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教学课题第4课美术中的比例知识课型综合课本课题课时数: 1 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 9月 13 日教学目标:1、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2、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学习此例关系,设计一个花瓶,提高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运用比例在美术中的关系,分析美术作品。
难点:从比例的角度考虑设计一个好看的花瓶。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并结合课后继续指导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欣赏《溪山行旅图》,谈谈你的感受。
提示:既然画名叫《溪山行旅图》,山,树、瀑布等景物都找到了,那队行旅你找到了吗?绿树丛中的亭台楼阁你找到了吗?当你看到了这些后再回头欣赏这幅作品,你的感觉还和以前一样吗?学生初次见到此幅作品谈感受:有山、有树、有瀑布。
学生细致寻找,仔细观察后会惊奇地发现感觉和第一次不将对作品的最初感受与教师提示后的感受相对比,使学生找个适当的词来形容一下这幅画。
小结:这幅作品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画家范宽绘制的,它高206.3厘米,宽103.厘米。
通知对山石、树木、人物的大小对比,在方寸间收录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象,这都源于人们意念中比例关系。
在中国画中早就有丈山、尺马、豆人之说,这也是对绘画比例的概括说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2.出示《维鲁维斯的人》(1) 人存站立和伸张四肢时,在圆形和正方形有何比例关系?(2) 师简单介绍这幅作品。
3、师介绍黄金分割的知识(1)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便其中一部分一样了,好象觉得山更高、更加雄伟壮丽等。
阅读书上对《维鲁维斯的人》的介绍,了解人体的比例关系。
学生在阅读书上的小资料可能不完全理解,给每个学生发初步认识到比例的作用。
了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与全长的址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称为黄金分割。
因这种比例在造型上址较美观而得名。
(2) 师用黄金分割的知识分析《巴黎圣母院》。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教案学习目标:1、学生初步认识、了解比例知识,知道黄金比例,能够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的比例。
2、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从而学会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3、学生懂得美术与科学的联系,提高自己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黄金比例,能在生活中发现比例的美,会用比例知识分析、欣赏物品。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知识分析作品,创作具有比例美感的花瓶。
教学准备:课件,彩色纸、剪刀、胶水、画笔。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用品准备情况,稳定课堂秩序。
二、激发兴趣导入课题在造型艺术领域中比例是形式美法则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例知识在美术中的运用。
三、探究式学习1、启发引导: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黄金分割比例吗?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比值等于0.618,因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比较美观而被称为黄金分割。
2、合作解疑: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传统绘画中是怎样运用比例的。
我们刚才看到的作品叫《溪山行旅图》(课件),是宋代范宽的作品。
这幅画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中的杰作。
你能举例说说吗?看一看、想一想:巴黎圣母院的结构中有没有黄金分割呢?生活中还有哪些比例关系看起来比较美观呢?3、自主欣赏艺术家在进行绘画、工艺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许多方面时都会运用比例知识,使作品达到美观悦目的效果。
请试着分析一下这件精美的瓷器各部分的比例关系:瓶口与瓶腹的宽窄比例:瓶耳与瓶颈的高度比例:瓶身上中下三段比例:这些瓷瓶又因为哪些比例关系而显得造型优美呢?四、作业提示:运用今天学习的比例知识,设计一个美观独特的花瓶。
1.造型优美,比例合理。
2.花纹线条流畅。
3.带有一定的艺术性。
五、教师辅导教师及时指出学生在绘画存在的问题,对画的好的学生给予鼓励。
六、欣赏评价自评:从比例关系入手,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
互评:外形美、装饰美、创意新。
师评:七、课堂小结:说一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初中美术比例知识点归纳美术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凭借着独特的视觉方式和表现手法,传达着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在美术创作中,正确的运用比例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作品更加真实、生动,并且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艺术家的意图。
初中学生在学习美术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比例知识点,以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本文将对初中美术比例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给出一些应用实例。
一、人体比例人体比例是美术创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绘画中,正确的人体比例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立体。
人体比例的关键在于头部和身体的比例关系。
一般来说,人类的身高大致是7个头的长度,其中头部占据了一个头的长度。
此外,头部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多个部分,如额头、眼睛位置、鼻子位置、嘴巴位置等。
掌握好这些比例关系,就能够绘画出具有立体感和比例协调的人物形象。
二、静物比例静物比例是指在绘画中描绘物体大小的相对关系。
在画静物时,需要准确把握物体之间的大小、间距和位置关系,以使整个作品看起来和谐、舒适。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画一组水果,如苹果、橙子和香蕉。
在画这些水果时,要注意它们的大小差异和排列方式。
比如,大苹果应该放在前面,小苹果应该放在后面,以创造出逼真的空间感。
三、透视比例透视比例是指在绘画中创造出三维空间感的技巧。
通过正确运用透视比例,可以使画面中的物体看起来有远近之分,给人以立体的感觉。
常见的透视技巧有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
一点透视是在画面中只有一个消失点,通过将物体从前到后逐渐变小来表现远近关系。
两点透视是画面中有两个消失点,通过将物体从两边的消失点到中间逐渐变小来表现远近关系。
正确运用透视比例可以让画面更加生动有趣,给人以更好的观赏体验。
四、建筑物比例绘画中的建筑物比例是指在画建筑物时准确把握建筑物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
在画建筑物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高度、宽度、长度和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
比如,在绘制一座房屋时,需要确保门窗的大小和位置与整个建筑物的比例协调。
教案标题:美术中的比例知识课程名称:美术年级:五年级教材版本: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比例的概念,并能够在美术作品中运用比例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进行绘画和创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比例的概念及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
2. 观察生活中的比例关系,并运用到美术作品中。
3. 创作一幅运用比例知识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比例的概念及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
2. 难点:观察生活中的比例关系,并运用到美术作品中。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示例作品、画纸、画笔等。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幅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的比例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并引出比例的概念。
二、讲解比例知识(10分钟)1. 教师讲解比例的概念,如:比例是指两个或多个数之间的比较关系。
2. 教师举例说明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如:人物的身体比例、建筑物的比例等。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简单的比例计算。
三、观察生活中的比例关系(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比例关系,如:教室的长宽比、同学的身高比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比例关系运用到美术作品中。
四、创作实践(15分钟)1. 教师布置创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比例知识进行绘画或创作。
2. 学生在画纸上进行绘画或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比例运用。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进行一幅美术作品的创作。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专业知识汇报人:日期:•比例基础知识•比例在美术中的应用•比例的心理学效应•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目•比例的进阶概念与技巧•美术中比例的案例分析录01比例基础知识定义与重要性定义比例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通常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
在美术中,比例是指形状、尺寸或距离之间的相对大小和关系。
重要性比例关系在美术中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决定了作品的平衡、和谐和美感。
正确运用比例知识可以帮助艺术家更好地掌握构图、色彩和明暗等元素。
黄金分割比黄金分割比是一种特殊的比例关系,通常表示为1:1.618或0.618:1。
这个比例被认为是最具美感的比例,因为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螺旋壳、植物生长等。
应用在美术中,黄金分割比被广泛应用于构图、绘画和雕塑中。
艺术家可以利用这个比例来安排画面的布局、确定形体的位置和大小,以达到和谐、平衡和美的效果。
数学比例的应用定义数学比例是指两个量之间的等比关系,通常用交叉乘法或直接比较来表示。
在美术中,数学比例被用于精确地表示形状、尺寸或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应用数学比例在美术中有很多应用,如建筑设计、绘画和雕塑等。
艺术家可以利用数学比例来精确地控制形体的比例、确定色彩的明暗和深浅,以及平衡画面的构图等。
此外,数学比例还可以帮助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进行精确的计算和设计。
02比例在美术中的应用在绘画中,掌握正确的人物比例非常重要。
通常,人物的头和身体的比例是1:7或1:8,而头部本身的长度和宽度的比例大约是1:1。
人物比例绘画中的构图比例是指画面中元素之间的相对大小和位置关系。
例如,三分法构图、黄金分割构图等都是常见的构图比例。
构图比例在绘画中,色彩的比例也是非常重要的。
画家需要通过调整不同颜色在画面中的比例,来达到一种和谐的视觉效果。
色彩比例雕塑中的人体比例通常也是以头长为单位,常见的比例有1:7、1:8等。
雕塑家需要精确地掌握人体比例,才能创造出具有美感的作品。
雕塑中使用的材料比例也非常重要。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比例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比例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比例的定义和作用。
2. 通过实例展示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比例实例,如建筑物、人体等。
2. 展示一些著名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观察其中的比例关系。
作业:1. 学生自己找一个身边的物体,画出它的比例关系。
第二章:比例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比例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比例的计算方法。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际例子讲解比例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如身高的比例、画人物头像等。
作业:1. 学生自己找一个物体,计算其比例关系,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第三章:比例在绘画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比例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比例在绘画中的作用。
2. 比例在绘画中的运用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一些著名的绘画作品,了解其在比例上的特点。
2. 让学生自己进行绘画创作,运用比例知识来提高作品的比例准确性。
作业:1. 学生自己进行绘画创作,要求在作品中运用比例知识,如画人物全身像。
第四章:比例在设计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比例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进行设计创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比例在设计中的作用。
2. 比例在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1.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一些著名的设计作品,了解其在比例上的特点。
2. 让学生自己进行设计创作,运用比例知识来提高作品的协调性。
作业:1. 学生自己进行设计创作,要求在作品中运用比例知识,如设计一张海报。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到的比例知识。
2. 培养学生对比例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教学目的:
1、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2、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学习此例关系,设计一个花瓶,提高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比例在美术中的关系,分析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从比例的角度考虑设计一个好看的花瓶。
课前准备:
教具:教学图片、花瓶、学生作品若干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油画棒。
教学过程:
1、《出示溪山行旅图》:
(1) 画上画的什么?
(2) 山和人物的大小对比如何?
(3) 这样对比有何作用?
师: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佛壮观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伪气势。
这幅画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的杰作。
2.出示《维鲁维斯的人》
(1) 人存站立和伸张四肢时,在圆形和正方形有何比例关系?
(2) 师简单介绍这幅作品。
4、师介绍黄金分割的知识
(1)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址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称为黄金分割。
因这种比例在造型上址较美观而得名。
(2) 师用黄金分割的知识分析《吧黎圣母院》。
5、欣赏同学们的设计作品
(1) 这些作品你觉得哪件最漂亮?为什么?
(2) 从比例的角度分析,它们成功之处在哪里?
三.作业练习:
(1) 用比例知识先在稿纸上设计一个漂亮的花瓶,再用彩纸剪下来。
(2) 为这个花瓶添加图案花纹。
四:作品展示
1. 你为什么设计这种式样的花瓶。
2. 你能否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设计的?
3. 你最喜欢哪幅作品。
五.课堂小结,提出希望,布置下节课工具
课后记:对于上节课来说,这节好多了,有了透视的一点基础,对于比例就比较好理解和接受,我在上课的过程中顺便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收效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