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教学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2.22 MB
- 文档页数:98
《经济学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 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 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和工具;3. 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影响因素;4. 掌握经济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分类1.1 经济学的定义和对象1.2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1.3 正面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2. 基本经济原理2.1 稀缺性原理2.1.1 稀缺性概念2.1.2 稀缺性原理的意义和适用范围2.2 机会成本原理2.2.1 机会成本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2.2 机会成本原理的应用2.3 边际分析原理2.3.1 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的概念 2.3.2 边际分析原理在决策中的应用 2.4 比较优势原理2.4.1 比较优势的概念和理论基础2.4.2 比较优势原理的应用3. 市场经济及其运行机制3.1 市场的定义和特征3.2 需求与供给3.2.1 需求的决定因素、定律和弹性 3.2.2 供给的决定因素、定律和弹性 3.3 市场均衡和调节3.3.1 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3.3.2 市场调节机制和功能3.4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3.4.1 市场失灵的类型和原因3.4.2 政府干预的目的和手段4. 经济学的应用4.1 价格与效益的分析4.1.1 价格弹性分析4.1.2 效益评估与效率分析4.2 政策评估与经济预测4.2.1 政策评估的概念和方法4.2.2 经济预测的原理和应用三、教学方法1. 集中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经济学原理和概念,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理论框架;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3. 课堂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 案例分析法: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资源1. 《经济学原理》教材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经济数据和案例分析资料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的程度;2. 作业和小测验成绩:根据学生对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评价;3. 课堂练习和案例分析成果: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能力表现。
《经济学》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工商管理学院2012年8月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经济学课程类型: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课学分:4 学时:56授课对象:12级电子商务专业制定人:薄晓东二、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①能够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对市场供求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并能初步观察分析身边的经济现象②能够运用辩证思维和数理逻辑思维方法、以及实证分析方法分析解决社会经济现象和具体问题,并能初步对政府的相关经济政策及规定进行正确的理解和运用③基于项目作业和小组作业等形式,不断增强团队沟通及协调能力④通过对身边发生事情的观察和分析,不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⑤通过新闻摘录、网上冲浪等形式,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不断提高自我学习能力2.课程内容设计三、进度表设计四、第一节课设计梗概第一步:介绍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安排及考核要求。
(20分钟)第二步:讲授新课“市场运行分析”。
(60分钟)(1)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着手——市场(由每个人组成)——市场经济。
(18分钟)走进经济学。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而引发。
案例1、案例2。
由此推导出经济学的含义、学习经济学的意义和本专业与经济学的关系。
任务1:分组举例说明我们身边的由于资源稀缺所引起的资源配置现象。
由个人行为分析到市场经济分析。
任务2: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举例说明市场经济自发进行资源配置现象。
(2)分析市场经济如何运行。
(12分钟)(3)绘制市场运行图,并进行比较、分析、归纳。
(10分钟)(4)操练(熟练并掌握市场运行图)。
(20分钟)任务3:从海润楼小卖部等身边的日常生活着手,让学生发现原来经济学离我们很近,分组举例说明我们身边的由于资源稀缺所引起的资源配置现象任务4: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举例说明市场经济自发进行资源配置现象,探讨市场经济如何运行,请同学们设想学院不卖部中的个体及其行为,并对其进行归类(项目3.1)任务5:“学苑商城”把一双运动鞋以80元的价格卖给张林同学。
形势与政策教案形势与政策教案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形势与政策教育成为了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势与政策教案旨在培养学生对国家形势和政策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本文将从形势与政策教案的意义、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形势与政策教案的意义形势与政策教案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
通过学习形势与政策,学生可以了解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导向,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同时,形势与政策教案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读社会现象,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二、形势与政策教案的教学内容形势与政策教案的教学内容应包括国内外形势、经济政策、文化政策、科技政策等多个方面。
在国内外形势方面,教案可以涵盖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国际经济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国际形势对国内发展的影响。
在经济政策方面,教案可以介绍国家的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税收政策等,帮助学生了解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政府的调控措施。
在文化政策和科技政策方面,教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对文化和科技的支持政策,促进学生对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理解和认同。
三、形势与政策教案的实施方法形势与政策教案的实施方法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实地考察等,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形势与政策的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浏览网页等方式获取形势与政策的信息。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模拟政府会议、撰写政策建议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政策制定和表达能力。
四、形势与政策教案的评估方法形势与政策教案的评估方法应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测试、小组讨论、个人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理解能力进行评估。
此外,教师还可以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通过学生的政策建议、实地考察报告等来评估学生的政策制定和实践能力。
总之,形势与政策教案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价格上限(price ceiling)答:价格上限又称限制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如果价格上限高于均衡价格,这种价格上限对价格或销售没有影响,被称为没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上限;如果价格上限低于均衡价格,则价格上限会导致经济偏离均衡状态,使得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引起短缺,这种价格上限属于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上限。
政府解决供给不足主要有两种方法:配给制和排队。
在实行价格上限时还必然出现黑市交易。
在这样的政策下,得益的是能以低廉的价格买到商品的消费者,而生产者和买不到商品的消费者的利益则受到损害。
2.价格下限(price floor)答:价格下限又称支持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
如果价格下限低于均衡价格时,这种价格下限对价格或销售量没有影响,可以称为没有限制作用的价下限;如果价格下限高于均衡价格时,价格下限会使得经济偏离均衡状态,最终价格等于价格下限规定的水平,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引起过剩,这种价格下限被称为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下限。
许多国家实行的农产品支持价格和最低工资都属于价格下限。
就农产品支持价格而言,目的是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收入,有其积极意义,但这也导致了农产品过剩,不利于市场调节下的农业结构调整。
3.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深圳大学2009研)答:税收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属点或税负转嫁的最后结果。
它是关于税收负担分配的问题,指税收最终导致哪些人的福利损失,也就是税收最终由哪些人负担了。
《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经济学原理Economics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48/3四、先修课程:无五、课程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经济学基本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掌握探索经济学基本规律的一般方法;2. 引导学生接受经济学知识熏陶,提高经济学基本素养;3. 使学生了解消费者和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的地位和作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六、适用学科专业经济学、金融、国贸、国际商务、统计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经济学十大原理(2学时)人们如何做出决策人们如何相互交易整体经济如何运行●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2学时)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相互依存性和贸易的好处(2学时)比较优势:专业化的动力比较优势的运用●市场如何运行(8学时)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弹性及其应用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市场和福利(6学时)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赋税的代价●公共部门经济学(6学时)外部性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8学时)生产成本竞争市场上的企业寡头●劳动市场经济学(6学时)生产要素市场收入与歧视收入不平等与贫困●消费者选择理论(4学时)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选择不对称信息●宏观经济学的数据(2学时)GDP:一国收入的衡量CPI:生活费用的衡量●长期中的真实经济(2学时)生产与增长失业八、教学方法●授课+习题讲解九、教材及参考书●经济学原理,曼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十、课程考核方式●闭卷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