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种流行病学调查表
- 格式:pdf
- 大小:37.42 MB
- 文档页数:118
健康状况检测表(SF-36)简介健康状况检测表(SF-36)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估的问卷。
它由36个项目组成,分为八个维度,涵盖身体功能、心理状态、健康变化和日常活动等方面。
本问卷旨在为医疗保健提供者、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关个体和人群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
问卷结构身体功能(10项)1. 您有疼痛、不适或痛苦吗?2. 您有关节疼痛或僵硬吗?3. 您有精力充沛吗?4. 您感到疲劳吗?5. 您有睡眠问题吗?6. 您有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吗?7. 您有呼吸困难或气促吗?8. 您有失眠吗?9. 您有关节炎症或肿胀吗?10. 您有其他身体问题吗?心理状态(4项)11. 您感到情绪低落、沮丧或绝望吗?12. 您感到紧张、焦虑或担忧吗?13. 您感到抑郁、沮丧或绝望吗?14. 您感到快乐、满意或幸福吗?健康变化(3项)15. 您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何感受?16. 您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在过去一年中有何变化?17. 您对未来的健康状况有何担忧?日常活动(4项)18. 您有多少天感到由于健康状况而无法完成日常活动?19. 您有多少天由于健康状况而无法从事您喜欢的活动?20. 您有多少天由于健康状况而无法正常工作?21. 您有多少天由于健康状况而需要他人照顾?评分方法每个维度得分范围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健康状况越好。
具体评分方法如下:1. 将每个问题选项的得分相加,除以问题选项数量,得到维度得分。
2. 对于身体功能、心理状态和日常活动维度,得分越高表示健康状况越好。
3. 对于健康变化维度,得分越高表示健康状况越差。
应用领域健康状况检测表(SF-36)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健康评估和政策制定等领域。
它可以用于比较不同人群或干预措施对健康状况的影响,并为医疗保健提供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注意事项在填写健康状况检测表(SF-36)时,请注意以下事项:1. 请根据您近期的实际情况回答问题,而不是根据您的一般感受。
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介绍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是一种常用的、被广泛接受的评估个体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工具。
它由36个问题组成,涵盖了8个方面的健康状况和功能能力,包括:1. 生理功能:评估个体在日常活动中的身体功能状况;2. 生活活力:评估个体的活力和精力水平;3. 身体疼痛:评估个体的疼痛状况和影响;4. 总体健康:评估个体对自身健康的总体评价;5. 社交功能:评估个体在社交活动中的能力和参与度;6. 角色功能(身体):评估个体在家庭和工作中因身体问题而受限制的程度;7. 角色功能(情感):评估个体在家庭和工作中因情感问题而受限制的程度;8. 心理健康:评估个体在情感和心理方面的状况。
应用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可以用于评估个体的整体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
它可以被用于以下情境:1. 临床研究:通过衡量个体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评估治疗的效果、疾病进展的情况等;2. 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在大规模人群中应用该量表,可以了解不同群体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用于流行病学研究和政策制定;3. 临床实践:医生可以使用该量表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优点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具有以下优点:1. 简短:只包含36个问题,填写时间较短,便于使用;2. 全面: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可以提供全面的评估结果;3. 可比较:已被广泛使用和研究,可以与其他研究和调查结果进行比较;4. 可信度高:经过验证和标准化,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总结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是一种有效的工具,用于评估个体的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
它可以在临床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其简短、全面、可比较和可信度高的特点使其成为研究和实践中常用的量表之一。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篇一」前言:了解此次食物中毒的原因,爆发范围及途径等相关方面,为合理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953年6月27号下午2时后,上海某中学内每小时有数名腹泻、呕吐患者到保健科就诊,当晚十点后至28日黎明患者人数剧增,29日起病例逐渐减少,7月3号大体平息。
[2]调查方法:对于该学校全部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以调查表的形式,采用叉生分析法。
[3]总罹患率:罹患率=1425/2418×100%=58.9%[4]三间分布:1、时间分布:首发病例发生于27日下午2时左右,末例病例发生于29日早晨时左右。
根据患者食谱的调查,怀疑可疑餐次为6月27日的午餐,据此判断,该事件的潜伏期为2-36小时,高峰期是进餐后约10-16小时。
2、地点分布:患者来自上海某中学,均在学校食堂用餐。
人群分布:患者性别男女均有,发病年龄不等(此次调查中发病与年龄、性别、班级的关系均无统计学意义)[5]症状和体征:病人诊断标准:(1)、学校食堂就餐史;(2)、症状与体症(有发热、腹泻、腹痛、头痛、呕吐等症状);(3)、实验室检验[6]食谱调查接受调查患者当日均有在食堂吃饭,早餐为油条,豆腐干,稀饭;中餐有茄子,小白菜,凉拌菜,榨菜汤,米饭;晚餐有茭白烧肉,咖喱洋芋,米饭,汤。
结果1.用餐地点与罹患率2.用餐情况与罹患率3.午餐种类与罹患率还应进行早晚餐的食品与罹患率的调查,患者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等讨论1、事件定义:本次事件中,发病症状主要为腹泻,腹痛,呕吐等肠道症状,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进展快。
所有的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本次事件所发生的病例有明显聚集性。
初步怀疑为细菌感染食物后引起的食物中毒。
2、可疑餐次与可疑食品分析通过对患者的共同进餐史分析,结合首发病例发病时间,可以初步排除27日的早餐为可疑餐次,因此引起食物中毒可疑餐次为27日的午餐。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一般疫情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设计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必须收集与调查研究内容有关的数据,其中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简称流调表)就是准备收集数据的工具之一。
一张完善的流调表,最能体现研究的实质内容,也最能反映调查研究计划的完善程度。
设想把一张粗制滥造的流调表塞在计划中,事后定需进行修改,造成人、财、物和时间的浪费。
由于调查研究内容各不相同,不可能有一张统一的调查表,因此每一次都应根据本次调查研究项目的内容设计自己的调查表。
作为某一种已知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由于疾病已经明确,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的内容大致相同,因此表格的基本格式也大都相似,编制一份较为规范或较为完善的某一种疾病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是可能的。
为此我们以传染病防治法所列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种类为主,设计了涉及疾病控制范畴内各类主要疾病的调查表格,供基层卫生单位用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1.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的基本格式1.1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的的名称、编号。
1.2一般项目: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1.3 主要临床表现:如发病日期、就诊日期、隔离日期、隔离方式、转归及临床表现等。
1.4 流行病学史。
1.4.1预防接种史。
1.4.2居住条件。
1.4.3个人卫生状况。
1.4.4饮食卫生状况。
1.4.5有害因素暴露史(含接触史)。
1.5 小结。
1.6 调查日期、调查人、审查人。
2.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的设计原则2.1在设计某病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时,一定要反映出该病的特征,包括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征等。
2.2流调表的内容不要盲目贪多。
不需要的项目一个不要,需要的项目一个不能少。
随意增加不必要的调查项目,不仅增加工作量,更严重的是它会影响必须调查项目的调查质量。
2.3每一个调查项目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不是可有可无的,拟表者必须自问,要通过调查得到什么,每一个调查项目能起到什么作用,各个问题能否得到结果。
[作者单位] 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北京100044;2.山西省太钢总医院迎新医院皮肤科,山西太原030003;3.四川省西昌市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四川西昌615000;4.西昌卫校,四川西昌615000;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皮肤科,河北廊坊065000;6.河南省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皮肤科,河南焦作454000;7.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内蒙古海拉尔021000;8.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医院皮肤科,山东淄博255000;9.山东省淄博市齐鲁石化医院集团中心医院皮肤科,山东淄博255000 [通讯作者] 张建中,E -m a i l :r m z j z @126.c o m中国六省市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丁晓岚1,王婷琳1,沈佚葳1,王晓艳1,周城1,田珊1,刘盈1,彭光辉1,周俊娥2,薛树旗2,王仁利3,唐英4,孟雪梅5,裴广德6,白云花7,刘青8,李航9,张建中1[摘 要] 目的 通过多地区、大样本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获得中国银屑病患病情况的基本资料。
方法 在中国6个省或自治区中各选择一个城市作为调查点,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
所有被调查者填写问卷和接受皮肤科医生检查。
调查表数据录入E p i D a t a 软件,用S P S 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共抽样调查19974人,完成调查人数17345人,发现银屑病患者102人,总患病率为0.59%,标化患病率0.47%。
其中男性患病率为0.65%,标化患病率为0.54%;女性患病率为0.54%,标化患病率为0.44%。
男女银屑病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临床分型中以寻常性为主(97.06%),28.43%的银屑病患者有家族史,59.80%的患者认为银屑病影响了生活质量。
结论 通过中国六省市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银屑病患病率为0.47%,高于国内其他调查的结果,被调查人群的男、女银屑病患病率接近。
流行病学中的病例调查和数据收集方法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病例调查和数据收集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它们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和流行情况。
本文将介绍流行病学中常用的病例调查和数据收集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
一、病例调查方法1.1 病例报告法病例报告法是最常见的病例调查方法,通常适用于疾病初期的调查和监测。
研究人员通过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病程、治疗记录等,来获取有关疾病发展和传播的数据。
此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追踪疾病的起源,确定暴露因素以及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
1.2 病例对照法病例对照法是一种常用的回顾性病例调查方法,主要用于寻找疾病的危险因素和风险因子。
研究人员通过比较患病者和非患者的暴露历史,找出可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
此方法可以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性,并推测可能的病因机制。
1.3 病例系列研究病例系列研究是一种病例调查方法,通过收集多个类似病例的信息,来描述疾病的特点和趋势。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病例系列研究了解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预后等方面的信息,并探索可能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二、数据收集方法2.1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通过向受访者提出问题,收集他们的观点、态度和行为等信息。
对于流行病学研究,研究人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访者的暴露历史、疾病症状、生活方式等,来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问卷调查时,研究人员需要设计合理的问题,确保问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收集和管理研究数据的工具。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该系统收集病例的基本信息、检测结果、治疗记录等,同时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
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数据录入和分析的时间。
2.3 病案回顾病案回顾是一种回顾性的数据收集方法,通过研究医院或诊所的病案记录,获取有关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数据。
病案回顾可以提供大量的疾病信息和记录,为研究人员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证据。
完整版)SF-36中文评估表1.简介SF-36中文评估表是一种常用的健康评估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和流行病学调查中。
该评估表通过问卷的形式,获取被评估者在生理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自我评价,为疾病研究、健康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2.SF-36评估维度SF-36评估表共包含8个维度,分别涵盖了个体在生理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多个方面。
下面是每个维度的具体介绍:a。
生理健康维度1.生理功能(Physical ning): 评估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身体能力和功能。
2.生理角色限制(Role-Physical): 评估个体因健康问题影响到的日常活动和角色扮演。
3.身体疼痛(Bodily Pain): 评估个体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身体疼痛的程度。
b。
心理健康维度1.健康状况(General Health): 评估个体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认知和评价。
2.精神健康(___): 评估个体在情感、心理和社交方面的健康状况。
3.情感角色限制(Role-___): 评估个体因情感问题影响到的日常活动和角色扮演。
c。
社会健康维度1.社交功能(Social ning): 评估个体与他人的社交互动和交流能力。
2.健康变化(Vitality): 评估个体在精力充沛和活力方面的感受。
3.评估流程SF-36中文评估表的评估流程如下:1.将SF-36中文评估表提供给被评估者,让其自行阅读并理解问卷内容。
2.被评估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符合自己现状的答案。
3.对于部分题目,被评估者可以选择多个答案或写下具体描述。
4.根据被评估者的回答,计算每个维度的得分。
5.最后,综合所有维度的得分,得到一个综合评估结果,用以反映被评估者的健康状况。
4.评估结果解读SF-36中文评估表的结果可以通过计算各个维度的得分来解读。
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在该维度上的健康状况越好;得分越低,表示个体在该维度上的健康状况越差。
同时,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维度的得分,评估个体在不同方面的健康情况。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表
调查日期: [填写日期]
调查人员: [调查人员姓名]
1. 个人信息
- 姓名: [填写姓名]
- 年龄: [填写年龄]
- 性别: [填写性别]
- 职业: [填写职业]
2. 旅行史
a. 是否近期有过国内外旅行?
- 是
- 否
b. 若有,最近一次的旅行日期是什么时候?
[填写日期]
c. 最近一次的旅行目的地是哪里?
[填写目的地]
3. 接触史
a. 是否近期接触过确诊或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 是
- 否
b. 若是,请提供相关接触者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填写姓名和联系方式]
4. 症状
a. 是否出现以下症状?请勾选适用的选项。
- 发热
- 咳嗽
- 喉咙痛
- 呼吸困难
- 乏力
- 肌肉或关节疼痛
- 头痛
- 味觉或嗅觉异常
- 胸闷
- 腹泻
- 其他(请填写): [填写其他症状]
b. 以上症状出现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填写时间]
5. 检测
a. 是否进行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是
- 否
b. 若是,检测结果是什么?
[填写检测结果]
6. 其他信息
[在此提供其他任何与调查相关的信息]
请注意:本调查表仅用于收集调查数据,不作为诊断依据。
如有任何新冠肺炎相关症状,请尽快就医并按照卫生部门的指导进行处理和隔离。
感谢您的合作!。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各省口腔健康调查结果统计表目录table1全国口腔健康临床检查样本量table2全国口腔问卷调查样本量table3全国35~44岁、65~74岁年龄组受检人群受教育年数分布table4全国受检人群民族分布table5全国35~44岁、65~74岁年龄组受检人群职业分布table6全国部分地区饮水氟浓度(mg/L)table75岁年龄组统计量一览表table8全国5岁年龄组乳牙龋均构成比及患龋率table912岁年龄组统计量一览表table10全国12岁年龄组恒牙龋均构成比、患龋率及窝沟封闭率table11全国12岁年龄组牙龈出血、牙石检出牙数及检出率table12全国12岁年龄组氟牙症患病率及社区氟牙症指数(CFI)table1335~44岁、65~74岁年龄组统计量一览表table14全国35~44岁年龄组龋均构成比及患龋率table15全国35~44岁年龄组根龋的龋均构成比及患龋率table16全国35~44岁年龄组根龋的龋均构成比及患龋率(有牙人群)table17全国35~44岁年龄组牙龈出血、牙石、牙周袋检出牙数及检出率table18全国35~44岁年龄组牙周附着丧失检出牙数及检出率table19全国35~44岁年龄组牙周健康状况table20全国35~44岁年龄组各种口腔粘膜异常检出人数及检出率(1/10万) table21全国35~44岁年龄组各种义齿修复率(上颌)table22全国35~44岁年龄组各种义齿修复率(下颌)table23全国35~44岁年龄组各种义齿修复率及非正规固定桥修复比率(全口)table24全国35~44岁年龄组无牙颌率及人均存留牙数table25全国65~74岁年龄组龋均构成比及患龋率table26全国65~74岁年龄组根龋的龋均构成比及患龋率table27全国65~74岁年龄组根龋的龋均构成比及患龋率(有牙人群)table28全国65~74岁年龄组牙龈出血、牙石、牙周袋检出牙数及检出率table29全国65~74岁年龄组牙周附着丧失检出牙数及检出率table30全国65~74岁年龄组牙周健康状况table31全国65~74岁年龄组各种口腔粘膜异常检出人数及检出率(1/10万) table32全国65~74岁年龄组各种义齿修复率(上颌)table33全国65~74岁年龄组各种义齿修复率(下颌)table34全国65~74岁年龄组各种义齿修复率及非正规固定桥修复比率(全口)table35全国65~74岁年龄组无牙颌及存留牙数情况table36全国5岁年龄组出生体重及4个月内喂养情况table37全国5岁年龄组刷牙习惯(%)table38全国5岁年龄组饮食习惯(%)(一)table39全国5岁年龄组饮食习惯(%)(二)table40全国5岁年龄组末次就医时间及原因(%)table41全国5岁年龄组末次就医接受的口腔治疗(%)table42全国5岁年龄组过去12个月内没有就医的原因(%)table43全国5岁年龄组儿童家长口腔保健知识(%)table44全国5岁年龄组儿童家长口腔保健知识来源(%)table45全国5岁年龄组儿童家长口腔保健态度(%)table46全国5岁年龄组儿童家长对孩子身体及口腔健康状况的评价(%)table47全国12岁年龄组独生子女率及父母学历(%)table48全国12岁年龄组口腔卫生行为(%)table49全国12岁年龄组的饮食习惯(%)table50全国12岁年龄组抽烟及饮酒行为(%)table51全国12岁年龄组的口腔保健知识(%)(一)table52全国12岁年龄组的口腔保健知识(%)(二)table53全国12岁年龄组口腔保健知识来源(%)table54全国12岁年龄组对牙龈出血的自我认知及相关行为(%)table55全国12岁年龄组口腔保健态度(%)table56全国12岁年龄组末次就医时间、原因及接受治疗的种类(%)table57全国12岁年龄组末次就医耽误课时及陪同家长数(%)table58全国12岁年龄组过去12个月牙齿疼痛或外伤的经历(%)table59全国12岁年龄组对身体健康及口腔健康的自我评价(%)table60全国12岁年龄组上次牙疼后的处理方式(%)table61全国12岁年龄组自我评价口腔问题的影响(%)table62全国35~44岁年龄组牙齿数目认知及义齿佩戴(%)table63全国35~44岁年龄组口腔卫生行为(%)table64全国35~44岁年龄组含氟牙膏的相关知识和行为(%)table65全国35~44岁年龄组对牙龈出血的认知及行为(%)table66全国35~44岁年龄组口腔健康环境(%)table67全国35~44岁年龄组饮食习惯(%)table68全国35~44岁年龄组抽烟、饮酒及喝茶行为table69全国35~44岁年龄组口腔保健知识来源(%)table70全国35~44岁年龄组过去12个月牙疼经历及相关行为(%)table71全国35~44岁年龄组就医需要的自我评价(%)table72全国35~44岁年龄组末次就医距现在时间及原因(%)table73全国35~44岁年龄组过去12个月未看牙的原因(%)table74全国35~44岁年龄组过去12个月就医费用table75全国35~44岁年龄组末次就诊医疗机构及路途时间(%)table76全国35~44岁年龄组对末次就诊医疗机构的评价(%)table77全国35~44岁年龄组对身体健康及口腔健康的自我评价(%)table78全国35~44岁年龄组自我评价口腔问题的影响(%)table79全国35~44岁年龄组口腔保健态度(%)table80全国65~74岁年龄组牙齿数目认知及义齿佩戴(%)table81全国65~74岁年龄组口腔卫生行为(%)table82全国65~74岁年龄组饮食习惯(%)table83全国65~74岁年龄组抽烟、饮酒及喝茶行为table84全国65~74岁年龄组过去12个月牙疼经历及相关行为(%)table85全国65~74岁年龄组就医需要的自我评价(%)table86全国65~74岁年龄组末次就医距现在时间及就医原因(%)table87全国65~74岁年龄组末次就医接受的治疗及未看牙的原因(%)table88全国65~74岁年龄组过去12个月就医费用table89全国65~74岁年龄组末次就诊医疗机构类型(%)table90全国65~74岁年龄组对身体健康及口腔健康的自我评价(%)table91全国65~74岁年龄组自我评价口腔问题的影响(%)。
案例一1. 1992年7月,某远洋客轮上发生一起军团病爆发流行。
船离开港口时载有400名乘客、50名船员。
7月1日前一周内,在一次风暴中有1/8的乘客遇难。
7月份第一周中,船上有40人发生军团病。
其中一半很快死亡。
随后的一周内又有10人发病,但无死亡。
假设症状持续一个月,请分别计算:1)7月1日至7月7日的军团病发病率2)7月8日至7月14日的军团病发病率3)7月8日至7月14日的军团病累积发病率(累积发病率=某时期新发病例数/期初暴露人口数)4)7月7日的军团病患病率5)7月14日的军团病患病率6)7月1日至7月7日的军团病病死率7)7月1日至7月14日的军团病病死率8)7月1日至7月14日的军团病死亡率答:1)40/(400+380)/2×100%=40/390×100%=10.3%2)10/(380+380)/2×100%=10/380×100%=2.6%3)10/(380-20)×100%=10/360×100%=2.8%4)20/380×100%=5.3%5)(20+10)/380×100%=7.89%6)20/40×100%=50%7)20/50×100%=40%8)20/(400+380)/2×100%=5%案例二3. 1991年全国调查显示,彝族高血压患病率为全国最低。
因此,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以彝族人群为研究对象,于2007-2008年进行移民流行病学研究,目的是为了了解凉山地区彝族原发性高血压患病情况。
共调查彝族农民1628人,其中男性729人,女性899人,彝族移民1338人,其中男性781人,女性557人。
彝族农民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为15.10%,其中男性19.08%,女性9.25%。
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基本呈上升趋势。
具体情况见表2-11.表2-11 2007-2008年彝族农民和移民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情况男性(%)女性(%)合计(%)彝族农民729(4.73)899(1.92)1628(3.19)彝族移民781(19.08)557(9.25)1338(15.10)1)移民流行病学是怎样评价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对疾病发生的作用的?2)从上述资料中你能得到哪些有关彝族原发性高血压病病因学方面的启示?3)在上述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哪些更深入的研究?答:1)环境因素占主导:移民≈移入地当地居民≠原居住地当地居民遗传因素占主导:移民≈原居住地当地居民≠移入地当地居民2)环境因素可能是造成彝族居民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3)分析性研究及实验性研究案例三为了了解老年人中多发病的患病情况,某市于1982年组织医务人员对该市七区一郊的九个地段随机抽取60岁及以上老年人6393名(其中市区5866名,郊区527名)进行了调查,其中部分结果见表3-1.表3-1 1982年某市老年人多发病患病情况疾病市区郊区患病人数患病率患病人数患病率高血压1687 28.76 120 22.77冠心病316 5.39 11 2.09脑血管病152 2.59 12 2.28动脉硬化2369 40.39 203 38.52慢性支气管炎1062 18.10 188 35.67肺气肿737 12.56 163 30.93糖尿病149 2.54 2 0.38高脂血症1913 32.61 135 25.62恶心肿瘤19 0.32 0 01)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流行病学调查?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是描述性还是分析性?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什么?2)为什么现况调查中通常只能进行患病率的计算,而不能进行发病率的计算?答:1)观察性研究;抽样调查;描述性;了解该市老年人中多发病的患病情况2)因为现况调查中无法准确确定每个病例的发病时间,对于大多数慢性病而言,很多病例无法准确回忆具体的发病时间,研究者无法确定该病例的发病时间是否落在发病率统计的观察期内,因此无法确定该病例是否是研究者观察期内的新发病例,无法计算发病率。
流行病学实习指导(供预防医学本科教学用)年级班级姓名内蒙古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实习一疾病分布的描述及现况调查一、目的:1.掌握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计算和应用。
学会疾病按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的描述方法。
2.掌握现况调查的基本原理。
二、学时:4三、内容:(一)常用疾病频率测量的有关指标资料1:某地2005年年初人口为1000人,2005~2006年某病发病情况见图1-1,313. 2005年的发病率4. 2006年的发病率资料2:2008年在某镇新诊断200名糖尿病人,该镇年初人口数为9500人,年末人口数为10500,在年初该镇有800名糖尿病患者。
在这一年有40人死于糖尿病。
计算:1.2008年该镇糖尿病的发病率2.2008年该镇糖尿病的死亡率3.2008年该镇糖尿病的病死率4.2008年1月1日该镇糖尿病的患病率(假设这一天无新检出病例)。
资料3:为加强对HBV母婴传播的研究,作者对某单位孕妇HBV感染情况进行连续4年的监测,结果见表1-1。
请计算不同年份HBV感染率(填入表1-1)表1-1不同年份孕妇HBV标志物检出情况年份检测人数阳性人数感染率(%)2001 463 1242002 420 1572003 439 1972004 368 194合计1690 672(二)疾病的时间分布描述资料4:保定市1950~198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如图1-2。
图1-2 保定市1950~198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思考题:请描述上述疾病的时间分布特点?你知道流脑发病率下降的原因吗?(三)疾病的地区分布描述资料5:1959年和1974年4个省市脊髓灰质炎城乡发病率差别如表1-2所示。
表1-21959年和1974年4个省市脊髓灰质炎城乡发病率(1/10万)服用疫苗前(1959年)服用疫苗后(1974年)城市农村城市农村资料表1-3 婴儿的麻疹血凝抑制抗体阳性率(上海,1964~1965年)月龄0~1~2~3~4~5~6~7~8~9~10~11~人数40 75 52 54 49 45 39 30 36 30 22 25 100 94.7 86.5 83.0 49.0 40.0 20.5 10.0 8.3 16.7 27.3 24.0 阳性率(%)思考题:请解释8月龄时麻疹血凝抑制抗体阳性率的低谷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下表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 )与淋巴细胞白血病之关系研究的实例资料,请对该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关系做出结论。
(注:可信区间的计算可只列出公式并代入数字)。
附表 IM 与淋巴细胞白血病之关系的研究淋巴细胞白血病人对照 IM (+) IM (-)IM (+) 15 35IM (-) 60 402. 在一项糖尿病的筛检试验中,获得资料如下表,试对该试验的真实性做出结论。
附表 糖尿病的筛检试验糖尿病人 非糖尿病人 合计阳性 65 263 328阴性 5 247 252合计 70 510 5801.(1)x 2=(b-c )2/(b+c )=(35-60)2/(35+60)=6.58 (3分)(2) OR=c/b=60/35=1.71 (3分) (3) )58.6/96.11()/96.11(71.1%952±±==x OR CI OR (3分)(4) AFe=(OR-1)/OR ×100%=42% (3分)结论:淋巴细胞白血病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关,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归因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部分为42%。
(3分)2.灵敏度=92.86%(2分),假阳性率=7.14%(1分),特异度=48.43%(2分),假阴性率=51.57%(1分),约等指数=41.29%(2分),阳性似然比=1.80(2分),阴性似然比=0.147(2分),一致性=53.79%(2分)。
结论: 该试验灵敏度较高,特异度一般,误诊率较高,一致性一般(1分)。
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在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中,获得以下资料,请对其进行分析并解释结果。
附表 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 对照 合计 吸烟 688 650 1338不吸烟 21 59 80合计 709 709 14182.为评价吸烟与高血压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假设某研究者选择了吸烟与不吸烟的健康者各1000名追踪观察,5年内吸烟者中共有60人发生高血压病,而不吸烟者中共有30人发生高血压病。
自闭症的流行病学调查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它在过去几十年里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的关注点。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目前每36个孩子中就有1个孩子患有自闭症。
但是自闭症的确切原因和预防方法仍然不是完全清楚的。
因此,对自闭症的流行病学调查仍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自闭症的定义和症状自闭症的症状经常在早年开始表现,可能会影响人类在社交交往、语言和行为方面的能力。
自闭症的特点可以表现为下列表现:·不理解或者故意忽视别人的情感状态;·有语言障碍,如语音延迟或者完全失语;·行为、兴趣和活动模式的狭窄化,表现为对某些兴趣的过度执着或者沉迷;·理解和展示日常生活的普遍技能的困难,例如勾画或者穿衣服。
自闭症和流行病学调查自闭症在全球范围内都在增加。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统计数据,1990年至2021年间,自闭症发病率增加了大约11倍。
在美国,最近的数据表明,每55个孩子中就有1个孩子患有自闭症。
这一数据在20年前是50个孩子中有1个。
在全球范围内,自闭症的发病率也早已上升。
目前,韩国、以色列、波兰、台湾、新西兰和伊朗都有一个相对较高的自闭症发病率。
许多专家认为,这些增长者的发病率增加可能是由于日益普及的自闭症诊断方法、早期诊断和了解的增加。
自闭症的风险因素虽然专业人士还没有发现明确的自闭症原因,但是许多因素似乎会影响自闭症的发生率:·遗传因素:多个基因背景的累加可能是自闭症的原因之一。
·脑发育问题:在胚胎或者新生儿时期的大脑发育问题可能导致自闭症发生。
·生物或者化学环境因素:例如感染、毒物暴露或者其他代谢问题可能导致自闭症发生。
·社交脆弱性:一些家庭方法、为儿子提供的自闭症护理质量或者父母工作的压力可以影响发病率。
·年龄:目前一些研究结果显示,怀孕年龄和孕期阶段可能会影响发病率。
例如母亲怀孕时使用药物或者是超重都可能会影响胎儿的脑发育。
流行病学实习指导(供预防医学本科教学用)年级班级姓名内蒙古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实习一疾病分布的描述及现况调查一、目的:1.掌握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计算和应用。
学会疾病按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的描述方法。
2.掌握现况调查的基本原理。
二、学时:4三、内容:(一)常用疾病频率测量的有关指标资料1:某地2005年年初人口为1000人,2005~2006年某病发病情况见图1-1,每个箭头表示病例从发病到转归的时间。
该病无病后免疫力。
期间无死亡、迁走或拒绝检查者。
31图1-1 某地某病2005~2006年间发生情况示意图请计算以下各率:1. 2005年1月1日的时点患病率2. 2006月1月1日到2006年7月1日的期间患病率3. 2005年的发病率4. 2006年的发病率资料2:2008年在某镇新诊断200名糖尿病人,该镇年初人口数为9500人,年末人口数为10500,在年初该镇有800名糖尿病患者。
在这一年有40人死于糖尿病。
计算:1.2008年该镇糖尿病的发病率2.2008年该镇糖尿病的死亡率3.2008年该镇糖尿病的病死率4.2008年1月1日该镇糖尿病的患病率(假设这一天无新检出病例)。
资料3:为加强对HBV母婴传播的研究,作者对某单位孕妇HBV感染情况进行连续4年的监测,结果见表1-1。
请计算不同年份HBV感染率(填入表1-1)表1-1不同年份孕妇HBV标志物检出情况年份检测人数阳性人数感染率(%)2001 463 1242002 420 1572003 439 1972004 368 194合计1690 672(二)疾病的时间分布描述资料4:保定市1950~198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如图1-2。
图1-2 保定市1950~198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思考题:请描述上述疾病的时间分布特点?你知道流脑发病率下降的原因吗?(三)疾病的地区分布描述资料5:1959年和1974年4个省市脊髓灰质炎城乡发病率差别如表1-2所示。
以下哪项属于医院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病例定义构成的三要素是:
A: 时间、地点、病情
B: 时间、地点、人群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 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称为医院感染暴发:
A. 2例
B. 3例
C. 5例
D. 6例
2) 以下是暴发流行的常见传播方式的为:
A. 带菌者传播
B. 交叉感染
C. 空气传播
D. 以上均是
3) 关于Henle-Koch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A. 在相应疾病患者中总能检出该病原体(必要病因)
B. 在其他疾病的患者中不能检出该病原体(充分病因)
C. 能从相应疾病患者中分离到该病原体,传过几代的培养物能引起实验动物患相同疾病
D. 但不能从患该病动物中分离到相同病原体
4) 不是医院感染暴发调查的特点的是:
A. 时效性
B. 复杂性
C. 社会性
D. 公益性
5) 以下哪项是病例定义构成的三要素:
A. 时间、地点、人群
B. 时间、温度、潜伏期
C. 时间、地点、病原体
D. 温度、病原体、环境
6) 以下不是医院感染病因判断的标准的是:
A. 关联的时间顺序
B. 关联的强度
C. 关联的空间布局
D. 关联的可重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