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文基本知识(公文种类、格式、行文规则)
- 格式:ppt
- 大小:304.00 KB
- 文档页数:57
公文种类及行文规则公文种类及行文规则一、公文种类⒈公告⒉通知⒊通报⒋呈报⒌报告⒍汇报⒎函⒏请示⒐批复⒑决定1⒈命令1⒉指示1⒊调令1⒋调度令1⒌催告1⒍交办1⒎对外函电二、行文规则⒈公文的格式(1) 页眉:写明公文的名称(如:公告、通知)、文件字号、发布单位名称、文件密级(如果有)、日期。
(2) 正文:正文内容根据具体的公文种类规定行间距、字号、对齐方式等规则。
(3) 签署:公文应有主要领导或主管部门的签署,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排序。
(4) 附件:有时需要附带附件,需要在正文结束后列明,注明附件的名称和数量。
(5) 骑缝章:将公文折叠后,用骑缝章进行标识,表明该文件是公文,不得随意更改或增删内容。
⒉公文的语言(1) 公文应使用规范、简明、准确的语言,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2) 使用常用词汇,避免使用生僻词汇和行政术语。
(3) 使用简短的句子,避免过长的句子和复杂的语法结构。
(4) 表达应当明确、准确,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措辞。
⒊公文的撰写步骤(1) 明确发布公文的目的和内容。
(2) 结合公文种类和规定的格式,列出公文的各个要素,如标题、正文的组织结构、签署单位等。
(3) 根据要素的顺序编写公文的内容,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4) 检查公文的格式和内容,确保符合规定,并且没有拼写和语法错误。
(5) 由主要领导或主管部门签署公文,并按照相关规定发文。
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公告:公开声明或发布的文告,用于向公众宣布有关事项。
⒉通知:一种行政性文书,用于向特定对象或群体传达特定事项、要求或通知。
⒊通报:向一定范围的单位或个人传达信息或处理事务的文书。
⒋呈报:向上级单位或主管部门报告情况、反应问题,请求指导或决策。
⒌报告:对特定问题、工作或研究进行汇报和说明的文书。
⒍汇报:向上级或相关单位汇报工作进展、完成情况或有关信息。
⒎函:非正式的书信形式,用于个人间、单位间的交流沟通。
⒏请示:向上级或主管部门征求意见、请求批复或指示的文书。
公文种类及行文规则公文种类及行文规则一、公文种类:1. 呈文:向上级机关或领导汇报情况、请示决策、汇报工作等。
2. 请示:向上级机关或领导征求意见、请示批准、确认事项等。
3. 批复:对下级机关或个人的意见、请求或报告等予以批准、答复或决定等。
4. 通知:用于传达、告知、通报或通知部署等事项。
5. 通告:对外发布特定信息、公告、布告等。
6. 函:进行书面交流、联系和沟通等。
7. 报告:向上级机关或领导汇报工作、情况或调研结果等。
8. 备案:对相关文件、资料等进行存档备案。
二、行文规则:1. 标题:公文的标题应简洁明确,能够准确概括公文的主题和内容。
2. 标题序号:根据公文的种类,可在标题前加入相应的序号,以便于分类和归档。
3. 发文单位:公文应在标题下方注明发文单位的全称。
4. 题注:可在标题下方加入一个简要说明,对公文的内容进行进一步解释或概述。
5. :部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规范:采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句子通顺,结构清晰。
逻辑思路要清晰,表述要简洁明了。
公文属于正式文书,应注意使用规范的语言、避免口语化和随意性。
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注意段落的划分和分行的规范。
6. 附件:如果公文需要附带相关文件、资料等附件,应在结尾处注明,并在附件之前进行编号或标注。
7. 签署:公文的签署应符合相应的规定,包括签署人的姓名、职务、单位等信息,并应在下方留出签名的空间。
8. 印章: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在公文上加盖相应的公章或公务专用章。
以上是公文种类及行文规则的简要介绍,不同种类的公文还有一些特定的格式和要求,具体的行文规范应根据公文类别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之一:公文的种类与格式[来源:本站 | 作者:原创 | 日期:2010年3月8日]公文,全称是公务文书,一般是指在管理国家治理社会的实践活动中用来办理公务、有法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应用文。
关于公文的处理,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分别于1997年和2000年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本序列的机关公文的种类、格式、行文规则、发、收文办理、归档与保密等进行了规范。
目前,不少谈公文写作的书籍大多都以上述两份文件作为依据和蓝本。
本文关于机关公文写作的有关知识也以此作为基本依据。
一、公文的种类所谓公文种类,是指公文的制发机关根据公文的内容、性质、和所承担的任务而确定的行文形式和名称。
(一)从内容性质及其作用看,公文大致可分为三类:1、专用公文。
它是一定的工作、经济分析报告、商品广告等。
2、技术公文。
它在教学、科研、生产、基建等领域,根据公务办理的需要使用的公文,如说明书、图纸、图表等。
3、通用公文。
它是机关、单位根据公务活动的需要使用的公文。
如计划、总结、大事记、办法、规定、条例等。
2000年8月24日由国家院发布的《国家机关公文处部门在一定的业务范围内,根据公务特殊专门使用的公文。
如外交部门使用的文书、照会、备忘录、护照、条约等;司法部门使用的起诉书、公诉书、笔录、开庭通知书、判决书、调解书等;经济部门用的经济合同理办法》列举了13种,即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和会议纪要。
而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办公厅1996年5月3日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则列出了14种,即: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和会议纪要。
(二)按行文方向分,公文也大致分作三类:1、下行文。
即上级机关单位向下级机关单位的行文。
如命令(令)、议案、决定、通知、批复等。
2、平行文。
即平级机关单位、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之间互相行文。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一、公文种类公文种类很多,最常用的有四大类,分别是公文类文书、事务类文书、会议类文书、礼仪类文书。
其中,公文类文书又分通用公文和规章公文,各类公文种类达几十种之多。
公文类文书:公文类文书有25种,其中,通用公文有15种,分别是决议、命令、公告、通告、决定、报告、通报、批复、通知、意见、请示、议案、函、会议纪要、公报;规章公文有10种,分别是条例、章程、公约、办法、细则、制度、守则、规定、规则、规程。
事务类文书:主要有5种,分别是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先进典型事迹材料以及竞聘、就职、述职、离职调动讲话稿等。
会议类文书:主要有领导讲话稿、发言稿、主持词、开幕词、闭幕词、会议记录等。
礼仪类文书;大致有7种,一是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二是贺信、贺电、请柬、喜报、捷报;三是推荐信、公开信、表扬信、批评信;四是感谢信、慰问信、介绍信、证明信;五是倡议书、建议书、决心书、保证书;六是讣告、唁电、生平、悼词;七是涉外事务公文写作,如邀请信、感谢函电、祝贺函电、外事总结、外事函电请示等。
此外还有司法文书(如起诉状、申诉状、答辩状、仲裁申请书、协议书、公证书等);经贸文书(如协议书、合同、合作意向书、招、投标书、审计报告、财务分析报告等);宣传文书(启示、声明、新闻评论、发刊词、编者按等);传记史志(简历、传记、地方志、工作、读书笔记等)。
这些能叫得上名称的各类文书共计8大类110种之多。
企事业单位与党政机关相比要少一点,我们最常用的是通用公文、规章公文和事务类文书,礼仪类文书以及其它文书,虽然不像通用公文那频繁样使用,但在日常工作中也会遇到,也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今天讲讲最基础、最常用的几种公文写作基础知识,供大家参考。
二、公文写作基础(一)通用公文顾名思义,通常使用或使用比较多的公文文种。
主要是决议、命令、公告、通告、决定、报告、通报、批复、通知、意见、请示、议案、函、会议纪要、公报。
常见公文写作规范一、公文的定义及种类1.公文定义。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
公文是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2.公文种类。
为了使各种公文都能有稳定的性质、特定的用途并使更多的人都能对这些性质和用途有准确的了解,以便利于正确有效地形成和办理公文,客观上需要人们对常用的每一种公文都赋予一个能概括表明其性质、用途的统一规范的称谓,这种称谓叫文种。
党政机关法定的公文有15个文种: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3.常见文种。
通知、意见(如:县教育局下发的文件);报告、请示、计划、总结、简报、方案等(学校向教育局报送的材料)。
4.公文特点。
公文的格式、种类、行文规则、办理等都是全国统一的,一般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的国家规范《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执行。
无论从事专业工作,还是从事行政事务,都要学会通过公文来传达政令政策、处理公务,以协调各种关系,使工作正确高效地进行。
二、公文格式(适用于学校报送的计划、总结、简报、方案、请示、报告等)公文格式,即公文规格样式,是指公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构成方式,它和文种是公文外在形式的两个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公文效用的发挥。
包括公文组成、公文用纸和装订要求等。
(一)公文用纸及版面要求1.公文用纸。
指的公文用纸的幅面尺寸,一般采用A4型纸,即297mm×210mm。
2.页面。
上3.7cm,下3.5cm.左2.8cm,右2.6cm。
文字资料一律纵向横排,每页22行,每行28个字,段落设置为固定值28磅。
3.页码。
插入页码时设置为:位置:页面底端;对齐方式:外侧;格式:数字左右各有一条一字线;选择4号宋体。
这样设置的页码单页码居右,双页码居左,适合双面打印和左侧装订。
4.文字颜色。
如无特殊说明,公文中的颜色均为黑色。
公文写作(格式)基本知识一、党政公文的文种党政公文是指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各级行政机关正式使用的公文。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办公厅1996年5月3日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党的机关公文种类为14类(种):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请求、报告、批复、条例、规定、会议纪要、函。
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行政机关公文种类为13类(种):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两者比较,文种相同的有9类(种):决定、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不同的有9类(种):党的机关公文中的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文中的命令(令)、公告、通告、议案。
所以,我国党政机关现行法定公文种类应为18类(种)。
二、党政公文的格式要求应该说,党政机关公文的有关规定很多内容是相同或基本一对敌的。
但是,党政机关公文毕竟是各自独立的两个不同的公文系统,因此,除以上所述文种规定上有所不同之外,其格式要求也不尽相同。
明显区别主要有:1、版头(发文机关标识)。
除党政机关公文统一由发文机构名称加“文件”二字组成外,党的机关公文还有由发文机关名称加括号标明文种的版头;行政机关一些特写公文的版头只标识发文机关名称,名称后没有加括号标明文种。
此外,党的机关公文版头的红色反线中间用“★”断开;行政机关公文只有一条红色反线,中间没有“★”,不断开。
2、秘密等级和紧急程度。
党的机关公文要求标识在公文首页左上角,份号之下;行政机关公文却要求标识在公文首页右上角,秘密等级标识在第一行,紧急程度位于其下一行,两字之间空一字。
党的机关公文规定机密类公文才标识秘密等级,且一般不标识保密期限;而行政机关秘密类公文就要求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3、落款和成文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