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频率: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 应定期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 时,应及时更换。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 的强度降低到70μW/cm2 的时间(功率≥30W),或降低到 原来新灯强度的 70%(功率 <30W)的时间,应不低于 1000h。紫外线灯管有高硼玻璃和石英玻璃之分,由于高 硼玻璃的UV254nm紫外线透过率只有50%左右,一般只 有1000小时;石英是紫外线透过率最高的材料,普通石英 可以透过UV254的80%以上,石英玻璃紫外线灯寿命一般 大于6000小时,进口的紫外线灯可以到8000h以上,部分 厂家可以达到1200小时。
性、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预防和治疗的可行性等因素,
其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共分为四级,一级最低,四级最高
。
一级生物安全水平(BSL-1):能够安全操作,对实
验室工作人员和动物无明显致病性的,对环境危害程度微
小的,特性清楚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水平。
二级生物安全水平(BSL-2):能够安全操作,对实
验室工作人员和动物致病性低的,对环境有轻微危害的病
紫外线强度计至少1年标定1次 。
紫外线辐照时间计算
照射剂量和时间: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用紫外 线消毒时必须使用照射剂量达到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的照射剂量。 杀灭一般细菌繁殖体时,应使照射剂量达到10 000μW.s/cm2;杀灭 细菌芽孢时应达到100 000μW.s/cm2;病毒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介于细 菌繁殖体和芽胞之间;真菌孢子的抵抗力比细菌芽孢更强,有时需要 照射到600 000μW.s/cm2,但一般致病性真菌对紫外线的抵抗力比细 菌芽胞弱;在消毒的目标微生物不详时,照射剂量不应低于100 000μW.s/cm2。辐照剂量是所用紫外线灯在照射物品表面处的辐照强 度和照射时间的乘积。因此,根据紫外线光源的辐照强度,可以计算 出需要照射的时间。例如,用辐照强度为 70μW/cm2 的紫外线表面 消毒器近距离照射物品表面,选择的辐照剂量是 100 000μW.s/cm2, 则需照射的时间是: 100 000μW.s/cm2 ÷ 70μW/cm2 = 1429 s ÷ 60s ≌ 24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