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肠梗阻死亡病例讨论.
- 格式:ppt
- 大小:630.50 KB
- 文档页数:25
医疗事故案例讨论发言第一篇:医疗事故案例讨论发言医疗事故案例讨论发言6月18日在县中医院会议室参加了医疗事故案例分析,讨论了当下严峻医疗环境下我们该如何面对,既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又能减少医疗纠纷。
一、宿州市泗县中医院产妇死亡事件。
信息:产妇死亡,原因是“羊水栓塞”,媒体报道:产妇“死亡”后“复活”,医院赔钱了。
1、希望国家法律法规对医疗行业有正确的保护,社会群众能正视医学。
象宿州市泗县中医院产妇死亡这案例,一旦出现产妇羊水栓塞、死亡,医院在无明显过失前提下,法律能否予免责?对于我们基层卫生院,技术水平、设备等各方面条件都有限。
出现病情恶化,甚至无法及时做出准确病情判断,即使转上级医院最后死亡了,之前的医院还是难逃理亏赔钱的厄运。
感觉国家法律法规对医疗行业这方面的保护很不到位,如果发生在我们基层医院,病人死了,医院又如何证明自己无明显过错呢?查阅医疗文书记录吗?估计文字记录总有错漏的地方。
当然,我们医护工作者也要尊重生命,严格要求,精益求精。
2、媒体是把双刃剑。
媒体人往往为了博取眼球,不求真相就片面报道,误导舆论。
该案例就是一个例子。
所以出事后若能及时主动联系主流媒体,告知事件真相,正确引导舆论,将能取得舆论的主动权。
我院曾有类似事件,患方找人围堵医院,拉横幅,在网上发布片面言论,的确使医院处于被动。
所以每个医院都应该有能够面对媒体,引导舆论的发言人,除了必要时引导舆论,更重要的是平时给群众进行医疗宣传,科普医学常识,包括就医程序,医学的局限性等,增进医患双方理解。
3、医院妥协赔钱是医闹流行的一个原因。
就医院来说,尽快赔钱平息事件是个好办法,但现在的现象是越赔越多医闹,甚至针对医护人员行凶。
这社会真的是有病了,这不是哪个医院自己就能解决了的社会问题。
有些人不是不知道有些病是治不好的,就是为了钱而闹。
希望国家法律对医闹加大打击力度,让医闹无利可图,让医学也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发展,专注于人民健康,而不是边行医边提防。
一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术后死亡护理缺陷分析及整改对策【摘要】目的:研究一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术后死亡护理缺陷分析及整改对策。
方法:对我院2021年2月23日1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
结果:患者2月24日因失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Ⅱ型呼吸衰竭以及感染性休克死亡,经分析患者在术后护理中存在多处缺陷。
结论:为降低术后死亡率,需要重视术后护理中缺陷,并及时整改。
【关键词】绞窄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护理缺陷绞窄性肠梗阻是血运行肠梗阻的一种,该疾病多见于肠扭转,容易引起肠管血运障碍。
绞窄性肠梗阻需及时接受手术治疗,避免肠坏死[1]。
术后护理对绞窄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患者的预后有较大影响,本研究对我院1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术后死亡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分析,探讨其中不足,并提出整改对策,旨在为绞窄性肠梗阻术后护理提供参考,如下。
1病历摘要现病史:患者马某某,女,68岁,以“腹病伴停止排气排便5天”为主诉于2021-2-23 05:59收入我院。
患者于入院前5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伴停止排便排气,未重视,5天来患者感腹部疼痛症状进行性加重,且逐渐出现腹胀,腹部彭隆,隧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先天性智力障碍、多次肠梗阻病史、自幼脊柱侧弯、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入院诊断:绞窄性肠梗阻、弥漫性腹膜炎、低蛋白血症、电解质代谢紊乱、高乳酸血症、双肺感染、双侧胸腔积液、脊柱侧弯。
入院体查:T:36.7℃,P:131次/分,R:25次/分,血压;141/110mmHg。
精神差,神志恍惚,呼吸急促费力,口唇面膜轻度紫绀,舌苔色发绀。
发育畸形,营养差,体型消瘦。
胸廓畸形,左侧胸廓彭隆,右肺呼吸动度减弱,叩诊呈浊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湿罗音及痰鸣音。
腹部明显膨隆中腹部可见巨大肠型,以右侧中上腹为著,未见蠕动波。
全腹腹壁张力增高,全腹压痛阳性,反跳痛阳性。
右肘部活动受限,双膝关节可见散在大理石样花斑。
全腹腹肌紧张,墨菲氏征阳性,肠鸣音消失。
一例不完全肠梗阻的病例讨论病情简介患者女性,58岁,近一月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全腹部疼痛,呈阵发性绞痛,未向腰背部放射痛,肛门排便排气减少,伴反酸、嗳气,伴恶心,未呕吐,在外院查全腹部平扫CT提示胃术后改变,吻合口增厚,肠梗阻,盆腔积液,子宫饱满,双侧附件区囊性低密度灶,建议增强扫描。
今来我院就诊,为进一步诊治。
患者此次发病以来,无头昏、头痛,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无胸闷、胸痛,无心慌,无尿频,无尿急,无血尿,无黑便。
神志清,精神可,食纳睡眠欠佳,小便正常。
3年前有胃癌手术史,术后行化疗。
查体:腹部柔软,有陈旧手术疤痕,有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
肝未触及,肝浊音界存在,胆囊无压痛,Murphy征阴性,脾未触及,肾脏未触及,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无血管杂音。
辅助检查全腹部平扫CT:胃术后改变,吻合口增厚,肠梗阻,盆腔积液,子宫饱满,双侧附件区囊性低密度灶,建议增强扫描。
鉴别诊断1.急性胰腺炎:可有上腹痛,恶心呕吐,畏寒发热等症状,多有血尿淀粉酶明显增高,影像学B超CT显示胰腺炎症,坏死。
目前可以排除。
2.急性胆囊炎:可有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恶心呕吐,畏寒发热等症状,查体Murphy征阳性,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影像学B超CT可有胆囊肿大,结石,胆囊壁厚等改变。
目前暂不考虑3.消化性溃疡穿孔:可有上腹痛,多为慢性周期性规律性,伴有返酸嗳气,胃镜检查可明确。
穿孔时表现为急腹痛,腹膜刺激征阳性,X线检查膈下可见游离气体。
目前可能性不大。
诊治经过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数 2.1(*10^9/L)↓,红细胞 3.55(*10^12/L),血红蛋白111(g/L),血小板计数109(*10^9/L),中性粒细胞%0.463↓,淋巴细胞%0.459↑,中性粒细胞#0.97(*10^9/L)↓,淋巴细胞#0.96(*10^9/L),电解质(快速):钾v3.13(mmol/L)↓,钠v142.0(mmol/L);葡萄糖3.79(mmol/L)↓;肾功能、心肌酶、肌钙蛋白、凝血功能、血脂、肝功能、CEA、粪常规、尿常规基本正常。
急性肠梗阻死亡原因探讨及防治1996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急性肠梗阻患者156例,其中11例死亡,对其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加以探讨。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48~81岁,平均67岁,60岁以上6例,发病8个小时~6天,伴感染性休克2例,有腹膜炎体征9例,白细胞计数>15×109/L 6例,有体温≥39℃7例,<36℃4例。
既往有1次腹部手术史6例,术中证实4例为单纯性肠梗阻,7例为绞窄性肠梗阻(其中肠坏死2例);肠坏死并肠穿孔1例,肠黏连6例,小肠系膜扭转3例,乙状结肠扭转1例,股疝嵌顿1例,术后肺部感染3例,术后再梗阻1例。
主要死亡原因为中毒性休克5例,中毒性休克伴多脏器衰竭3例,呼吸衰竭1例,败血症1例,严重酸碱失衡,水电质紊乱1例。
讨论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救治感染性休克,本组在重度感染性休克不能逆转或因长时间休克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8例(72.7%),是急性肠梗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有效地防治感染性休克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⑴避免延误诊断,应仔细了解病史,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有腹膜炎体征者,切不可忽视外周情况观察,应密切注意有無早期休克的体征。
⑵尽快做好术前准备,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要迅速建立有效的输液通道或作中心静脉插管,快速输液,纠正脱水、酸中毒、血容量不足以及周围循环衰竭,并进行有效胃肠减压,争取尽早手术。
⑶掌握手术时机,不再犹豫不定,急性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应及时手术治疗,绝不能等到病情恶化,以致失去手术机会。
故应注意以下几点做到及时中转手术:①腹痛未缓解反而加重或一度稍减轻而又再度加重;②早期出现休克,抗休克治疗后改善不显著;③有腹膜炎刺激征,体温上升,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④腹胀不对称,腹部有局部隆起或触及有压痛的肿块(肿大的肠袢);⑤腹部X线检查见孤立,突出肿大的肠袢,不因时间而改变位置,或有假肿瘤状阴影或肠间隙增宽,提示有腹腔积液。
⑥治疗中总是似通不通,反复出现梗阻,考虑腹内有难复性黏连因素,尤其疑有束带压迫;⑦腹痛剧烈频发,脉搏细弱无力,病史虽短但有早期休克表现。
肠梗阻患者医⽅未尽到鉴别诊断的义务导致死亡案例⼀、案例简介患者何某,60岁,因“腹痛4⼩时”于2018年3⽉20⽇4:00到⼴元某医院急诊科就诊,被诊断为:“腹痛、肾功能不全、2型糖尿病、胃炎”。
患者腹痛、频繁呕吐、中上腹压痛,急诊查⼼电图、腹部彩超正常。
⼴元某医院给予患者阿托品、奥美拉唑、维⽣素B6、曲马多、⼭莨菪碱、氯化钾、胰岛素等治疗。
第⼀次输液完后,患者腹痛、呕吐仍然没有减轻,急诊科开了内科的⼊院通知单,家属拿⼊院通知单去办理住院⼿续,⼴元某医院知说内科没有床位,患者⼜到急诊科继续开处⽅输液,直到15:00输完,患者腹痛、呕吐仍然没有好转。
急诊科医⽣此时才开单⼦让患者去做DR 检查,15:58 DR会诊报告单诊断为:不全性肠梗阻。
16:00转外科,患者此时全腹散在压痛,以下腹部稍明显,伴反跳痛,病情不断加重,⼊院诊断:“1、肠梗阻;2、2型糖尿病;3、慢性肾衰竭”。
⼴元某医院给予患者⼀级护理、胃肠减压、灌肠、肌注曲马多、静滴⼭莨菪碱、奥美拉唑、维⽣素K1、氯化钾、碳酸氢钠等治疗。
18:08 CT检查诊断提⽰:“肠梗阻表现”,继续上述治疗。
输液期间,患者反复诉腹痛、胃管引流出红⾊液体,⼼动过速、⼼电监护仪不断报警。
3⽉21⽇0点,患者病情突发加重,家属⽴即去寻找值班医⽣抢救患者,值班医⽣从值班室出来⼜返回去拿《病危病重通知书》让家属签字,00:28开始抢救,抢救⽆效患者于1:40宣布临床死亡,死亡诊断:1、肠梗阻(猝死原因?);2、2型糖尿病;3、慢性肾衰竭。
患者死亡后,经医疗纠纷⼈民调解委员会委托,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对死者何某的遗体进⾏了⼫体解剖,并出具了《司法鉴定意见书》,鉴定意见为:何某的死亡原因符合回肠下段扭转、坏死伴急性腹膜炎所致死亡。
⼆、律师对病历的审查意见律师审查患者病历后认为:医⽅没有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没有及时复查,没有使⽤抗⽣素抗感染,误诊胃炎,具有急诊⼿术指征时未及时⼿术,没有尽到告知义务,侵犯了患⽅的知情同意权,医⽅的医疗⾏为最终导致了患者的死亡,应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