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公摊率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15
面积分摊比例怎么计算公式在房地产交易中,面积分摊比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用于确定共有建筑物或土地的使用权分配比例。
这个比例通常是根据各个单位的面积来确定的。
因此,了解如何计算面积分摊比例是非常重要的。
面积分摊比例的计算公式是:面积分摊比例 = 单位面积 / 总面积。
其中,单位面积指的是某个单位(如公寓、商铺等)的实际使用面积,总面积则是整个共有建筑物或土地的总面积。
在实际应用中,面积分摊比例通常是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的,因此计算出的比例需要乘以100。
下面我们来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计算面积分摊比例。
假设有一栋共有建筑物,总面积为1000平方米。
其中有两个单位,A单位的面积为200平方米,B单位的面积为300平方米。
那么,我们可以按照上面的公式来计算它们的面积分摊比例。
A单位的面积分摊比例 = 200 / 1000 = 0.2 = 20%。
B单位的面积分摊比例 = 300 / 1000 = 0.3 = 30%。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A单位和B单位的面积分摊比例分别为20%和30%。
面积分摊比例的计算对于共有建筑物或土地的管理和使用非常重要。
它可以用来确定各个单位的共有权益,比如物业费的分摊、共有设施的使用权等。
因此,在房地产交易中,买卖双方需要了解清楚面积分摊比例,以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除了上面提到的基本计算公式外,面积分摊比例的计算还可能涉及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不同楼层的面积分摊比例可能不同,或者共有建筑物中存在一些特殊用途的面积(如公共走道、电梯间等),这些情况下的面积分摊比例计算可能会更加复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计算。
总之,面积分摊比例的计算是房地产交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计算和确定面积分摊比例,可以有效地管理共有建筑物或土地的使用权益,避免产生纠纷,保障各个单位的权益。
因此,对于房地产从业者和购房者来说,了解面积分摊比例的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公摊面积的评估与测算方法公摊面积作为房地产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办公等各类房产项目中。
它是指在一个建筑物或项目中,为了满足共同的需求而共同使用的面积,如走廊、电梯等公共区域。
在购房、租赁等交易中,公摊面积的计算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能够直接影响到买方或租赁方的权益。
本文将介绍公摊面积的评估与测算方法。
一、公摊面积的定义与分类公摊面积是指在一个建筑物或项目中,由各个业主共同使用的面积。
根据具体的用途和功能,公摊面积可分为以下几类:1. 走廊与通道:包括建筑物内的公共走廊、楼梯、电梯等。
这些区域对于不同业主来说,具有共同使用的功能,因此需要进行公摊。
2. 外墙及外部设施:例如外墙面积、屋顶面积、停车场等。
这些区域通常为整个建筑物的所有业主共同拥有,因此需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公摊。
3. 公共设施与设备:如游泳池、健身房、会议室等,这些设施和设备对于业主来说是共同分享和使用的,公摊面积的计算应按照一定规则进行。
二、公摊面积的评估方法评估公摊面积的首要目标是确定公摊面积与私有面积之间的合理比例,从而保证业主的权益。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评估方法:1. 按建筑面积比例分摊这种评估方法是根据建筑面积比例来计算公摊面积。
建筑面积是指通过立面图计算得到的总面积。
在这种方法中,可以根据建筑面积比例来确定各个业主所占的私有面积和公摊面积。
例如,如果某业主购买了一套80平方米的住宅,建筑总面积为800平方米,那么根据比例计算,该业主的私有面积为10平方米,公摊面积为70平方米。
2. 按实际使用比例分摊这种评估方法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计算公摊面积。
在这种方法中,需要考虑到各个业主对公共区域的实际使用情况。
例如,在一个商业综合体项目中,如果某个商铺使用了一半的共用走廊面积,那么该商铺的公摊面积可以按照一半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更加贴近实际情况,能够更好地保护业主的权益。
三、公摊面积的测算方法测算公摊面积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测算方法:1. 建筑设计图纸法根据建筑设计图纸进行测算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建筑公摊面积怎么计算?建筑公摊面积多少合理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面积分类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其实在购买房屋的时候,一些面积是公摊的,也就是说有一些面积是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承担的面积部分。
一般包括楼道,楼梯间,变电室,设备间,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等。
对于这样的面积如何计算,业主就一概不知。
那么小编就来介绍一下建筑公摊面积怎么计算?建筑公摊面积多少合理?建筑公摊面积怎么计算?1、整幢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扣除整幢建筑物各套套内(或各自有部位)建筑面积之和,并扣除已作为独立使用空间销售或出租等部位的建筑面积,即为整幢建筑物的公用共有建筑面积。
公用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公用共有建筑面积,公用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套内(或自有部位)建筑面积之和2、公用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计算,各套的套内(或自有部位)的建筑面积乘以公用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得到产权人应分摊的公用共有建筑面积,即:分摊的公用共有建筑面积=套内(或自有部位)建筑面积×公用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建筑公摊面积多少合理?1、7层以下住宅公摊率为7-12%,多层建筑是层数在6层左右的建筑,公摊部分的面积包括外墙水平投影的1/2、楼梯、楼梯间和为住户提供服务的物管用房(热交换站、水泵房、配电室等)。
2、7-11层住宅公摊率为10%-16%,楼层为7—9层的小高层公摊取决于各楼盘自身的情况,在没有地下设备用房、底层没有商铺、底层架空的情况下,小高层公摊系数在10%-15%之间,而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公摊系数在15%-20%之间。
3、12-33层住宅公摊率为14%-24%,高层住宅的公摊面积是大的。
根据建筑规模的不同,高层建筑一般在25-33层之间,而且高层住宅的楼梯高度高。
4、别墅类的公摊率为1%-8%,一般来说独立别墅没有公摊面积,联体别墅有较少的公摊面积。
公用面积分摊的原则是仅存在于本楼内部并与本楼建筑结构存有连接的部分,并且仅向本楼居住者提供非营利性服务,不符合此条件的建筑不得计入公摊面积。
公摊百分比计算器
1.确定参与共享的单位:首先需要确定参与共享的单位或者房间。
这
些单位可以是一个楼层的房间、一个楼栋的店铺,或者多个楼栋的住户等。
2.确定分摊的资源或服务:确定需要分摊的资源或服务。
这可以是楼
道的清洁费用、电梯的使用费用、水电费、维修费用等。
需要明确每个单
位需要负担的费用项目。
3.确定各单位的计算基数:计算基数是每个单位需要贡献的分摊费用
的依据。
可以根据单位的面积、人口、营业额等因素来确定计算基数。
比如,公摊电费可以根据每个单位的面积来计算。
4.计算百分比比例:根据每个单位的计算基数来计算其分摊比例。
这
可以通过将每个单位的计算基数除以所有单位的计算基数之和来计算得到。
比如,单位A的计算基数为100,单位B的计算基数为200,所有单位的
计算基数之和为500,那么单位A的分摊比例就是100/500=20%,单位B
的分摊比例就是200/500=40%。
5.验算和调整: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确保各单位的分摊比例之和等
于100%。
如果存在差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按照面积比例
来调整或者重新计算各单位的计算基数。
除了计算百分比比例,公摊百分比计算器还可以提供其他功能,如根
据计算基数和分摊比例计算每个单位需要贡献的分摊费用、生成详细的报
表和总结等。
这样可以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方便各单位进行相应的
财务安排和预算。
总而言之,公摊百分比计算器是一个实用、方便的工具,可以帮助解决公共资源和服务的分摊问题,确保公平和透明,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公平分配。
2020公摊面积国家标准
1、多层住宅:7层以下住宅公摊率为7-12%,7-11层住宅公摊率为10-16%,按规定7层以上必须配电梯,所以小高层属于配电梯的范围之内。
2、高层住宅:12-33层住宅公摊率为14-24%,另外高层建筑有电梯及电梯前室占用了空间,也有安全通道楼梯占用空间,还有“管道井”“强电井”“弱电井”等公用设施都占用了空间。
所以高层建筑较多层建筑的公摊面积要大得多。
3、别墅住宅:别墅类的公摊率为1-8%,一般来说独立别墅没有公摊面积,联体别墅有较少的公摊面积。
公用面积分摊的原则是仅存在于本楼内部并与本楼建筑结构存有连接的部分,并且仅向本楼居住者提供非营利性服务,不符合此条件的建筑不得计入公摊面积。
4、一般多层住宅的公摊面积约在10%-13%,18层以下的板式住宅公摊约在13%-15%,点式的楼盘公摊大多在15%-17%,而30层以上的住宅因为电梯数量的增多,公摊通常都在25%左右。
公摊⾯积如何计算许多⼈买房都是初次买房,买房之前对什么都不甚了解,什么建筑⾯积、实⽤⾯积、公摊⾯积。
看到许多专业名词都头⼤,更不⽤说计算的清清楚楚了。
因此误⼊开发商的圈套,以为公摊⾯积越⼩越好,其实不然。
具体什么样的呢?⼩编下⾯⼀⼀为你答复。
⼀、公摊⾯积如何计算?房屋的公摊⾯积是各产权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的梯间等公共⽤房设施⾯积加上外墙⽔平投影⾯积的⼀半。
⽐如说电梯井、设备间、变电室、管道井、楼梯间、公共门厅过道和共⽤墙体等。
简单算法就是公摊⾯积=商品房建筑⾯积-套内建筑⾯积,即可得出。
⽬前国家只规定共有⾯积分摊系数的有关计算原则和⽅法,并没有规定分摊系数计算结果和⼤⼩范围,根据业内经验,⼀般7层楼以下的多层建筑分摊率⼤概为10%~15%,带电梯的⼩⾼层分摊率为17%~25%,⽽⾼层楼分摊率则为20%~30%,还有⼀些别墅类由于设计及功能不同,分摊系数相差悬殊较⼤。
⼆、公摊⾯积并⾮越⼩越好按照计算⽅法来看,公摊数越⼤所购房屋的使⽤⾯积就会越⼩。
但实际上,公摊并⾮越⼩越好。
如果公摊⾯积过⼩即意味着配套公共设施的缩减,从⽽影响住宅品质。
⽽⼀般公共设施、⾛廊越多,公摊⾯积也会越⼤,同样楼层如果越⾼,随着电梯及消防等公共设施的增多公摊⾯积也会越⼤。
⽽且,房地产商宣扬的所谓“零公摊”⼀般多为噱头,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新房。
三、公摊⾯积也有风险在买房时为了放⼼,避免公摊⾯积所引起的不必要的风险,可以利⽤以下三种⽅法:1、购房前,可以向开发商索要公摊数据,以留证据;2、可以看建筑设计图,让建筑专业⼈⼠计算,得出真实的数据;3、把公摊⾯积写进购房合同,从⽽有效保护⾃⼰的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编关于“公摊⾯积如何计算”的回复,希望该回复能够帮助你解决问题,如果还有具体什么问题,可以在线咨询店铺,我们有专业的律师在线为你解答。
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如何计算?计算方
法是什么?
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不动产权证署名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是指将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除以整栋建筑物的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得到的数字。
公摊系数也叫公摊率。
是建筑公摊面积与套内面积的比值。
简单的说,公共部分的面积要分给每家每户,大家来承担建筑成本。
比如你买的住房,走廊、出入通道、外墙面积的一半、设备房等,都属于需要分摊的面积,公摊率越大,表示你的住房分摊到的公共面积就越多。
一般多层的建筑,分摊系数在5~10%,高层建筑15~30%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计算公式为:
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
共有建筑面积的内容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共有建筑面积还包括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 (包括山墙)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
本文结束,感谢您的阅读!。
公摊率的计算公式咱们在买房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叫“公摊率”。
这公摊率到底咋算出来的呢?今天就来给您好好唠唠。
咱先说说啥是公摊。
您想啊,一栋楼里,不是所有的面积都能归您自家使用,像楼梯、电梯、走廊、大堂这些公共部分,是整栋楼的住户一起用的,这些就属于公摊面积。
那公摊率的计算公式是啥呢?其实很简单,公摊率 = 公摊面积÷建筑面积×100% 。
就拿我之前陪朋友去看房子的事儿来说吧。
那房子看起来挺大,可一听说公摊面积不小,朋友就有点犯嘀咕了。
售楼小姐在那儿噼里啪啦一通说,什么这小区品质高,公共设施好,所以公摊大点儿正常。
可朋友心里就想弄明白这公摊率到底是咋算的。
我们就拿着售楼处给的资料,一点点算。
建筑面积写着 120 平米,公摊面积写着 30 平米。
按照公式一计算,公摊率就等于 30÷120×100% = 25% 。
这一算出来,朋友心里就有底了。
这公摊率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它关系到您花的钱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用在了自家的屋子里。
要是公摊率太高,您实际能使用的面积就少了,感觉钱花得有点冤枉;要是公摊率太低呢,又可能担心小区的公共设施不够完善,住起来不方便。
所以啊,买房的时候,一定要把这公摊率算清楚。
别光听售楼员说,自己心里得有个数。
要不然,等住进去了才发现实际面积比想象的小很多,那可就郁闷了。
再说了,不同类型的房子,公摊率也不太一样。
像多层住宅,一般公摊率比较低,可能在 7% - 12% 左右;小高层住宅呢,公摊率大概在10% - 16% 之间;而高层住宅,公摊率通常就会高一些,能达到 14% - 24% 。
还有啊,有的开发商可能会在公摊面积上做些手脚,把不该算进去的也给算进去了。
所以咱们得多长个心眼,仔细看看合同里关于公摊面积的说明,别被忽悠了。
总之,了解公摊率的计算公式,对于咱们买房来说可是很重要的。
这能让咱们明明白白消费,买到真正满意的房子。
希望大家在买房的时候都能算清楚这笔账,住得舒心又满意!。
建设部商铺公摊面积计算方法商铺公摊面积是指商业区域内的公共使用空间,包括走廊、大厅、电梯间、楼梯间、公共卫生间等,它不属于商铺实际出售或出租的面积部分,但是每个商铺都需要按照一定比例来支付公摊面积的费用。
建设部对商铺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规定,旨在统一商铺公摊面积的计算标准,保证商铺公摊面积的公正合理。
首先,对于楼梯间、电梯间、走廊等公共使用空间的计算,建设部规定按照实际面积计算,不得私自调整,避免出现人为减小公摊面积的情况。
这样可以确保各商铺公摊面积的计算结果相对公平。
其次,对于公摊卫生间、公共走廊等公共设施的计算,建设部规定按照设施的实际面积计算,并且每间商铺按照建设部规定的比例来分摊费用。
这样可以确保商铺公摊面积的计算结果与实际使用情况相符,不会给商铺业主带来过大的负担。
对于地下室的公共使用空间,建设部规定按照商铺面积的10%来计算公摊面积。
这样可以确保地下室的公摊面积合理分配,不会影响商铺业主的正常经营。
在商铺公摊面积的计算中,还要注意避免重复计算和双倍收费。
比如,商铺内已经包含了部分公共设施的面积,就不应再将该部分面积计算在内,避免重复计算;同时,商铺租金或售价中已经包含了公摊面积的费用,不应再另外收取公摊费用,避免双倍收费。
建设部对商铺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规定,可以确保商铺业主按照公平合理的标准来支付公摊费用,避免因为不合理的计算方法导致的争议和纠纷。
在实施过程中,建设部还鼓励商铺业主和物业公司进行积极协商,制定合理的公摊面积计算方法,并明确在合同中约定。
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公摊面积计算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同时,建设部还建议商铺业主和物业公司在核算和支付公摊费用时,应准确记录并及时结算,避免对商铺业主造成财务压力。
总之,建设部对商铺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保证商铺公摊面积的公正合理,减少争议和纠纷。
商铺业主和物业公司在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计算,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提高公摊面积计算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答: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以下简称共摊系数)是房屋共有建筑面积与相关建筑面积的比值。
即:共摊系数=共有建筑面积/相关建筑面积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方法有哪几种?答:按照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多少,可选择下列三种方法之一进行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
(一)多层住宅楼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多层住宅楼以幢为单位,一般一幢计算一个共摊系数。
1、计算共摊系数:K=δsi/si2、计算各套房屋分摊所得的共有建筑面积:δs1=K·S1δs2= K·S2上两式中:K——共摊系数;δsi——共有建筑面积之和,㎡;si——套内建筑面积之和,㎡;δs1、δs2…………——各套房屋分摊所得的共有建筑面积,㎡;s1、s2…………——各套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二)两种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相对于多层住宅楼而言,两种使用功能的建筑物由于使用功能的增加,一次分摊不能达到目的,因此需进行二次分摊。
现以商住楼为例,首先测算并以确认:为全楼服务的共有建筑面积;为商业、住宅区服务的共有建筑面积;商业、住宅的套内建筑面积之和,依照下列顺序进行分摊:1、计算全楼共摊系数:Kq=δSg/(Sa+δSa)+(Sb+δSa)2、计算商业住宅从全楼分摊所得的共有建筑面积:Sqa= Kq(Sa+δSa)Sqb= Kq(Sb+δSb)3、计算各功能区的共摊系数:Ka=(δSa+Sqa)/Sa Kb=(δSb+Sqb)/Sb4、计算各功能区分摊所得的共有建筑面积:△Sa= Ka·Sa △Sb= Kb·Sb上四式中:Kq、Ka、Kb——分别为全楼、商业、住宅的共摊系数;Sa、Sb——分别为商业、住宅的套内建筑面积之和,㎡;Sqa、Sqb——分别为商业、住宅从全楼分摊所得的共有建筑面积,㎡;△Sa、△Sb——分别为商业、住宅分摊所得的共有建筑面积㎡;5、计算商业、住宅中各套的分摊面积:按多层住宅楼的方法进行分摊。
公摊百分比计算公式公摊百分比计算公式 1①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②公摊系数=总公共分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总套数);③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综合以上公式,我们可以得出:公摊面积=总公摊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总套数】×(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如果你想要计算建筑面积,可以在得出公摊面积之后运用公式(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得出结果。
公摊主要指哪些地方?“公摊”主要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共用墙体等地方,购房者应该对此有准确的认识。
不同楼宇公摊的比例应该是多少?7层以下住宅公摊率为7-12%多层建筑是层数在6层左右的建筑,公摊部分的面积包括外墙水平投影的1/2、楼梯、楼梯间和为住户提供服务的物管用房(热交换站、水泵房、配电室等)。
7-11层住宅公摊率为10%-16%楼层为7—9层的小高层公摊取决于各楼盘自身的情况,在没有地下设备用房、底层没有商铺、底层架空的情况下,小高层公摊系数在10%-15%之间,而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公摊系数在15%-20%之间。
12-33层住宅公摊率为14%-24%高层住宅的.公摊面积是最大的。
根据建筑规模的不同,高层建筑一般在25-33层之间,而且高层住宅的楼梯高度最高。
别墅类的公摊率为1%-8%一般来说,独立别墅没有公摊面积,联排别墅公摊面积更少。
共用部位的分摊原则是只存在于楼内,与建筑结构相连,只对楼内居民提供非营利性服务。
不符合该条件的建筑,不得计入公摊面积。
房产买卖过程中,每一平米都是钱。
作为买家,千万不要傻傻的光听,最后会浪费很多钱。
⾼层住宅公摊⾯积是怎样计算的如今社会买房,不论是别墅、公寓、还是中⾼层楼房、⼤⼩户型等,⼤家都会考虑的很⼤⼀个因素就是公摊⾯积。
对于公摊⾯积的处理,⽬前我国尚⽆明确法律法规出台,因公摊⾯积的不明确,使其成为房地产交易过程中争论的焦点。
有关于“⾼层住宅公摊⾯积”的问题想必是⼤多数购买⾼层住宅的购房者最想要了解的。
⾼层楼房公摊⾯积是多少?影响公摊⾯积的因素有哪些?,公摊⾯积直接影响房屋套内的使⽤⾯积。
接下来我就给⼤家讲讲有关知识。
⾼层楼房公摊⾯积1、⾼层楼房公摊⾯积的计算公式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积。
公摊系数的计算⽅式是:总分共分摊⾯积除以(套内建筑⾯积乘以总套数)。
房屋的套内⾯积是的计算⽅式:套内使⽤⾯积加上墙体⾯积加上阳台⾯积。
2、⾼层楼房的公摊⾯积是多少,根据上⾯的计算公式套⼊数据就可以计算出来了。
在购房的时候售楼⼈员会为你计算出公摊⾯积占房屋建筑⾯积的⽐例或是其他相关数据,购买⼈是不⽤测量和计算的。
影响⾼层楼房公摊⾯积的因素1、⾸先是⾼层的户型,⼀栋电梯内的住户越多公摊⾯积越⼩,⼀栋电梯⾥⾯的居民越少,公摊⾯积越多。
⾼层有的是⼀梯⼋户,有的是四户,有的是⼀户,这要看购买房屋的户型⽽定。
2、其次是房屋的配套设施,配套设施越多,涉及到的公摊⾯积范围就越⼴。
⾼层⼀般都有电梯、楼梯、⼀楼⼤厅、门厅、警卫室、健⾝室、垃圾室、配电间、管道井等等的公⽤设施,每⼀项都是要计算总⾯积在除以使⽤的居民数量。
3、再有就是建筑的规模,像是迪拜的⾼层有的有60多层,有的甚⾄更⾼,类似这样的⼤规模⼤型建筑,涉及到的公摊⾯积都是很多的,多的可以达到⼀个⼩房间的⾯积之多。
4、还有就是房屋的套内⾯积。
套内⾯积多的房屋公摊⾯积也会随之增多,套内⾯积较⼩的房屋公摊⾯积就会降低。
例如140平⽶的房屋,公摊⾯积是28平⽶,那么100平⽶的房屋,公摊⾯积是20平⽶。
5、楼房的公摊⾯积⼀般在8%⾄30%之间,多层的楼房公摊⾯积在15%以内,⼩⾼层的楼房公摊⾯积在10%⾄20%之间,⾼层的楼房公摊⾯积在15%⾄30%之间。
什么是公摊面积?公摊面积是如何计算的?导语:买房子对于很多人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也有的人一辈子也就会只买一套房子,房子那么珍贵,所以呢很多人在买房子的时候都会出现这样的一个问题花100平米的钱,确只买到了70平米的房子。
那面积都去哪里了,这其中就涉及到公摊面积,到底什么是公摊面积?买房子对于很多人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也有的人一辈子也就会只买一套房子,房子那么珍贵,所以呢很多人在买房子的时候都会出现这样的一个问题花100平米的钱,确只买到了70平米的房子。
那面积都去哪里了,这其中就涉及到公摊面积,到底什么是公摊面积?公摊面积是什么意思?公摊建筑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
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共有建筑面积还包括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以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
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计入共有建筑面积。
公用分摊建筑面积是指每套(单元)商品房依法应当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公用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产权归整栋楼购房人共有,购房人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享有权利,承担责任。
不同楼宇公摊的比例各不同7层以下住宅公摊率为7-12%。
多层建筑一般是指层数在6层左右磗混结构的建筑,其参与公摊部分的面积包括外墙水平投影的1/2,楼梯,楼梯间,为住户提供服务的物管用房(热交换站、水泵房、配电室等)。
一般占房屋建筑面积的13%到18%。
室内的层高分为室内净高(地板与天花板之间的距离)和室内层高(地板与上层地板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层高在2.8米左右,室内净高在2.65米到2.7米之间。
如果室内层高超过4.7米以上应按照两层计算室内面积。
7-11层住宅公摊率为10%-16%。
公摊面积计算方法及其合理性分析公摊面积是指在一个建筑物或单元中,由多个业主共同享有的使用面积,例如公共走廊、电梯间、楼梯间等。
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对于业主和开发商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每个业主的权益以及开发商的经济利益。
本文将探讨公摊面积计算的方法,并分析其合理性。
一、公摊面积计算方法1. 分摊法分摊法是最常见的公摊面积计算方法之一。
按照该方法,将整个建筑物或单元面积除以总房间数量,得到每个房间的面积,然后将公共区域的面积按照一定比例分摊给每个房间。
例如,一栋楼总面积为1000平方米,共有10个房间,公共区域的面积为200平方米。
按照分摊法,每个房间的面积为100平方米,公共区域的面积则按照一定比例(如1:10)分摊给每个房间,即每个房间分摊20平方米的公共面积。
2. 按套型分摊法按套型分摊法是根据不同房屋类型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确定公摊面积比例的方法。
不同户型的房屋使用公共区域的频率和面积需求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按套型分摊法可以更加精确地计算每个房间的公摊面积。
例如,某住宅项目有两种户型,一种是5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另一种是100平方米的三室两厅。
公共区域的面积为200平方米。
按套型分摊法,可以根据不同户型的人数和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每种户型所分摊的公共面积。
二、公摊面积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分析1. 公平合理公摊面积计算方法应当公平合理,使每个业主都能按照实际使用面积来分摊公共区域的费用。
分摊法和按套型分摊法都可以遵循这一原则,确保每个业主享有公平的权益。
2. 考虑实际需求公摊面积计算方法应当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公共区域的面积分摊比例。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或单元,其公共区域的使用需求可能存在差异。
按套型分摊法可以更好地满足业主的实际需求,确保公摊面积的合理性。
3. 合理利用资源公摊面积计算方法应当鼓励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
建筑物的公共区域往往占用较多的面积,因此合理计算公摊面积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使用,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
公摊计算方法公摊是指在一个建筑或者小区内,由所有业主共同使用或者共同维护的部分,如楼梯、电梯、走廊、绿化等。
公摊面积是指这些共用部分的面积总和,而公摊费用是由所有业主按照一定比例共同承担的费用。
那么,如何计算公摊面积和公摊费用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公摊计算方法。
首先,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
公摊面积的计算一般是由开发商在设计施工图纸中确定的,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计算。
一般来说,公摊面积包括建筑物的公共部分和设施设备,如楼梯间、电梯间、走廊、地下车库、绿化等。
在计算公摊面积时,需要根据建筑设计图纸中的具体数据进行计算,确保准确性和合法性。
其次,公摊费用的计算方法。
公摊费用是指维护和管理公摊部分所需要的费用,包括清洁费、照明费、维修费等。
公摊费用的计算一般是按照公摊面积比例来确定的,即按照每个业主所拥有的私有面积与总公摊面积的比例来确定每个业主应该承担的公摊费用。
这样既能保证公摊费用的合理分配,也能避免出现不公平现象。
在实际操作中,公摊费用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到公摊部分的使用频率和维护情况。
比如,某些公摊部分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清洁和维护,因此需要更多的费用投入。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公摊费用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公摊部分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总的来说,公摊计算方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结合建筑设计图纸中的具体数据,按照公摊面积比例来确定公摊费用,同时考虑到公摊部分的使用频率和维护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摊费用的合理分配,避免出现不公平现象,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公摊计算方法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摊费用的合理分配,维护公摊部分的正常使用和维护,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房屋公摊计算方法一、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柱)面积+阳台面积1、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1)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公用厕所、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消防控制室、水泵房、水箱间、冷冻机房、消防通道、交(配)电室、煤气调压室、卫星电视接收机房、空调机房、热水锅炉房、电梯工休息室、值班警卫室、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
(2)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包括山墙),为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2、不应计入的公用建筑空间(1)、仓库、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车道、供暖锅炉房等,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单独具备使用功能的独立使用空间。
(2)、售房单位自营、自用的房屋。
(3)、为多幢房屋服务的警卫室、管理(包括物业管理)用房。
(4)、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5)高层低于2.2米的夹层、技术层、地下室、架空层;(6)利用引桥、高架路、高架桥、路面做顶盖建造的房屋;(7)与房屋室内不相通的房屋伸缩缝;(8 )活动房屋、临时房屋、简易房屋、房屋天面上属永久性建筑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
(9)层高在2.2米以上的部位,按其外围水平投影计算面积;层高小于2.2米的部位,不计算建筑面积;屋顶为斜面结构房屋,层高在2.2米以上部位,按其外围水平投影计算面积;层高小于2.2米的部位,不计算建筑面积。
(10)挑楼、全封闭的阳台面积,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11)未封闭的阳台、挑廊,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露台不计算建筑面积。
编辑本段公摊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公摊系数=公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然后,各套(单元)的套内建筑面积乘以公摊系数,就能得到购房者应合理分摊的分用建筑面积。
即:每一户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二、房屋公摊计算公式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公摊系数=总公共分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总套数)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三、得房率(房屋的建筑面积-公摊面积)/房屋建筑面积比如说:现有房屋建筑面积100平米公摊面积20平米则该房屋得房率为:(100-20)/100=80%。
(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套内面积=公摊率*建筑预测图上都是这么计算的以百子湾100平米的C户型为例公摊率为:(100-80)/80=25%所以百子湾的使用率为75%一般销售给大家计算时使用(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建筑面积结果为:(100-80)/100=20%来欺骗大家。
套内建筑面积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其计算公式为: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一、套内使用面积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套内使用面积包括卧室、起居室、厅、过道、厨房、卫生间、假层、厕所、储藏室、壁柜等分户门内面积总和;(2)跃层住宅中的房内楼梯按自然层楼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3)不包含在结构面积内的烟囱、通气道等面积。
二、套内墙体面积的计算:新建住宅各套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有公用墙和非公用墙两种。
新建住宅各套之间的分隔墙,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外山墙)均为公用墙,公墙墙体按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非公用墙墙体也按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内墙面装修厚度均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三、阳台建筑面积的计算:(1)原设计的封闭式阳台,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2)挑阳台(底阳台)按其底板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3)凹阳台按其净面积(含女儿墙墙体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4)半挑半凹阳台,挑出部分按其底板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凹进部分按其净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装修面积的计算是应该按套内实际“立方体”面积来计算的,因为房屋的墙面要刷内墙漆等,地面要贴地砖和铺地板等,还有其它方面的施工,所以“实际总面积”是其“立方体”的表面积;但是,如果统计装修价格,或者做装修预算造价等,一般都是按照套内实用面积计算的,比如讲装修公司来实地丈量后,回给出一份预算造价报单,上面比如说套内面积为100平方米,而每平方米的价格为350元的话,那装修工程的总价就是35000元(指装修建材、辅助材料、人工工资、税收等装修合同中列出的项目)。
你再加上你自己添置家电、家具等就可以了。
总之你说的套内面积和使用(实用)面积,其实就是一回事,只是在房产证上的是建筑面积和公摊面积的记录。
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第一条根据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制定《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试行)。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商品房的销售和产权登记。
第三条商品房销售以建筑面积为面积计算单位。
建筑面积应按国家现行《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进行计算。
第四条商品房整栋销售,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即为整栋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地下室作为人防工程的,应从整栋商品房的建筑面积扣除)。
第五条商品房按“套” 或“单元”出售,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即为购房者听购买的套内或单元内建筑面积(以下简称套内建筑面积)与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之和。
商品房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第六条套内建筑面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套(单元)内的使用面积;2、套内墙体面积;3、阳台建筑面积。
第七条套内建筑面积各部分的计算原则如下:1、套(单元)内的使用面积住宅按《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的方法计算。
其他建筑。
按照专用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的方法或参照《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计算。
2、套内墙体面积商品房各套(单元)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有共有墙及非共用墙两种。
商品房各套(单元)之间的分隔墙、套(单元)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均为共用墙,共用墙墙体水平投曩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非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响面积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3、阳台建筑面积按国家现行《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进行计算。
4、套内建筑面积的计算公为: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第八条公用建筑面积由以下两部分组成:1、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和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以及其他功能上为整栋建筑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积;2、套(单元)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
第九条公用建筑面积计算原则凡已作为独立使用空间销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车棚等,不应计入公用建筑面积部分。
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也不计入公用建筑面积。
公用建筑面积按以下方法计算:整栋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扣除整栋建筑物各套(单元)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并拓除已作为独立使用空间销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车棚及人防工程等建筑面积,即为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
第十条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计算将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除以整栋建筑物的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得到建筑的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公用建筑面积_____________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之和第十一条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计算各套(单元)的套内建筑面积乘以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得到购房者应合理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第十二条其他房屋的买卖和房地产权属登记,可参照本规则执行。
第十三条本规则由建设部解释。
第十四条本规则自1995年12月1日起施行。
2005年7月执行的是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是综合性的规范,不单指商品房建筑面积指建筑物的水平面积。
建筑面积计算公式为: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应分摊的公共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的使用面积(厅、卧、厨、卫、储的净面积+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套内墙体面积=1/2共用墙墙体投影面积或=非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套内使用面积是套内房屋使用空间的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按照建设部《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套内使用面积的计算按房屋是否为住宅适用不同的计算规范。
其中,住宅的套内使用面积的计算方法为:1、套内使用面积包括卧室、起居室、过厅、过道、厨房、卫生间、厕所、贮藏室、壁柜等分户门内面积的总和;2、跃层住宅中的户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3不包含在结构面积内的烟囱、通风道、管道井均计入使用面积;4、内墙面装修厚度均计入使用面积。
?套内墙体面积如何计算?套内墙体面积是指商品房各套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
商品房的套内墙体分为共用墙及非共用墙两种。
按照《北京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暂行规定》的规定,商品房套内墙体面积的计算方法为: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非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阳台建筑面积如何计算?按照《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规定,阳台建筑面积按阳台外围与房屋外墙之间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其中,封闭式阳台的建筑面积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挑阳台(底阳台)按其底板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以套内建筑面积计价的房屋如何换算成以建筑面积计价?用房屋总价款除以房屋建筑面积就可以了。
比如,一套套内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的预售商品房总价为40万元,那么,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它的销售单价为每平方米5000元人民币;按建筑面积计价,它的销售单价为每平方米4000元人民币。
?什么是公用建筑面积和分摊公用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
公用分摊建筑面积是指每套(单元)商品房依法应当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公用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产权归整栋楼购房人共有,购房人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享有权利,承担责任。
未经全体共有人或业主大会依法定程序同意,任何人都不得侵占或改变全楼公用建筑空间原始设计的使用功能。
?购房人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根据建设部《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试行)》规定,各套(单元)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而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整栋建筑物的各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其中,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等于整栋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扣除整栋建筑各套(单元)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并应扣除整栋楼不应分摊的建筑面积。
?购房人应当如何委托房产测绘机构进行面积测绘?购房人可在市房产测绘服务大厅自行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房产测绘单位为自己进行面积测绘。
委托时,购房人应当依法缴纳测绘费用,并与房产测绘单位就测绘事宜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应当包括测绘项目的基本情况、完成期限、收费标准、成果质量要求、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
套内建筑面积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其计算公式为: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一、套内使用面积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套内使用面积包括卧室、起居室、厅、过道、厨房、卫生间、假层、厕所、储藏室、壁柜等分户门内面积总和;(2)跃层住宅中的房内楼梯按自然层楼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3)不包含在结构面积内的烟囱、通气道等面积。
二、套内墙体面积的计算:新建住宅各套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有公用墙和非公用墙两种。
新建住宅各套之间的分隔墙,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外山墙)均为公用墙,公墙墙体按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非公用墙墙体也按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内墙面装修厚度均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三、阳台建筑面积的计算:(1)原设计的封闭式阳台,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2)挑阳台(底阳台)按其底板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3)凹阳台按其净面积(含女儿墙墙体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4)半挑半凹阳台,挑出部分按其底板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凹进部分按其净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房屋面积购房者所购住房的面积应以当地测绘部门的正式测绘报告为准。
购房者主要看实测面积与合同面积的差异是否超过合同规定的范围,如果超过,则按合同规定的差异处理办法执行,合同中没有规定的,则按相关法规的规定执行。
购房者也可以取消合同或要求开发商赔偿。
此外,购房者对实测面积有疑问的,也可要求重新测量。
消费者自行验收测量时,应依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年颁年的《商品房销售面积测量与计算》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和建设部颁布的《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摊规则》进行,当然这只能使购房自已做到心中有底,要使测量结果有法律效力,必须是由国家规定的测绘部门测绘的。
商品房在实际销售时是按"套"或"单元"销售的,其面积是由套内或单元内建筑面积与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两部分之和。
具体计算公式为:商品房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由套内的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组成。
套内使用面积一般包括卧室、过道、客厅、厨房、厕所、储藏室等的使用面积之和;套内墙体面积包括共用墙与非共用墙两种,共用墙指商品房各套之间分隔墙、套与公用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手山墙)等,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