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竞赛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13
古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名句。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二、选择题1. 下列哪首诗是杜甫的作品?A. 《静夜思》B. 《春晓》C. 《登高》D. 《将进酒》答案:C2. 以下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王之涣C. 张九龄D. 王维答案:C三、判断题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中的诗句。
(对)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苏轼的诗句。
(错)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错)四、简答题1. 请简述《静夜思》的意境。
答:《静夜思》以明月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2. 请解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或友人的深情厚意,即使相隔千里,也希望能共享美好的时光。
五、默写题1. 请默写《春晓》全诗。
答: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请默写《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以下部分。
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六、赏析题1. 请赏析《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答:这两句诗通过“落木”和“长江”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2. 请分析《静夜思》的艺术特色。
答:《静夜思》以其简洁的语言、明快的节奏和深邃的意境,成功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诗中的“明月”和“霜”的比喻,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高中语文竞题试题答案及解析高中语文竞赛试题答案及解析涵盖了对文学常识、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方面的考查。
以下是一些典型题目的答案及解析:一、文学常识1.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答案:曹雪芹解析:《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之一,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之手?答案:苏轼解析:这句诗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古文阅读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 滕子京为何重修岳阳楼?答案:滕子京在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之时,为了纪念和展示国家的繁荣景象,决定重修岳阳楼。
2. 岳阳楼的重修有何意义?答案:岳阳楼的重修不仅是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传承,也象征着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我的母亲》节选:“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她用勤劳和智慧,把我们兄弟姐妹拉扯大。
”1. 作者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作者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勤劳、智慧,尽管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成功地抚养了作者和他的兄弟姐妹。
2.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什么情感?答案: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赞扬了母亲的勤劳和智慧。
四、作文题目:《我的梦想》要求:不少于800字,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答案示例: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
医生是救死扶伤的天使,他们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病人带来健康和希望。
从小我就对医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每当看到医生救治病人,我心中就充满了敬意和向往。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将努力学习医学知识,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将来能够用自己的双手为社会做出贡献。
解析:这篇作文紧扣题目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表达了作者对成为医生这一职业的向往和决心。
诗词古文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李白《望庐山瀑布》B. 杜甫《望岳》C. 王之涣《登鹳雀楼》D. 王安石《登飞来峰》答案:B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王维C. 李清照D. 杜甫答案:B3.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哪首诗?A. 张继《枫桥夜泊》B. 王昌龄《出塞》C. 杜牧《江南春》D. 李商隐《夜雨寄北》答案:A4.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以下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勃B. 张九龄C. 李白D. 杜甫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答案:王维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句诗出自________的《饮酒·其五》。
答案:陶渊明3.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夜雨寄北》。
答案:李商隐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词出自宋代词人________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答案:苏轼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诗圣”杜甫的诗歌特点。
答案:杜甫的诗歌以深沉、悲悯、忧国忧民著称,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被誉为“诗史”。
2. 请简述“诗仙”李白的诗歌风格。
答案:李白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常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抒发个人情感和理想抱负,被誉为“诗仙”。
四、翻译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成英文。
答案:Before my bed, the moon is shining bright, I suspect it's frost upon the ground. I lift my head and watch the moon, then bow it down, thinking of my hometown.2. 请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高中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床前明月光”是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A2. “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A. 处处闻啼鸟B. 夜来风雨声C. 举头望明月D. 低头思故乡答案:A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苏轼B. 李清照C. 辛弃疾D. 李煜答案:A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杜甫C. 李白D. 孟浩然答案:B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王勃B. 王之涣C. 王维D. 王安石答案:C6.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陆游D. 辛弃疾答案:C7.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蒹葭》C. 《子衿》D. 《鹿鸣》答案:C8.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维B. 杜甫C. 李白D. 李商隐答案:D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哪位诗人之口?A. 李白B. 杜甫C. 王勃D. 王之涣答案:C10.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张九龄D. 王之涣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是苏轼的《________》中的名句。
答案:《水调歌头》12. “________,花落知多少。
”是孟浩然的《春晓》中的诗句。
答案:春眠不觉晓13. “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诗句。
答案:白日依山尽14. “________,对海而唱。
”是曹操的《观沧海》中的诗句。
答案:东临碣石15. “________,烟花三月下扬州。
”是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
答案:故人西辞黄鹤楼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请简述李白的《静夜思》一诗的意境和主题。
古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A. 李清照B. 薛涛C. 辛弃疾D. 李白答案:B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哪首诗?A. 《春晓》B. 《春夜喜雨》C. 《江南春》D. 《春望》答案:A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杜甫B. 苏轼C. 李白D. 白居易答案:B4.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出自哪部古典文学作品?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A5.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写的是哪条江河?A. 黄河B. 长江C. 漓江D. 赣江答案:B二、填空题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______的诗句。
答案:王维2.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出自______的《敕勒歌》。
答案:北朝民歌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______的《静夜思》。
答案:李白4.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______的《将进酒》。
答案:李白5.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______的诗句。
答案:苏轼三、简答题1. 请简述杜甫的诗歌创作特点。
答案:杜甫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特点,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他的诗作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
2.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出自哪首诗,并简述其意境。
答案:出自王维的《相思》。
这首诗以红豆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红豆在春天生长发芽,象征着思念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发强烈。
3. 请简述《诗经》的艺术特点。
答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首诗歌。
其艺术特点包括: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形式多样,既有四言诗,也有杂言诗;内容丰富,涵盖了政治、社会、情感等多个方面;风格朴实,贴近生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诗词大赛试题及答案高中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句诗不是杜甫的作品?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B. 苏轼D. 王维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李白C. 杜甫D. 孟浩然4.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清照B. 辛弃疾C. 王安石D. 苏轼5.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哪位诗人的诗作?A. 李白B. 王之涣C. 张九龄D. 杜甫6.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7.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王之涣B. 李白C. 杜甫D. 孟浩然8.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清照B. 辛弃疾C. 王安石D. 苏轼9.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出自哪位诗人的诗作?A. 李白B. 王维C. 杜甫D. 苏轼10.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出自张继的《枫桥夜泊》。
12.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_________,_________。
”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13. “_________,_________。
”是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14. “_________,_________。
”出自杜甫的《春望》。
15. “_________,_________。
”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
16. “_________,_________。
”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写出下列诗歌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依次填在答题卡)1.他山之石,_____________。
(《诗经•小雅•鹤鸣》)2.高山仰止,_____________。
(《诗经•小雅•车辖》)3.靡不有初,_____________。
(《诗经•大雅•荡》)4.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5.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6.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
(《乐府歌辞•长歌行》)7.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
(曹操《龟蛇寿》)8.白骨露于野,_______________。
(曹操《蒿里行》)9.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10._______________,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移居二首》)11.及时当勉励,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杂诗》)12._______________,愁人知夜长。
(傅玄《杂诗》)13._______________,世乱识忠良。
(鲍照《代出蓟北门行》)14._______________,迟暮惜光辉。
(何逊《赠诸游旧》)15._______________,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登池上楼》)16.余霞散成绮,_______________。
(谢脁《晚登三山旋望京邑》)17.蝉噪林逾静,_______________。
(王籍《入若耶溪》)18.人归落雁后,_______________。
(薛道衡《人日思归》)19.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0.年年岁岁花相似,___________________。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21.海上生明月,_______________。
(张九龄《望月怀远》)22.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__。
诵读经典古诗,弘扬传统文化——高一高二古诗词阅读竞赛一、单选题。
(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默默不得语。
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谢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C.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升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D.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成语"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它是用来形容()A、炎炎夏日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D、秋去冬来3、宋诗《蚕妇》中“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绮”读音是()A、yǐB、xǐC、qǐD、lǐ4、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A、晚春B、盛夏C、初秋D、寒冬5、律诗哪两联必须对仗()A、首联和尾联B、颈联和尾联C、颈联和颔联 D 首联和颔联6、“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作者与另三位北宋文学家同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们是()A、黄庭坚秦观张耒张先B、秦观张耒杨万里张先C、黄庭坚晁补之秦观杨万里D、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7、“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诗句将什么比作花?()A.荣誉B.盛装C.光阴D.女子8、“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写的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A、曹操B、诸葛亮C、周瑜D、刘备9、姜夔词"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中"豆蔻"指()A、男子十三四岁B、女子十三四岁C、男子十五六岁D、女子十五六岁10、诗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作者是()A、苏轼B、辛弃疾C、王安石D、范仲淹11、诗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的作者是()A、陆游B、辛弃疾C、欧阳修D、李清照1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诗中运用哪个典故?()A、汉朝李广的故事B、汉朝霍去病的故事C、宋代岳飞的故事D、宋代辛弃疾的故事13、"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对哪个诗人的评价?()A、陶渊明B、王维C、孟浩然D、张籍14、被称为"七绝圣手"和"梅妻鹤子"的诗人分别是()A、王昌龄林逋B、杜甫陶渊明C、王昌龄陶渊明D、杜甫林逋1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高中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静夜思》。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望岳》。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宋代文学家______的《岳阳楼记》。
5.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清代诗人______的《己亥杂诗》。
6.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使至塞上》。
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望月怀远》。
10.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送友人》。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三人”指的是()。
A. 李白、明月、影子B. 李白、月亮、影子C. 李白、月亮、酒杯D. 李白、影子、酒杯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的《山行》。
A. 杜甫B. 王维C. 李白D. 杜牧3.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出自()的《春江花月夜》。
A. 张若虚B. 杜甫C. 王维D. 李白4.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出自()的《村居》。
A. 杜甫B. 高适C. 白居易D. 王安石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是()。
A. 春节B. 端午节C. 中秋节D. 重阳节6.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的《望月怀远》。
A. 王之涣B. 张九龄C. 李白D. 杜甫7.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出自()的《送友人》。
A. 王维B. 李白C. 杜甫D. 高适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的《岳阳楼记》。
古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高中一、填空题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其中“婵娟”指的是______。
答案:月亮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佳节”指的是______。
答案:重阳节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其中“啼鸟”象征着______。
答案:春天的生机二、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是李白的《将进酒》中的?A.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案:A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位诗人的《望岳》?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答案:B三、简答题1. 请简述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一诗的主题思想。
答案:《登高》一诗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坚定意志。
2. 请简述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所蕴含的情感。
答案:《如梦令》通过描绘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词人对逝去青春的哀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四、论述题1. 论述唐代诗歌与宋代词在艺术表现上的主要区别。
答案:唐代诗歌以豪放、雄浑、高远著称,注重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登高》等。
而宋代词则更加注重抒情,语言更加细腻,情感更加丰富,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李清照的《如梦令》等,它们更多地反映了词人的内心世界和个人情感。
结束语:通过本次古诗词竞赛试题的练习,我们不仅能够加深对古代诗词的理解,更能够体会到诗词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丰富情感。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深入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诗词素养,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诗词大会竞赛题汇总(附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首古诗不是王维写的()A、《鹿柴》B、《相思》C、《山居秋暝》D、《古朗月行》2、《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的作者是()A、王维B、李白C、刘禹锡D、杜牧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王维的诗说的是哪个季节()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庚申正月游齐安》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
未即此身随物化,年年长趁此时来。
这首诗的作者是()A、【宋】王安石B、【唐】王安石C、【唐】李白D、【宋】李白5、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这首诗的题目是()A、《嫦娥》B、《乞巧》C、《七巧》D、《七夕》6、《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首诗的下一句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7、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怎样的心情( )A、思乡B、孤独 C 、悲伤D、愉快8、以下哪首诗不是杜牧的()A 、《江南春绝句》B、《赠别》 C 、《清明》D、《望洞庭》9、以下哪首诗是表达作者思乡的()A、《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B、《游山西村》C、《回乡偶书》D、《乡村四月》10、《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首曲的下一句是()A、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
B 、空悲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1、【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这首诗的题目是()A、《夜雪》B、《秋词》C、《山居秋暝》D、《秋浦歌》12、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022年韶关市浈江区高中“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竞赛〞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局部,共8页,42题;总分值108分,竞赛时间90分钟。
考前须知:答卷前,学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卷上。
第一局部选择题〔共74分〕一课内古诗文背诵默写〔20分,每题2分〕1.以下句子与课文表述完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胜败兵家事不期,忍耻包羞是男儿。
B.竹暄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D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以下句子与课文表述完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B.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
C.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
D.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3.下面各句与课文表述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B.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C.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D.花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下面各句与课文表述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两情假设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C.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D.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5.下面各句与课文表述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D.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6.以下各句与课文表述完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栅处。
B.转轴拨旋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C.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D.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7.以下各句与课文表述完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泪流。
C.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朔流光。
D.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8.以下各句与课文表述完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生乎吾前,其闻道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B.落霞与孤骛起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古典诗词竞赛试题第I卷(170分)二、单选题。
(150分,每小题3分)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有(B)A、304篇B、305篇C、306篇D、307篇2、成语"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它是用来形容(B)A、炎炎夏日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D、秋去冬来3、名句"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灯火阑珊"是指(B)A、灯火辉煌B、灯火即将熄灭C、灯火忽明忽暗D、灯火次第闪烁4、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A)A、晚春B、盛夏C、初秋D、寒冬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
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B)A、八月B、九月C、十月D十一月6、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D)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D )A、鬼节B、死节C、冥节D、寒食节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编插茱萸少一人。
" 这首古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
这个传统节令是(D)A、中秋B、七夕C、清明D、重阳9、姜夔词"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中"豆蔻"指(B)A、男子十三四岁B、女子十三四岁C、男子十五六岁D、女子十五六岁10、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作者是(C )A、屈原B、王羲之C、陈子昂D、李白1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的作者是(D)A、陆游B、辛弃疾C、岳飞D、李清照1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诗中运用了哪个典故?( A )A、汉朝李广的故事B、汉朝霍去病的故事C、宋代岳飞的故事D、宋代辛弃疾的故事13、"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对哪个诗人的评价?(B )A、陶渊明B、王维C、孟浩然D、张籍14、被称为"七绝圣手"和"梅妻鹤子"的诗人分别是(A)A、王昌龄林逋B、杜甫陶渊明C、王昌龄陶渊明D、杜甫林逋1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首诗的作者是(C)A、苏轼B、柳公权C、颜真卿D、怀素1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这句诗的作者是(A)A、杜甫B、白居易C、李贺D、屈原17、"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这首诗的作者是(A)A、毛泽东B、周恩来C、朱德D、贺龙18、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暗香"指的是(C)A、菊花之香B、荷花之香C、梅花之香D、丁香花之香19、名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中的"黄花"指的是(A)A、菊花B、荷花C、梅花D、丁香花20、柳永词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么迷离伤感。
人们常提到的"杨柳"是指(B )A、一种树木的名称B、两种不同的树木的名称C、一种种植在岸边的花草D、词人的一个朋友21、与"主人下马客在船"修辞一致的是(D)A、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B、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D、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2、诗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所用修辞是(D)A、比喻B、拟人C、对偶D、谐音23、下列标题中不属于词牌的是(B)A、《忆江南》B、《凉州词》C、《虞美人》D、《沁园春》24、"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A)A、琵琶B、古筝C、扬琴D、箜篌25、"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这几句诗是诗人欣赏什么乐器而产生的联想?(D)A、琵琶B、古筝C、扬琴D、箜篌26、歌词"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化用哪位诗人的诗歌?(A)A、张继《枫桥夜泊》B、王维《枫桥夜泊》C、张继《山居秋暝》D、王维《山居秋暝》27、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取自我国古代一位词人词作中的句子。
这位词人是(B)A、辛弃疾B、李煜C、宴殊D、李清照28、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乐府双璧"的作品是(B)A、《木兰诗》和《敕勒歌》B、《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C、《长歌行》和《敕勒歌》D、《长歌行》和《孔雀东南飞》29、诗句"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明末崇祯皇帝吊死于北京景山和清兵入关的历史史实。
请指出"冲冠一怒"和"红颜"分别指的是(C)(据说此乃台湾高考试题)A、张圆圆吴一桂B、李圆圆吴二桂C、陈圆圆吴三桂D、高圆圆吴四桂30、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上下联分别给古代哪两位名人有关?(C)A、项羽夫差B、刘邦夫差C、项羽勾践D、刘邦勾践31、下列对联与名人对应正确的一项是(C)①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②犹留正气参天地,永留丹心照古今。
③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④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A、杜甫岳飞蒲松龄屈原B、白居易岳飞吴敬梓贾谊C、杜甫文天祥蒲松龄屈原D、白居易文天祥吴敬梓贾谊32、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A)A、东林书院B、岳麓书院C、石鼓书院D、白鹿书院3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B)A、蓬莱阁B、腾王阁C、崂山D、百花洲34、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D)A、黄山B、峨眉山C、天姥山D、庐山35、杜甫诗歌"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其中"岱宗"是指(A )A、东岳泰山B、西岳华山C、北岳恒山D、南岳衡山36、有两块匾额,一块题为"妙手回春",一块题为"太白遗风",你知道它们通常挂在什么地方吗?(A)A、诊所和酒搂B、茶馆和酒搂C、诊所和书院D、茶馆和书院37、清代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作学问的三个境界时,引用了古代三个词人的词句加以说明,其中第三个境界是(C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蝴恋花》)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蝴恋花》)C、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D、又恐琼楼玉宇,高出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40、"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代哪部文学名著的开篇词?(C)A、《水浒传》B、《封神榜》C、《三国演义》D、《三国志》4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诗出自哪部名著?(A)A、《红楼梦》B、《儒林外史》C、《金瓶梅》D、《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42、"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其中"阆苑仙葩"和"美玉无暇"分别指的是(A)A、林黛玉贾宝玉B、贾宝玉林黛玉C、薛宝钗贾宝玉D、林黛玉薛宝钗43、《红楼梦》中有这样两句描写人物形象的诗句:"身量苗条,体态风骚,粉面含春微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此诗描写的是:(B)A、林黛玉B、王熙凤C、薛宝钗D、晴雯44、《红楼梦》判词中"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指的(A)A、晴雯B、袭人C、黛玉D、宝钗45、毛泽东在《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中写道:"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域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钓棒,王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这诗中描写的是西游记中一人物形象是(D)A、猪八戒B、沙僧C、唐僧D、孙悟空46、"赤兔追风,踏开吴魏三千里。
青龙偃月,撑住炎刘一半天。
"这首诗歌指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形象?(B)A、赵子龙B、关羽C、曹操D、吕布47、"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首诗的作者是《水浒传》中的(C)A、吴用B、武松C、宋江D、童贯根据以下材料,回答48-50题。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48、请判断上首词的词牌名为(C)A、水调歌头B、如梦令C、西江月D、沁园春49、根据《水浒传》的描述,写这首词的人物是(B)A、晁盖B、宋江C、林冲D、武松50、这首词属于下列哪一类词?( A )A、小令B、中调C、长调D、古体词三、名句填空。
(40分,每空1分)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5、女娃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祝《李凭箜篌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