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示扫描量热法
- 格式:ppt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205
DSC 差示扫描量热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一系列应用,它既是一种例行的质量测试和作为一个研究工具。
该设备易于校准,使用熔点低,是一种快速和可靠的热分析方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输给物质和参比物的功率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DSC和DTA仪器装置相似,所不同的是在试样和参比物容器下装有两组补偿加热丝,当试样在加热过程中由于热效应与参比物之间出现温差ΔT时,通过差热放大电路和差动热量补偿放大器,使流入补偿电热丝的电流发生变化,当试样吸热时,补偿放大器使试样一边的电流立即增大;反之,当试样放热时则使参比物一边的电流增大,直到两边热量平衡,温差ΔT消失为止。
换句话说,试样在热反应时发生的热量变化,由于及时输入电功率而得到补偿,所以实际记录的是试样和参比物下面两只电热补偿的热功率之差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
如果升温速率恒定,记录的也就是热功率之差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
物质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微观结构和宏观物理,化学等性质的变化。
宏观上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通常与物质的组成和微观结构相关联。
通过测量和分析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可以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帮助我们进行物质的鉴定,为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热性能数据和结构信息。
在差热分析中当试样发生热效应时,试样本身的升温速度是非线性的。
以吸热反应为例,试样开始反应后的升温速度会大幅度落后于程序控制的升温速度,甚至发生不升温或降温的现象;待反应结束时,试样升温速度又会高于程序控制的升温速度,逐渐跟上程序控制温度,升温速度始终处于变化中。
而且在发生热效应时,试样与参比物及试样周围的环境有较大的温差,它们之间会进行热传递,降低了热效应测量的灵敏度和精确度。
因此,到目前为止的大部分差热分析技术还不能进行定量分析工作,只能进行定性或半定量的分析工作,难以获得变化过程中的试样温度和反应动力学的数据。
差示量热扫描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一种热分析技术,用于测量在程序控制温度下输入到试样和参比物的功率差(如以热的形式)与温度的关系。
差示扫描量热仪记录到的曲线称为DSC曲线,它以样品吸热或放热的速率,即热流率dH/dt(单位毫焦/秒)为纵坐标,以温度T或时间t为横坐标,可以测量多种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例如比热容、反应热、转变热、相图、反应速率、结晶速率、高聚物结晶度、样品纯度等。
差示扫描量热法有补偿式和热流式两种。
在差示扫描量热中,为使试样和参比物的温差保持为零在单位时间所必需施加的热量与温度的关系曲线为DSC曲线。
差示扫描量热法具有试样用量少、基本不需要前处理、耗时短等优势,并被广泛应用于测定物质的纯度。
通过该方法测定的纯度准确度和精确度均优于其他方法,能准确地测定物质的绝对纯度,并且在精确度和准确度上优于其他方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的使用范围很广,可在无机物、有机化合物及药物分析中进行应用。
此外,它还可在食品和制药行业中用于表征和微调某些性质,例如大分子的稳定性、折叠或展开信息,以及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等。
实验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在等速升温(降温)的条件下,测量试样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随温度变化的技术称为差热分析,简称DTA(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试样在升(降)温过程中,发生吸热或放热,在差热曲线上就会出现吸热或放热峰。
试样发生力学状态变化时(如玻璃化转变),虽无吸热或放热,但比热有突变,在差热曲线上是基线的突然变动。
试样对热敏感的变化能反映在差热曲线上。
发生的热效大致可归纳为:(1)发生吸热反应。
结晶熔化、蒸发、升华、化学吸附、脱结晶水、二次相变(如高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气态还原等。
(2)发生放热反应。
气体吸附、氧化降解、气态氧化(燃烧)、爆炸、再结晶等。
(3)发生放热或吸热反应。
结晶形态转变、化学分解、氧化还原反应、固态反应等。
用DTA方法分析上述这些反应,不反映物质的重量是否变化,也不论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它只能反映出在某个温度下物质发生了反应,具体确定反应的实质还得要用其他方法(如光谱、质谱和X光衍射等)。
由于DTA测量的是样品和基准物的温度差,试样在转变时热传导的变化是未知的,温差与热量变化比例也是未知的,其热量变化的定量性能不好。
在DTA基础上增加一个补偿加热器而成的另一种技术是差示扫描量热法。
简称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因此DSC直接反映试样在转变时的热量变化,便于定量测定。
DTA、DSC广泛应用于:(1)研究聚合物相转变,测定结晶温度Tc 、熔点Tm、结晶度XD。
结晶动力学参数。
(2)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Tg。
(3)研究聚合、固化、交联、氧化、分解等反应,测定反应热、反应动力学参数。
一、目的要求:1.了解DTA、DSC的原理。
2.掌握用DSC测定聚合物的Tg 、Tc、Tm、XD。
二、基本原理:1.DTA图(11-1)是DTA的示意图。
通常由温度程序控制、气氛控制、变换放大、显示记录等部分所组成。
差示扫描量热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一种用于确定受控温度范围内被测样品与参考样品之间热流率差异的技术。
该分析过程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实现的,该封闭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通过边界隔离,只有热量和能量可以流动,而质量不能通过边界流动。
差示扫描量热法可以在恒定压力或恒定体积下进行,这使分析人员可以监测由所研究的反应引起的温度变化。
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常用于:1,获取未知材料的性质和成分信息;2,研究样品纯度和确认成分分析。
同时,DSC在食品和制药行业中也很流行,用于表征和微调某些性质;大分子的稳定性,折叠或展开信息也可以通过DSC实验测量。
差示扫描量热法可应用于:
1,相变分析。
通过测量焓随温度的变化来确定熔点、结晶点和相变;
2,玻璃化温度测量。
用高分辨率量热法检测玻璃化转变温度(Tg);3,比热容的测量。
用蓝宝石标准测定固体和液体的Cp(比热容);4,化学反应焓的测定。
测定化学反应的吸热和放热焓ΔH;
5,热、氧化稳定性的测定。
测定各种气体环境和不同压力下的氧化诱导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