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5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教学设计【宋】刘克庄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
国脉微如缕。
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
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
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
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
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
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
【译文】用原韵第三次作词唱和王实之,有忧虑边境被敌人侵犯的话,回笔疾书回答这件事。
国家命脉日渐衰弱,不知何时才能请得长缨,将敌方首领擒缚!人间自有降龙伏虎的好汉,只是无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才。
如不信,看看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韩世忠吧。
他并没有经过谷城公那样的名师传授指点,也不曾遇到过如像骊山圣母那样的神仙传授法术,可他一样能在谈笑之中指挥大军,在河北东西两路大败金兵。
我年轻的时候,也曾在军营中一边下棋一边联句。
可现在人老了,登楼远望,已力不从心,多次误了从军的机会。
听说北面蒙古骑兵来势汹汹,进攻时利用的冲梯,屡次狂舞于边城。
不要再大谈空想而不以身抗敌,自古以来,用一个贤能的人,就能解除国家的危难。
假如没有像张巡、许远这样的良将,即使有坚固的城池,也不能久守。
有志儿郎,不要在发无聊呻吟,赶快投笔从戎,不要再想用文辞来博得高官厚禄了!【注释】1.贺新郎:词牌名。
又名《金缕歌》《金缕曲》《金缕词》《乳燕飞》《贺新凉)等。
双调一百十六字,上下阕各十句,六仄韵。
余为变格。
2.三和:用原韵第三次作词唱和。
忧边之语:忧虑边境被敌人(指蒙古军)侵犯的话。
3.国脉:国家的命脉。
4.长缨:长带子。
5.戎主:敌人的首领。
6.尺度:标准。
7.韩五: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排行第五,人称韩五。
8.谷城公:亦称黄石公。
传说汉代张良曾于谷城山下遇仙人传授兵书。
9.骊山母:一作黎山老母,道教传说中的女仙。
传说唐朝李筌曾在骊山下遇一老母为他讲解《阴符》秘文。
10.两河路:指宋代行政区划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即今河北山西、河南部分地区。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伶官传序原文翻译注释文言知识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定命,难道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厥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先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促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戏子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戏子也哉?作《伶官传》。
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职员。
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
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步,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原:推本求源,推究。
其:语气副词,表示盼望、命令的语气。
庙:太庙,帝王祭奠祖先的宗庙。
从事:这里指认真具体事物的官员。
一少牢:用猪、羊各一头作祭品。
牢,祭奠用的牲畜。
组:丝带,这里指绳索。
抑:或者逸豫:逍遥游乐,不能居安思危。
所溺:沉溺迷恋的人或事物。
乃:你,你的。
顾:看。
函:用木匣装。
忽微:极细小的工具。
纳:放回。
仇雠:仇敌。
《书》曰:语出《尚书·大禹谟》。
[1]及:比及。
所溺:沉溺迷爱的人或事物。
译文唉!国度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定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
诗歌之部第一单元:赏析示例《长恨歌》/白居易;自主赏析《湘夫人》/屈原;《拟行路难》(其四)/鲍照;《蜀相》/杜甫;《书愤》/陆游;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越中览古》/李白;《一剪梅》/李清照;《今别离》(其一)/黄遵宪第二单元赏析示例《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自主赏析《夜归鹿门歌》/孟浩然;《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岳阳楼》/杜甫;《菩萨蛮》(其二)/韦庄推荐作品《积雨辋川庄作》/王维;《旅夜书怀》/杜甫;《新城道中》(其一)/苏轼;《扬州慢》/姜夔;《长相思》/纳兰性德第三单元赏析示例《将进酒》/李白自主赏析《阁夜》/杜甫;《李凭箜篌引》/李贺;《虞美人》/李煜;《苏幕遮》/周邦彦推荐作品《国殇》/屈原;《燕歌行》/高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菩萨蛮》/温庭筠;《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散文之部第四单元赏株示例《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自主赏析《庖丁解牛》/《庄子》;《项羽之死》/司马迁;《阿房宫赋》/杜牧推荐作品《西门豹治邺》/褚少孙;《大铁椎传》/魏禧第五单元赏析示例《六国论》/苏洵自主赏析《伶官传序》/欧阳修;《祭十二郎文》/韩愈;《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推荐作品《狱中杂记》/方苞;《陶庵梦忆序》/张岱第六单元赏析示例《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自主赏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项脊轩志》/归有光推荐作品《游沙湖》/苏轼;《苦斋记》/刘基。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案例
南漳高级中学徐红菊
20XX/11/6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总体思路: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旨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诗词与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在教案的总体设计上坚持在课堂上实践“自问自探这种教学模式”,来完成本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及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散文小品,是“序”的体裁。
文字表现形式为文言文。
学生要必修二的教材曾接触过一篇“序”(《兰亭集序》),所以对于文体有一定的了解,而作者李白,也是耳熟能闻。
因此,重点应放在文言字、词、句的学习与整理上,放在对文本内容记叙的情境的描绘与欣赏上,放在对李白洋溢在文中的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等的人生观与精神气质的赏析上。
学生情况分析:
高二的学生,对于文言文这一版块的内容,通过一年的系统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区域与学生本人知识能力的限制,依需老师的引导与校正,才能较好完成本课的学习。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感受古代散文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3、比较阅读《兰亭集序》,理解魏晋人与唐人生命观与精神气质的异同,体会李白的性格与才气。
教学重点:感受古代散文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同类文章,领悟李白独特的文情诗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解题
1.导入
师:李白在《将进酒》中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饮宴赋诗,自古以来是文人们的一大乐事,何况是在月光也能醉人的“春夜”,何况又是在桃花盛开的园子里,更何况是与自已聪敏多才的“从弟”,这是一场怎样的视觉与精神的盛宴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解题
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位堂弟)、事件(聚宴)。
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某个春夜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宴游,并为之作序。
二.细读:整理文言字词句并翻译全文
通假字“序”同“叙”
重点字词逆良坐花醉月
古今异义大块文章
词类活用歌惭幽咏诗
特殊句式 1.会于桃花之芳园 2.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3.罚依金谷酒数
4.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三.品读:理解本散文的内容,感受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1.结构
这篇小序只一百二十多字,却全面记叙了游赏的缘由、游赏过程、自然的景物、同游人的情况的思想情绪。
全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序天伦之乐事”)从两方面说明此次宴游的缘由。
第二部分:(“群季俊秀”――― 结尾)集中叙述夜宴之乐。
2.学生收集文本信息,描绘这场夜宴,题目《阳春,这场欢乐的夜宴》
3.这场夜宴由视觉上的享受带给了我们怎样的精神享受?探究李白流淌在文中的热爱生活与自然等的人生观与精神气质。
四.课后作业
1.整理作文《阳春,这场欢乐的夜宴》。
2.分组探究:
比较阅读《兰亭集序》,理解魏晋人与唐人生命观与精神气质的异同,体会李白的性格与才气。
3.背诵全文。
五.板书设计:
春光阴易逝人生莫测
夜宴游的缘由烟景召唤大块献给
宴
从流光溢彩天伦之乐
弟聪敏、多才吟诵诗篇
桃夜宴的乐事高谈阔论清言雅语
花观赏桃花频传酒杯
园赋诗抒怀依例罚酒
序
第二部分:教学实录
时间:20XX/11/5
地点:高二(6)班
三.导入并解题
1.导入
师:李白在《将进酒》中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饮宴赋诗,自古以来是文人们的一大乐事,何况是在月光也能醉人的“春夜”,何况又是在桃花盛开的园子里,更何况是与自已聪敏多才的“从弟”,这是一场怎样的视觉与精神的盛宴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解题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题目都写了什么?
生1:写了时间,春夜
生2:写了地点,桃花园,写了事件,宴从弟
师:那人物是谁呢?
生1:从弟弟
生2:还有李白
师:序是什么意思呢?
生:文体,以前学过,《兰亭集序》。
师:是的,同学们找得很准确。
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位堂弟)、事件(聚宴)。
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某个春夜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宴游,并为之作序。
师:序就是写在文章前面的著作,写在后面的叫跋。
那这篇文章与《兰亭集序》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先学完文章再分析。
现在,请同学朗读课文,按下面的类别整理文言知识。
四.细读:整理文言字词句并翻译全文
学生朗读课文,分组学习整理出下列文言字词句,在班上交流后总结如下:
通假字“序”同“叙”
重点字词逆良坐花醉月
古今异义大块文章
词类活用歌惭幽咏诗
特殊句式 1.会于桃花之芳园 2.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3.罚依金谷酒数
4.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师:我们来翻译一下文章,哪位同学先试试?
生1:天地,是万物的旅舍:光阴,是百找的过客。
虚浮的人生像梦一样,能有多少欢乐呢?生2:所以,古人拿着烛台在夜里游玩,确实是有道理的。
生3:况且温暖的春天召唤着我,大自然中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声音赐予我。
在桃花盛开的园子里聚会,叙说兄弟之间的乐事。
生4:诸位贤弟是俊才秀士,个个比得上谢惠连,而只有我所咏的诗,有愧于谢灵运。
生5:幽雅的景致还没有欣赏完,高谈阔论又转为倾心的清谈。
在花丛中摆弄美好的筵席,在明月下传动酒杯痛饮。
生6:没有好的诗歌,怎能表达我们高雅的怀抱?如果作不出诗,就按照金谷园的酒例罚酒三杯。
师:同学们合作翻译得很好。
那既然我们理解了文言字句,我不们不妨思考一下,这篇文章李白写了哪几个问题。
同学们边读边思考。
三.品读:理解本散文的内容,感受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学生品读。
师:有没有发现,李白写了几个问题?
生1:写了人生苦短,古人秉烛夜游
生2:写了春天的景好,要出去玩赏
师:对呀,同学们归纳得全面。
这正是这次宴游的缘因。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写出了什么?生:人生苦短,要有时行乐。
师:对呀。
古人秉烛夜游,就是这个道理。
李白写这些,就是想表达什么想法?
生:出游呀,夜宴呀。
师:正是这样,这是一个缘因,可李白却并不像古人那样有消极的行乐想法。
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美景的召唤。
师:对了。
这两个原因才引出了暖春的这场夜宴。
文章的结构是这样的:
1.结构
师:这篇小序只一百二十多字,却全面记叙了游赏的缘由、游赏过程、自然的景物、同游人的情况的思想情绪。
全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序天伦之乐事”)从两方面说明此次宴游的缘由。
第二部分:(“群季俊秀”――― 结尾)集中叙述夜宴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