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事件与会计职业道德
- 格式:ppt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38
安然事件的反思——对安然公司会计审计问题的剖析2001年底,美国第六大能源公司安然公司(Enron Corporation)的破产,成为了美国商界历史上最大的一起破产事件,也被视为企业道德和会计伦理的典型教材之一。
它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反思,使人们更加关注公司治理、财务报表真实性等问题的重要性。
安然事件的发生,离不开财务会计审计问题的日益凸显。
长期以来,安然公司一直被视为是行业的领头羊,被奉为经济奇迹,但这个“奇迹”总是有一个真相的背后。
通过对安然公司的审计问题进行剖析,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重要的反思。
首先,安然事件暴露出了财务会计审计的薄弱环节。
安然公司在多年时间里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会计手段,虚增资产并将债务隐瞒起来,使公司的财务状况显得十分乐观。
然而,各级审计机构在这一过程中未能发现问题,也未对安然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透彻审查。
这表明审计机构的盲目性和审计缺失,财务报表真实性的审核不力是导致安然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其次,安然事件也暴露出财务会计行业的利益冲突问题。
安然公司通过雇佣同一家会计事务所进行审计和咨询服务的方式,给审计师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审计师与被审计企业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导致审计师在面对会计问题时往往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
这种利益冲突使得安然公司能够通过财务报表造假而不被发现,给了企业制造假账的空间,最终威胁到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
此外,安然事件也引发了对公司治理的深刻思考。
公司治理是一个涉及股东权益、董事会治理、内部控制、透明度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问题。
在安然事件中,董事会缺乏对公司财务状况真实性的充分了解,并未有效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责。
这导致了安然公司财务报表的失真,最终加速了公司的破产。
因此,加强公司治理、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以及加强董事会的监督是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必要手段。
对于安然事件的反思,我们不仅要警示财务会计从业者要遵循道德规范、保持独立性,更需要加强财务报表审计的有效性。
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看安然事件姓名:XX学号:XXX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看美国安然事件近几年会计舞弊,做假账的事情越来越多,随着美国安然事件的发生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危害,让全球对此事背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会计职业道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证,质量缺失的原因并非完全在会计人员自身上,还有会计市场上其他主体的责任。
目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也有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的原因。
一、事件背景安然公司,曾是一家位于美国的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的能源类公司。
安然拥有约21000名雇员,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2000年披露的营业额达1010亿美元之巨。
公司连续六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公司”。
然而真正使安然公司在全世界声名大噪的,却是这个拥有上千亿资产的公司2002年在几周内破产,持续多年精心策划、乃至制度化系统化的财务造假丑闻。
安然假账问题也让其审计公司安达信面临着被诉讼的危险。
位列世界第五的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作为安然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者,既没审计出安然虚报利润,也没发现其巨额债务。
2001年6月,安达信曾因审计工作中出现欺诈行为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罚了700万美元。
安然欧洲分公司于2001年11月30日申请破产,美国本部于2日后同样申请破产保护。
二、安然事件的影响在安然破产事件中,损失最惨重的无疑是那些投资者,尤其是仍然掌握大量安然股票的普通投资者。
按照美国法律,在申请破产保护之后,安然的资产将优先缴纳税款、赔还银行借款、发放员工薪资等,本来就已经不值钱的公司再经这么一折腾,投资人肯定是血本无归。
投资人为挽回损失只有提起诉讼。
按照美国法律,股市投资人可以对安达信在财务审计时在此事件中受到影响的还有安然的交易对象和那些大的金融财团。
据统计,在安然破产案中,杜克集团损失了1亿美元,米伦特公司损失8000万美元,迪诺基损失7500万美元。
安然事件的反思——对安然公司会计审计问题的剖析2001年10月16日,全球第六大能源公司安然公司(Enron Corporation)以破产宣告结束了其短暂而辉煌的历史。
安然事件不仅仅是一个公司的破产事件,更是一起涉及到会计审计问题的严重案件。
这一事件引起了全球对企业会计审计的深刻反思,揭开了金融行业背后阴暗的一面。
安然公司的破产并非突如其来,而是积累多年的会计欺诈行为的结果。
安然公司通过与特定业务伙伴进行融资操作,将大量债务移出公司资产,通过特殊的会计手段隐藏了实际的负债状况。
同时,安然公司还通过设立特殊目的实体(SPV)将风险资本转移到以外部投资人为主的实体中,从而避免了公司负债的承担。
这些都是通过粉饰财务报表和虚假记账手段实施的。
从安然事件可以看出,重要的会计审计问题在于对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把关。
首先,要从审计师的角度出发,审查公司财务报表和其它相关文件,通过对账务凭证、票据、发票等的稽核来判断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其次,要强化对财务会计准则的学习和应用,加强对公司会计政策和实施效果的评估,确保会计处理符合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最后,审计中要注重对审计风险的评估,对有可能存在风险的公司进行更加详细的审计工作,防止公司进行故意的会计欺诈行为。
与此同时,安然事件还反映出审计公司和其客户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问题。
安然公司是当时全球最大的企业之一,审计师与其有着密切的业务合作关系。
这种利益冲突使得审计师不敢或者不能真正揭示财务信息中的问题,从而给公司的会计欺诈行为提供了便利。
因此,需要对审计公司的监管进行加强,明确审计公司的职责和义务,规范审计行为。
另一个需要反思的问题是金融监管机构的责任。
在安然事件中,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未能及时发现和阻止安然公司的欺诈行为,导致事件不断升级,最终使得安然公司破产。
这一事件也再次提醒我们,监管机构应该建立起与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和会计审计制度相适应的监管体系,密切关注公司财务信息,及时发现并惩治违法违规行为。
由安然事件引发的对我国公司会计\审计问题的再思考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5-307-01摘要美国安然公司会计造假事件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时至今日,其影响也使我们不得不对我国公司的会计、审计问题做一个再思考。
文章分析了安然事件背后的会计、审计问题,其中着重对会计的“诚信”和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做了探讨,并提出了我国公司解决这两个问题的一些解决方案。
关键词安然事件诚信独立性一、安然事件所反映的会计问题安然事件所反映的会计问题,主要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明晰性问题。
安然在会计处理上存在以下重大错误:1.违反了会计准则中的可靠性原则,未将巨额债务入账。
可靠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
而安然却隐瞒了其巨额的债务,其主要手法是:利用“特殊目的实体(spe),高估利润4.99亿元,低估负债数亿美元。
2.违背了会计准则中谨慎性的原则,将未来期间不确定的收益计入本期收益。
谨慎性原则是指会计对收入、费用和损失的处理采取谨慎态度,是对不确定性的审慎反映。
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应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安然从事的业务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通过与能源有关的合同及其他衍生工具获取收益,而这些收益取决于对未来很多不确定市场因素的预期,而安然未对未来不确定的市场因素及假设予以充分披露。
3.违反了会计准则中明晰性的原则,在会计信息透明度方面有意隐藏重要信息。
明晰性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
而安然公司有意识地隐藏了大量的重要信息及高度复杂的关联贸易,会计报表披露不便于投资者理解,甚至连华尔街的会计专业人士也无法真正理解。
二、安然事件所反映的审计问题安然事件反映的审计问题主要表现在审计的独立性上。
作为安然公司的审计师,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不仅没有审计出安然公司虚报盈利,而且也没有发现其巨额债务。
安然事件对美国会计的影响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1043 更新时间:2006-6-15 【字体:小 大】 2001年12月2日美国能源业巨子安然公司(E nron)宣告破产,立刻成为新闻媒体的焦点。
第一,它创下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破产案。
安然是得克萨斯州的第二大公司和美国的第七大公司,其破产金额高达500亿美元,投资者损失达320亿美元,雇员退休金损失超过10亿美元。
第二,它的审计师是国际“五大”之一的安达信(AA)。
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宣布对安然进行非正式调查后,AA竟销毁了大量有关安然的档案材料。
第三,它的主要债权人是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团等华尔街最负盛名的金融机构。
两家金融机构已因为安然的损失分别注销了4.51亿和2.28亿美元。
当然,安然的新闻价值还在于该事件的政治“猫腻”。
安然的高层管理同布什政府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
据报道,安然是布什总统政治生涯中最大的竞选资金捐助者,仅2000年就捐助了50万美元。
2000年大选中,安然还为现任的71位参议员和188位众议员提供过竞选资金。
目前,美国国会下属的八个委员会和SEC 正在调查安然事件。
司法部也已对其展开刑侦。
本文主要讨论安然事件对美国会计的影响,包括会计监管体制,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国际协调。
一、会计监管体制安然事件不容置疑地说明:美国的会计监管体制存在严重缺陷。
目前,SEC 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正面临巨大压力。
SEC 受到了监管不力的批评。
据报道,目前SEC 约有300名工作人员负责审核12000家公司的财务报告。
限于人手,它只能抽样全面审核。
2001年SEC 共全面审核了2280家公司,比前一年的1145家公司几乎翻了一番。
安然最近的一次全面审核是1997年。
SEC强调资源限制问题,而不是审核质量问题。
不难设想,AICPA受到指责会更为严厉。
对此,AICPA基本上保持沉默。
这同一年前它与SEC就审计独立性发生争论时的情形截然不同。
安然事件的反思对安然公司会计审计问题的剖析一、本文概述安然事件,作为全球财务丑闻的标志性案例,不仅揭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严重漏洞,也引发了对会计审计制度的深刻反思。
本文旨在剖析安然事件的背后原因,着重探讨安然公司会计审计问题,并以此为鉴,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提供借鉴。
文章将首先概述安然事件的基本情况和影响,然后分析安然公司在会计和审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财务报告的失真、内部控制的失效、审计机构的失职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剖析,文章将揭示出安然事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包括企业文化、治理结构、监管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缺陷。
文章将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包括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审计制度、提高监管效率等,以期为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审计制度的完善提供有益参考。
二、安然公司的会计问题安然公司,曾是美国乃至全球能源界的巨头,其会计问题的曝光不仅震惊了华尔街,更引发了全球对企业会计诚信和监管制度的深刻反思。
安然公司的会计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复杂的公司结构与财务操纵:安然公司构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企业网络,通过设立大量的关联公司和合作伙伴,以进行财务操纵和隐藏债务。
这种复杂的结构使得公司能够通过内部交易转移利润和亏损,从而营造出一种盈利的假象。
滥用会计准则与违规操作:安然公司在会计处理上采用了多种手法,滥用会计准则,以达到粉饰报表的目的。
例如,公司通过将某些费用资本化、利用不透明的金融工具进行交易等手段,掩盖了真实的财务状况。
审计机构的失职:作为安然公司的审计机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失职行为。
他们未能发现安然公司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和舞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安然公司财务操纵的帮凶。
审计机构的失职,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审计行业的公信力。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安然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存在严重的缺陷,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滥用职权,进行财务舞弊,而内部控制的失效使得这些行为得以长期隐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