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第9章 第2节 用样本估计总体课件 文 新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2.80 MB
- 文档页数:71
【创新教程】2016年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第九章 第2节 用样本估计总体课时冲关 理 新人教A 版对应学生用书课时冲关 理四十八/第325页文四十四/第287页一、选择题1.有一个容量为66的样本,数据的分组及各组的频数如下: [11.5,15.5) 2 [15.5,19.5) 4 [19.5,23.5) 9 [23.5,27.5) 18 [27.5,31.5) 11 [31.5,35.5) 12 [35.5,39.5) 7 [39.5,43.5) 3根据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数据落在[31.5,43.5)的概率约是( ) A.16 B.13 C.12 D.23解析:由条件可知,落在[31.5,43.5)的数据有12+7+3=22(个),故所求概率约为2266=13.故选B. 答案:B2.(2013·福建高考)某校从高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将他们的模块测试成绩分成6组:[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加以统计,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高一年级共有学生600名,据此估计,该模块测试成绩不少于60分的学生人数为( )A .588B .480C .450D .120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该模块测试成绩不少于60分的学生人数为600-(0.005+0.015)×10×600=480. 故选B.答案:B3.(2015·惠州模拟)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都参加了11场比赛,他们每场比赛得分的情况用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表示,则甲、乙两名运动员的中位数分别为( )甲 乙 6 9 8 0 7 8 5 5 7 9 1 1 1 3 346 2 2 0 2 3 1 014A.19、13 B .13、19 C .20、18D .18、20解析:由茎叶图可知,甲的中位数为19,乙的中位数为13.故选A. 答案:A4.(2015·咸阳模拟)为了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某大学随机抽取30名学生参加环保知识测试,测试成绩(单位:分)如图所示,假设得分值的中位数为m e ,众数为m o ,平均值为x -,则( )A .m e =m o =x -B .m e =m o <x -C .m e <m o <x -D .m o <m e <x -解析:由图可知,30名学生的得分情况依次为得3分的有2人,得4分的有3人,得5分的有10人,得6分的有6人,得7分的有3人,得8分的有2人,得9分的有2人,得10分的有2人.中位数为第15、16个数(分别为5、6)的平均数,即m e =5.5,5出现的次数最多,故m o =5,x -=2×3+3×4+10×5+6×6+3×7+2×8+2×9+2×1030≈5.97.于是得m o <m e <x -.故选D.答案:D5.如图,样本A 和B 分别取自两个不同的总体,它们的样本平均数分别为x -A 和x -B ,样本标准差分别为s A 和s B ,则( )A.x -A >x -B ,s A >s B B.x -A <x -B ,s A >s B C.x -A >x -B ,s A <s BD.x -A <x -B ,s A <s B解析:A 中的数据都不大于B 中的数据,所以x -A <x -B ,但A 中的数据比B 中的数据波动幅度大,所以s A >s B . 故选B.答案:B6.(2013·安徽高考)某班级有50名学生,其中有30名男生和20名女生,随机询问了该班五名男生和五名女生在某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五名男生的成绩分别为86,94,88,92,90,五名女生的成绩分别为88,93,93,88,93.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B .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系统抽样C .这五名男生成绩的方差大于这五名女生成绩的方差D .该班男生成绩的平均数小于该班女生成绩的平均数解析:根据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定义判断A ,B ,求出五名男生和五名女生成绩的方差判断C.A ,不是分层抽样,因为抽样比不同.B ,不是系统抽样,因为随机询问,抽样间隔未知.C ,五名男生成绩的平均数是x -=86+94+88+92+905=90,五名女生成绩的平均数是y -=88+93+93+88+935=91,五名男生成绩的方差为s 21=15(16+16+4+4+0)=8,五名女生成绩的方差为s 22=15(9+4+4+9+4)=6,显然,五名男生成绩的方差大于五名女生成绩的方差.D ,由于五名男生和五名女生的成绩无代表性,不能确定该班男生和女生的平均成绩.故选C.答案:C 二、填空题7.将容量为n 的样本中的数据分成6组,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若第一组至第六组数据的频率之比为2∶3∶4∶6∶4∶1,且前三组数据的频数之和等于27,则n =________.解析:∵第一组至第六组数据的频率之比为2∶3∶4∶6∶4∶1,∴前三组频数和为2+3+420·n =27,故n =60. 答案:608.如图是根据部分城市某年6月份的平均气温(单位:℃)数据得到的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平均气温的范围是[20.5,26.5],样本数据的分组为[20.5,21.5),[21.5,22.5),[22.5,23.5),[23.5,24.5),[24.5,25.5),[25.5,26.5].已知样本中平均气温低于22.5 ℃的城市个数为11,则样本中平均气温不低于25.5 ℃的城市个数为________.解析:最左边两个矩形面积之和为0.10×1+0.12×1=0.22,总城市数为11÷0.22=50,最右面矩形面积为0.18×1=0.18,50×0.18=9.答案:99.(2013·辽宁高考)为了考察某校各班参加课外书法小组的人数,从全校随机抽取5个班级,把每个班级参加该小组的人数作为样本数据.已知样本平均数为7,样本方差为4,且样本数据互不相同,则样本数据中的最大值为________.解析:设5个班级中参加的人数分别为x 1,x 2,x 3,x 4,x 5,则由题意知x 1+x 2+x 3+x 4+x 55=7,(x 1-7)2+(x 2-7)2+(x 3-7)2+(x 4-7)2+(x 5-7)2=20,五个整数的平方和为20,则必为0+1+1+9+9=20,由|x -7|=3可得x =10或x =4.由|x -7|=1可得x =8或x =6,由上可知参加的人数分别为4,6,7,8,10,故最大值为10.答案:10 三、解答题10.某地区100位居民的人均月用水量(单位:t)的分组及各组的频数如下:[0,0.5),4;[0.5,1),8;[1,1.5),15;[1.5,2),22;[2,2.5),25;[2.5,3),14;[3,3.5),6;[3.5,4),4;[4,4.5),2.(1)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根据直方图估计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3)当地政府制定了人均月用水量为3 t的标准,若超出标准加倍收费,当地政府说,85%以上的居民不超过这个标准,这个解释对吗?为什么?解:(1)频率分布表分组频数频率[0,0.5)40.04[0.5,1)80.08[1,1.5)150.15[1.5,2)220.22[2,2.5)250.25[2.5,3)140.14[3,3.5)60.06[3.5,4)40.04[4,4.5)20.02合计100 1(2)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众数:2.25,中位数:2.02,平均数:2.02.(3)人均月用水量在3 t以上的居民所占的比例为6%+4%+2%=12%,即大约有12%的居民月用水量在3 t以上,88%的居民月用水量在3 t以下,因此政府的解释是正确的.11.以下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四名同学的植树棵数.乙组记录中有一个数据模糊,无法确认,在图中以X表示.甲组乙组990X 891 1 1 0(1)如果X =8,求乙组同学植树棵数的平均数和方差;(2)如果X =9,分别从甲、乙两组中随机选取一名同学,求这两名同学的植树总棵数为19的概率.注:方差s 2=1n[(x 1-x -)2+(x 2-x -)2+…+(x n -x -)2],其中x -为x 1,x 2,…,x n 的平均数.解:(1)当X =8时,由茎叶图可知,乙组同学的植树棵数是8,8,9,10, 所以平均数为x -=8+8+9+104=354,方差为s 2=14⎣⎢⎡⎝⎛⎭⎪⎫8-3542+⎝⎛⎭⎪⎫8-3542+⎝⎛⎭⎪⎫9-3542+⎦⎥⎤⎭⎪⎫10-3542=1116.(2)记甲组四名同学为A 1,A 2,A 3,A 4,他们植树的棵数依次为9,9,11,11;乙组四名同学为B 1,B 2,B 3,B 4,他们植树的棵数依次为9,8,9,10.分别从甲、乙两组中随机选取一名同学,所有可能的结果有16个,它们是:(A 1,B 1),(A 1,B 2),(A 1,B 3),(A 1,B 4),(A 2,B 1),(A 2,B 2),(A 2,B 3),(A 2,B 4),(A 3,B 1),(A 3,B 2),(A 3,B 3),(A 3,B 4),(A 4,B 1),(A 4,B 2),(A 4,B 3),(A 4,B 4),用C 表示:“选出的两名同学的植树总棵数为19”这一事件,则C 中的结果有4个,它们是:(A 1,B 4),(A 2,B 4),(A 3,B 2),(A 4,B 2),故所求概率为P (C )=416=14.12.(2015·惠州调研)某校从高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40名学生,将他们的期中考试数学成绩(满分100分,成绩均为不低于40分的整数)分成六段:[40,50),[50,60),…,[90,100]后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求图中实数a 的值;(2)若该校高一年级共有学生640名,试估计该校高一年级期中考试数学成绩不低于60分的人数;(3)若从数学成绩在[40,50)与[90,100]两个分数段内的学生中随机选取2名学生,求这2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0的概率.解:(1)因为图中所有小矩形的面积之和等于1,所以10×(0.005+0.01+0.02+a +0.025+0.01)=1,解得a =0.03.(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成绩不低于60分的频率为1-10×(0.005+0.01)=0.85.由于该校高一年级共有学生640名,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可估计该校高一年级期中考试数学成绩不低于60分的人数约为640×0.85=544.(3)成绩在[40,50)分数段内的人数为40×0.05=2,成绩在[90,100]分数段内的人数为40×0.1=4,则记在[40,50)分数段的两名同学为A1,A2,在[90,100]分数段内的同学为B1,B2,B3,B4.若从这6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人,则总的取法共有15种.如果2名学生的数学成绩都在[40,50)分数段内或都在[90,100]分数段内,那么这2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之差的绝对值一定不大于10;如果一个成绩在[40,50)分数段内,另一个成绩在[90,100]分数段内,那么这2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之差的绝对值一定大于10.则所取2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0的取法有(A1,A2),(B1,B2),(B1,B3),(B1,B4),(B2,B3),(B2,B4),(B3,B4)共7种取法,所以所求概率为P=7 15 .[备课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