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封面 (2)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外文翻译基本规范一、要求1、与毕业论文分开单独成文。
2、两篇文献。
二、基本格式1、文献应以英、美等国家公开发表的文献为主(Journals from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2、毕业论文翻译是相对独立的,其中应该包括题目、作者(可以不翻译)、译文的出处(杂志的名称)(5号宋体、写在文稿左上角)、关键词、摘要、前言、正文、总结等几个部分。
3、文献翻译的字体、字号、序号等应与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完全一致。
4、文中所有的图表、致谢及参考文献均可以略去,但在文献翻译的末页标注:图表、致谢及参考文献已略去(见原文)。
(空一行,字体同正文)5、原文中出现的专用名词及人名、地名、参考文献可不翻译,并同原文一样在正文中标明出处。
二、毕业论文(设计)外文翻译(一)毕业论文(设计)外文翻译的内容要求外文翻译内容必须与所选课题相关,外文原文不少于6000个印刷符号。
译文末尾要用外文注明外文原文出处。
原文出处:期刊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不超过3人,多者用等或et al表示).题(篇)名[J].刊名(版本),出版年,卷次(期次):起止页次.原文出处:图书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次.原文出处:论文集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篇名[A].编著者.论文集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次。
要求有外文原文复印件。
(二)毕业论文(设计)外文翻译的撰写与装订的格式规范第一部分:封面1.封面格式:见“毕业论文(设计)外文翻译封面”。
普通A4纸打印即可。
第二部分:外文翻译主题1.标题一级标题,三号字,宋体,顶格,加粗二级标题,四号字,宋体,顶格,加粗三级标题,小四号字,宋体,顶格,加粗2.正文小四号字,宋体。
第三部分:版面要求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版芯要求:左边距:25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距:23mm,页脚边距:18mm字符间距:标准行距:1.25倍页眉页角:页眉的奇数页书写—浙江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外文翻译。
外文翻译指导记录怎么写外文翻译指导记录怎么写外文翻译、开题报告要求一套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材料由外文翻译、开题报告和毕业设计(论文)正文三部分组成,按照统一的封面和格式编写。
和字体大小将按照学院的规定。
文本格式和书写要求(一)外文翻译通过文献综述和翻译,进一步提高外语运用能力,熟悉本专业几大外文书刊,了解国内外毕业设计(论文)信息和动态。
1、格式:(1)外文(译文前面附被翻译的外文原件复印件);(2)翻译成中文格式:①标题②署名(作者名)** 著译者:***③翻译正文④外文著录为了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译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出有关信息的出处,要求译者按著录/题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列注明:期刊——著者,题名,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
书籍——著者,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
2、内容要求:(1)阅读每位学生在文献查阅环节中,必须阅读5~10万个印刷符号的外语文献资料(最好阅读与课题或本专业有联系的内容),择其重要的翻译1~2万个印刷符号(约3000汉字)。
(2)翻译①标题应真实地反映出翻译外文的主体内容或原外文标题内容,一般控制在20个汉字以内。
可以用副标题对标题予以补充说明;②标题下方正中为外文作者署名;③外文翻译成中文的内容;④外文著录(二)开题报告1、格式:(1)课题名称;(2)学生、专业、指导教师和教学单位署名;(3)开题报告的正文撰写。
2、内容要求:(1)课题名称要求与毕业设计(论文)正文标题名称一致(一般控制在20个汉字以内,可以用副标题对标题予以补充说明)。
(2)学生、指导教师和教学单位署名:题目下方中间是学生签名,学生签名下方是专业名称,专业名称下方是指导老师签名,指导老师签名下方是教学单位签名(教学单位指学院)。
(3)开题报告的正文撰写要求包括(不少于2500字):①课题来源②研究目的和意义③研究的内容与途径④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通过提问和分析问题,综合前人文献提出的理论和事实,比较各种学术观点,明确所提问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
外文文献翻译要求
1.译文封面
(1)文献题目:分两行填写,第一行填文献原题,题目中每个实词的首字母要大写;第二行填中文题目。
两行题目的字号均为三号,加粗;英文字体用新罗马体(Times New Roman),中文字体用宋体;行距均为1.5倍行距。
(2)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这几项要在相应栏内的横线上居中填写,不要改动原字体格式(方正姚体、三号、加粗);班级、学号均要完整,不能简写;学生、指导教师的姓若只有两个字的,两字间要空两个半角空格。
2.译文正文
(1)从文献原文的摘要部分开始翻译,译文字数不少于2000字,译文各部分的格式按“信息工程系本科学士学位论文(设计)撰写规范”的规定设置。
(2)文献的页眉、页脚不用翻译,译文页脚部分只设置页码。
(3)译文中若要放入原文的图、表,要按论文格式要求排版。
3.装订顺序
译文一律用A4纸单面打印,装订顺序为:译文封面→外文文献原文→译文,其中原文由原pdf文件直接打印出来。
AS 4176.8-2010 澳大利亚标准™多层压力管材第8部分:最大工作压力达(和包括)5 bar(500 kPa)的用户煤气装置用多层管道系统–系统规范(ISO 17484-1:2006, 修订版)MSB-WL-03浙江铭仕管业有限公司二○○九年七月澳大利亚标准多层压力管材第8部分:最大工作压力达(和包括)5 bar(500 kPa)的用户煤气装置用多层管道系统–系统规范(ISO 17484-1:2006, 修订版)序本标准由澳大利亚/新西兰联合标准委员会的澳大利亚成员编制,PL-006聚烯烃管道系统将在一定程度上代替AS 4176—1994聚乙烯/铝和交联聚乙烯/铝宏观复合压力管道系统。
经两国的利益相关方协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合标准委员会将本标准列入澳大利亚标准,而不是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最大工作压力达(和包括)5 bar(500 kPa)的用户煤气装置用多层管材及其接头的一般要求和性能要求。
PE-X 和PE管材应由压力设计层,胶层和阻挡层组成,AS 4176标准的这一部分对此进行了规定。
本标准采用国家标准修订内容,且为ISO 17484-1:2006 《塑料管道系统- 最大工作压力达(和包括)5 bar(500 kPa)的室内煤气装置用多层管道系统第1部分:系统规范》及其勘误表ISO 17484-1:2006勘误表1:2008(包含下述源文本)的修订版资料。
修订内容及附加要求在附录ZZ中有所描述。
附录ZA规定了证明产品符合本标准的方法。
由于本标准为国际标准,下述情况也适用于本标准。
(a) 无需在文件的每页都显示编号,仅需在封面上标注文件名称。
(b) 在源文本上,“ISO 17484标准的这一部分”应改为“AS 4176标准的这一部分”。
(c) 涉及十进制标记时,句号应用逗号替换。
本标准的术语“标准性”用于定义所用的附录的适用。
“标准性”附录是标准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标准要求在附注和表格中使用规范性术语。
国家标准英文版翻译指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技监局标函[2000]39号关于印发《国家标准英文版翻译指南》的通知国务院务有关部门,全国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标准化活动对外交流的需要,及时准确地把我国国家标准翻译成英文版本,我局组织制定了《国家标准英文版翻译指南》,现予以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二○○○年二月十三日主题词:国家标准规定通知抄送:中国标准出版社、中国标准研究中心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2000年2月12日印发国家标准英文版翻译指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二○○○年二月目次1 前言2 格式3 用词和用语4 引用标准化中心附录A:封面格式附录B:首页格式一、前言为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我国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局从1997年起开始将一部分国家标准翻译成英文。
在翻译过程中,不少有关单位建议对翻译的格式和通用用语进行规范。
为此,我司于1999年初成立了《国家标准英文版翻译指南》编制工作组,开始指南的起草工作。
编制《国家标准英文英文版翻译指南》的目的是:1.对国家标准英文版标准中需要统一的格式进行规范2.对国家标准英文版标准中需要统一的语句和用词进行规范3.对与现行GB1.1及ISO/IEC导则要求有出入的老格式标准文本中有必要进行调整的内容进行规范。
本指南适用于将我国国家标准翻译成英文文本的标准化中心二、格式2.1 等同/修改(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应使用原英文版本,并符合ISO/IEC指南21(1999版)的要求。
2.2 对于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在翻译时应尽可能与原英文版本格式保持一致。
2.3 对于非采用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在翻译时应尽可能以相应国际标准作为格式参考。
2.4 封面和首页格式见附录A和附录B。
三、用词和用语3.1 封面封面用语的英文表述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National Standard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3.1.2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ssued by China State Bureau of Quality and Technical Supervision3.1.3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Issued by China State Bureau of Technical Supervision3.1.4 国家标准局发布Issued by China State Bureau of Standards3.1.5 发布日期Issue date3.1.6 实施日期Implementation date3.1.7 等同采用IDT3.1.8 修改(等效)采用MOD3.1.9 非等效采用NEQ3.2 目次目次用语的英文表述3.2.1 目次contents3.2.2 附录annex3.2.3 参考文献bibliography3.2.4 索引index(es)3.2.5 图figure(s)3.2.6 表table(s)3.3 前言前言部分用语的英文表述3.3.1 前言Foreword3.3.2 本国家标准等同采用IEC (ISO) ××××标准: This national standard is identical to IEC (ISO) ××××3.3.3 本国家标准修改(等效)采用IEC(ISO) ××××标准:This national standard is modified in relation to IEC (ISO) ××××3.3.4 本国家标准非等效采用IEC (ISO) ××××标准:This national standard is not equivalent to IEC (ISO) ××××3.3.5 本国家标准附录××××是标准的附录(补充件)Annex ××××/Annexes ×××× of this national standard is/are normative3.3.6 本国家标准附录××××是提示的附录(参考件)Annex ××××/annexes ×××× of this national standard is/are informative3.3.7 本国家标准对先前版本技术内容作了下述重要修改There have been som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is national standard over its previous edition in the following technical aspects3.3.8 本国家标准与所采用国际标准的主要技术差异The main techn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ational standard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adopted3.3.9 本国家标准从实施日期起代替××××This national standard will replace ××××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date of this standard3.3.10 本国家标准由××××提出This national standard was proposed by ××××3.3.11 本国家标准由××××归口This national standard i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3.3.12 本国家标准由××××起草This national standard was drafted by ××××3.4 引言3.4.1 引言introduction3.5 范围范围部分用语的英文表述:3.5.1 主题和范围subject and the aspect(s) covered3.5.2 本国家标准规定……的尺寸This national s tandard specifies the dimensions of ……3.5.3 本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This national standard specifies a method of ……3.5.4 本国家标准规定……的性能This national standard specif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3.5.5 本国家标准规定……的系统This national standard establishes a system for ……3.5.6 本国家标准规定……的基本原理This national standard establishes general principles for3.5.7 本国家标准适用于……This national standard is applicable to ……3.6 引用标准引语的英文表述(根据中文文本从a, b中选取):a. 下列标准中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