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防水行业
- 格式:doc
- 大小:195.00 KB
- 文档页数:10
中国防水企业排名1. 东方雨虹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有限公司。
防水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中国建筑防水龙头企业,是集防水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及施工于一体的大型防水企业。
产品和服务体系涵盖建筑防水、工程防水、家庭防水等多个领域,其SBS防水卷材、聚胺酯类等工程防水材料在国内占有较大优势,业绩包括鸟巢、水立方等多个国家重点工程。
2007年起涉及家庭防水行业,并快速铺开渠道,全国范围内强势推广,但因其在家装市场“涉世不深”,成效不佳。
2011年5月,针对当前市场形势,推出家庭防水专用产品“水立顿”系列,以应对家庭防水细分市场。
2. 德高德高 (广州) 建材有限公司。
最早生产环保新型家装防水材料的企业,产品质量稳定。
经过多年积累,德高防水的渠道已遍布中国大部分城市,在家庭防水行业有着深远的市场影响,保持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但近年来被全球著名的干砂浆领导企业法国拉法基集团(PAREX)收购,现继续巩固其家庭防水市场份额的同时大力推广各类建筑干砂浆,在部分城市已出现干砂浆专卖店,主营业务看似有所偏离,但当前家庭防水类产品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只是部分区域假货不少,而且价格管理显得有些混乱,将对品牌造成一定不利影响,需要加强市场监管。
3. 雷邦仕广州雷邦仕化工建材有限公司。
是最早生产新型家装防水涂料的企业之一,多年来从未涉足工程防水材料,专注家庭防水,质量稳定,口碑较好,在江西、福建、江苏、安徽、湖南等多个区域是行业强势品牌。
雷邦仕相比其他工程、家装通吃的传统企业而言,企业规模实力并无优势可言,但其在家装市场多年专注,体系完善,市场反应敏锐,近年来品牌传播和市场推广更是有声有色:《家庭防水导报》、《家庭防水宝典》、“防水墙”体系等备受关注,大有家庭防水细分领域的“黑马”之势,快速崛起,不容小觑。
4.科顺广东科顺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专业从事建筑防水材料研发、制造、产品营销、技术咨询、防水施工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位于广东顺德,其防水卷材和外墙防水保温材料有着雄厚的技术实力。
防水相关国家规范防水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技术要求之一,它能有效地保护建筑物不受水分侵蚀、漏水等问题的困扰。
为了确保防水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防水相关国家规范。
本文将分析并介绍几个国家的防水规范,以增加对于全球防水行业的了解。
1. 中国国家标准:GB/T50108-2010《建筑工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国是全球建筑业最大的市场之一,也是防水领域的重要发展国家。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GB/T50108-2010,防水施工的目标是确保建筑物各部位的防水效果及使用寿命。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材料选用、工程验收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包括防水材料的选择、施工工序、验收标准等内容,为中国的建筑防水工程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
2. 美国国家标准:ASTM D5957-15《建筑物地下水防水的标准规范》美国在防水领域也有丰富的经验和标准。
ASTM D5957-15是美国国家标准,规定了涉及建筑物地下水防水的技术要求。
该标准涵盖了从基础层到建筑物外墙的各个防水层的材料要求、施工方法、安装要求等内容。
此外,该标准还提供了防水系统的检验方法和性能测试要求,保证了建筑物地下部位的安全性和防水效果。
3. 德国国家标准:DIN 18195-1《建筑物地下工程防水》德国以其高质量和可持续建筑而闻名,因此该国也拥有严格和细致的防水规范。
DIN 18195-1是德国国家标准,该标准明确规定了建筑物地下工程的防水要求。
标准中涉及了不同种类的防水材料和施工方法,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要求进行细致的分类。
此外,还提供了用于防水系统检测和评估的方法和指导,确保建筑物地下部分的抗渗性和耐久性。
4. 日本国家标准:JIS A 6001-1998《建筑物防水部分的标准》日本的建筑技术一直位于世界领先地位,其防水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JIS A 6001-1998是日本国家标准,规定了建筑物防水部分的技术要求。
标准中包括了防水层的材料要求、施工方法、施工现场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防水行业市场前景分析(一)行业背景:建筑防水材料是建筑功能材料的组成部分,建筑防水材料经过施工,在建筑物表面形成整体的防水层,以达到防水的目的或增强抗渗透水的能力,所以其质量和应用效果对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和寿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最初的现代建筑防水材料是起源于欧洲的沥青油毡,我国的生产应用始于20世纪40年代,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几乎是唯一的建筑防水材料。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与技术,开发出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多种新型建筑防水材料。
进入20世纪90年代,建筑防水材料的品种进一步扩大,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建筑防水材料的产品已形成六大门类,即:沥青基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建筑密封材料、刚性防水材料和止水堵漏材料、瓦类和金属板类防水材料。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地发展和建筑业的持续增长,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增加,生产能力显著提高,部分骨干企业的产品质量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建筑防水材料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目前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房屋建筑的屋面、地下、外墙和室内;城市道路桥梁和地下空间等市政工程;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桥梁、隧道;地下铁道等交通工程;引水渠、水库、坝体、水利发电站及水处理等水利工程,等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防水材料的应用还会向更多领域延伸。
(二)市场发展趋势:1、建筑防水材料的市场发展趋势我国曾经历了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形成了只追求建筑物的基本使用功能,而轻视建筑耐久性的建筑概念。
在这种建筑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重视建筑防水工程质量,建筑防水材料和技术发展缓慢,这也是我国新型防水材料普及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我国已经意识到建筑防水市场存在的问题,因此,国家相关部门相继颁布实施了一些列的产业政策,引导建筑防水材料行业向规范产品市场、优化产品结构方向发展。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建筑防水材料生产和消费国,防水村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成熟,中国的建筑防水材料行业发展迅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024-2024年间,行业总体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研究报告对这段时间的市场运行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1、市场规模和生产情况: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市场规模在过去的五年里持续增长。
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元。
到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5%。
生产量也相应增长。
2024年,产量为3000万吨。
到2024年,预计产量将达到5000万吨。
2、产品类型:中国建筑防水材料主要有合成高分子材料和沥青类材料两大类。
其中,合成高分子材料市场份额较大,占总市场的60%,沥青类材料占40%。
3、应用领域:建筑防水材料主要应用于室内防水、屋面防水以及地下室防水。
其中,室内防水和屋面防水需求较大,占据市场的70%,地下室防水占30%。
4、地域分布:以广东省和浙江省的防水材料产业比较发达,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高,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5、发展趋势: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市场对环保型防水材料的需求增大,有机硅防水材料、高性能复合防水材料等环保型产品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市场对高性能防水材料的需求也在增加。
例如,抗老化防水材料、耐高温防水材料等。
6、行业挑战: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建筑防水材料企业面临的压力也在加大。
此外,随着市场的日趋成熟,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竞争激烈。
总的来说,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尤其是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防水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行业前景良好。
但同时,企业也需要面对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产品同质化的挑战。
2022年我国防水行业现状分析:乱象丛生当今建筑市场鱼龙混杂,且有很多非法生产的企业。
他们多数偷梁换柱,偷工减料。
防水施工者多为没有相关专业学问的人,做出的防水工程质量不过关,再好的材料没有专业的施工也难以避开以后的渗漏。
市场上许多防水涂料都是假冒伪劣产品,根本就不防水。
而更让人意外的是,造假防水涂料的,不仅是一些三无企业,一些品牌企业,也在挂羊头卖狗肉。
详细请看以下内容,以下是2022年我国防水行业现状分析:漏水的防水材料最低价中标导致低廉伪劣材料横行市场要什么牌子就生产什么牌子!为了赚取高额的利润,宁愿假冒,也不愿打造自己的品牌。
如此之乱的涂料市场,毕竟背后是什么样的利益关系?记者从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了解到,截至目前,中国拥有生产许可证的防水材料生产企业1400家,而没有许可证的企业却有500多家,而2022年中国建筑防水行业的销售收入只有2000多亿元,而无证企业的销售收入却达到600亿元,占到整个行业收入的30%还多。
朱冬青向记者解释,这样的产品之所以在建筑市场拥有巨大的需求量,最重要的缘由就是,许多建筑工程实行的最低价中标制度。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理事长朱冬青称,工程项目层层转包,层层分包,到最终留下的利润没有多少,所以只能按最低价中标。
我们知道中国铁路项目,就是采纳最低价中标,不仅是防水材料,别的材料也是。
祛除建筑渗漏顽疾,须动员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力气,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但要想彻底解决建筑渗漏问题,还须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质量管理模式,探究推行防水工程质量保证保险制度。
建筑防水质量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建筑工程使用寿命和结构平安,更和住户的生命财产平安息息相关。
也正因如此,建筑业界素有“结构第一、防水其次”的说法。
然而,目前国内建筑的防水质量状况却着实令人担忧。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耗时近一年开展的建筑渗漏状况调查近日完成主要数据分析。
该协会联合北京零点公司最新发布的《2022年全国建筑渗漏状况调查项目报告》显示,国内主要城市建筑屋面渗漏率高达95.33%。
我国建筑防水堵漏修缮定额标准我国建筑防水堵漏修缮定额标准是建筑行业中非常重要的标准之一,它对于建筑的质量、安全和持久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这一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在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让我们从简单的概念开始,我国建筑防水堵漏修缮定额标准指的是建筑中防水、堵漏、修缮等相关工程的标准化要求和规定。
这些工程涉及到建筑材料的选择、施工方法、验收标准等方面,旨在确保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水的渗透、漏水等问题而出现质量安全隐患。
这一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建筑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需要深入探讨我国建筑防水堵漏修缮定额标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这些内容主要包括建筑防水材料的选取、防水层施工工艺、防水层的质量检验标准、堵漏修缮工程的材料和方法要求等。
这些要求旨在规范建筑防水堵漏修缮工程的执行,确保其质量和持久性。
这些要求也是建筑施工和维护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要深入理解和遵守的标准规范。
在实践中,我国建筑防水堵漏修缮定额标准的执行对于建筑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如果按照标准要求执行防水、堵漏、修缮工程,可以有效避免建筑因为水的渗透、漏水等问题而出现质量安全隐患。
执行标准规范的工程也能够减少维修成本、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对于建筑业主和用户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
个人观点上,我认为我国建筑防水堵漏修缮定额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建筑作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其质量和安全问题对于社会稳定和个人安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执行防水、堵漏和修缮工程的标准规范,则是保障建筑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建筑行业中的各方都应该加强对于这一标准的重视,并且严格执行其中的要求。
总结回顾,我国建筑防水堵漏修缮定额标准对于建筑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其内容和要求的深入理解和执行,可以有效避免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水的渗透、漏水带来的质量安全隐患,对于建筑行业和社会大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防水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一、发展历程防水早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不论是隧道、桥梁、堤坝、道路、建筑还是我们日常居住的房屋,防水都不容忽视。
同时,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电器产品也存在必须直面的防水防潮问题。
改革开放后防水行业的几个发展阶段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百废待兴,国家基本建设投人逐渐加大,已用了几十年的传统防水材料——沥青纸胎油毡(俗称“油毛毡”,使用沥青玛王帝脂做粘结材料,一般采用“两毡三油”施工,即两层油毡+三层玛碲脂施工工艺)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特别要提到的是聚氨酯防水涂料,是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技术人员从日本学到的技术,由江苏省化工研究院(当时叫“研究所”)进行小试,配方稳定后交由淮阴市油脂化学厂(后改名“淮阴市有机化工厂”)生产,并在南京鼓楼区房管所当时所在工作的单位)负责的屋面工程中进行试应用。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新一代防水材料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逐渐登上国内防水市场舞台,开始出现一批引进国外生产设备和工艺的国有背景企业的防水材料厂。
如盘锦禹王、北京奥克兰、沈阳蓝光、徐州卧牛山、上海防水集团、青岛颐中等,这些企业有的是原有油毡厂转产,有的是当地政府投资新建。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东方雨虹、宏源、科顺、卓宝等民营企业开始崭露头角,逐步打破国有背景企业的垄断地位,登上防水产业的历史舞台,并在世纪末开始全面赶超。
进入新世纪后,由于国家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建筑防水工程由土建中的单一品种、不多的几种材料,迅速发展成为建设系统中的一个新兴产业。
防水材料也由单一化产品走向多元化的产品结构,出现了以改性沥青和高分子卷材、新型防水涂料、建筑密封材料、刚性防水材料、堵漏止水材料等多类别、多品种、多元化以及国产与进口材料并存的局面。
到2003年前后,根据国家政策,大批国有体制和乡镇集体体制的企业实行改制(即从原有的体制改制成为民营股份制企业),防水行业也不例外,上述防水国有企业基本在这次改制的浪潮中成为了民营企业。
防水材料是建筑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行业的品质和发展水平。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自2024年以来,中国防水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从830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310亿元,增长幅度达到了177%。
这充分地反映了防水材料行业的重要性以及不断提升的防水技术水平。
随着建筑行业对环保和节能的重视程度加深,以及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升,高环保性能的防水材料被越来越多的人接纳与应用。
以水性环保防水涂料为例,其市场占比从2024年的29.2%上升到2024年的34.6%,市场规模增长从260亿元增长至798亿元,增长幅度达到了206%,远超总体市场的增长水平。
这无疑显示出环保性能成为了防水材料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但与此同时,我国防水材料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尽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市场集中度依然较低,品牌影响力不强;其次,行业内的产品结构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再次,技术研发力度不够,产品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这些因素都导致了行业内竞争激烈,且多数止步于中低端市场,严重制约了中国防水材料行业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24年中国防水材料行业进入了一个加速整合的时代。
不仅仅是企业之间的合并和购并,更是在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产业链、提升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和努力。
从品牌方面看,一些具有有影响力的品牌如丝凡尼、东方雨虹、金鱼胶等开始积极布局市场,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争夺市场份额。
从产品方面看,防水材料的种类也在不断丰富,从单一的防水涂料、防水卷材,发展到了防水膜、防水胶等多种形式,满足了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从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看,行业内已经形成了以国家级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多元化技术研发体系,产品技术含量也在不断提升,部分产品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总的来看,2024年中国防水材料行业的市场现状表明,行业发展态势喜人,市场需求旺盛。
但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行业也面临着突出的问题。
中国建筑防水行业
标准化实验室评定申请书
评定类型:□初评□复评□扩项
申请方:(加盖公章)
申请日期:年月日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制
申明
本申请书是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用以评价实验室是否满足申请评定要求的依据,企业应本着实事求是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填写。
如企业没有如实填写,协会有权终止评定工作,造成的后果由企业自行承担。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承诺对企业提供的申报材料保密,所有参与人员均负有保密责任。
承诺书
经对照《防水卷材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程》、《建筑防水卷材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和《中国建筑防水行业标准化实验室评定实施细则》,认为本实验室基本满足要求。
保证所提交的申请内容真实有效。
按规定交纳相关评定费用。
法人代表(签字):
签字日期:
申请须知
一、申请人确认已阅读并理解《中国建筑防水行业标准化实验室评定实施细则》及相关申请要求。
二、申请费
申请费应在现场审核实施前交纳。
缴纳方式:可通过银行、邮局汇到中国建筑防水协会
开户单位:中国建筑防水协会
开户银行:工行百万庄支行
银行帐号:0200 0014 0901 4455 950
注:汇款时请写清“申请单位”并将汇款凭证复印件与申请材料一起上报。
三、邮寄申请文件(申请书、合同书及相关资料均一式二份)
一份寄往: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苏州有限公司
邮寄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广济路282号,邮编:215008
联系人:王澜
电话:8
一份寄往:中国建筑防水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园南路2号,邮编:100044
联系人:尚华胜
电话:010-
四、正确完成上述三项过程的申请材料方可进入“有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