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抽样调查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76
第六章抽样调查第一节抽样调查的意义及全然概念一、抽样调查的意义抽样调查(随机抽样):按照随机原那么从总体中抽取一局部单位进行瞧瞧,并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以被抽取的那局部单位的数量特征为代表,对总体作出数量上的推断分析。
二、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抽样调查方法是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查方法上的必定选择,和普查相比,它具有正确度高、本钞票低、速度快、应用面广等优点。
一般适用于以下范围:1.实际工作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瞧瞧,而又需要了解其全面资料的事物;2.虽可进行全面调查瞧瞧,但比立困难或并不必要;3.对普查或全面调查统计资料的质量进行检查和修正;4.抽样方法适用于对大量现象的瞧瞧,即组成事物总体的单位数量较多的情况;5.利用抽样推断的方法,能够关于某种总体的假设进行检验,判定这种假设的真伪,以决定取舍。
三、抽样调查的全然概念(一)全及总体和抽样总体(总体和样本)全及总体:所要调查瞧瞧的全部事物。
总体单位数用N表示。
抽样总体:抽取出来调查瞧瞧的单位。
抽样总体的单位数用n表示。
n≥30大样本n<30小样本(二)全及指标和抽样指标(总体指标和样本指标)全及指标:全及总体的那些指标。
抽样指标:抽样总体的那些指标。
第二节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通常有以下四种组织形式:一、简单随机抽样(纯随机抽样)即从总体单位中不加任何分组、排队,完全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
随机抽选可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做法,如:1.直截了当抽选法;2.抽签法;3.随机数码表法;二、类型抽样(分类抽样)先对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志加以分类(层),然后再从各类(层)中按随机原那么抽取样本,组成一个总的样本。
类型的划分:一是必须有清楚的划类界限;二是必须明白各类中的单位数目和比例;三是分类型的数目不宜太多。
类型抽样的好处是:样本代表性高、抽样误差小、抽样调查本钞票较低。
要是抽样误差的要求相同的话那么抽样数目能够减少。
两种类型:1.等比例类型抽样(类型比例抽样);2.不等比例类型抽样(类型适宜抽样)。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六章抽样在社会研究中,最常见的总体是由社会中的某些个人组成的,这些个人便是构成总体的元素,比如,当我们对某省大学生的择业倾向进行研究和探讨时,该省所有在校大学生的集合就是我们研究的总体,而每一个在校大学生便是构成总体的元素。
又比如,我们打算研究某城市居民的家庭生活质量,那么,该市所有的居民家庭就构成我们研究的总体,而其中的每一户家庭都是这个总体中的一个元素。
样本(sample)就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或者说,一个样本就是总体的一个子集。
比如,从某省总数为12.8万人的大学生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出1 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这1 000名大学生就构成该总体的一个样本(当然,从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出若干个不同的样本)。
在社会研究中,资料的收集工作往往是在样本中完成的。
明白了总体和样本的概念,再来理解抽样的概念就十分容易了。
比如,从3 000名工人所构成的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200名工人的过程;或者从1 000户家庭构成的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一个由100户家庭构成的样本的过程,都叫做抽样。
比如,上面所举的例子中,单个的大学生既是构成某省12.8万名大学生这一总体的元素,又是我们从总体中一次直接抽取出1000名大学生的样本时所用的抽样单位;但是,当我们从这一总体中一次直接抽取出40个班级,而以这40个班级中的全部学生(假定正好1000名)作为我们的样本时,抽样单位(班级)与构成总体的元素(学生)就不是一样的了。
比如,从一所中学的全体学生中,直接抽取200名学生作为样本,那么,这所中学全体学生的名单就是这次抽样的抽样框;如果是从这所中学的所有班级中抽取部分班级的学生作为调查的样本,那么,此时的抽样框就不再是全校学生的名单,而是全校所有班级的名单了。
因为此时的抽样单位已不再是单个的学生,而是单个的班级了。
在统计中最常见的总体值是某一变量的平均值,比如,某市待业青年的平均年龄、某厂工人的平均收入等等,它们分别是关于某市待业青年这一总体在年龄这一变量上的综合描述,以及某厂工人这一总体在收入这一变量上的综合描述。
第六章抽样 第⼀节抽样与抽样调查 ⼀、含义: 1.抽样是⼀种选择调查对象的程序和⽅法,即总体中选取⼀部分代表的过程。
2.抽样调查,即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选择⼀部分代表加以调查研究,然后⽤所得的结果推论和说明总体特征;始于1891年的⼈⼝调查,关键在于<1>如何判断⼀个样本误差的⼤⼩;<2>怎样才抽到⼀个所要求的精度的样本。
3.选取样本的⽅法包括:<1>依据研究任务的要求和对调查对象的分析,主观地有意识地在研究对象的总体中进⾏选择,即⾮概率抽样;<2>依据概率理论,按照随机原则选择调查对象的程序和⽅法,即概率抽样。
⼆、抽样调查优点: <1>调查费⽤较低;<2>速度快;<3>应⽤范围⼴;<4>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抽样调查因调查对象的数⽬远较普查少,因此可以设置较多和较复杂的调查项⽬,并能集中时间和精⼒作详细的分析。
<5>准确性⾼。
2.抽样调查的优点成⽴的依据是:<1>部分含于整体之中;<2>部分与整体有同样的特征;<3>部分能够为研究者提供⼀个有关群体的⽣活、群体态度的更为清晰的脉络。
第⼆节抽样的术语与程序 ⼀、抽样的术语 1.个体与抽样单位:<1>个体是收集信息的基本单位,即分析单位,⼜称为调查对象;<2>信息单位是⼀次抽样当中抽取的单位。
<3>个体与抽样单位在有些研究中是相同的,在进⾏实际抽样时,抽样单位往往是多层次的。
2.研究总体与调查总体:<1>研究总体是在理论上明确界定的个体的集合体。
<2>调查总体是研究者实际抽取样本的个体的集合体。
<3>样本只能推论调查总体⽽不是研究总体——判断P168 3.抽样框——概率抽样需要,⼜称为抽样范畴,是抽取样本的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