。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注意抓关键词句及反复出现的词句。
3、组合要素法。
用最简洁的文字采用近乎一个词加一个词再加一个词的形式来表示。
4、分层归并法。
理清层次,提取要点,概括层意。
同时注意:1、字数要求。
提取信息归纳总结的方法信息的提取、归纳和总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有效的方法,我们才能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我们需要的、有价值的内容,并将其整理成有条理的结论。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信息的提取、归纳和总结。
一、主题词法主题词法是一种常用的信息提取方法。
通过识别关键词和主题词,我们可以快速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
主题词通常是与文章主题相关的词语,可以是名词、动词或形容词。
在阅读文章时,我们可以将主题词标出,并在文章阅读结束后将其整理、归纳和总结。
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时,我们可以将“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等主题词标注出来。
然后,我们可以将每个主题词下的相关内容整理到一起,形成一个有条理的总结。
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核心内容。
二、关键句法关键句法是一种通过筛选关键句来提取信息的方法。
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我们可以寻找其中陈述最重要观点或论点的句子,并将其摘录下来。
摘录的关键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并将其归纳和总结。
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健康饮食的文章时,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句子:“均衡的饮食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展。
”这是文章中一个陈述主要观点的句子。
我们可以将这个句子摘录下来,并在文章结束后根据这些关键句整理、归纳和总结文章的重点内容。
三、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法是一种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整理、归纳和总结信息的方法。
它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将信息呈现出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内容。
在使用思维导图法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文章的主题和主要观点。
然后,我们可以用一个中心主题词来标注思维导图的中心。
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将相关的主题词和论点用分支的方式连结到中心主题词上。
最后,我们可以按照思维导图的结构整理、归纳和总结文章的要点。
四、图表法图表法是一种通过制作图表来整理、归纳和总结信息的方法。
图表可以是表格、柱状图、饼图等形式,可以清晰地展示信息的关系和变化。
2016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2《语言表达三》信息提取与概括)重庆商报讯在山水环抱的重庆,每个人都摆脱不了江河印记。
5月20日,“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在武隆正式启动。
作为采访首站的武隆迎来了国内近百名知名摄影爱好者。
据悉,该系列活动还将走访重庆各个区县,用镜头寻美重庆江河。
只要就是以重庆江河为拍摄对象,具备自然美、人文美的作品,都可以参赛。
即日起至8月31日止,摄影爱好者可以发送相关重庆江河的摄影、摄像作品到组委会,评选结果将于今年9月15日在媒体上公布。
主办方强调,这项活动能唤起人们对江河的记忆与感情,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的热情。
【答案】6.(4分)标题:“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启动(中心事件2分,表述规范2分) 【重庆市B卷】7.综合性学习(11分)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为解决山区高海拔地区中小学生冬季取暖问题,2015年6月,重庆市政府启动了“暖冬计划”。
该计划实施范围就是全市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小学校与公办幼儿园,涉及21个区县995所学校,受益学生21万余名。
主要措施包括购置安装油灯、碳晶墙暖电热饭、电烤炉、暖风机、硅晶电热膜等取暖设备,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可安装空调,不宜安装取暖设备的学校提供御寒所需衣服、鞋子、手套等物资。
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投入8700多万元,为山区农村学生创造出安心学习的温暖环境。
学生张薇说:“现在教室安了油灯,像春天一样温暖。
冬天再也不用提火盆上学了,手也不长冻疮了!”材料二:“暖冬计划”实施后,孩子们出于好奇,一下课就争先恐后地去触摸取暖片,很容易烫伤手或触电。
老师一方面要担心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还要担心取暖设备的保护问题。
⑴根据材料一,简要介绍什么就是“暖冬计划”。
(50字以内)(4分)“暖冬计划”指【答案】7.⑴(4分)“暖冬计划”指重庆市政府为山区高海拔地区的中小学与公办幼儿园安装取暖设备或提供御寒物资,确保学生温暖过冬的计划。
【福建省龙岩市】5.综合性学习(9分)某语言学者对闽西方言的使用与保护问题作了一个摸排调查。
下面就是她收集到的零碎资料,请分析、梳理与整合这些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少漫画)材料二:有位老华侨回到阔别已久的龙岩,熟悉的乡音,绵绵的乡情,使她情不自禁与诗一首:少小离家古稀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发小相见喜相泣,一曲山歌丝竹醉。
材料三:学生:“老师,为什么我感觉这首诗不压韵呢?”老师用客家话朗诵了一遍,说:“这下您感觉押韵了不?”“感觉到了,很好听!”“方言就是我们祖先的声音,就是声音的活化石,最能体现古诗词的韵味,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四:一位旅客说:“我真希望在冠豸山机场的广播里,除了听到普通话与英语外,还能听到我们的家乡话!”⑴依据上面漫画,说出方言使用弱化的三个原因。
(3分)⑵从上述材料中筛选、提炼出保护方言的意义。
(3分)【答案】⑴①父母亲不与孩子讲方言,没有使用方言的家庭环境;②学校不许学生讲方言,没有营造健康的方言语言环境;③有些部门、单位重视推广普通话,禁止说方言,社会上没有形成尊重方言的习惯。
(意思答对即可,每点1分,共3分)⑵①方言使人感到亲切,给人家的温暖;②乡音能使人得到感情慰藉;③家乡话使人记住乡愁,不忘故土;④方言有特殊的韵味,感染力强;⑤方言就是声音的活化石,记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信息;⑥方言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思答对即可,每点1分,共3分)【福建省南平市】5.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
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您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提信息】材料一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就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请从两则相关材料提取主要信息(每则材料限12..字.以内)。
(3分)材料一: 材料二: 【答案】5、【提信息】①示例一:与国外相比,中国制造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优质产品)。
示例二:从目前我国缺乏优质产品的现状,可以瞧出我国还缺少技术人才。
②示例一:“优质制造”需要大批技术人才。
示例二:国家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
)③示例: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工匠精神,只有传承工匠精神,才能缔造工匠神话。
(意思答对即可,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3分。
)【福建省三明市】6.请您参加“为文明点赞,为三明点赞”综合性学习活动。
(8分)【点赞青山绿水】日前,2016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榜单发布,将乐县以最高分“三连冠”荣登榜首。
百佳深呼吸小城评选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在全国各地反响十分强烈。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
将乐,纵横交错的48座千米以上峰岭间散落着矮山丘陵,山地间又镶嵌着47条大小河流串联的山间盆地,森林覆盖率达81%。
神奇瑰丽的玉华洞,怪石嶙峋的天阶山,原始生态的龙栖山,杜鹃绽放的宝台山……还有客家擂茶、西山造纸、龙池宝砚,让人流连忘返。
闽学鼻祖杨时曾写诗赞叹家乡将乐就是个“枕上隔篱闻鸟语”的人间福地,并立下“故山田园,先祖遗留,应守其世业”的家规,传承至今。
【答案】⑴(2分)将乐“三连冠”荣登(蝉联)全国深呼吸百佳小城榜首(将乐、全国深呼吸百佳小城、榜首等三个信息不全的,或信息完整但字数超过的,扣1分)【福建省厦门市】4.综合性学习。
(11分)2016年4月25日,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幼子、梅派传人梅葆玖先生因病在京去世。
为了缅怀梅先生,同学们围绕着“走近梅氏父子,弘扬京剧文化”这一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
请您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梅氏风华】⑴小华收集到以下有关梅氏家风的资料。
请您仔细阅读,说说梅氏家风体现在哪四个方面?(4分)材料:家风就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家族文化风格。
当时,戏剧界流行子承父业,梅兰芳却认为尊重孩子就像尊重观众一样,应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
梅葆玖拜师学艺时,梅兰芳言传身教:“吾敬我师就是本分”。
梅氏父子在艺术上始终致力于继承、弘扬京剧文化;在生活中待人接物谦与大度。
【答案】⑴(4分)要点与评分:每点1分,大意相同即可得分。
答案:梅氏家风体现在尊重孩子(就像尊重观众一样)、尊重老师(吾敬我师)、继承弘扬京剧文化、待人接物谦与大度。
【甘肃省武威市】24.某班开展“走近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您完成以下任务。
⑴【剪纸知识】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
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
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就是剪纸的素材。
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
【答案】24.⑴(3分)历史悠久取材广泛剪法多样【广东省广州市】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5分)(3分)为了方便广大市民赏花,广州市有关部门透露:今年年底将完成60个赏花点的建设;每月的主题花分别就是一月樱花,二月桃花,三月木棉,四月紫荆,五月杜鹃,六月凤凰木花,七月荷花,八月向日葵,九月小叶紫薇,十月玫瑰,十一月兰花,十二月白梅。
⑴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
(2分)【答案】⑴广州今年底将完成60个赏花点建设【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提炼与概括。
要注意先找出材料体现的主要内容,在表述的时候注意字数的限制。
【广西河池市】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材料一:今年秋季,全国各地将有四百多万中小学生使用语文版新修订的一年级与七年级语文教材。
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介绍,全套教材课文数量比修订前减少15%,40%的课文被更换,增加了古诗文及中华传统文化比重。
原因与原则可以概括为: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文质兼美。
⑴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分)【答案】⑴语文版新修订教材今秋启用。
【解析】根据新闻,主要要瞧第一句话,这就是新闻的导语部分,提示了主要内容。
【广西柳州市】六、综合实践(共10分)育才中学将举行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的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请您参与并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17.【资料我来查】在查阅资料时,您瞧到下面三则材料,请您对其进行分析,写出两点探究结果。
(4分)[材料一]4月8日,一场名为“春暖花开”的交响合唱音乐会在广西音乐厅上演。
具有浓郁广西特色的民族歌曲与西方交响乐“牵手”,以别开生面的形式演绎了民族文化。
观众对这样的大胆创新报以热烈的掌声。
[材料二]近年来,每到节假日,众多游客走进程阳八寨景区,听敬酒歌、跳多耶舞、吃百家宴,领略独特的侗族风情。
三江侗族自治县通过民俗活动的影响力与传播力吸引更多游客,显示了民族为文化艺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助推力。
[材料三]“三月三”期间,我市组织“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在市民族高中、柳江县壮文学校附属小学、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高中等8所“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开展对歌、传统体育、民族舞蹈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大力宣传民族文化,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得到人们的重视、传承与发扬。
您的探究结果就是:⑴⑵【答案】17示例:⑴以别开生面的形式演绎民族文化,雅俗共赏,获得群众好评。
⑵民族文化艺术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⑶民族文化进校园,让民族文化得到重视、传承与发扬。
【贵州省黔东南州】25.搜集资料就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常常用到的一项基本技能。
凯里市某校八年级学生在开展“怎样搜集资料”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语文老师明确以“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资料搜集。
以下就是学生搜集到的三则材料,请您结合材料内容,根据要求参与完成活动任务。
(5分)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
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科。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与地区设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
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⑴阅读“材料一”与“材料二”,您从两则材料中获得了什么信息?(2分)【答案】(5分)⑴专家呼吁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与国家实验课程,当前国学经典正在走进中小学,走向世界。
(意思对即可,2分)【贵州省黔南州】1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6个字,包括标点)(2分)人民网5月28日电,2016“数博会”(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登中国电于商务创断发展峰会)于5月25日在贵阳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演讲,她对贵州发展大数据给予肯定:贵州在这里把“无”生了“有”,在信息产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