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第六章 记忆
- 格式:ppt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69
第六章记忆一、记忆概述(选择、简答、论述)二、感觉记忆(选择)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选择、简答)四、长时记忆(选择、简答)五、遗忘(选择、简答)一、记忆概述(选择、简答、论述)1、记忆的含义记忆是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也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记忆的过程(1)传统心理学观点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
记忆从识记开始,识记是学习和取得知识经验的过程;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叫保持;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可以表现为回忆,也可以表现为再认。
(2)认知心理学观点记忆包括编码、储存和提取。
记忆过程的上述三个环节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3、记忆的种类(1)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①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以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被保存下来的记忆。
储存时间大约为0.25秒~2秒。
②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1分钟,它的容量有限,大约为7±2个单位。
③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存下来。
储存时间很长,从一分钟以上到甚至终生。
容量没有限制。
(2)图尔文按照长时记忆储存的内容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①情景记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
受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容易受到干扰,记忆不够稳定。
②语义记忆又叫语词—逻辑记忆,是用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不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比较稳定,提取也比较容易。
(3)按照提取时是否需要意识参与可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①内隐记忆内隐记忆是个体并没有意识到,过去的经验却对当前的活动产生了影响,又叫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②外显记忆外显记忆是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表现有以下差别:①加工深度对刺激项目的加工深度并不影响内隐记忆,却对外显记忆有明显的影响。
普通心理学学习手册第六章记忆01.当代认知观点把记忆看成一系列彼此区别,但又相互依赖的记忆系统。
这种看法符合神经系统模块化的概念。
记忆一般可分为感觉登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
02.在信息加工模型中,感觉登记,指知觉的刺激消失之后保留非常短暂(不到1秒)的心理表征(表象,声音等)。
心理表征,是刺激或一类刺激的内在模型。
03.短时记忆(STM)通常只将信息保留大约20-30秒,但通过复述(以便一遍一遍地重复信息),信息可以保留更长的时间。
这种复述,只是将信息维持在短时记忆中,被称之为维持性复述;而精确性复述,则涉及信息的意义,便于将信息存储到长时记忆中去。
组块,是短时记忆中另一种控制信息的方式,即将片段的信息组成大的单位或块。
04.短时记忆的特点:主动;容易提取;储存顺序与呈现顺序相同;容量有限(神秘的七)。
05.要想把信息存下来长期使用,就必须对其进行编码,变成能够存进记忆并能够从记忆中提取出来的代码或表征形式。
长时记忆(LTM)也称永久记忆,它的特点是保持的容量和时间趋于无限。
06.外显记忆,是对事实和事件有意识的记忆,它包括两种:语义记忆和情节记忆。
语义记忆指一般的世界知识或事实的记忆;情节记忆指个人体验到的特定情节或事件的记忆。
研究表明,大脑当中的海马结构和相邻的皮层组织对外显记忆至关重要。
07.内隐记忆,是不能进入心灵意识,但可以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记忆。
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内隐记忆是程序性记忆,也即“如何做”这一类程序或技能知识。
另一种内隐记忆出现于“启动效应”的研究之中,即:前面接触的相同或类似信息,促进某个具体信息的加工。
08.关联网络,是长时记忆存储信息的一种方式,其中的信息彼此联系在一起。
网络中的一件信息称为一个节点。
扩散激活理论认为,网络中一个节点的激活,引发激活了密切相关的节点,致使它们更容易进入意识。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也可以按层级理论归成类或子类。
09.记忆也可以按图式进行组织,使得环境相对更可预测。
第六章记忆第六章记忆第一节记忆的概述一、记忆的含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睑的反映,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二.简述认知心理学对记忆过程的分类[简述记忆的过程]认知心理学认为记忆是一个过程,包括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基本过程"到可外界信息只有经过这些过程,才能成为个体可以保持和利用的经验。
编码: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外界信息进行转换的过程。
编码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以便更好地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
提取:从长时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
三、记忆的分类[简述记忆的分类][一级](1)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①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分不开。
情景记忆受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存储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记忆不够稳固,也不够确定。
②语义记忆:语义记忆是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
语义记忆受一般规则、知识、概念和词的制约,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而匕瞰稳定。
(2)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①外显记忆: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因此又叫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②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915华南15(3)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①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被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瞬时记忆或感觉登记。
它是记忆系统开始的阶段。
存储时间大约为0.25秒〜4秒。
第六章记忆一、记忆的分类1、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语义记忆: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2、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用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内隐记忆:指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左右的无意识影响。
3、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内保存下来;短时记忆: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为五秒到两分钟之间;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4、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指如何作事情的记忆,包括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机能的记忆;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他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二、记忆是一个过程记忆是一个过程,包括信息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基本过程。
信息编码:是个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包括对外界信息进行反复的感知、思考、体验和操作。
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提取:是指从长时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过程。
三、记忆的脑学说理论1、整合论:美国心理学家拉胥里提出。
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他用实验的方法破坏动物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发现大脑皮层破坏的区域越大,记忆的丧失就越严重。
2、定位论:法国医生布洛卡提出脑机能定位论。
认为:脑的机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记忆当然也不例外。
3、SPI理论:功能模块。
SPI是串行、并行、独立的缩写。
这种理论认为,记忆系统是由多个执行特定功能的记忆模块构成的。
信息以串行的加工方式进入记忆系统,在一个记忆模块中能够的编码赖于某些其他功能模块中信息加工是否成功。
也就是说,一个记忆模块的输出提供给另外的输入。
第六章记忆概念:1.记忆: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
2.编码:人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
编码有不同层次或水平,以不同形式存在,主要有视觉的、听觉的和语义的编码。
3.知识的表征:知识的储存。
把感知过的事物、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势保持在人的头脑中。
4.精确的复述:把要记住的内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
是存储信息最有效的方法。
5.提取: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
(记忆的好坏通过信息的提取表现出来)基本形式:再认和回忆。
6.长时记忆:储存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永久性的储存)7.情景记忆:指人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因为受时空限制,信息储存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记忆不够稳固、不够确定。
)8.语义记忆:指人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地点无关。
(受规则、知识、概念和词的制约,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比较稳定)9.外显记忆(受意识控制的记忆):指个体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影响。
10.内隐记忆(自动的无意识记忆):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影响。
11.程序性记忆: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运动技能的记忆。
需要多次尝试才能获得。
(不需意识的参与)12.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需要意识参与)13.空间记忆:对有关物体的空间位置、方向等方面的记忆。
14.反响回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
15.长时程增强:指传递信息的神经元和接收信息的神经元之间突触连接强度的增加。
16.感觉记忆(感觉登记):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
编码主要依赖与信息的物理特征。
17.图像记忆:视觉的感觉记忆,指视觉器官能识别刺激的形象特征,并保持一个生动的视觉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