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问答(一)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15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问答(一)目录:一、通则、综合1、企业采用快速方法测定的申请材料中,可否仅仅写出快速测定的仪器,如大米生产企业,写快速水分测定仪,不写分析天平和烘箱?答:企业使用快速方法进行出厂检验的,列出其方法使用的仪器设备即可;可以不列细则中相应的仪器设备。
2、发证范围交叉的产品。
企业申报应有自主选择权,不能强制要求按主导产品申报。
答:为加强统一管理,要按主导产品来确定。
3、7月1日以后市场销售的生产日期是7月1日以前的“十类”产品是否列入查处范围。
答:2005年7月1日后市场上销售的生产日期为7月1日以前的10类合格产品,不纳入无证查处的范围,可以不加贴QS标志在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4、拌料、摊凉的场地是否要求离地?答:食品的成品、半成品一般要求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5、采购质量控制是中小型食品企业比较薄弱的环节,要求企业对原材料把关到什么程度为宜?答:对企业采购质量控制的最低限度要求是,企业在采购时应验证采购物品的合格证明材料,如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明等。
对实行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的食品还要求查验供货方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食品企业在原料采购验证的同时,应当建立相应的记录。
6、仓储、库房如何才算满足要求,能否有个明确的标准?答:按通则和细则中的规定来要求。
《现场核查表》2.3“库房要求”中要求,库房应当整洁,地面平滑无裂缝,有良好的防潮、防火、防鼠、防虫、防尘等设施。
库房内的温度、湿度应符合原辅材料、成品及其他物品的存放要求。
原辅材料、成品(半成品)及包装材料库房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等物品。
在一些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中,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原辅材料库、成品库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如《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在“生产场所”一节中,要求“酱卤肉制品”生产企业及“熏烧烤肉制品”和“熏煮香肠火腿制品”的生产企业必须具备:原料冷库、辅料库和成品库。
审查员在现场核查时,还要根据每种食品的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中的具体要求进行核查。
食品安全有奖问答题目及答案
问题一:什么是食品安全?
答案: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和消费等环节中不受任何有害物质或微生物的侵害,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状态。
问题二:食品中最常见的安全问题是什么?
答案:食品中最常见的安全问题包括食品中毒、食品添加剂超标、食品质量不合格等。
问题三: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答案:保障食品安全需要从源头控制,包括严格的生产管理、规范的加工操作、科学的运输方式、合理的销售渠道以及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等。
问题四:如何判断食品是否安全?
答案:判断食品是否安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查看食品生产企业的资质和生产许可证、观察食品的外观、气味和口感是否正常、检查食品包装是否完整和标识是否清晰、选择有信誉的销售渠道购买食品等。
问题五:食品安全与个人健康有何关系?
答案:食品安全与个人健康密切相关。
不安全的食品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过敏反应、慢性疾病等健康问题,严重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问题六:食品安全法规有哪些?
答案:食品安全法规包括《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
这些法规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保障食品安全。
问题七:消费者如何举报食品安全问题?
答案:消费者可以通过拨打食品药品监督举报电话、向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提交书面举报材料、向媒体曝光等方式来举报食品安全问题。
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选择通过投诉平台或者消费者协会进行举报。
问题八:食品安全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食品安全的意义重大。
保障食品安全可以维护人民的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增加消费者对食品的信任感,提升国家的形象和声誉。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问答(二)1、问:在肉制品的复合磷酸盐(添加剂)检验过程中,由于检验方法规定将肉中、骨头中的磷均计算在内,肉制品中的复合磷酸盐容易超过标准的规定。
我们认为复合磷酸盐的超标主要是原料肉或骨头中的磷含量过高造成的,并且饲料带入的磷在动物间存在较大差异。
对复合磷酸盐应如何检验?答:在肉制品加工中使用复合磷酸盐比较普遍,必须严格加以控制。
在肉制品的检验过程中,可以将骨头(非可食部)去除后制样进行检验。
原料肉中的磷含量过高,与饲料的配方有关,企业应选择含磷量低的原料肉。
2、问:“无醇啤酒”在国际上作为一个啤酒品种,是指酒精含量低于0.5%(v/v)的啤酒,可用普通啤酒脱醇而得,也可用限制发酵控制酒精的生成而制成,应当同啤酒一样,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
答:同意将“无醇啤酒”作为啤酒的一个品种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
在审查过程中可参照《啤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执行。
无醇啤酒生产企业应当具备啤酒的生产能力,并且有脱醇、控制酒精生成等生产无醇啤酒所需的设备;无醇啤酒产品的酒精度要低于0.5%(v/v),原麦汁浓度要≥3.0g/100g;其它的质量指标要符合啤酒标准的要求。
3、问:现在国内一些啤酒厂为保证同一品牌啤酒的风味一致,采用“集中酿造,分散灌装”方式进行生产,各灌装点没有啤酒细则规定的发酵等设备,对这些灌装的啤酒生产企业应如何审查?答:可以接受这类啤酒灌装企业啤酒生产许可证申请,啤酒灌装厂的核查要在原料啤酒的生产厂之后进行,使用原料啤酒供应厂的生产许可证,不单独发放啤酒生产许可证。
在审查中要同时满足以下要求:(1)啤酒灌装厂和发酵厂要有隶属关系;灌装厂可以是发酵厂的下级单位,也可以是同一上级公司的平级单位。
(2)啤酒灌装厂只允许灌装本公司发酵生产的啤酒,并要保持啤酒品牌的一致性。
(3)啤酒灌装厂的能力应满足啤酒细则中的相应要求;产品最后的灭菌过程要在灌装厂内完成;要有相关产品的检验能力,并在灌装厂完成出厂检验。
食品安全知识竞赛题库·问答题及答案(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食品安全知识竞赛题库·问答题1、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什么证件?《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食品经营者在采购过程中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QS证书、机构代码证书,以及与所购食品同批次的食品检验报告或其他食品合格相关的证明文件。
2、地沟油的五大流向是?(1)顾客餐桌(2)生产矿山选矿捕收剂(3)养殖场(4)化工厂(5)工厂和学校食堂3、瘦肉精有什么危害?其主要危害是:出现肌肉振颤、心慌、战栗、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特别是对高血压、心脏病、甲亢和前列腺肥大等疾病患者危害更大,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4、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乳酸等。
用于果酱、蜜饯等的食品加工中。
抗氧化剂--与防腐剂类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常用的有维C、异维C等。
着色剂--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
它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使其增强食欲。
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改善或稳定冷饮食品的物理性状,使食品外观润滑细腻。
他们使冰淇淋等冷冻食品长期保持柔软、疏松的组织结构。
营养强化剂--可增强和补充食品的某些营养成分如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等)。
各种婴幼儿配方奶粉就含有各种营养强化剂。
膨松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中添加膨松剂,可促使糖体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膨松的作用。
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甜味剂--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等。
目的是增加甜味感。
酸味剂--部分饮料、糖果等常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
常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
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
我国食品在面粉中允许添加最大剂量为0.06g/kg.。
食品安全试题1.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表示的含义是,A,。
A、质量安全B、符合标准C、认证标志D、以上都是2. 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10类食品有肉制品、乳制品、,B,、调味品、方便面、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面米食品和膨化食品。
A、糖果B、饮料C、虾米D、茶叶3. 消费者因食品缺陷造成人身损害的:,D ,A、只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B、只可以向批发商要求赔偿C、只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D、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4. 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C,A(可继续销售 B(可降价销售 C(不能销售 5.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抽样检验时~应当,B,A(适当收取检验费 B 购买抽取样品 C(随意抽取 6. 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其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C,A(适宜人群 B不适宜人群 C(治疗功能 7.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从,C,起施行。
A.2009年1月1日B.2009年5月1日C.2009年6月1日D.2009年10月1日8. 食品安全标准的性质是:(c )A、鼓励性标准B、引导性标准C、强制性标准D、自愿性标准9. 食品经营者销售的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以下关于标签表述不正确的是:( )A、标签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B、标签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C、标签应当清楚、明显~容易辨识D、标签应该突出表明功效10. 下列食品包装或者容器上不需要贴QS标签的是,D,A、小麦粉、大米B、酱油、食醋C、冷冻饮品、速冻米面制品D、西餐厅自制糕点 11. 《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明确规定~工商所对辖区内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负监督管理责任~辖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第一责任人是,B,A、辖区巡查组长B、工商所主要负责人C、网格化管理员 12. 《食品安全法》对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和说明书的要求说法错误的是,C,A、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B、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C、只需要中文标签和说明书~其他的不需要D、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法》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13. 下列不属于国务院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部门是,D, A、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B、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D、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14. 关于商场超市散装食品经营说法错误的是,D, A、出厂的散装食品必须附有检验合格证明B、经营者应按照“生熟分开”的原则设定散装食品销售区域。
食品安全知识问答一、什么是食品质量安全?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食品质量状况对食用者健康、安全的保证程度。
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食品的污染导致的质量安全问题。
例: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等。
二、是食品工业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质量安全问题。
如: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配剂、介质以及辐射食品、转基因食品等。
三是滥用食品标识。
例:伪造食品标识、缺少警示说明、虚假标注食品功能或成分、缺少中文食品标识(进口食品)等。
二、什么叫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指为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产品才允许生产销售的一种行政监管制度。
它是一项行政许可制度。
制度建立的原则是事先保证和事后监督相结合、政府监管和企业自律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它主要包括三项基本内容:1、食品生产企业必备条件审查制度:在国内加工销售食品的企业,必须具备保证产品质量的必备条件,并按规定程序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后方可生产食品;2、强制检验制定: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履行法律义务,产品经检格后方可出厂销售;3、食品质量安全标志制度:检验合格出厂销售的食品必须在其包装上加印(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即“QS”标志。
三目前必须标注QS标志的食品有哪些?第一批必须标注QS的食品共5类,分别是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醋。
第二批必须标注QS标志的食品共分10类,主要包括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和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食品、冷冻饮品、膨化食品及速冻米面制品。
第三批必须标注QS的食品共分13类,主要包括糖果制品、茶叶、葡萄酒及果酒、啤酒、黄酒、酱腌菜、蜜饯、炒货、蛋制品、可可制品、咖啡、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
四、如何判别伪劣食品?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
《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
食品安全知识问答阳曲县质量技术监督局1、什么是“QS”?“QS”是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证的简称,是国家质检总局在2002年推出的。
根据该项市场准入制度的规定,凡进入该制度范围内的食品的有关生产企业要拿到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在销售单上贴上QS(质量安全)标志才允许进入市场销售。
“QS”主要包括三项内容:第一、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对于具备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必备的生产条件、能够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企业,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准予生产获证范围内的产品;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准生产相关食品。
这就从生产条件上保证了企业能生产出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产品。
第二、对企业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要求企业必须履行法律义务,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不准出厂销售。
对于不具备自检条件的生产企业必须实施委托检验。
这项规定适合我国企业现有的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能有效地把住产品出厂质量安全关。
第三、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制度的食品实行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识制度对检验合格的食品要加印(贴)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没有加贴QS标志的食品不准出厂销售。
这样做,便于广大消费者识别和监督,便于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监督检查,也有利于促进生产企业提高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责任感。
自2002年7月开始,国家质检总局首先在全国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这五类产品正式实施“QS”市场准入制度。
2003年开始对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和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食品、冷冻饮品、膨化食品、速冻米面“新十类”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2005年开始,启动糖果制品、茶叶、葡萄酒、啤酒、黄酒、酱腌菜、蜜饯,炒货制品、蛋制品、可可制品、焙炒咖啡、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13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制度。
2、什么是食品标签?食品标签,是指在食品包装容器上或附于食品包装容器上的一切附签、吊牌、文字、图形、符号说明物。
标签的基本功能为: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厂名、批号、日期标志等。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问答(一)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问答( 一)一、通则、综合1、企业采用快速方法测定的申请材料中, 可否仅仅写出快速测定的仪器, 如大米生产企业, 写快速水分测定仪, 不写分析天平和烘箱?答: 企业使用快速方法进行出厂检验的, 列出其方法使用的仪器设备即可; 能够不列细则中相应的仪器设备。
2、发证范围交叉的产品。
企业申报应有自主选择权, 不能强制要求按主导产品申报。
答: 为加强统一管理, 要按主导产品来确定。
3、 7月1日以后市场销售的生产日期是7月1日以前的”十类”产品是否列入查处范围。
答: 7月1日后市场上销售的生产日期为7月1日以前的10类合格产品, 不纳入无证查处的范围, 能够不加贴QS标志在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4、拌料、摊凉的场地是否要求离地?答: 食品的成品、半成品一般要求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5、采购质量控制是中小型食品企业比较薄弱的环节, 要求企业对原材料把关到什么程度为宜?答: 对企业采购质量控制的最低限度要求是, 企业在采购时应验证采购物品的合格证明材料, 如检验报告, 产品合格证明等。
对实行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的食品还要求查验供货方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食品企业在原料采购验证的同时, 应当建立相应的记录。
6、仓储、库房如何才算满足要求, 能否有个明确的标准?答: 按通则和细则中的规定来要求。
《现场核查表》2.3”库房要求”中要求 , 库房应当整洁, 地面平滑无裂缝, 有良好的防潮、防火、防鼠、防虫、防尘等设施。
库房内的温度、湿度应符合原辅材料、成品及其它物品的存放要求。
原辅材料、成品( 半成品) 及包装材料库房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等物品。
在一些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中, 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原辅材料库、成品库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如《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在”生产场所”一节中, 要求”酱卤肉制品”生产企业及”熏烧烤肉制品”和”熏煮香肠火腿制品”的生产企业必须具备: 原料冷库、辅料库和成品库。
审查员在现场核查时, 还要根据每种食品的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中的具体要求进行核查。
7、产品中不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 可是所使用的原材料中含有这种添加剂, 在发证检验中也检出来了, 如何来判定? 如酱卤肉制品, 使用了酱油, 而肉制品成品中不允许检出苯甲酸。
答: 首先要明确, 不允许添加并不表示不得检出。
要根据检出的量, 结合企业使用原材料的情况来判定企业是不是使用添加了食品添加剂。
8、工厂生产设备及控制生产过程中所用的相关仪表仪器等是否必须检定?答: 企业生产过程中所用的相关仪表仪器也必须检定, 属于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范围的仪器仪表, 由县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定; 属于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范围的仪器仪表, 由企业自行检定或委托检定。
9、大礼包中有发证产品的, 是不是小包发证产品包装袋上印( 贴) QS标志, 大礼包大包装不印( 贴) QS标志?答: 大礼包是多种食品的混合包装, 其中的发证产品最小包装上要加印( 贴) QS标志。
10、有的产品标签上标注了审查细则规定的发证检验项目以外的指标, 发证检验时, 除对审查细则规定的检验项目检验以外, 标签上标注的指标是否要一起检验?答: 如果企业在产品标签上标注了审查细则规定以外的其它指标, 发证检验时也要进行检验, 并按企业的明示值进行判定。
11、有的企业使用纸片法做细菌检验, 可否代替规定的检验方法?答: 使用试纸进行细菌检验按企业自建方法进行要求。
其检验结果要与标准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
12、对于新开办的食品企业, 因其尚未进行大批量生产, 如何有效核查其生产记录?答: 能够不要求具体数量, 但每批都要有记录。
13、企业须具备的冷藏车是否能够租用?答: 能够租用, 但不能够临时租用。
14、如果企业的成品库中堆放有用与促销的其它物品, 且这促销品不一定是食品( 因为促销品往往是和产品一起发出的) , 这样行不行?答: 企业的成品库中存放一些于产品相关的物品是能够的, 但存放不能造成对食品安全的危害。
15、生产过程中关键控制点多为经验的一些描述( 如凉晒到八成干即可) , 而不是可监控参数( 如凉晒到水分含量20%即可) , 这样是否能够?答: 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 有些是能够靠经验控制的, 有些需要靠具体参数控制。
我们应当引导企业逐步进行科学管理, 不断从经验控制走向参数控制。
16、食品生产许可对企业的检验能力要求较高, 规定了必备的检验设备, 企业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必须添置相应的检验设备, 现在的问题是既便是企业购置齐全相应的检验设备, 也不一定能达到检验能力的要求, 因为人员的培训是远比购买设备更长期的工作。
建议增加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出厂检验人员的操作考核, 因为在现场核查时发现有的企业实验室的检验设备形同虚设, 设备闲置没有人进行过操作。
答: 核查一个企业是否有检验能力, 不但是要求企业具备细则中所列的仪器设备, 还要有实验用的其它用具, 化学试剂等, 同时也要对检验人员的能力进行核查。
综合考察后, 才能做出是否符合的结论。
17、虽然审查细则对实行生产许可产品范围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 但仍对一些产品是否纳入准入范围把握不准。
如焙炒咖啡类生产企业, 从其它厂家购进咖啡粉, 加入奶精、砂糖后形成一种速溶咖啡产品, 这种产品是否列入准入范围内。
答: 细则中已明确规定, 焙炒咖啡的发证范围包括焙炒咖啡豆和咖啡粉。
速溶咖啡不在焙炒咖啡范围之内, 属固体饮料。
18、通则要求企业必须具备5个标准( 规定) , 对于具体企业, 可否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具备相关的标准( 规定) , 如应用纯净水企业可否不需要GB2760和GB14880; 固体饮料企业可否不需要GB5749?答: 如果某产品生产企业不涉及通则中规定的5个必备的标准( 规定) 中一个或几个, 企业能够不具备相应的标准。
19、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 米、面、油生产企业在成品包装上, 经常有短斤少两的行为, 建议在现场核查时, 抽查成品库中包装成品的计量, 看其是否符合《定量包装计量监督规定》的要求。
答: 按细则要求, 不对大包装进行净含量检验。
《定量包装计量监督规定》也是适用于25kg以内的定量包装产品。
对于小于25公斤的定量包装产品, 能够按产品标签的明示值进行检验。
20、在出厂检验中, 怎样划分批的概念? 是定多少天为一批还是以数量多少来界定?答: 一般来说同一次投料, 同一班次生产的产品为一批。
批不是以天或数量来确定的。
21、在审查过程中, 必备的生产设备是否按细则中规定缺一不可, 有的企业设备用自制的设备代替是否能够?答: 细则中规定的必备的生产设备, 企业不是缺一不可, 也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工艺进行合理减少。
比如, 在食醋生产中, 有些企业用酒精进行醋酸发酵生产食醋, 就能够不要筛选、破碎、蒸煮等等必备的生产设备。
企业能够使用自制的生产设备, 但要能满足工艺要求。
22、在新版现场审查表2.2.3中提出了”生产车间的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应满足不同食品的生产加工要求”, 部分产品如纯净水有相应的厂房规范, 能够找到空气洁净度的依据, 而对大米、茶叶等产品生产车间的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的要求没有依据。
如何判定?答: 关于食品生产车间的温度、湿度及空气洁净度, 凡是在审查细则中有相应的规定的, 按审查细则中的具体规定进行核查。
在审查细则中没有相应的规定的, 审查员可根据大米、茶叶等不同食品的生产加工要求, 对生产车间的温度、湿度及空气洁净度进行核查评定。
23、如何核查生产中的过程检验?答: 过程检验的方式是多样的, 能够是用仪器进行检验, 也能够是进行感观检验。
过程检验要有相应的记录。
二、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24、采用压榨法生产的食用植物油是否测定溶剂残留?答: 按照食用植物油标准, 无论采用何种工艺生产食用植物油, 溶剂残留项目的必须检验。
25、大米抛光时用的水是否应符合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答: 大米抛光时的用水也是生产用水。
生产用水必须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
26、大米生产设备、饮用水制水设备等一些生产加工设备, 大多为组合型、成套型, 企业填报主要生产设备表时应如何填报?答: 生产设备是属于成套设备( 组合设备) 时, 除将成套设备填入表格内外, 还应对照各审查细则分项列出其所涵盖的具体功能和相应的设备。
27、高筋小麦粉的许多性能指标已到达专用粉的要求, 是否要求高筋小麦粉的企业配备清粉机?答: 不做要求。
但企业能够根据生产工艺的需要配备或不配备清粉机。
28、食用油生产加工企业生产190kg大铁桶装和15kg、 20kg 塑料桶装食用植物油, 是否该纳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范围, 是否该加施QS标志?答: 企业生产的190kg大铁桶装和15kg、 20kg塑料桶装食用植物油, 应该纳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管理, 也应该加贴( 印) QS标志, 同时按规定加贴食品标签。
29、食用植物油细则发证范围无米糠油, 但相关标准里却列出了米糠油的标准, 是否发证?答: 因为米糠油有了相应的标准, 米糠油能够发证。
30、小麦粉实施细则规定, 面粉生产企业取得专用粉生产许可证, 必须配备粉质曲线测试仪, 但该测试仪价格昂贵, 小企业尚无力购置及配备检验人员, 无法取得专用小麦粉生产许可证。
能否允许企业委托有资质技术机构检验”粉质”项目, 办理委托协议后, 给予申办专用粉生产许可。
答: 按照小麦粉实施细则的要求,专用小麦粉生产企业必须具备粉质曲线测试仪, 否则无法对专用小麦粉的质量进行控制。
因此该项目不允许委托检验。
31、能否将荞麦粉纳入小麦粉申证单元?答: 不能将荞麦粉纳入小麦粉的申证单元。
32、在新版现场审查表6.3中, 要求开展按规定过程检验。
在现场审查中, 大米加工自动化程度较高, 从稻谷原材料到大米成品的全部加工过程基本上是密闭的, 并无半成品, 无法开展过程产品检验。
答: 大米自动化加工程度较高, 从稻谷到大米成品的全部加工过程基本上是密闭的, 可是, 从稻谷到大米成品之间还是要经过筛选、砻谷、碾米等过程, 能够经过设备上的观察窗口开展产品过程检验。
33、植物油旧标准中有全精炼和半精炼的提法, 新标准则将产品分为一至四级, 也不要求标注全精炼和半精炼。
是否在细则中、证书上取消这种说法?答: 原植物油标准中也没有全精炼和半精炼的提法, 细则的申证单元是按生产工艺划分。
按工艺划分申证单元比较合理。
三、酱油、醋、味精、糖34、”酱油”、”食醋”细则中出厂检验设备中缺”恒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