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保护作用药物的研究新进展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5
SGLT2抑制剂在肾脏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
姜玉娇;梅峰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进展》
【年(卷),期】2022(12)5
【摘要】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 SGLT2)抑制剂是一种新型降糖药物,在降糖的同时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及肾脏结局。
近期研究发现,其在治疗非糖尿病导致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同样具有肾脏保护作用,这为CKD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和新思路。
现对于SGLT2抑制剂治疗CKD的作用机制以及安全性仍在探索中,本文就SGLT2抑制剂在肾脏获益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可能的机制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CKD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总页数】5页(P3926-3930)
【作者】姜玉娇;梅峰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研究生院西宁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
【相关文献】
1.SGLT2抑制剂对肾脏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糖尿病肾脏病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3.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肾脏保护作用的
研究进展4.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在肾脏获益方面的研究进展5.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奈利酮治疗慢性肾脏疾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廖文建1,罗雍航1,陈秋宇1,钟莉萍1,苏勇21 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湛江524023;2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阳江医院肾内科摘要: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持续进展性疾病,以肾功能进行性下降和细胞外基质过多蓄积为特征,引起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研究显示,盐皮质激素受体过度活化导致炎症和纤维化是CKD进展的关键驱动因素。
另外,内皮功能障碍、氧化应激、血压控制不佳、肥胖也是影响CKD预后的重要因素。
非奈利酮是一种高选择性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多项研究表明,非奈利酮能通过抗炎和抗纤维化、减轻蛋白尿、逆转内皮功能障碍、调控血压及改善代谢参数等多重机制来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且对血钾影响小,无性激素相关不良反应,有望成为延缓肾脏疾病进展的新手段。
关键词:非奈利酮;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慢性肾脏病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32.025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32-0105-04糖尿病是全球慢性肾脏病(CKD)的主要病因。
目前,约36%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白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而白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与心血管病死率、心力衰竭发生风险独立相关[1]。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滞剂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主力药物,虽然能够减少尿蛋白并延缓肾脏疾病进展,但肾衰竭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仍持续存在[2]。
盐皮质激素受体(MR)属于类固醇激素受体,是激活细胞内受体和核转录因子的核受体亚家族。
肾脏MR过度激活通过介导促炎因子及促纤维化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产生和蛋白激酶1、转录因子核因子κB、激活蛋白1等信号蛋白的表达增加,促进组织炎症和纤维化[3。
肾必安研究报告
肾必安是一种中药,被广泛用于治疗肾脏疾病。
为了进一步了解肾必安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我们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首先,我们进行了肾必安的化学成分分析。
结果显示,肾必安主要由黄果苷、芦丁、生物碱等多种化学成分组成。
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能够对肾脏进行保护和修复。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肾必安的药理实验研究。
实验结果显示,肾必安能够显著降低肾脏炎症反应,减少肾小球硬化和纤维化。
同时,肾必安还能够提高肾脏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减少氧化应激对肾脏的损伤。
此外,肾必安还具有抗菌作用,对某些细菌引起的肾脏感染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为了进一步验证肾必安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进行了临床试验。
试验结果显示,肾必安在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患者服用肾必安后,症状明显减轻,肾功能得到改善。
而且,肾必安还能够减少患者对西药的依赖,避免了一些西药的副作用。
综上所述,肾必安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药理作用的中药。
它能够保护和修复肾脏,减少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肾必安在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然而,肾必安的使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包括优化剂型和剂量,明确适应症和禁忌症等。
此外,还需进行长期随访观察,以评估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中医与西医治疗肾病的研究进展近年来,肾病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中医与西医在肾病治疗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本文将就中医与西医在治疗肾病方面的新发现和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一、肾病概述肾病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肾功能受损的一类疾病。
常见的肾病包括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中医与西医在治疗肾病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二、中医治疗肾病的研究进展中医治疗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治疗方法主要以中药和针灸为主。
近年来,中医学界对于中药在肾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发现,中药可以通过改善肾脏的氧化应激损伤,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等多个途径起到治疗肾病的作用。
例如,某些中药提取物可以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肾小管间质的纤维化反应,从而起到保护肾小管的作用。
此外,经络学说在中医治疗肾病中也得到了应用。
研究表明,针灸能够促进肾脏的血液循环,增强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从而改善肾病患者的症状和肾功能。
三、西医治疗肾病的研究进展西医治疗肾病主要以药物疗法为主,包括利尿剂、抗炎药物等。
近年来,西医学界对于肾病的治疗也进行了很多的研究。
研究表明,西医药物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抑制炎症反应等途径起到治疗肾病的作用。
例如,ACE抑制剂和ARB类药物可以降低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减少蛋白尿的产生,从而改善肾病的病情。
此外,最新的研究还发现,干细胞移植在治疗肾病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研究人员利用干细胞修复肾脏受损的组织和细胞,从而实现肾功能的恢复和重建。
四、中医与西医在治疗肾病中的互补作用中医与西医在肾病治疗中的方法各有特点,但二者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需要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
中医治疗侧重于整体调理,通过中药和针灸等疗法改善全身状况,并且对于一些症状明显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西医治疗侧重于药物的应用,通过药物的调节和干细胞的移植等技术手段,可以更直接地作用于肾脏病变部位。
他克莫司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新进展【摘要】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会导致肾功能逐渐减弱,最终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他克莫司是一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来减轻肾脏的炎症反应,并减缓疾病的进展。
临床研究显示,他克莫司在治疗慢性肾脏病中有显著的疗效,但也存在着一些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可能会提高治疗效果。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他克莫司在治疗慢性肾脏病方面有着不断的新进展。
他克莫司有着巨大的潜力,未来可能会成为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主要药物之一,对患者伴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慢性肾脏病、他克莫司、治疗机制、效果评价、副作用、注意事项、联合治疗、疗效、新进展、研究成果、潜力、未来发展方向、意义。
1. 引言1.1 慢性肾脏病的危害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肾功能逐渐受损:慢性肾脏病会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当肾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等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 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和内分泌功能失调,易引起高血压,同时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较高,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
3. 贫血和骨质疏松:由于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分泌的激素不足,可能导致贫血和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4. 其他并发症:慢性肾脏病还可能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对于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来说,及时进行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1.2 他克莫司的作用除了其免疫抑制作用外,他克莫司还具有抗炎症和抗氧化应激的能力,可以减少肾脏氧化应激反应,维护肾脏微环境的稳定。
他克莫司还可以通过调节肾脏血管收缩扩张平衡、抑制细胞增殖和凋亡等多种机制,保护肾脏功能。
他克莫司在治疗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免疫抑制、抗炎症、抗氧化应激和保护肾脏功能等多个方面,为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药物选择。
肾保护作用药物的研究新进展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及其引起的终未期肾病(end—sfage renal disease,ESRD)在全球的发病率逐年提高。
美国第三次健康营养调查数据(NHANESⅢ)显示,20岁以上人群CKD患病率高达11%:尿毒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则是普通人群的35倍。
我国广州市城区普通人群流行病学凋查结果显示,CKD的患病率高达为10.1%。
CKD具有患病率高、医疗费用巨大、易合并心血管疾病而导致病死率、致残率高等特点。
因此,不论为肾功能正常还是患有CKD的患者处方药物时,临床医师都应关注并使用具有肾保护作用的药物,使患者长期药物治疗的获益最优化。
本综述对具有肾保护作用的中西成药进行总结,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依据,促进合理用药。
1 活性维生素D维生素D通过多种途径减少蛋白尿,降低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降低CK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抑制肾脏纤维化,延缓CKD向终末期肾脏病的发展。
1.1 对CKD蛋白尿的影响活性维生素D通过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system,RAS)发挥降蛋白尿的作用。
Fishbon S等对61例CKD蛋白尿>400mg/d的患者给予活性维生素D制剂和安慰剂治疗观察6个月,研究结果发现,维生素D治疗组患者的蛋白尿下降了17.6%。
另一项对CKD3-5期非透析患者随访调查结果显示,应用骨化三醇后,患者蛋白尿减少。
1.2 对CKD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CKD维生素D缺乏者心血管事件死亡率及总死亡率较非维生素D缺乏者死亡风险明显增高。
Sugiura等研究结果发现,CKD患者骨化三醇治疗24周,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另外一项帕立骨化三醇临床对照试验结果发现,患者口服帕立骨化三醇48周后,左心室容积指数明显下降。
Wolf等对5万多例CKD透析患者生存率的调查结果发现,给予活性维生素D制剂患者2年生存率提高26%。
2抗高血压药2.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rt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inhibitor,ARB)目前,已经明确ACEI或ARB类降乐药能够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
国内、外治疗指南也将ACEI及ARB列为高血压病合并肾损害患者的首选降压药。
大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ACEI 对非糖尿病肾病有明确的肾脏保护作用。
REIN研究结果证实,雷米普利可延缓非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进展。
而对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
有6项研究观察了352例2型糖尿病患者,结果发现ACEI降蛋白尿作用明显优于其他降压药。
Ruggenenti等报道雷米普利在2型DN患者未出现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的作用。
RENAAL研究和IDNT研究均显示,ARB治疗可明显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终点事件(肌酐倍增,ESRD或死亡)的发生。
MARV AL研究和IRMA-II研究也证实ARB治疗对早期DN有益。
ACEI和ARB联合使用的肾脏保护作用尚有争论。
一些小型试验结果显示,ACEI联合ARB 治疗CKD疗效更好;氯沙坦联用群多普利治疗DN试验以及应用坎地沙坦联用赖诺普利降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等结果均显示较单用疗效更佳,舒张压降低更明显。
但长期单独替米沙坦和替米沙坦与雷米普利联用的全球终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ACEI联合ARB治疗组疗效并不优于单药治疗组。
2.2钙通道拮抗剂大量研究结果认为,钙通道拮抗剂(calcium channelblocker,CCB)具有肾保护作用,但这些临床研究多为在ACEI或ARB治疗基础上的联合治疗,CCB单用的肾保护作用尚存在争议。
一项左旋氨氯地平肾保护作用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左旋氨氯地平的肾功能保护作用的强度与ACEI或ARB相同。
另一项长达3年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氨氯地平在降压的同时有肾脏保护作用,而且与ACEI类药物作用强度相同。
然而AASK和IDNT的研究结果表明,与ACEI或ARB相比,单用氨氯地平并不能使高血压病合并严重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延缓肾功能的损伤或减少尿蛋白;而且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和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对肾功能的作用也存在差异。
一项纳入28项随机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表明,非二氢吡啶类钙拈抗剂降尿蛋白水平明显低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3 降糖药3.1格列酮类药物格列酮类药物除胰岛素增敏作用之外,还可通过抗炎效应、抑制系膜细胞增生、抑制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等参与其肾保护效应。
Nakamura等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在糖化血红蛋白无差异的情况下,曲格列酮较对照组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
Bakris等研究结果发现,罗格列酮治疗52周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UAER较格列苯脲组明显降低,并且UAER的降低与空腹血糖和HbA1c无显著相关。
3. 2胰高糖素样肽-1类似物(GLP-1)和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研究结果发现,GLP-1通过GLP-1受体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与其降血糖作用无关。
目前,有关GLP-1类似物肾保护作用的研究多为联合治疗。
临床研究认为,利拉鲁肽能进一步强化RAS抑制剂对DN患者的肾保护作用。
DPP-4抑制剂通过减少GLP-1的降解,达到降糖目的。
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均表明,DPP-4具有降糖以外的肾脏保护作用。
胡军等研究结果显示,西格列汀治疗2型DN患者12周后,胱抑素村、β2微球蛋白水平下降较口服普通降糖药组更加明显,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该研究结果提示,西格列汀能显著改善早起DN的肾脏损害程度。
Hiroko等和王菁楠等研究结果均证实西格列汀降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作用。
尽管以上这些研究表明DPP-4抑制剂有肾保护作用,但临床研究样本偏小,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证实。
4 他汀类药物目前多数来自大样本前瞻性试验的Meta分析均显示,CKD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效降低CKD患者整体病死率和心血管疾病病死率,但他汀类药物对CKD 终末期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尚有争议。
最近一项纳人48 429例患者的31项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可减少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率。
但AURORA试验结果表明,瑞舒伐他汀对血液透析患者复合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发生无显著预防作用。
对于他汀类药物的肾保护作用,目前各项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最近发表的Meta分析结果认为,他汀类药物可保护肾功能,延缓CKD进展。
但2014年Cochrane发表了关于他汀类药物对非透析CKD患者作用Meta分析,入选50项研究共45285例患者,该Meta分析结果并不能证实他汀类药物的肾保护作用。
5 免疫抑制剂肾移植后的人/肾存活率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密不可分,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直接影响了移植肾的长期存活,因而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是移植成败的的重要环节。
日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环孢素A(CsA)、他克莫司、西罗莫司、依维莫司及霉酚酸酯等。
CsA、他克莫司属于钙调神经蛋白酶抑制剂,也是目前最常用于肾移植患者的免疫抑制剂。
CsA应用于器官移植,可明显提高了移植器官的存活率,但也常常造成术后肾毒性、机遇性感染和肿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
他克莫司主要的优势是逆转在应用环孢素时产生的耐激素急性排斥反应,降低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
他克莫司联合抗增殖药物(以吗替麦酚酯为主)和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案目前成为肾移植临床首选。
但长期服用他克莫司可致慢性移植肾毒性,增加新发糖尿病或空腹血糖障碍的发生率,并能导致异常的动脉结构重塑,是导致慢性移植肾失功的原因之一,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近年新型临床药物包括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西罗莫司和依维莫司,选择性蛋白激酶C抑制剂sotrasaurin、Janus激酶-3抑制剂托法替尼以及CTLA-4融合蛋白贝拉西普等。
Langer等通过依维莫司早期联合较少剂量他克莫司应用于肾移植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证实患者的肾功能较好,明显降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及移植物失活率,安全期可延至移植术后12个月。
随机标签开放ASSET临床试验,采用依维莫司联合他克莫司,以减低后者剂量。
研究结果表明,依维莫司有利于安全地减低他克莫司剂量。
ORION临床试验比较了西罗莫司为主或他克莫司为主的治疗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以西罗莫司为主的治疗方案未能改善肾移植预后。
选择性蛋白激酶C抑制剂sotrastaurin,能通过独立于钙调神经磷酸酶的作用途径抑制T细胞早期活化。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与他克莫司相比Sotrastaurin有明显的降低排斥反应的作用,但在保护肾功能方面无明显差异。
一项Jeaus激酶-3抑制剂托法替尼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与环孢素相比,托法替尼可降低急性排异反应,保护肾功能,减少间质慢性纤维化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的发生率。
最新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贝拉西普可降低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的毒性,保护肾功能,而不增加急性排异反应。
.6 中药的肾保护作用传统中医理论中“肾”范畴与西医学不同,所有与其生理功能相关的均包括在内。
《黄帝内经》言:“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主水液代谢,主纳气;肾藏精,主骨生髓,上通于脑,开窍于二阴,其华在发,内寓元阴元阳,为五脏六腑、阴阳之根本”。
由此可见,中医肾脏病学的范同较西医肾脏病学广泛,凡与中医肾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有关的疾病均归属于中医肾脏疾病,如肾不纳气导致的喘证,小儿肾气不足导致的生长发育迟缓,成年男子“肾藏精”功能不及引起的不育,女子肾阴不足导致的月经不调、滑胎等,都属于肾脏疾病范畴,因此中成药的肾脏保作用也应从不同病机出发,辨证论治。
6.1 中医护肾养肾基本治则及常用中成药举隅中医肾病起病隐匿,有许多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身体症状或检测指标异常现象,因此在辩证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患者体质及诱因综合考虑,笔者将中医肾病领域常用的制法分为以下八个类型。
6. 1. 1气因同补法:此种类型的患者多属气阴两虚,日久耗气,气虚不能摄血,故临床多伴血尿症状;血为阴分,血尿日久,必伤阴津,加之脾虚气血生化不足,且部分患者长期服用激素,久用纯阳制品易耗伤肝肾之阴而致气阴两虚。
针对此种类型,可选用肾炎康复片、三芪口服液等具有健脾补肾,益气养阴之功效中成药,效果甚好。
6.1.2 滋补肝肾法:肝肾两虚患者症见形体消瘦,腰膝酸软,颧红盗汗,耳聋耳鸣,骨蒸潮热,大便干结,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