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六课第一二框
- 格式:ppt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17
第二框夫妻地位平等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夫妻关系的核心是()A.“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B.“夫妻共同拥有家庭的财产”C.“夫妻双方的相互信任”D.“夫妻在人格上不依附于对方”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夫妻关系的核心,即“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答案选A项。
2.夫妻双方所生子女,在确定姓名时()A.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B.只可以随父姓C.只可以随母姓D.争执不下,父母双方的姓都不随答案:A3.民法典规定,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
下列说法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夫妻双方所生子女要随父姓B.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C.一旦结婚,夫妻间应遵循“男主外、女主内”的原则D.若夫妻一方工作繁忙,则不必履行家庭义务答案:B解析:双方所生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排除A项;夫妻双方无须受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束缚,均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B项符合题意,排除C项;若夫妻一方工作繁忙,双方应平等协商,妥善安排分配,排除D项。
4.下列关于夫妻人身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夫妻人身权是夫妻双方家庭地位平等的重要标志B.夫妻关系就是夫妻人身关系C.夫妻双方人格独立是公民人身权在法律中的直接体现D.夫妻任何一方不得限制或干涉对方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答案:B5.小琳在登记结婚后,与丈夫共同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其父母专门赠给她一辆轿车,男方父母也专门赠送给她一对玉手镯,小琳又以商品房入股和他人合伙经营,获利10万元。
第二年,小琳跟丈夫因感情破裂离婚。
根据我国法律,属于小琳的个人财产的是()①商品房②轿车③一对玉手镯④投资获利的10万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购买的商品房,以及入股获利的10万元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为个人财产,因此小琳所收到的轿车、手镯属于小琳的个人财产。
第六课珍惜婚姻关系第一框法律保护下的婚姻 (1)第二框夫妻地位平等 (7)第一框法律保护下的婚姻必备知识基础练1.王斌与范华是源于同一外祖父母的表兄妹,后来范华被他人收养,依照我国民法典的规定,王斌与范华( )A.可以结婚B.不能结婚C.可以照顾结婚D.能否结婚从习惯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结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①男女平等②达到法定婚龄③男女双方完全自愿④一夫一妻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男女自愿申请结婚,婚姻登记机关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登记( )①一方无生育能力②生理有缺陷③未达法定婚龄④已有配偶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某村女青年小芹(19岁),因家境贫寒被父母强迫嫁给同村包工头杨某,婚后杨某经常酗酒打架。
小芹实在无法忍受,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申请。
据此完成4—5题。
4.这桩“婚姻”中,违反了结婚的哪些条件? ( )①男女双方完全自愿②达到法定的结婚年龄③家庭关系中双方地位平等④举行结婚庆典仪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人民法院对小芹的诉讼请求( )A.会受理,因为小芹受到家庭暴力B.不会受理,因为没有履行结婚登记C.会受理,因为已构成事实婚姻D.不会受理,因为离婚不归人民法院管辖6.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当事人有选择离婚的自由,协议离婚的要求是( )①当事人双方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②子女可以自己决定跟随父母哪一方③财产分割问题要达成协议④法律规定了离婚自由,但反对轻率离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法律规定了离婚自由,但在下列情形中当事人的离婚自由受到一定限制的有( )①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②法律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一年内原告不得起诉离婚③女方在怀孕期间,男方不得提出离婚④夫妻离婚需要经过双方父母同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赵某婚后感觉丈夫与恋爱时期的表现相差甚远,十分不满,于是提出离婚。
假如你是赵某的同学,你应该这样告诉她( )①应该珍惜婚姻,不能草率离婚②感情确已破裂,可以协议离婚③如果协议离婚,须到人民法院④如果裁判离婚,须到登记机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胡某因家境贫寒,一直未娶妻,1996年经人介绍,贵州女叶某从贵州来陈村,双方互相未经任何了解、熟悉,第二天便同居在一起。
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一)基础巩固1. 下列有关推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B.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C.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D.推理的结论是由实践推出来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推理的有关知识。
A、B、C的表述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推理的结论是由前提推出来的,因此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 形式逻辑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角度,将推理分为( )A.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B.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C.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D.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答案】A【解析】按题干的划分标准,只能把推理分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因此A正确;B、C、D均与题意不符合,排除。
故选A。
3.“如果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所以,张思德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
”这一推理属于( )A.归纳推理B.演绎推理C.类比推理D.或然推理【答案】B【解析】题中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属于演绎推理,B正确;A、C、D均是对题干的误判,排除。
故选B。
4. 彭平是计算机编程专家,姚新是一位数学家。
其实,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
我们知道,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计算机编程专家。
据此,我们可以认为( )A.彭平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B.有些数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C.姚新并非毕业于综合性大学D.大多数计算机编程专家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演绎推理的知识。
A错误,材料强调“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计算机编程专家”,而彭平作为计算机编程专家,不一定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B 符合题意,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材料中强调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因此我们可推断出有些数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C错误,从材料中不能看出姚新是否毕业于综合性大学;D错误,材料强调“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计算机编程专家”,并不等于大多数计算机编程专家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本课中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党的执政方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人民政协的性质,人民政协的职能属于高考政治学科的主干知识,在历年高考中占重要地位。
其中比较稳定的考点是党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党的执政方式,而其中党的执政方式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难点,党的性质、宗旨,党的执政方式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
1.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②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4)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明确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意义。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②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指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指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③理解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第二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一个个大难关,实现了一个个大转折,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大事业,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①。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道出世界最大政党根深叶茂、蓬勃壮大的力量源泉。
我们要时刻不忘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②。
【思维导图】1.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牢记初心和使命要求中国共产党人()①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②要依法行政,对人民负责③要履行政府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各项职能④要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由教材知识可判断出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政府依法行政,党坚持依法执政,党不能履行政府职能,②③的主体应是政府,应排除;故选D。
答案:D2.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这集中体现了()A.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B.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C.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优越性解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这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B、C、D三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